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樣骨瘤
寸骨養(yǎng)生常識。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養(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已經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骨樣骨瘤”,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概述】
骨樣骨瘤于1935年由Jaffe首次報告,是一種良性成骨性疾患,具有界限清晰的局灶性病灶,一般直徑小于1cm,周圍可有較大的骨反應區(qū)。
【診斷】
通過臨床表現、組織學及放射學檢查可以確立診斷。某些病例在特征性的X線表現以前已有長期疼痛,診斷較為困難。如果年輕成人或兒童存在不能解釋的持續(xù)性疼痛時,應考慮本病的診斷。
【治療措施】
理想的治療是大塊切除,包含有病灶的患骨。徹底切除病灶,癥狀很快消失。一般不主張作刮除術。認為照射和化學藥物治療無效。手術可能難以找到準確的部位,按照術中X線攝片進行鉆孔,對定位有幫助。術后進行X線復查也是必要的。完全切除病灶后很少復發(fā),而不完全的刮除常有復發(fā)。復發(fā)時間長短不等。還有的病例,術中找不到病灶。有趣的是,半數病人在第一次術后癥狀減輕,1/4病人在第二次術后緩解,剩下的病人3/4在第三次手術后癥狀減輕。這可能是多次部分切除的結果。
【病因學】
未完全肯定,但Jaffe認為是原發(fā)性良性腫瘤,依據是:①生長緩慢;②骨樣組織代替了正常組織;③周圍的骨組織毫無例外地呈現結構均勻的硬化;④大小固定。上述論據被較廣泛地公認。另有學者認為是炎癥,而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還有的認為是血管來源或與動靜脈發(fā)育異常有關,或為代償過程。
【病理改變】
巨檢:病灶可以完全位于皮質內,也可以在皮質的內側面,皮質與骨膜間,或者在松質骨內。長骨的病變多在皮質內,短骨的病變則常在松質骨中,而脊柱的病變則常位于椎弓或小關節(jié)突。腫瘤總是呈卵圓或圓形,同周圍骨質有清楚的硬化邊界。大多數是肉芽腫型,呈砂粒樣密度,均質性,棕紅色。
組織學檢查:由骨組織、骨樣組織和新骨混合而成,富于血管性支持組織。早期特征為成骨細胞占優(yōu)勢,增生活躍,緊密排列在富于血管的基質中。中期在成骨細胞間有骨樣組織沉積,并有不同程度的鈣化。成熟期特征為致密的不典型的骨小梁形成,即非板樣,也不是紡織狀的。
【臨床表現】
10~30歲最多見,但也可見于1歲以下的嬰兒或60歲以上的老人。男性比女性多見,發(fā)病率為2∶1。下肢的發(fā)病率約為上肢的3倍,發(fā)生于軀干骨者較少見。脛骨和股骨最多見,約占病例的一半。其次為腓骨,肱骨和脊柱等。
病程有特征性,疼痛出現較早,往往于X線片上出現陽性病損前幾個月就已存在,病初為間歇性疼痛,夜間加重,服用止痛藥可以減輕。后期則痛加重,呈持續(xù)性,任何藥物不能使之緩解。疼痛多局限,軟組織可腫脹,但受累區(qū)很少。有的病人也可沒有疼痛癥狀。病灶較小時,疼痛可伴有血管運動性反應如皮溫增高和多汗。疼痛不一定限于患區(qū)也可以放射至附近關節(jié)。
X線檢查 本病最常見于股骨頸和脛骨上端。但可累及任何骨骼。典型的X線表現是由致密骨包繞的小病灶,大多數直徑小于1cm,中央呈致密度較小的透射線區(qū),可有不同程度的鈣化。少數病例有1個以上的病灶,但是許多病灶可以不同于上述描述,也無證據表明與起病部位及病期有關。通過動脈造影可使其與慢性骨膿腫、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孤立性內生骨疣、無菌性壞死、骨軟骨炎作出鑒別。骨髓炎雖表現充血,但血管形態(tài)正?;蛏杂袛U張,也沒有骨樣骨瘤的紅暈現象。骨膿腫和無菌性壞死的壞死中心則表現為無血管區(qū)。
(一)皮質骨樣骨瘤 有小的透射線區(qū)域,周圍是致密骨,病灶位于皮質內,硬化環(huán)更明顯。骨膜反應或是成層或是實質同源性的。在疾病后期,病灶可以完全被隱蔽。
(二)松質骨骨樣骨瘤 最常見于股骨頸,其次是手足的小骨和椎體。病灶周圍常無很多新骨形成,但有密度增加的骨環(huán)包繞病灶。偶見在遠處發(fā)生反應性新骨形成。
(三)骨膜下骨樣骨瘤 通常表現為骨附近的軟組織腫塊,最常見于股骨頸的內面及手和足。病灶正下方的骨骼有扇形區(qū)域,系由壓迫萎縮或骨吸收所致。病灶接近關節(jié)時,無反應性骨生成,但可有關節(jié)腫脹,充血和疼痛。表現為急性滑膜炎的特征。關節(jié)兩端骨除了明顯脫鈣外,沒有其它改變。有證據表明本病可以自然消退,但必需經很長時間。
ys630.COm精選閱讀
骨軟骨瘤惡變癥狀
1、長管狀骨比扁骨
