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熱皮膚瘙癢怎么辦,及時調理血熱
夏季熱養(yǎng)生。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血熱皮膚瘙癢怎么辦,及時調理血熱》,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平時總是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會很容易出現(xiàn)血熱,血熱會引起皮膚瘙癢,皮膚出油,月經(jīng)增多等癥狀,要及時調理,多吃涼血功效的食物,例如鴨肉,冬瓜,茄子,蓮藕等。
一、吃涼血功效的食物
涼血的食物有:
鴨肉、赤豆、荸薺、冬瓜、鮮藕、薺菜、蓮子、茄子、大棗、薏米、生地黃、茯苓、山藥、鮮魚、鮮茅根等。
飲食方面,應多吃清涼滋潤的食物,如蓮藕有清熱涼血的作用,最適合血熱的人食用,無論涼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絲瓜、鮮蘆筍、綠豆、冬瓜、黑芝麻、螃蟹、鴨肉也是涼血的食物,平時應多食用。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火鍋要戒,酒也要戒。
二、選擇靜態(tài)運動
運動方面,血熱的人不適宜做劇烈運動,應做溫和運動,例如瑜伽,靜態(tài)運動有利于調節(jié)體內血運,撫平情緒波動。
三、盡量少曬太陽
血熱者不宜做日光浴,平時太陽也要適當少曬,因為這些人本來就陽氣盛,如果在陽光下暴曬,吸收陽氣,等于火上澆油。
四、中藥調理
血熱嚴重的人,可服用中藥調理,或平時多喝點菊花水。必要時,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克煎水喝,或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jù)具體表現(xiàn)選擇牛黃解毒片、三黃片及知柏地黃丸等藥物治療。
ys630.coM延伸閱讀
血熱一種表現(xiàn),這種說法多見于中醫(yī)。血熱導致手心癢是一種并發(fā)癥狀。這種情況應該要治本,從血熱的角度進行調理。調理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除了用中藥調理身體,飲食也要注意。
1.血熱是表氣虛,體內熱氣不得宣散有關,所以應注意防風保曖。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和魚腥食物,多吃西紅柿、黃瓜、水果,千萬不要吃荔枝、杏、李子等。平時要注意多喝開水。保持心情的舒暢??煞镁SC銀翹、連翹敗毒丸。
2.這種情況也可能是中醫(yī)稱的鵝掌風,其致病真菌與足癬相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赏庥眠淇颠蛩?,克霉唑霜、復方苯甲酸搽劑、復方雷鎖辛搽劑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復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
3.如果是有一個血熱的話,這個是可以采用一個中藥來調理的,同時這個也是應該要注意調理一下飲食結構的,可以用點皮膚病血毒丸來調理的,同時平時也應該要注意不宜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忌煙酒等,不宜熬夜的,這樣才會比較有效果的。
4.還有一種可能是醫(yī)學上稱此為汗皰疹,水皰階段應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用中藥膚康潔涂液外搽,也可用10%明礬溶液浸泡.脫皮階段以外用藥膚康潔軟膏外涂。
體寒血熱是指的人體體質,并不是什么疾病,但是如果這種體質不能及時調理好的話會引發(fā)諸多疾病。專家建議體寒血熱的人可以吃鮮藕、苦瓜、菊花茶等,適量食用有不錯的效果,堅持一段時間有明顯改善。
一、體寒血熱吃這些
1、鮮藕
鮮藕屬于性涼的食物,生吃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清熱涼血的功效,對于血熱、流鼻血等癥狀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血熱體質的人,可以用鮮藕榨汁,再加上一點蜂蜜,每天喝一杯,就能起到很好的調理效果。
2、苦瓜
苦瓜的清熱效果眾所周知,當然它也是性寒的食物,能夠清熱涼血,解勞清心,更能夠起到極佳的排毒利尿、降血壓血糖的作用。非常適合血熱以及痤瘡患者食用。苦瓜無論是涼拌、榨汁還是清炒,其功效都非常好。
3、菊花茶
菊花的性微寒,有著非常好的散風、消炎、解毒以及清肝的作用。尤其是對體寒血熱的人而言,能夠很好的緩解他們目澀、頭痛等癥狀,每天用菊花泡水喝,清熱效果非常好。
二、如何給血熱降溫?
