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蒜頭的功效和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醋蒜頭的功效和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醋蒜頭是一種用醋腌制成的食物,由于經過腌制,所以大蒜原有的辛辣刺激的味道也會大大的被消除,留下的就是酸酸脆脆的口感。當然,醋蒜頭不僅好吃,還有著多方面的功效,比如說改善膚質、消食解膩、殺毒滅菌、預防糖尿病、治療傷風等。那么,醋酸頭為什么會有這些功效呢?下面就為大家進行分析!
改善膚質
醋能夠防止色素斑的形成。夏季是皮膚最易受傷害的季節(jié),陽光強烈,日曬時間長,再加上人們衣著少,大部分皮膚暴露在外,皮膚本身的保護物--皮脂和水分大量蒸發(fā),顯得粗糙而干燥,且受陽光紫外線的影響,皮膚色素斑容易形成。將一半橄欖油和一半米醋混合、調勻,自制成防曬劑,均勻地涂抹在皮膚上,可防紫外線灼傷。
消食解膩
平時很多人愛吃油膩的菜食,經常吃就會感到油膩,此時吃點陳醋泡大蒜,只需幾瓣就能起到解除油膩、增加胃酸分泌、促進消化的作用。
殺毒滅菌
陳醋泡大蒜這種食物時用陳醋和醋做成的,而它們都具有非常好的殺毒滅菌作用,常吃一點可以預防感冒,防止胃腸道的細菌性感染;還有研究表明生蒜有抗癌作用,生蒜中的大蒜素和大蒜油具有抗動脈硬化、軟化血管的作用。
預防糖尿病
陳醋泡大蒜有預防糖尿病的功效,這是因為大蒜中含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成分,它有助于提升機體葡萄糖耐量,從而降低人體的血糖水平。另外,陳醋有殺死誘發(fā)糖尿病各種病菌的作用,進而預防糖尿病的發(fā)生。
治傷風
用100毫升陳醋浸泡10克的大蒜(最好用獨頭蒜,約2-3頭)。浸泡2小時左右。成人每次服用1匙,兒童1/2匙,每日服用3次。此方對已引起肺炎或形成慢性支氣管炎者,效果不顯著。如果嫌味道不好,可加適量冰糖一起服用。此方可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部的刺激,但無其他副作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醋郁金其實是一種中草藥材,味苦,性寒,所以一般來說醋郁金作為藥物而食用,它可以幫助我們起到清熱解郁,祛病保健的功效,尤其是面對現(xiàn)在高壓的工作壓力,以及快節(jié)奏的生活,人們的身體情況更容易出現(xiàn)這些問題,這個時候出預警就可以起到緩解和保健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健康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所以所以身體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些保健藥材的選擇上一定要更加的慎重,這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
藥理:
郁金香花含矢車菊雙甙、水楊酸、精氨酸、雌蕊、莖和葉含有抗菌效果的郁金香甙A、郁金香甙B和少量的郁金香甙C,郁金香甙A和B于放置后可部分地轉化為無活性的6-郁金香甙A和6-郁金香甙B。芽含赤霉素A1。
郁金香甙A、B、C對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郁金香汁通過陽離子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cereus mycoides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多種氨基酸。
曾有報道,郁金香花和葉中含一種有毒生物堿,其生理作用類似西發(fā)丁堿。鱗莖及根(郁金香根)亦可供藥用。根和花可做鎮(zhèn)靜劑。
性味:
1.《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2.《開寶本草》:味苦,溫,無毒。
功用與主治:
1.《本草拾遺》:主一切臭,除心腹間惡氣鬼疰,入諸香藥用之。
2.《開寶本草》:豐蠱野諸毒,心氣鬼疰,鵶鶻等臭。
任何的保健藥材,如果食用正確的話那么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幫助,但是要是不注意它的一些應用禁忌和原則,那么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在食用醋郁金大家也不要輕易的忽略這些問題。
很多人對中藥醋林子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別名】紅檬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光葉石楠的果實。
【原形態(tài)】光葉石楠,常綠喬木,高3-5m,可達7m。老枝灰黑色,無毛,皮孔棕黑色。葉互生;葉柄長1-1.5cm,無毛;葉片革質,細長時及老時皆呈紅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2-4cm,有稀疏淺鈍細鋸齒,兩面無毛?;▋尚?;復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直徑7-8mm;萼筒杯狀,無毛;萼片5,三角形;花瓣5,白色 ,倒卵形,反卷,內面近基部有白色絨毛?;坑卸套?;雄蕊20,花柱離生,下部合生。梨果卵形,長約5mm,紅色,無毛?;ㄆ?-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