任何由軟骨化骨的骨骼均可生長骨軟骨瘤,長管狀骨比扁骨、短骨更多見。其中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為多見。該腫瘤不產生疼痛,常因偶然摸到腫塊,或X線檢查發(fā)現腫瘤。局部常無壓痛,有些因壓迫血管神經及內臟器官產生相應的癥狀。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的內側骨疣可有肌腱滑動感。腫物遭到直接沖擊或蒂部發(fā)生骨折以后才會有疼痛感覺。瘤體較大時可壓迫神經。腰椎的骨疣可發(fā)生馬尾神經的壓迫癥狀。足和踝部腫物會使走路和穿鞋困難,有的可并發(fā)滑囊或滑囊炎。
2、會有局部隆起
它們大多發(fā)生在顱骨,顏面骨及下頜骨偶有發(fā)生,分致密骨瘤及松質骨瘤兩類。致密骨瘤發(fā)生在顱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發(fā)生在顱內板者,腫瘤如突入,可引起顱內壓近,引起暈眩、頭痛、甚至癲癇。骨松質瘤則常發(fā)生于長骨端骨干與骨骺交界處的軟骨部,隨管狀骨長度的增長,骨瘤亦有變化,呈不同形狀。早發(fā)現早診治,等到骨軟骨瘤惡變的癥狀都出來了就比較麻煩了。
3、影像學多發(fā)性骨軟骨瘤的表現
X線表現與孤立性骨軟骨瘤相似,僅在許多骨上有不同大小的骨軟骨瘤。膝部附近的骨胳,如股骨下端、脛骨下端、腓骨上端有大小不等的骨軟骨瘤甚至膝關節(jié)上下可因骨軟骨瘤的生長而交鎖,甚至類似骨融合,除長管狀骨外,肩胛骨的脊椎緣也是常見的好發(fā)部位,然后依次為有掌骨、跖骨、指骨、趾骨、肋骨、脊椎和骨盆。髂骨嵴在與骺軟骨的連接處,可有無數的小骨軟骨瘤出現。顱骨從未發(fā)生過這種病損。發(fā)生惡性變后ECT表現惡變部位代謝明顯活躍。
骨軟骨瘤的飲食
1、骨軟骨瘤吃雜糧粥
原料:黑豆10克、紅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綠豆10克、糙米15克、燕麥、黑米少許、冰糖3粒。做法:將除了燕麥以外的材料的提前4小時用清水浸泡,如果隔夜的話是要放入冰箱保存,并且蓋上保鮮膜;砂鍋中要放入清水燒開,然后撈出豆類、糙米、黑米放入開水中,用湯勺攪拌一下以防止糊底,然后要改成中小火慢慢燉煮;湯水再次燒開后,放入一把勺子是可以防止溢出,同時要將火力調成小火燉20分鐘,看到豆子都開花之后,放入燕麥,冰糖煮沸即可。野葡萄汁:野葡萄藤、果搗汁,加糖煮飲。川烏粥:生川烏頭5克,粳米100克,姜汁5毫升,蜂蜜適量。川烏頭搗碎,碾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為粥,煮沸后要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以及蜂蜜攪勻,稍煮l-2沸即可。
2、骨軟骨瘤吃荔枝
荔枝:荔枝中含有豐富的糖分、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止呃逆,止腹瀉的功效,而且還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促進食欲之功效,所以酒精肝患者可適當食用些。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膳食纖維等有利于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同時還可以提高酒精肝患者的免疫力對肝臟起到保護的功效。
骨軟骨瘤的危害
1、骨軟骨瘤會影響生活
很多其他晚期癌癥患者,在這個階段還是可以較為正常的生活的,但是晚期骨腫瘤患者,幾乎只能呆在床上,因為劇烈的疼痛,以及巨型的腫塊,影響著患者無法行動,食欲方面有所減少,身體素質下降快。
2、骨軟骨瘤會侵蝕心靈
骨腫瘤是一種可以很輕松磨滅人心的疾病,尤其到了晚期,長時間的疼痛,各種不適的并發(fā)癥伴隨著患者,摧殘著患者的身體以及心理,而且有很多患者因此而發(fā)狂或者自殺。
【概述】
單發(fā)性骨軟骨瘤是骨的一種錯構瘤,源于生長軟骨異常的骨膜下增生,是常見的良性骨腫瘤,好發(fā)于男性,男女比例為1.5~2∶1。在骨骼的生長期,緩慢增大的無痛性骨贅幾乎是臨床唯一的癥狀,單憑放射影像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
【治療措施】
大多數的單發(fā)骨軟骨瘤病例不需手術切除,患者可以進行正常工作和生活。但當單發(fā)骨軟骨瘤位于軀干骨時,即使無癥狀也可切除,以預防發(fā)生并非罕見的軟骨肉瘤變。
除了上述情況外,手術僅適用于美容或有癥狀時。如同所有錯構瘤一樣,單發(fā)骨軟骨瘤的手術最好不在兒童期進行,其原因為骨軟骨瘤在完全長成以前很難確定手術適應癥,而且在兒童期切除單發(fā)骨軟骨瘤可導致局部復發(fā)。然而在少見病例中,如當骨軟骨瘤引起相當大的功能障礙和畸形,或當生長在神經血管束附近時,可在兒童期手術。
