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養(yǎng)血安神食療
女人春季養(yǎng)生保健食療方。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女人養(yǎng)血安神食療”,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一般上年紀的女性,常會出現(xiàn)失眠多夢、皮膚暗黃等,這都是要補血養(yǎng)血的情況。那該怎么辦呢補血的食物有哪些?小編教大家補血食譜。一起來看看。
大棗姜湯:
大棗姜湯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姜湯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綠茶姜湯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鹽醋姜湯現(xiàn)i在是春天,但是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shù)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姜汁可樂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4款養(yǎng)血食療方幫你忙
根據(jù)排卵與否,通常將功血分為無排卵型及排卵型兩大類,前者多見,約占80%~90%,主要發(fā)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見于生育期婦女。
以下幾款家庭食療方有助調理子宮異常出血:
【歸地燒羊肉】
配方:羊肉500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干姜10克。
制法:將羊肉切塊,放入砂鍋內(nèi),加當歸、生地、干姜、醬油、糖、料酒等,用文火燒至羊肉熟透。
功效:溫腎固沖,調經(jīng)止血。
用法:佐餐分次食用。
【墨魚燉烏雞】
配方:墨魚250克,甲魚1只,烏骨雞1只。
制法:將墨魚去骨,甲魚去爪、內(nèi)臟等,用開水燙后去黑衣,烏骨雞去毛、內(nèi)臟后洗凈一起入鍋,加適量水,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燉1小時至爛熟,加食鹽調味。
功效:滋陰養(yǎng)血,化瘀調經(jīng)。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桂圓蓮子粥】
配方:桂圓肉20克,蓮子肉15克,紅棗6個,糯米30克。
制法:紅棗去核,與糯米、桂圓肉、蓮子肉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熬煮至熟爛,加糖調味。
功效:健脾益氣,養(yǎng)血止血。
用法:每日1劑,可經(jīng)常食用。
總結:姜茶養(yǎng)生食療法和補血食譜都記得了嗎!養(yǎng)血安神、有助調理子宮異常出血。女性朋友們養(yǎng)足血才能紅潤有光澤哦。
ys630.COm精選閱讀
經(jīng)、孕、產(chǎn)、乳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女性生理以血為主,以血為用 。女性通過養(yǎng)血,可以達到調經(jīng)、美容的目的。那么,月經(jīng)不調,氣色不好,如何通過飲食達到養(yǎng)血調經(jīng)、美容的目的呢?人體由于先天稟賦差異和后天條件的影響,可以形成不同類型的體質,從陰陽兩個方面分有:偏于陰虛型或偏于陽虛型。根據(jù)月經(jīng)情況大致也可以分為兩類:月經(jīng)稀發(fā)或月經(jīng)量多。
月經(jīng)稀發(fā)者:月經(jīng)稀發(fā)是指月經(jīng)周期后延,超過35天以上者。中醫(yī)稱本病為月經(jīng)后期、月經(jīng)錯后、經(jīng)水過期、經(jīng)遲,如閉經(jīng)、月經(jīng)量少、月經(jīng)后錯等。
屬陰虛體質者:月經(jīng)閉止6個月以上;或月經(jīng)量明顯減少或經(jīng)期不足2天;或經(jīng)期后錯超過七天以上。顴紅唇干,五心煩熱,盜汗干咳,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奶黃香粥
主料:牛奶250毫升 雞蛋黃1個 香梨2個粳米100克
配料: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梨去皮、核,切成丁,加適量的冰糖蒸15分鐘。
2、雞蛋煮熟,取黃,打碎。
3、牛奶放入洗凈的粳米熬成粥狀。
4、將梨丁和蛋黃放入煮好的粥中即可。
功效:清熱潤燥 養(yǎng)血調經(jīng)食譜分析:牛奶又名牛乳,味甘性平,入心,肺經(jīng),能養(yǎng)血補虛,益肺生津潤腸。治療各種虛損之證,牛奶中富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鎂、鉀、鈉等元素及多種維生素。粳米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除煩止渴。雞蛋黃滋陰潤燥,養(yǎng)血益腎,含大量卵磷脂。香梨味甘性涼,入肺、胃經(jīng),能生津潤燥、清熱止咳、除煩解毒。
此粥滋補潤燥功效較強,且易消化,味道清新可口。
屬陽虛體質者:月經(jīng)閉止6個月以上;或月經(jīng)量明顯減少或經(jīng)期不足2天;或經(jīng)期后錯超過七天以上。面色萎黃,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舌淡,脈細緩或細弱。
黑糯米粥
主料:大棗30克 桂圓10粒黑糯米100克
配料: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大棗洗凈待用。
2、桂圓去皮洗凈待用。
3、黑糯米洗凈,加入大棗、桂圓適量水煮成的粥狀,依口味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功效:溫腎健脾 補血調經(jīng)
食譜分析: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溫以補脾經(jīng)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wèi),生津液。大棗中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桂圓肉味甘平質潤,能養(yǎng)血安神,補心益脾。黑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能補中益氣。
此粥味道香甜,可供早晚食用,是滋補強身美容的佳品。
女性的身體極為敏感,稍微勞累過度或者是環(huán)境改變,都容易出現(xiàn)月經(jīng)周期的變化,月經(jīng)量的增加或減少,甚至出現(xiàn)閉經(jīng)現(xiàn)象。月經(jīng)不調并不是只有藥療才能治好,一些食療方同樣有藥用功效。下面是小編推薦的6個養(yǎng)血調經(jīng)的食療方,有需要的女性朋友們可以試試。