【栽培】生物學特性,宜于溫暖濕潤氣候、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長。
【化學成份】種子油主要含脂肪酸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果實含花色甙色素(anthocyanin pigments),矢車菊素-3-單葡萄糖甙(cyanidin-3-monoglucoside),蹄紋天竺素-3-單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monoglucoside),矢車菊素-3-蕓香糖甙(cyanidin-3-rutinoside),蹄紋天竺素-3-蕓香糖甙(pelargonidin-3-rutinoside),矢車菊素-3-木糖基葡萄糖甙(cyanidin-3-xylosylglucoside),矢車菊素3-木糖基半乳糖甙(cyanidin-3-xylosylgalactoside),飛燕草素3-木糠基葡萄糠甙(delphinidin-3-xyloxylglucoside)及飛燕草素3-槐糖甙-5-單葡萄糖甙(delphinidin-3-sophoroside-5-monoglucoside)。
【性味】味酸;性溫
【功能主治】殺蟲;止血;澀腸;生津;解酒。主蛔蟲腹痛;痔漏下血;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3g,酒調:或鹽、醋淹漬,生食。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醋林子的功效與作用,醋林子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容可以幫到大家!
對于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人們一般了解的還是很少的,特別是烏梅的禁忌,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空白的,是沒有任何的了解的。因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沒有吃過新鮮的烏梅的,有的只是商店里面真空包裝的烏梅,而這些烏梅都是經過處理過的,營養(yǎng)價值和新鮮的烏梅比起來差得很遠的。
烏梅也是一種水果,子啊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食用烏梅。烏梅不僅可以單吃,而且也可以做菜入湯,可見烏梅的食用價值是非常高的。烏梅有一個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解渴的作用。下面就來說說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功效
1、烏梅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2、烏梅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癥,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3、烏梅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痢,可用于脾虛久瀉、久痢或大腸滑瀉不止甚至脫肛不收。近年有人用《傷寒論》中的烏梅丸作基本方加減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烏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蟲得酸則伏,用烏梅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發(fā)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烏梅可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而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左右(藥液可重復加熱使用)。
5、烏梅止血
烏梅炒炭可療便血、崩漏屬虛證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重用炒烏梅至30克配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糧等煎服;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經久不消者,在辨證方中加入烏梅炭、蟬蛻各6~10克功效顯著,這與實驗證明烏梅可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質的能力等功能有關。
作用:
烏梅有增加食欲,促進消化, 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顯著的整腸作用,促進腸蠕動,消除炎癥;同時又有收縮腸壁的作用, 因而可以用于治療腹瀉.
