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不能亂放蔥姜蒜椒
啥子季節(jié)少吃蔥姜中醫(yī)養(yǎng)生。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飲食養(yǎng)生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菜不能亂放蔥姜蒜椒”,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本文導(dǎo)讀:蔥姜蒜椒這四大調(diào)料俗稱“調(diào)味四君子”,之所以千百年來被中國人無比推崇,自是有其非凡的功效。但是做菜不能亂放蔥姜蒜哦。
之所以做肉要放蔥姜蒜椒,是因為無論雞鴨魚肉,都會滋膩,而這四種調(diào)料的共同特點就是辛溫、開胃和解膩。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副教授周儉告訴記者。具體到每種調(diào)料,又各自有其不同的特點:蔥能通陽、發(fā)散、去腥膻,姜能暖胃、除腥,蒜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花椒則能溫中氣。雖然為溫?zé)嶂?,這四種調(diào)料也會在夏天入菜,周儉解釋說,防寒涼不僅僅是秋冬的事,即使夏天也會有寒氣,吃蔥姜蒜椒能防寒涼太過。
做菜時蔥姜蒜椒到底該怎么放呢?中華中醫(yī)藥學(xué)會醫(yī)學(xué)博士莊乾竹做了細致的介紹。
牛羊肉等膻氣重的肉類,烹調(diào)時別忘放花椒。像白水煮牛羊肉,花椒是一定要放的,能提鮮、去膻。
做魚要多放姜。魚,寒性大,需要姜這樣的熱性物質(zhì)來調(diào)節(jié)一下。像清蒸魚,要有姜絲;吃螃蟹,要蘸醋和姜末。此外,貝類(如螺、蚌、蟹等)等寒性大的海鮮烹調(diào)時候也該放些姜。
蔥能壯陽、提香氣、去異味,在做一些寒性大的蔬菜的時候,可以多放蔥來烹調(diào),能起到緩和脾胃的作用。如茭白、白蘿卜、綠豆芽等。
蒜能提味,而且有消毒、殺菌的作用,異味大的肉類如甲魚,一定要放蒜。烹調(diào)雞、鴨、鵝肉時宜多放蒜,有降低膽固醇、促進營養(yǎng)吸收的功效。
炒菜時放各種調(diào)料的最佳時間
糖
在烹調(diào)中添加食糖,可提高菜肴甜味,抑制酸味,緩和辣味。如果以糖著色,待油鍋熱后放糖炒至紫紅色時放入主料一起翻炒;如果只是以糖為調(diào)料,在炒菜過程中放入即可 ;而在烹調(diào)糖醋鯉魚、糖醋藕片等菜時,應(yīng)先放糖,后放鹽。
料酒
料酒主要用于去除魚、肉類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氣。料酒應(yīng)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nèi)溫度最高時加入,腥味物質(zhì)能被乙醇溶解并一起揮發(fā)掉;而新鮮度較差的魚、肉,應(yīng)在烹調(diào)前先用料酒浸一下,讓乙醇浸入到魚、肉纖維組織中去,以除去異味。
醋
醋不僅能祛膻、除腥、解膩、增香,軟化蔬菜纖維,還能避免高溫對原料中維生素的破壞。做菜放醋的最佳時間在 兩頭 ,有些菜肴,如炒豆芽,原料入鍋后馬上加醋,既可保護原料中的維生素,同時又能軟化蔬菜中的纖維; 而有些菜肴,如糖醋排骨、蔥爆羊肉,原料入鍋后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膻、除腥,菜肴臨出鍋前再加一次,以解膩、增香、調(diào)味。
醬油
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澤更加亮麗,從而增進食欲。烹調(diào)時提倡后放醬油,這樣醬油中的氨基酸和營養(yǎng)成分能夠有效保留。
味精
味精能給植物性食物以鮮味,給肉食品以香味。當(dāng)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有毒性。味精在70℃ 90℃ 時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鍋之后放。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帶鮮味的食物沒有必要加味精,如雞蛋、蘑菇、海鮮等。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本文導(dǎo)讀:蔥、姜、蒜、椒都是人們最為喜愛的調(diào)味蔬菜,可以說是每天離不開的廚房必備之品。那么它們到底有哪些功效,又是否有禁忌呢?
