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闕的作用是什么
中醫(yī)運動養(yǎng)生的作用是什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艾灸神闕的作用是什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有很多女性朋友經(jīng)常有身體發(fā)涼四肢寒冷的感覺,在夏天的時候還容易痛經(jīng),亦或者平時工作的壓力很大,導致身體虛脫無力,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艾灸神闕穴來緩解。此外,如果平時貪吃,不小心肚子吃壞了,或者是因為腹部著涼而拉肚子了,葉可以艾灸神闕穴來緩解。下面就來介紹有關神闕穴的一些知識。
中醫(y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jīng)絡之總樞,經(jīng)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jīng)百脈。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 “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tài),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于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于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p>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于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yǎng)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調節(jié)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艾灸神闕穴一般選擇溫和灸,這是因為神闕穴部位皮膚薄,不適合猛灸。艾灸的時候燃燒的艾柱離皮膚的距離應該保持在2厘米到3厘米的樣子,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然后保持這個位置固定不變。還可在神闕穴位置做回旋灸,距離一樣,只是位置補固定,而是來回旋轉艾柱。
ys630.COm精選閱讀
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的認可,艾灸作為中醫(yī)中的一種非常療效可靠的治療手段,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防病治病的法寶之一,特別是艾灸神闕穴,是一種在肚臍周圍的穴位按摩方式,能對很多種慢性疾病做一個比較好的調理功能,那么艾灸神闕穴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guī)е芏嘀欣夏昱笥训囊蓡杹斫o大家做一個解釋。
“臍”是什么?
臍,俗稱肚臍眼。以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后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y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jīng)絡之總樞,經(jīng)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jīng)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fā)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于神闕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臍”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于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yǎng)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調節(jié)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癥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常用艾灸臍兩法
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xiàn)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
神闕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數(shù)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艾灸神闕穴的一些實際操作流程,希望大了大家看了過后能對這種治病方式有一個全新的認可,我還想提醒大家,艾灸神闕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如果在臍部周圍有炎癥,或者正處于妊娠期的婦女,最好不要選擇此種方法,當然在艾灸神闕穴之前,最好能聽取專業(yè)人士的意見,這樣才能針對疾病做一個全面的診治。
艾灸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制定方法,就是用艾葉或者是艾絨燃燒熏烤體表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艾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并且在那個時候艾灸治療幾天就已經(jīng)相當流行,在古籍左傳當中就有關于艾灸的記載。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艾灸的一些功效以及對我們身體所產(chǎn)生的作用。
治療的作用是綜合的。灸療熱的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艾火刺激配合藥物,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芳香藥物在溫熱環(huán)境中特別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則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fā)了經(jīng)氣,調動了經(jīng)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fā)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