益母草汁粥
功效:滋陰,養(yǎng)血,調經(jīng),消瘀,解渴,除煩,適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凈、瘀血腹痛等。
配料:鮮益母草汁10克,鮮生地黃汁、鮮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適量,大米100克。
制作:大米煮粥,待米熟時,加入上述諸藥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溫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宜忌:宜用沙鍋,不宜用鐵鍋。脾虛腹瀉者忌用。吃粥期間忌蔥、韭菜。
紅花糯米粥
功效:養(yǎng)血活血調經(jīng),適用于月經(jīng)不調有血虛、血瘀者。
配料:紅花、當歸各10克,丹參15克,糯米100克。
制作:先煎諸藥,去渣取汁,后入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益母草煮雞蛋
功效:補血調經(jīng),適用于月經(jīng)先期有胸腹脹痛者。
配料:益母草30克,雞蛋2個。
制作:將益母草、雞蛋加水適量同煮,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月經(jīng)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吃蛋飲湯。
當歸延胡湯
功效:活血散寒調經(jīng),適于月經(jīng)后期,兼治閉經(jīng)。
配料:當歸9克,延胡索5克,生姜2片。
制作:將上述3味水煎。
用法:連服3劑,每日1劑。
痛經(jīng)茶
功效:溫經(jīng)理氣,止痛。適用于青年女性月經(jīng)前或經(jīng)行時腹部隱痛、有脹滿感或時感腹冷等癥。
配料:香附、烏藥、延胡各10克,肉桂3克。
制作:上述4味共同研成碎末后,用沸水沖泡。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3~5天。
豆豉羊肉湯
功效:溫經(jīng)散寒,適用于血寒性月經(jīng)后期。
配料:生姜15克,豆豉50克,羊肉100克,食鹽適量。
制作:將上述3味同放沙鍋中,煮至羊肉爛熟,加鹽適量。
用法:吃羊肉,喝湯。月經(jīng)前10天,每天1次,連服3~5天。
“家備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姜湯吧。
大棗姜湯:
大棗姜湯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姜湯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綠茶姜湯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鹽醋姜湯現(xiàn)i在是春天,但是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shù)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姜汁可樂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家備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姜湯吧。
大棗姜湯
大棗姜湯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姜湯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綠茶姜湯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夏天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shù)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姜汁可樂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你是否會煩惱年紀輕輕就成了黃臉婆?是否煩惱月經(jīng)不調影響情緒?這主要都是貧血惹的禍。想要補血,不妨從食療入手。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多吃補血食物,不但可以補充女人所流失的血氣,還能養(yǎng)成紅潤血色。下面小編向你推薦的幾種簡單的食療方法,讓我們從里到外做個有氣色的靚麗女人,下面跟小編一起去看看下文的具體介紹。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因為工作壓力或內(nèi)分泌問題容易出現(xiàn)皮膚暗黃,所有的問題最先在臉色呈現(xiàn),萎黃或蒼白。其實,只要我們平時注重食物的飲用,多吃補血食物,無形中就會補充我們身體所需的鐵元素,女人想要紅潤的好膚色就一定要學會補血,只要氣血相通,膚色就會光彩照人。
一、養(yǎng)生補血粥:
具有養(yǎng)心補脾、滋補強壯的功效
原料: 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制作:先取上述八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xù)煮爛成粥。
二、健脾補氣粥:
具有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的功效
原料:羊骨兩具(約重100克左右)。粳米或糯米100克,食鹽、生姜、蔥白各少許。
制法:先取新鮮羊骨,洗凈敲碎,加水煎湯,高火約20分鐘。再取湯代水,下米煮粥。高火10分鐘,待粥快好時,加入蔥白、生姜、細鹽,稍煮即可。
三、滋陰補血粥:
具有溫中健脾、雙補氣血、健身益壽之功效
原料:糯米500克,桂圓干30克,紅糖120克,冬瓜糖60克,黑白芝麻各15克,大棗30克,銀耳30克。
制法:將桂圓去殼,紅棗洗凈去核,銀耳發(fā)透去雜質,糯米淘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大棗、桂圓肉、銀耳、冬瓜糖,加水適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下芝麻、紅糖,再煮爛成粥,分頓食用。
四、養(yǎng)血理虛粥:
具有補肝益腎,養(yǎng)血理虛之功效
原料:制首烏60克,紅棗3-5 枚,粳米100 克。
制法: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煮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五、補血養(yǎng)氣湯:
有補鐵作用,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原料:豬肝 350克 菠菜150克 枸杞 適量
