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疼痛怎么辦?
老人86歲太注重養(yǎng)生怎么辦。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坐骨神經疼痛怎么辦?》,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坐骨神經疼痛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發(fā)生多與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病變有關,對于人體的健康及正常生活中有著很大的影響。那么在得了坐骨神經疼痛后該怎么辦呢?
一、非手術療法
坐骨神經痛治療講究對癥下藥,非手術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臥床休息法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第一次發(fā)作的時候,應采取臥床休息的方法進行治療,臥床休息需注意的是要盡量睡硬一點的床,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
2.藥物療法
藥物療法是根據患者自身的癥狀,采取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的方法。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藥物一般有消炎藥、激素類藥物、腰痛寧膠囊等,可以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特點,采取口服、肌注或者是靜脈滴注的方法進行治療。
3.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在坐骨神經痛患者癥狀發(fā)作過后可以采取的一種治療方法,患者可以適當地做一些腰椎的保健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起到預防下次發(fā)作的作用。
4.中醫(yī)療法
中醫(yī)療法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推拿、針灸、熏蒸、貼膏藥等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還可以起到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因此,對治療坐骨神經痛而言,中醫(yī)療法十分有效。另外,中醫(yī)療法也可結合西醫(yī)的一些治療方法,比如藥物治療,幾者相結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二、手術療法
手術療法對于治療坐骨神經痛而言,是一種比較少采取的治療方法,一般情況下,病情不太嚴重的患者都會采取非手術療法,病情十分嚴重,或者是因為骨質改變、腫瘤等壓迫而引起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才好采取手術療法進行治療。
以上是坐骨神經痛最好的治療方法,患者可以采取以上幾種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但病情嚴重者,應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就診。
相關閱讀
坐骨神經酸脹是坐骨神經痛的一種表現,坐骨神經痛在嚴重時還會造成癱瘓。那么坐骨神經酸脹怎么辦呢?一旦出現坐骨神經酸脹的情況一定要予以重視,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判斷是否為坐骨神經痛,避免和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癥混淆一體,同時根據醫(yī)生的診斷可以采取如下方式進行治療。
坐骨神經痛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1、
腰部疼痛:腰痛,腰部酸脹、怕冷。這種腰痛多在活動后出現,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漸加重,轉化為持續(xù)性疼痛,活動后加劇;2、
腰部向腿部放射性疼痛: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后等擴張的放射性疼痛,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3、
身體多處按壓疼痛:腰部、臀部、踝部等處按壓產生疼痛的感覺,這些都與坐骨神經有關。4、
雙腿麻木:患肢小腿外側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覺減退,臀肌張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治療措施:
1、承扶穴
此穴位于臀部橫紋線中間的下方,按摩時慢慢吸氣用拇指以外的手指指腹按壓此穴,按壓5、6秒后吐氣,早晚這樣重復10次即可。按摩此穴通常用于緩解坐骨神經疼痛、下肢癱瘓和小兒麻痹后遺癥等病癥。
2、委中穴
此穴位于腘橫紋的中點,股二頭肌和半肌肌腱的中間位置。按摩時用兩手拇指指端按壓兩側的委中穴,勻速進行一壓一松的動作連續(xù)做20次感到酸脹感為宜,按摩這里可以緩解腰脊的疼痛和坐骨神經痛等。
