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快速退燒方法有哪些?
飲食養(yǎng)生有哪些方法。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嬰兒快速退燒方法有哪些?”,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在我們生活中孩子的身體健康可是爸爸媽媽非常關心的事情,幼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經(jīng)常在生活中可能會有發(fā)燒的癥狀,那么作為家長朋友在生活中掌握和了解一些好的退燒方法,對孩子的身體保健來說也是有好處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嬰兒快速退燒的好方法。
孩子發(fā)燒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藥。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y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物理降溫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fā)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fā)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fā)紅,有利于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YS630.cOM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fā)燒時精神狀態(tài)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jié)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不適。寶寶發(fā)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于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fā)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tài)變成固體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y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柜,凍成固體后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tài)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y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藥物退燒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y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這兩類退燒藥雖屬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zhèn)痛。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上面為大家詳細具體的介紹了幫助嬰兒,快速退燒的一些好方法家長們都了解具體了吧!在這些方法在生活中孩子如果有發(fā)燒的現(xiàn)象,就可以好好的運用這些方法幫助他們,有效的退燒讓身體很快的恢復健康。
ys630.coM延伸閱讀
有沒有人非常討厭吃藥,但是在發(fā)燒的時候又不得不去吃那討人厭的藥,有沒有人非常討厭打針,生病的時候又不得不去接受治療,我相信肯定有這樣的人存在的,那你們的福音來了,我搜集了一些可以快速退燒的小妙招,讓你可以不吃藥打針,不去醫(yī)院也可以快速退燒,并且都是平時就可以用到的哦,很方便是實用呢。
一、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
二、姜水泡腳
煲姜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為止,估計要30分鐘以上才能出汗。這是消除感冒引起的發(fā)燒絕佳方法。
三、喝白開水
發(fā)燒時身體嚴重缺水,多喝白開水能夠補充人體水分,加速汗液拍出,能夠快速退燒。
四、耳尖放血
用三棱針(醫(yī)藥用品商店、藥店應該都有)消毒后,在耳尖放血4-5滴(需要擠才能出血),十分鐘后體溫就能下降。
五、姜擦腳心
用姜擦腳心的“涌泉”、后背的“大椎”。這是退熱的最好方法。
六、酒精擦浴
這是最有效的方法,酒精擦浴一定要用稀釋后的酒精!在全身擦。
???這些都是平常家里有的東西,所以不用擔心沒有方法可以快速退燒,隨便一種都可以,就不要說這么多了,即使燒到了50度,也能讓你瞬間生龍活虎,哈哈,開個小玩笑,身邊有不喜歡醫(yī)院,不愛吃藥打針的朋友,就快點記下來吧啊,以備不時之需。
孩子的免疫力比較低下,再受到外界的刺激,容易引起一些疾病,而最容易出現(xiàn)的就是高燒感冒等,但是小孩子的身體比較弱,不能吃太多的藥。容易起副作用,如果想讓小孩快速退燒,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在頭部敷冰塊,或者是用酒精擦拭身體可以降低體溫。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小兒快速退燒的方法。
