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副作用
艾草養(yǎng)生。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艾草副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每逢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fā)現,大多數地區(qū)都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用艾草來煮水洗澡,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蚊蟲的叮咬。而且艾草除了這個作用以外,還可以用來進行針灸,這就可以幫助大家排出身體內部的毒素。可是艾草這一中草藥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他的好處雖然多,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負面作用。
副作用有哪些
1、抑制神經
艾葉這種中藥材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的揮發(fā)油,這種物質具有濃郁的香氣,它的成分特別復雜,如果身體吸收過多,就會對神經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人體健康不利。
2、加重體虛
艾葉平時不能使用過多,如果過量使用,會消耗人體內的陽氣,會讓人體變得越來越虛弱,這時不但不能起到保健養(yǎng)生的作用,還能身體免疫力下降,使多種疾病高發(fā)。
使用禁忌
平時使用艾葉時禁忌不多,只要注意用量,不過量使用,對人類身體沒有什么壞處。但是那些陰虛血熱的人群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艾葉,不然會讓陰血血熱的癥狀加重,會讓一些特殊疾病高發(fā)。
主要作用
1、治療女性白帶異常
艾葉的藥用作用十分出色,他對女性白帶異常治療功效明顯,治療時可以取適量的艾葉加清水煎制,在同時放入兩個雞蛋,煮開以后,把雞蛋去掉外殼,繼續(xù)放在藥液中一起煮,煮到雞蛋熟透以后,取出喝湯吃雞蛋連服五天以后,女性白帶異常的癥狀就能明顯好轉。
2、消炎止瀉
艾葉入藥以后還能消炎止瀉,它對人類的急性細菌性痢疾治療作用最為明顯,平時人們出現急性痢疾時,可以取50克艾葉加清水煎制,煎出藥液以后,每次服40毫升,每天服用四次,在用艾葉治療期間,應給患者及時補充維生素,用藥三天左右,多數患者的痢疾癥狀能完全消失。
ys630.COm精選閱讀
平時比較的講究生活養(yǎng)生的人都有晚上泡腳的習慣,而保持這個習慣的話,可以增強大家的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提升睡眠質量。而艾葉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植物,采用艾葉泡腳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養(yǎng)生的方式。但是艾葉泡腳也有許多注意的地方,那么,艾草泡腳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對此問題,請看下面的具體的介紹。
艾草泡腳的副作用:
1、使用艾草泡腳的時間不得超過半個小時,當然因人而異,后心潮濕,額頭出汗珠效果就達到了。
2、艾草泡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飯后一小時,睡前兩小時左右。
3、艾蒿泡腳的水溫最好控制在四五十度之內,如果有條件用木桶泡腳效果更佳。
4、在使用艾蒿泡腳之前最好喝點水,用于補充新陳代謝之后的體液。
5、使用的頻率不可太高,一周兩三次就好,太過頻繁,瀉火太多,對身體不好。
6、在艾蒿泡腳之后,按摩腳底五分鐘在磕腳十來分鐘效果更好!
艾草泡腳的好處非常多,正確使用艾草,能有效地緩解和治愈我們身體的病癥,而過量的使用艾草,卻會使身體出現虧虛,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還會出現眼睛干澀,人乏力,以及情緒低落,重者會出現咳喘.所以,任何東西都是好的,只要使用的恰到好處,才能促進我們身體的健康。
艾草泡腳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對于艾草泡腳的一些副作用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已經介紹完畢了,所以即便大家知道艾草泡腳是好的,但是需要懂得講究科學的方法。用艾草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溫度不要太高,每周泡個三四次就夠了,盡量在晚飯后一個小時泡腳。
艾草膏這是以艾草為主要原材料制作出來的一種藥膏,其對于人體有非常多的好處和功效,比如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清熱解毒、祛除虛火以及治療牙齦出血、咳嗽有痰等等病癥。面對艾草膏這種產品需要人們能夠格外注重一下作用,才能夠更好的利用,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艾草膏的作用是什么。
一、功效與作用
艾葉在我國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服藥用來治療疾病,現代技術又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已開發(fā)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品,還有正在開發(fā)的以艾葉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或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
1、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fā)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fā)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艾葉泡腳的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于身體寒濕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但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就會牙痛、口腔潰瘍等,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可繼續(xù)食補,并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注意誤食寒涼食物,防止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會慢慢地增強。
三、艾葉的食用方法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yǎng)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并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