注意:坐骨神經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嚴重后果,坐骨神經痛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比如腰椎管狹窄癥、腰骶神經根炎、馬尾腫瘤,這些病癥會導致跛行、甚至癱瘓??褐魅谓ㄗh大家,養(yǎng)成定時去骨科??漆t(yī)院體檢的習慣,愛護自己和家人的身體。
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骨科疾病,當患者出現此病以后就出現明顯的疼痛感,除了坐骨神經周圍的疼痛以外,還會伴有腰痛、背痛。坐骨神經痛的發(fā)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這種疾病和其他的骨病有明顯的區(qū)別,這會影響患者的生活,使得行為能力都不是很方便,由于坐骨神經痛難治愈,所以很多人都在找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偏方。
坐骨神經痛的偏方一食療法
1、活血止痛湯
組方:水煎內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制用法:生黃芪30克 木瓜20克 元胡20克 赤勺、白芍、全當歸、懷牛膝各15克 海風藤、防風、倉術各12克 地鱉蟲10克 川桂枝6克 甘草6克
2、楠甲湯
組方:每日1劑,水煎服。血瘀氣滯者去五指毛桃,加當歸15克;風寒痰濕者去血藤、走馬風,加蒼術10克,半夏10克,蠶砂15克;有濕熱者去血藤、石楠藤,加虎杖15克等。服藥時,外搽武打風濕精。
制用法:刺三甲20克 入地金牛15克 血藤20克 威靈仙15克 走馬風15克 丟了捧15克 三椏苦20克 穿破石15克 石楠藤15克 五指毛桃15克
九節(jié)風20克
坐骨神經痛的偏方二痛靈酒
組成:生川烏50g,生草烏50g,田三七25g,馬錢子25g,蜂蜜250g。
用法:將生川烏、生草烏洗干凈切片曬干,以蜂蜜250g煎煮;馬錢子去毛,用植物油煎炸;把田三七搗碎,再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00ml,等濃縮到300ml,第2次加水1000ml,待濃縮到200ml,2次共取液體500ml,加普通的白酒500ml勾兌即可。內服每次10ml,每日3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散風活血,舒筋活絡。適用于慢性腰腿痛。
坐骨神經痛的偏方三核歸丸
組成:核桃仁250g,黑芝麻210g,續(xù)斷、骨碎補各50g,當歸、杜仲、菟絲子各60g,木瓜、元胡各30g,香附15g。
用法:除黑芝麻和核桃仁之外,其他余藥均曬干,研成細末備用。將黑芝麻、核桃仁一起研細,再與藥粉一起倒入盆中,以煉蜜500g,分數次加入盆內攪拌,反復揉搓,制成重約7g的藥丸。每日服用2次,每次1丸,黃酒20ml送服,連服100丸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fā)的坐骨神經痛。
對于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偏方只能起到輔助的治療作用,在選擇偏方治療的時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藥。具體偏方對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效果如果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還是要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不要過度的依賴偏方。
坐骨神經疼痛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它的發(fā)生是與很多種因素有關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引起的,對于人體的健康及生活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到坐骨神經疼痛的癥狀,并做到及時治療。那么坐骨神經疼痛的癥狀都是什么呢?
1.一般癥狀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于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3)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干的壓痛。
(4)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經支配區(qū)域的各種感覺的減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動覺減退,亦可有極輕的感覺障礙。
2.坐骨神經炎
常伴隨各種類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發(fā)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坐骨神經較為淺表,受潮、受寒時易發(fā)生坐骨神經炎,全身性疾病發(fā)生坐骨神經炎時應注意有無膠原病及糖尿病等并發(fā)。