一、小兒退燒最快的方法
1、
頭部冷敷,在頭額部放上冰袋、冷毛巾,每半小時更換一次,有助防止高熱驚厥的作用。2、
洗溫水澡,用35℃左右的溫水洗澡有降溫作用。在夏季發(fā)高熱時,更適宜采用。3、
酒精擦浴,用30%的酒精反復擦拭患兒四肢,利用酒精溶液蒸發(fā)時所吸收的大量熱使體溫降低。但需注意補充擦部位的反映,如該部位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良好,皮膚應發(fā)紅。如不然肢體發(fā)冷,有寒戰(zhàn)等,不宜再行擦浴及冷敷。意見建議:及時更換汗?jié)竦膬纫?,在有保暖的條件下擦身或洗澡。二、不要過多使用:
其相較于傳統(tǒng)的退熱方法具有使用方法簡單,可長時間使用,減少給次的劑量與次數(shù),同時由于退熱貼劑本身是一種外用藥,也就是除于物理降溫的一種,避免了“是藥三分毒”的威脅,特別是可減少傳統(tǒng)退燒藥對肝臟的損害。在使用退熱貼之前建議一定要先認真仔細閱讀其使用說明,然后按照不同品牌的退熱貼的使用方法進行使用。大部分品牌的退熱貼都是直接打開將冷凍凝膠面貼在發(fā)燒的部分,常貼于太陽穴、大椎穴等穴位之中,一般情況下一貼可連續(xù)使用8個小時。
如果有傷口、濕疹、或者使用中出現(xiàn)什么不良反應的話則建議一定要注意馬上停止使用,兒童最好在成年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
三、掌握科學的粘貼方法:
粘貼的方式不對,如果粘住頭發(fā)或是頭上出汗,那就很容易脫落。在流感高發(fā)的時間段里面,可以在寶寶健康的時候給寶寶喝一些預防感冒發(fā)燒的藥物,一旦發(fā)現(xiàn)自家的小寶寶有感冒發(fā)燒的癥狀,一定要對寶寶一定程度的治療處理,不要等到寶寶發(fā)燒之后再去解決,寶寶發(fā)燒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都是對寶寶發(fā)育不利的。
發(fā)燒是一種很危險的感冒癥狀,輕則讓人頭暈腦脹,重則會引起休克,導致腦部缺氧,影響腦部神經(jīng)。一般大人都不容易發(fā)燒,但是一發(fā)起燒來很不容易痊愈。所以如果發(fā)燒的話一定要即時就醫(yī),不然后果很難想象,當然,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這里也有幾個小妙招快速退燒。
冷敷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
2、姜水泡腳煲姜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為止,估計要30分鐘以上才能出汗。這是消除感冒引起的發(fā)燒絕佳方法。
3、喝白開水
從感冒初期開始,大量喝白開水。雖然此時你可能不想喝,但告訴自己,你的免疫細胞正和病魔作斗爭,它們需要水環(huán)境。大量的水也可促進及時排除廢棄物。同時及時補充因高溫、出汗等造成的水分流失。以緩解病愈后口干舌燥。
4、耳尖放血用三棱針(醫(yī)藥用品商店、藥店應該都有)消毒后,在耳尖放血4-5滴(需要擠才能出血),十分鐘后體溫就能下降。
5、姜擦腳心用姜擦腳心的“涌泉”、后背的“大椎”。這是退熱的最好方法。6酒精擦浴這是最有效的方法,酒精擦浴一定要用稀釋后的酒精!在全身擦。
臥床休息
此時的你很可能全身酸困、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等,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去工作了,養(yǎng)好身體才是關鍵。睡覺吧,蓋厚被子,幫助身體出汗,出汗的過程也是身體在散熱。
嬰兒退燒的偏方大全
1、嬰兒退燒的食療偏方
1.1、白蘿卜,香菜根,生姜:香菜去葉子留莖和根3-4根白蘿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鐘。待溫度適中給小孩喝,小孩喝下去會出汗退熱的。各位媽媽們可以試試看,效果非常好。
1.2、杏仁:10克;桃仁:10克;梔仁:10克;棗仁:10克。將上面四味藥研碎,切記一定要磨碎成粉末狀!(一般藥店都能提供研磨)。
1.3、喝生姜紅糖蔥白水:孩子子因受涼感冒引起發(fā)熱,出現(xiàn)手腳冰冷、舌苔白、小便顏色清淡。一般給寶寶用生姜紅糖水祛寒。還可在其中加上2~3段一寸長的蔥白,有更好的發(fā)汗效果。
2、嬰兒退燒的熱捂偏方
2.1、媽媽們可以用手心捂在孩子的前囟門處,捂到頭微微冒汗,很快他就溫度下降了,再喂一些溫開水。最快一次,寶寶15分鐘就冒汗了。
這種方法適用于一歲半以內的孩子,此時孩子囟門尚未閉合,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采用額頭冰貼來物理降溫。
2.2、取適量,用鴨蛋清(沒有鴨蛋也可用雞蛋)調成稀泥狀(不能太干),放在干凈的紗布或其他干凈布上,將藥對準寶寶腳掌心,布最好長一點,可以在孩子腳上緾繞幾圈用帶子綁住(就象醫(yī)院的一般敷藥方法),一般還會在敷好的藥外面再給他套上一雙襪子,以免因為不舒服被孩子踢掉。
3、嬰兒退燒的按摩偏方
媽媽們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揉搓法,順序是先搓腳心,再搓小腿,再搓小手、胳膊、后背,最后將孩子兩只小耳朵搓搓熱,再搓搓百會穴,不一會兒寶寶就出汗了,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專家點評:這種方法與中醫(yī)按摩相似,可用稀釋的酒精搓腳心、四肢大動脈搏動處。按摩時別太快,別太用勁,同時給孩子多喝些溫開水。
寶寶退燒的物理方法
一些嬰兒出現(xiàn)了感冒的發(fā)燒的問題,因此嬰兒就需要注意及時的采取退燒的方法進行退燒,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證好嬰兒的身體的健康。