單發(fā)骨軟骨瘤的手術必須切除整個骨軟骨瘤及其包膜(邊緣性切除),以避免留下部分軟骨帽而再次生長。在成人沒有必要將單發(fā)骨軟骨瘤的干和基底部從根部切除,因為單發(fā)骨軟骨瘤的骨性部分無增生潛能,甚至囊內切除骨軟骨瘤頂部也不會復發(fā)。在兒童,手術切除必須是囊外的,骨軟骨瘤的基底部和周圍骨膜也必須切除,因為其中可能存在有生長力的軟骨胚,導致術后復發(fā)。
當臨床和放射影像可疑單發(fā)骨軟骨瘤有初始肉瘤變時,手術切除必須是嚴格囊外切除,邊緣性或廣泛性切除,要避免剝脫單發(fā)骨軟骨瘤軟骨表面的包膜,術中防止骨軟骨瘤碎裂。
【病理改變】
1.肉眼所見 骨軟骨瘤頂部被覆一軟骨帽,隨年齡而改變。在幾歲兒童的單發(fā)骨軟骨瘤中,骨軟骨瘤主要由軟骨構成,其初始骨化與干骺端新生骨小梁的邊緣融合。在兒童期,軟骨帽仍覆蓋整個骨軟骨瘤頂部,是一種類似正常嬰兒軟骨的白到亮藍色的透明軟骨,其厚度從幾毫米到1cm或更多。隨年齡增長,軟骨帽厚度降低,在許多部位消失。在成人期,原來的軟骨帽部位常留下少量凹凸不平的殘留物,其厚度不超過幾毫米。單發(fā)骨軟骨瘤是否發(fā)生了惡性變,其軟骨帽的厚度和外形很重要。
在單發(fā)骨軟骨瘤的切面上,軟骨帽下面為松質骨,有不規(guī)則網眼和黃骨髓,也可有紅骨髓。軟骨島可從骨軟骨瘤表面短距離地伸出,或可含于骨軟骨瘤內,隨時間推移,二者都現出明顯的鈣化和/或骨化,成為黃-白色的點,堅硬且砂礫樣。
骨膜覆蓋整個骨軟骨瘤,從干骺端起至軟骨帽,而且與軟骨帽粘附??捎诠擒浌橇鲰敳恳姷交耗?,有時有假性滑膜。
2.鏡下所見 在單發(fā)骨軟骨瘤的生長期,其軟骨帽外觀與正常生長軟骨相同,但較不規(guī)則,從表面開始,可見增生、柱狀、肥大和鈣化層。然后為軟骨內化骨所形成的骨小梁,其分布、方向和外形很不規(guī)則,偶爾含有軟骨島。在成人,不連續(xù)且薄的軟骨帽象成熟的透明軟骨,類似關節(jié)軟骨。
單發(fā)骨軟骨瘤的組織學檢查中唯一重要的事是證實軟骨中沒有肉瘤變的組織。
【臨床表現】
因為單發(fā)骨軟骨瘤直到長到相當大的時候才出現癥狀,所以在8~10歲前很少見到。又由于其生長與骨骼類似,故在青春期前后其體積達到最大,所以大多數單發(fā)骨軟骨瘤病例在10~18歲間出現癥狀,其后少見。
年齡因素具有診斷和預后的重要性。在青春期以前,單發(fā)骨軟骨瘤的生長是正常的,幾乎不可能產生周圍型軟骨肉瘤。相反,如果單發(fā)骨軟骨瘤在成人期重新開始生長,幾乎肯定其已轉變成軟骨肉瘤。
幾乎90%的單發(fā)骨軟骨瘤位于四肢的長骨的干骺端。最常見于膝周(尤其是股骨遠端)和肩周(肱骨近端)骨的干骺端,其它依次為踝部、股骨近端、腕部。單發(fā)骨軟骨瘤較少發(fā)生于軀干骨,而且主要見于肩胛骨、骨盆(多在髂骨),脊柱(后弓)。個別病例見于手和足的短管狀骨。一些位于深部的單發(fā)骨軟骨瘤,例如位于椎骨和髂骨,可因為無癥狀而不被發(fā)現。
在骨骼的生長期,緩慢增大的無痛性骨贅幾乎是唯一的癥狀。單發(fā)性骨軟骨瘤起源于骨平面并與之相連,而與軟組織沒有粘連。一些單發(fā)骨軟骨瘤病例是完全無癥狀的,可由于其它原因作影像學檢查時被發(fā)現。單發(fā)骨軟骨瘤可與覆蓋其上的肌肉、腱膜和肌腱等結構產生摩擦,在其表面形成滑液囊腫。
【輔助檢查】
X線所見 影像非常典型,單憑放射影像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
在X線片上,單發(fā)骨軟骨瘤的診斷性特征是宿主骨的骨皮質象手套的手指一樣向外翻出,形成骨軟骨瘤的皮質骨,松質骨直接與干骺端的松質骨相延續(xù)。因此,骨軟骨瘤是骨的贅出物,由以下成分組成:①薄的外層皮質骨;②內部松質骨;③膨脹不平的頂。單發(fā)骨軟骨瘤與軟組織的邊界是很明確的。
單發(fā)骨軟骨瘤的內部結構是成熟的松質骨,但其壓力線既不規(guī)整又無秩序,有時可為寬而不規(guī)則網眼狀的松質骨。骨軟骨瘤的外形、大小是多種多樣的。當骨軟骨瘤有蒂時,它的方向常向骨干側傾斜,遠離骨骺。
骨掃描在兒童期的活動性骨軟骨瘤中多呈陽性,而在成人的不活動骨軟骨瘤中為弱陽性或陰性。
【鑒別診斷】
僅依靠臨床和影像學依據即可診斷,唯一的問題是鑒別良性骨軟骨瘤和發(fā)生肉瘤變的骨軟骨瘤。需要全面分析所有的臨床、放射影像、骨掃描、大體病理及組織學特點。
有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膝關節(jié)疼痛的情況,但是對于具體的疼痛以及無力的情況往往都不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所以基本上都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其實這很有可能是骨軟骨瘤病引起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么是骨軟骨瘤病?
