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食品 黃精蒸雞益氣補虛
補血益氣冬季養(yǎng)生熱飲。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益氣食品 黃精蒸雞益氣補虛”,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黃精蒸雞
材料
黃精、黨參、山藥各30克,母雞1只(重約1000克),生姜、川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雞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剁成1寸見方的塊,放入沸水鍋燙3分鐘撈出,洗凈血沫,裝入氣鍋內(nèi),加入蔥、姜、食鹽、川椒、味精,再加入黃精、黨參、山藥,蓋好汽鍋蓋,上籠蒸3小時即成??崭狗诸D食用,吃雞喝湯。
功效
益氣補虛。適宜于體倦無力、精神疲憊、體力及智力下降者服食。濕熱內(nèi)盛者不宜食用;感冒時暫停。
沙鍋核桃魚頭
材料
草魚頭1個(約1斤)、核桃肉2兩、首烏5錢、天麻2錢、適量冬筍、香菇、生姜、米酒及精鹽、胡椒粉等調(diào)味料。
做法
將核桃用開水泡漲,剝?nèi)テ?,洗?首烏、天麻洗凈;魚頭去腮洗凈,下顎劈開、頂部不劈,先用食油炸酥;冬筍剖成兩半,切成薄片,生姜洗凈拍破,蔥切成長段;香菇洗凈切片,凈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待熱時下姜、蔥爆出香味,入清水約2500毫升,再放魚頭、核桃仁、首烏、天麻、冬筍、香菇、料酒、精鹽、胡椒粉,用大火燒開,打去浮沫,倒入砂鍋內(nèi),改用小火燒至魚頭熟時。撈出蔥、姜、首烏不用,即可食用。
功效
補腎平肝驅(qū)風,適用于用腦過度之頭暈、頭痛,健康人食用可健腦益智。
益智鱔段
材料
干地黃12克,菟絲子12克,凈鱔魚肉250克,凈筍10克,黃瓜10克,木耳3克,醬油、味精、鹽、淀粉、料酒、胡椒面、姜末、蒜末、香油、白糖各適量,蛋清1個,高湯少許。
做法
(1)將菟絲子、干地黃煎兩次,取汁過濾。(2)水發(fā)木耳;調(diào)水淀粉。(3)鱔魚肉切成魚片;筍切片;黃瓜切方片。(4)將鱔魚片放入碗內(nèi)加水淀粉、蛋清、鹽、藥汁煨好,放溫油中劃開,待魚片泛起,潷入笊籬。(5)原勺留油,炸蒜末、姜末,下筍片、黃瓜片、木耳、魚片,加鹽、味精、白糖,烹料酒、高湯,淋香油出勺裝盤,撒上胡椒面即成。
功效
菟絲子古人認為它是“補腎養(yǎng)肝,溫脾助胃之藥也”,具有益精髓、堅筋骨、止遺泄之作用。久服可明目輕身延年。菟絲子配合滋陰補血的地黃及益氣健脾的鱔魚制成此菜肴,確有益智增力之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組成: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當歸、白術(shù)、升麻、柴胡(口服液:原方加陳皮、生姜、大棗)。
制劑:大蜜丸,每丸9克;水泛丸,每丸6克;口服液,每支10毫升。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臨床上常用于中氣下陷、脾胃虛弱所致的體倦無力,食欲減退,腹脹久瀉、子宮脫垂等病癥。
臨床妙用
1.治療感冒
用法:取補中益氣丸2丸,蘇葉3克。先將蘇葉搗碎開水浸泡,以濾汁為引送服藥丸,2次/日。
效果:應(yīng)用補中益氣丸加蘇葉治療老年氣虛感冒患者50例,其中痊愈者48例,顯效者2例。
2.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
用法:口服補中益氣口服液,10毫升/次,3次/日。
效果: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患者75例,經(jīng)用藥15~20天后,治愈者70例,占93.33%;好轉(zhuǎn)者3例,占4%;無效者2例,占2.67%。總有效率為97.33%。
3.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
用法:口服補中益氣丸,15天為1個療程。
效果:34例中,治愈者20例,占58.82%;有效者8例,占23.58%;無效者6例,占17.65%。總有效率為82.35%。治愈者經(jīng)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
4.治療耳鳴
用法:內(nèi)服1丸/次,3次/日,溫開水送服。
效果:治療耳鳴患者19例,均有效。
注意:
1. 陰虛實熱者忌用。
2. 水虧火旺所致的吐血、衄血(鼻出血)者禁用。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人到中年易“三虛”,中醫(yī)食療和推拿益氣補虛》,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人一到上了年紀進入中年,身體各項指標就開始下降,身體就開始變得虛弱,還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出現(xiàn)腎虛、脾虛的等現(xiàn)象。若明顯感覺身體虛弱了,此時不應(yīng)覺得是小問題就不管,而是要及時的滋補臟器,調(diào)整好各器官組織的正常功能。