1、烏梅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癥。常與罌嬰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yī)得效方》一服散。
2、烏梅用于虛熱消渴。烏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3、烏梅用於膽囊炎、膽結石。烏梅7 個,五味子、四川金錢草各 30 克,水煎服。
4、烏梅用於雞眼、疣(魚鱗子)。烏梅250 克用水煮爛,去核後濃煎成膏,加適量食鹽、食醋調成稀糊,敷患處,每天一次。
5、烏梅用于牛皮癬:烏梅500克,白糖少許。烏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狀,每日3次,每次9克。
6、烏梅入藥屬酸澀收斂藥,一般用于脾虛久瀉、脫肛不收等癥。
宜食
適宜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縮性胃炎胃酸過少者)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腸炎之人食用;適宜孕婦妊娠惡阻者食用;適宜膽道蛔蟲者食用。適宜夏季與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湯飲料以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隨息居飲食譜》:“梅,酸溫,溫膽生津,孕婦多嗜之?!薄侗静菪戮帯罚骸盀趺分沽喁?,每有速效?!?/p>
忌食
感冒發(fā)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后忌食之。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關于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詳細介紹說明,這對于大家以后對烏梅的食用是有幫助的。有了上面的了解,以后大家才能在平時更好地食用烏梅了。雖然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但是我們大家平時沒事的時候也不能吃太多,以免引起身體功能的紊亂。
烏梅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往往大家忽略了烏梅在藥理上面的作用,也就是這里說到的中藥烏梅的功效與作用,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側重點不同的原因。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烏梅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烏梅用于肺虛久咳、虛熱煩渴、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內服:煎湯,4-7.5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調敷,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后忌食烏梅。
烏梅肺虛久咳痰少者,可與罌粟殼、五味子、人參等配伍;凡大便下血乾,可與棉花、杭餅炭配伍;凡胃虛吐逆者,可與太子參、石斛、半夏、大棗配伍,以和胃止嘔;凡蛔蟲上竄膽道,腹痛難忍,嘔吐厥逆者,可與細辛、干姜、黃連、川椒等同用。
1、烏梅有保護腸胃的功效:烏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腸胃里腐化。
2、烏梅有消除便秘的功效:烏梅里的蘋果酸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3、烏梅有解酒的功效:烏梅對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興高采烈歡慶佳節(jié)時,難免會喝多幾杯,睡醒時頭痛欲裂時,可嘗試喝一杯烏梅番茶。做法是這樣的:用一個烏梅,泡在一杯溫水里約5分鐘,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葉,慢慢地喝完。
4、烏梅有增加能量的功效:當血液凈化時,新陳代謝就增強,身體自然會恢復能量。烏梅里的檸檬酸酸幫助吸收維他命及酵素,還有能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
5、烏梅有增進食欲的功效:長期性的無食欲是身體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胃及大腸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復得快,需要吃東西,能幫助恢復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個烏梅。
6、烏梅有孕婦止吐的功效:很多孕婦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膩食物及甜食,這是一個自然的反應。婦女懷孕時,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臟功能及能量也減少了。當身體偏酸時,鈣質會流失,所以有些孕婦的牙齒會變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婦的情緒會上下波動不已,建議孕婦每日吃一個烏梅來調和。
7、烏梅有防老化的功效:若要真正的享受長壽,就不應該受老化病的折磨。吃烏梅會刺激腮腺荷爾蒙的分泌,而這種荷爾蒙能預防老化。所以從今天開始就每天吃一個烏梅吧。
8、烏梅有清血的功效:現(xiàn)代人喜歡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類、精白面包、精白面條、精白糖、化學調味料及動物性食物。吃了這些食物會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劇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環(huán)惡化而產生酸素。每天吃一個烏梅可幫助清掃血液,使血液流動量正?;?,排除過量的酸素。
通過上面文章對于烏梅以及中藥烏梅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介紹,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中藥烏梅對于人體的很多方面都是有著很多的好處的,這點也是我們以前所不知道的。所以知道了這些,以后大家就可以更好地來食用烏梅了,并且讓烏梅發(fā)揮最大化的功效和作用。
烏梅的作用與功效