坐骨神經痛大多數為單側,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為持續(xù)性,亦可為發(fā)作性,椎管壓力增加時癥狀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經徑路放射。坐骨神經干壓痛明顯,腓腸肌壓痛存在;疼痛與肌無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較重,而肌無力多不明顯,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斷運動功能較為困難,可檢出足下垂,腓腸肌、脛前肌萎縮;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淺感覺障礙明顯。
3.繼發(fā)坐骨神經痛
(1)腰椎間盤突出 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多發(fā)于腰4~5及腰5~骶1,約1/3病例有急性腰部外傷史,多數患者發(fā)生于20~40歲之間,臨床特點是有數周、數月腰背痛,而后一側下肢的坐骨神經痛。體檢除具有坐骨神經痛的一般癥狀外,尚有腰背肌緊張,腰部活動受限,脊柱側彎,病變部位的棘突壓痛。
(2)腰椎骨性關節(jié)病 多見于40歲以上者,亞急性慢性起病,多有長期腰痛史,坐久站起困難,站久坐下困難,臨床上可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的坐骨神經痛及腰部的癥狀。
(3)腰骶椎先天畸形 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隱性脊柱裂,后者除可表現有坐骨神經痛外,常有遺尿史,體檢常有足畸形,腰骶部皮膚異常,如肛門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線上的小血管瘤,此常??陀^而準確地指示椎板未愈合的部位。
(4)骶髂關節(jié)炎 常見為類風濕、結核性病變,在關節(jié)囊有滲出破壞時刺激腰4~5神經干,部分病人可有坐骨神經痛癥狀。
現在因為工作壓力大的原因,有很多年輕的上班族為了工作丟掉了鍛煉,從而引發(fā)了一種病癥坐骨神經痛,面對這種癥狀到底要怎樣才能有效的治療呢?要怎樣才能通過日常飲食運動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或治療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幾種日常治療方法。
運動治療方法:
1、吊桿:找一個單杠,手握住單杠,讓身體自由下垂,對脊柱起到了拉伸的作用,有助于緩解腰腿疼痛,并有一定的矯正姿勢的作用。
2、腳尖踩書:地板上放一摞書,然后用腳尖站在書上,腳跟的地方懸空,一次鍛煉到堅持不住為止(初次嘗試鍛煉可以減少鍛煉的時間,循序漸進的來)。
3、抬高腿:伸直雙腿,仰臥在床上,慢慢向上抬腿(腿一直保持伸直),當感到腰腿疼痛的時候仍然要堅持一會,再休息。
4、壓腿動作:這不是說要和練武的人一樣壓腿,簡單一點,坐在床上,后靠墻壁,兩腿伸直,然后用手去夠你的腳跟。
飲食治療方法:
1、小雞燉蘑菇:小公雞一只,砌塊,與蘑菇一起小火燉熟,少放一些鹽,讓湯清淡一些,趁熱引用。
2、大骨湯:先用熱水把骨頭抄一遍,然后放入高壓鍋中燉熟,燉之前放入老姜(切成片),其他調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燉到快熟的時候再放入少許鹽即可飲用。
3、腰花粥:用豬腰子一個,切片,板栗若干,放入小米粥中熬制,趁熱引用。
通過了上面的介紹,小編相信大家已經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非常幫的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了,因為上面的方法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但是對坐骨神經痛這一病癥有著不錯的療效,而且對人體無害反而在治療的時候鍛煉了身體同時也使身體獲得更好的營養(yǎng),何樂不為呢。
對于坐骨神經痛這種疾病我們也是可以通過自我療法來緩解病情的,其自我療法主要可以分為起居調養(yǎng)法,藥物調養(yǎng)法,以及針灸調養(yǎng)法三種調養(yǎng)方法。
一、起居調養(yǎng)法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睡硬板床。
2.注意保暖,改善居室條件,保持通風與干燥環(huán)境。
3.盡量避免涉水、淋雨,汗出后禁止吹風,內衣汗?jié)窈髴皶r更換。
4.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并積極配合其他療法。
5.繼發(fā)性坐骨神性痛應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原發(fā)病,則本癥隨之而解。
二、藥物調養(yǎng)法
1.坐骨神經痛常用驗方
(1)虎杖、老鸛草、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桂枝、炙甘草、制乳香、元胡、牛膝、千年健各9克,赤芍、白芍、木瓜、雞血藤各15克,川續(xù)斷、伸筋草各12克,制川烏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中成藥
追風透骨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下;或小活絡丹,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三、針灸調養(yǎng)法
1.針刺法
治療以祛風通絡、行氣活血為原則,循經取穴與辨證取穴相結合。
