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冬瓜湯能去胃火
胃養(yǎng)生知識胃脹氣。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生活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蝦皮冬瓜湯能去胃火,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蝦皮冬瓜湯能去胃火
養(yǎng)生專家認為冬瓜本身是寒涼性食物。寒涼性食物在藥理上講屬于陰性,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多適用于熱性病癥。而部分胃火旺患者屬于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zhì)。
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zhì)的人怕冷、消化不良或者虛胖等“寒”癥并且都禁忌寒涼性食物,因此冬瓜的寒涼性恰恰助長了胃火旺患者體內(nèi)中的“寒”癥。綜上所述胃火旺人群不可以吃冬瓜等寒涼性食物。
為避免寒性在體內(nèi)沉積,每周吃冬瓜不宜超過三次,如果是做成冬瓜湯,也不宜多喝,每次200克以內(nèi)即可。
同時為中和寒性,烹飪時要注意搭配。炒著吃時可以配溫性的牛肉,或加蒜、姜、洋蔥、豆豉等偏溫配料同炒;燉湯可以加入骨頭和性熱的生姜、蔥白;煮粥時和性溫的紅薯一起煮,都能起到暖胃作用。
去胃火食療方
1、苦瓜100克,開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diào)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后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2、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3、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4、蘿卜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jīng),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卜汁進行調(diào)理治療。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
5、喝綠豆粥。石膏粉30克(切忌過量),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胃火的癥狀
1、消谷善饑
通俗點說,中醫(yī)上所說的“消谷善饑”就是指——“吃得多,餓得快”。胃好比一口大鍋,主管食物的腐熟,當胃熱熾盛的時候,就好像給這口大鍋不停地添加柴火,食物的腐熟速度就會變得十分迅速。胃里的食物消化完了,人就會覺得饑餓,從而迫使人不斷進食。
2、口苦口臭
胃這口“大鍋”,在消化食物的同時,受到胃熱的影響會不斷有“胃氣”的上升,造成口苦口臭。
3、口渴喜飲
胃火在上蒸過程中,會不斷伴隨胃液的蒸發(fā),也就是中醫(yī)上說的“津液虧損”,這時大腦就會給人體一個缺水的信號,人因就覺得口渴而需要大量喝水,以補充體內(nèi)水分的流失。
4、便秘
人體中津液虧損的同時,大腸中的糞便形成缺少水分,使得大便秘結(jié),糞便排出困難。
5、齒痛齦腫
排除長智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出現(xiàn)了牙齦腫痛、甚至衄血的癥狀往往就是因為胃火熾盛。這一般是由于胃火灼傷經(jīng)絡(luò),導致了中醫(yī)上所說的“血熱妄行”。
6、舌紅苔黃
身體健康的人的舌頭一般都是呈“淡紅舌、薄白苔”,胃火旺盛的人,舌頭顏色都比較深,呈紅色、甚至絳紅色,“胃氣”的上蒸會導致舌苔變厚,舌苔一般呈比較厚重的黃色。
7、嘴角長痘
如果你嘴角時不時的就會冒幾顆“痘痘”,就要注意了,那也很有可能是胃火旺盛的表現(xiàn)。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綠茶能去胃火嗎
1、胃火表現(xiàn)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綠茶性寒,適合體質(zhì)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飲用,此外,綠茶有很好的防輻射效果,非常適合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
2、去胃火是可以喝綠茶的,綠茶對于防癌抗癌,消脂減肥利尿,醒神抗疲勞都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綠茶本身具有清熱的功效,而且是屬于偏涼性的茶類飲品,有胃火的情況下,喝綠茶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但是不要喝得太濃,適當?shù)娘嬘?平時還要注意飲食清淡為主。
去胃火喝什么茶
1、金銀花茶
金銀花性寒味甘氣芳香,清熱而不傷胃,非常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取一茶匙干燥的金銀花茶,用一杯滾燙的開水沖泡,燜約10分鐘即可,可酌情加入冰糖或蜂蜜調(diào)味飲用。金銀花還可以搭配薄荷、桔梗、竹葉或者甘草沖泡,滋味都很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以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2、竹葉茶
注意是竹葉茶而不是竹葉青茶,它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種茶,竹屬于禾本科植物。取鮮竹葉50-100克,用水煎茶飲用。竹葉茶滋味清香醇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的作用。
3、麥冬茶
麥冬茶是一款非常好的去胃火的茶。麥冬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作用。取5-8粒麥冬置于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濕,再加入足夠的開水沖泡。也可以煎水代茶飲用,效果同樣很好。麥冬除了可以單獨沖泡外,還能和玉米須、桑葉、綠茶搭配。
4、菊花茶
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之一。據(jù)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疾病均有不錯的療效。
5、陳皮茶
橘子皮曬干之后,具有很好的去火效果。橘子皮越陳越好,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陳皮,一般曬干后應(yīng)放置隔年后再用效果才比較好。陳皮作為一味常用的中藥,可以理氣、健胃、化痰,用其泡茶飲用,能清熱化痰,而且味道清新,讓人神清氣爽。
6、大黃茶
取生大黃3-9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可。每日少量服用,可以達到健胃、助消化、瀉胃火、增進食欲、調(diào)和氣血的作用。
