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實紅薏米
春季養(yǎng)生薏米。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zé),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茨實紅薏米》,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芡實雖然看上去很不起眼,顏色也是灰色暗沉的,但是實際上其作用卻是巨大的。芡實不僅可以補氣血,還可以消水腫。與這個作用相似的食物還有很多種,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薏米了。為了讓大家可以對這些食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內(nèi)容吧。
一、芡實
又名雞頭、雞頭實、水雞頭等,為睡蓮科植物芡實的種仁。據(jù)史料,芡實首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侗静菥V目》認為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F(xiàn)代研究表明,芡實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素,如蛋白質(zhì)、鈣、磷、鐵、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C、粗纖維、胡蘿卜素等,并且容易消化。
二、薏米
薏米性寒,入脾肺腎經(jīng)。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溫的功能,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本草綱目》中提及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fēng)勝濕,養(yǎng)顏
駐容、輕身延年”。可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高血壓、尿路結(jié)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還有防癌抗癌、利尿、解熱、強身健體等功效。
三、如何吃最補血
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芡實是強壯滋養(yǎng)藥,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粗纖維、灰分、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等。芡實怎么吃最補血?有哪些關(guān)于芡實的食療? 單單芡實是絕對起不了補血的作用,所以要搭配補血的食材來搭配,那么其中就有桂圓、紅棗等等,這些都是既補血又養(yǎng)顏,所以想吃到芡實又想補血,那么加上紅棗、桂圓、蓮子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適當(dāng)加上枸杞。
以下小編接受兩款比較好的食療,而且都是有芡實做主料: 香附芡實粥:香附10克,芡實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做法:芡實搗碎;粳米淘洗干凈,將香附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加入芡實、粳米煮粥。具有疏肝理氣、固攝乳汁的作用??捎糜诜乐萎a(chǎn)后肝氣郁滯、乳汁自出。
蓮子芡實粥:糯米100克,蓮子50克,芡實米50克,冰糖15克。做法:糯米、芡實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二三小時,撈出,瀝干水分;蓮子洗凈,用冷水浸泡回軟,除去蓮心;鍋中加入約2000亳升冷水,將蓮子、芡實、糯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ys630.coM延伸閱讀
茨實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不但可以為人體提供足夠的微量元素,還能夠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常吃有利于身體健康。另外,由于茨實味甘性平,是很好的養(yǎng)胃、養(yǎng)腎的養(yǎng)生佳品,不管是拿來做菜還是煮粥喝都非常適宜。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幾款茨實養(yǎng)生餐做法,讓茨實的功效和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芡實的營養(yǎng)價值:
1.芡實含有豐富的淀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zhì),保證體內(nèi)營養(yǎng)所需成分;
2.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fā)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癥發(fā)生的機會。
芡實食療價值:
一、淮山芡實燉魚肚
材料:淮山藥50克、芡實30克、魚肚1個。
做法:將淮山藥,芡實洗凈,浸半小時;魚肚用開水浸泡20分鐘,洗凈切幾件;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1-2小時,調(diào)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效:補腎澀精,健脾益氣。適用于腎病日久,腎虛不固者,癥見遺精,遺尿,頭暈耳鳴,腰酸疲乏,或老人視物不清,夜尿頻多,手足不溫。
二、芡實金櫻粥
材料:生芡實50克、金櫻子20克、粳米100克。
做法:芡實洗凈、浸泡1小時,放入金櫻子、粳米,加水慢火熬粥食用即可。
功效:補腎固澀。老人腎氣虛弱,夜尿多者可常服。
三、益智仁芡實大棗飲
材料:芡實15克,益智仁10克,大棗5枚
做法: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鐘即成。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固腎的功效,適用于成人夜尿頻多或小兒尿頻。
四、芡實薏苡仁燉老鴨
材料:芡實、薏苡仁、山藥各15克,陳皮5克,老鴨肉200克,瘦豬肉100克,生姜3片,黃酒少量。
做法:鴨肉去毛洗凈,切塊;瘦豬肉洗凈切塊。芡實、薏苡仁、山藥洗凈,與鴨肉、豬瘦肉一同放入砂鍋,加入生姜、陳皮及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去浮沫,再小火熬煮1.5小時,調(diào)入精鹽、黃酒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腎、滋陰養(yǎng)胃的功效,適用于神疲乏力、腹瀉、尿頻或見腰膝酸痛、下肢水腫等癥狀的人群食用。
腸胃問題,要及時治療。拖久了就會成為大問題的,例如慢性結(jié)腸炎,應(yīng)該不少人都得過這個疾病。治療慢性結(jié)腸炎是個復(fù)雜的過程,這里推薦溫中實脾酒給大家,溫中實脾酒的功效是溫中散寒。有需要的朋友來看溫中實脾酒的用法!
