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方法?
治療骨質疏松養(yǎng)生飲食。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的朋友都有骨質疏松的病癥,一些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骨質也開始慢慢的退化,那么出現這樣骨質疏松的癥狀,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很可能影響到大家的正常生活。那么具體的來講我們在生活中治療骨質疏松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和藥物呢?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鈣制劑,包括有逸得樂、凱思立,鈣爾奇D、樂力、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龍昌鈣+D口服液、勁得鈣、巨能鈣和超微鈣;
抑制骨吸收藥物,如去氫孕嗣、倍美力片和利維愛等;雙膦酸鹽類,如福善美、骨麟、邦得林和吉力舒寧;成骨治療藥物,如特樂定;促進礦化的維生素類藥物,如法能(lα-羥基維生素D3)、羅鈣全(鈣三醇)、萌格旺(阿法骨化醇)、立慶(阿法骨化醇片)。
不建議用藥治療,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不斷減少,骨質疏松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建議每天吃點正分子骨膠原低聚鈦粉以及高鈣片,最好每天喝中老年高鈣牛奶?,F在疼痛明顯的話可以做熱敷,理療,輕輕的按摩。
骨質疏松由于年齡的增長,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不斷減少所引起的。建議:1.合理的飲食習慣,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2.適當的運動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以上為您介紹的這些有關治療骨質疏松方面的知識你都了解清楚了嗎?非藥物以外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法,當然老年朋友在晚年的時候加強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
Ys630.com相關知識
骨質疏松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發(fā)生的一種疾病,在出現的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自己的關節(jié)部位經常的疼痛,而且還會有些活動受限制,這是非常關鍵的,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多注意運動鍛煉的,這樣才不會使得自己的關節(jié)喪失運動能力,而且還需要從飲食和藥物方面來進行相關的治療。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營養(yǎng)
良好的營養(yǎng)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后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藥物治療
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于治療和阻止骨質疏松癥發(fā)展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藥,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藥,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建議絕經后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
(2)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于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癥狀。②雄激素研究表明對于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松癥男性患者,給予睪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藥。
(3)③睪酮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睪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睪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藥需監(jiān)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jiān)測肝功能、血常規(guī)以及膽固醇;如出現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藥。用藥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睪酮可供選擇。
骨質疏松癥在當今生活里不難見到,這類常見的骨病是絕境以后的女性朋友和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出現的一種骨類代謝性疾病。嚴重的影響了骨質疏松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這還是輕度骨質疏松,癥狀嚴重的話患者在參與任何的輕微的活動時候都可能造成骨折,嚴重的危害患者的生命。骨質疏松的治療現在也就成為了人們最關注的問題。
骨質疏松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方法,在我們的生活里,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骨質疏松發(fā)生的最根本原因,很多年輕人由于年輕的時候養(yǎng)成的一些壞習慣,導致上了歲數發(fā)生骨質疏松的出現。今天,給大家講講骨質疏松的治療的幾種方法:
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老化所致的鈣調節(jié)激素失衡使骨形成障礙,治療以應用骨形成促進劑為主。
(1)鈣制劑:分無機鈣和有機鈣二類。應用鈣制劑的目的是補充鈣量,抑制甲狀旁腺亢進,改善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增加鈣的吸收,以鈣化奇D和凱思立D效果明顯。有機鈣鹽(葡萄糖酸鈣和枸櫞酸鈣)胃腸道反應小,但骨軟化、嚴重腎衰、高血鈣及高尿鈣者禁用?;钚遭}、蓋天力、龍牡丹壯骨沖劑均屬天然生物鈣制劑,均可用于預防老年骨質疏松癥。絕經期前后的女性使用鈣的補充一直是個有爭論的問題。鈣的補充是恰當的,因為老年人鈣的攝取和適應低鈣飲食的能力也逐漸隨著年齡減退。建議每日補充元素鈣1200mg,分次給予。一項研究提示老年女性每日給予鈣1200mg、維生素D800U。給予患者高劑量的鈣可以引起一些潛在的問題,包括誘發(fā)或加重便秘。有關鈣劑的補充與鋅的吸收互相之間有影響,老年患者接受鈣劑補充時要同時服用含鋅的多種維生素制劑。