1.選擇靜態(tài)運動。靜態(tài)運動有利于調節(jié)體內血運,撫平情緒波動。血熱的人應做溫和運動,例如瑜伽等。
2.盡量少曬太陽。血熱者陽氣盛,不宜做日光浴,平時太陽也要適當少曬,因為暴曬易吸收陽氣,加重患者病情。少曬太陽是不錯的涼血方法。
3.吃涼血功效的食物。應多吃清涼滋潤的食物,如蓮藕、雪梨、苦瓜、黑芝麻、螃蟹、鴨肉苦菜、鮮蘆筍、綠豆、絲瓜、冬瓜、都是涼血的食物,平時應多食用。要少吃羊肉、辣椒、葵花子、韭菜、等性溫燥烈的食物,戒食火鍋、酒水。
4.中藥調理。血熱導致人體發(fā)燥,火氣大,使人發(fā)熱,會出現(xiàn)出血癥狀,需用如象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黃、玄參、紫草、青黛等涼血中藥,清熱而涼血。血熱嚴重的人,可服用中藥調理,或平時多喝點菊花水。必要時,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 克煎水喝,或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牛黃解毒片、三黃片及知柏地黃丸等藥物治療。
皮膚瘙癢給人們帶來的感受其實是非常痛苦的,特別是私密部位皮膚瘙癢,又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抓撓,只能忍著,這種感覺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在生活中,皮膚瘙癢的原因非常多,有的時候是與皮膚干燥有關,有的時候則與身體狀況有關。那么,血燥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怎么辦?
一般血熱引起的皮膚瘙癢,其實大多書是神經(jīng)性的皮膚疾病,皮膚瘙癢就是廢話藏典型的神經(jīng)性的一種皮膚疾病,所以需要的是鎮(zhèn)定加上皮膚外用藥緩解,一般效果都是比較明顯的,如果血熱還是無法緩解,就可以吃一些口服的清熱解毒的顆粒,能夠緩解血熱的癥狀同時能夠幫助緩解皮膚瘙癢帶來的痛楚,同時還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適量增減衣物,注意休息和日常的鍛煉身體,都是有好處的。
體內膽酸的濃度過高的話就會沉積在人體的肌膚當中,嚴重的話就會導致皮膚過敏。所以,如果患者皮膚很癢而且還發(fā)黃的話建議去醫(yī)院檢查一下肝和膽,很有可能是有膽結石。腎臟不好的患者皮膚也是會因此變得非常癢的,還容易引起全身瘙癢的。內分泌混亂的病人也容易皮膚瘙癢,而且皮膚的溫度也會增高,如果是因為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瘙癢,在睡覺時更加厲害。有時候臉上皮膚發(fā)癢可能是身體的內分泌失調,毒素排不出來,通過在臉上起諷刺,痘痘等表現(xiàn)出來,這些會使得皮膚發(fā)癢,令人難受,那么在平日的飲食,生活中就要注意了,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刺激皮膚起反應生產(chǎn)痘痘等過敏的反應,多喝水,促進腸胃的蠕動的同時幫助消化,促進吸收,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多排毒,就不會長痘痘等出現(xiàn)發(fā)癢而難受了。
食療方法:
1、側柏桑椹膏:側柏葉50g,桑椹200g,蜂蜜50g.水蒸側柏葉20分鐘后去渣,再放入桑椹,文火煎,煎半小時后去渣,加蜂蜜成膏;
2、桑椹生發(fā)膏:桑椹200g,何首烏150g,熟地黃300g,蜂蜜適量,將桑椹,何首烏,熟地加水煎3次,取汁濃縮,加蜂蜜后熬成膏;
3、枸杞燒海參:海參300g,枸杞子15g,桑椹10g.先將海參切條,熱油加調料翻炒,湯沸后小火煨烤,至熱時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桑椹,淀粉勾汁即可;
4、紅棗杞子煲雞蛋:紅棗10個,枸杞子30g,雞蛋2個,加水同煎,蛋熟后去殼再煮數(shù)分鐘,吃蛋飲湯;
5、豬腎核桃湯:豬腎1對,杜仲30g,沙苑蒺藜15g,核桃肉30g,將以上三藥和豬腎加適量水,在旺火上煮30分鐘后,改文火燉至豬腎熟爛.食豬腎及核桃肉,飲湯.每日1劑,連服7~10日.治療腎陰虛所致的白發(fā),出現(xiàn)頭昏健忘,腰膝酸軟,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苔少,脈細數(shù)者;
6、黑豆雪梨湯:黑豆30g,雪梨1~2個.將梨切片,加適量水與黑豆一起放鍋內旺火煮開后,改微火燉至爛熟.吃梨喝湯.每日2次,連用15~30日.治療肺陰虧損所致的毛發(fā)柔弱,色白,倦怠乏力易感冒者。
血熱的癥狀
1、血熱風盛證