中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三虛“的現(xiàn)象,即腎虛、脾虛和肝虛,尤其男性居多,腎、脾、肝這三個臟腑都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一旦功能虛弱,就會導致很多疾病出現(xiàn),因些在這些臟器虛弱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滋補。當”三虛“出現(xiàn)時,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手法來補足氣血,如食療、中醫(yī)推拿、中藥調(diào)理、吃補品等等。
一、腎虛
腎虛主要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還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腎虛的癥狀: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fā)冷、性功能下降、遺精、早泄、畏寒,甚至還有水腫等,為“寒”的癥狀;腎陰虛的癥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上了中年,腎虛一般是由生活和工作壓力過大引起的。
中醫(yī)認為”五色“對”五臟“,腎臟對應(yīng)的是黑色,所以多黑褐色的食物有利于補充腎氣不足,如黑芝麻、黑米、黑豆、核桃等食物。
二、脾虛
一些中年男子體形并不胖,但卻大腹便便,這就是由脾虛引起的虛胖。脾虛最常見的表現(xiàn)癥狀就是很容易感到疲憊,稍微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還常有食欲不佳、腹瀉等現(xiàn)象。
調(diào)理脾虛首先要控制飲食,不要吃的太飽,也不要處于過饑狀態(tài)。應(yīng)多吃性溫健脾的食物,如蓮子、梗米、人參、山藥、大棗等。
三、肝虛
肝臟有肝虛和肝火旺兩種情況。肝虛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黯淡、頭暈耳鳴、精神疲乏、失眠多夢、兩目干澀,視力減退等。肝火旺表現(xiàn)為口舌生瘡、心煩易怒等,兩者區(qū)別容易。肝虛的人,養(yǎng)肝補肝千萬拖不得!
養(yǎng)肝在飲食上要多加注意,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以及新鮮的時蔬,不宜過飽過饑或暴飲暴食,盡量不喝酒。
四、簡易推拿按摩補身體
除了以上說的食療外,中醫(yī)推拿按摩也可以補氣益血,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方法。
1.按摩耳輪
兩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左右耳輪,從上往下揉捏,直到耳朵發(fā)脹發(fā)熱為準。有明目聰耳、活血通絡(luò),對全身性健康保持都有一定作用。
2.掐內(nèi)關(guān)穴
位于前臂掌側(cè),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一手屈臂手心向上,另一手大拇指稍用力按壓穴位。左右各按一兩分鐘,直到有酸脹感。有寧心安神、疏肝降逆、調(diào)和脾胃、活血通絡(luò)等作用。
3.按曲池穴
屈肘,于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用拇指尖按揉另一手臂的曲池穴,左右交替按揉一兩分鐘。有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diào)和氣血、調(diào)理臟腑等功能。
4.搓命門穴
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間,沿肚臍環(huán)繞四周,背后脊椎正中線的交點即命門穴。操作時兩手互相搓熱,左右手依次在該穴上下來回推搓2-3分鐘。有壯腎補虛,溫補脾陽等功效。
5.拍擊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側(cè),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用拇指肚用力按揉穴位,或手握拳敲打穴位,感到有麻脹感為佳,時間5分鐘以上。有調(diào)理脾胃,補氣益血,疏通經(jīng)絡(luò),扶正培元的功效。
生活中有的男性會出現(xiàn)很多的疾病,比如脾氣不足,甚至有的人會挑食,精神方面也會有一些,補氣可以通過藥物來緩解,那么益氣補脾丸是很多人都愛吃的藥物,但是也有的朋友會口服補中益氣丸,那么這兩種補充益氣的藥物哪個會更好一些呢,下面就針對兩種藥物的知識詳細的關(guān)注一下,簡單的了解一下。
健脾丸(唐龍)
脾氣虛癥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一般是因飲食不節(jié),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導致的,那么,補中益氣丸和健脾丸哪個更好?