(2)鈣調節(jié)劑:鈣調節(jié)劑主要包括維生素D、雌激素、降鈣素。
1)降鈣素:降鈣素是甲狀腺濾泡細胞分泌的多肽激素,能通過破骨細胞受體直接抑制其活性,抑制骨吸收和骨自溶,使骨骼釋放鈣減少,吸收鈣增加。降鈣素既有鎮(zhèn)痛改善活動功能、維持正鈣平衡的作用,又能預防骨量的丟失。經臨床觀察,降鈣素在代謝性骨鎮(zhèn)痛治療中的地位是無法被取代的。因長期應用降鈣素會引起低血鈣正,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亢進,因此配伍用鈣劑和維生素D。
2)維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抑制甲狀腺激素(pTH)分泌促進骨細胞分化而怎么骨量。主要有兩類制劑:1α—(OH)D3和1,25—(OH)2D3,均可有效改善骨質疏松癥患者骨痛,低劑量的維生素D(50μg/d),在老年患者尤其是和噻嗪類利尿藥、鈣制劑合用時可以出現高鈣血癥的毒性作用。然而老年患者維生素D的缺乏是常見的,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同時可以改善肌肉的強度,每日給予多種維生素制劑內含400U維生素D可以受益,即使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也將提供一個正常的維生素D含量。建議每日維生素D給予400—800U(10—20μg)。主要副作用是高鈣血癥和高鈣尿癥。故用藥過程中應定期監(jiān)測血清鈣和肌酐。老年人一般維生素D吸收代謝(羥化)功能下降,影響鈣的吸收。
3)雌激素:能提高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的降鈣素的活性,還能促成腸道對鈣的吸收。婦女絕經后適當地給予雌激素,可以延緩絕經后鈣的丟失。由于長時期和較大劑量使用雌激素可刺激乳腺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增加乳腺癌和子宮癌的危險,故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并輔以適量孕激素,利維愛具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弱雄祭祀的綜合作用。是目前治療絕經期骨質疏松癥較理想的藥物。
(3)氟化物:主要能刺激成骨細胞的成骨活性和骨形成能力,近年來,研制出的單氟磷酸鹽效果較好,為促進新骨鈣化,應用此類藥物時應配伍鈣劑。
(4)二磷酸鹽:如阿侖膦酸鈉、依替膦酸鈉能抑制骨轉化,對礦密度有明確的增加作用。最近推出的新制劑70mg/片的阿侖膦酸鈉耐受性良好,每周使用一次,對骨礦密度有明顯增強作用,自上市以來得到廣泛認可。
骨質疏松的非藥物治療
(1)光療(2)高頻電療(3)運動療法:缺乏生理活動可導致廢用性骨質疏松,劇烈的鍛煉可刺激骨量增加。一般認為,只有載荷鍛煉才對骨有正性效果,才能防止負重骨骨量的丟失。(4)營養(yǎng)療法:多使用含鈣食品,主要是奶制品及豆制品,3杯牛奶能提供900mg元素鈣。
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再看了上面的介紹以后,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另外,骨質疏松是一種頑疾,給患者的生活和正常的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治療起來效果又比較慢,所以朋友們在生活中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觀,及時的進行補鈣。
骨質疏松問題,現在可以說是困擾很多人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這種骨質疏松問題的影響,所以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以及用藥,大家也不能夠忽視,因為正確的用藥,才可以增加骨密度,那么下面為大家分析介紹一下,關于骨質疏松的科學用藥方法,幫助自己降低骨質疏松帶來的不利的影響。
(1)抗骨吸收藥物:
①雙膦酸鹽類: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證據表明阿侖膦酸鹽( Alendronate)(福善美或固邦)可明顯提高腰椎和髖部骨密度,顯著降低椎體及髖部等部位骨折發(fā)生的危險。國內已有阿侖膦酸鹽制劑。其他雙膦酸鹽如羥乙基雙膦酸鹽(Etidronate)也可探索性地應用(周期用藥)。應用時應根據各種制劑的特點,嚴格遵照正確的用藥方法(如阿侖膦酸鈉應在早晨空腹時以200ml清水送服,進藥后30分鐘內不能平臥和進食),極少數病人發(fā)生藥物返流或發(fā)生食道潰瘍。故有食道炎、活動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返流性食道炎者慎用。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阿侖磷酸鈉有10mg/片(每日一次)和70mg/片(每周1次)兩種,后者服用更方便,對消化道刺激更小,有效且安全,因而有更好的依從性。
②降鈣素類:能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和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深A防骨量丟失并增加骨量。目前應用于臨床的降鈣素類制劑有二種:鮭魚降鈣素和鰻魚降鈣素類似物。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證據顯示每日200IU合成鮭魚降鈣素鼻噴劑(密蓋息),能降低骨質疏松患者的椎體骨折發(fā)生率。降鈣素類藥物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能明顯緩解骨痛,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或骨骼變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腫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因而更適合有疼痛癥狀的骨質疏松癥患者。降鈣素類制劑應用療程要視病情及患者的其它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應用劑量為鮭魚降鈣素50IU/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據病情每周2~5次,鮭魚降鈣素鼻噴劑200IU/日;鰻魚降鈣素20IU/周,肌肉注射。應用降鈣素,少數患者可有面部潮紅、惡心等不良反應,偶有過敏現象。
不管是那個年紀的朋友出現骨質疏松問題,大家都不可忽視科學的治療用藥,因為我們都知道很多疾病不能正確用藥治療,那么帶來的傷害就會越加的嚴重,所以為了預防和治療骨質酥松,平時也要注意多補鈣,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
骨質疏松癥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根據多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骨質健康已亮起紅燈?,F在,讓我們來看看中醫(yī)是怎樣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方面具有優(yōu)勢嗎?