一、蔥姜蒜椒,對人體有著神奇效力
蔥
能提香氣、去異味,在做一些寒性大的蔬菜的時候,可以多放蔥來烹調(diào),能起到緩和脾胃的作用。如茭白、白蘿卜、綠豆芽等。蔥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維生素A、B、C以及鈣、鐵、鎂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yù)防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流行。起到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姜
具有清胃、促進腸內(nèi)蠕動、降低膽固醇、治療惡心嘔吐、抗病毒感冒、稀釋血液和減輕風(fēng)濕病等多種功能。對于緩解關(guān)節(jié)疼痛、腫脹、發(fā)炎及牙痛等都有一定效果。
蒜
蒜以超強的殺菌能力聞名,盡管大蒜對防病治病有諸多好處,也不是多多益善。過量食用大蒜,會在殺死腸內(nèi)致病菌,但同時也把腸內(nèi)的有益菌殺死。所以,建議每天生吃大蒜不要超過4瓣,且不能空腹食用。中醫(yī)認(rèn)為,凡屬于體質(zhì)陰虛火旺的,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臟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花椒
味辛、性熱,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在中藥上能治療嘔吐、風(fēng)寒濕痹、齒痛等癥。氣味芳香,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還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如服食花椒水,還能驅(qū)除寄生蟲。
二、蔥姜蒜椒,做菜有決竅別亂放
(1)肉食,重點多放椒
花椒,在中國算是廚房里特有的香料,牛羊肉等膻氣重的肉類,烹調(diào)時別忘放花椒。像白水煮牛羊肉,花椒是一定要放的,能提鮮、去膻。燒肉時宜多放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應(yīng)多放。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去毒。
(2)魚類重點多放姜
生姜既可緩和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時多放姜,可以幫助消化。做魚要多放姜。魚寒性大,需要姜的熱性來調(diào)節(jié),像清蒸魚,要有姜絲,吃螃蟹,要蘸醋和姜末。
(3)貝類重點多放蔥
刺梨蜜膏
〔功效〕可養(yǎng)陰液,除虛熱。適用于 熱燥引起的頭痛頭暈、煩渴欲飲等。
【材料】鮮刺梨50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鮮刺梨去芒刺及核,洗凈, 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沸30分鐘, 濾取藥汁,加水復(fù)煎,反復(fù)3次, 合并濾液,放入鍋中,小火煎熬至 黏稠時加入等量的蜂蜜,攪拌均勻, 小火煎煮至膏狀即成。
【用法】日服3次,每次服10?20 克,溫開水送服。凡脾胃虛寒及痰 濕內(nèi)阻者慎用。
大蒜僵蠶粉
〔功效〕可開竅止痛,活血散淤。適用于血管性頭痛。
【材料】大蒜7 瓣,僵蠶10克。
【做法】
(1)將大―蒜去皮、洗凈;先燒紅地面,然后將大蒜逐個在地上磨成膏子。
(2)再將僵蠶去頭、足,放在蒜上,并拿碗覆蓋著。
(3)取僵蠶研成細末, 吸入鼻內(nèi)。
【用法】每日1劑,3?5日為1個 療程。
蒜汁滴鼻液
〔功效〕可通利頭目,緩解頭部不適。 適用于緩解偏、正頭痛。
【材料】大蒜適量。
【做法】將大蒜研成細末,并絞取汁 液;然后將汁液滴入鼻腔2?3滴。
【用法】每日2次,2?3日為1個療程
白芥子蒜膏