脾氣虛癥的臨床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食后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白,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脾氣虛證的治療以益氣健脾為法,常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瀉泄(癥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不適用于惡寒發(fā)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
由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病所表現(xiàn)的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胃脘嘈雜,噯氣脹痛,大便溏瀉癥狀,用健脾丸每次6克,飯后姜棗湯送服,可以得到調(diào)補和改善癥狀二痊愈,因此,補中益氣丸和健脾丸對脾氣虛癥的治療效果均不錯,而健脾丸的性價比比補中益氣丸的高。
益氣補脾丸是很好的一種補充益氣的方法,選擇用益氣補脾丸呢對個人的脾氣補充是很好的,而且有的人會選擇用益氣補脾丸來補養(yǎng)身子,其實有的人選擇用補中益氣丸來補充,不管是用什么樣的藥物來補充氣血,對健康都是有幫助的,而且每種藥物的功效都是很重要的。
羊肉奶藥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燒8小時。取羊肉湯1碗,加去皮鮮山藥片120克,煮爛后加牛奶半碗、食鹽少許,煮沸即可食。
本藥膳取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山藥健脾除濕、益精補氣之效,牛奶補虛損、益肺胃之力,與發(fā)表溫中的生姜同用,可奏溫中補虛、益精補氣之效。適用于病后、產(chǎn)后經(jīng)常四肢冷、出冷汗、疲倦、氣短、口干、煩熱、失眠等癥。
羊肉燒胡蘿卜
羊肉1000克,洗凈切塊,入熱油鍋同生姜5片共翻炒5分鐘,加放黃酒3匙、細鹽、醬油、冷水少許,燜燒15分鐘,盛入沙鍋內(nèi),倒入胡蘿卜500克(洗凈切塊),放橘皮適量,加冷水3大碗,旺火燒開后改小火慢燉2小時,至肉酥爛離火??捎糜谧舨汀?/p>
本藥膳以羊肉為主,重用健脾化滯的胡蘿卜,少放些桂皮、生姜等溫胃理氣的調(diào)味品,則有暖胃補虛、祛風除寒、補中益氣、壯陽補血之功效。虛寒性腸胃潰瘍、腹瀉、疲勞畏寒者食之甚宜,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寒痹者食之亦佳。冬季食用效果最好。
肉蓯蓉粥
肉蓯蓉15克,洗凈切細。水煎兩次,去渣合汁,加入羊肉、粳米各100克,同煮至沸,再放細鹽、生姜、蔥白適量,同煮成粥。
肉蓯蓉性味甘溫,能補腎益精,強筋壯骨,潤腸通便,本藥膳適宜大便秘結(jié)、四肢不溫、腹中冷痛、腰膝酸冷等癥患者食用。
羊肉羹
草果、良姜、陳皮、蓽茇、胡椒各3克,裝入紗布袋;羊肉250克洗凈切細,胡蘿卜1根洗凈切片,同入鍋內(nèi)加水熬煮成湯汁。汁內(nèi)加蔥、鹽少許,撒入面粉,使之成羹。
此藥膳胡蘿卜健脾益胃、草果溫中燥濕,陳皮理氣健脾,良姜、蓽茇、胡椒均以溫運脾氣而見長。諸物相合,功力相濟,共奏補腎健脾、祛寒行氣之功。凡屬脾虛中寒而腎陽不足以致腹部冷痛、感寒或泄瀉者,即可輔食之。
羊肉燉當歸
當歸10克,熟地10克,干姜10克,水煎兩次,去渣合汁,加放羊肉500克(洗凈切塊),黃酒2匙,醬油、食鹽少許,小火煨2~3小時,至羊肉熟爛可食。
當歸性味甘、辛,溫,能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熟地有滋陰養(yǎng)血之效。諸物與羊肉同燉,更增強其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病后、產(chǎn)后體虛瘦弱以及血虛之人,皆可食用。
羊肉煨大蒜
羊肉250克,洗凈切塊,同大蒜50克共加水煨熟,食鹽調(diào)味。佐膳食。
本藥膳以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腎為主,佐以大蒜“祛寒痰,興陽道”。二味相合,共具暖腰膝、補腎氣之功。常用以治療腎虛陽痿、腰膝冷痛等癥。