人體反應性與治療作用是綜合的。治療手段(灸療),外因只能通過內因(人體反應性)起作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相同的灸療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體的反應性各有差異。以上諸因素,在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臨證進行合理選擇,靈活運用,方能發(fā)揮灸療最大的效能。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于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jīng)脈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其實艾灸治療疾病的方法最早見于黃帝內經(jīng),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治療疾病,而且還對身體具有保健效果,人們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已經(jīng)依稀懂得通過火灼的方法來治療疾病。《素問·異法方宜論》中有關于艾灸起源的記載,大致可以判斷艾灸起源于我國北方。
隨著現(xiàn)在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相信大家都有延年益壽的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現(xiàn)代物質生活給大家,提供的一些便利,那么對于養(yǎng)生保健應該就是大家很關心的一個話題了,其實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種艾灸神闕穴的中醫(yī)療法,那么艾灸神闕穴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一一解開謎團。
【美容】 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過大,體內淤積各種毒素排泄緩慢,肌膚對化妝品、營養(yǎng)品的吸收減慢,引發(fā)一系列面部問題。面部溫灸通過熱原理與中草藥艾草的作用,美容棒在面部進行排毒滾動,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打開毛孔,溫補氣血,增強肌膚的免疫力及對產(chǎn)品的吸收。 優(yōu)點:溫灸溫熱再配合中草藥艾草條,在面部輕輕滾動,可替代了美容師按摩,讓面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促進產(chǎn)品的吸收,在溫肌散寒、活絡經(jīng)氣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護理。
【保健】 溫經(jīng)通絡,益氣驅風,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huán),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勞損,腰腿疼痛,骨質增生,胃脘寒痛,椎間盤膨出,咳喘,面癱,痛經(jīng),少年近視等癥。
【養(yǎng)生】 艾灸養(yǎng)生保健療法能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此法簡便有效,尤其有溫陽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勺鳛橹欣夏瓯=【募疤摵C患者首選的自我養(yǎng)生方法。
【祛病】 1、感冒 灸法對風寒感冒,有疏風散寒,調和營衛(wèi),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脈、足太陽、陽明經(jīng)腧穴,如風池、風門、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條溫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 分鐘,每日l~2 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 穴,每穴灸5~7 壯,每日1 次。在本病流行季節(jié),每日灸風門或足三里,有預防作用。 2、咳嗽 灸法可健脾燥濕,理氣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脈、督脈、太陽經(jīng)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風門、云門、膻中、太淵、豐隆等。用溫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 次, 5~7 次為1 個療程,每療程間隔7 日。 3、哮喘 灸法可健脾益氣,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背俞和任脈、督脈、陽明經(jīng)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風門、氣海、脾俞、。腎俞、太淵、太溪、足三里等。每日1 次,5~7 次為1 個療程。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來,艾灸神闕穴這種方式,不但對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疾病有一定的療效,還對于有些慢性病患者,起著很好護理調養(yǎng)作用,因此我還想強調一下,艾灸神闕穴要想達到最滿意的效果,需要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艾灸,因此希望廣大患者多學習一些艾灸常識,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防病治病。
