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不宜和羊肝共同烹炒 易生怪味
易生康經絡養(yǎng)生知識。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飲食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豬肉不宜和羊肝共同烹炒 易生怪味”,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1、豬肉和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y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y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2、豬肉與羊肝 中醫(y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3、豬肉與大豆 從現代營養(yǎng)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4、豬肉與芫荽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
ys630.coM延伸閱讀
有些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非常的多,而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飯店里的菜肴也是比其他地區(qū)的好吃,所以不論去哪個地區(qū)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民風民俗,這樣才能吃到正宗的本幫菜。羊肝炒大蒜是很多少數民族飯店里的招牌菜,其實羊肝還有很多吃法,下面給大家說下羊肝還能如何制作。
一、做法
1.將羊肝在水中洗凈,立刀切成長4厘米的片,用蛋清、粉汁芡 抓勻。
2.鍋上旺火放入花生油,油至六成熱,將羊肝下鍋,用手勺散開,起鍋瀝油。
3.鍋內稍留底油,放火上,將調料下鍋煸炒幾下,烹入羊油、鹽水、料酒、奶湯待用,迅速下羊肝,加味精用濕淀粉勾芡,翻炒幾下,淋入明油,出鍋即成。
二、營養(yǎng)價值
1、羊肝:羊肝含鐵豐富,鐵質是產生紅血球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會感覺疲倦,面色青白,適量進食可使皮膚紅潤;羊肝中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2是人體生化代謝中許多酶和輔酶的組成部分,能促進身體的代謝;羊肝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防止夜盲癥和視力減退,有助于對多種眼疾的治療。
羊肝味甘、苦,性涼,入肝經;有益血、補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血虛萎黃羸瘦、肝虛目暗昏花、雀目、青盲、障翳;可治療夜盲、貧血;可補肺氣,調水道,可治療肺 虛咳嗽、小便不利等癥。玉蘭片:玉蘭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糖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而且從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的角度看,玉蘭片味甘、性平,還可定喘消痰。
2、木耳(水發(fā)) :黑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yǎng)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fā),并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黑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癥的發(fā)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3、青蒜:青蒜中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等營養(yǎng)成分。它的辣味主要來自于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還有良好的殺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huán)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對于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對預防癌癥有一定的作用。
4、雞蛋清:雞蛋清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我國中醫(yī)還認為,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有助于延緩衰老。
中醫(y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柏i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1、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y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y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2、羊肝
