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血安神大棗姜湯 五款姜茶養(yǎng)生食療方法
五個養(yǎng)生食療方法。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養(yǎng)血安神大棗姜湯 五款姜茶養(yǎng)生食療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備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姜湯吧。
大棗姜湯: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現(xiàn)i在是春天,但是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yS630.Com相關推薦
生姜是人們平時做菜的時候經常用到的一種食材,生姜除了做菜還有許多其他的作用。生姜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你知道有嗎?你知道紅糖姜茶的做法嗎?你知道姜茶的做法有哪些嗎?今天三九養(yǎng)生堂小編為大家推薦6款姜茶養(yǎng)生食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紅糖姜茶】
材料:紅糖、金絲棗、姜。
做法
1、將紅糖、無核金絲棗、姜片放入燉煮的容器中;
2、注入適量清水(用礦泉水最好);
3、蓋上蓋子,燉煮半個小時即可。
紅糖姜湯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大棗姜湯】
材料:大棗15枚、姜片4片、紅糖20克
做法
1、大棗用流動水沖掉表面的浮塵,生姜去皮切成大片,紅糖準備大約20克;
2、取一只小鍋,冷水時將大棗和姜片放入,小火煮至沸騰;
3、持續(xù)讓棗茶沸騰5分鐘,然后將紅糖倒入,待紅糖完全化開就可以關火了即可。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味辛溫,具有溫中、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茶姜湯】
材料:紅茶5克、干姜1克、赤砂糖20克
做法
1. 紅茶、干姜入鍋并加入適量的水煮20~30分鐘;
2. 再放入適量紅糖煮3~5分鐘即可。
小貼士:先用旺火煮至沸騰,再轉回小火煮。
【蜂蜜姜茶】
材料:生姜100克、菊花20克、蜂蜜100ml。
做法
1、生姜洗凈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湯鍋中,加水沒過姜片大約3厘米,用大火燒開后轉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時;
2、待姜片出香味,湯水變黃后,放入菊花繼續(xù)用小火熬煮10分鐘,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關火使湯水自然冷卻;
3、最后在鍋中加入蜂蜜充分攪勻,涼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過濾鍋中的殘渣。
【可樂姜湯】
做法
把可樂倒入鍋內,姜切片放到可樂里,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大火熬煮約10分鐘,令姜絲滋味滲入可樂中,關火,即可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生姜綠茶】
做法
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
綠茶姜湯鮮榨的姜汁可防感冒,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
什么樣的人吃姜最好
一、體質偏寒者
體質偏寒者通常會有平常怕冷、手足發(fā)涼、吃冷食后易腹瀉等癥狀,這些人很適合多吃姜,因為姜性溫,可以用來溫中驅寒。
姜性偏溫熱,還可以調矯食物的寒性,比如人們吃螃蟹時,往往要搭配些姜末做佐料,這就是因為螃蟹性寒味腥,而姜即可中和寒性,又可消除腥膻,能夠防止寒傷脾胃,避免消化不良。同樣的道理,身有寒癥之人,應該常常吃些姜來調矯體內的寒涼。
另外,姜可壯陽,所以許多男性朋友們特別喜歡吃姜,至于說效果怎么樣,那要試過才知道。自古的確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
二、胃寒者
胃寒者如有喜食熱飲、干嘔清水等癥狀的人食用生姜比較合適。尤其是夏天,人們好涼,經常吃些冷飲和涼性的水果,造成寒涼侵胃,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將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從五色上講,姜屬于黃色食物。黃色屬土,按照中醫(yī)五行的理論,它是入脾胃的,能夠健脾胃,助消化。如果胃不好,可以每天早上用生姜水沖個雞蛋空腹喝下,既能散掉胃中的的寒氣,還能夠提供給腸胃溫和的滋養(yǎng)。
姜還可以止嘔。其實我們生活中常常就用到它的止嘔功效,比如沿海地區(qū)的漁民出海時嘴里常常嚼著糖或鹽腌制生姜,有暈車毛病的人,在乘車前喝些姜水,在乘車途中含幾片姜,都是為了抑制暈船暈車造成的嘔吐。
三、食欲不振者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姜”,當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可以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點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