1、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xiàn)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2、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jīng)常采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fā)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3、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fā)涼、全身發(fā)抖、口唇發(fā)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
寶寶發(fā)燒的護理要點
1、遇到寶寶體溫偏高,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約待半個小時后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通常會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yī)院的問題。
2、通常來說,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tài)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yī),或是使用退燒藥。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3、大部份兒科醫(yī)師認為,發(fā)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并防止小孩熱痙攣發(fā)生。但如果出現(xiàn)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治療才行。
嬰兒肚子脹,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難受的,但此時他又無法用言語去表達,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正確的護理,以及有效的改善嬰兒肚脹的情況,可以多讓他們喝一些水, 可以有效的減少寶寶腸胃以及肝腎的負擔,緩解便秘等問題,或者可以對嬰兒的腹部位置進行輕輕的按摩,促進腸胃的蠕動,改善腹脹。
1、多喝溫水
喝溫水能幫助寶寶腸胃、肝腎減負,不但能緩解便秘,降低腦血栓、心肌梗塞的發(fā)病率,還能幫你排氣。
2、腹部按摩
餐后1小時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促進寶寶的腸蠕動,每天數(shù)次,同時,注意手法輕柔。
3、家庭護理
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這些有助于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飲食療法
吃些助消化食品。當寶寶出現(xiàn)肚子脹了,可以通過飲食調理,給寶寶吃些助消化的食品,或宜消化的食品,且盡量少量多餐飲食,直至寶寶肚子脹的癥狀消失,另外,忌辛辣飲食。山楂片等帶酸的食物可以助消化,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紅棗,山藥,南瓜,土豆。
5、飲食禁忌
少吃容易產(chǎn)氣的食物,如豆類食品含有不能被胃腸道內酶消化吸收的糖類,但易被結腸細菌酵解;牛奶中的乳糖也不能被完全吸收,所以應少吃黃豆、赤豆、番薯、栗子、花生及奶制品、啤酒和汽水等食品。
6、營養(yǎng)均衡飲食
日常,家長需要合理搭配給孩子的食物,做到多樣化,避免食物過于單調,且給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寶寶肚子脹的癥狀出現(xiàn)。
發(fā)燒在日常生活中屬于較為廣泛的的一種常見病。發(fā)燒的原因種種,大多數(shù)是由病毒和細菌感染而導致的發(fā)燒。而人體本身對待發(fā)燒所產(chǎn)生的反應也會不同。有的人發(fā)燒過一夜則會自動痊愈,有的人沒有產(chǎn)生并發(fā)癥狀,除了發(fā)燒也查不出什么因素。而面對發(fā)燒通常會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但是藥物治療是會對人體造成損害。所以如何在短時間內退燒呢,下面將詳細說明快速退燒的小竅門。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
姜水泡腳
煲姜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為止,估計要30分鐘以上才能出汗。這是消除感冒引起的發(fā)燒絕佳方法。
喝白開水
發(fā)燒時身體嚴重缺水,多喝白開水能夠補充人體水分,加速汗液拍出,能夠快速退燒。
耳尖放血
用三棱針(醫(yī)藥用品商店、藥店應該都有)消毒后,在耳尖放血4-5滴(需要擠才能出血),十分鐘后體溫就能下降。
姜擦腳心
用姜擦腳心的“涌泉”、后背的“大椎”。這是退熱的最好方法。
酒精擦浴
這是最有效的方法,酒精擦浴一定要用稀釋后的酒精!在全身擦。
臥床休息。
此時的你很可能全身酸困、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等,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去工作了,養(yǎng)好身體才是關鍵。睡覺吧,蓋厚被子,幫助身體出汗,出汗的過程也是身體在散熱。
補充維生素C及E.
