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脈和督脈各是什么?主要穴位有哪些?
冬季養(yǎng)生保健穴位有哪些。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任脈和督脈各是什么?主要穴位有哪些?”,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人體的脈絡錯綜復雜,不同的脈絡主管著不同的疾病以及癥狀,在金庸的小說中,就經常有任督二脈之說,那么什么是任督二脈呢?
任脈
任脈是奇經八脈之一,與督、沖二脈皆起于胞中,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岐”。任脈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頦部。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系,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jié)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該經腧穴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疾病,少數腧穴有強壯作用和可治療神志病。如疝氣、帶下、腹中結塊等癥。
任脈起于會陰穴,止于承漿穴,單24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
任脈從下往上運行,行經絡時要逆行經,從上往下,從終點通向起點。根部經絡不通,任脈將堵在中府。
要穴:
承漿穴——口腔潰瘍,食欲不振,身體異味等需常按此穴
廉泉穴——舌下腫痛,舌緩流涎,舌強不語,暴暗,吞咽困難,可以向內側壓,可以泄血,艾灸
天突穴:胸悶惡心嘔吐,上氣喘,打嗝,暈車可拍打按壓此穴,不能泄血,可以艾灸
檀中穴:心經乳經肺經交會處,胸悶氣短,心虛肺虛心慌多按此穴
中脘穴:胃脹 脾胃不和 腹腔有空腹聲為中腕不通。按揉,順為補,逆為泄,可刮痧,艾灸,泄血。
水分穴:便秘,十二指腸炎,腸鳴,大便不成形,向里按壓此穴
氣海穴:肚子冰涼,陰虛,手腳冰涼,寒腿,婦科炎癥,宮寒,月經不調 按壓此穴 順時針按摩,為泄。(肚臍以上順為補逆為泄,肚臍以下順為泄逆為補)
關元穴:按壓可增加腹腔盆腔溫度,減少婦科炎癥。(與氣海一起按壓,順時針旋轉)月經后期按壓有助于排出子宮垃圾。月經過后三四天則要逆時針揉按??蔁岱?鹽袋)
督脈
督脈是一條經脈,奇經八脈之一,起于長強,止于齦交,共28個腧穴。督脈位于背后中脊,總制諸陽,故謂之“督”,是奇經八脈的主脈,與六陽經有聯系,是“陽脈之?!?。督脈與腦、髓、骨息息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yǎng)骨”、“腦為髓之?!薄H蚊}與督脈必相交,下交于會陰之間,上則交于唇。
督脈起于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后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督脈起于長強穴、止于齦交穴,單28穴,分別是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
督脈要從根部開始通
要穴:
人中:長壽穴,救命穴。每日按三次,強身健體,調節(jié)陰陽
印堂:心肺之門。白屬肺,紅屬心,黑屬腎,黃屬脾,青屬肝。經常按壓神清氣爽,雙目有神。印堂為面色之門。
神庭穴:做惡夢需開神庭
百會穴:頭昏頭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避免老年癡呆可熱敷,放血一年不超過兩次
風府穴:拍打,按摩,艾灸,針灸,放血。堵塞脖子變粗,肩膀變厚
啞門穴:關于睡眠,盡量不要震動,太刺激
大椎:頸椎與胸椎連接處。堵塞形成富貴包,心腦血管疾病,經常按摩熱敷
至陽穴:氣血之源,搶救穴。揉肩敲背拿腰,拍背即敲至陽穴
命門穴:生命之門。經常刺激此穴強壯身體。堵塞造成腰椎疾病(委中,與命門對應,腰腹委中求,拍打此穴)
腰陽關穴:刺激此穴可提高生殖能力
長強穴:提高性功能,生育能力
ys630.COm精選閱讀
人體有很多的經脈,每個經脈和穴位都是會達到不同功效的,督脈在人體的背部,會延伸到腰部,對從后背上下器官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當一些人的身體出現問題,伴有腰酸背痛的時候,可以通過按摩督脈的方法進行緩解。
督脈的位置-督脈的作用
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
與任脈相反,督脈主導的是一身之陽。人體的六條陽經都與督脈! 會于大椎穴,所以才有“陽脈之?!钡姆Q呼。
督脈走人體背部。它起于胞中,下出會陰,沿著腰背的正中線走然后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直至唇系帶。