姜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排除積淤體內的毒素,同時姜還能夠解毒,比如魚、蝦、禽肉中毒,或者誤食木薯、野芋頭、野蘑菇或者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都可以用姜來解毒,可以說姜就是一個人體的清道夫,把人體內的污穢掃除得干干凈凈。
姜還可以提神醒腦,辛辣之物可以開竅,竅開則氣血暢通,自然神輕氣爽。比如有人在夏天中暑昏倒了,可以給他灌一杯姜汁,很快就能醒過來。另外像中風等原因出現(xiàn)暈倒、昏迷都可以試試姜汁。
四、風寒感冒患者
姜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應用。如果在外面淋了雨,或者受了風寒,回到家就會喝上一碗熱乎乎姜湯,身體就會有所改善。
為什么姜湯能夠抵御風寒,治療風寒感冒呢?姜是走表的,它性溫味辛,可以散寒發(fā)汗,疏通因受風邪寒邪侵入而阻滯的氣機,所以風寒感冒可以用生姜,再加些紅糖趁熱服用,不一會就有一股熱流流遍全身,體內的風寒往往能夠得汗而解。
但生姜飲料只能用來治療風寒型感冒,而風熱感冒屬于人體傷于風熱,如果這時再服用生姜類溫熱藥,就如同火上澆油。
流感一般不用生姜來治療,因為中醫(yī)認為,流感需用苦寒中藥清瘟敗毒,而姜不具備苦寒之性。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6款姜茶養(yǎng)生食療的做法了嗎?你知道生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了嗎?不過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看是否適合吃生姜,正確食用,才能給你帶來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
腎虛是生活中不少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腎虛其實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疾病,只是因為冬季天氣寒冷,陽氣下降引起的腎虛,不光是男性女性同樣也會如此,這個季節(jié)最需要養(yǎng)生的地方就是腎臟,腎臟陰陽之氣平衡了,身體也就不會生病,那么冬季補腎養(yǎng)生食療方法有哪些呢?
冬天怎么做羊肉吃最滋補
第一肉:羊肉
推薦理由: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jié)。
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xiàn)手足冰冷,氣血循環(huán)不暢的情況。泵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羊肉的肉質比豬肉細嫩,且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泵羊肉熱量比其它畜肉高,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增加消化酶,泵保護胃壁,易于消化,因此多吃羊肉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民間有“要想長壽,常吃羊肉”的說法。
最佳食用方法: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泵因為羊肉經過燉制,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于消化。
最佳搭配:搭配山楂或綠豆可以去除膻味;搭配白蘿卜、山藥可補益脾腎、益胃平肝;搭配胡蘿卜可補虛益氣。
冬天的季節(jié)最常見的養(yǎng)生方法就是通過食物來滋補身體,寒冬臘月正是吃羊肉的最佳時節(jié),在這個期間吃羊肉火鍋或是吃羊肉能增加身體血液流暢,滋補氣血,健脾開胃的功效,冬天吃羊肉還能御寒,對腎虛體質下降,氣血不足的朋友有很好的幫助。
本文導讀: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很好的吸收營養(yǎng),長得白白胖胖的,但是寶寶不愛吃東西讓人很犯愁,這個時候可以煲些湯水給寶寶吃,幾天就為大家介紹寶寶三款養(yǎng)生食療方。
一、雞蛋面片湯
食材:雞蛋4個,面粉400克,菠菜200克
調味料:鹽、味精、醬油、香油
做法:
1、取小盆,倒入面粉,加雞蛋液和成面團,搟成薄片,切成小塊;
2、菠菜清洗干凈,用沸水汆燙下,切末備用;
3、鍋加水,煮沸,放面片,煮熟后放菠菜末,加鹽、味精、醬油、香油即可食用。
食療功效:該湯品是寶寶斷奶前后除母乳或配方奶粉之外添加的良好食品,7個越大的寶寶需要補充不同的熱量與營養(yǎng)素,也要訓練咀嚼與吞咽能力。
二、咸蛋芥菜豬肝湯
食材:咸蛋2個,芥菜300克,豬肝200克,姜1塊
調味料:鹽
做法:
1、芥菜洗凈切段,豬肝洗凈切薄片,姜去皮,洗凈切片,咸蛋切瓣備用;
2、鍋加水,燒開,放咸蛋和生姜,煮出味后放豬肝,煮滾,放小芥菜,加鹽,攪拌均勻即可。
食療功效:豬肝含有豐富的鐵質,能促進幼兒大腦發(fā)育、預防佝僂病。
三、胡蘿卜山藥煲
食材:山藥50克,胡蘿卜100克,雞胗1個(帶雞內金者),炒山楂30克
調味料:鹽、雞清湯適量
做法:
“家備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姜湯吧。
大棗姜湯:
大棗姜湯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發(fā)揮姜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此外,生姜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紅糖姜湯:
