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ev71
腸道養(yǎng)生。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腸道病毒ev71”,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手足口病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對于小兒來說,患上手足口病的可能性更是比較大,而導致手足口病出現的因素大多都是一些病毒細菌的感染,其中有一種叫做腸道病毒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最為常見。但是腸道病毒ev71可不僅僅會引起手足口病這一種情況發(fā)生。
據最新的科學實驗發(fā)現,腸道病毒ev71在引起手足口之外,還有可能會導致病毒性腦炎、肺氣腫等疾病的出現,而且一旦引起這些疾病,癥狀一般都是非常嚴重的。在此首先請您詳細的了解一下腸道病毒ev71。
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現為手足口病,但也可表現為其他疾病,手足口病可以由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柯薩奇病毒A組等其他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一對一的關系。但根據國內外資料,與其他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比,由腸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發(fā)生重癥感染的比例較大,病死率也較高,重癥病例病死率可達10%-25%。
由于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臨床表現多樣,臨床上缺乏簡便、快捷的診斷方法,所以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的診斷困難。
關于手足口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癥候群,具有臨床表現多樣的特點,多數病例臨床表現較輕,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病例出現呼吸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引起腦炎、心肌炎、肺水腫、弛緩性麻痹等癥狀,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導致死亡。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腸道病毒71型等。
知道了腸道病毒ev71對于人體的危害之大,希望各位朋友在平時可以注意預防腸道病毒ev71的感染,尤其是對于家里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一定要注意預防孩子感染腸道病毒ev71,在平時的時候讓孩子做到飯前洗手,同時注意保持家里衛(wèi)生。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生活中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當帶家里的小孩子出去玩回到家的時候一定要洗手,對小孩子使用的物品想奶瓶,餐具和物品等也要經常的進行消毒,這樣做就是為了預防小孩子患上手足口病。腸道病毒71型就是針對預防小孩子的手足口病毒所研制出來的一種疫苗。
腸道病毒71型陽性
腸道病毒71型是引起小兒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抗體陽性說明體內有感染,應引起重視,積極治療。
手足口病如何護理
1、一旦發(fā)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fā)感染。
2、飲食營養(yǎng):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yǎng)。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fā)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
4、皮疹護理:
(1)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2)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6)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fā)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喝水。
(7)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在說到疫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說起來就滔滔不絕的感覺,現在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很多的疾病都不見了,但是有一些疾病確出現了變異。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預防要大于治療的,所以研制出一些疫苗就是為了預防很多疾病的,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療手足口病的。
2008年,我國多家企業(yè)自發(fā)啟動了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的研發(fā)。2015年12月,北京科興和昆明所兩家企業(yè)進行了預防用生物制品1類新藥—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的生產注冊申請,在經過將近6年的自主研發(fā)后,疫苗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是全球首個EV71手足口疫苗。
多大的孩子可接種EV71疫苗?
國家疾控中心發(fā)布的《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使用技術指南》,建議疫苗接種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盡早發(fā)揮保護作用。對于5歲以上兒童,不推薦接種EV71疫苗。
EV71疫苗效果如何?
EV71疫苗只對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等疾病起保護作用,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包括CA1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臨床實驗數據表明,此疫苗對預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護效力達90%以上,可有效降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發(fā)病率,尤其是在減少手足口病的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fā)生方面有重要意義。
EV71疫苗是免費還是自費?