初發(fā)或復發(fā)病不久,皮疹發(fā)展迅速,呈點滴狀、錢幣狀或混合狀。常見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紅、鮮紅或深紅色。散布于體表各處或幾處,以軀干、四肢多見,亦可先從頭面開始,逐漸發(fā)展至全身。新皮疹不斷出現(xiàn),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干燥易脫落,剝刮后有點狀出血??捎型畏磻?伴瘙癢、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赤,苔薄黃或根部黃厚,脈弦滑或滑數(shù)。
2、血熱熾盛
主要表現(xiàn)在熱象、血行加速、動血和擾動心神等四個方面??梢娖つw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愛發(fā)脾氣,手心、腳心熱;經(jīng)期提前,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jīng)期較長,淋漓不斷;容易出鼻血,晚上多夢。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紅斑,丘疹、出血、心煩或躁擾發(fā)狂等癥。
3、臟腑火熱熾盛
熱迫血分的證候。臨床以血液妄行,發(fā)熱,甚者神昏等為主要表現(xiàn)。多因煩勞,恣食辛熱,惱怒傷肝,房事過度等因素引起。血之運行,有其常道,臟腑火熱,內迫血分,絡脈受傷,血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臟腑血熱證以出血和熱象為主要特征。肺絡傷則咳血,胃絡傷則吐血,膀胱絡傷則尿血,大腸絡傷則便血;體表出血可見鼻衄、齒衄、舌衄,肌衄等。婦女月經(jīng)前期,經(jīng)量過多也是血熱的表現(xiàn)。伴見心煩,面赤,口渴喜冷飲,舌紅,脈弦數(shù)有力等熱象見證。
治療血熱的方法
1、側柏桑椹膏:側柏葉50g,桑椹200g,蜂蜜50g.水蒸側柏葉20分鐘后去渣,再放入桑椹,文火煎,煎半小時后去渣,加蜂蜜熬成膏。
2、桑椹生發(fā)膏:桑椹200g,何首烏150g,熟地黃300g,蜂蜜適量,將桑椹,何首烏,熟地黃加水煎3次,取汁濃縮,加蜂蜜后熬成膏。
3、枸杞燒海參:海參300g,枸杞子15g,桑椹10g.先將海參切條,熱油加調料翻炒,湯沸后小火煨烤,至熱時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桑椹,淀粉勾汁即可。
4、紅棗杞子煲雞蛋:紅棗10個,枸杞子30g,雞蛋2個,加水同煎,蛋熟后去殼再煮數(shù)分鐘,吃蛋飲湯。
5、豬腎核桃湯:豬腎1對,杜仲30g,沙苑蒺藜15g,核桃肉30g,將以上三藥和豬腎加適量水,在旺火上煮30分鐘后,改文火燉至豬腎熟爛。食豬腎及核桃肉,飲湯。每日1劑,連服7~10日。治療腎陰虛所致的白發(fā),出現(xiàn)頭昏健忘,腰膝酸軟,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苔少,脈細數(shù)者。
血熱怎么調理
1、日常調養(yǎng)
血熱的人本來就陽氣盛,如果在陽光下曝曬,吸收陽氣,等于雪上加霜。保證在黃金睡眠時間的睡眠,給皮膚一個修復、調整的時間,它才能在白天展現(xiàn)最好的狀態(tài)。
2、運動鍛煉
要做溫和運動,例如瑜伽,靜態(tài)運動有利于調節(jié)體內血運,撫平情緒波動。
3、皮膚護理
血熱者主要的美容問題是皮膚油膩潮紅、易生痤瘡,最好用清爽型的清潔護膚品。
4、食療方法
中醫(yī)認為,蓮藕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無論涼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絲瓜、鮮蘆筍、螃蟹、鴨肉也是涼血之物。
5、中藥滋補
一般多喝點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時可加點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綠豆湯,也可用涼血藥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藥6克,煎水喝。
血熱是怎么回事
中醫(yī)認為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血熱多由邪熱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結,五志過極化火而導致血熱。亦稱血分熱,即血分有熱。證見吐衄、咳咯、溺血,午后發(fā)熱,女子月事先期而來,脈弦而數(shù),法當涼血;小兒發(fā)熱證型之一。
