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碳母的功效作用和景觀用途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火碳母的功效作用和景觀用途”,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火碳母有亞灌木植物,也有草本科植物,在草地、山坡和濕地等都能生長?;鹛寄傅母o能夠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化瘀功效。城市綠化和園林規(guī)劃中也常常能看到火碳母的身影。其實火碳母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對肝炎、扁桃體炎、陰道炎和百日咳等等多種疾病都有較為顯著的療效。
一、火碳母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消滯,涼血止癢,明目退翳。主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陰道炎,白帶,乳腺炎,癤腫,小兒膿皰瘡,濕疹,毒蛇咬傷。
二、火炭母的作用
抗菌作用:本品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痢疾桿菌均有較強(qiáng)的抗菌作用。本品的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 痢疾桿菌等也有較強(qiáng)抗菌作用。
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HBV-DNAp)及降解HBV-DNA的體外試驗法,發(fā)現(xiàn)本品煎劑對DNAp抑制率在50%以上,降解HBV-DNA的作用在25%以上,表明本品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本品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無明顯影響,對離體大鼠子 宮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回腸有收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可輕度增強(qiáng)其張力。煎劑對蟾蜍腹直肌,水提取物對大鼠膈肌-膈神經(jīng)制備均無作用。
降壓作用:煎劑在大鼠后肢灌流實驗中無明顯作用,給麻醉犬靜脈注射0.1g(生藥)/kg,有降血壓作用。
中樞抑制作用:給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g(鮮生藥)/kg有中樞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運動失調(diào),并能延長環(huán)己巴比妥鈉的催眠時間。
毒性:水提取物5g(鮮生藥)/kg靜脈注射,使小鼠中樞抑制,運動失調(diào)、呼吸加深加快,頭部輕度震顫,24h后5只中有1只死亡。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24h內(nèi)小鼠全部死亡。
三、景觀用途
火炭母為園林垂直綠化材料,適合庭院、花徑或建筑物周圍栽植,頗有野趣。根和莖可入藥。葉味酸,可食。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艾草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草藥,艾草我們也叫做是遏草或者叫做是香臺,艾草不但有很好的藥用功效而且還可以用來食用,艾草的食用價值也是很高的,經(jīng)常吃艾草可以起到抗過敏和安胎的作用,此外艾草還可以起到祛濕和止血等好處呢,下文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艾草的用途和功效。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diào),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關(guān)于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薄侗静輳男隆氛f:“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jīng)而除百病?!闭f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jīng)活絡(luò),祛除陰寒,消腫散結(jié),回陽救逆等作用。
艾草的作用:
艾葉預(yù)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xì)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產(chǎn)生奇特的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xué)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中醫(yī)針灸里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jìn)行灼燒來治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艾草,我們知道艾草不但可以藥用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經(jīng)常吃艾草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艾草有散寒消炎以及止血去濕等作用,上文為我們詳細(xì)介紹了艾草的用途和功效。
好多人希望自己身體永遠(yuǎn)健康,人與人的體質(zhì)什么的也是有差距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那就是用中醫(yī)來調(diào)理,偏方就是其中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rèn)識一種:母烏雞。
母烏雞
【來源】民間