制法:豬肝洗凈切片與淀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nèi)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g洗凈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六、雙紅補血湯:
滋陰補血,養(yǎng)顏護膚
原料:紅薯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
制法:把紅薯、紅棗和清水2000毫升一起下鍋煮開,紅薯熟才下紅糖這個夏天經(jīng)常吃的甜品,喜歡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紅薯換成南瓜。
雞蛋補血法:有補鐵的作用,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原料:雞蛋2個,鹽少許。
制法: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哦~強烈推薦)
七、紅棗混搭補血法:
紅棗、桂圓、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們常吃的補血、補腎的食品,將它們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補血食療方。
紅棗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泡酒喝的效果最好。
紅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的茶了,特別適合教師、營業(yè)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還能治療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常喝紅棗、桂圓、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膚白皙,美容效果不錯。枸杞子不要放多,幾粒即可,紅棗和桂圓也就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后給自己泡一杯,不但補氣血,還能明目,特別適合長期待在電腦前的工作狂們。
紅棗、紅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紅豆比較不易燒爛,可以先煮紅豆,紅豆煮爛了,再放入糯米,紅棗一起燒,也是一道補血的佳肴。
紅棗、花生、桂圓,再加上紅糖,加水在鍋里慢慢地燉,燉得爛爛的,經(jīng)常吃,補血的效果很好。
養(yǎng)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養(yǎng)好血液能夠幫助我們保護身體健康,所以對于養(yǎng)血我們就要重視起來,而小編今天為大家?guī)淼谋闶且豢钅軌蝠B(yǎng)血的茶飲,以及一些養(yǎng)血的食物,希望大家的身體能夠更加健康哦。
酸棗石茶
原料
酸棗仁5g、代赭石3g、花茶1g。
用法
用300ml水煎煮酸棗仁、代赭石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茶飲。也可不用茶。
功能
養(yǎng)血,重鎮(zhèn)安神。
用途
陽燥動神不安舍所致失眠。
養(yǎng)血的食物
1、黑棗
干棗里最為推崇的是黑棗和蜜棗,它們每100克含鐵量在3.7 ̄3.9毫克之間,也算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棗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促進鐵離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湯、煮粥食用。
2、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補血水果。將葡萄曬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鐵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曬制過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營養(yǎng)含量遠遠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穩(wěn)定營養(yǎng)素的保留,如鐵、鋅、錳、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
3、阿膠
阿膠用驢皮煉成,可使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明顯升高;動物實驗,認為補血作用優(yōu)于鐵劑。用生血片(胎盤粉、皂礬、海螵蛸、肉桂、阿膠組成)治療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每次2片,日3次,治療100例,總有效率達86%。(遼寧中醫(yī)(1)19,1997)。或用阿膠與當歸、熟地、黨參、圓肉、枸杞子每日煎服,作者在實踐中,認為治療肝腎陰虛型貧血和女人補血補氣有療效。
4、當歸
有補血活血作用,治療女性貧血可用當歸補血湯(當歸身、黃芪),或當歸與雞血藤合用;亦可用當歸芍藥散及四物湯加阿膠應用;專家建議用當歸、黨參、阿膠(烊化)煮汁沖服紫河車粉,對女人補血補氣有一定的療效。
5、烏雞
烏雞可謂是女人補血補氣最佳食物,不僅能補虛強身,治一切虛衰疾病,又能治消渴及噤口痢,以及胸脅腕腹絞痛,益產(chǎn)婦,也能治產(chǎn)后虛弱、崩中帶下。
6、桑葚
桑葚不但可以幫助女人補血,而且還可以美容養(yǎng)顏,是女性保養(yǎng)首選佳品。桑葚含豐富天然鐵,被稱為補血果幫助女人補血不容忽視。
7、紅棗
紅棗性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糖和各種氨基酸,有很好的養(yǎng)血保血作用。其所含的某種成分能夠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可使面色紅潤。
結語:通過上述食物可以幫助我們輕松養(yǎng)血,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因此在生活中因為養(yǎng)血而頭疼的朋友不妨試一試這些方法哦,這樣便可以保護身體,避免疾病,讓自己不再因為血液問題而煩惱了。
肝腎功能的正常運轉,是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保證。但是卻有很多人是有肝腎陰虛的癥狀的,這里小編介紹桑椹桂圓酒給大家。喝些桑椹桂圓酒,能幫助治療肝腎陰虛的癥狀。桑椹桂圓酒的功效是養(yǎng)血安神,那么桑椹桂圓酒的用法是什么呢?