說起艾灸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因為在許多的健身館或者養(yǎng)生會所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服務。艾灸療法在我們的國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并且因為它的功效非常的好,所以在東亞這邊都有著非常好的運用。艾灸這是一種健康的保健方法,多余疏通經(jīng)絡,打通血脈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艾灸對于現(xiàn)代的白領來說這是非常好的養(yǎng)生方式,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艾灸療法的作用有哪些,相信大家聽說后會更感興趣。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jīng)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jīng)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xié)調、營衛(wèi)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怎么樣的,看著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艾灸的療法有了更多的興趣。艾灸療法的使用其實跟中醫(yī)的穴位有著很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人體中有上百個穴位,不同的穴位連接著身體的不同部位,因此艾灸在不同的穴位上使用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因此大家在使用艾灸保健的時候一定要找準穴位哦。
有些人不懂艾灸帶脈到底是什么意思,具體有什么作用,在這之前應該搞清楚帶脈到底是什么?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一個帶麥的帶脈,它可是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經(jīng)脈,特別是對于女性朋友們來說,帶脈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們解決非常多的煩擾的問題。下面我們一塊兒來看一下艾灸帶脈的作用是什么?
一、帶脈究竟是什么?
帶脈其實是人體經(jīng)脈中的一條,如果簡單地理解,帶脈部位大致就是平腰臍一周、也就是我們穿褲子時系褲帶的地方。之所以命名為“帶脈”就是因為它的走行恰好像是一條帶子纏在腰間。此外,人體其他的經(jīng)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唯有帶脈是橫向環(huán)繞身體一周,好像把縱向的經(jīng)脈用一根帶子系住一樣,所以說帶脈有總束諸脈的作用。
如果你看過婦科,可能會知道“帶下病”一說。帶下病是中醫(yī)中用了幾千年的名詞,跟“帶脈”頗有不解之緣。所有的婦科病都發(fā)生在帶脈以下,所以又叫“帶下病”。神醫(yī)扁鵲過邯鄲時還做過“帶下醫(yī)”呢,也就是婦科專家。
可不要小瞧帶下病,它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能反映出生殖系統(tǒng)或者泌尿系統(tǒng)是不是出問題了。特別是有了性生活后,陰道處于相對開放的狀態(tài),細菌容易趁機侵入;如果性生活刺激過大,衛(wèi)生不好或者做過人流等手術,體內更是漏洞百出。有性生活的女性90%都或多或少有帶下病,也就是西醫(yī)所謂的各種炎癥,包括盆腔炎、宮頸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等等,甚至是宮頸糜爛,這些都會讓我們苦不堪言。加上帶脈受涼導致的痛經(jīng)、腰酸這些毛病,越發(fā)讓我們感覺“做女人真難”。
二、減肥的“金鑰匙”
怎么運動也不見瘦卻一胖就長“游泳圈”、小腹總是脹鼓鼓所以只好總穿娃娃裝、本身很瘦卻還是有腰腹贅肉……你或許沒意識到,你的減肥功課只是治標不治本,雖然節(jié)食和運動雙管齊下,但帶脈淤結造成了廢物堆積卻沒有排出體外,因此怎么也瘦不下來。
帶脈確實和腰腹部的贅肉息息相關,在美容院專業(yè)的瘦身按摩中,也會著重地推敲帶脈,來疏通腰腹的氣血,排出宿便和廢物來達到瘦身的目的。通過“帶脈”這個萬能穴來瘦身,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推敲和艾灸帶脈的方法就非常有用,如果你迫切需要減肥,還可以把每天敲帶脈的次數(shù)增加到300次,大約在三天就能改善便秘,游泳圈也會漸漸大號變小號的。
艾灸器與傳統(tǒng)的艾灸治療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得艾灸的操作更加的簡便,穴位的選擇更加的精確,量的控制更有把握。其實艾灸器的作用與艾灸的作用基本相當,主要是通過艾灸的熱效應,來達到行氣活血以及祛濕逐寒的效果。通過艾灸器來進行艾灸治療,能夠更好的調節(jié)身體陰陽平衡,使得血液循環(huán)被促進。
艾灸器,又稱艾療導入器,就是可隨意固定在肢體上的任何部位,受灸者可自行調節(jié)艾粒與皮膚的距離的器具。當艾粒(艾條)在相對密封的艾灸器具內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量不易散發(fā),久久作用于腧穴,火力均衡,滲透力強,作用不中斷。器具在治療中起到了充分利用艾葉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效、藥效、煙熏等有效成份對穴位和經(jīng)絡進行的刺激,集熱效、藥效、煙熏三效合一,提高了傳統(tǒng)艾灸的療效。近年來,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科技艾灸器,不僅可以恒溫、控煙、不灼傷人體,不污染環(huán)境,而且還具有磁療、遠紅外線理療、點穴理療的功能,大大推動了艾灸行業(yè)的科技進步,及其方便大眾艾灸養(yǎng)生。
使用方法:先將艾灸器打開,拆分為3個部分;將底座套上相應的固定架;將底座擰上與罐身擰緊;將艾柱艾絨點燃,放入罐身;將上蓋蓋??;找準穴位,固定架艾灸罐進行施灸。
新科技艾灸器:新科技無煙恒溫艾灸器,以《黃帝內經(jīng)》所述,奇經(jīng)八脈和十二正經(jīng)行走的胸腹部或腰背部為定位點,佩戴簡便、保健隨身。使用時將艾條點燃置于新科技艾灸器的艾條夾上,再將新科技艾灸器蓋緊放入艾灸帶內拉上拉鏈即可。
上面介紹的僅僅是艾灸器的一個種類,艾灸器還包括了艾灸盒以及艾灸棒,還有一種更加先進的立式艾灸器。一般來說,艾灸器可以在專業(yè)的艾灸診療所配備,也可以自己購買放置于家中,進行簡單的艾灸保養(yǎng)調理。艾灸器的使用方便,簡單易學。
艾灸在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當中主要用作身體保健,在中醫(yī)養(yǎng)生館和美容院當中比較常見。因為它的養(yǎng)生效果比較好,而且不會有副作用,因此在臨床保健方面比較受到大家的青睞。艾灸的治病原理是通過艾條的燃燒的熱量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jīng)絡、溫補腎陽的養(yǎng)生目的。
艾灸作用廣泛,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艾燃燒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質,附著在穴位處皮膚上,通過灸熱滲透進入體內而起作用的。
