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胡蘿卜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野胡蘿卜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對于野胡蘿卜根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野胡蘿卜根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英文名】Daucus carota L.
【別名】鶴虱風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野胡蘿卜的根。
【原形態(tài)】二年生草本,高20-120cm。全株被白色粗硬毛。根細圓錐形,肉質(zhì),黃白色?;~薄膜質(zhì),長圓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針形,長2-15mm,寬0.5-4mm,先端尖,有小尖頭,光滑或有糙硬毛;葉柄長3-12cm;莖生葉近無柄,有葉鞘,末回裂片小而細長。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10-55cm,有糙硬毛;總苞片多數(shù),葉狀,羽狀分裂,裂片線形,長3-30mm;傘輻多數(shù),結果時外緣的傘輻向內(nèi)彎曲;小總苞片5-7,線形,不分裂或2-3裂,邊緣膜質(zhì),具纖毛;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雙懸果長卵形,長3-4mm,寬2mm,具棱,棱上有翅,棱上有短鉤刺或白色刺毛?;ㄆ?-7月,果期6-8月。
【化學成份】根富含胡蘿卜素(carotene),并含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主成分為蒎烯(pinene),檸檬烯(limonene),胡蘿卜醇(daucol),胡蘿卜次醇(carotol),細辛醚(asarone),細辛醇(asary-laldehyde)等。此外,根中還含胡蘿卜酸(daucic acid)。
【藥理作用】本品所含胡蘿卜素即維生素原元等,有營養(yǎng)價值,食入過多含胡蘿卜素的植物,可發(fā)生所謂胡蘿卜素血癥(carotinemia),即皮膚發(fā)黃,但對人體無害。
【性味】味甘;微辛;性涼
【歸經(jīng)】歸脾;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健脾化滯;涼肝止血;清熱解毒。主脾虛食少;腹瀉;驚風;逆血;血淋;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野胡蘿卜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靡昂}卜根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相關閱讀
好多人希望自己身體永遠健康,人與人的體質(zhì)什么的也是有差距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那就是用中醫(yī)來調(diào)理,偏方就是其中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種:胡蘿卜粥。
胡蘿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新鮮胡蘿卜 粳米各適量
【制法】將胡蘿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煮至米開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本粥味甜易變質(zhì),需現(xiàn)煮現(xiàn)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適用于高血壓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癥、小兒軟骨病、營養(yǎng)不良等。
現(xiàn)在大家知道胡蘿卜粥要怎么吃了吧?其實對于養(yǎng)生來說,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食材可以恰到好處的被人體吸收利用,然后通過偏方的方式更好的為人體提供有益的營養(yǎng)。胡蘿卜粥簡單易行,在閑暇之余,可以嘗試著做一下,但注意,調(diào)料都不要加的太多,因為對身體不好。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胡蘿卜子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 胡蘿卜 的 果實 。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將全草撥起或摘取果枝,打下果實,除凈雜質(zhì),曬干。
【化學成份】種子含揮發(fā)油達1.6%。其中含有α-蒎烯、l-檸檬烯、1,8-桉葉素、牻牛兒醇、乙酸牻牛兒酯、香草醇、檸檬醛、石竹烯、胡蘿卜次醇、胡蘿卜醇、對-聚傘花素、細辛醚、甜沒藥烯等。種子中尚含黃酮類脂肪油。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等的甘油酯、胡蘿卜甾醇等。
【藥理作用】種子中提出的總黃酮Daucarin具有解痙作用,與罌粟堿、凱林相似,擴張冠狀血管,用于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之冠脈機能不足的患者。
【功能主治】①《綱目》:"治久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胡蘿卜子,我們知道胡蘿卜子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胡蘿卜子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導讀:中藥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胡蘿卜圖片、胡蘿卜的藥用價值、胡蘿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胡蘿卜簡介胡蘿卜圖片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胡蘿卜的藥用價值胡蘿卜的用法與用量胡蘿卜的副作用胡蘿卜醫(yī)書記載胡蘿卜的營養(yǎng)價值胡蘿卜的食用方法胡蘿卜簡介
胡蘿卜,傘形科草本植物胡蘿卜的根。又稱胡蘆菔、紅蘿卜、黃蘿卜。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冬季采挖,除去莖葉、須根,洗凈鮮用。亦可風干備用。
以質(zhì)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優(yōu)質(zhì)胡蘿卜集中表現(xiàn)為三紅一細。三紅指表皮、肉質(zhì)(韌皮部)和芯柱均呈橘紅色;一細是指芯柱要細。體型太大的胡蘿卜最好不要挑選。
胡蘿卜圖片
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