骨軟骨瘤病多見于膝關節(jié),游離體可單發(fā)或多發(fā),數目可多達數千個。又稱滑膜軟骨瘤病或滑膜骨軟骨瘤病。臨床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腫脹、無力、進行性活動障礙。手術是惟一治療方法。骨軟骨瘤病的X線檢查可見在病變早期,或游離體未鈣化者,顯影不清,關節(jié)腔造影有助于診斷;游離體鈣化后可見多個小圓形陰影,關節(jié)鏡檢查可以確診。
根據臨床表現和影像學依據即可診斷。本病應與發(fā)生肉瘤變的骨軟骨瘤鑒別。骨軟骨瘤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腫脹、無力、進行性活動障礙??沙霈F交鎖和劇痛,休息或肢體制動可自動解鎖。部分患者在髕上囊可觸及易活動的游離體,檢查有響聲,股四頭肌可見萎縮。治療骨軟骨瘤病的惟一方法是手術。將游離體盡量摘除干凈,切除有病變的滑膜,保留健康部分,減少關節(jié)活動障礙,明顯的骨關節(jié)炎者,切除病變嚴重部位;嚴重患者,可行關節(jié)成形術或關節(jié)固定術。
通過上面的介紹之后相信人們對于骨軟骨瘤病都有了一個相應的了解,但是要進行確診最好還是到專業(yè)的醫(yī)院,并且骨軟骨瘤病治療的情況往往都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建議人們最好還是及時的到醫(yī)院去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不可一拖再拖。
骨軟骨瘤一般被分為單發(fā)性的骨軟骨瘤和多發(fā)性的骨軟骨瘤,而多發(fā)性的骨軟骨瘤是具有遺傳的傾向的,是會對骨骺發(fā)育產生影響的,骨軟骨瘤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一般單發(fā)的沒有癥狀的骨軟骨瘤是可以不做手術的,密切注意觀察,如果一旦出現癥狀,及時就醫(yī),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骨軟骨瘤惡變征象
骨軟骨瘤有兩種分型,一種是單發(fā)性的,還有一種是多發(fā)性的,多發(fā)性的具有遺傳的傾向,還會對骨骺發(fā)育的產生影響,通常會發(fā)生于股骨遠端部位,還會多發(fā)于脛骨近端部位,也可發(fā)生于肱骨近端部位。
骨軟骨瘤屬于一類骨軟骨覆蓋的骨疣,所包含的有皮質骨以及髓質骨,通常來自于骨皮質外層,而且和髓腔是相連的。骨骺生長板軟在經過骨膜骨袖就會疝出,之后就會在軟骨帽處不停的生長,和正常軟骨生長過程有相似之處。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大約有85%的骨軟骨瘤是屬于單發(fā)性的以及非遺傳性的病變,而月有15%的屬于遺傳性的以及多發(fā)性的軟骨瘤?。℉ME)。而惡性轉變則多發(fā)生在HME,大約有3%至5%的惡變幾率,在25-30歲的中青年身上多發(fā),而單發(fā)的骨軟骨瘤發(fā)生惡變的幾率僅有1%,多發(fā)生在50-55歲的人身上。要是發(fā)生了惡變,通常情況下就會轉化成繼發(fā)性的骨軟骨肉瘤,轉化成骨肉瘤的幾率很低。
臨床上軟骨瘤患病后早期癥狀不明顯,起病較為緩慢,只有當腫瘤逐漸增大才會引起患者有畸形,以及局部膨脹現象,影響患者的生活,才被人們所重視,然而這個時候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知曉骨軟骨瘤的檢查措施,有助于我們更早的發(fā)現疾病。
1、
ct檢查:ct是常用的檢查措施,檢查疾病的時候可見患者右脛骨近端骨部位腫瘤與松質骨、骨皮質等相連,并可見部分軟骨帽部分表現為軟組織密度影像學特點,有時還會有骨化,骨鈣化等現象。2、
放射性核素掃描:放射性核素掃描可見患者右脛骨近端骨腫瘤患病部位有核素異常蓄積的現象,若是腫瘤惡變則核素濃度會增高。3、
mri檢查:mri檢查可見患者右脛骨近端骨信號異常,且可以判斷患者腫瘤的大小,若是軟骨帽的厚度超過25mm可能發(fā)生骨腫瘤惡變。4、
x線表現:x線表現檢查這種腫瘤疾病表現不是很明顯,常常會誤診疾病。其實現在醫(yī)學上很多新的疾病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比如滑膜骨軟骨瘤病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即使當有一些癥狀表現的時候,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這樣就給人們后期的治療帶來了困難,所以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滑膜骨軟骨瘤病的治療方法?
