春季預防慢性心腦血管病 只需五招
心腦血管病老人的養(yǎng)生細節(jié)。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鄙钤絹碓胶?,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您對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春季預防慢性心腦血管病 只需五招》,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天氣逐漸的轉暖,人們終于可以趕走寒冷,盡情的享受陽光的溫暖。同時,春季也是疾病多發(fā)的季節(jié),尤其是一些心血管疾病,就會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打擊。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健康就是我們的第一要務。那么,在春季要怎樣進行疾病的預防呢?
春季養(yǎng)生:應對心血管疾病用五招
1、保持好心情
不好忽視了自己的好心情,一個好的心情也是會幫助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的。專家稱,保持心理平衡、穩(wěn)定和愉悅的強項有益于心臟健康,可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千萬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這樣容易導致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
2、飲食適可而止
飲食的變化就會直接的影響我們的健康,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飲食措施。專家介紹,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在任何時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會是舊病復發(fā);所以要合理、均衡安排飲食,以粗糧、蔬菜、低脂為主。四點要記?。旱陀汀⒌望}、低脂、低糖。
3、不要讓身子受涼
健康的身體是需要我們不斷的養(yǎng)護的,尤其是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護理。常言道,春捂秋凍,百病不生。寒冷的刺激容易造成心肌耗氧指數上升,加重心臟負荷。要根據天氣變化做好身體保暖,室內溫度保持20度左右。
4、唱好“保健曲”
生活中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尤其是要注意自己的規(guī)律生活方式。專家表示,不論是春季還是其他季節(jié),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一,躺下、起身、低頭、下蹲要動作緩慢。第二,早晨不要起的太早,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現在床上坐一會(5分鐘左右),然后下地喝一杯溫開水,稀釋血液。第三,定時測量血壓,密切關注血壓變化,根據病情醫(yī)囑服用降壓藥。第四,生活要規(guī)律,注意勞逸結合,社交活動不能頻繁,吃飯、睡覺、運動都要有規(guī)律。
5、運動別弄巧成拙
健康的運動就是健康的關鍵,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采用合理的鍛煉方法。專家稱,春天大地復蘇,容易使人情緒興奮,增加心臟負擔,加上晝夜溫差大,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因之,運動要循序漸進,安排好時間,以慢、緩為主,上午9時左右出門,或散步、太極拳、或氣功、慢跑。
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1、食用橄欖油和菜籽油:健康的飲食就要從自己的食用油的選擇開始,健康的由,才會有健康的身體。飲食中應控制不健康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以降低血脂異常和冠心病的風險,我們盡量控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每日攝入量分別不超過攝入熱量的7%和1%。在食油方面,最好選擇橄欖油和菜籽油,而黃油、豬油、熏肉脂肪、可可油等等能不食用就不食用。
2、選擇低脂蛋白:面對自己的心血管疾病,最好就是注意低蛋白的健康飲食措施。低脂蛋白更有益心血管健康,低脂蛋白質的食物包括脫脂或低脂牛奶、酸奶和乳酪等、蛋清、魚類、去皮禽肉(雞胸等)、豆類(黃豆及豆制品、蠶豆、豌豆、小扁豆等)以及瘦肉。要少吃全脂牛奶及其制品、動物內臟、蛋黃、肥肉、排骨、香腸、熱狗、油炸食品等。
3、新鮮蔬果要選低熱量:熱量也是您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尤其是選擇一些瓜果蔬菜,減少自己的身體熱量攝入。果蔬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常多吃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盡量要選擇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椰子果肉、伴有奶油醬的蔬菜、油炸或烤蔬菜、糖漿水果罐頭以及蜜餞等。
今天你注意自己的健康身體了嗎?疾病快些遠離我們吧。以上的預防手段希望您在生活中可以注意到,盡量的不要讓自己的疾病擴大,給我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壓力。保持好的心情也是我們健康的重要方法,好的心情也會幫您身體健康棒棒噠!