1、益肝明目
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相當于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后,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nèi)經(jīng)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2、利膈寬腸
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zhì),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
3、健脾除疳
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必需物質(zhì),有助于細胞增殖與生長,是機體生長的要素,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
4、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zhì)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5、降糖降脂
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zhì),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胡蘿卜的藥用價值
健脾消食、補肝明目、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用于小兒營養(yǎng)不良、麻疹、夜盲癥、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飽悶氣脹等。
1、治麻疹:胡蘿卜250克,荸薺250克,芫荽100克,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日分3次服完。
2、治夜盲癥:胡蘿卜500克,鱔魚肉200克,均切成絲,加油、鹽、醬、醋炒熟食,每日1次,6天為1療程。
3、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高血壓、夜盲癥: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共煮粥,調(diào)味。
4、治角膜軟化癥:胡蘿卜100克,雞蛋2個。先將胡蘿卜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沸。雞蛋去殼,放入煮熟,食時調(diào)味,飲湯吃蛋。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5、治百日咳:胡蘿卜500克,擠汁,加適量冰糖蒸開溫服,每日2次。
6、治氣血不足、頭暈眼花、視物昏花:胡蘿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棗5個。羊肉洗凈切塊,下油起鍋用姜少許爆香;胡蘿卜洗凈,切片;淮山、蜜棗洗凈,與羊肉,生姜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調(diào)味佐膳。
7、治脾胃氣虛、術后體弱、飲食欠佳:胡蘿卜500克,生魚1條(約3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10枚,陳皮1片。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半小時,調(diào)味佐膳。
8、治小兒營養(yǎng)不良:胡蘿卜1個,每日飯后吃,連服數(shù)日。
胡蘿卜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生食或搗汁。外用:搗汁涂。
胡蘿卜的副作用
本品雖生、熟皆可食,但生用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
酒與胡蘿卜不宜同食,會造成大量胡蘿卜素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而在肝臟中產(chǎn)生毒素,導致肝?。涣硗馓}卜主瀉、胡蘿卜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胡蘿卜醫(yī)書記載
1、《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2、《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3、《醫(y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4、《嶺南采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清熱解毒,鮮用及曬干用均可。
5、《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胡蘿卜的營養(yǎng)價值
1、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zhì)素也能提高。作為一種抗氧化,具有抑制氧化及保護機體正常細胞免受氧化損害的防癌作用。
2、胡蘿卜素既有造血功能補充人體所需的血液,從而改善貧血或冷血癥,同時含有豐富的鉀。
3、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zhì)。
4、胡蘿卜中的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發(fā)育的必需物質(zhì),有利于細胞的生殖與增長。
胡蘿卜的食用方法
1、胡蘿卜整根烹飪比切過后再烹飪更有助于防癌。英國科學家近日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這個飲食規(guī)律,因為整根烹飪比切開后烹飪的胡蘿卜多含25%的鐮葉芹醇,此種成分有防癌功效。
2、胡蘿卜不適宜生吃。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維生素,必須在油脂中才能被消化吸收和轉化。若生吃只能起到通便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不能吸收到更多的營養(yǎng)素。
3、烹制時最好不要放醋,會使維生素A原遭到破壞。
4、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卜素會令皮膚的色素產(chǎn)生變化,變成橙黃色。
以上就是一些胡蘿卜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非常的多,但是具體是什么樣的功效我們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的,那么對于胡蘿卜的具體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如何正確的食用胡蘿卜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胡蘿卜的具體食用方法吧!