中醫(yī)學認為,羊肉味甘性溫。能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主治虛勞贏瘦,腰膝酸軟,產(chǎn)后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尿頻陽痿等癥。下面介紹幾款羊肉藥膳方劑,以供選用。
羊肉奶藥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燒8小時。取羊肉湯1碗,加去皮鮮山藥片120克,煮爛后加牛奶半碗、食鹽少許,煮沸即可食。
本藥膳取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山藥健脾除濕、益精補氣之效,牛奶補虛損、益肺胃之力,與發(fā)表溫中的生姜同用,可奏溫中補虛、益精補氣之效。適用于病后、產(chǎn)后經(jīng)常四肢冷、出冷汗、疲倦、氣短、口干、煩熱、失眠等癥。
羊肉燒胡蘿卜
羊肉1000克,洗凈切塊,入熱油鍋同生姜5片共翻炒5分鐘,加放黃酒3匙、細鹽、醬油、冷水少許,燜燒15分鐘,盛入沙鍋內(nèi),倒入胡蘿卜500克(洗凈切塊),放橘皮適量,加冷水3大碗,旺火燒開后改小火慢燉2小時,至肉酥爛離火??捎糜谧舨?。
本藥膳以羊肉為主,重用健脾化滯的胡蘿卜,少放些桂皮、生姜等溫胃理氣的調(diào)味品,則有暖胃補虛、祛風除寒、補中益氣、壯陽補血之功效。虛寒性腸胃潰瘍、腹瀉、疲勞畏寒者食之甚宜,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寒痹者食之亦佳。冬季食用效果最好。
羊肉蓯蓉粥
肉蓯蓉15克,洗凈切細。水煎兩次,去渣合汁,加入羊肉、粳米各100克,同煮至沸,再放細鹽、生姜、蔥白適量,同煮成粥。
肉蓯蓉性味甘溫,能補腎益精,強筋壯骨,潤腸通便,本藥膳適宜大便秘結(jié)、四肢不溫、腹中冷痛、腰膝酸冷等癥患者食用。
羊肉羹
草果、良姜、陳皮、蓽茇、胡椒各3克,裝入紗布袋;羊肉250克洗凈切細,胡蘿卜1根洗凈切片,同入鍋內(nèi)加水熬煮成湯汁。汁內(nèi)加蔥、鹽少許,撒入面粉,使之成羹。
此藥膳胡蘿卜健脾益胃、草果溫中燥濕,陳皮理氣健脾,良姜、蓽茇、胡椒均以溫運脾氣而見長。諸物相合,功力相濟,共奏補腎健脾、祛寒行氣之功。凡屬脾虛中寒而腎陽不足以致腹部冷痛、感寒或泄瀉者,即可輔食之。
羊肉燉當歸
當歸10克,熟地10克,干姜10克,水煎兩次,去渣合汁,加放羊肉500克(洗凈切塊),黃酒2匙,醬油、食鹽少許,小火煨2~3小時,至羊肉熟爛可食。
當歸性味甘、辛,溫,能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熟地有滋陰養(yǎng)血之效。諸物與羊肉同燉,更增強其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病后、產(chǎn)后體虛瘦弱以及血虛之人,皆可食用。
羊肉煨大蒜
羊肉250克,洗凈切塊,同大蒜50克共加水煨熟,食鹽調(diào)味。佐膳食。
本藥膳以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腎為主,佐以大蒜“祛寒痰,興陽道”。二味相合,共具暖腰膝、補腎氣之功。常用以治療腎虛陽痿、腰膝冷痛等癥。
現(xiàn)代人有很多的人都是需要補中益氣的。補中益氣有什么好的方法嗎?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補中益氣的偏方以及補中益氣的方法和幾種能夠補中益氣的食物,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補中益氣的偏方
用羊肉一腳,熬湯,加稷米、蔥、鹽,煮粥吃。
2、人參酒偏方
補中益氣,通治諸虛。
3、補中益氣的偏方
用羊胃一具,裝入羊腎四枚,地黃三兩,干姜、昆布、地骨皮各二兩、白拉丁文、桂心、人參、厚樸、海藻各一兩五錢,甘草、秦椒各六錢,均研為末,縫好,蒸熟。再曬干研細,每服一匙,酒送下。
4、赤芝偏方
解胸胃郁結(jié),補中益氣,使人神志清明。
5、南瓜偏方
氣味,甘、溫、無毒。主治,補中益氣。
補中益氣的五谷雜糧
(1)粳米
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于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2)玉米
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濕利尿之功。可用于泄瀉,痢疾等病。
(3)粟米