《幼科全書》:“血熱者,每日以午間發(fā)熱,遇夜則涼,此心熱也。輕則導赤散,重則四順飲治之?!毖獰犸L燥型、血熱風盛證,由于機體蘊熱偏盛,時值青壯年,血氣方剛之際,或因性情急躁,心緒煩擾,心火內生;或因恣食魚腥、辛辣之品,傷及脾胃,郁而化熱;或復感風熱邪氣,均可致使血熱內盛,熱盛生風化燥,外發(fā)肌膚,出現(xiàn)紅斑,丘疹為主癥的證候。
治療血熱的藥
1、清熱涼血丸
主要功效:滋陰,清熱,涼血。也可用于孕婦上焦火盛,頭暈目眩,口舌生瘡,耳鳴牙痛,孕婦血熱子煩??诜?一次6g,一日1~2次。
2、大補陰丸
本品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或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微甜帶澀。方中熟地黃、龜板補腎滋陰,陰復則火自降;黃柏、知母苦寒瀉火,火降則陰可保;豬脊髓與蜂蜜均屬血肉之品,能填精益髓,保陰生津。諸藥合用,共收滋陰降火之效??诜K弁枰淮?克,一日2~3次。
3、丹梔逍遙丸
主要功效:舒肝解郁,清熱調經(jīng)。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脹痛,煩悶急躁,頰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熱,以及婦女月經(jīng)先期,經(jīng)行不暢,乳房與少腹脹痛??诜?一次6~9克,一日2次。
涼血的食物
鴨肉、赤豆、荸薺、冬瓜、鮮藕、薺菜、蓮子、茄子、大棗、薏米、生地黃、茯苓、山藥、鮮魚、鮮茅根。
血熱的表現(xiàn)
1、男性血熱的癥狀
1.1、皮膚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
1.2、愛發(fā)脾氣,手心、腳心都感覺很熱。
1.3、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夢。
2、女性血熱的癥狀
2.1、血熱風盛證
初發(fā)或復發(fā)病不久,皮疹發(fā)展迅速,呈點滴狀、錢幣狀或混合狀。常見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紅、鮮紅或深紅色。散布于體表各處或幾處,以軀干、四肢多見,亦可先從頭面開始,逐漸發(fā)展至全身。新皮疹不斷出現(xiàn),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干燥易脫落,剝刮后有點狀出血??捎型畏磻?伴瘙癢、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赤,苔薄黃或根部黃厚,脈弦滑或滑數(shù)。
2.2、血熱熾盛
主要表現(xiàn)在熱象、血行加速、動血和擾動心神等四個方面??梢娖つw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愛發(fā)脾氣,手心、腳心熱;經(jīng)期提前,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jīng)期較長,淋漓不斷;容易出鼻血,晚上多夢。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紅斑,丘疹、出血、心煩或躁擾發(fā)狂等癥。
3、血熱的其它癥狀
3.1、熱毒入血
證候:高熱神昏,斑疹顏色紫黑,舌絳起刺等。治則:清熱涼血,解毒透疹。
3.2、皮炎見血熱
證候:皮膚或黏膜發(fā)紅斑,顏色鮮紅,甚有血皰、水皰,口腔、陰部黏膜糜爛,或伴有口干,便秘溲赤,舌紅苔薄,脈弦細數(shù)。治則:清熱涼血,佐以利濕。
3.3、胞宮血熱證
證候:陰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紅或紅,質黏稠,口干喜飲,頭暈面赤,煩躁易怒,便秘尿黃,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shù)。
3.4、溫熱病,熱邪入血
證候:身熱夜甚,心煩失眠,或有譫語,或口渴,或發(fā)斑疹,舌絳而干,脈細數(shù)等。治則:養(yǎng)陰清熱,解毒透疹。主方:清營湯。
3.5、血熱妄行
證候: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顏色紫黑,或蓄血發(fā)狂,便色黑等。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方:犀角地黃湯。
治療血熱的中藥方
1、溫熱病,熱邪入血
養(yǎng)陰清熱,解毒透疹。主方:清營湯。方藥:犀角、生地黃、麥冬、玄參、丹參、竹葉心、銀花、黃連、連翹。
2、血熱妄行
主方:犀角地黃湯。方藥:犀角、生地黃、丹皮、赤芍。
3、熱毒入血
主方:犀角大青湯。方藥:犀角、大青葉、梔子、淡豆豉。