〔功效〕可止頭痛,治腦疾,活躍腦 細胞等。適用于頭痛,且伴隨有頭悶、 納呆者。
【材料】白芥子、大蒜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起搗爛成膏 狀,貼敷于患處即可。
【用法】外用,每日1劑。
川椒炒姜芽
〔功效〕可溫中驅(qū)寒,發(fā)汗解表,解 熱鎮(zhèn)痛,溫經(jīng)止痛。對于輔助治療 寒凝腹痛、汗?jié)衲郎屯唇?jīng)、經(jīng)前 數(shù)日或經(jīng)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 經(jīng)量少、經(jīng)色暗黑有塊或胃冷身疼 等病癥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材料】鮮嫩 姜牙400克,青蒜1根,干 紅辣椒10個。
【做法】
(1)姜 牙洗凈,切 絲;青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 斜段;辣椒洗凈、切絲。
(2)油鍋置 火上加熱,加入姜牙絲、青蒜煸炒, 即可撈出。辣椒絲放入余油中煸炒出香味,把姜牙絲、青蒜和調(diào)料依次下鍋,炒熟即可。
【用法】日常飲食,任意食用。
生姜艾葉蛋藥
〔功效〕可溫經(jīng)止痛,排出淤毒。適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dǎo)致 的沖任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jīng)血流 通受阻,如小腹或腰部疼痛等。
【材料】生姜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
【做法】將上述材料 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入2大碗清水, 用小火煮至蛋熟,去蛋殼用小火煮 至藥液大半碗即可。
【用法】食蛋喝湯,每日1次。
雙草血藤姜糖水
〔功效〕可溫經(jīng)散寒,活血化淤。適 用于寒凝血淤型痛經(jīng),此類痛經(jīng)多 因寒濕風(fēng)冷內(nèi)侵,凝結(jié)胞宮,致經(jīng) 前或經(jīng)期沖任受阻,引起小腹疼痛, 得熱痛即減。
【材料】生姜12克,龍牙草、益母草、大血藤各30克,紅糖1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起下鍋,加水 煎煮2次即可。
【用法】溫服,每日1劑。
白蘿卜蒜汁
〔功效〕可通經(jīng)、消炎、散熱、解毒 等。適用于緩解慢性鼻炎癥狀。
【材料】鮮白蘿卜、大蒜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起搗爛、取汁。
【用法】每日1毫升,分早晚2次滴 入鼻腔內(nèi),7日為1個療程。
鹽水蒜汁
〔功效〕可活血化淤,消炎止痛。適 用于萎縮性鼻炎的治療。
【材料】紫皮大蒜適量,生理鹽水 少許。
【做法】將紫皮大蒜搗爛成泥、絞汁 過濾取汁;再用生理鹽水調(diào)配即可。
【用法】用棉團蘸取調(diào)配好的藥液, 放入人體鼻腔內(nèi),約3小時后取出, 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花葉草蒜方
〔功效〕可消炎止痛,祛熱除濕。適 用于慢性鼻炎患者。
【材料】荷花30克,竹葉10克,大蒜頭、甘草各6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起下鍋,加入 適量水煎服即可。
【用法】代茶飲,每日2次。
藤葉蔥姜布袋
〔功效〕可排毒平肝,和胃降逆。適 用于嘔吐實證,多因肝胃不和、痰 飲內(nèi)阻、積食不化、外祁入侵所致 胃部不適,如嘔吐、脘腹脹滿等。
【材料】帶須蔥白60克,老姜20 克,艾葉、絲瓜藤各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全部切碎,一起 加入食鹽炒熱;再用布包裹起來即成。