延伸閱讀
立冬如何防心腦血管病
1、立冬節(jié)氣防心腦血管病要做好保暖
外出時要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大風降溫時,不要迎風行走。洗澡時先放熱水,等水溫合適后再脫衣服;睡前用熱水燙燙腳;夜間上衛(wèi)生間時要穿上衣服。
2、立冬節(jié)氣防心腦血管病要備好藥
家中必備這些急救藥,從現在起,心腦血管病進入高發(fā)期。家里有條件的話,要趕緊給病人測血壓。發(fā)病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0.5mg,迅速吸收,1-3分鐘起效,作用可維持10-30分鐘。注意嚴重低血壓及青光眼者禁用硝酸甘油。
家中如果沒有硝酸甘油,也可含服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等中成藥。硝酸甘油要注意有效期,硝酸甘油含服后舌下要有燒灼感,這也是藥物有效的標志之一。
3、立冬節(jié)氣防心腦血管病要正確運動
應盡量避免晨練,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時間運動,而且需要選擇運動強度較小的方式,比如打太極拳。劇烈運動會使血壓增高,心率增快,血小板聚集,心血管病人容易發(fā)生猝死,需要老年人提高警惕。
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堅持用藥,尤其是一些中藥,需要遵醫(yī)囑按療程服藥,才能起到保護心腦血管的目的。
4、立冬節(jié)氣防心腦血管病要積極治療
血管狹窄、動脈硬化使進入心臟的血液減少,導致心肌缺血,所以只有擴張冠狀動脈,抗動脈硬化才能改善心肌缺血。抗動脈硬化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藥物,比如五福心腦清等一些中藥,有保護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的效果。
為什么立冬容易發(fā)心腦血管病
冬季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fā)期,主要是由于早晚溫差大,人的心臟負荷加重,腦部缺血引起的。人們在此時感到的胸痛、憋氣或是頭暈、麻木等,都是人肌體對天氣變化的一系列“應急反應”,是很正常的。而對于那些對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耐受性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這種反應很可能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出現缺氧、缺血的癥狀,以至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甚至導致死亡。
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與其生理特點有關。老年人普遍存在動脈硬化癥狀,如遇寒冷空氣襲擊,便會全身血管收縮,血流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很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誘發(fā)心肌梗死。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與人的心理狀況也有很大關系。由于氣候和溫度的變化,很多人容易在冬季產生抑郁情緒。心情不暢,心理壓力過大及居住環(huán)境、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過度勞累等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
立冬預防心腦血管病吃什么好
1、柚子
柚子營養(yǎng)豐富,含有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1、B2、C、p和鈣、磷、鎂、鈉等營養(yǎng)成分。柚子還含有生理活物質皮甙以及類胰島素,柚肉中所含維生素C非常豐富,故柚肉能降血脂、降低血液黏滯度,減少血栓形成,有防治腦血管疾病等功效。
2、橘子
橘子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有降低膽固醇吸收、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橙子。橙子中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含量高,能軟化和保護血管、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橙子中果膠能幫助身體盡快排泄廢物、脂類及膽固醇,并減少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排毒的同時還可以降低血脂。橙子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能增加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高血脂癥、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
3、檸檬
檸檬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p,能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和心肌梗塞癥狀。近年來國外研究還發(fā)現,青檸檬中含有一種近似胰島素的成分,可以使異常的血糖值降低。
4、芥菜
芥菜葉黃素和維生素K含量極高,另外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D、胡蘿卜素和膳食纖維。
5、帶皮山芋
1根長約13厘米的帶皮山芋含鉀量達到美國科學院提出的每日建議攝入量的10%。
6、西藍花
熱量低,纖維含量高,維生素C比大白菜、番茄和芹菜更高。
7、胡蘿卜
每100克含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還含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C、脂肪及糖類和鐵、果膠、無機鹽等。
據統(tǒng)計,全球每年有1710萬人死于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病,占全球總死亡率的29%,在我國這一比例更為驚人,據2010年《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提要》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病導致死亡人數已超過全國總死亡人數的40%。而且,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被這一疾病襲擊。心腦血管病成了危害健康的頭號殺手。對此,專家表示,秋季晝夜溫差大,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做好預防控制工作。
關鍵在早防
我國心腦血管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yī)科大學教授吳以嶺認為:如果能在早期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病發(fā)生風險完全可以降低。那么,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呢?目前,普遍認為心腦血管病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遺傳、肥胖和精神緊張等。