中醫(yī)把骨質疏松癥歸屬骨痿、骨枯、骨痹范疇,認為其發(fā)病機理為腎虛及脾虛,故針對病機而采用補腎壯骨、益氣健脾的治療法則。
一、補腎壯骨法
根據"腎主骨"的中醫(yī)學理論,腎虛是骨質疏松的發(fā)病關鍵,故治療宜補腎壯骨,若腎精充足,則筋骨堅硬有力。有楊氏等選擇退化期骨質疏松癥患者11例,按臨床表現分成腎陰虛和腎陽虛型,分別用左歸丸及右歸丸加減治療,連服2個月,結果9例腰背痛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用X線顯示骨密度明顯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補腎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車、澤瀉、龍骨等)治療更年期婦女骨質疏松癥,服藥3個月后,患者撓、尺骨骨礦含量均較治療前增加。梁氏等以續(xù)斷、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補、熟地等治療58例,腎虛癥狀明顯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橈骨骨礦物質含量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而對照組呈進行性減少。由以上臨床案例表明從腎論治骨質疏松癥不但使腎虛癥狀明顯改善,且骨礦含量、骨密度等指針的檢測亦可得到改善,證實了補腎中藥對治療骨質疏松癥效果優(yōu)良。
二、益氣健脾,活血調肝
脾虛則腎精虧虛,骨骼失養(yǎng),骨骼脆弱無力,以致發(fā)生骨質疏松癥。故治療宜補氣活血、健脾調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歸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顯示對骨鹽量增加明顯,可使貧血及更年期指數改善。張氏等發(fā)現丹參能使骨折過程中膠原纖維絲形成增多,鈣鹽沉積豐富,證明了丹參可以從鄰近骨折骨組織中調動鈣,以滿足新骨形成對鈣的需要,這說明丹參具有直接調節(jié)鈣代謝的作用。
以上資料表明,中醫(yī)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方面具有潛力和優(yōu)勢。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多發(fā)病之一。其中,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原發(fā)性骨質疏松中最常見的一種,其患病率為30%~50%。因其發(fā)病緩慢,常被人們忽視,故有人稱之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但它的發(fā)展后果嚴重,輕者周身疼痛,重者會造成關節(jié)變形,甚至發(fā)生骨折。中醫(yī)學把骨質疏松納入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疇。
為闡明針刺對去勢大鼠骨質疏松模型雌激素含量及骨密度的影響,探討針刺治療骨質疏松的機理,研究人員將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隨機分成4組:正常組、模型組、針刺組、西藥組,各8只。除正常組外對其他組大鼠進行摘卵巢手術制造骨質疏松模型。針刺組采用30號針刺入雙側足三里、三陰交穴,連接電針,刺激頻率為1~3Hz,波形為疏密波,波寬1ms,強度0.7~1.0mA,每日一次,每次電針持續(xù)20分鐘;西藥組灌服濃度為5%的尼爾雌醇,每只灌服5mL/周,其他時間灌服等量生理鹽水;正常組和模型組每日同時灌服等量生理鹽水。8周后摘眼球取血,取左側股骨。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量大鼠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雌二醇含量。
結果顯示,正常組、針刺組、西藥組與模型組相比,骨密度顯著增高(p0.01),血清雌二醇顯著增高(p0.05),體重顯著降低(p0.01)。正常組、西藥組、針刺組之間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無顯著性差異(p0.05)。
據西京醫(yī)院中醫(yī)科王長海副教授介紹,骨質疏松的重要表現是骨量降低,骨量是評價骨丟失程度和藥物防治效果的關鍵指標。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骨質疏松的定義為:骨密度比同性別年輕成人的平均值低至少2.5個標準差。有研究表明,股骨頸骨密度每減少1個標準差其骨折危險性就增加2.6倍。此項研究結果表明,模型組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組,說明摘除卵巢后骨密度降低,明顯增加了骨折的危險性,經針刺治療后,骨密度明顯高于模型組,降低了骨折的危險性。同時也證實了針刺療法提高骨密度的作用和西藥相近。
發(fā)生絕經后骨質疏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我們的研究表明,模型組血清雌二醇低于正常組,經針刺治療后,血清雌二醇明顯高于模型組,說明針刺不僅能夠降低過高的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而且能增加過低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即針刺對雌激素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研究結果還證實,針刺可明顯降低大鼠體重,這為絕經后肥胖的針灸治療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
關于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一般癥狀有骨骼疼痛、易于骨折。而關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來說,也是挺多的。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關于骨質疏松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勵骨質疏松癥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
2.營養(yǎng)
良好的營養(yǎng)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后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藥物治療
