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的功效與作用 常吃豇豆能健脾益壽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您是否正在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豇豆的功效與作用 常吃豇豆能健脾益壽”,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個豇豆真的是比較不錯的食材,這種食材有著非常多的營養(yǎng)以及這個功效與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豇豆的功效與作用,常吃豇豆能健脾益壽嗎?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豇豆的功效與作用
豇豆性平、味甘咸,歸脾、胃經(jīng)。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diào)顏養(yǎng)身、生精髓、利濕澀精、止消渴的功效。主脾胃虛弱、泄瀉、痢疾、吐逆、消渴、腎虛腰痛、遺精、白帶、白濁、小便頻數(shù)等癥。
①《滇南本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
②《綱目》: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diào)營衛(wèi),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數(shù)。解鼠莽毒。
③《本草從新》:散血消腫,清熱解毒。
④《醫(yī)林纂要》:補心瀉腎,滲水,利小便,降濁升清。
⑤《四川中藥志》:滋陰補腎,健脾胃,消食。治食積腹賬,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
促進胃腸蠕動
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堿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欲。
提高機體免疫力
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健脾補腎益壽
腎臟的功能衰弱,會使代謝作用出現(xiàn)紊亂,蛋白質的代謝廢物和尿素、尿酸等不排出體外,引起尿毒癥等病癥。豇豆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綜合作用,有健脾補腎的功能,常吃可達到保護腎臟之功效,并且有一定的益壽的作用。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為中老人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失調(diào),不能降低血糖,引致糖尿病,從而有多尿和口渴等情況出現(xiàn)。豇豆對于糖尿病、口渴和多尿等癥皆有療效。
治毒蛇咬傷
生豇豆適量搗爛敷傷口可以治毒蛇咬傷。
豇豆怎么吃
1 炒時加點高湯,加蓋悶燒幾分鐘收汁,鹽味要稍重。
2 油炸熟透撈出,與干鹽菜一起爆炒。
3 水煮熟后待涼透,加你自己喜歡的作料涼拌。
4 做泡菜。泡成酸豇豆后,切成小粒用肉末爆炒。
5 曬干成干豇豆,水發(fā)好切段跟紅燒肉一起燒。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了這個豇豆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其幾種不同的吃法,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豇豆的相關知識一定是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以及一個深刻的了解了吧!這種食材真的是非常好吃的哦!平時可以多吃哦!
ys630.coM延伸閱讀
導讀:中藥豇豆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豇豆的功效與作用、豇豆圖片、豇豆的藥用價值、豇豆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豇豆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豇豆簡介豇豆圖片豇豆的功效與作用豇豆的藥用價值豇豆的用法與用量豇豆的副作用豇豆醫(yī)書記載豇豆簡介
豇豆,藥用部分為豆科植物豇豆的種子。秋季采收成熟的莢果,除去莢殼,收集種子備用;或于夏、秋季采摘未成熟的嫩莢果鮮用。
豇豆一般分三類:一類是綠莢型,莢果細長,深綠色,肉厚,豆粒小,不露子,吃口脆性;另一類是白莢型,莢果較粗,淡綠或綠白色,肉薄,質地疏松,易露子,吃口軟糯;還有一類是紅莢型,莢果紫紅色,粗短,肉質中等,易老,但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對健康有益。不管哪種類型,以豆粒數(shù)量多、排列稠密的品質最優(yōu)。
豇豆圖片
豇豆的功效與作用
1、補腎功效
補腎是豇豆的一個重要功能,對尿頻、遺精和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有輔助療效。歷代醫(yī)家把豇豆視為治療腎虛夢遺、滑精的妙藥。
2、消食功效
豇豆可以健脾、和胃,積食、氣脹或者打嗝的時候,取適量豇豆,細細咀嚼后咽下,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治便秘功效
豇豆連莢嚼食,可以讓人體吸收數(shù)量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從而幫助消化,并使大腸容易排泄,有通便的功能。因此,常吃豇豆能改善便秘。
4、增強免疫力功效
豇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C能促進抗體的生成,提高人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5、降血糖功效