配方
桑椹100g,龍眼肉(桂圓肉)100g。
制法
將上述兩藥與燒酒2000ml同入壇內(nèi)浸泡,7日后即可飲用。
用法
口服。每次10~20ml,每日2次。
功效
養(yǎng)血安神,美容延年。
主治
用于肝腎陰虛,虛勞贏弱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怔忡、便秘、目暗、耳鳴、容顏衰老等。
宜忌
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慎用。
附記
桑椹含蕓香苷、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糖類及無機鹽,具有興奮造血功能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理作用。桑椹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久服能烏發(fā)明目,對老年人病后津枯便秘極其有效。配伍龍眼肉,養(yǎng)血安神。桑椹和龍眼肉都是食藥兩用之品,所以桑椹桂圓酒可以長期適量飲用,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肝腎陰虛
肝陰虛與腎陰虛并舉則為肝腎陰虛,常因腎陰虛而影響肝陰不足,火由肝陰耗傷及腎陰也形成肝腎陰虛,肝腎虛常表現(xiàn)為目花、目干、易疲勞、肢麻、脅隱痛等證;腎陰虛則腰膝酸痛、耳鳴、不孕等證。
補腎菜譜
一、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斷各15克,豬腰子1對,白酒25毫升,蔥、味精、醬油、大蒜、姜、鹽、白糖各適量。制法是先將豬腰洗凈切成腰花放碗內(nèi),加白糖、鹽、酒;另將杜仲、川斷煎取濃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燒熱鍋,倒入腰花速炒熟,然后加入調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
二、茴香燉煮腎
取小茴香20克,豬腰1對,蔥、姜、鹽、酒各適量。制法是先將豬腰(即豬腎)洗凈后,在凹處剖一口子,將茴香、鹽裝入豬腰剖口內(nèi)。用白線縫合剖口后,放入鍋內(nèi),加蔥、姜、酒、清水適量,用文火燉熟后食用。此法適用于偏腎陽虛的腎虛腰痛。
三、杞地山藥粥
取生地黃20克,山藥、杞果各50克,大米100克。制法是將生地黃切碎,山藥搗碎,和杞果、大米共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每日1次。此法適用于偏腎陰虛的腎虛腰痛。
結語:有關桑椹桂圓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桑椹桂圓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多喝桑椹桂圓酒能幫助我們養(yǎng)血安神補腎,對治療肝腎陰虛的癥狀有很多的輔助作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向醫(yī)生咨詢一下喲!
失眠是很痛苦的事情,晚上睡不著,白天還很困。影響工作影響生活還有對身體也不好。希望有相應癥狀的朋友們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這里小編推薦酸棗石茶給大家,酸棗石茶的功效就是治療失眠的,來看酸棗石茶的用法!