針刺主穴:環(huán)跳、秩邊、委中、陽陵泉、足三里。加減:根性者加腰4~5夾脊穴,干性者加阿是穴。寒濕顯著加命門、腰陽關;瘀血型加膈俞;肝腎不足加昆侖、丘墟、太沖、腎俞。
操作:急性期多用毫針瀉法,慢性者平補平瀉,屬寒濕者可用溫針灸。環(huán)跳、秩邊、委中穴針感均以觸電樣感向下放射并使下肢抽動,陽陵泉及足三里穴針感也向下傳導。
2.刺血法
多用于瘀血型。取腰骶部阿是穴(壓痛點)、上髎、次髎、承扶、殷門、委中、委陽、懸鐘,在腧穴周圍尋找瘀血絡脈,常規(guī)消毒周圍皮膚,爾后以三棱針放血,出血停止后可加拔火罐數分鐘。
坐骨神經痛是現在很多人都會面對的一種疾病,因此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坐骨神經痛怎么治、坐骨神經痛的原因。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應該知道怎么樣正確的治療這種疾病。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于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3、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干的壓痛。
4、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干此征可消失。
坐骨神經痛怎么治
1.拳頭大小的石英數塊(以紅色的為佳),放爐火中燒紅,投入裝有熱水的盆中,用產生的熱氣熏患處。熱氣不足時再投進幾塊燒紅的石英石。每次半小時,然后用該水洗患處。石英石可反復使用。一般三五次見效。
2.制乳否12 克,制沒藥12克,當歸20克,川芎15克,丹參30克,玄胡15克,杜仲15 克,川斷15克,雞血藤30克,獨活12克,威靈仙15克,川牛膝15克,地龍15克,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兩遍混勻,早晚分服。
3.鱉甲粉50克,放茶杯中,倒入半杯開水,調成糊狀,加入適量白糖,趁熱喝下。接著用一暖瓶開水沖泡花茶50克,連續(xù)喝下,上炕蓋被子發(fā)汗,一般1次即愈,也有少數不見效者。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病因多種多樣。絕大多數患者的坐骨神經痛是繼發(fā)于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fā)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fā)性,即坐骨神經炎。
結語:以上這些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你患有坐骨神經痛,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妨試一試上文中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些方法,對于治療疾病來說,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坐骨神經疼一般是會發(fā)生在40歲左右的人身上,而且該病一般發(fā)病會慢一些,引發(fā)該病的原因常常會由腰痛,長久的站立或是長久的坐等都容易造成坐骨神經疼。還有的患者會由于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像類風濕性患者也容易出現坐骨神經疼的現象。
所以說引發(fā)坐骨神經疼的原因比較多,但是由于很多的人們對于坐骨神經疼的癥狀不太了解,所以就容易造成在早期的時候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會將病情加重。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講講坐骨神經疼的一般癥狀是怎樣的?
一般癥狀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于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3)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干的壓痛。
(4)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經支配區(qū)域的各種感覺的減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動覺減退,亦可有極輕的感覺障礙。
既然我們了解到了坐骨神經疼的病因以及它的癥狀表現,那對于坐骨神經疼的治療要采用怎樣的方法呢?對于有坐骨神經疼的患者要注意臥床休息,而且要注意睡硬板床是最好的,同時還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B的藥物以及止痛藥來緩解患者們出現的疼痛。
針灸這種中醫(yī)治療手段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這種方式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的,基本上一般的疾病都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治療的,我們的坐骨神經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治療,不過針灸的方式是有很多種的,不同的方式效果也不同,那么坐骨神經針灸怎么做?