1、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2、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癥,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3、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痢,可用于脾虛久瀉、久痢或大腸滑瀉不止甚至脫肛不收。近年有人用《傷寒論》中的烏梅丸作基本方加減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紫x得酸則伏,用烏梅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發(fā)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烏梅可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而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左右(藥液可重復加熱使用)。
5、止血
烏梅炒炭可療便血、崩漏屬虛證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重用炒烏梅至30克配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糧等煎服;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經久不消者,在辨證方中加入烏梅炭、蟬蛻各6~10克功效顯著,這與實驗證明烏梅可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質的能力等功能有關。
雞內金是雞的全身各處中具有中藥功效的一種藥材。在很多促進消化人體內的積食的配方中都有它的身影,同時現(xiàn)代很多研究都表明服用雞內金具有幫助人體化解結石的功效。但是雞內金的功效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是是什么東西,更不知道它的功效了。
醋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雞內金的功效。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消積滯,健脾胃。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瘡。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雞內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腸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是一種很常用的中藥。消食化滯,消食之力甚強,珠甘能健脾強胃,為健脾化食消滯之妙品,用治食積內停,消化不良諸癥,皆有神效。寬中健脾,甘平,歸脾胃經,有健脾和胃之功,助運中焦運化升降,可治脾胃虛弱之泄瀉,升降失常之反胃嘔吐。解毒消腫,味甘能和緩,性微寒能清熱,有解毒消腫之力。
雞內金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比如清炒,煲湯等都可以,還可以用湯料煮好后涼拌著吃,也可以和食材做成食物。如果小孩子比較容易積食,有脹氣,可以給孩子做些放有雞內金的食物,不僅可以緩解積食,還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不愛吃飯的癥狀。將雞內金剝離后,洗凈曬干,可入藥。藥用時,研末生用或炒用即可。炙雞內金:先將砂子放入鍋內炒熱,再把洗凈之雞內金放入鍋中,用文火拌炒至棕黃色或焦黃色鼓起,取出,篩去砂子。白術內金糕:首先要準備好白面、白砂糖、雞內金、白術、棗,發(fā)酵粉、干姜。并將白術、雞內金、棗、干姜一起用砂鍋煎煮,然后將藥渣去掉,晾涼。之后用湯汁和白面、白砂糖和發(fā)酵粉一起和面,等面團發(fā)起后,就像揉饅頭一樣,然后再將揉好的面放到鍋里蒸,半個小時后,就可以出鍋了。這款食物,能幫助消化,還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狀況。
導讀:中藥醋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醋的功效與作用、醋圖片、醋的藥用價值、醋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醋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醋簡介醋圖片醋的功效與作用醋的藥用價值醋的用法與用量醋的副作用醋的醫(yī)書記載醋簡介
醋,入藥部分為用高梁、米、大麥、小米、玉米或低度白酒為原料釀制而成的含有乙酸的液體。亦有用食用冰醋酸加水和著色料配成,不加著色料即成白醋。
優(yōu)質醋顏色呈棕紅或褐色(白醋為無色澄清液體)、澄清、無懸浮物和沉淀物。質量差的醋顏色偏深或偏淺,混濁,存入一段時間有沉淀物。
醋圖片
醋的功效與作用
味酸、甘,性平。能消食開胃,散瘀血,收斂止瀉,解毒。用于油膩食積,消化不良,喜食酸物,或腹瀉;衄血,吐血,便血;咽喉腫痛;食魚肉菜蕈引起的腸胃不適;病毒性肝炎。
1、消除疲勞
適量飲醋可以很好的消除疲勞,尤其是保健醋效果更好。
2、調解血液的酸堿平衡
醋可以調解血液的酸堿平衡。
3、促消化
醋可以幫助消化,利于吸收。能幫助人有效的攝入鈣質。
4、預防衰老
醋可以預防衰老、美容護膚。這是因為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對皮膚、頭發(fā)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用加醋的水洗皮膚,能使皮膚吸收到一些十分需要的營養(yǎng)素,從而起到松軟皮膚、增強皮膚活力的作用。
5、殺菌
醋可以增強腸胃道的殺菌能力。
6、護肝、護腎
醋可以增強肝臟和腎臟機能。
7、活血
醋的作用可以擴張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fā)生。
醋的藥用價值
1、治產后血暈:用鐵器燒紅,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隨息居飲食譜》)
2、治一切積聚,不拘遠年近日皆治之:京三棱四兩(醋煮,切片,曬干),川芎二兩(醋煮微軟,切片),大黃半兩(醋濕紙裹,火煨過)。上三味,同為末,水煮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病甚者一月效,輕者半月效。(《普濟方》醋煮三棱丸)
3、治瘕癥:鱉甲、訶子皮、干姜各等分。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白湯下。(《醫(yī)學入門》醋鱉丸)
4、治過食魚腥、生冷水菜果實成積者:生姜搗爛,和米醋調食之。(《日華子本草》)
5、治黃汗病,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檗汁,脈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黃芪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金匱要略》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6、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棗許服。(《千金方》)