原料
酸棗仁5g、代赭石3g、花茶1g。
用法
用300ml水煎煮酸棗仁、代赭石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茶飲。也可不用茶。
功能
養(yǎng)血,重鎮(zhèn)安神。
用途
陽燥動神不安舍所致失眠。
失眠
病因
失眠按病因可劃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
1.原發(fā)性失眠
通常缺少明確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遺留失眠癥狀,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發(fā)性失眠和主觀性失眠3種類型。原發(fā)性失眠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主要是一種排除性診斷。當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遺留失眠癥狀時即可考慮為原發(fā)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其病因都可以溯源為某一個或長期事件對患者大腦邊緣系統(tǒng)功能穩(wěn)定性的影響,邊緣系統(tǒng)功能的穩(wěn)定性失衡最終導致了大腦睡眠功能的紊亂,失眠發(fā)生。
2.繼發(fā)性失眠
包括由于軀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濫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與睡眠呼吸紊亂、睡眠運動障礙等相關的失眠。失眠常與其他疾病同時發(fā)生,有時很難確定這些疾病與失眠之間的因果關系,故近年來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時伴隨其他疾病的失眠。
臨床表現(xiàn)
1、睡眠過程的障礙
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時間減少。
2、日間認知功能障礙
記憶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計劃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時容易出現(xiàn)日間嗜睡現(xiàn)象。
3、大腦邊緣系統(tǒng)及其周圍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
心血管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血壓不穩(wěn)定,周圍血管收縮擴展障礙;消化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便秘或腹瀉、胃部悶脹;運動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頸肩部肌肉緊張、頭痛和腰痛。情緒控制能力減低,容易生氣或者不開心。
4、其他系統(tǒng)癥狀
容易出現(xiàn)短期內(nèi)體重減低,免疫功能減低和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
結語:有關酸棗石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酸棗石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酸棗石茶能治療失眠,而且是陽燥動神不安舍所致的失眠,有相應癥狀的朋友可以買些這類茶來喝一下,效果不錯的。
養(yǎng)血安神中草藥有哪些
1、養(yǎng)血安神中草藥有枸杞子
枸杞子是一味藥食兼用之品?!端幮哉摗分休d:“能補益髓諸不足,安神。”《攝生秘剖》中的名方“杞圓膏”,主治神經(jīng)衰弱,認為有“安神養(yǎng)血,滋陰壯陽,益智,強筋骨,澤肌膚,駐顏色”作用,就是以枸杞子配合等量的龍眼肉熬制而成的。在民間,對神經(jīng)衰弱之人習慣用枸杞子30克,羊腦1副,加清水適量燉服。
2、養(yǎng)血安神中草藥有靈芝
靈芝,性味甘,微苦,微溫。有益氣,養(yǎng)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心氣虛或氣血不足 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癥。靈芝為味甘、平和之品,能益心氣、寧心神、增智慧,故治上述 諸證,并可廣泛用于一切虛勞體弱之癥。
3、養(yǎng)血安神中草藥有首烏藤
本品味甘,入心、肝二經(jīng),能補養(yǎng)陰血,養(yǎng)心安神。首烏藤適用于陰虛血少之失眠多夢,心神不寧,頭目眩暈等癥,常與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等養(yǎng)心安神藥同用;若失眠而陰虛陽亢者,可與珍珠母、龍骨、牡蠣等潛陽安神藥配伍。
4、養(yǎng)血安神中草藥有合歡皮
合歡皮,為豆科植物合歡的干燥樹皮,多于夏秋季節(jié)剝?nèi)?曬干而成。性味甘、平。常用于情志不遂憂郁而致失眠者、心神不寧等下,臨床多與柏子仁、心參、酸棗仁等同用,以增強養(yǎng)心開郁、安神定志作用。
養(yǎng)血安神的食物
1、養(yǎng)血安神的食物有葡萄
中醫(yī)最常將葡萄視為補血、活血之食物,古籍中說:“大補氣血,舒筋活絡,泡酒服之?!逼咸阎泻心茌o助睡眠的物質——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腦中松果腺分泌的一種物質,與睡眠有密切關系,它可以幫助調節(jié)睡眠周期,使不正常的睡眠情況得到改善。
2、養(yǎng)血安神的食物有黃花菜
黃花菜味鮮質嫩,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yǎng)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chǎn)后的調補品。金針菜含鐵量比菠菜高了20倍,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一些營養(yǎng)素。
3、養(yǎng)血安神的食物有蓮子
蓮子有養(yǎng)心鎮(zhèn)靜安神之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稱它“主補中、養(yǎng)神、益氣力?!泵鞔顣r珍說它能“交心腎,益精血?!边m宜神經(jīng)衰弱者同芡實、糯米煮稀粥吃。清代養(yǎng)生學家曹廷棟在《老老恒言》中亦云:“蓮肉粥,補中強志,兼養(yǎng)神益脾。”民間多用蓮子30個,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
養(yǎng)血安神的食譜
1、養(yǎng)血安神的食譜有蓮藕花生豬骨煲白鴿
蓮藕750克、花生8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墨魚干1只、白鴿2只、豬骨250克、生姜3片。各配料洗凈,紅棗去核,陳皮去瓤,蓮藕去節(jié)、切段塊,墨魚干稍浸泡;白鴿宰洗凈,去臟雜;豬骨洗凈,敲裂。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2、養(yǎng)血安神的食譜有章魚干豬腳姜湯