配方
熟附片20g,白術(shù)20g,煨木香15g,肉桂10g,黃連10g,炒枳殼10g,炮姜10g,茯苓30g,炒山楂30g。
制法
上述藥物碾成粗末,裝入紗布袋,扎口,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后取出藥袋,壓榨取液,與藥酒混合,過濾即得。
用法
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
溫中散寒,燥濕實脾。
主治
慢性結(jié)腸炎。
宜忌
急性濕熱瀉痢者忌用。
附記
本方適用于脾腎陽虛型慢性結(jié)腸炎,但又有寒熱夾雜表現(xiàn),如反復(fù)腹瀉、黏液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癥狀,故方中配伍黃連、木香清熱燥濕、行氣止痛。附片、肉桂、炮姜溫補脾腎之陽,茯苓、白術(shù)、山楂健脾燥濕消食以實脾。
慢性結(jié)腸炎
病因
1.過敏因素
過敏性病變,受個體差異影響。主要是腸道性過敏,偶爾也累及皮膚。有些人對魚類、蝦、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產(chǎn)生過敏,這些都是異體蛋白進入人體時所產(chǎn)生大量組胺物質(zhì),引發(fā)過敏性反應(yīng)。過敏性反應(yīng),是受致敏物質(zhì)刺激,自身免疫引起的反應(yīng),釋放出自衛(wèi)物質(zhì)而激發(fā)大量免疫細胞凝聚、均集結(jié)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從而引起黏膜表面水腫、充血及滲液等炎癥發(fā)生。
2.感染因素
雖然在糞便中未能檢測出致病菌、病毒或真菌,但一般認為都與感染有關(guān),每當(dāng)發(fā)病時,使用抗生素都能有不同程度控制病情和治療的效果,這說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腸桿菌及其他致病菌的作用。
3.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導(dǎo)致腸道菌群失調(diào),或出現(xiàn)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腸炎。還有就是自身免疫的問題。
結(jié)語:有關(guān)溫中實脾酒的配方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溫中實脾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溫中實脾酒能輔助治療慢性結(jié)腸炎,此疾病的病因還是挺多的,很多種可能,大家看完上文中的解釋就知道了,治療起來很復(fù)雜啊!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茨黃連,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十大功勞根(《植物名實圖考》),土黃連(《貴州民間方藥集》),土黃柏(《福建民間草藥》),石黃連(《陸川本草》),刺黃連(《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闊葉十大功勞 或 華南十大功勞 的 根 。
【性味】①《分類草藥性》:"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流感,熱痢,腹瀉,黃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廣西中藥志》:"體質(zhì)虛寒者忌用。"
【附方】①治黃疸,小兒肝熱,肺熱,瘡瘍腫毒:鮮十大功勞根二兩,冰糖五錢至一兩。開水沖燉服。(《閩東本草》)
【臨床應(yīng)用】①預(yù)防流行性感冒
【摘錄】《*辭典》
現(xiàn)在知道茨黃連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茨黃連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靈壽茨作為一種中藥材,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靈壽茨同時還能夠解決身體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靈壽茨都有哪些營養(yǎng)和功效。
【別名】降龍木(《陜西中草藥》),黑果木、龍須木(《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
【來源】為清風(fēng)藤科植物 泡花樹 的 根皮 。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6米。枝直立,灰褐色。葉互生,具短柄,倒卵形,長7~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狀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腋有簇生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序軸被銹色短柔毛;花小,黃白色,徑6毫米。核果球形,直徑5毫米,成熟時黑色?;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坡或溝邊雜木林中。分布陜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
【性味】甘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鎮(zhèn)痛利水。治無名腫毒,毒蛇咬傷,臌脹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附方】治腹脹氣滯:靈壽茨五錢,窩兒七、太白米、木通、太白茶各-錢,青蛙七、大黃各二錢。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以上就是對靈壽茨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靈壽茨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惡實的藥用價值
惡實的功效: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jié);解毒消腫。