需要注意的是,“胞中”與前面所說的“胞宮”是不同的。月中包含丹田、下焦、肝膽、。腎、膀胱,是精氣會聚的場所。
督脈有什么功效
任脈、督脈沖脈和腎脈都起于此處,因此有“生命之根”的稱呼。相對于任脈來說督脈與男性的關系更為密切,因為它決定著男性的生殖機能。其實對男人和女人來說,任督兩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就像人體的兩條手臂缺一不可。
督脈和智力有什么功效
此外,督脈與人的智力聯系也較為密切。前面說過,督脈入腦,月為“髓?!保韬3溆?,人就聰明。反之髓海不充,就會導致智力低下現在有些小孩生下來就患腦癱,很可能是督脈出了問題。一些患有老生性癡呆的老年人及腦出血、癲癇患者,也多與督脈不暢有關。督脈上的許多穴位對于調節(jié)人的神志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刺激靈臺穴可以使人神清氣爽,刺激百會可消除頭痛、目眩等,使人神思敏捷。所以無論是為了智力還是健康,都應該好好保護我們體內的這條“生命線”。
中醫(yī)都比較講究調節(jié)身體,首先是對穴位進行調理,穴位必須要找對才能達到效果,否則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失敗,不過很多人在研究人體穴位的過程當中,總是會找不到督脈,究竟是出現在哪里的,以至于到最后發(fā)現沒有真正的找到穴位,而導致一些治療的效果中斷。
艾灸督脈的作用和功能
中醫(yī)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一強,病邪可不就夾著尾巴逃跑了嗎?
在人體后背的正中線上,簡單說就是從頸椎到尾骨這段距離,貫穿著總管一身陽氣的督脈。古人稱之為"陽脈之海"。脈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匯聚了全身經脈的陽氣,并把這些陽氣輸送、布散到全身體表的肌膚腠理之處,發(fā)揮溫煦機體,抵御外邪的功能。
督脈起于會陰,并于脊里,上風府,入腦,上巔,循額。邪犯督脈,則角弓反張,項背強直,牙關緊閉,頭痛,四肢抽搐,甚則神志昏迷,發(fā)熱,苔白或黃,脈弦或數。
督脈上行屬腦,與足厥陰肝經會于巔頂,與肝腎關系密切,督脈之??仗摬荒苌蠘s于充腦,髓海不足,則頭昏頭重,眩暈,健忘;兩耳通于腦,腦髓不足則耳鳴耳聾;督脈沿脊上行,督脈虛衰經脈失養(yǎng),則腰脊酸軟,佝僂形俯。
督脈主司生殖,為"陽脈之海"。督脈陽氣虛衰,推動溫煦固攝作用減弱,則背脊畏寒,陽事不舉,精冷薄清,遺精,女子小腹墜脹冷痛,宮寒不孕,腰膝酸軟,舌淡,脈虛弱。
1、艾灸督脈可治療多種疾病
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F代醫(yī)學命名的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骨性關節(jié)炎、骶骼關節(jié)炎、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股骨頭壞死等。尤擅治療現代醫(yī)學還沒有很好治療手段的強直性脊柱炎。
督脈可以溝通全身經絡。通過艾灸督脈的綜合作用激發(fā)協調諸經,發(fā)揮經絡內連臟腑,外絡肢節(jié),溝通內外,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抗御病邪,調整虛實的功效,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2、艾灸督脈保健養(yǎng)生
現代社會由于人們長期工作勞累,熬夜,飲食上吃太多涼性的食物,加上常吹空調等,大大消耗了人體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陽氣。
所以人們才會感到身體越來越疲憊,精神越來越消沉,工作沒有激情……其實這些都在暗示人們身體消耗的陽氣越來越多,而不注重補充則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出現,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tài)。
這些癥狀在現代醫(yī)學上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但是通過艾灸督脈這種物理性的治療措施,不僅可以起到改善癥狀的作用,還可以起到預防與保健的作用,這也是現代社會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養(yǎng)生思想。
其實穴位學在中醫(yī)學上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因為對于中醫(yī)們來說,如果人的身體出現了哪些狀況,可以通過按摩人身上的穴位來緩解或者治療這種疾病狀況。而一般人如果身體出現了不舒服的狀況,可以通過按摩一些穴位來緩解不舒服的情況。那么人體中主要的穴位有哪些呢以及它們的位置在哪里呢?