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
1、益肝明目
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2、消積化滯
蘿卜中的芥子油和膳良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nèi)廢物的排出。
3、美容護膚
胡蘿卜汁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等,可以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膚色紅潤,對美容健膚有獨到之效。胡蘿卜汁最好在早晨空腹時喝,因為,這更利于胃腸吸收胡蘿卜汁也有除雀斑功效或者將新鮮胡蘿卜研碎擠汁,每天一杯,也有祛斑功效。
4、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zhì)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5、降糖降脂
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zhì),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6、防癌抗癌
蘿卜還有防癌抗癌作用,所含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能阻止亞硝胺致癌合成的作用。因此,從保健意義來說,老年人應多吃蘿卜。
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
選顏色深的胡蘿卜。胡蘿卜的顏色越深,它所富含的胡蘿卜素就越多。避免選那些開裂和分叉的胡蘿卜。
把胡蘿卜放進冰箱前先切掉頂上綠色的部分。把胡蘿卜放進塑料袋里(這是為了防止水分流失),放在冷藏室最冷的那格,并遠離蘋果、梨、土豆等會釋放乙烯的催熟蔬果附近。
胡蘿卜應烹煮后食用。要保持其營養(yǎng)的最佳烹調(diào)方法有兩點,一是將胡蘿卜切成塊狀,加入調(diào)味品后,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將胡蘿卜切成塊狀,加入調(diào)味品后,與豬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
喝胡蘿卜汁也是一個健康的選擇。不過最好是鮮榨的,有些號稱是胡蘿卜汁的飲料其實添加成分遠遠高于原胡蘿卜汁含量,它們基本對補充維生素A沒有太多作用。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胡蘿卜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胡蘿卜的食用有很多的方法的,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的哦。
大家都應該知道這個胡蘿卜的好處有很多,可是大家知道這個胡蘿卜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這個胡蘿卜的幾種吃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胡蘿卜的功效與作用
胡蘿卜的功效概述
中醫(yī)認為,胡蘿卜味甘、性平,無毒,入肺、脾經(jīng)。具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殺蟲,行氣化滯,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等功效;能治療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咳喘痰多、視物不明、小兒營養(yǎng)不良、麻疹、夜盲癥、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飽悶氣脹等。
胡蘿卜的名家論述
(1)《本草求真》:胡蘿卜,因味辛則散,味甘則和,質(zhì)重則降。故能寬中下氣,而使腸胃之邪,與之俱去也。但書又言補中健食,非是中虛得此則補,中虛不食得此則健,實因邪去而中受其補益之謂耳。
(2)《醫(yī)林纂要》:胡蘿卜,甘補辛潤,故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胡蘿卜的功用主治
(1)《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2)《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3)《醫(y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4)《嶺南采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鮮用及曬干用均可。
(5)《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胡蘿卜的吃法
胡蘿卜香泥
原料:新鮮胡蘿卜半根。
做法:先把胡蘿卜清洗干凈,煮熟或蒸熟,然后將其放涼后去皮,再用壓泥器壓成碎泥狀,就可以喂寶貝吃了。
貼心小提醒
胡蘿卜雖然富有營養(yǎng),但吃得適量最好。如果給寶貝吃得過多,容易使皮膚變黃。
胡蘿卜蛋粥
適合10個月以上的寶貝。
原料:胡蘿卜半根,雞蛋1個,白米50克,清水適量,鹽少許。
做法:先把白米清洗干凈,浸泡30分鐘后放在鍋里文火慢煮;把胡蘿卜去皮切成細丁,放在鍋里與白米一起煮;待白米粥煮好后,在里面加上蛋花拌勻,最后加一點點鹽,待放涼喂寶貝。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胡蘿卜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這個胡蘿卜的吃法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吃到好的胡蘿卜的話!請仔細閱讀上文哦!
我們都知道腸胃的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只有消化好才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喝粥不僅可以滋養(yǎng)腸胃,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附加很多別的功效,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個胡蘿卜粥(一)吧!