滑膜骨軟骨瘤也稱原發(fā)性滑膜軟骨瘤病、滑膜骨軟骨瘤病、滑膜軟骨性化生。主要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腫脹和活動受限,偶可觸及游離體。常出現關節(jié)交鎖,關節(jié)腫大可逐漸加重,有時關節(jié)內可出現積液。病程一般較長,發(fā)展緩慢,可持續(xù)數月到數年不等。
滑膜骨軟骨瘤為良性、自限性病變,滑膜切除或不完全性切除,尤其是在病變早期容易復發(fā)。即使術后復發(fā),其進展也很緩慢,不致引起嚴重臨床問題。病變侵蝕關節(jié)面,可導致繼發(fā)性退行性關節(jié)病?;す擒浌橇雠及l(fā)展為軟骨肉瘤者,關節(jié)癥狀長時間存在,并演變?yōu)轭B固性疼痛者提示為惡變。
治療原則是徹底清除游離體,徹底切除滑膜。有人主張要徹底清除游離體,只切除病變滑膜而不要求徹底切除滑膜,不必實施破壞或并無十分必要的手術。對疑似為滑膜骨軟骨瘤病者,如果書中發(fā)現滑膜正常,而不需切除滑膜,這些游離體可能來自關節(jié)病變。
通過上面的描述之后,相信大家對于滑膜骨軟骨瘤病的一些具體表現以及治療方法都有了相應的了解,這個病程一般都是比較長,而且屬于一種慢性疾病需要人們多加留心注意才能發(fā)現,所以人們出現不舒適最好都到醫(yī)院檢查一下。
【概述】
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有三個特征:①具有遺傳性②骨縮短或畸形③惡變成周圍型軟骨肉瘤的發(fā)生率高。
【臨床表現】
與單發(fā)骨軟骨瘤之比為1∶10。由于具有多發(fā)性的特征,其癥狀出現的時間比單發(fā)骨軟骨瘤早,一般在10歲以前。癥狀輕的病例(尤其在女性)可潛伏終生。明顯好發(fā)于男性,男女之比為2∶1。
按近2/3的病例表現出其具有遺傳性。如父母中的一個患有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其后代中約一半將遺傳有此病,在男性后代中多見。在患此病的家族中,如果一個男性成員是正常的,那么他不會遺傳此病給后代;相反,在同一家族中,即使正常的女性也可將此病遺傳給后代。換句話說,在男性,患病和遺傳能力同時表現;在女性,疾病可潛伏或不明顯,但卻可傳遞給后代。
一般為彌漫、對稱性發(fā)病,所有軟骨化骨的骨都可成為骨軟骨瘤的發(fā)生部位,生長骨的干骺端,骨軟端瘤多發(fā)且較大,尤其是鄰近膝、肩、髖、腕和踝的部位,但發(fā)生于肘部則罕見且較輕。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在軀干骨也較常見,發(fā)生于第二或骨突的骨化中心附近,在肩胛骨,主要為近脊柱緣、下角、肩峰、關節(jié)盂和喙突;在骨盆,主要為髂嵴;在脊柱,主要位于棘突和橫突;在肋骨,較常見于骨軟骨連接處或后端。除了具有第二化骨核的跟骨外,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不發(fā)生于腕骨及跗骨,因為這些骨的發(fā)生與骨骺相同。
可見到并摸到相當對稱的多發(fā)性骨贅生物,在較嚴重的病例中,其表現具有特征性,單憑物診即可作出診斷。在更嚴重的病例中,可出現肢體短縮,有時,非常顯著而彌散,以致于類似軟骨發(fā)育不全,然而,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沒有軟骨發(fā)育不全特征,軟骨生長功能是正常的。實際上,肢體短縮并非由于軟骨生長異常所致,而是由于軟骨的增生潛能被外部分支(骨軟骨瘤)消耗,沒用于骨的延長上所致。由于這種外部分散在骨干的周徑及組成上肢、小腿的雙骨上分布不均勻,故肢體短縮常合并畸形,例如可有膝、踝、肘、腕的外翻或內翻,最典型的畸形發(fā)生在前臂和胸部。因于發(fā)生在腕部的骨軟骨瘤比肘部多,盡骨3/4的骨延長發(fā)生在其遠端,橈骨4/5的骨延長發(fā)生在其近端,所以總是尺骨短于橈骨的畸形,即橈骨凸向外側和背側,手尺偏,偶有橈骨頭脫位。
【預后】
與單發(fā)性骨軟骨瘤一樣,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在身體生長結束時也停止生長,如個別病例骨軟骨瘤在成人期明顯生長,通常是肉瘤變的征象,其發(fā)率約25%左右。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的肉瘤變一般發(fā)生于15歲以后。