但是我國心腦血管病存在“三低”特征,即“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據調查,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城市人口為35.6%、農村僅為13.9%,高血脂的知曉率不足10%,高血糖的知曉率只有33.3%。僅有5%的人對自己心腦血管系統(tǒng)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心腦血管病,而發(fā)現癥狀時,則已經給生命帶來了嚴重威脅。
專家支招:常量腰圍防心腦血管病
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知道自己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有多高,從而及早預防呢?你只需要準備一個皮尺,每月量一次腰圍,如果男性腰圍大于85厘米(2.55尺),女性腰圍大于80厘米(2.4尺),超過這一標準越多,你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越大。如果你的腰圍超標了,就必須馬上采取行動,通過改善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把自己的腰圍控制在理想范圍。
重視發(fā)病先兆
秋季天氣轉涼,夏季擴張的血管遇冷收縮,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就會升高。而且,秋天溫差變化大會造成血壓不穩(wěn)定,很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病。心腦血管病發(fā)病快,但在發(fā)病之前也有一個過程,出現一些早期信號。如果了解這些信號,在生活中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會大大減少危害,甚至將疾病有效控制住。例如大多數心腦血管病患者發(fā)病前都會出現突然眩暈或頭痛突然加?。粫簳r性看不清、舌根發(fā)硬或說話不清,一側肢體突然麻木、乏力、活動困難;精神疲乏,頻打哈欠或惡心嘔吐;性格無法控制,智力減退,無原因的疲憊嗜睡等。
專家支招:按摩極泉穴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程凱表示,極泉穴可以說是人體外的速效救心丸。極泉穴位于腋窩最深處,它包括了很多的神經和血管,按摩這個穴位就相當于給心臟做按摩。
按摩方法:當心腦血管病患者出現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癥狀時,家人可先將患者平躺在床上,用食指和中指插入患者腋窩的最深處,然后用力按摩極泉穴,由于此處有很多血管和肌腱,按摩時可以采用來回撥動的方法進行按摩。同時,這個穴位也可以用于平時的保健,用于保健時按摩的力度可減輕些。
飲食調理很重要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嗇夫提醒人們:進入秋季,防治心腦血管病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補充水分,清晨起床后,可將白開水250 毫升加食鹽0.5克左右溶化后飲用,睡前飲適量白開水,以降低血黏度,保證血液流通;同時,多吃一些潤腸生津的食物,如核桃、西紅杮、梨、香蕉、大棗、蓮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防便秘誘發(fā)心腦血管病。
專家支招:每天吃1個玉米
現代醫(y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xié)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秋天正是玉米收獲的季節(jié),每天吃一個玉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很有幫助,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相關亞健康解決方案:
高血壓(肝腎損傷)糖尿病前兆(脾虛)頭部不明情況常發(fā)暈(血氣虛)長時間睡眠仍感不足,乏力,多作夢(營衛(wèi)之氣不足)顴骨發(fā)紅,舌頭不靈活,說錯話(心痛)頸腫舌麻(胃經病)春季氣溫不穩(wěn)定,還經常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忽冷忽熱會讓一些中老年人,特別是既往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突發(fā)意外。所以從養(yǎng)生角度來看,春季要謹防心腦血管疾病。
春季怎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做好保暖工作
春天氣溫變化多端,因此不能過早地減衣服,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暖。以防出現血壓波動,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出現心臟病變。“春捂”是針對老人和幼兒的穿衣提倡,老人小孩要格外注意保暖,防止生病,血壓驟升。
注意調整飲食
中醫(yī)長壽養(yǎng)生秘訣中提到“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飲食規(guī)律是老人養(yǎng)生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經過了一冬的蟄伏,人體內的火氣較大,所以春季飲食一定要清淡,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可以多吃些菠菜。要少吃火鍋等辛辣性的食物。有便秘癥狀表現的人,更要注意飲食,以防在排便的時候過于用力,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老人脾胃本身就比較虛弱,春季肝氣旺易傷脾,所以老人腰少吃酸以免刺激腸胃。
要多做運動
春天戶外空氣清新,特別是早晨時,到戶外鍛煉鍛煉,可以舞舞劍、打打太極拳等,要注意運動的強度,要注意循序漸進,以防出現肌肉拉傷等。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因此在陰晴不定的春天,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要情緒激動,也不能過于抑郁,以防血液沖擊到大腦,出現心腦血管疾病。
保證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幫助。春天人容易犯困,因此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老年人可在午飯后,小憩一會,幫助體能的恢復。
要注意危險癥狀表現
當老年人不明原因地出現胸悶、氣短、四肢麻木、頭痛難耐、精神煩躁、嗜睡等癥狀表現時,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要盡快到醫(yī)院,以防病情演變惡化,出現意外。
春季養(yǎng)生,要注意細節(jié),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現在,腦血管病的患者有很多,這類的患者在天氣變冷的時候要格外注意養(yǎng)生。小雪節(jié)氣到來,天氣會越來越冷,腦血管病要多注意。那么,小雪節(jié)氣養(yǎng)生注意哪些呢?腦血管病注意什么?吃什么好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小雪節(jié)氣養(yǎng)生注意哪些
腦血管病
在入冬的時候,天氣變得更加含量,我們養(yǎng)生要注意在飲食起居上做一些調整,在小雪節(jié)氣更是要多注意。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現硬化,彈性變差,寒冷、勞累、情緒變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縮,導致供血不足,大腦出現缺氧狀況,發(fā)生腦出血或腦栓塞,俗稱“中風”。