去胃火的食物
1、木瓜
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止痛的功效。有胃虛火的患者可生吃木瓜或?qū)⑵湔糁浴?/p>
2、綠豆粥
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綠豆含有豐富營養(yǎng)元素,有增進食欲、降血脂、降低膽固等作用,夏日喝綠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體虛寒者不要多食。
3、銀耳
銀耳具有補脾開胃、滋陰清腸的功效。有胃虛火的患者可將銀耳煮粥、煲湯來吃,一般每天吃大半朵即可。
4、石斛
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歸胃、腎,肺經(jīng),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對于治療胃火熾盛、胃陰虧虛有良好療效,但石斛性寒,容易滋膩礙胃,不宜長期大量飲用,通常以每周一次,每次10~15克為宜。
5、麥門冬
麥門冬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利于腸胃健康。一碗看似普普通通的麥門冬粥,卻有去胃火,調(diào)理腸胃,清心等多種保健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麥冬。
6、蘋果
一年四季都能吃的蘋果,男女老少都合適。而且,蘋果助消化、去胃火,能緩解口臭。
7、沙參
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的功效。有胃虛火的患者可將沙參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8、小米
小米有養(yǎng)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的功效,儲存一年以上的陳小米去胃熱、消渴的作用更明顯。如果平時特別喜歡吃辛辣肥甘之品,或由于情志不遂,氣郁化火,不妨經(jīng)常吃些小米,小米粥、小米飯都可以。
后背刮痧能去胃火嗎
1、背部刮痧是可以去胃火的,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在刮痧的同時,你可以配合著拔罐治療,這樣可以更好地祛除體內(nèi)的部分胃火,建議每天能夠運動則為佳。
2、一般體內(nèi)有胃火是可以采取刮痧的辦法調(diào)理,需要注意個人的調(diào)理,及時的對癥治療,首先需要注意個人的調(diào)理,可以服用香砂養(yǎng)胃顆粒 藿香正氣丸濃縮丸之類的藥物,配合刮痧拔火罐的方法調(diào)理,對癥治療。
3、背部刮痧,排出胃火。胃脹氣、便秘、口臭、口腔潰瘍、舌胎厚、牙齦腫痛、唇周長痘及面部長斑等都屬于胃火。早上5點到7點是腸胃自身排毒時間,可以在7點以后圍繞臍周做刮痧,幫助排出胃火。握拳,利用手指關(guān)節(jié)在腹部胃腸反射區(qū)橫向做刮痧動作,由內(nèi)向外刮拭;再圍繞肚臍做順時針刮拭,然后逆時針刮拭,各50次。左手握拳利用手指關(guān)節(jié)從右手大臂外側(cè)臑俞穴開始刮拭至手肘關(guān)節(jié)小海穴,再到小指部位的少澤穴,反復刮10次,換方向動作同樣。
后背刮痧的好處
1、 活血祛瘀,刮痧可調(diào)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diào)節(jié),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背部刮痧療法對疼痛性疾病,感冒發(fā)熱,亞健康狀態(tài),防病保健以及輕度臟腑功能失調(diào)有很好的療效。
3、舒筋通絡(luò),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則疼痛和壓迫癥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有利于病灶修復。
4、排除毒素,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jīng)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nèi)廢物、毒素加速排除,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后背刮痧的注意事項
1、背部刮痧時應(yīng)避風和注意保暖
治療刮痧時應(yīng)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yīng)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
2、背部刮痧后飲熱水一杯
刮痧過程中會使汗水排泄,邪氣外排,會消耗部分體內(nèi)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3、背部刮痧后洗浴的時間
刮痧治療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yīng)注意保暖。
4、背部刮痧后不宜在原處補刮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平時可以補刮,以加強退痧的作用。
5、背部刮痧排毒后飲食調(diào)理
刮痧期間,飲食一定要清淡,避免過多食用油膩厚重的食物,還要針對性地調(diào)理臟腑營養(yǎng)。
后背刮痧有什么禁忌
1、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
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
由于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yīng)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3、孕婦:
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chǎn)。
4、下肢靜脈曲張患者:
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應(yīng)謹慎,刮拭方向應(yīng)從下向上,手法盡量放輕。刮痧會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風寒會導致感冒等。
喝牛蒡茶能去胃火嗎
1、胃火的原因
胃火,即是胃熱。對于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y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中醫(yī)認為,胃火調(diào)節(jié)應(yīng)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jié)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yīng)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并且適當注意口腔衛(wèi)生。藥療方面,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胃火。