骨軟骨瘤做手術的最佳時間
1、骨軟骨瘤做手術的最佳時間
早發(fā)現早治療,軟骨瘤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良性骨腫瘤,軟骨瘤單發(fā)比較多見,多見于下肢膝蓋周圍及上肢的肘部內側,這種良性腫瘤臨床上通過手術切除,治愈率很高,極少數也會有病變的,建議早發(fā)現早治療.大多數的單發(fā)骨軟骨瘤病例不需手術切除,患者可以進行正常工作和生活。但當單發(fā)骨軟骨瘤位于軀干骨時,即使無癥狀也需切除,以預防發(fā)生并非罕見的軟骨肉瘤變。
2、軟骨瘤的癥狀
軟骨瘤的癥狀有骨痛、關節(jié)疼痛、彌漫性骨膜增厚、前臂有旋前畸形、膝內翻膝外翻或髖內翻、指(趾)腫脹。
患者年齡多數在10-50歲之間,病程緩慢,一般無明顯癥狀,往往經數年后由于腫瘤長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間歇性隱痛時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發(fā)性內生軟骨瘤在上肢可見手指逐漸增粗,尺骨常短于橈骨,前臂向尺側彎曲畸形,在下肢可見足趾膨大,膝外翻,兩下肢長度不等。
3、骨軟骨瘤的病因
骨軟骨瘤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腫瘤,是生長方面的異常或稱錯構瘤。瘤體有軟骨帽和一個從骨側面突出的骨組織。本癥又稱骨疣,成因可能是從靠近骨膜的小軟骨島長出,或來自骺板軟骨。凡軟骨化骨的部位均可發(fā)生,下肢長管狀骨占1/2,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最多。其次為肱骨上端,橈骨和脛骨下端以及腓骨的兩端。病變位于干骺端。隨生長發(fā)育逐漸遠離骺板。骨疣內的骨髓中脂肪組織豐富。骨疣的增長是靠軟骨帽深層的軟骨化骨作用?;純喊l(fā)育成熟后,骨疣即停止生長。成年后軟骨帽逐漸退化以至消失,偶持久存在并可繼發(fā)為軟骨肉瘤。
骨軟骨瘤的治療方法
1、軟骨瘤的西醫(yī)治療
短管狀骨的生內軟骨瘤的病理改變可能表現相當惡性,但實質屬于良性。軀干或四肢長骨內生軟骨瘤病理檢查時,可能表現相當良性,但卻有10~15%的復發(fā)和惡性變率。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應該注意,位于手、足部的軟骨瘤,可行徹底刮除,50%氯化鋅燒灼骨壁,并用松質骨碎骨片填充植骨,位于軀干和四肢長骨者,一般認為宜采用局部整塊切除和植骨術。
2、軟骨瘤的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治療軟骨瘤的驗方有梅花點舌丹,增生平、六味地黃丸、參蓮片、肝復樂等。外治藥有蟾酥止痛膏,對許多癌癥引起的疼痛確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無成癮性和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疾,消腫止痛功效。
扶正抗癌方:黨參,生黃芪,白術,生苡仁,仙鶴草,白英,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石見穿。
骨軟骨瘤的預防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盡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腫瘤發(fā)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fā)病前進行預防。很多癌癥在它們形成以前是能夠預防的。
2、提高機體抵御腫瘤的免疫力能夠幫助提高和加強機體免疫系統(tǒng)與腫瘤斗爭。
我們目前所面臨的腫瘤防治工作重點應首先關注和改善那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例如戒煙、合理飲食、有規(guī)律鍛煉和減少體重。任何人只要遵守這些簡單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識就能減少患癌的機會。
提高免疫系統(tǒng)功能最重要的是:飲食、鍛煉和控制煩惱,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我們遠離癌癥。