1、三陰交
功效:延緩衰老
取穴方法:用自己的四根手指并攏,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于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按揉方法: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按壓三陰交,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方向按揉,持續(xù)5-10分鐘。
2、足三里
功效: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取穴方法: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jié)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如圖所示),指尖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次按壓足三里穴要有的酸脹、發(fā)熱的感覺才可。
3、太沖穴
功效:對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防治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取穴方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動,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按揉方法:按揉時力度切忌過大,略微感到疼痛就可。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xù)4~5分鐘就可以了,按完以后喝適量的水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
4、落枕穴
功效:落枕,手臂痛,胃痛。
取穴方法: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兩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兩骨間距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壓痛之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要用拇指的指尖按揉刺激該穴位
5、合谷穴
功效:頭面上的病及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
取穴方法:拇指食指合攏,肌肉的最高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此穴。
我們經常會聽醫(yī)生說,人的身體當中有督脈,可是卻不知道這個地方究竟在哪里,所以一直以來總是被大家所不認識,或者是了解不到,這樣的話想要給身體按摩一下,或者做一些推拿的時候,總是會因為找不到穴位,導致推拿的方法沒有進行下去,或者是推拿的效果不好等等,那督脈究竟在哪里?
結構特征
按照《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 所講,"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huán)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沖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據此,督脈起于小腹內胞宮,體表出于曲骨穴,向下走會陰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后部至風府
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督脈起于長強穴、止于齦交穴,單29穴,分別是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印堂。
分支
第一支,與沖、任二脈同起于胞中,出于體表曲骨穴,向下經過會陰部,在尾骨端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脈氣會合,貫脊,屬腎。
第二支,從小腹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沖、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huán)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
第三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子眼內角,上行至前額,于巔頂交會,人絡于腦,再別出下項,沿肩胛骨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相聯絡。
頭孢是常見的消炎藥,頭孢類藥物可用于人體的各個部位,對預防器官的炎癥,防止器官病變,起到殺菌消毒的功效,頭孢是常見的抗生素,但是要注意頭孢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頭孢的優(yōu)點很廣泛,對抗菌消炎治療各項疾病有幫助,但因為頭孢畢竟是消炎藥,也屬于西藥,副作用很大不能濫用。
主要特點
頭孢類藥物可分布于身體各個部位,因此各個組織器官發(fā)生了感染,只要致病菌對頭孢敏感都可以選用它。它是一種殺菌劑,濃度足夠的話可以把細菌殺死,而不像四環(huán)素、紅霉素、氯霉素那些抑菌劑,常規(guī)劑量下主要起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因此頭孢類藥物可以用于比較危重的感染。
優(yōu)點一:頭孢菌素的抗菌譜比較廣,頭孢菌素無論是對部分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革蘭氏陰性菌都有較好的抗菌作用。(用革蘭氏染色液對細菌進行染色,細菌染成紫藍色的是陽性菌,染成殷紅色的是陰性菌)也就是說對臨床中各個科室如內科、外科、婦產科、皮膚科多數常見的致病菌,頭孢菌素往往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因此在臨床上應用甚廣。