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于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后體弱等。
(4)高粱
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滲濕止痢之功。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5)糯米
又名江米。味甘,性溫。有暖脾胃、補中益氣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瀉。
(6)小麥
味甘,性涼。有健脾養(yǎng)心益腎,除熱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結(jié)語:通過這里推薦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補中益氣的偏方,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的話!就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下趕緊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了!
補中益氣丸這種藥物主要是用于治療脾胃氣虛以及補血的,對于脾肺氣虛的患者是最好的藥物,而且便秘患者也是可以適當?shù)某砸恍┭a中益氣丸。然而,補中益氣丸為什么可以起到調(diào)理脾胃的功效,主要是因為這種藥物含有白術(shù)以及黃芪這種藥材,所以才能夠起到調(diào)理腸胃。
【組成】黃芪18g,黨參10g,當歸6g,陳皮8g,升麻4g,柴胡4g,白術(shù)9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①脾胃氣虛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脈大而虛軟。②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等,氣短乏力,舌淡,脈虛者。③氣虛發(fā)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方析】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升舉陽氣,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shù)補氣健脾為臣,當歸養(yǎng)血和營,與黃芪相伍以補氣生血;陳皮理氣和胃,醒脾助運,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協(xié)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為佐使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亦使藥。方中諸藥,補益、升提、燥濕、行氣兼顧,使氣虛得補,氣陷得升,且能燥脾之濕,補不壅中,使脾氣旺,清陽升,運化健,氣血生,元氣充,則諸證自愈。
【加減】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頭痛者,加蔓荊子、川芎;頭頂痛者,加藁本、細辛以疏風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以增辛散之力。
【應(yīng)用】本方為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具有補氣健脾,升陽舉陷的作用,臨床運用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白,脈虛軟無力為證治要點。臨床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均可加減應(yīng)用。
【宜忌】陰虛發(fā)熱及內(nèi)熱熾盛者忌用。