大都是右枕骨骨瘤是良性的腫瘤,生活中如果右枕骨骨瘤越來越大,我們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查明原因,右枕骨骨瘤迅速增大是會對神經系統(tǒng)有影響的,看看是否有癌變的可能,如果腫瘤沒有繼續(xù)增大,一般可繼續(xù)觀察,如果身體有什么不適的情況,及時就醫(yī),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
骨瘤疾病是屬于腫瘤科和腫瘤外科疾病,骨瘤疾病是多發(fā)于膜內成骨的骨骼,骨瘤疾病最為常見發(fā)病的位置是顱面骨的,顱面骨的骨瘤又被稱為是骨旁骨瘤,偶爾也會有軟組織的,這樣則被稱為是國骨外骨瘤疾病,膜內成骨的骨瘤疾病是可隨著骨骼發(fā)育的成熟而停止生長的,并且這種膜內成長的骨瘤疾病是沒有惡性病變的,而且,治愈后的癥狀一般是良性的。
骨瘤疾病的病因主要是有遺傳性的,骨瘤疾病疾病是人體骨膜性成骨過程異常所引起骨骼組織過度增殖形成的一種良性腫瘤,骨瘤疾病是一種良性的病損,患有骨瘤疾病的患者,當人體發(fā)育成熟以后,大部分的腫瘤就會停止生長的,
骨瘤疾病患者發(fā)生在顱骨內板的骨瘤,患者會出現,顱內壓增高和腦壓迫癥狀的,骨瘤疾病患者發(fā)生在顱骨內板的骨瘤患者會出現頭暈和頭痛,甚至是癲癇等癥狀的,這些癥狀都是顱骨內板瘤患者的癥狀,
當腫瘤發(fā)生在人體顱骨外板的時候,是會造成患者的外貌畸形的,如果腫瘤發(fā)生在,下頜骨的話,那么腫瘤患者的口腔或者是鼻腔內,常會引起壓迫癥狀的,而且生長在顱骨區(qū)外的骨瘤有時是會出現惡性變化的,
注意事項:
骨瘤患者的注意事項主要是要保證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患者要經常吃新鮮的蘿卜,經常吃新鮮的蘿卜,可以減少患者患部的感染的,患者還要忌煙忌酒,忌食辛辣食物的。
軟骨瘤嚴重嗎
1、軟骨瘤嚴重嗎
軟骨瘤是一種比較常見并且比較嚴重的一種腫瘤性的疾病,病患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對身體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軟骨瘤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瘤兩種。對于良性的腫瘤,需要做手術,最好能將其切除,保命要緊,生命比一切都重要。而對惡性腫瘤,這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它的治療方法比較殘酷,需要化療來治療。
骨囊腫,多發(fā)生于青少年,以肱骨,股骨最多見,位于干骺端,與骺板相連或相隔,常發(fā)生病理性骨折,X線片上亦為局限性溶骨性破壞,但較透明,囊腔為空腔,內含少量液體,囊壁為纖維組織及新生骨組織,鏡下偶見多核巨細胞。纖維異常增殖癥,多發(fā)生于10~30歲,以股骨,脛骨,肋骨多見,癥狀不明顯,常合并病理性骨折,X線檢查為局限性溶骨性破壞,病灶呈磨砂玻璃樣,病理檢查見腫瘤組織為灰白色,硬韌如橡皮,內有砂礫樣物,鏡下為纖維組織及化生骨。
2、什么是軟骨瘤
軟骨瘤在良性骨腫瘤中較為常見,內生(髓腔性)軟骨瘤是指發(fā)生在髓腔內的軟骨瘤,最為常見。骨膜下(皮質旁)軟骨瘤則較少見,軟骨瘤伴發(fā)多發(fā)性血管瘤者稱馬弗西(Maffuci)綜合癥。軟骨瘤單發(fā)多見;多發(fā)較少見,并具有發(fā)生于一側上,下肢或兩側上、下肢對稱生長的特點,同時合并肢體發(fā)育畸形,又稱內生軟骨瘤病;其發(fā)生于一側肢體者又稱歐利(Ollier)病。
3、軟骨瘤的癥狀體征
患者年齡多數在10-50歲之間,病程緩慢,一般無明顯癥狀,往往經數年后由于腫瘤長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間歇性隱痛時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發(fā)性內生軟骨瘤在上肢可見手指逐漸增粗,尺骨常短于橈骨,前臂向尺側彎曲畸形,在下肢可見足趾膨大,膝外翻,兩下肢長度不等,脊柱代。