艾蒿又叫作艾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的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艾蒿的全部都是可以食用的,中醫(yī)中一直將艾蒿作為一種藥材,全草入藥有去濕散寒、止血消炎、抗過敏等作用。將艾蒿的葉子曬干后搗碎成“艾絨”,制成艾條可以供艾灸時使用,主要在亞洲。
以及歐洲有分布。對于艾蒿大家最熟悉的要算是艾草精油了,艾草精油是從艾蒿的葉子和莖的提取物中,經過擠壓法和溶劑提取的方法提煉存取的揮發(fā)性芳香物質。人們平時食用的艾草精油一般都是經過稀釋后的。艾草精油的揮發(fā)性很強,所以,一定要用密封的瓶子來儲存。
艾草精油一般被用來泡腳泡浴和艾灸??梢灾委熗唇?、肩周炎,還可以起到鎮(zhèn)咳化痰、促進消化、提升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艾草除了作為一種藥物被人們經常使用以外,它還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尤其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很多種用艾蒿制作的傳統(tǒng)食品,都十分受到大家的喜愛。
其中有一種糍粑就是使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是采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qū)會加上綠豆蓉),再把它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到立春的時候,贛州的客家人都要采集艾草制作艾米果,這已經成為當地的一種習俗了。由于艾蒿有一定的染色性,所以有些地方還用其制作成染料,艾蒿還是制作印泥的主要材料之一。在我國民間,有些地方每至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總是將艾蒿放在家里面用以“避邪”。
用艾葉熏房間也是比較好的一種保健的方法,艾葉里面本身有一定的殺菌的物質,所以用艾葉來熏房間,能夠達到很好的消炎殺菌的作用,除此以外對于人體的健康也是比較有好處的,比如說當流行性感冒爆發(fā)的時候,用這艾草來熏房間,有很好的預防感冒的作用,另外還有抗過敏和止咳化痰的效果。
艾條熏房間有什么作用
一、對居室進行消毒殺菌
研究發(fā)現,熏蒸艾葉是對居室進行消毒殺菌的好方法。
具體做法:
1、用艾葉按1~5g/m2熏蒸30~60分鐘,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等14種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
2、對腺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鎮(zhèn)咳、祛痰及抗過敏等作用
1、艾葉氣味清香,用其水浸劑或艾葉油外涂皮膚或嗅聞,除可抗菌、抗病毒外;
2、還具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過敏等作用。
3、學會使用艾條進行艾灸、熏蒸艾葉,可凈化空氣,防病健身。
二、抗肺炎支原體作用
此外,熏蒸艾葉尚有一定的抗肺炎支原體作用,并可顯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強人體免疫力。
具體做法:
1、平時以艾葉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節(jié)每周熏蒸1~2次;
2、能使各種常見致病菌、病毒的數量顯著減少,從而有效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
三、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用艾做成的各種艾條、艾柱等行溫針灸可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治療各種寒痛癥。常言道“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說明艾對維護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冬季寒風習習,門窗緊閉,空氣對流少,是多種上呼吸道疾病的好發(fā)時節(jié),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維護人體健康。
用艾條燃熏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嫩的艾條不能使用,因為其藥力不夠; 二是要慢慢燃熏,而不能讓艾條燃明火; 三是燃熏時人要離開房間,因為艾條含有大量有毒揮發(fā)油,容易引起皮膚黏膜潮紅,并使人中樞神經興奮,嚴重者會出現抽搐。
艾草是中醫(yī)針灸中常常用到的一種中草藥,它廣泛分布于亞洲和歐洲地區(qū),是一種功效非常強大的藥材。艾草全身都可以入藥,有著益氣活血,去濕氣的作用。中醫(yī)里灸艾草是一種常見的用于治療由于濕寒引起的疾病的治療手法,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么,灸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1、溫通經絡行氣活血
灸性溫熱,能起到溫通活血作用,對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四肢活動障礙、關節(jié)疼痛以及中風偏癱的老年人有益。
2、回陽復脈溫中散寒
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腎俞等穴,對脾虛泄瀉、消化不良、脘腹脹痛以及命火不足、腎陽虛冷所致的陽痿、遺精、帶證、夜尿頻數等,均有改善癥狀的效果。
3、調和營衛(wèi)升陽益氣
溫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對衛(wèi)陽不固、腠理疏松、經常患傷風感冒或咳嗽哮喘及過敏性鼻炎等有調理效果??稍鰪婓w質、密固肌表以預防感冒、哮喘等;灸百會、中脘、足三里等,對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腎下垂、脫肛等有升陽益氣之功。
4、培補元陽預防疾病
秋冬季節(jié)常灸氣海、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灸足三里、氣海等穴能降低血液凝聚、激發(fā)經氣運行、疏通經絡,可預防腦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懸鐘穴有降壓作用?;几哐獕旱闹欣夏耆?,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兩穴,能預防中風的發(fā)生。灸法有溫經氣、散寒邪、除濕氣、止疼痛的作用,凡感受風寒濕邪、痹阻于經脈、不通則痛的痹證,以及年高體弱、氣血虛虧、寒濕重的腰痛、脘腹疼痛等,經常施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灸法能散寒凝,如癰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己熟者令其速潰。對年高體弱、氣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據報道,灸法還有使白血球水平升高、增強吞噬能力以及減少炎癥滲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