大概它十分愛惜魚鱗,怕魚鱗擦掉,所以蘇東坡又稱它為惜鱗魚;鰣魚性情猛勇暴躁,其他魚類碰到它,就會被它腹下的菱形鱗劃破,所以又稱混江龍;鰣魚嬌嫩,離水即死,而且只要一變質(zhì),就是一啄糟,故又名糟鰣魚。一般吃魚都是要去魚鱗的,而吃三黎魚是不能去鱗,因為三黎魚的鱗也可以吃,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卵磷脂,卵磷脂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好處。《本草綱目》稱鰣魚肉,甘平無毒,補虛勞。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燙火傷,甚效。鰣魚的脂肪含量很高,幾乎居魚類之首,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大有益處。鰣魚鱗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治療瘡、下疳、水火燙傷等癥。
綠豆芽草菇滾三黎湯
功效:清熱解毒,補虛益氣
材料:綠豆芽100克,草菇150克,三黎魚1條,姜3片,水5碗
做法:▲鰣魚不去鱗,洗凈后去除血水,晾干水分?!坎讼磧?,草菇去蒂洗凈,在基部劃十字花,令其易于入味。然后將草菇放入沸水內(nèi)略滾,撈起。▲魚煎至微黃,倒入水、姜和草菇,滾開至剛熟,下豆芽略滾,即可。
火腿冬菇蒸鰣魚
功效:鮮美可口,溫中補虛
材料:火腿10克,冬菇50克,鰣魚一條,姜絲蔥絲少許
做法:▲火腿切絲,冬菇浸泡軟身后切去蒂,切絲,姜蔥切絲?!堲~不去鱗,洗凈后去除血水,晾干水分?!胁牧弦黄鹕系糁羷偸?,淋上滾油及豉油,即可。
黃豆在沒有長成之前,也是可以吃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毛豆,應(yīng)該不少人喜歡吃毛豆。生活中,毛豆的做法也挺多的。下面小編也會教大家一些毛豆的吃法。首先,我們來看毛豆的功效,了解毛豆的作用,才能掌握好正確的食用方法!
毛豆的功效
降血脂
降血脂是非常重要的毛豆的功效與作用之一。青毛豆中雖然含有的脂肪很多,但是由于它們大多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是人體必需的兩種物質(zhì),它們對于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青毛豆具有降血脂的功效,是高血脂、動脈硬化患者的最佳食品之一。
益氣補虛
由于毛豆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對于身體缺鉀引起的易疲勞、體質(zhì)虛弱的人來講,具有益氣補虛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經(jīng)常流汗,流失大量鉀元素的人們來講,多吃毛豆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多吃毛豆還可以改善人們食欲不佳的癥狀。
健腦補鐵
還有一個毛豆的功效與作用就是健腦補鐵。由于毛豆中富含鐵,以及能夠健腦的卵磷脂,所以孕婦、幼兒等特殊群體可以經(jīng)常食用毛豆來補充鐵、卵磷脂等營養(yǎng)素,從而達到健腦益智等作用。
改善更年期癥狀
毛豆中含有的一種特殊物質(zhì),豆異黃酮被稱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在女性體內(nèi)發(fā)揮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對于更年期女性來講可以多吃一些毛豆,從而達到改善更年期不適,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等癥狀的作用。
毛豆的吃法
尖椒椒肉絲毛豆
材料
青椒10個,紅椒1個,毛豆子1碗,肉絲5g。
做法
1、鍋里加水,將剝好的毛豆子倒入鍋中煮三到五分鐘,熟之后到出。
2、將鍋里加油放肉絲煸炒。
3、再將青紅椒絲導入鍋中煸炒至三分熟。
4、倒入出過水的毛豆子翻炒。
5、再加入精鹽味精翻炒七成熟,放入少量干凈的油,出鍋。
涼拌毛豆
材料
毛豆300克,生姜末,蒜泥,食鹽,白糖,生抽,香醋,辣椒油,麻油適量。
做法
1、毛豆夾剪去頭尾(便于入味)后洗凈。
2、鍋中加水,倒入毛豆夾,加食鹽煮至豆熟后,撈出控干水置盤中。
3、加入各種調(diào)料拌勻即可食用,放冰箱中冷藏半小時后食用,風味更佳。
結(jié)語:有關(guān)毛豆的功效和作用,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毛豆又多了些認識和了解了。雖然好處很多,但是大家以后在食用的時候也要多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毛豆的。有些腎臟不好的朋友是不適合吃毛豆的喲!