【用法】外用,慰溫中脘腹部,冷卻 后再炒再熨。每次半小時。
花椒粳米蔥末粥
〔功效〕可健脾胃,止嘔吐。適用于 消化不良、風(fēng)寒引起的嘔吐。
【材料】花椒粉、粳米各適量,蔥、鹽、味精少許。
【做法】將粳米淘洗干凈,加水熬煮成粥。將蔥切末,并將其與鹽、味精加入粥中,調(diào)勻稍煮,趁熱撒入花椒粉食用
吳茱萸蒜貼
〔功效〕和胃理氣、止吐消食。適用 于頑固性嘔吐癥狀,如嘔吐不止。
【材料】吳茱萸10克,大蒜5瓣。
【做法】將大蒜去衣?lián)v爛;吳朱臾研 成細末,與大蒜拌勻,揉成5分錢 硬幣大小的藥餅即成。
【用法】外用,貼敷于兩足心。
紫蘇蘆根粥
〔功效〕可清熱解毒、和胃止吐。適 用于濕熱嘔吐及胃寒導(dǎo)致的嘔吐等。
【材料】綠豆、蘆根各100克,姜10 克,紫蘇葉15克,蜂蜜適量。
【做法】
(1)蘆根洗凈,切段;姜去皮, 洗凈,切片。
(2)把蘆根段、姜片與 紫蘇葉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 湯,去渣取汁。
(3)綠豆洗凈,與做 法1中的藥汁一同放入鍋中煮成粥, 并加入適量蜂蜜即可。
【用法】趁熱服用。
蛋黃芝麻蒜蜜酒
〔功效〕可通腸道,健脾胃。適用于 大便秘結(jié)、大便難下。
【材料】40°白酒600毫升,雞 蛋黃、芝麻(炒 熟)各50克,純蜂蜜100克,大蒜200克。
【做法】
(1)將大蒜搗成泥狀,加入蛋 黃,攪拌均勻,用小火烘焙干,再 加入芝麻,一起研成末。
(2)將上述 兩種粉末加入白酒,攪勻,再加入 蜂蜜,充分?jǐn)嚢杈鶆蚝?,放到陰?處靜置,6個月后即可得到上層飄 浮著一層淡茶色的透明清液。
【用法】口服,每晚1次,取20滴 清液加入1倍水稀釋。
大蔥蘸草烏頭末
〔功效〕溫經(jīng)通絡(luò)、排毒止痛、通利 腸道。適用于便秘、奢瘡等的治療。
【材料】大蔥1根,草烏頭末少許。
【做法】將大蔥去根、洗凈,用蔥白 蘸少許草烏頭末。
【用法】外用,直接塞入肛門內(nèi)。
皂角刺蔥白貼
〔功故〕可理氣通便,排毒祛熱。適 用于因脾虛、腎虛、寒證引發(fā)的大 便干燥、排便困難、腹部疼痛等便 秘癥狀。
【材料】蔥白13 克,五倍子、淡豆豉各6克,松子仁8克,皂角刺12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分別搗爛,并混 合攪勻,直接貼敷于肚臍處,外用 紗布和膠布固定即可。
【用法】外用,隔日1次,5次左右 為1個療程。
瓜蜜飲
〔功效〕可滋潤五臟,祛濕舒筋。適 用于吐瀉轉(zhuǎn)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等癥。
【材料】木瓜1個,蜂蜜50克。
【做法】將木 瓜洗凈,去 皮、去子后切 成小塊,放入 鍋中加入適 量水,燒煮至 熟后調(diào)入適量蜂蜜,改用小火煮20分鐘左右, 即可出鍋。
【用法】趁熱服用,每日1次,可分 數(shù)次服用。
姜末茶
〔功效〕可溫中解毒,止痛止瀉。適 用于諸多寒證,如胃寒、腹痛、泄 瀉等。
【材料】干姜60克,茶葉12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曬干,研成細末, 貯瓶備用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每次3克。
蔥白兩葉泡腳
〔功效〕可調(diào)理腸胃,解毒止瀉。適 用于寒證、濕證和急證等,如暴瀉、 腸鳴、腹痛等。
【材料】蔥白、艾葉、食鹽各20克, 臭椿樹葉6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全部放入鍋中, 用水煎煮即成。
【用法】趁熱洗雙腳,每日2次,早 晚各1次。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做菜不能亂放蔥姜蒜椒》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啥子季節(jié)少吃蔥姜中醫(yī)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