7、治疝氣沖痛:育皮、小茴香各五錢,以米醋一碗煮干,加水二碗,煎八分,溫和服。(《林氏家抄方》)
8、治諸腫毒:醋調大黃末涂。(《隨息居飲食譜》)
9、治鎖喉風,脹悶不通:土牛膝搗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鵝毛翎尖挑少許入喉中,隨吐涎痰,連挑十余次,吐痰碗許即通。(《本草匯言》)
10、治牙齒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肘后方》)
醋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30ml;或浸漬;或拌制。外用:適量,含漱;或調藥敷;或熏蒸;或浸洗。
醋的副作用
脾胃濕甚、痿痹、筋脈拘攣及外感初起忌服。
1、陶弘景:酢酒不可多食之,損人肌臟耳。
2、《千金食治》:扁鵲云,多食酢,損人骨。
3、孟詵:多食損人胃。醋,服諸藥不可多食。
4、《綱目》:服茯苓、丹參人不可食醋。
5、《隨息居飲食譜》:風寒咳嗽,外感瘧痢初病皆忌。
醋的醫(yī)書記載
1、《別錄》: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
2、《本草拾遺》:破血運,除癥決堅積,消食,殺惡毒,破結氣,心中酸水痰飲。
3、《日華子本草》:治產后婦人并傷損,及金瘡血運;下氣除煩,破癥結。治婦人心痛,助諸藥力,殺一切魚肉菜毒。
4、《綱目》:散瘀血。治黃疸、黃汗。
5、《本草備要》: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
6、《醫(yī)林纂要》:瀉肝,收心。治卒昏,醒睡夢;補肺,發(fā)音聲;殺魚蟲諸毒,伏蛔。
7、《本草再新》:生用可以消諸毒,行濕氣;制用可宣陽,可平肝,斂氣鎮(zhèn)風,散邪發(fā)汗。
8、《隨息居飲食譜》:開胃,養(yǎng)肝,強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氣辟邪,解魚蟹鱗介諸毒。
以上就是一些醋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醋石榴丸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醋石榴丸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酸石榴7顆(去皮,置于一瓷盆子內盛,隨炊飯甑上蒸之令爛,即絞取汁)冬消梨20顆(去皮、核,研,絞取汁)羌活30克 犀角屑15克 防風30克 (去聲頭)干薄荷葉30克 茺蔚子15克 白附子15克(炮裂)苦參l5克(銼)人參30克(去蘆頭)烏喙15克(炮裂,去皮、臍)
【制法】上藥除汁外,搗羅為末,取前二味,煎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紫癜風。
【用法用量】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20丸。
【備注】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普濟方》卷一一二補。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以上就是關于醋石榴丸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醋石榴丸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醋北柴胡是一味中草藥,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少陽,具有疏肝解郁的效果,經常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對于小兒痘疹發(fā)熱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對于女性來說有很好的治療月經不調和子宮脫垂等癥狀表現(xiàn),是平時生活當中常見的一味中草藥,我們來了解一下處北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醋北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柴胡的功效是和解少陽,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透表泄熱,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寒熱虛勞發(fā)熱。小兒痘疹余熱,面黃肌瘦腹部膨大,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等。醋制后可以增加其收斂、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的作用。
醋柴胡主治什么病
1)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對瘧疾癥,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又為疏肝諸藥之向導,是治肝氣郁結之要藥。
對胸肋疼痛無論內由肝郁、外因傷仆皆可應用;凡見肝氣郁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郁金等藥同用。柴胡藥性升浮,配黨參、黃耆等補氣藥物,對氣虛下陷的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癥,有升舉陽氣作用。(2)柴胡一藥,具有輕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點。既能透表退熱、疏肝解郁,又可用于升舉陽氣。因此,它在臨床上是一味既可用于實癥,又可用于虛癥的藥物。
由于配伍不同而可發(fā)揮它各種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則發(fā)汗解表;配黃芩、青蒿,則透表泄熱;配常山、草果,則截瘧退熱;配香附、郁金,則疏肝解郁;配黨參、黃耆、白術、升麻等,則升舉陽氣。但陰虧津少及肝陽上亢者不宜應用。
柴胡與葛根,輕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熱時常同用。但各有特長,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氣藥可升陽舉陷,用于子宮脫垂、脫肛,然無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發(fā)清陽,用于水瀉,然無疏肝解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