人的身體存在各種各樣的毛病,其中就包括氣血不足這種毛病,出現(xiàn)氣血不足以后會導致身體出現(xiàn)貧血、頭昏等癥狀,這種情況一般在孕婦以及經(jīng)期等女性身上出現(xiàn),然后補血益氣的方法可以通過吃藥來實現(xiàn),其中就包括補中益氣顆粒,這是一種效果比較好的藥,那么補中益氣顆粒的功效是什么?
脾虛是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xiàn)象及病證。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輸布水液以及統(tǒng)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并可出現(xiàn)營養(yǎng)障礙,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fā)生失血等癥。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jié)、情志因素、勞逸失調(diào),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補中益氣顆粒在補理氣血上具有很不錯的效果,多用于體質(zhì)、脾胃虛弱的人群,在提高免疫力、泌尿與殺菌上是非常明顯的,可以防治病毒的侵入,對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人群也有調(diào)節(jié)作用。長期服用可能出現(xiàn)頭暈、皮疹等過敏反應(yīng),對患者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服用補中益氣顆粒期間,如果感到不適要盡快告訴醫(yī)師或藥師。情況緊急可先停止使用,必要時到醫(yī)院就醫(yī)。
補中益氣顆粒的主要成分是炙黃芪。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以及免疫力低下反復(fù)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建議你還是及時的面診,醫(yī)生會根據(jù)你的具體情況來處理的,平時需要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的,不建議你亂吃藥的。
補中益氣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成藥,主要作用是補氣健脾,升陽舉陷,適合于中氣虛的人服用,比如說平時神疲乏力,失眠多夢,少氣懶言,飲食減少如果說你是平時大便不成形的話,那建議你可以選擇服用人參健脾丸,大便不成形一般常見于由于脾氣虛或者說陽虛造成的。
牛肉,許多家庭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中醫(yī)認為,牛肉其實有不可多得的補益作用?!俄n氏醫(yī)通》記載:黃牛肉補氣,與黃芪同功。而 《醫(yī)林纂要》則認為: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后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簡而言之,牛肉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中氣不足、氣血兩虧、體虛久病、顏面蒼白的人,尤其適合多吃牛肉。
水牛肉降糖、黃牛肉補氣。一般來說,人們吃的牛肉主要是水牛肉和黃牛肉兩種。其中,水牛肉性偏涼,不會導致發(fā)熱上火,對于有濕疹、過敏和其他皮膚病的人尤其適合。此外,《本草綱目》中還格外強調(diào),水牛肉對治療消渴(即糖尿病)有奇效,所以,血糖高的人也不妨多吃點水牛肉。相比起來,黃牛肉補氣血、強筋骨的作用更強,非常適合有骨質(zhì)疏松的中老年人。還有,平時有體虛乏力等氣虛癥狀的人,也可以多吃黃牛肉。但是因其性偏熱,口舌生瘡、容易過敏的人最好別吃。
吃牛肉,搭配有講究。牛肉的吃法非常非常多。比如最簡單的蘿卜燉牛腩,胡蘿卜、白蘿卜都可以,還有咖喱牛肉。在家還可以學做罐燜牛肉,方法簡單但味道營養(yǎng)都一流。如果從食療的角度來說,牛肉與不同的食材搭配就有不同的功效。比如說牛肉配番茄,就是最佳的補血養(yǎng)顏、美容護膚食品,牛肉中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可以有效改善血虛癥狀;牛肉配鹿肉,補腎效果最佳,非常適合用腦過度、早衰的人;牛肉單吃或配熟地、枸杞、桑葚等,能夠改善腎虛引起的脫發(fā);配合黃芪,補氣效果最好;配合山藥能強健骨骼;配合天麻可以降壓,配合蟲草可以提高免疫力等。
牛筋也是好補品。除了牛肉外,牛筋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它可以強筋健骨,特別適合于腰腿疼痛的老年人或骨折后的病人。可以搭配杜仲一起燉著吃,對于手腳麻木、腰腿疼痛有非常好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