中醫(y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柏i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3、大豆
從現代營養(yǎng)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4、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炒羊肝的做法到底有多少種呢,在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了解一下什么是羊肝,羊肝能不能被我們所食用,羊肝有沒有營養(yǎng),我們吃了羊肝后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或者是副作用,羊肝的做法有哪些,我們是用羊肝來炒著吃好,還是用羊肝來弄成養(yǎng)生的燉湯好呢。
羊肝也就是羊的肝臟了,羊肝里面的營養(yǎng)非常的豐富,特別是里面的維生素A和磷都是含量很高的,所以我們知道羊肝有養(yǎng)肝的效果,能起到名目的功能,而且還能有補血的作用呢。
據營養(yǎng)學家分析,每100克羊肝中,除水分外,含蛋白質18.5克,脂肪7.2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4克,鈣9毫克, 磷414毫克,鐵6.6毫克,硫胺素0.42毫克,尼克酸3.57毫克,抗壞血酸18.9毫克,維生素A29 900國際單位??梢娧蚋螌儆谝环N富含維生素A和磷的食品。
法一
1、羊肝切成薄片,拌入少許生粉,倒入開水鍋里立刻撈起過涼水待用;青椒用白鍋煸炒后裝起;
2、鍋里倒油,炒香胡蘿卜,倒入大蔥再炒香,倒入羊肝片,下姜絲繼續(xù)翻炒,最后加入青椒兜炒,下鹽調味即可。(怕羊膻味的,可用料酒)
2做法二
韭菜90克,洗凈切段,羊肝120克切片,鐵鍋急火炒熟后佐以醋食用。治命門火衰陽痿。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羊肝,我們也掌握了羊肝的制作方法,炒羊肝的做法只需要幾個程序而已,所以我們大可以按照上文的提示,自己在家做一道養(yǎng)生保健,味道不錯的炒羊肝菜肴出來。
豬肉是人們日常接觸最多的食品之一,因為太常吃,人們還發(fā)明了許多新鮮花樣去烹飪這道傳統(tǒng)美食,發(fā)明創(chuàng)新固然好,可不懂營養(yǎng)知識亂來則會給健康帶來麻煩。
豬肉
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y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y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多吃牛肉少吃豬肉十大理由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羊肝
中醫(y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大豆
從現代營養(yǎng)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人們經常抱怨壓力大,自己飲食不規(guī)律,自己的身體是亞健康狀態(tài)。其實自己休息的時候,自己學習做菜,周末休息的時候犒勞一下自己。下面先介紹韭菜炒羊肝,抽時間自己一定要做一下。
2.21將羊肝切片
3.12放入醬油、老抽、鹽、料酒抓勻
4.21再放入生粉抓勻,腌10分左右
5.將韭菜洗凈切段,姜蒜切片
6.鍋中倒入油
7.放入羊肝翻炒
8.放入姜蒜片翻炒
9.放入適量花椒粉炒勻
10.放入白糖炒勻
11.將羊肝撥到一邊,用余油炒韭菜
12.放入少許鹽翻炒
13.再放入雞精翻炒
14.翻炒幾下,韭菜炒塌即可
天天行走在泡面、快餐、麻辣燙之間的你,是否擔心過自己的健康?要知道,飲食的健康對于一個人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從現在起,扔掉那些垃圾食品,看著韭菜炒羊肝的做法,下廚去做好它,這樣的你才會是最健康的。
羊肝是比較家常的一道美食,羊肝在平時除了蒸熟以后直接吃,還可以做成不同的美食,比較常見的是炒羊肝,先把羊肝洗干凈切成片子,然后再加上一些調料品調味,這樣能去掉羊肝中的異味,炒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蔬菜,主要是一些祛除異味的蔬菜。
韭菜炒羊肝
材料
主料:韭菜,羊肝
做法
韭菜100克,去雜質洗凈切斷,羊肝120克切片,調味品適量,用油大火炒熟食用。
清炒羊肝
材料
主料:新鮮羊肝一片
輔料:竹筍、胡蘿卜、青椒、黃瓜、木耳(如果加上荸薺片就更好吃了)
調料:料酒、醋、鹽、糖、淀粉、蔥姜蒜
做法
1.竹筍、胡蘿卜、青椒、黃瓜、木耳各種材料切成豬眼薄片
2.羊肝切薄片,加料酒、醋、鹽腌制半小時以上,淀粉抓勻。
3.油溫三、四成,逐片劃入肝片,火不要太大,待挺起變色撈出
4.油、鹽、蔥姜蒜爆鍋,先放入胡蘿卜、竹筍翻炒斷生
5.糖少許醋一勺,再依次放入青椒、木耳、肝片翻炒入味,水淀粉勾芡
6.最后放入黃瓜片、大蒜碎、雞精,?;鸱瓌虺鲥仭?/p>
爆炒羊肝
簡介 色澤明亮,軟潤,滑嫩,口味鮮香。
材料
主料:羊肝300克,
輔料:玉蘭片25克,水發(fā)木耳15克,青蒜15克,雞蛋清38克,
調料:豌豆淀粉5克,鹽3克,味精1克,料酒2克,花生油50克,羊油15克
做法
1.將羊肝在水中洗凈,立刀切成長4厘米的片,用蛋清、粉汁芡抓勻。