胡蘿卜粥(一)
【來源】 《本草綱目》
【原料】 新鮮胡蘿卜,粳米各適量。
【制作】 將胡蘿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人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煮至米開粥稠即可。
【用法】 早晚溫熱食,本粥味甜易變質(zhì),需現(xiàn)煮現(xiàn)吃,不宜多煮久放。
【療效】 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適用于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癥,小兒軟骨病,營養(yǎng)不良等。
上面就是本文對胡蘿卜粥(一)這種粥的一些簡單介紹,其實藥粥療法所選用的中藥絕大部分是味性平的滋養(yǎng)強壯藥。這些中藥都有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的作用。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香根芹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態(tài)】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圓柱形,長2-5cm,有香氣。基生葉葉柄長5-26cm,基部有膜質(zhì)葉鞘;葉片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羽片2-4對,羽片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同基生葉。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4-22cm;總苞片1-4,膜質(zhì),早落;傘輻3-5,長3-8cm;小總苞片4-5,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絲狀,短?。换ò甑孤褕A形,先端有內(nèi)曲的小舌片;花絲短于花瓣;花柱略長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5cm,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nèi)凹。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愛邊及路旁草叢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yǎng)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于香根芹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吃桑葚,雖然桑葚的外形看起來是黑紫顏色的,但它吃起來口感卻是特別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一種水果,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他能夠預防女性的動脈硬化,其實桑葚的樹根也是一種中藥,那么桑葚的樹根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桑葚葉也極具營養(yǎng)價值,桑葉采摘以備藥用,在民間也比較流行。每到初霜后,許多婦女都會采收,然后曬干備用。在某些地區(qū),人們還以此謀生。桑葚葉的營養(yǎng)價值:桑葉有多量胡蘿卜素及鞣質(zhì)。桑葚葉的食療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桑葚葉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風熱:用于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風火目疾(如急性結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桑葚葉的適用人群:桑葉適合經(jīng)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可以用桑葉來清肺潤燥,效果很好。
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等癥。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等癥。
蘆竹根是一種中藥名,作為我國中醫(yī)傳統(tǒng)中藥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浙江等地區(qū)。蘆竹根味苦、甘,性寒,具有許多治療疾病的功效,不僅可以用于治療牙痛,而且還可以清肺火、生津、除煩、利尿,很適合熱病煩渴、虛勞骨蒸、熱淋、小便不利的人群服用,不過體虛無熱者還需慎用。
一、蘆竹根簡介
入藥部位:根莖。
性味:味苦、甘,性寒。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除煩,利尿。
主治:熱病煩渴,虛勞骨蒸,吐血,熱淋,小便不利,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熬膏。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體虛無熱者慎服。
二、蘆竹根的炮制與貯藏
1.炮制方法
鮮蘆竹根:取鮮品,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厚片。
蘆竹根:取原藥材去雜質(zhì),洗凈,潤軟,切成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2.貯藏
蘆竹根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鮮蘆根埋于濕沙中,臨時取用。
三、藥理作用
1.降壓及解痙作用。
2.抗乙酰膽堿作用。
3.興奮子宮,釋放組織胺。
四、蘆竹根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治熱病發(fā)狂,虛勞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風火牙痛。
①《草木便方》:"治風火蟲牙疼痛,虛勞骨蒸潮熱,頭昏目赤。"
②《分類草藥性》:"治牙痛,火淋;天行熱狂,反胃。"
③《嶺南采藥錄》:"清肺熱,食瘟馬肉中毒,取根搗自然汁煎服。"
④《四川中藥志》:"退火清熱。治寒濕化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熬膏。
【注意】《四川中藥志》:"體虛無熱者慎用。"
【備注】本植物的嫩苗(蘆竹筍的功效與作用)及莖稈經(jīng)燒炙而瀝出的液汁(蘆竹瀝)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
五、蘆竹根成分及現(xiàn)代藥理研究
根莖含N,N-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去氫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等多種吲哚衍生物。葉含卅烷、α-香樹脂醇乙酸酯、β-香樹脂醇乙酸酯、卅烷醇、無羈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花含多種吲哚衍生物禾草堿及其Nb-氧化物、禾草堿甲氫氧化物、N,N-甲基色胺甲氫氧化物、3,3"-雙(吲哚甲基)二甲銨氫氧化物、胡頹子堿等。
六、蘆竹根禁忌
體虛無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