優(yōu)點二:細菌如果產生一些破壞某些抗菌藥物的酶,可對某些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比如細菌對青霉素耐藥了,頭孢菌素則對細菌產生的這種酶大多數比較穩(wěn)定,就能替代青霉素殺死細菌。頭孢菌素口服的品種相對來說也比較多。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種口服進胃,人體的胃酸難以破壞它,藥效比較穩(wěn)定。
優(yōu)點三:和青霉素比,青霉素過敏反應發(fā)生率比較高,尤其是青霉素會引起過敏性休克而致命。頭孢菌素分子結構與青霉素有相似之處,也會產生過敏反應,但是發(fā)生過敏反應的比率要比青霉素低,產生過敏性休克的發(fā)生率則更低了。
由于以上的特點就決定頭孢菌素在臨床上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不能濫用
由于頭孢菌素具有那么多的優(yōu)點,所以病家、醫(yī)生都青睞它,一遇上病人感染,有發(fā)燒,不管它是什么樣的感染,立即就用頭孢菌素。特別是3代頭孢,在我們國家生產量很大,價錢又相當便宜,因此,過去濫用很普遍。最近的5年,我國已出現了不少3代頭孢已經難以治的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等陰性菌,這些細菌產生的超廣譜β-內酰胺酶,能破壞頭孢菌素產生耐藥。在上海耐3代頭孢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的比例已經占到10%-40%。大量濫用頭孢菌素,結果把這類藥物本來具有的良好抗菌作用大大減弱,這些耐藥菌引起的感染在臨床上就很難處理了。
?
各臟器對我們來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我們稍不注意的話,我們身體內的臟器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毛病,這樣對于我們來說是十分劃不來的,如果想要讓我們健康成長的話,就必須了解各臟器排毒時間,這樣我們的身體健康也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各臟器排毒時間是什么呢?
人體各器官排毒時間表
以中醫(yī)觀點而言,一天二十四小時可分為不同時段,由不同器官來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說明如下:
早上九 —— 十一點:
是脾臟排毒的時間,這段時間不宜吃冰,最傷脾臟,影響發(fā)育及生育。
中午十一 —— 一點(午時):
是心臟工作顛峰時期,也是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此時心跳次數快速。
下午一 —— 三點:
是小腸吸收養(yǎng)分的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故有過午不食的養(yǎng)生之道。
下午三 —— 五點:
是膀胱排毒的時間,此段時間是下午到健身房運動的好時段,有助于排尿。
下午五 —— 七點:
是腎臟排毒的時間,此段時間也是到健身房運動的好時段,有助于腎臟排泄毒物的功效。
晚上七 —— 九點:
是血液循環(huán)旺盛的時間,此時血壓升高,應該要在家中休息 。
晚上九 —— 十一點:
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休息與濾毒的時間,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tǒng)最重要的時候,這時一定要休息,不要再為家人操心,此時適合聽音樂、洗澡、為明天作計劃、或回想今天作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將錯誤原諒與放下。
晚上十一 —— 一點:
是膽的排毒時間,要進入熟睡才能進行,不能只是入睡。
晚上一 —— 三點:
是肝的排毒時間,也是要熟睡才能進行。夜間作者每周至少要有一天、每月最少要有一周、每年最少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早上三 —— 五點:
是肺臟的排毒時間,肺有問題的人在這個時候咳嗽會較厲害,肺的排毒要做心肺運動才能排出。起床的時間參考當地當季太陽出來的時間,太陽出來后較有氧氣,適合做運動,因此正常的人約五點就要起床。
早上五 —— 七點:
是大腸的時間要排便、排廢棄物,因此最晚早上七點之前要排便。
早上七 —— 九點:
是胃臟負責熱量消化,提供一天體力能量,早餐要在七點半以前吃完,若未吃早餐又未排便,此時小腸就會吸收大腸內的東西(糞便)對身體不利。
各臟器排毒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很多的時間段內,我們都在工作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這就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平常的工作和學習再怎么忙碌,我們都應該學會照顧自己,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一些人是知道我們的全身有很多穴位,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穴位來給自己的身體養(yǎng)生,更不知道我們身體的這些穴位其實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寶,利用這些穴位來養(yǎng)生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治病,還有養(yǎng)生的效果,全身穴位每個不同的穴位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全身穴位有治療肚子痛的,有治療便秘的,還有治療腹瀉的,那么全身主要穴位有哪些呢?