紅糖姜湯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huán),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綠茶姜湯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鹽醋姜湯現(xiàn)i在是春天,但是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fā)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姜汁可樂:
姜汁可樂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tài)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fā)干發(fā)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yǎng)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yǎng)分的流失。張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本文導讀:入秋后天氣干燥容易傷肺,這個時候要注意滋陰潤肺,滋陰潤肺首先要多喝水,其次,可以試試滋陰潤肺食療偏方。
1、百合生地人參湯
材料:百合、生地、人參、麥冬、百部、熟地黃、桔梗各取9克,貝母、白芍各取10克
做法:將說有材料放進鍋里,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食用方法:飲汁,每天1劑,分兩次飲用
功效:滋陰潤肺
2、桑葉桔梗湯
材料:桑葉15克,桔梗、甘草各9克,杏仁6克,菊花12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煎汁
食用方法:飲汁,每天1劑
功效:風熱咳嗽、咽喉腫痛、痰多者適用
3、麥冬知母蜜糖水
材料:知母12克,麥冬、玉竹各15克,沙參30克,蜂蜜一些
做法:將知母、麥冬、玉竹、沙參加水煎汁,稍涼后放些蜂蜜
食用方法:飲汁,每天1劑
功效:能改善口干咽燥、滋陰潤肺
4、銀耳冰糖水
材料:冰糖30克,銀耳10克,
做法:銀耳泡發(fā)后放入鍋中,加入冰糖,加水,大火煮沸,小火煮爛
食用方法:每天喝一次
功效:滋陰潤肺
5、煮冬菜
材料:干冬菜30克,香油適量
功效:能化痰理氣、滋陰潤肺(99健康網(.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現(xiàn)在的生活工作壓力都特別的大很多的朋友都感覺自己心神不定,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能入眠,一些現(xiàn)象如果得不到好的緩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當然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懂得一些安神的好方法,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具體的說一說安神的食療方法,為了你的身體保健睡眠健康快來了解一下吧!
如果你想睡得香,飲食是最安全的方法,妥善運用有安神、鎮(zhèn)靜功效的中藥調理,就可以自然又健康的吃出睡意。以下推介七種湯飲,不妨試試:
一、酸棗仁湯: 酸棗仁三錢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較恒定的鎮(zhèn)靜作用。對于血虛所引起的心煩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二、靜心湯: 龍眼肉、川丹參各三錢,以兩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鐘服用??蛇_鎮(zhèn)靜的效果,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功效較佳。
三、安神湯: 將生百合五錢蒸熟,加入一個蛋黃,以200c.c.水攪勻,加入少許冰糖,煮沸后再以50c.c.的水攪勻,于睡前一小時飲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鎮(zhèn)靜的作用,經常飲用,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四、三味安眠湯: 酸棗仁三錢,麥冬、遠志各一錢,以水500c.c.煎成50c.c.,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種藥材均有寧心安神鎮(zhèn)靜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五、桂圓蓮子湯: 取桂圓、蓮子各二兩煮成湯,具有養(yǎng)心、寧神、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于中老年人、長期失眠者服用。
六、養(yǎng)心粥: 取黨參35公克,去子紅棗10枚、麥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c.c.的水煎成500c.c.,去渣后,與洗凈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紅糖服用??蛇_養(yǎng)氣血安神的功效,對于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夢者有明顯改善作用。