4、皮炎見血熱
方藥:生地、赤芍、丹皮、紫草、生槐花、銀花、蒲公英、土茯苓、土大黃、車前草、生甘草。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治療女性血熱的食療方法
1、側柏桑椹膏:側柏葉50g,桑椹200g,蜂蜜50g.水蒸側柏葉20分鐘后去渣,再放入桑椹,文火煎,煎半小時后去渣,加蜂蜜熬成膏。
2、桑椹生發(fā)膏:桑椹200g,何首烏150g,熟地黃300g,蜂蜜適量,將桑椹,何首烏,熟地黃加水煎3次,取汁濃縮,加蜂蜜后熬成膏。
3、枸杞燒海參:海參300g,枸杞子15g,桑椹10g.先將海參切條,熱油加調料翻炒,湯沸后小火煨烤,至熱時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桑椹,淀粉勾汁即可。
4、豬腎核桃湯:豬腎1對,杜仲30g,沙苑蒺藜15g,核桃肉30g,將以上三藥和豬腎加適量水,在旺火上煮30分鐘后,改文火燉至豬腎熟爛。食豬腎及核桃肉,飲湯。每日1劑,連服7~10日。
血熱的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而血熱的除了泛指上火導致的口干,便秘等癥狀之外,血熱還會引起其他的身體疾病,尤其對于我們的五臟六腑來說,同樣是危害性極大的。因此血熱是需要及時服用中藥改善體內的癥狀,并且去火和祛除毒素的。那么到底血熱是怎么回事?
其實“血熱”這個詞出自中醫(yī)的描述,血熱主要指的是我們的血液運行速度過于快,而且血液運行的力量過大等,除了容易導致我們人體內的毒素增加之外,還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是腎衰竭等。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血熱是怎么回事。
血熱能引起體內哪些疾病
1、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過大,可以導致內分泌失調,神經(jīng)紊亂或脈道受到損傷,則易使血逸脈外而出血,對心、肝、脾、肺、胃、腎等臟腑的功能都有損傷,已有病癥都會加重。
2、體內毒素上升可以導致肝炎或者肝炎患者病情加重,消化不良、胃脹、嘔吐、腎衰。
血熱是怎么回事
血熱泛指熱象表現(xiàn)如口干、口苦、發(fā)熱夜甚、舌紅苔黃、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癥群的多種疾病。血熱可動風,也可耗氣傷陰,導致陰虛內熱,出現(xiàn)五心煩熱(即手、足、心煩熱)、盜汗等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正常狀態(tài)是血在溫暖的氣息下運行,遇到寒氣就會凝滯。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血熱也不是指血液溫度的高低,它是中醫(yī)學的一個名詞,是內生火熱,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過大,易使體內毒素上升的一種現(xiàn)象叫血熱。臨床體外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面黃無力、咽喉紅腫、小便赤短、大便不暢、膿腫、皰瘡等等。
血熱吃什么好
涼血就是服用中藥改善血熱的現(xiàn)象既去火,調整血行速度、血行力量,使之恢復正常,切斷毒素上升的根源,清除體內、體表瘀毒。消除血熱的癥狀使肌體恢復正常。
食療方法:
中醫(yī)認為,蓮藕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無論涼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絲瓜、鮮蘆筍、螃蟹、鴨肉也是涼血之物。關于血熱是怎么回事,其實想要緩解血熱帶來的各種癥狀和疾病,涼血無外乎是最好的選擇了。專家告訴我們說,患有血熱的朋友,平時應該多吃清熱涼血的食物,例如:苦瓜,鴨肉,絲瓜等食物之外,還需要及時地服用一些涼血的中藥,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清楚體內的毒素,并且使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血熱是中醫(yī)名詞,出現(xiàn)血熱的時候常會導致火氣比較大,手心發(fā)熱,會導致一些皮膚的癥狀表現(xiàn),出現(xiàn)血熱應該及時進行治療,比如說可以用生地黃來進行治療,用柴草來治療,都能發(fā)揮一定的治療的功效,另外也可以通過一些食療偏方,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說玉米須燉豬肉,也能發(fā)揮一定的治療的作用。