屬二類疫苗,本著“知情、同意,自愿、自費”的原則進行接種。
最后提醒各位寶媽寶爸
跟其他疫苗一樣,EV71疫苗保護效力難以達到100%,而且僅預防由腸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因此注意個人衛(wèi)生仍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法寶。
在公共場所活動之后、接觸唿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后、飯前便后都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給小朋友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抹干手。不但孩子要注意洗手,家長也要做好手部清潔工作,特別是接觸孩子之前。
據芬蘭學者報道,腸道病毒可能參與了1型糖尿病的發(fā)病。
芬蘭Tampere大學醫(yī)院Sadeharju K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腸道病毒感染在1型糖尿病發(fā)病機理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采集21例自身抗體陽性兒童及104名抗體陰性的對照兒童出生時的血樣,通過酶免法檢測針對腸道病毒抗原的IgG和IgA抗體,包括柯薩奇腸道病毒B4、埃可病毒11、脊髓灰質炎病毒1和一種合成的腸道病毒肽抗原。同時采集母親妊娠3月時的血清進行檢測,并對所有樣本檢測腺病毒抗體進行比較。
結果發(fā)現,受試者在出生時并未出現IgA抗體,但該抗體于出生后開始出現。在6個月時自身抗體陽性組和對照組兒童的抗體水平無差異,但是,在6個月至24個月時,自身抗體陽性兒童體內針對柯薩奇腸道病毒B4、??刹《?1、合成的腸道病毒肽抗原的IgG和IgA抗體水平高于對照組,在男性和HLA-DQB1*0302/x基因型的研究對象中兩組之間的差別尤為明顯。不過,脊髓灰質炎病毒1和腺病毒抗體水平未見顯著差異。
Sadeharju博士認為,血清中出現糖尿病相關性自身抗體的兒童比抗體陰性的兒童對柯薩奇腸道病毒B4、??刹《?1、合成的腸道病毒肽抗原發(fā)生的體液免疫反應更強。兩組之間由同樣疫苗誘導產生的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相同,提示腸道病毒的抗體反應調節(jié)并未受到干擾。 adeharju博士指出,上述發(fā)現提示糖尿病前兒童受腸道病毒感染率較大,因此,腸道病毒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腸道疾病有很多,當患上腸道疾病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腹瀉,發(fā)熱,全身無力以及精神萎靡的情況,很多之后當患上腸道疾病的時候,是不需要進行治療該病就可以治愈的。只有當病情嚴重,患者有出現脫水或者是昏迷的情況,要及時的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根據病情及時的用藥。
癥狀
1、
腺病毒性腸炎大多數由病毒性腸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是無癥狀的。2、
在有癥狀的感染中,潛伏期3~10天,多為7天。患兒以腹瀉為主要表現,每日數次至十次,稀水樣便,糞便很少含有粘液和血液。嬰兒及年幼兒童的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可發(fā)生嚴重水樣腹瀉,持續(xù)5-7天,可導致等滲性脫水。成人患者亦可有發(fā)熱,頭痛,肌痛。腺病毒性胃腸炎的特點是腹瀉持續(xù)1-2周。罹患的嬰兒及兒童可有輕度嘔吐,典型者可在腹瀉發(fā)生后1-2天開始。約50%患者發(fā)生低熱。部分患兒可同時有鼻炎、咽炎、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3%~6%有肺炎表現。發(fā)病原因
腸腺病毒是指腺病毒40及41型,這兩種病毒的形態(tài)與普通腺病毒一樣,直徑70~80nm,核心部分40~45nm,內含雙鏈直線形DNA,核心有衣殼;無脂性包膜。主要侵襲小腸引起胃腸炎而得其名。
腺病毒腸炎患兒血清電解質紊亂主要以低鉀、低鈉、高氯及低鈣為主。在治療中可針對上述特點予以糾正。腺病毒性腸炎患兒出現低鉀血癥者占19.6%,低鈉血癥的發(fā)生率為22.8%,高氯血癥發(fā)生率最高為25.0%。毒性腸炎患兒大便中氯離子含量相對低于鈉離子和鉀離子。低鈣血癥多發(fā)生于脫水患兒中,且脫水程度越重,低鈣血癥程度越重。
特點
腸腺病毒主要感染的部位是空腸和回腸。其特點是,腸黏膜上皮細胞絨毛變短、細胞變性、變小、溶解。而且常常導致小腸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滲透壓性腹瀉。
腸粘連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當出現腸粘連的時候,最容易引起腸梗阻,所以說對于患者來說,一定要引起警惕,輕度的承擔連一般癥狀不是特別的明顯,有時候在吃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引起腹痛和腹脹的表現,如果病癥比較重的時候,常常會引起噯氣打嗝,造成大便干燥。
腸道粘連癥狀
1、輕度患者的腸粘連的癥狀表現
腸粘連癥狀的輕度患者可能無任何表現出來的外在癥狀,只是會在偶爾在進食后出現輕度腹痛腹脹。
2、重度患者的腸粘連的癥狀表現
腸粘連癥狀的重者可經常伴有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打嗝、大便干燥等。腸粘連的病人因腸管粘連變窄,腸內容物通過受到阻礙,腸內的氣體、糞便不能順利排出,當積累物增多,腸腔內的壓力增大,病人會出現腹脹加重,排便困難的現象。
3、重癥患者的腸粘連的癥狀表現
如果腸粘連病人出現大便干燥,則多數已屬于重癥型患者。在這個階段的腸粘連患者往往粘連面積較大,腸管肌肉功能受限,蠕動失常,造成腸功能紊亂。輕者兩三天大便一次,重者一周大便一次,每次排便十分困難,必須借助通便藥物才能完成。大便的長期滯留,易引起粘連性腸梗阻,并造成腸壞死,甚至危及到生命。
腸粘連和腸梗阻是什么關系?