豇豆的磷脂能夠有效促進胰島素分泌,參與糖代謝的作用,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有效降低血糖。
豇豆的藥用價值
健脾補腎。治脾胃虛弱,瀉痢,吐逆,消渴,遺精,白帶,白濁,小便頻數(shù)。
1、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搗絨泡冷開水服。(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2、治白帶,白濁:豇豆、藤藤菜。燉雞肉服。(《四川中藥志》)
3、治蛇咬傷:豇豆、山慈姑、櫻桃葉、黃豆葉。搗絨外敷。(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豇豆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或煮食。
豇豆的副作用
1、一次性吃豇豆太多會導致腹脹,所以不宜一次吃太多。
2、感冒患者初期不能吃豇豆,因為初期患者飲食應該清淡一點,不宜厚重,這樣才有利于病情好轉、身體康復。
3、豇豆忌不熟就吃,因為生豆角中的皂甙和凝集素兩種有毒物質,經(jīng)過高溫可以被分解破壞,但如果豇豆半生不熟就會引起中毒。
豇豆醫(yī)書記載
1、《滇南本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
2、《綱目》: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diào)營衛(wèi),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數(shù),解鼠莽毒。
3、《本草從新》:散血消腫,清熱解毒。
4、《醫(yī)林纂要》:補心瀉腎,滲水,利小便,降濁升清。
5、《四川中藥志》:滋陰補腎,健脾胃,消食。治食積腹脹,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
以上就是一些豇豆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豇豆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養(yǎng)生食材,現(xiàn)在正是吃豇豆的好時機,吃豇豆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補腎強身,還有很好的健胃消食的功效。除了這些,豇豆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來了解一下吧!
豇豆的功效有哪些
1、補腎
補腎是豇豆的一個重要功能,對尿頻、遺精和一些婦科功能疾病有輔助療效。歷代醫(yī)家把豇豆視為治療腎虛的妙藥。
2 、健胃消食
豇豆可以健脾、和胃,積食、氣脹或者打嗝的時候,取適量豇豆,細細咀嚼后咽下,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緩解便秘
豇豆連莢嚼食,可以讓人體吸收數(shù)量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從而幫助消化,并使大腸容易排泄,有通便的功能。因此,常吃豇豆能改善便秘。
4、提高免疫力
豇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C能促進抗體的生成,提高人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5、降血糖
豇豆的磷脂能夠有效促進胰島素分泌,參與糖代謝的作用,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有效降低血糖。
豇豆的營養(yǎng)很豐富
1.豇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優(yōu)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招牌營養(yǎng)素。
2.豇豆所含B族維生素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堿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欲。
3.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4.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豇豆的一種經(jīng)典吃法
豇豆拌面的做法
材料
掛面50g,豬肉50g,豇豆3根,洋蔥1/4個,蒜2瓣,醬油1大勺。
蠔油1大勺,辣椒醬1大勺,料酒1茶匙,橄欖油少許。
做法
1.首先將洋蔥去外皮,然后將其切成末。
2.豇豆洗凈、掐去頭尾、切碎。
3.蒜去皮、切成碎末,放入一只干凈的碗中。
4.緊接著就是加入一大勺醬油。
5.倒入一大勺蠔油。
6.舀入一大勺辣椒醬。
7.再加入一茶匙料酒,調(diào)和均勻作為料汁待用。
8.然后就是講豬肉切成丁狀。
9.鍋燒熱,放入少許橄欖油。
10.倒入洋蔥碎,小火煸炒。
11.待洋蔥煸出香味,倒入豬肉丁。
12.炒至肉丁變色,倒入豇豆碎。
13.繼續(xù)翻炒兩分鐘,倒入調(diào)好的料汁。
14.小火炒至料汁收濃即可。
15.將掛面一端用棉線纏繞、系緊。
16.湯鍋放足量水,燒開后倒入幾滴橄欖油。
17.放入束好的掛面,在水滾的狀態(tài)下煮5至7分鐘左右。
18.撈出煮好的面條,迅速過冷水,再用冷水浸泡。
19.冷透的面條撈出、瀝干水分,均勻分成三股。
20.迅速編成麻花辮,用剪刀將頂端的棉線剪開即可。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豇豆的全部介紹了,吃豇豆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降血糖,還可以提升我們的免疫力。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了豇豆的作用與功效,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我們還和大家分享了豇豆的經(jīng)典做法,你喜歡嗎?