2.鍋上旺火放入花生油,油至六成熱,將羊肝下鍋,用手勺散開,起鍋瀝油。
3.鍋內稍留底油,放火上,將調料下鍋煸炒幾下,烹入羊油、鹽水、料酒、奶湯待用,迅速下羊肝,加味精用濕淀粉勾芡,翻炒幾下,淋入明油,出鍋即成。
我們大中國地大物博,各種資源都很多,而且各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食。不過長居家中的你,卻很難吃到,這是不是一種遺憾呢?沒關系,如果你能自己掌握它們的做法,那什么問題就都解決了。現在,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學著如何做好辣炒羊肝。
2.洋蔥切絲
3.姜蒜切絲,干紅辣椒切絲
4.熱油鍋放入姜蒜絲爆香
5.放入辣椒絲翻炒
6.再放入洋蔥絲炒香
7.放入羊肝翻炒
8.放入適量花椒粉
9.倒入料酒去腥
10.一小勺白糖
11.放入適量醋
12.適量醬油翻炒
13.再放入鹽
14.最后放入雞精調味即可
吃得好,身體才能好,為了營養(yǎng)健康,那么我們還是盡量少去飯館吃飯,在家里做的更營養(yǎng)健康,趕快動手去做今天的辣炒羊肝。
韭菜,又叫長生韭、扁菜等。自古以來就受到國人的喜愛。韭菜因營養(yǎng)豐富,又有溫補肝腎,助陽固精作用,故在藥典上有“起陽草”之稱。
藥用價值
韭菜味甘、辛,性溫;有補腎助陽,溫中開胃,散瘀血等功效;藥理研究發(fā)現其具有調節(jié)血脂、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作治跌打損傷、噎膈、反胃、腸炎、吐血、鼻衄、胸痛、陽痿、早泄、遺精、多尿等癥。
韭菜作為藥用,最早見于梁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謂其能“安五臟,除胃中熱”。《食療本草》說它能“利胸膈”?!侗静菔斑z》說它能“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止瀉白膿,腹冷痛,并煮食之”。
夏季食用韭菜,可以起到消食導滯、除積健脾的作用。冬季服用可以溫腎壯陽。韭菜水煎外洗可以治療神經性皮炎;搗爛外敷治療蕁麻疹;搗爛取汁,每次服10~20毫升,治療便血、尿血、鼻血等出血癥。此外,韭菜籽具有補腎益肝壯陽、固澀下焦的作用。用韭菜籽研成粉末,每天早晚各服15克,以開水送服,對治療陽痿有效。
養(yǎng)生食譜
韭菜炒羊肝
主料:韭菜150克,羊肝120克,植物油、姜絲、精鹽、黃酒各適量。
制法:①取韭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備用。②羊肝洗凈切成薄片備用。③將鍋用旺火加熱,下植物油,燒至八成熱后,先下姜絲爆香,再下羊肝片和黃酒炒勻,再放韭菜和精鹽,急炒至熟。
功效:補腎壯陽,生精補血,養(yǎng)肝明目。
食法:可單食或用于佐餐,每日1~2次。連用20~30天。
主治:婦女平素體弱,經少色淡,小腹空墜,腹背酸痛,月經不調,宮寒不孕。
韭菜生姜牛奶羹
主料: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
制法:①取韭菜洗凈,切粹,生姜刮皮洗凈,然后將韭菜、生姜一同放入絞汁機中絞汁,取汁備用。②將韭菜生姜汁放入鍋中加牛奶,小火煮開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健脾養(yǎng)胃。
食法:每日早晚各1次,飯后1小時食用為佳。
主治:胃寒型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寒型慢性胃炎癥見胃脘冷痛,嘔吐清水,食后腹脹,食冷痛甚,食溫則痛緩,大便溏,口淡無味,舌質淡白,苔白者。
食用注意
韭菜熟食偏于溫補,生食偏于散瘀。若熟食,不可加熱過久。陰虛有熱或患瘡瘍、目疾的病人不宜服食或慎食。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白術,可能有朋友只聽過這種藥材的名字但是不知道具體的這種藥材的作用是什么,白術有生白術和炒白術的區(qū)別,不同的白術在功效上不一樣,那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其藥性和區(qū)別以便于更好的運用白術,下面的文章就專門為大家說說生白術和炒白術的區(qū)別,感興趣的話不妨做下深入的了解!
炒白術與白術的區(qū)別
1其實,白術與炒白術雖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樣的,但是炒白術是經過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2白術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將白術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后撈出,切片,曬干。白術長于健脾通便。白術用于通便時,入煎劑可用到每天30克,常與枳實同用。
3而炒白術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術,先將一份麩皮撒于熱鍋內,等有煙冒出時,再將10份白術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后放涼。炒白術善于燥濕。
通過上述做法、用法以及功能的介紹,相信你已經很清楚了炒白術與白術的區(qū)別了吧?
炒白術與白術的功效
1其實,炒白術與白術在制作上的區(qū)別也讓它們在功能上也產生了不同。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工序就能改變它們的作用哦!是不是很神奇?那么炒白術與白術之間的功效又有何不同?