腹腔手術后,90%有腹腔粘連,其中40%是腸粘連,而腸粘連中,只有約20%會引起腸梗阻,我們稱為粘連性腸梗阻。有腸粘連不一定會有腸梗阻,但腸粘連是導致腸梗阻的常見和主要原因。
粘連性腸梗阻和腸粘連不能混為一談,這兩者既有聯(lián)系,但更大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腸梗阻是急腹癥,是危急狀態(tài),腸粘連是慢性的病態(tài)或是潛在的病態(tài)。腸梗阻患者已發(fā)生了腸道廣泛擴張,有大量體液潴留于腸腔,還有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和高度腹脹引發(fā)的循環(huán)呼吸功能的紊亂,甚至感染毒血癥的發(fā)生。前者治療自然是以挽救生命為目標,而后者是期望生活質量的提高。
當出現機械性腸梗阻時,應及時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求治,并采取暫禁食、輸液補充水和電解質的措施,必要時進行胃腸減壓、灌腸通便等治療。若梗阻不能緩解,或有腸壞死穿孔、腹膜炎等危急情況時,則必須緊急手術治療,松解粘連和解除梗阻,而腸粘連不僅診斷十分困難,治療也很棘手,手術治療的效果很難把握,常常令醫(yī)生投鼠忌器而左右為難。
腸道按摩手法
1、腸道按摩手法
1.1、按摩腹部方法一
先用右手,五指并攏,以肚臍為中心,面積從小到大,手從輕到重、從慢到快,順時針方向繞肚臍旋轉摩腹100圈。再改用左手反方向摩腹100圈,兩手輪換交替摩腹15到20分鐘,以肚皮發(fā)紅,有熱感為好。在按摩腹部前最好先喝一杯溫開水。
1.2、按摩腹部方法二
把兩手移到上腹部,還是保持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手重疊擺放。接著,兩手同時用力從上腹部推到下腹部,共推腹40次。按摩直到腹部稍稍發(fā)熱為好。
1.3、按摩腹部方法三
在床上躺臥,接著伸出兩手分別放到同側的腹部外側。接著開始用手掌的根部從胃部開始往下推到腹股溝,這個動作反復進行30到50次。這個按摩方法要緩慢進行,身體內感覺到雙手推動的氣道。
2、腸道按摩可以按下脘穴
這個穴道在我們的腹部,并且距離脾胃的位置非常近的,這個穴位進行按摩符合中醫(yī)醫(yī)理,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經常按摩這個穴位,能夠很好的促進腸道蠕動,起到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具有清胃瀉火的功效。
3、腸道按摩可以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不僅僅能夠治療腸胃不適的情況,除此之外他對于身體的其他部位正常運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yī)方面認為,足三里穴是胃經交合的部位,所以對這個位置進行按摩以及刺激,對于消化系統(tǒng)具有非常良性的調節(jié),不僅能夠促進腸胃消化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治療便秘以及拉肚子等等一些常見的腸胃疾病。除了一些按摩的方法治療腸胃不好之外,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可以通過刮痧以及針灸的方法,這些都是能夠很好促進腸胃恢復健康,保健身體。
腸道按摩有什么好處
1、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tǒng)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2、腹部按揉利于減肥
因為按揉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經,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細血管暢通,促進脂肪消耗,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3、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對于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4、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飯后各揉腹1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因為胃潰瘍病的發(fā)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腸道按摩有什么注意事項
1、身心放松
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準確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3、用力恰當
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
4、循序漸進
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5、持之以恒
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大家都知道,許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更新?lián)Q代的速度非???,因此,抗病毒的藥物也在不斷地更新。要想遠離病毒,就要在生活中注意講究衛(wèi)生,注意飲食,注意端架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這樣病毒就不會輕易侵犯你了。病毒有很多種,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有病毒,卻不了解病毒的分類具體有什么。
病毒的繁殖是很快的,而且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病毒的高發(fā)期,就會成片的發(fā)病,不好預防,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就有流感病毒等等。大家對于這個并不是很陌生,其實病毒不光存在于人身上,動植物之間也會有病毒的存在。
1. 按感染的對象分
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昆蟲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類病毒(Viroids)擬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 按遺傳物質分類分