【原料】母烏雞一只,麻黃、牛蒡子各12克。
【制法】先將烏雞捏死或吊死(勿見鐵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置砂鍋內(nèi)加水淹住雞為度,然后將麻黃、牛蒡子包裹,同入鍋內(nèi)燉煮,可用少量食鹽,勿加其它調(diào)味品,以肉爛為宜,取出麻黃、牛蒡子,吃肉喝湯,早、晚各1次。
【用法】
【功效】
通過上文的對于母烏雞這款食療偏方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它對人體都有哪些具體的功效和作用。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那些飲食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人群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啊。多食用一些偏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緩解這種糟糕狀況的。
中藥黃花母,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黃花母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大地丁草、拔膿消(《廣西中藥志》),黃花猛、膿見愁、地膏藥(《文山中草藥》),金盞花、單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隴(《貴州植藥調(diào)查》),黃花稔、黃花霧、黃花草、小柴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白背黃花稔 的 全草 。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狀柔軟綿毛。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長約1.5~4厘米,寬約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渾圓,邊緣有鋸齒;薄紙質(zhì),上面被短的星狀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柔毛;葉柄長約3~6毫米;托葉刺毛狀?;▎紊谌~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節(jié),長約1~2厘米;萼綠色,被星狀柔毛,5裂;花瓣5,黃色,闊倒卵形,先端鈍而微凹,基部連合,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shù),花絲合生成管狀,無毛,有稀疏的腺狀乳頭突起;心皮8~10,圍繞中軸成環(huán)狀,平滑或稍有皺紋,長約2.5毫米,包藏于萼內(nèi)。蒴果近盤狀,直徑6~7毫米,成熟時心皮與中軸分離,頂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分布云南、廣東、廣西、臺灣、福建、貴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產(chǎn)于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性狀】干燥的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wǎng)眼狀紋理。葉多破碎,卷縮,完整的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面暗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花生于葉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干燥、無泥砂者為佳。
【藥理作用】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縮離體朦鼠小腸,并能被抗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兔十二指腸的運動并無影響。其葉含大量粘液質(zhì),可用作祛痰劑、潤滑劑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質(zhì)、生物堿、揮發(fā)油、皂甙及三萜類;也有人報告其中含麻黃堿者。同屬植物Sida humilis對大鼠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甘辛,涼。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腸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痢疾,腸炎,黃疸,痔血,吐血,癰疽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1~3兩)。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勞力過度吐血: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文山中草藥》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就是黃花母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黃花母的話,最好咨詢一下中醫(y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筒蜂的別名有很多,例如竹蜂、竹蜜蜂、熊蜂、烏蜂和留師等。竹筒蜂的外形非常肥大,體長在25毫米左右,顏色為黑色,絨毛柔軟且多。竹筒蜂經(jīng)過一定的加工后可以入藥,在小兒驚風(fēng)、清熱止痛和消腫等方面療效都很顯著,下面小編就介紹下竹筒蜂的形態(tài)、加工方法及功效和用途都有哪些。
一、形態(tài)特征
竹筒蜂蟲較大,長25~29mm。竹筒蜂的身體及足部密被黑色絨毛,中胸及翅下方,腹部各節(jié)背板兩側(cè)和腹末端毛長而濃密,顏面為棕色絨毛。竹筒蜂的翅基部藍(lán)紫色,向外緣頂部呈黃銅色,均有金屬光澤。
二、竹筒蜂的加工方法