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生素,具有消炎、退燒、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可適當喝些??梢院葼I養(yǎng)素類,也可以去藥店買。維生素E也需要補充。高溫會加快細胞內的氧化,適當維生素E可保護細胞。
孩子才出生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未發(fā)育完全,體質相對較弱,缺乏抵御細菌侵擾的能力,因此對于父母來說,更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避免孩子受到疾病的困擾。尤其是在換季時節(jié),冷空氣突襲,在冷空氣中也夾雜著大量的細菌,不少孩子都容易出現(xiàn)感冒發(fā)燒的癥狀,在發(fā)燒后期,當高燒持續(xù)不下時,很多醫(yī)生都會建議嬰兒打退燒針。那么嬰兒打退燒針會有哪些副作用呢
嬰兒打退燒針副作用
退燒針一般是抑制中樞神經(jīng)而達到退燒的目的,寶寶的中樞神經(jīng)發(fā)育還不完全,經(jīng)常打針會給寶寶的中樞神經(jīng)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一般寶寶發(fā)燒先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用溫水擦洗寶寶的四肢和胸背部,多喝溫水,幫助寶寶散熱。只有在體溫超過38.5℃的情況下,再采取打針退燒的方式。
兒童發(fā)熱怎么退燒
1、
退熱藥并不能預防熱性驚厥,也不可作預防性應用。所以也不主張體溫三十八度五以上就積極給孩子服用退熱藥。2、
退熱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當孩子體溫已超過三十八度五,精神仍然非常好,沒有不適表現(xiàn)時,是不需要用退熱的;當孩子體溫并未達到三十八度五,可精神不佳,有疲憊、疼痛等不適感時,可給予及時服用退熱藥;當服用退熱藥后并未改善孩子的不適時,就應考慮換用其他藥物。不能只是為了退熱而服用退熱藥。3、
當孩子的體溫增高引起家長過度焦慮時,也作為一個應用退熱藥的因素,要加以考慮。4、
物理降溫(溫水擦浴或者冰敷、酒精擦身等)不再推薦應用。溫水擦浴雖會有助于體溫下降,卻會增加孩子的不適,所以建議不用最好;冰敷并不能降溫,還會引起寒顫、雞皮疙瘩、哭鬧等新的不適,也不推薦使用;酒精擦浴更有很多問題也不推薦使用。5、
發(fā)熱兒童不應不穿衣服,也不應穿衣服過多。6、
不能用發(fā)熱的高度和發(fā)熱的持續(xù)時間來判斷病情的危重程度。也不能根據(jù)應用退熱藥后體溫下降的快慢和程度來判斷疾病的危重程度。要根據(jù)年齡,結合精神反應、呼吸、心率、血壓、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和外周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有無咳嗽、吐瀉、皮疹等伴隨癥狀來綜合判斷。打退燒針多少肯定是會帶來副作用,這也提醒在孩子發(fā)燒并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家長不能夠盲目的給孩子打退燒針。在夏季給孩子吹空調的時候需要能夠給孩子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孩子在氣溫比較低的時候凍著而出現(xiàn)發(fā)燒的情況。
如果嬰兒出現(xiàn)高熱,這時候應該及時使用一些退燒藥來進行治療,使用退燒藥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一些藥物的副作用的問題,最好是使用一些副作用小,對患兒健康影響小的一些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是比較安全的一種退熱藥,也就是撲熱息痛,在兒科發(fā)熱治療方面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藥物。
嬰兒退燒藥哪種好
1、安乃近
注意:非萬分緊急情況不要使用,和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反應。
安乃近的退熱效果明顯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很明顯,個別病人對該藥過敏,甚至會出現(xiàn)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僅在急性高熱、病情急重,又無其他退熱藥可用時才用于緊急退熱。目前27個國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國內有的地方醫(yī)院還在使用,值得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2、對乙酰氨基酚
注意:比較安全,可常備家中
即撲熱息痛,是目前兒科臨床最常用退燒藥物,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退熱效果迅速、不良反應較少,可以常備家中。代表藥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
3、衍生退熱靈顆粒沖劑
注意: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G6pD)缺乏癥患者避免服用。
通過香港權威HKC中成藥注冊(編號:HKC-16758),是一款專為兒童研制的退燒藥。對于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熱高燒,喉嚨腫痛,咳 嗽痰多等病癥有良好的退燒作用;但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兒童服用量有區(qū)別。
4、布洛芬
注意:適合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用于解熱鎮(zhèn)痛