惡實的主治: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瘡瘍腫毒。
惡實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湯含漱。
惡實的副作用
無毒。
惡實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惡實的醫(yī)學(xué)附方
1、身腫欲裂。用牛蒡子二兩,炒過,研細。每服二錢,溫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風(fēng)熱浮腫(咽喉閉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細。每服一匙,熱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為末,茶調(diào)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啟關(guān)散”。
5、風(fēng)熱癮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薄荷湯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過),煎水含嗽。
7、婦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錢、麝香少許,溫酒小口送下。
8、關(guān)節(jié)腫痛(風(fēng)熱攻犯手指,赤腫床木,甚至攻達肩背兩膝,遇暑熱則便秘)。用牛蒡子三兩,新豆豉(炒)、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
9、流行性熱癥(小熱不退,煩躁發(fā)渴,四肢無力,不思飲食)。用牛蒡根搗汁服一小碗,有效。
10、傷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條,麻黃、牛膝、天南星各六錢,先銼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藥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風(fēng)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黃、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裝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內(nèi)。每天取飲適量。
12、老人中風(fēng)(口目抽動,煩悶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曬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餅,在豉汁中煮熟,添蔥椒五味。經(jīng)??招娜∈?極有效。
13、頭面忽腫,或連手足紅腫。用牛蒡根洗凈研爛,加酒煎成膏,攤布上貼腫處。同時以熱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腫消痛減。
14、頭風(fēng)白屑。用牛蒡葉搗汁,熬濃涂頭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莢水洗去。
15、喉中熱腫。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齒齦腫,用牛蒡根一斤,搗汁,加鹽花一錢,在銀器中熬成膏,涂牙齦。
17、項癭。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qū)⒏袨槟?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18、小便不通、臍腹急痛。用牛蒡葉汁、生地黃汁各二合,和勻,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開幾次,調(diào)滑石末一錢服下。
云實的藥用價值
云實 攀援灌木。樹皮暗紅色,密生倒鉤刺。托葉闊,半邊箭頭狀,早落;二回羽狀復(fù)葉,長20-30cm,羽片3-10對,對生,有柄,基部有刺1對,每羽片有小葉7-15對,膜質(zhì),長圓形,長10-25mm,寬6-10mm,先端圓,微缺,基部鈍,兩邊均被短柔毛,有時毛脫落??偁罨ㄐ蝽斏?長15-30cm;總花梗多刺;花左右對稱,花梗長2-4cm,勁直,萼下具關(guān)節(jié),花易脫落;萼片5,長圓形,被短柔毛;花瓣5,黃色,盛開時反卷;雄蕊10,分離,花絲中部以下密生茸毛;子房上位,無毛。莢果近木質(zhì),短舌狀,偏斜,長6-12cm,寬2-3cm,稍膨脹,先端具尖喙,沿腹縫線膨大成狹翅,成熟時沿腹縫開裂,無毛,栗褐色,有光澤;種子6-9顆,長圓形,褐色。花、果期4-10月。
功能主治:解毒除濕,止咳化痰,殺蟲。主痢疾,瘧疾慢性氣管炎,小兒疳積,蟲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
云實的副作用
種子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莖毒性最大,人誤食后興奮狂躁。
云實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云實的醫(yī)學(xué)記載
《本經(jīng)》:主泄痢腸澼,去邪惡結(jié)氣,止痛,除寒熱。
《別錄》:主消渴。
《本草圖經(jīng)》:治瘧藥中多用之。
《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殺蟲,除濕熱。治小兒疳積,麻疹不透:婦女乳癰。
《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乳蛾,搗汁點水酒或同白酒汁服?!?/p>
《綱目》:“主骨哽及咽喉痛,研汁咽之?!?/p>
《草木便方》:“益精,治虛弱,崩淋?!?/p>
《分類草藥性》:“治腰痛。”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散風(fēng)寒,治咳嗽。除寒濕,治腰痛,牙痛,痔瘡?!?/p>
《重慶草藥》:“祛寒。治寒涼頭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損傷,癆傷咳嗽?!?/p>