七、百合綠豆乳: 取百合、綠豆各25公克,冰糖少量,煮熟爛后,服用時加些牛奶,對于夏天睡不著的人,有清心除煩鎮(zhèn)靜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于腦部轉成血清素促進睡眠。酸棗仁湯,我去年經常失眠,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去看中醫(yī)后他開的藥方里每次都有這個東西。
以上為大家推薦的這些食療的安神方法你都掌握了嗎?聊的方法讓自己的心神安定,對你的健康來說,可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今天掌握了這些好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趕快去做一做這些安神湯,我們在吸收營養(yǎng)的同時,還可以讓自己的心神安定對您的健康生活也是有幫助的。
本文導讀:男性在拼事業(yè)的同時也要注意下自己的身體,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好,事業(yè)、生活才能更美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成熟男性三款養(yǎng)生食療方。
一、西湖牛肉羹
食材:牛肉末150克,雞蛋清2個,熟青豆仁100克
調味料:a、香油、料酒各1匙,水淀粉適量;b、鹽半匙,雞粉1匙,白胡椒粉適量
做法:
1、水淀粉、牛肉末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2、料酒爆香鍋后,加適量清水、調味料b,燒開;
3、倒入牛肉末,快速攪散,撈去油沫,加水淀粉勾芡,燒開后倒入蛋清,攪成蛋花羹,然后放青豆仁和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食療功效:中醫(yī)認為,牛肉性溫味甘,有暖中補氣,補腎壯陽,強筋骨等作用,成熟男性多食牛肉,克強身健體,增強體力。
二、鹿茸老鴿瑤柱湯
食材:鹿茸片20片,老鴿子1只,干瑤柱30克,山藥40克,姜片3片
調味料:鹽
做法:
1、鴿子清理干凈,去頭、爪,放沸水汆燙5分鐘,撈出瀝干備用;
2、干瑤柱泡發(fā),山藥去皮洗凈,姜片洗凈備用;
3、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放入所有食材,煮沸后小伙慢煲2小時,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食療功效:鹿茸性味甘、咸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補益精血的功效。
三、茶樹菇紅棗湯
食材:茶樹菇50克,紅棗10顆,小排骨300克,姜片適量
調味料:鹽、香油、高湯
做法:
本文導讀:沒有胃口的時候,要做一些開胃菜來吃,今天就為大家介紹益氣開胃三款養(yǎng)生食療方。
一、苦瓜炒豆腐
材料:苦瓜片150克,油炸豆腐塊200克
調味料:精煉油、鮮湯、水淀粉、味精、鹽適量
做法:
1、苦瓜片放熱水鍋中焯水,豆腐放油鍋里稍微炸一下
2、炸過豆腐的鍋里留點油,倒入苦瓜炒一炒,再加入豆腐一起煸炒;
3、加味精、鹽、鮮湯,然后用水淀粉勾芡下,淋油,出鍋裝盤。
功效:益氣開胃,美容護膚,生津解膩
二、泡椒熘豆腐
材料:泡椒段80克,日本豆腐200克
調味料:精煉油、干淀粉、鹽、番茄醬適量
做法:
1、先將日本豆腐放熱水鍋里焯一下,切片,撒上干淀粉,放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備用;
2、鍋中倒入一點精煉油,倒入番茄醬、泡椒煸炒,然后倒入豆腐炒一下,加鹽、淋油,出鍋裝盤。
功效:益氣開胃,美容護膚,生津解膩
三、鮮果素咕咾肉
材料:黃瓜塊80克,菠蘿塊80克,豆腐150克
調味料:精煉油、干淀粉、鹽、番茄醬適量
做法:
1、豆腐切塊,放入沸水鍋里(水加點鹽)燙一下,撈出撒干淀粉,放一分鐘,再次撒干淀粉,然后放油鍋炸至金黃色;
2、炒鍋開火,倒入一些精煉油,然后倒入材料翻炒,炒到差不多了加鹽調味,淋油出鍋。
功效:益氣開胃,降血壓,消食止瀉,清熱解毒。(99健康網(.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導讀:脾胃不好的人要養(yǎng)脾胃,那么,養(yǎng)脾胃吃什么?養(yǎng)脾胃的食物有很多,今天為大家介紹養(yǎng)脾胃三款養(yǎng)生食療方。
一、神仙素湯
材料:水發(fā)黑木耳、黃豆芽、筍尖、玉米筍、小蘑菇、清水口蘑、水發(fā)香菇片各50克
調味料:香油、黃酒、鹽、味精適量
做法:
1、姜各種材料分次放沸水里焯一下;
2、取鍋,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加味精、鹽、黃酒,煮到入味后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利水解毒。
二、蠶豆羹
材料:三花淡奶、枸杞子適量,水發(fā)竹蓀50克,芥菜75克
調味料:黃油糖面、胡椒粉、湯、味精、鹽適量
做法:
1、竹蓀切段,芥菜洗凈后切丁。
2、湯、淡奶、材料倒入鍋中,燒開,放味精、鹽、胡椒粉調味,煮熟后用黃油糖面勾芡就可以了。
功效:養(yǎng)脾胃,止咳。
三、靈黃銀耳煲
材料:百葉絲300克,大白菜條500克
調味料:色拉油、黃油、味精、鹽適量
做法:
2、油鍋燒熱,放白菜炒軟,倒入黃酒、白頁,加適量清水,煮到湯汁變濃白,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調理脾胃,強身健體。(99健康網(.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