章魚干1~2只(約150克)、豬腳2只、生老姜1塊。章魚干略浸洗;老姜切片;豬腳去毛、甲,洗凈,斬件,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凈(即“飛水”)。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章魚干、豬腳可撈起佐餐用。
3、養(yǎng)血安神的食譜有圓肉姜棗煲瘦肉
圓肉10克、生姜3片、紅棗15個、豬瘦肉300克。圓肉、紅棗洗凈,紅棗去核;豬瘦肉洗凈,切塊。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增加人體的精氣神是我們常見的養(yǎng)生生活方式,但是如今大多數(shù)人忙于工作和學習,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到自身的身體情況,補益安神成為了一種難能可貴。如今我們?yōu)槟榻B一款叫做養(yǎng)血安神丸的藥物,它對于補益安神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讓內(nèi)心浮躁的內(nèi)心得到釋放,享受健康生活。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養(yǎng)血安神丸
商品名稱:養(yǎng)血安神丸
拼音全碼:yangxueanshenwan
【主要成份】首烏藤、雞血藤、熟地黃、地黃、合歡皮、墨旱蓮、仙鶴草。包衣輔料為生赭石粉。
【性 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濃縮丸,除去外衣呈棕褐色;味微澀。
【適應癥/功能主治】養(yǎng)血安神。用于失眠多夢,心悸頭暈。
【規(guī)格型號】36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0粒)6克,一日3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脾胃虛寒,大便溏者忌服。
【注意事項】1.脾胃虛弱者宜在飯后服用,以減輕藥物對腸胃的刺激。2.服藥二周內(nèi)癥狀未改善,應向醫(yī)師咨詢。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5.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6.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7.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閉,防潮。
【包 裝】塑料瓶包裝,每瓶裝36克。
【有 效 期】24 月
【執(zhí)行標準】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一冊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1020446
【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
看完上述對于養(yǎng)血安神丸的介紹,您現(xiàn)在對于這種藥物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了吧?補益安神對于身體來說重要性非常大,大家千萬不能忽略了身體出現(xiàn)的各種細小危害,往往小毛病能牽出大疾病出來。
心腦血管疾病是個比較復雜的疾病,治療起來需要注意的地方挺多的。還要從平時的生活習慣抓起,可以嘗試一些養(yǎng)生方法,對改善病情有幫助。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茶飲保健法,喝四物養(yǎng)血茶。四物養(yǎng)血茶的功效不錯喲,來看四物養(yǎng)血茶的制法。
組成
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黃12克、川芎5克。
制作
將以上原料去雜質后搗成末狀,放入杯中,加入熱水沖泡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滋陰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腦。
適用范圍
適宜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癥患者服用。
分析
當歸性溫味甘,歸肝、心、脾三經(jīng),有活血補血之功效,用于治療貧血、月經(jīng)不調等血癥,對便秘也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熟地黃服用后能夠補精益髓,對血虛導致的面色萎黃有滋養(yǎng)的作用。還能夠緩解頭暈眼花、耳鳴、須發(fā)早白等一切由經(jīng)血虧虛引起的癥狀。白芍同熟地黃的作用相仿,同時還可以用于治療肝病。對于肝炎引起的兩助脹痛、頭暈目眩等癥有治療功效。
服法
日常代茶溫服。
注意事項
感冒時停用。
心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常見癥狀有心悸、氣短、端坐呼吸、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胸骨后的壓迫性或緊縮性疼痛、胸悶不適、水腫、發(fā)紺、暈厥、咳嗽咯血、虛弱、噯氣、上腹痛、惡心、嘔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2.腦血管疾病
可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眩暈等;或肢體無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覺障礙;單側肢體運動不靈活;語言障礙,說話不利索;記憶力下降;看物體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轉動不靈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調,站立不穩(wěn);意識障礙;頭痛或者惡心嘔吐;頭暈、耳鳴等。
結語:有關四物養(yǎng)血茶的功效和制法,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四物養(yǎng)血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喝四物養(yǎng)血茶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好處,建議此類病人平時多喝一點。有關心腦血管疾病的癥狀,上述也有所提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家備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姜湯吧。
大棗姜湯: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現(xiàn)i在是春天,但是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shù)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