1、合谷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原氣駐留的穴道,位置在大拇指跟食指的中間這個虎口,虎口開叉的上面一寸。它可以治療“頭疼并面腫”,在《四總穴歌》里頭,有這么一句“面口合谷收”,就是顏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療;合谷還可以治療“瘧病熱還寒”,就是瘧疾先熱而后冷的打擺子癥狀。也可治齒齟及鼻衄,就是蛀牙和流鼻血;“口噤不開言”,牙齒咬得很緊,不能張口說話,可以在此穴針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可是要注意,合谷跟另一個叫三陰交的穴道,在孕婦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導致流產。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太子,他很喜歡醫(yī)學,有一次看到一位孕婦,把了脈后,希望證實自己的判斷,要剖腹看一看到底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或者是雙胞胎,跟他同行的醫(yī)師徐文伯說不可以這樣,用針剌合谷及三陰交這個胎就可以順利產出;所以合谷、三陰交在孕婦身上不可以隨便扎針,要非常小心的。
2、列缺穴:
是肺經的絡穴,叉交大拇指與食指,而食指指到在手腕的上側的撓骨邊緣就是這個穴,可用以治偏頭痛,還可以治療遍身麻痹,痰涎向上涌出,牙齒咬緊的口噤,如果能補瀉得宜,應手就可以好了。《四總穴歌》有“頭項尋列缺”,就是說只要頭部的與頸項的病都能用此穴治療。
這些就是介紹的全身主要穴位,通過按摩這些穴位的方式來給自己治療疾病才可以治療更多的疾病,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而全身的穴位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必須要到專業(yè)和正規(guī)的意義做診斷,這樣長期下來才可以得到治病的效果,而自己全身穴位在做按摩和針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還要堅持下來。
通過推拿按摩可以刺激人體相應的經絡和穴位,同時可以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平衡,從而壓抑食欲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這樣能夠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那么在平時生活中應該按摩哪個穴位才能夠起到減肥的功效呢?
瘦臉——拇指
大拇指上有多個對減去面部脂肪有效的穴位。用繩子或皮筋在大拇指上纏幾圈刺激這些穴位能有效減去面部脂肪。
瘦腰——拇指和食指
將大拇指第一節(jié)按在食指第三節(jié)上,用皮筋套在兩根手指上,松緊以手腕內側有膨脹感為宜,另一只手方法相同。
這個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三周后就能瘦腰。
瘦腰——中指
在中指第三指節(jié)上將皮筋纏繞三四圈。
這個方法能有效減去腰部贅肉,因為中指第三指節(jié)有能減去腰部脂肪的穴位,套上皮筋三四分鐘后拆下,隔10分鐘再套上。
瘦臉——中指、無名指
把中指壓在無名指上,在兩根手指的第二關節(jié)處套上皮筋,松緊以手指稍有向內膨脹的感覺為宜。另一只手按照相同的方法套皮筋。
這個方法能刺激中指和無名指上的相應穴位,消除面部脂肪。
提臀——無名指小指
將無名指壓在小指上,用皮筋套住兩根手指第三指節(jié)中部,兩只手同樣。
這個方法能幫助提臀,塑造性感翹臀,因為無名指和小指根部有與胯部相關的穴位,每天套15分鐘能刺激穴位,似的胯部向內向上收緊,起到提臀的功效。
上面文章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按摩穴道進行減肥的方法,小編提醒廣大的女性減肥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長期的堅持才能夠看到減肥的效果,千萬不要追求速度而盲目的服用一些減肥藥進行減肥,因為減肥藥物中含有很多的激素很容易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