石豇豆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石小豆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 高山瓦韋 的 全草 。夏、秋采收,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20厘米。根莖橫走,密被黑褐色鱗片。葉互生,厚革質;葉片長線形,近無柄,邊緣強度反卷,幾達主脈。孢子囊群卵圓形或長圓形,有盾狀隔體,著生于細脈相接處,位于中脈與葉邊中間,為反卷的葉邊所覆蓋。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巖石上或樹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陜西、甘肅等地。
【性味】淡澀,平。
【功能主治】除風濕,鎮(zhèn)痛,利尿,調(diào)經(jīng),通淋,健脾。治風濕疼痛,勞傷腰痛,淋癥,崩漏,白帶。小兒疳積,頭痛,鼻衄。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浸酒。
【附方】①治淋癥,風濕痛:石豇豆一兩,水煎服。
【備注】此外,水龍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在陜西地區(qū)亦作石豇豆入藥。參見"蒼條魚鱉"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上文就是對石豇豆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介紹,在對它選擇的時候,注意用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野豇豆,那么野豇豆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野馬豆、山豆根、山馬豆、山土瓜
【來源】豆科豇豆屬植物 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 (L.)Benth.,以 根 入藥。秋季采,洗凈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喉。用于風火牙痛,咽喉腫痛,腮腺炎,瘡癤,小兒麻疹余毒不盡,胃痛,腹脹,便秘,跌打腫痛,骨折。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本品之變種 云南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 (L.)Ben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又稱山馬豆、山豆根、野湯豆、野蘿卜、細活血。亦以根入藥,效用類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總得來說野豇豆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也正是因為野豇豆具有比較好的養(yǎng)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用到野豇豆養(yǎng)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高的。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巖豇豆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巖豇豆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巖澤蘭(《貴州草藥》)。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 肉葉吊石苣苔 的 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附生灌木。莖匍匐,隨處生根,有分枝。葉3枚轉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厚革質,長2.5~6厘米,寬1~2.2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極疏的淺齒,下面有紅斑。聚傘花序,具長花序柄;花疏散;苞片倒披針形,革質;萼筒短,鐘形,5裂,裂片狹披針形;花冠管狀,紫色,中部以上膨脹,先端2唇形,裂片先端圓。蒴果線形,長7~10厘米,成熟時2瓣裂。種子細小,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巖上。
【藥理作用】抗菌作用。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和傷寒桿菌都有一定抑菌作用。
【性味】《貴州草藥》:"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祛風止咳,健脾消積。治感冒,慢性氣管炎,鉤端螺旋體病,勞傷吐血,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浸酒服。外用:研末炒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感冒風寒發(fā)熱:巖豇豆一兩。煎水服。若產(chǎn)后腹痛,用酒燉服。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以上就是對中藥巖豇豆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巖豇豆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金雞豇豆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金雞豇豆進行一番了解。
【別名】炮脹筒(《云南中草藥選》),嗩吶花、馬尾連、羊奶子、燕山紅(《云南中草藥》),羊尾草(《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 毛子草 的 全草 及 根莖 。秋季采,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木質,粗壯。莖扁圓柱形,紅褐色。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7~15厘米,寬1~1.5厘米,小葉矩圓狀卵形,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粗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花筒狀,長3~4厘米,桃紅色。蒴果細角狀或線狀圓柱形,長約10厘米,徑約4毫米。種子兩端有翅?;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土壤、山坡、草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涼。"
【功能主治】健脾理濕,行氣,散瘀,止痛。治泄瀉,痢疾,胃痛,脅痛,風濕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瘡癰,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上面對金雞豇豆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金雞豇豆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金雞豇豆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