①休針
取穴:主穴:環(huán)跳(或秩邊)、陽陵泉。配穴:邪犯足太陽經加委中、八醪、承山、昆侖、殷門;邪犯足少陽經加絕骨、丘墟;久痛加腎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環(huán)跳深刺,大幅度捻轉結合提插,使針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陽陵泉亦須深刺,以同樣手法使針感達足背。余穴針感也務求向遠端放射。一旦氣至,即行留針,留針時間視疼痛劇烈程度20~60分鐘不等,每隔5~10分鐘捻轉提插1次。一般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重者每日可2次。10~15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164例,總有效率在88.8%~99%之間。
②電針
取穴:主穴:坐骨神經投影點(下稱投影點)、環(huán)跳、腰4、5夾脊。配穴:干性加陽陵泉,條口透承山;根性加委中、承扶。
投影點位置:在髂后上棘與尾骨尖連線至股骨大粗隆連線中點稍下1/3處。
操作:主穴每次取一穴,干性取投影點或環(huán)跳,根性取夾脊穴,分別酌加配穴。投影點用4寸長銀針以70度角刺人,針尖稍斜向內側,使針感放射至足趾,余穴亦須深刺,引發(fā)傳導針感。接通電針儀,斷續(xù)波,頻率240~400次/分,強度以能耐受為度,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226例,總有效率為95.7%~97%。
③刺血
取穴:分兩組。甲組:環(huán)跳、腰俞、中膂俞、白環(huán)俞、上髎、次髎、下髎;乙組:承扶、殷門、委中、委陽、陽交、絕骨、跗陽、丘墟、昆侖。
操作:甲組偏重于治根性坐骨神經痛,每次取1~2穴;乙組偏重于治干性患者,每次取2~4穴。以16號三棱針消毒后,于所選穴位或穴周靜脈血管點刺出血,深約1~3分,環(huán)跳3~6分。血止拔罐,約2~3分鐘去罐。首次治療出血量可在40~60毫升左右,第二、三次可略少,約10~30毫升。隔2~3天治第二次,之后一般應間隔7~10天。
療效:共治療580例,總有效率為93.7%~96%。
④穴住注射
取穴:主穴:太腸俞、環(huán)跳、殷門。配穴:太陽經型加委中、承山、昆侖;少陽經型加委陽、陽陵泉、絕骨。
操作:以醋酸強的松龍25毫克加1%普魯卡因10毫升、當歸注射液2毫升混合搖勻,進行穴注,每次選4~5穴。大腸俞注藥3毫升,余穴均2毫升。7日注射1次,5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000例,基本治愈愈642例,有效306例,無效52例,總有效率為94.8%。
坐骨神經是當之無愧的人體最大的神經,它遍布全身,這也使其能夠支配的身體區(qū)域有很多,像常見的運動區(qū)域,以及各種感覺區(qū)域它都可以支配。與坐骨神經有關你的最常見的病癥就是坐骨神經疼痛以及坐骨神經囊腫。針對坐骨神經囊腫來說,如果情況嚴重,可能還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是屁股上的囊腫一般是坐骨結節(jié)囊腫,非手術方法治療方法有穿刺沖洗,酒精注射,但是可能處理不干凈,還是手術治療。局部麻醉,打在穿刺部位,對全身沒有影響。不過已經長了三年了,囊腫又是良性的,等哺乳期結束后再處理囊腫。局部麻醉不影響哺乳,實在不放心的話,穿刺或手術后1到2天可以用吸奶器把奶吸掉,給孩子喂點奶粉。2天后正常哺乳。囊性雖然看和摸上去表淺,但是實際上在深部,所以手術要在手術室做。一般就需住院了,具體費用大概3000元左右吧。
坐骨神經是全身分布最廣泛的神經,因此其能夠支配的運動和感覺區(qū)域非常廣泛。坐骨神經痛,指的是在機體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qū)內的疼痛。
需要明確,坐骨神經痛不是病,只是一種癥狀,就好比鼻塞,是感冒的癥狀。哪些疾病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腰椎管狹窄引發(fā)的坐骨神經痛:比較多見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時間后下肢疼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后癥狀減輕或消失。腰椎間盤突出引發(fā)的坐骨神經痛:常有較長期的反復腰痛史,或者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后急性發(fā)病。除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體征外,還伴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等,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