血熱怎么治療最快
一、生地黃:
甘、苦、寒 歸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溫熱病熱入營血(清營湯);熱迫血溢之出血證(四生丸,犀角地黃湯,消風散)。
二、犀角:
苦、咸,寒 歸心、肝、胃經(jīng)。
1、涼血止血:血熱吐衄(犀角地黃湯)。
2、解毒化斑:熱毒熾盛;斑疹紫暗(化斑湯,犀角大青湯)。
3、安神定驚:邪入營血,神昏譫語,驚厥抽搐(清營湯,清宮湯,紫雪,至寶丹)。
三、紫草:
苦,寒 歸心、肝經(jīng)。
1、涼血活血透疹:麻疹不透;溫熱病發(fā)斑疹(紫草快斑湯,紫草消毒飲)。
2、解毒療瘡:瘡瘍;濕疹;陰癢;燙傷(生肌玉紅膏)。本品性寒滑,脾虛便溏者忌服。
有哪些偏方可以治療
1、玉米須燉豬肉
玉米須30克豬瘦肉120克精鹽味精適量制法:將玉米須洗凈,豬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內,加水500克,上蒸籠蒸,至豬肉熟透,加精鹽、味精即成。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清血熱,治崩。適用于血熱型崩漏。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熱服。
2、養(yǎng)陰清燥湯
梔子9克,黃芩9克。功能主治:清心降火,養(yǎng)陰潤燥。主陰虛血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劉榮星方《玉鑰續(xù)編》:方名:養(yǎng)陰清燥湯組成:大生地1錢,大麥冬1錢,川貝母8分,粉丹皮8分,玄參1錢,薄荷葉3分,生甘草5分。主治:肺腎陰虛,感燥而發(fā),咽痛白腐纏喉,及口舌白瘡,口糜唇瘡。用法用量:水1鐘半,煎至5-6分,溫服。
3、清上湯
四物湯合三黃湯加山梔子、桔梗、香附、連翹、薄荷、甘草。主治:頭面諸病屬血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醫(yī)方簡義》卷三:方名:清上湯組成:瓜蔞仁(炒)4錢,海石1錢,梔子炭3錢,杏仁(光)3錢,煅石膏2錢,黃芩(炒)1錢,茜草1錢,生牡蠣4錢。主治:六淫侵上,吐咳咯衄,牙宣舌血。用法用量:上加青果2枚,竹葉20片,水煎服。
一、血熱按什么穴位
主要穴位:血海、膈俞、三陰交等。
1、血海穴
是足太陰脾經(jīng)的一個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區(qū),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jīng)及股神經(jīng)肌支。主治婦科病,血熱性皮膚病,膝股內側痛。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2、膈俞穴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第十七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線旁開1.5寸處,因本穴內應橫膈,故名膈俞,又因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故又名七焦之間。該穴療效明顯,刺灸該穴可起到養(yǎng)血和營、理氣止痛作用。定位此穴道的時候一般采用俯臥的姿勢,膈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谄咝刈导幌?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3、三陰交
足太陰脾經(jīng)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jīng)(肝、脾、腎)的交會穴,出自于《針灸甲乙經(jīng)》。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jīng)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xiàn)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直刺1~1.5寸。
二、治療血熱的食療方法
1、側柏桑椹膏
側柏葉50g,桑椹200g,蜂蜜50g.水蒸側柏葉20分鐘后去渣,再放入桑椹,文火煎,煎半小時后去渣,加蜂蜜成膏。
2、桑椹生發(fā)膏
桑椹200g,何首烏150g,熟地黃300g,蜂蜜適量,將桑椹,何首烏,熟地加水煎3次,取汁濃縮,加蜂蜜后熬成膏。
3、枸杞燒海參