云實的醫(yī)學(xué)附方
1、散寒,發(fā)汗,止咳。治一般感冒,頭眩,全身酸痛:云實根三錢,五匹風(fēng)三錢(體虛時,加蘭布正一錢)。加水兩碗,煎汁一飯碗,一次服用。(《貴州民間方藥集》)
2、治涼寒頭痛,肢體筋骨作痛:云實根一兩,或加火蔥頭數(shù)枚,酒煨服。(《重慶草藥》)
3、治毒蛇咬傷:云實根一兩,竹葉椒葉一兩,娃兒藤根一兩。白酒一斤,浸三至五天。每次服五錢至一兩;另用云實根皮、犁頭草、半邊蓮各適量(均鮮),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4、治陰瘡、魚口便毒:云實根皮(鮮)適量,白酒少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兩次。(《江西草藥》)
楮實的藥用價值
楮(音處,上聲)實,楮樹(楮實子)果實,可入藥。構(gòu)樹,又名谷(《詩經(jīng)》),楮(《說文》),谷桑,楮桑(陸璣《詩疏》),構(gòu)(《酉陽雜用力),斑谷(《本草圖經(jīng)》),楮桃樹(《救荒本草》),醬黃木 (《嶺南采藥錄》),谷漿樹、奶樹、當(dāng)當(dāng)樹、柯樹、谷沙樹、沙紙木、造紙樹、紗紙樹、殼樹。落葉喬木,高達10米。莖、葉具乳液;嫩枝被柔毛,后脫落,葉互生;葉片卵形,長8~18厘米,寬6~12厘米,不分裂或3~5深裂,先端尖,基部圓形或心臟形,有時不對稱,邊緣鋸齒狀,上面暗綠色,具粗糙伏毛,下面灰綠色,密生柔毛;葉柄長3~10厘米,具長柔毛;托葉膜質(zhì),早落。
楮實的功效與作用:滋腎,清肝,明目。治虛勞,目昏,目翳,水氣浮腫。
楮實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楮實的副作用
《本草經(jīng)疏》:“脾胃虛寒者不宜?!?/p>
楮實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楮實的醫(yī)學(xué)附方
1、治脾、腎、肝三臟陰虛,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煩渴,夢中遺精;或大便虛燥,小便淋澀;或眼目昏花,風(fēng)淚不止:楮實(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實子一日,曬干,再浸再曬,以豆汁滲盡為度,再曬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為細末,每早用白湯調(diào)服五錢。(《本草匯言》)
2、治肝熱生翳,氣翳細點,亦治小兒翳眼:楮實子細研,蜜湯調(diào)下,食后服。(《仁齋直指方》楮實散)
3、治水氣臌脹,潔凈府:楮實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兩半,茯苓三兩(去皮),為細末,用楮實膏為丸,如桐子大。不計丸數(shù),從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減為度。(《素問病機保命集》楮實子丸)
4、治喉痹喉風(fēng):楮桃陰干,每用一個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兩個。(《瀕湖集簡方》)⑤治石疽,狀如座癤而皮厚:搗谷子敷之。亦治金瘡。(《千金方》)
5、治目昏:荊芥穗、地骨皮、楮實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儒門事親》)
6、治耳鳴,眼霧:桑泡、薅秧泡、構(gòu)泡,大烏泡、三月泡,泡酒服。(《重慶草藥》五泡酒)。
卵巢囊實性回聲這種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是比較多的,主要原因是遺傳因素引起的,而且內(nèi)分泌不調(diào)也會引起卵巢實性回聲,建議女性朋友應(yīng)該要注意這些發(fā)病原因的發(fā)生。卵巢囊實性回聲主要常見于腫瘤,而且具備有一定的惡性腫瘤成分,大家應(yīng)該要引起重視,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的發(fā)病原因。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zhì)和形態(tài),即一側(cè)性或雙側(cè)性、囊性或?qū)嵭?、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有一定的惡性比例?/p>
病因
1.遺傳因素
據(jù)統(tǒng)計,20%~25%的卵巢腫瘤患者有家族史。
2.內(nèi)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腫瘤多發(fā)生于生育年齡。臨床上很多卵巢囊腫患者和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變是卵巢產(chǎn)生過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過量產(chǎn)生是由于體內(nèi)多種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功能異常協(xié)同作用的結(jié)果。
3.生活方式因素
長期的飲食結(jié)構(gòu)、生活習(xí)慣不好、心理壓力過大,可以出現(xiàn)生理性卵巢囊腫和卵巢真性腫物。
4.環(huán)境因素
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長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飼養(yǎng)中瘦肉精類的激素成分。近年來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xí)慣的變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濫用諸如豐乳、減肥、及減緩衰老等的激素類藥物及滋補品,使卵巢腫瘤呈高發(fā)性、年輕化趨勢也有可能有關(guān)。
臨床表現(xiàn)
中等大以下的腹內(nèi)包塊,如無并發(fā)癥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惡性或炎癥情況,腫物活動受限,有壓痛,甚至出現(xiàn)腹膜刺激癥狀、腹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