DNA病毒和RNA病毒兩大類,其遺傳物質單股(single strand)或雙股(doublestrand)、核酸分子量、RNA為正義(sense)或反義(antisence) RNA都是主要的分類依據。
3.按基因結構劃分
DNA病毒
l 腺病毒科 Adenoviridae
l 皰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 EBV 帶狀皰疹病毒
l 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l 乳頭多瘤空泡病毒papovaviruses
l 小DNA病毒科 parvoviridae
l 痘病毒科 poxviridae 天花病毒 牛痘病毒
l 嗜肝DNA病毒科Viral Hepatitis乙型肝炎病毒
RNA病毒
l 冠狀病毒科 Coronaviridae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病毒
l 玻那病毒科 Bornaviridae
l 纖維病毒科 Filoviridae *埃博拉病毒
l 正黏液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l 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 麻疹病毒 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
l 小核醣核酸病毒 picornaviruses 鼻病毒 腸道病毒
l 反轉錄病毒科 Retroviridae *艾滋病病毒 HIV
l 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
l 炮彈病毒科 Rhabdoviridae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噬菌體
噬菌體bacteriophage,簡稱phage,寄生于細菌中病毒的總稱。
以上從多方面介紹了病毒的分類,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認識病毒。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因此必須在活細胞中才能夠繁殖。病毒外邊的蛋白質外層,儲存著遺傳信息。病毒可謂是無處不在的,只有處處注意才能免于感染。一旦發(fā)現病毒感染,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不要延誤病情,導致嚴重的疾病。
夏天是細菌活躍的一個時期,在平時若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便很容易會引發(fā)腸道疾病。夏季是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因此我們要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那么,如何預防腸道疾病才是最有效的呢?下面,為你介紹幾種預防腸道疾病的好方法。
一、什么是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主要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甲型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病人的病原體從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中排出,污染周圍環(huán)境,再通過水、食物、手、蒼蠅、蟑螂等媒介經口腔進入胃腸道,在人體內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發(fā)病,并繼續(xù)排出病原體再傳染給其他健康人。
二、腸道傳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
腸道傳染病常見的癥狀有腹瀉、嘔吐或腹痛。但不同病的癥狀各不相同,如霍亂以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為特征;甲肝則感疲倦、食欲不振及有黃疸;痢疾以腹瀉、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膿血便為特征;輪狀病毒主要侵襲嬰幼兒;傷寒則以持續(xù)性高熱、相對緩脈、脾腫大、玫瑰疹與白細胞減少為特征,在成人中便秘較腹瀉多見。多數患者病情較輕,一般會自然痊愈,但部分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脫水,治療不及時或不當會導致死亡,因此腹瀉嚴重的病人要及時就診,不應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以免延誤病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三、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流行的
傳播途徑:在腸道傳染病病人的糞便和嘔吐物中,攜有大量病原體。病原體通過病人的排泄物排出體外,污染水、食物及手,或通過蒼蠅等媒介傳染給健康人。
發(fā)病季節(jié):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
四、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如何預防腸道疾???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
做到不喝涼水、不潔之水,不吃腐敗變質、不潔食物。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一定要蒸煮熱透再食用。
生吃果蔬要洗凈。最好用專用洗滌劑清洗。要延長清洗浸泡時間,以徹底清除殘留農藥。不飲用四無食品飲料,即無生產廠家、無商標、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產品。
一旦出現腹瀉、嘔吐,要及時到各醫(yī)院的腸道門診就診,不要懷著僥幸心理,以致延誤病情。身邊有腸道傳染病患者時要進行隔離。尤其對患者糞便、嘔吐物等要處理好,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如何預防腸道疾???首先要做的當然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而且要用肥皂等清潔劑認真徹底清洗。做到勤洗澡、勤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