海參300g,枸杞子15g,桑椹10g.先將海參切條,熱油加調料翻炒,湯沸后小火煨烤,至熱時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桑椹,淀粉勾汁即可。
4、紅棗杞子煲雞蛋
紅棗10個,枸杞子30g,雞蛋2個,加水同煎,蛋熟后去殼再煮數(shù)分鐘,吃蛋飲湯。
5、豬腎核桃湯
豬腎1對,杜仲30g,沙苑蒺藜15g,核桃肉30g,將以上三藥和豬腎加適量水,在旺火上煮30分鐘后,改文火燉至豬腎熟爛。食豬腎及核桃肉,飲湯。每日1劑,連服7~10日。治療腎陰虛所致的白發(fā),出現(xiàn)頭昏健忘,腰膝酸軟,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苔少,脈細數(shù)者。
6、黑豆雪梨湯
黑豆30g,雪梨1~2個。將梨切片,加適量水與黑豆一起放鍋內旺火煮開后,改微火燉至爛熟。吃梨喝湯。每日2次,連用15~30日。治療肺陰虧損所致的毛發(fā)柔弱,色白,倦怠乏力易感冒者。
三、血熱的三種病癥
1、血熱熾盛
主要表現(xiàn)在熱象、血行加速、動血和擾動心神等四個方面??梢娖つw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愛發(fā)脾氣,手心、腳心熱;經(jīng)期提前,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jīng)期較長,淋漓不斷;容易出鼻血,晚上多夢。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紅斑,丘疹、出血、心煩或躁擾發(fā)狂等癥。血熱是熱毒侵入血分,常發(fā)生在熱帶地區(qū),或是在非常熱的環(huán)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熱的季節(jié),曝曬過度,或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或吃煎炒、油炸等燥熱性食物,或是服用一些興奮劑,可能導致熱血妄行,皮下出現(xiàn)小紅點、皮膚斑疹、心煩不安,舌紅絳,譫狂,昏迷等證候。
2、血熱風盛
初發(fā)或復發(fā)病不久,皮疹發(fā)展迅速,呈點滴狀、錢幣狀或混合狀。常見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紅、鮮紅或深紅色。散布于體表各處或幾處,以軀干、四肢多見,亦可先從頭面開始,逐漸發(fā)展至全身。新皮疹不斷出現(xiàn),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干燥易脫落,剝刮后有點狀出血。可有同形反應;伴瘙癢、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紅赤,苔薄黃或根部黃厚,脈弦滑或滑數(shù)。
3、臟腑火熱熾盛
熱迫血分的證候。臨床以血液妄行,發(fā)熱,甚者神昏等為主要表現(xiàn)。多因煩勞,恣食辛熱,惱怒傷肝,房事過度等因素引起。血之運行,有其常道,臟腑火熱,內迫血分,絡脈受傷,血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臟腑血熱證以出血和熱象為主要特征。肺絡傷則咳血,胃絡傷則吐血,膀胱絡傷則尿血,大腸絡傷則便血;體表出血可見鼻衄、齒衄、舌衄,肌衄等。婦女月經(jīng)前期,經(jīng)量過多也是血熱的表現(xiàn)。伴見心煩,面赤,口渴喜冷飲,舌紅,脈弦數(shù)有力等熱象見證。血分火熱熾盛,有內傷外感之別,以上為內傷雜病中所見的血熱證,外感病熱入血分,見衛(wèi)氣營血辨證。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因形體消瘦者多陰虛血虧,血虛生熱,陰火內爍,沖任內傷,血少而澀滯不行。治宜補血滋陰,方用人參四物湯(人參、當歸、川芎、生地、白芍、知母、麥門冬、炙甘草、生姜、棗)兼地黃丸。
五款補血滋陰食療
推薦五款補血滋陰食譜
七錦糯米粥
材料:糯米500克,桂圓干30克,紅糖120克,冬瓜糖60克,黑白芝麻各15克,大棗30克,銀耳30克。
做法:將桂圓去殼,紅棗洗凈去核,銀耳發(fā)透去雜質,糯米淘凈放入鍋內,加入大棗、桂圓肉、銀耳、冬瓜糖,加水適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下芝麻、紅糖,再煮爛成粥,分頓食用。
功效:具有溫中健脾、雙補氣血、健身益壽之功效,適用于血虛引起的頭發(fā)早白、面色蒼白、四肢無力、頭昏眼花等癥。
羊乳紅棗粥
材料:羊乳300毫升,紅棗15個,粳米250克,生曬參、冰糖各30克。
做法:先將粳米、生曬參(切片)、紅棗(去核)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煮30分鐘,倒入羊乳再煮片刻成粥,分頓食用。