軟骨瘤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原因不詳,據文獻記載有胚胎殘留,外傷,感染,內分泌紊亂以及遺傳學說,但較多文獻支持傾向于胚胎殘留學說——并認為在發(fā)生學上,兩種不同組織的交接部位都可能發(fā)生腫瘤,顱骨各部,或為膜內成骨,或為軟骨內成骨在發(fā)生學上,顱骨在發(fā)生骨化之前,須經過兩個階段的變化。
侵入腦泡的間充質增厚為膜。
繼轉化為軟骨,凡由軟骨發(fā)生骨化者,為軟骨內成骨,如除額骨眶部及蝶骨大翼外側部位的所有顱底各骨,凡未經軟骨階段,直接由膜發(fā)生骨化者為膜內成骨,例如除枕骨的一部分外的所有構成顱穹窿的顱骨,形成鼻腔各壁者基本屬軟骨內成骨,因而有稱之為鼻軟骨內成骨,骨瘤好發(fā)于額骨與篩骨之間,蝶骨小翼與額骨眶板之間或上頜骨內,骨瘤來源于膜性組織者,發(fā)展成堅質型骨瘤,來源于軟骨組織者,發(fā)展為松質型骨瘤,同時來源于兩種組織者,發(fā)展成為混合型骨瘤。
軟骨瘤該怎么治療
x線照片顯示骨干中心或其附近部位、呈單發(fā)或多發(fā)、邊緣整齊清晰、密度均勻的擴張性透明陰影。在密度減低部分,可能發(fā)現散在的砂粒樣致密點。軟骨瘤和骨囊腫有時不易區(qū)別,但骨囊腫發(fā)生于手足短骨者極少,陰影中亦無砂粒樣的致密點。與骨軟骨瘤相似,當發(fā)生在軀干骨中或長狀管骨中時,其惡變傾向較大。
治療時不應僅根據病理組織的變化,應同時參考軟骨瘤發(fā)生的部位來決定處理方法。指、掌(或趾、跖骨)骨的內生軟骨瘤,其組織切片可能表現生長活躍,但絕不需截肢處理,徹底刮除并碎片植骨即可,很少復發(fā)或惡變者。長骨干內生軟骨瘤在組織切片中,可能表現相當良性,但治療時必須采用比較徹底的辦法,如局部廣泛切除術等,因該處軟骨瘤有10~25%的復發(fā)和惡變率。如腫瘤位于深處無法切除時, 有人主張采用放射治療,但收效不大,若無癥狀或不增大時,應密切觀察,不徹底的手術往往可以引起或促進惡變。
對于骨瘤的了解,大家應該知道得不是很多。因為骨瘤的病癥比較復雜,初期也不會有很多的征兆。不少人都是在去醫(yī)院檢查之后才發(fā)現的。但是病情的控制就是要及時治療才有效,所以我們要多注意身體。下面一起看看骨瘤的病因還有骨瘤的治療吧!
病因病機
由于恣欲傷腎,虛火內亢,腎火長期郁遏,腎所主之骨氣血阻滯而不暢,瘀積而成;或由先天不足,骨骼空虛,偶有所傷,局部骨骼氣血長期瘀結所致。
證候表現
骨瘤的腫塊,堅硬或韌硬,境界清楚,基底部與骨粘連而推之不移。
一、良性骨瘤瘤體發(fā)展緩慢,到一定年齡多能停止生長,一般無自覺癥狀。若腫塊過大者,則出現畸型,或壓迫鄰近組織、器官,產生相應的癥狀。但無遠處轉移。
二、惡性腫瘤瘤體增大迅速,甚至形成巨大腫塊,堅硬高突,使局部皮膚青筋顯露,除局部畸形、劇痛、功能障礙外,并有逐漸加重的全身癥狀,如發(fā)熱不退、飲食減少、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等。多易發(fā)生臟器或它處轉移。輔助檢查:X線攝片,良性腫瘤見腫瘤界限清楚,與正常骨組織間有明顯的分界線,一般無骨膜反應。惡性骨瘤見腫瘤邊界不清,骨破壞,骨結構紊亂。
治則治法
內治法以滋補腎氣為本,破瘀消腫為標。
方用
一、方用調元腎氣丸、六軍丸、琥珀黑龍丹等。二、外治法局部用黑退消摻于陽和解凝膏上貼之。
出處
《中醫(yī)外科學》分論(卷)第四章瘤(篇)。
骨瘤的診斷
骨瘤的腫塊,堅硬或韌硬,境界清楚,基底部與骨粘連而推之不移。
一、良性骨瘤瘤體發(fā)展緩慢,到一定年齡多能停止生長,一般無自覺癥狀。若腫塊過大者,則出現畸型,或壓迫鄰近組織、器官,產生相應的癥狀。但無遠處轉移。
二、惡性腫瘤瘤體增大迅速,甚至形成巨大腫塊,堅硬高突.使局部皮膚青筋顯露,除局部畸形、劇痛、功能障礙外,并有逐漸加重的全身癥狀,如發(fā)熱不退、飲食減少、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等。多易發(fā)生臟器或它處轉移。
輔助檢查
X線攝片,良性腫瘤見腫瘤界限清楚,與正常骨組織間有明顯的分界線,一般無骨膜反應。惡性骨瘤見腫瘤邊界不清,骨破壞,骨結構紊亂。
結語:骨瘤的癥狀還有病因等問題,小編上述就介紹了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骨瘤的了解也更深入了。希望大家都能及時重視自己的病情,不要認為小病不需要去治,有些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后果會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