涌泉穴是人體少陰腎經(jīng)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涌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jīng)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fā)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并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撅、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萎、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涌泉穴在我們腳心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按摩也會達到不錯的效果,通過艾灸涌泉可以明顯的溫補人體腎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同時抵抗外界自由基對于人體細胞的危害,達到良好的延緩衰老,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艾灸作為一種有著較高群眾基礎的方法,對于高血壓、失眠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當今很多上班族總是把大把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于是就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我們平時多對身體進行保養(yǎng),也能很好的避免一些疾病的出現(xiàn),其中艾灸就是一種調理身體最簡單和安全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能完成,但是每一個穴位在身體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關元穴就是我們身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保養(yǎng)的穴位,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它的作用之后根據(jù)身體情況進行調整,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艾灸關元的作用是什么
艾灸關元的作用是什么
《扁鵲心書》記載:“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所說的“壯”是指塔狀艾絨的量詞,我們可不理會它。這里說的“臍下”當指關元穴,可見古代先賢是如何重視關元穴的。
艾灸關元穴能“令人長生不老”,不過,這“長生不老”之說肯定是不可信的,有些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倒是確實的。
關元穴在臍下四橫指的位置,我們的先祖?zhèn)冊陴B(yǎng)生中特別看重這個穴位,認為這就是練長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將之稱為丹田,這像種莊稼需要田地一樣,這個位置就是種“丹”的田地。一說“丹”,朋友們一定會覺得挺神秘的,如果我們將“丹”理解成“元氣”,理解成一種“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關元穴就相當于是儲存能量的能量庫。
艾灸關元堅持一段時間可以健康長壽、增強體質。關元穴是人體足太陰脾經(jīng)、足少陰腎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在任脈的交會點,此穴有精宮、丹田等別名。艾灸關元穴可以治療一切陽虛癥、氣虛癥,如氣喘短氣、畏寒怕冷、遺尿、小便頻數(shù)、尿閉、泄瀉、腹痛、遺精、陽萎、疝氣、月經(jīng)不調、帶下、不食、精冷、中風脫證、虛勞羸瘦等等。
艾灸關元的作用
關元穴又是小腸的募穴,所謂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而灸關元就能很好的促進腸道功能,增強其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能力。
古今醫(yī)學家都認為關元穴是一個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認為刺激該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溫而不燙,灸的時間要長,持續(xù)地溫灸,達到熱量內透,自覺腹內暖洋洋,熱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適狀態(tài)。灸到紅暈為度。艾灸關元穴見效,腹內的寒氣會立時覺消散。每次灸的時間一般20分鐘左右,或長些,依個體的舒適度為限,隔日一次或每周灸兩次即可。
陰虛體質者艾灸關元,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最好配合下肢太沖等穴位,體質不同灸的穴位和治療效果也不同。
常灸關元穴可治許多疑難雜癥,無病者可養(yǎng)生,讓你正氣常存,邪氣不犯。對那些“針藥所不及”的患者,只有灸法才能幫你找回健康。
上面就是對艾灸關元的作用是什么的介紹,通過了解以后我們知道艾灸關元穴能夠起到很好調理腹瀉和尿頻以及陽痿和月經(jīng)不調等,他能夠對身體起到非常多的調理作用,另外艾灸的時候最好控制到10到15分鐘就可以。
通過艾灸減肥的時候,艾灸可以刺激身體局部的穴位,從而間接的刺激我們胃腸蠕動,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加速胃腸道的自我清理活動,從而讓腸道毒素被清除出體外,這樣就達到了減肥的作用。艾灸減肥的時候必須長期堅持,否則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艾灸還通過調節(jié)身體平衡來起到減肥的作用。
艾灸拔罐減肥并不是單純地減脂肪細胞,而是從身體內部減脂肪,通過刺激穴位,使脂肪燃燒,化解為水、二氧化碳和糟粕(水:分解為體液、唾液、尿液;二氧化碳分解為呼吸;糟粕主要是大便),從而達到減肥和強身健體的雙重功效.可以有效調節(jié)亞健康狀態(tài),女士保養(yǎng)卵巢,男士護胃保腎,失眠顧客當次見效,高血壓、脂肪肝、閉經(jīng)顧客一調一個準,改善皮膚色斑、痘痘、晦暗無光,緩解更年期煩躁易怒、淋巴排毒調便秘調節(jié)婦科疾病。
通過艾灸刺激穴位,調整全身經(jīng)絡氣血、臟腑功能的平衡,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達到瘦身功效.因此,專業(yè)拔罐艾灸減肥是從根本上解決肥胖問題,是一種不僅治標更是一種治本的減肥療法,不吃減肥藥,不用節(jié)食,被國際上稱之為當今最為科學的綠色減肥方法。