將盛有竹筒蜂的竹筒加熱。把竹筒蜂悶死,然后剖竹取出。用網(wǎng)兜捕到的竹筒蜂,則放入布袋內(nèi),置于沸水內(nèi)燙死。然后放在0.6%一1%的鹽水腌漬2~3小時,撈出,滴干水,攤在竹篩上曬干或用炭火烘干。成品置于玻璃瓶內(nèi)。加入適量樟腦餅,密封瓶口,以防蟲蛀。商品以足干,原個,蜂體鈍圓肥大,長約3厘米,黑色,密生柔軟黑絨毛,腳黑而短,翅膀紫藍(lán)色有金色光澤,竹筒蜂的尾部半透明,無破碎、蟲蛀、霉壞者為佳。
三、竹筒蜂的功效和用途
竹筒蜂具有清熱化痰,定驚,主治小兒驚風(fēng),咽喉腫痛,乳蛾,幾瘡,風(fēng)水痛腫的功效與用途。
1、《廣西中藥志》:“清熱瀉火,祛風(fēng)。治齒蟹,口瘡,咽痛,小兒驚風(fēng)?!?/p>
2、《常見藥用動物》:“祛風(fēng)止驚,開竅消痰,清熱止痛?!?/p>
3、《廣西中藥志》:“虛寒無火者禁用?!?/p>
4、《陸川本草》:祛風(fēng)化痰,行氣消腫,治風(fēng)痰閉竅,氣喘腹脹,風(fēng)水浮腫,小兒急驚。
母菊的簡介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高30-40厘米,有溝紋,上部多分枝。下部葉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4厘米,寬1.5-2厘米,二回羽狀全裂,無柄,基部稍擴(kuò)大,裂片條形,頂端具短尖頭。上部葉卵形或長卵形。
頭狀花序異型,直徑1-1.5厘米,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梗長3-6厘米;總苞片2層,蒼綠色,頂端鈍,邊緣白色寬膜質(zhì),全緣;花托長圓錐狀,中空。舌狀花1列,舌片白色,反折,長約6毫米,寬2.5-3毫米;管狀花多數(shù),花冠黃色,長約1.5毫米,中部以上擴(kuò)大,冠檐5裂。
瘦果小,長0.8-1毫米,寬約0.3毫米,淡綠褐色,側(cè)扁,略彎,頂端斜截形,背面圓形凸起,腹面及兩側(cè)有5條白色細(xì)肋,無冠狀冠毛?;ü?-7月。
產(chǎn)中國新疆北部和西部。生于河谷曠野、田邊。歐洲、亞洲北部和西部也有分布。
母菊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祛風(fēng)濕。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勢痹腫痛;瘡腫。
作用:
1、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療失眠,降低血壓,可增強(qiáng)活力、提神。
2、增強(qiáng)記憶力、降低膽固醇。百里香 止咳,祛痰,可支氣管炎及氣喘,可舒緩頭痛、偏頭痛或感冒引起的肌肉痛,對胃酸、神經(jīng)有幫助。
3、可消除感冒所引起的肌肉酸痛,能鎮(zhèn)定精神、紓緩情緒,提升睡眠質(zhì)量,還可改善過敏的皮膚。
4、幫助睡眠、潤澤肌膚、可治長期便秘、能消除緊張、眼睛疲勞、潤肺、養(yǎng)生,并可治療焦慮和緊張造成的消化不良,且對失眠、神經(jīng)痛及月經(jīng)痛、腸胃炎都有所助益,可安撫焦燥不安的情緒、幫助入眠、治療便秘、減輕頭痛、舒解眼睛疲勞。
5、洋甘菊茶熱飲對感冒亦有不錯的功效,當(dāng)漱口水可緩解牙痛;加入洗發(fā)精內(nèi)可為頭發(fā)增加亮麗光澤;放松不安的身心,在失眠或常發(fā)惡夢的晚上飲用;將沖泡過的冷茶包敷眼睛,更可以幫助去除黑眼圈。
母菊的市場信息
1、母菊的價格
尚不明確。可到當(dāng)?shù)厥袌隽私狻?/p>
2、母菊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母菊的保存方法
5-7月采收花朵與全草,曬干。
說起麻母,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麻母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xì)的了解一下麻母的功效。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青海當(dāng)歸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根圓錐形,黃棕色,長5-10cm。莖綠色或略帶紫色,有細(xì)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短硬毛。基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2-4對;葉柄長3-5cm,基部膨大成寬管狀葉鞘,兩面無毛;莖上部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葉片輪廓闊卵形,長5-8cm,寬5-7cm;頂生葉簡化成囊狀葉鞘,先端有3深裂的葉片;末回裂片長圓形至橢圓形,厚膜質(zhì),長1.5-4cm,寬1-2cm,先端鈍,有白色膜質(zhì)小尖頭,基部近截形,邊緣鋸齒鈍圓,有緣毛。覆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直徑6-10cm;傘輻9-19;無總苞片;小總苞片6-10,披針形;小傘花序密集或近球形,有花18-40;無萼齒;花瓣白色、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雙懸果長圓形至卵圓形,長5-6.5cm,寬3.5-5cm,背棱線狀,隆起,側(cè)棱翅狀,先端有宿存的紫褐色扁平花柱基;背棱棱槽內(nèi)有油管1,極少為2,側(cè)棱棱槽內(nèi)有油管2,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性味】味甘;辛;性溫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潤腸。主血虛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瘀血疼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麻母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xì)介紹,在對它選擇的時候,注意用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