一般來說,中風分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也就是腦栓塞和腦出血。缺血性中風的早期癥狀有突發(fā)眩暈、突然間半側臉、身體麻木、無力等,也有患者看東西重影,頻繁打哈欠。有的患者這些癥狀會在24小時內消失,醫(yī)生稱其為“小中風”。
出血性中風表現為突然的劇烈疼痛,惡心、嘔吐等,患者血壓也會很快升高。
防病對策
要注意保持心態(tài)平和,不要太擔心這種疾病,很多人都很擔心自己會患這種疾病,每天吃不好睡不好,這是很容易發(fā)病的。
如果要鍛煉好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循序漸進,而且不要從事太過劇烈的運動。運動要適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腦血管病注意什么
控制自己的血壓
每年至少測量血壓1或2次,如果高壓(收縮壓)持續(xù)大于135mmHg或低壓(舒張壓)持續(xù)大于85mmHg,請到醫(yī)院看病。如果醫(yī)生證實了您有高血壓,建議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適當鍛煉和用藥。一旦您和醫(yī)生找到了適合您的藥物,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也不會影響您的生活質量。
了解自己是否膽固醇高
降低升高的膽固醇也會降低卒中的危險性。膽固醇高可以通過節(jié)制飲食和鍛煉控制,有一些人還需要藥物治療。
1、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情緒
天一熱,人就容易顯得煩躁,要防止“情緒中暑”,就要特別注意“靜心”養(yǎng)生。應該讓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精神愉悅,對生活充滿信心,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切不可“以熱為熱”,導致心火內生,情緒失控,過度憤怒或緊張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在盛夏還應盡量少講話,不做緊張的腦力思考,以免勞神傷氣。這是2020夏季養(yǎng)生的重要一環(huán),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藥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起居有節(jié)
中醫(yī)認為,夏天應是老年人“靜養(yǎng)”的季節(jié),不宜大量運動。很多老年人由于2020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練,但據調查,70%-80%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都是在早晨6-l0時,這段時間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病的好發(fā)時間,因此鍛煉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近年來,使用空調的家庭愈來愈多,居室內外就形成了溫差,如果正午走出戶外,溫差會更大。心腦血管病人對于這種變化很難適應,因為溫差的急劇變化會引起人體血管不斷收縮和舒張,直接導致血壓變化,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誘發(fā)心?;蜃渲?。
3、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飲食清淡
盛夏時節(jié)暑濕重,易發(fā)生濕熱癥,故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之物,尤其要避免暴飲暴食,因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暴飲暴食容易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突發(fā)性疾病。高血壓者應注意每日的鹽攝入量控制5克以下,同時提高攝入含鉀豐富的食品,多吃些新鮮蔬菜、瓜果及豆類制品。
4、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疾病先兆
如果老年人在2020夏季經常出現頭痛、眩暈、肢麻、胸痛、心悸或一過性暈厥及語言不利等癥狀,不要以睡眠不好或過度勞累等原因來自作解釋,應視為疾病先兆,要盡快到醫(yī)院檢查,以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一種簡單、實用、有效、經濟、無害的新療法、新技術--遠端缺血預適應能有效的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fā)生。
5、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保證水充足
對于患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每天適量飲水十分必要。尤其在2020夏季,身體的水分會被大量蒸發(fā),如果這時候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血液濃度增加,血液變得黏稠,極易突發(fā)心腦血管事件。
2020夏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吃什么好
1、玉米: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有助于人體脂肪及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可以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從而軟化動脈血管。
2、西紅柿:不僅各種維生素含量比蘋果、梨高24倍,而且還含維生素蘆丁,它可提高機體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體內垃圾,保護血管彈性,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3、蘋果:蘋果富含多糖果酸及類黃酮、鉀及維生素E和C等營養(yǎng)成分,可使積蓄體內的脂肪分解,對推遲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作有明顯作用。
4、海帶:海帶中含有豐富的巖藻多糖、昆布素,這類物質均有類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膽固醇、脂蛋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5、茶葉: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tài),增強紅細胞彈性,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飲茶可以軟化動脈血管。
2020夏季心腦血管發(fā)病的因素有哪些
蛋白質攝入不足。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以谷物為主,蛋白質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由動物蛋白提供的熱量僅占8%左右。蛋白質是人體構造和修補組織的必需材料,它能改善血管壁結構,增加血管彈性,蛋白質攝入不足,易引起高血壓和中風。
食鹽攝入過多。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每人每日攝入食鹽6克為宜,我國人民食鹽攝入量平均超過12克,食鹽中的鈉能刺激血管痙攣,引起水滯留,使血壓升高,是中風的危險因素。
總熱量和脂肪攝入不足。脂肪,特別是膽固醇過多,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但膽固醇不足也是引起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