其實,艾灸治療疾病或者是減肥都是較為有效的。通過艾灸身體不同的學位,可以針對臀部、腰部、腹部等進行減肥。病情在減肥的同事,還可以通過艾灸進一步調整身體的生理狀態(tài),讓身體處于一種良好的循環(huán)代謝環(huán)境中,從而身體也更健康。
艾灸神闕穴的作用
1、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
2、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實驗性關節(jié)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癥區(qū)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xù)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3、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4、據(jù)《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chǎn)后尿潴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5、艾灸神闕穴能夠慢慢感覺到腹部的溫熱,有很好的溫脾腎、調陰陽、補氣血的作用。調理好脾胃對于養(yǎng)肝有很好的作用,能夠補足肝血,柔肝養(yǎng)肝。而肝腎同源,補腎也能夠養(yǎng)肝。幾乎人體的一切腹部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溫灸神闕穴來加以調理和改善。
6、如果擔心燙傷或不習慣溫灸,也可以用按摩法來調理神闕穴,同樣能夠為肝臟增加動力,促進身體的氣血循環(huán)。
具體的做法是:先把兩手手掌相對揉搓至熱,然后把左手整個手掌覆蓋在肚臍上,再把右手放在后腰部位與肚臍相對的位置,輕輕按摩一會兒。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把兩手交疊,掌心對準自己的肚臍,稍稍使力按逆時針方向按揉100次左右,再順時針方向按揉100次左右。整個按摩過程要動作輕緩,力度適中,按摩時用手掌帶動肚臍部位的皮膚,以達到腹部微熱的感覺為宜。按摩的范圍一開始在神闕穴位置,然后可以神闕穴為中心。擴大到整個腹部,從而更好地疏肝破郁。
用按摩神闕穴的方法調肝時,一定要注意按揉的次序,不能亂揉。為了達到最好的凋肝效果,一定要先瀉后補。逆時針按揉為瀉法,順時針按揉為補法。按摩神闕穴最好的時間是在晚上睡覺前,長期堅持就能夠很好地疏肝理氣。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在早上起床后也進行按摩,對于健康很有好處。但皮膚有損傷或腹部有急性炎癥的人不宜進行按摩。
艾灸神闕穴的注意事項
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fā)生疾病,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神闕穴,能調整陰陽平衡、調和氣血,達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功效。那么灸臍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后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4、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
5、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6、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fā)炎者禁灸!
艾灸神闕法的常用方法
1、艾炷(或艾條)直接灸。
2、神闕隔姜(或隔鹽)灸。用艾柱或者艾條灸比較簡單,到藥店買來艾柱或艾條(無經(jīng)驗者最好使用艾條),點燃艾條后對準神闕穴,距離神闕約兩厘米,以皮膚感到溫熱舒適能耐受為度,時間10—15分鐘即可。隔鹽灸,是用食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由于食鹽咸寒,入胃、腎、大小腸經(jīng),有涌吐、清火、涼血、解毒之功效。隔鹽灸時可將純凈干燥的或者炒過的食鹽填平肚臍,用艾條灸之。
《類經(jīng)圖翼》說:”納炒干凈鹽滿臍上,以施灸“,意在避免鹽粒受熱**引起燙傷。此法古代廣為應用?!陡胶髠浼狈健分巫浠魜y諸急方:”以鹽納臍中,上灸二七壯?!啊肚Ы鹨健ぞ砥摺分紊倌攴渴露喽虤?”鹽灸臍中二七壯?!啊肚Ы鹨健ぞ矶恕分瘟懿?”著鹽臍中灸三壯。“另外,對于便秘、拉稀、月經(jīng)不調、老人膝關節(jié)僵硬疼痛都有一定的療效。此法還多用于治療傷寒陰癥或吐瀉并作、中風脫癥等。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力,但需連續(xù)施灸,不拘壯數(shù)。平時用此法灸1~2壯(燃完一個艾柱為一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神闕穴靠近我們的肚臍附近,在這個地方一般是不主張針灸的,尤其是小孩子,如果神闕穴附近做針灸非常容易導致感染,但是艾灸是可行的。艾灸神闕穴尤其適用于那些身體虛寒或者是胃腸功能弱的人。神闕穴艾灸功效不錯,能對過敏性鼻炎加以治療,可增強免疫能力,下面就來介紹一些有關艾灸神闕穴的方法。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癥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xiàn)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數(shù)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把藥物直接敷貼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臍部,激發(fā)經(jīng)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臍療的功效 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內臟及組織的生理及病理活動,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特別對體質較弱、失眠多夢、寒性胃痛、腹瀉者有極好的改善作用。
神闕穴的艾灸方式有隔姜灸、隔蔥灸、隔鹽灸等多種方法。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了一定了解。要特別注意,神闕穴附近的皮膚比較薄,艾灸的時候要小心謹慎,時間不宜過長,并且兩次艾灸之間的時間間隔要適當延長。如果艾灸的過程當中肚子有明顯不適,則要停止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