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于治療和阻止骨質疏松癥發(fā)展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藥,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藥,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 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 建議絕經后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于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癥狀。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對于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松癥男性患者,給予睪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藥。③睪酮 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睪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睪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藥需監(jiān)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jiān)測肝功能、血常規(guī)以及膽固醇;如出現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藥。用藥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睪酮可供選擇。
(2)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 該類藥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樣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質疏松、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生率。這類藥物有雷洛昔芬,為非類固醇的苯駢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動藥,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髖部的BMD,能使椎體骨折的危險性下降40%~50%,但療效較雌激素差。絕經前婦女禁用。
(3)二磷酸鹽類 二磷酸鹽類是骨骼中與羥基磷灰石相結合的焦磷酸鹽的人工合成類似物,能特異性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清楚,考慮與調節(jié)破骨細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關。禁用于孕婦以及計劃懷孕的婦女。第一代命名為羥乙基膦酸鈉稱依替膦酸鈉,治療劑量有抑制骨礦化的不良反應,因此主張間歇性、周期性給藥,每周期開始時連續(xù)服用羥乙基膦酸鈉2周,停用10周,每12周為一個周期。服用羥乙基膦酸鈉需同時服用鈣劑。
近年來不斷有新一代的磷酸鹽應用于臨床,如氨基二磷酸鹽(阿侖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鈉)、氯瞵酸(氯甲二磷酸鹽)(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納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強,治療劑量下并不影響骨礦化。阿侖膦酸鈉(商品名福善美)證實能減輕骨吸收,降低脊柱、髖骨以及腕部骨折發(fā)生率達50%,在絕經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質激素相關的骨質疏松癥。
(4)降鈣素 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對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適用于二磷酸鹽和雌激素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國內常用的制劑有降鈣素(Miacalcin,鮭魚降鈣素)和依降鈣素(益鈣寧)。降鈣素有腸道外給藥和鼻內給藥2種方式,胃腸外給藥的作用時間可持續(xù)達20個月。
(5)維生素D和鈣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如羅蓋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堿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維生素D較單純服用鈣劑更能降低骨質疏松癥患者椎體和椎體外骨折的發(fā)生率。另有維生素D和鈣的聯合制劑可供選擇,治療效果比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體和髖部骨密度,降低椎體骨折發(fā)生率。每天小劑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樂定(Tridin)的有效成分為單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鈣,與進餐時嚼服。本藥兒童及發(fā)育時期禁用。
對于接受治療的骨質減少和骨質疏松癥的患者,建議每1~2年復查BMD一次。如檢測骨的更新指標很高,藥物應減量。為長期預防骨量丟失,建議婦女在絕經后即開始雌激素替代治療,至少維持5年,以10~15年為佳。如患者確診疾病已知會導致骨質疏松,或使用明確會導致骨質疏松的藥物,建議同時給予鈣、維生素D以及二磷酸鹽治療。
5.外科治療 只有在因骨質疏松癥發(fā)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療。
上面就是關于骨質疏松的一些最佳治療方法,我們可以適當了解一下,由于骨質疏松癥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痛若,治療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