功效:具有益氣健中、溫潤補虛之功效,適用于氣短乏力、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口淡、便秘等癥。
天冬黑豆粥
材料: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凈,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再煮1~2次沸騰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7日為1療程。
功效:此方益肝補腎、滋陰養(yǎng)血、固齒烏發(fā)、延年益壽。適用于發(fā)白枯落、面色早枯、神經(jīng)衰弱以及便秘等癥。
桂圓歸棗粥
材料:桂圓肉30克,全當歸20克,紅棗30克,糯米250克,紅糖60克。
做法:先將當歸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藥汁待用。淘凈糯米放入鍋內,加藥汁、桂圓肉、紅棗(去核)、清水適量,用旺火煮爛后放紅糖,再煮片刻即成粥,分頓食用。
功效:具有雙補氣血、滋潤肌膚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虧虛、心失所養(yǎng)所致失眠心悸、面色蒼白、身體瘦弱、倦怠乏力等癥。
芝麻龍眼粥
材料:芝麻30克,龍眼90克,大紅棗80克,糯米5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龍眼去核,紅棗去核,洗凈待用。淘凈糯米放入鍋內,加紅棗、龍眼肉、白芝麻、清水適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紅糖,再煮片刻濃稠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養(yǎng)血烏發(fā)、健美肌膚、延緩衰老之功效,適用于須發(fā)早白、面色無華、眩暈乏力、健忘失眠等癥。
導語:有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會出現(xiàn)手心發(fā)熱的癥狀,這很可能是夏季血熱癥狀。那為什么會夏季血熱呢?中醫(yī)告訴你血熱原因!
4大血熱癥狀
1、個性急躁,愛發(fā)脾氣,手心、腳心都感覺很熱;
2、皮膚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
3、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夢;
4、女性經(jīng)期會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jīng)期比較長,淋漓不斷。
血熱熾盛病機主要表現(xiàn)
一、動血:
在血行加速與脈道擴張的基礎上,血分有熱,可灼傷脈絡,引起出血,稱為熱迫血妄行,或稱動血。
二、擾亂心神:
血熱熾盛則擾動心神,心主血脈而藏神,血脈與心相通,故血熱則使心神不安,而見心煩,或躁擾發(fā)狂等癥。
三、熱象:
血熱多屬陽盛則熱之實性、熱性病機和病證、并表現(xiàn)出熱象。
四、血行加速:
血得熱則行,可使血流加速,且使脈道擴張,絡脈充血,故可見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等癥。
引起血熱4種原因
血熱是中醫(yī)辯證術語,血熱泛指熱象表現(xiàn)如口干、口苦、發(fā)熱夜甚、舌紅苔黃、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癥群的多種疾病。血熱可動風,也可耗氣傷陰,導致陰虛內熱,出現(xiàn)五心煩熱(即手、足、心煩熱)、盜汗等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正常狀態(tài)是血在溫暖的氣息下運行,遇到寒氣就會凝滯。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1、情緒激動或抑郁,在體內化為火氣,加熱血液。
2、長時間在非常熱的環(huán)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熱的季節(jié),曝曬過度,或者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
3、身體一向強健,體內陽氣旺盛,又偏愛吃辛辣刺激助長陽氣的食物。
4、跟遺傳有關系。
總之,炎熱的夏天很容易出現(xiàn)夏季血熱癥狀,為什么會夏季血熱呢?中醫(yī)告訴你血熱原因,如果出現(xiàn)手心發(fā)熱,要盡早防治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