布洛芬是屬于比新的兒科退燒藥物,安全高效,具有明顯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副作用少,較乙酰氨基酚對胃腸刺激小。代表藥為托恩口服溶液。
5、尼美舒利
注意:風險高,需慎用;12歲以下兒童禁用。
尼美舒利具有顯著的抗炎、鎮(zhèn)痛和解熱作用。但是,近期有報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極高的致嚴重肝損害的用藥風險,需慎用。
6、阿司匹林
注意:16歲以下禁用
使用最久的一種退熱藥,其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也大,對胃腸刺激嚴重,甚至會誘發(fā)潰瘍。英國明確規(guī)定,16歲以下兒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該藥在國內兒科也趨于淘汰。
中醫(yī)是我國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內容豐富。有許多治療方法相對于西醫(yī)來說更有益于治理病患,所以我們要中西結合,在西醫(yī)解決不好的問題下,尋求中醫(yī)的方法。比如說用穴位治療,有人就問道退燒可不可以依據(jù)穴位治療,那么為了解答大家的疑問,我們一起來看看退燒的穴位有哪些吧。
按摩五大退燒穴位:大椎穴: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jīng)中所有陽經(jīng)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于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5滴為宜。
曲池、合谷、外關穴: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因而大家學會了中醫(yī)的點穴治療方法,在沒有藥物救治的情況下可先用此種方法抑制住病情。相信中國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有利于我們醫(yī)學的發(fā)展,病人的救治。比起西醫(yī)的簡單粗暴,中醫(yī)則講究耐心持久。所以運用中醫(yī)來治療需要你的堅持,加油,希望大家能堅持。
冬天的氣候既寒冷又干燥,十分容易導致受涼咳嗽,咳嗽是人的身體掃除凈盡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呼吸道防護反射動作。雖說咳嗽有其有益的一面,不過嚴重的咳嗽很長時間會造成呼吸道出血。因此一定要盡早的進行醫(yī)治,那么,快速止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甘蔗汁治咳嗽。甘蔗汁,蘿卜汁各半杯,野百合100克。先煮爛百合,再和入兩汁。睡前服食,每日1次。潤肺止咳,生津潤燥,寧心安神。治虛熱咳嗽,虛弱者病后氣管炎最宜。
白蘿卜子治咳嗽。白蘿卜子生熟各15克,生赫石末9克。先將白蘿卜子搗碎煮湯一大碗,送服生赫石細末,半小時后,再用此方1次。消積化痰。用治痰飲凝結癥。
川貝冰糖蒸梨。用川貝少許、梨一個、冰糖的量由你自己喜歡甜的程度來定,然后放入蒸鍋中將梨蒸到透明狀即可食用。
熱風吹面法。用電吹風對準兩側太陽穴,交替吹3-5分鐘,每日3次,可迅速緩解流鼻涕、鼻塞、打噴嚏、頭痛等癥狀。
芥菜姜湯祛痰止咳。鮮芥菜80克,鮮姜10克,鹽少許。將芥菜洗凈后切成小塊,生姜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兩碗,以食鹽調味。每日分2次服,連用3日見效。宣肺止咳,疏風散寒。治風寒咳嗽,伴頭痛鼻塞,四肢酸痛等。
花生棗蜜湯止咳化痰?;ㄉ?,大棗,蜂蜜各30克。用水共煎極爛。飲湯,日服2次。止嗽化痰。
上述的內容就是關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關于止咳的一些方法,相信現(xiàn)在大家對于快速止咳的方法應該已經(jīng)有所了解和認識了吧,不過咳嗽嚴重的話應及時的去醫(yī)院進行治療,避免嚴重的咳嗽會引發(fā)一些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的出現(xiàn),希望以上的介紹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嬰兒淚管堵塞,其實就是內線不通的一個癥狀,這種現(xiàn)象并不少見,有一些情況是隨著嬰兒不斷成長之后,會自然而然的緩解和痊愈的,但是有一些淚腺堵塞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那么需要通過一些手術進行治療,那就是淚腺疏通手術,手術最好是在嬰兒三歲之后再進行。
一、嬰兒淚道不通會自愈嗎
嬰兒淚道不通會自愈。 嬰幼兒鼻淚管堵塞絕大多數(shù)是先天性的,如何治療取決于孩子的年齡。約有90%的患者在出生后6周內自然緩解或痊愈。如果寶寶6個月之后鼻淚管還是堵塞,那么就要考慮進行手術疏通。
二、 寶寶淚道堵塞是怎么回事
新生兒淚腺堵塞是由于新生兒剛出生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鼻淚管下端還沒有完全發(fā)育好,被一層先天性殘膜封閉,或是被上皮細胞殘屑阻塞,引起淚道阻塞。這樣正常分泌的眼淚就不能通過淚道而排出,眼淚只好從面頰上流下來,形成流淚不止的現(xiàn)象。
三、寶寶淚道堵塞有什么危害
1、眼周皮膚濕疹:小兒面部皮膚嬌嫩,淚水刺激眼周皮膚會出現(xiàn)紅疹、糜爛、瘙癢,久治不愈。
2、淚囊炎:單純的淚道阻塞可能有透明粘液流出、沒有膿液溢出。但淚道不通,淚液在淚囊內積聚非常容易繼發(fā)感染出現(xiàn)淚囊炎。這時將有膿性液流出或有膿性眼眵。不及時治療,淚囊和淚道粘膜出現(xiàn)炎癥反應,使得淚道探通術后容易再次阻塞。
3、張力性溢淚:淚道不通,淚囊中長期積聚淚液、粘液甚至膿液,使得淚囊擴張失去彈性和淚液引流作用,即使淚道打通,也會由于淚囊收縮無力而造成張力性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