2炒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所以,麩炒白術一般用于脾胃不和,運化失常,食少脹滿倦怠乏力,表虛自汗。
3白術原本就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腫瘤等作用。由于白術有延緩老年腎臟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齡的腎臟結構有明顯改善。白術的丙酮提取物灌胃給藥,對鹽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損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經十二指腸給藥對幽門結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降低胃液酸度,減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同時,小鼠灌胃白術水煎液可防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傷,減輕肝糖原減少以及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增長,使升高的ALT下降。所以,白術具有保肝的功能。
炒白術與白術的禁忌
1其實,白術作為一種中藥,而炒白術是白術的一種經過炮制之后的存在體。雖然兩者在功能上有所區(qū)別。但由于是一種的中藥,所以還是需要慎用,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宜用。
2首先,用專業(yè)的中醫(yī)術語來說,郁結氣滯、脹悶積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宜忌用;也就是說有以上癥狀的人是不能服用白術的哦。另外,陰虛燥渴,氣滯脹悶的人也是不適宜服用的。
3在服用白術的時候,此外,白術的服用是要看個人體質的。陰虛燥渴,氣滯脹悶的人最好就不要服用白術啦,無論是炒白術還是生白術。而且還需要注意的是,白術并不能長期服用哦,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對身體是有害的。而且自己不要隨便配中藥吃,要按醫(yī)囑吃。
山藥是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山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的山藥,一種是熟的山藥,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區(qū)別的,尤其是在功效方面的區(qū)別比較大。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生山藥和炒山藥的區(qū)別以及山藥的營養(yǎng)價值。
一、生山藥和炒山藥的區(qū)別
生山藥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啻、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解渴。熟山藥偏于益脾和胃,益腎固精。
二、山藥的營養(yǎng)成分
每100g山藥含水分75g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質1.5~2.2g、脂肪0.1~0.2g、薯蕷皂苷50ug及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淀粉為主。山藥中的黏性物質由甘露聚糖與球蛋白結合而成的黏蛋白。
三、山藥的功效作用
1.降血壓
中藥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等,都是有山藥配成的有名方劑,不僅用于治療腎虛病癥,還用于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神經衰弱和腰痛等病癥。
2.延緩衰老
現代科學證明,山藥能使加速有機體衰老的酶活性顯著降低。含山藥的八味地黃丸,主治產后虛汗不止。保元清降湯、保元寒降湯,可治吐血和鼻出血;寒淋湯和膏淋湯,可治淋蟲。山藥還可治肺結核、傷寒及婦女病等,這都有利于延年益壽。
3.抗腫瘤作用
山藥塊莖富含多糖,可刺激和調節(jié)人類免疫系統(tǒng)。因此常作增強免疫能力的保健藥品使用。山藥多糖對環(huán)磷酰胺所導致的細胞免疫抑制有對抗作用,能使被抑制的細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復正常。山藥還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如,六味地黃丸可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病癥。知柏地黃丸可治療強直性脊椎炎和婦科胎漏、陰癢、經閉等陰虛火旺癥。歸芍地黃丸可治療耳痛耳鳴,陰虛自汗等。
4.可治皮膚病
山藥中所含的尿囊素具有麻醉鎮(zhèn)痛的作用,可促進上皮生長、消炎和抑菌,常用于治療手足皸裂、魚鱗病和多種角化性皮膚病。
芡實主要分為生芡實和炒芡實,生芡實的食療價值比較好,而炒芡實屬于常見的一種中藥,具有比較高的藥用價值,生芡實可以用來熬粥喝,也可以用來做湯喝,平時也可以用來泡水喝,都能發(fā)揮很好的保健作用,炒芡實的主要藥用價值就是開胃,在預防腹瀉,改善脾虛方面的作用都是不錯的。
炒芡實和生芡實的功效
芡實可分為生芡實與炒芡實,生芡實的食用價值較高,而炒芡實的藥用價值較高。炒芡實有兩種制作方法,一種為清炒芡實,另一種為麩炒芡實。生芡實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而且還可以拿來釀酒哦。那么炒芡實又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炒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炒芡實
炒芡實的藥性平和、無毒,具有健脾開胃等作用。炒芡實的顏色為黃色,使用方法以內服為主,日常用量為9-15g,詳細介紹如下:
1、開胃
炒芡實具有開胃的功效,特別適合有食欲不振的患者使用。使用方法非常簡單,煎服即可。導致食欲不振的因素有過度減肥、暈車、疾病等,除了炒芡實之外,山楂、半邊梅、涼拌菜等食物也具有開胃的作用。
2、緩解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病毒感染、著涼、食物中毒等,常見癥狀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炒芡實具有緩解腹瀉的作用,并且效果也是很不錯的,有腹瀉癥狀的患者可以適量的使用。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平日里也要多喝熱水、米湯等。
3、改善脾虛
脾虛是一種脾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發(fā)生的因素有飲食失調、過度勞累等。脾虛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舌苔淡紅色、便秘、肥胖等,炒芡實具有改善脾虛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虛的患者使用。除了炒芡實之外,馬鈴薯、紅薯、香菇等食材也具有改善脾虛的作用。
4、治療淋濁
淋濁是指小便短、渾濁不清,淋濁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炒芡實具有治療淋濁的作用,有這種癥狀的患者可以適量的使用炒芡實,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煎服即可。
5、治療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的高發(fā)人群為老年,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手術、分娩損傷等,常見癥狀表現為尿液不自主流出和尿失禁。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以適量的服用炒芡實,在選擇服用炒芡實前,應當查清病因后再使用。避免誤用藥材,造成不必要的身體損傷。
以上就是炒芡實的功效與作用,除了上述作用之外,炒芡實還具有美容、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哦。炒芡實一般的藥店都有售,不需要自行加工哦。炒芡實雖然有很多功效,但是不宜一次性過多服用。炒芡實不適合上火、手心發(fā)熱的人群服用。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豬肉不宜和羊肝共同烹炒 易生怪味》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ishengkangjingluoyangshengzhishi/">易生康經絡養(yǎng)生知識”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