腰骶神經根炎引發(fā)的坐骨神經痛:一般起病比較急,受損范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qū)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此外跟腱反射、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除此之外,脊髓外傷、腫瘤、骨盆及盆腔疾患等也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
由于腰椎問題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情況,發(fā)作的時候,多是持續(xù)性疼痛呈現陣發(fā)性加劇,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間隙痛?;颊邥杏X像觸電、刀割一樣的疼痛,程度較重,難以忍受,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后減輕;患側疼痛感一陣加重,一陣減輕,呈交替樣改變;有夜間加重的癥狀,一切使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噴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坐骨神經痛。
一旦出現坐骨神經痛,建議患者首先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骨科就診,判斷引起疼痛的具體原因,根據檢查結果看看是否需要配合藥物治療。病情輕微的患者,可以配合康復訓練進行緩解。
為了緩解腰腿的不適感,患者可以采用震顫腹肌的手法。即用單側的手掌,震顫身體的腹部,在操作時,要注意以腕關節(jié)的快速擺動帶動側掌的震顫。
中醫(yī)認為,該法具有理氣宣肺、平衡陰陽和疏風活血的功效。
拳滾下肢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按摩手法。這一手法要求患者單手握空拳,按壓自身下肢,由上到下,反復壓,以最終產生調氣止痛和通經散寒的療效。
與之類似的還有屈壓下肢手法,此時可以一手握住患者的小腿,而將另一手向前屈壓。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用力切不可過大,最好是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宜。經此法按摩后,能夠消除患者下肢的疲勞,因此可以起到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坐骨神經是包括很多的神經根的,不過只要任何一個神經根出現問題,坐骨神經這個大體就會出現很嚴重的疾病,而且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只要神經沒斷,都是可以康復的,坐骨神經同樣也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讓它恢復,那么坐骨神經損傷康復是什么?
坐骨神經由L4、5和S1、2、3神經根組成。損傷原因多由股部或臀部火器傷引起,有時髖關節(jié)脫臼和骨盆骨折亦可合并坐骨神經損傷。
臨床表現:髖關節(jié)后脫位、臀部刀傷、臀肌攣縮手術傷以及臀部肌注藥物均可致其高位損傷,引起股后部肌肉及小腿和足部所有肌肉全部癱瘓,導致膝關節(jié)不能屈、踝關節(jié)與足趾運動功能完全喪失,呈足下垂。小腿后外側和足部感覺喪失,足部出現神經營養(yǎng)性改變。由于股四頭肌健全,膝關節(jié)呈伸直狀態(tài),行走時呈跨越步態(tài)。如在股后中、下部損傷,則股后部肌肉正常,膝關節(jié)屈曲功能保存。
檢查:電生理檢查:典型的神經電生理表現為患側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波幅下降,F波或H反射潛伏期延長;體感誘發(fā)電位潛伏期延長,波幅下降,波間期延長;坐骨神經支配肌肉的肌電圖檢查多為失神經電位而健側正常?;紓裙伤念^肌肌電圖多無異常,膝腱反射稍強也與該肌功能正常而拮抗肌功能減弱有關,這些表現有助于鑒別格林-巴利綜合征和脊髓灰質炎。
診斷:外傷史或注射史,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癱瘓;神經分支支配區(qū)肌肉癱瘓,小腿以下區(qū)域部分感覺喪失,肌電圖檢查可確診。
治療:臀部坐骨神經損傷是周圍神經損傷中最難處理和療效最差的損傷之一。其各段損傷與局部解剖關系密切。藥物注射傷應爭取盡早行神經松解術,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術后采用高壓氧治療可有效促進損傷坐骨神經再生修復,患者年齡越小,手術越早,效果越好;如為切割傷等銳器傷,應一期修復,行外膜對端吻合術,術后固定于伸髖屈膝位6~8周;如為髖關節(jié)脫位或骨盆骨折所致的坐骨神經損傷,早期應復位減壓,解除壓迫,觀察1~3個月后根據恢復情況再決定是否探查神經;如為火器傷,早期只做清創(chuàng)術,待傷口愈合后3~4周再行探查修復術。晚期足踝部功能重建可改善肢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