2、牛蒡茶的功效
牛蒡茶可以去胃火,牛蒡茶是排除毒素、補充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平衡三效合一的茶中極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zhì)。牛蒡中的纖維素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nèi)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nèi)積存,達到預防中風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牛蒡茶中含有一定的維生素E,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滑細膩,消除粉刺、色斑。經(jīng)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很好的療效。
3、牛蒡茶飲用的注意事項
每天5-8克,便秘者、減肥者可酌情增加飲用牛蒡茶。
牛蒡茶不與其它茶混飲。
泡發(fā)的茶片最后食掉最佳。
初飲牛蒡茶者可能出現(xiàn)排便功能增強(不是水瀉)現(xiàn)象。
個別人飲用牛蒡茶,開始時會感覺有些上火,堅持一段時間后此現(xiàn)象消失。
牛蒡茶夏季保存應(yīng)采取防潮措施。食用時不必再清洗以防營養(yǎng)流失。
去胃火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苦瓜100克,開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diào)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后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蘿卜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jīng),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卜汁進行調(diào)理治療。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
喝綠豆粥石膏粉30克(切忌過量),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喝牛蒡茶的好處有哪些
潤腸、通便、抗癌防癌,牛蒡的根部大量含有一種能促進大腸蠕動的膳食纖維(又稱粗纖維),也含有一種可促進大腸內(nèi)有益菌生長的酵素,同時,作為一種中藥材,其藥理功能是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去火(按中醫(yī)理倫,便秘是“火”大的一種癥狀),所以常吃牛蒡非常有利于便秘的改善,且見效快,有益健康的同時,還對防治痔瘡和直腸癌有很好的效果。
降脂減肥治結(jié)石,牛蒡根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和菊糖,它們可增加膽固醇的排泄,阻斷膽固醇的肝腸循環(huán),干擾小腸微粒的形成,最能減少脂肪的吸收,從而達到降低血脂和減肥的目的。可吸收膽汁酸,增加膽鹽的排出和膽固醇的排泄,因此具有防治結(jié)石的作用。
輔助降血壓,高血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內(nèi)鈉含量過高,而常吃牛蒡?qū)Ω哐獕函熜э@著。牛蒡根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也極高,蛋白質(zhì)可以使血管變得柔韌,能把鈉從細胞中分離出來,并排出體外;牛蒡根中所含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擴張,達至血壓下降的效果。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冬瓜湯。
【處方】冬瓜(去皮)。
【功能主治】霍亂大渴
【用法用量】水煮清湯,候涼任意飲之
【各家論述】冬瓜甘淡微涼,極清暑濕,無論病前病后,用以代飲,妙不可言,即溫熱病用之亦良。
【摘錄】《壽世新編》
【處方】冬瓜8合,栝樓12分,茯苓8分,知母8分,麥門冬5分,粟米2合半。
【功能主治】渴利不住。
【用法用量】水5升,煮1升4合,新布絞,量與。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嬰孺方》
【處方】冬瓜1個(煎水10碗),白術(shù)3兩,車前子5錢,肉桂2錢。
【功能主治】膨脹。
【用法用量】上藥用冬瓜水煎湯2碗,先用1碗,少傾又1碗。其水從大便而出。
【摘錄】《辨證錄》卷五
【處方】常山(細銼)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溫瘧,寒少熱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用冬瓜汁1盞,煎7分,放溫,末發(fā)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冬瓜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yīng)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本文導讀:青春痘最喜歡長在臉上,非常影響美觀,而長痘人群大多都需要清熱解毒,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yī)祛痘的一些偏方。
油性皮膚的人群更容易長痘,這主要是皮脂腺分泌過度,而空氣污染、清潔不當、喜歡吃油膩食物也都會導致痘痘的出現(xiàn),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祛痘呢?
臉生痤瘡 臟腑出問題?
青春痘,即 面皰 與 痤瘡 ,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好發(fā)于顏面及胸背部,是常見于年輕人的皮膚炎。中醫(yī)認為,面部是臟腑氣血華榮之所在,故臉部就好比是五臟六腑的一面鏡子,可反映出內(nèi)臟的各種變化。透過中醫(yī)藥膳可以清熱解毒,避免青春痘上身。
1、抗痘藥膳:薏仁冬瓜湯
材料:冬瓜600克、伏苓10克、薏仁50克、紅棗6顆、薑2片,加水燉湯飲用。
作法:先將冬瓜外皮洗淨,去籽、去皮后,切塊狀,并把冬瓜皮切小片及籽留著備用,把把以上材料入鍋中(除冬瓜塊),加入適量水煮至薏仁熟后,再加入冬瓜塊續(xù)煮,待冬瓜熟后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滲濕、潤肺養(yǎng)顏。
食補抗痘 天然6大食材
1.綠豆:具有清熱解毒、袪暑益氣的功效,是濕熱體質(zhì)者的天然良藥。
2.冬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的功效,適合易水腫的濕熱體質(zhì)者。
3.薏仁:具有清熱益肺、健脾祛濕的功效,還能抗痘、保濕、美白皮膚。
4.黃瓜: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抑制脂肪形成。
5.苦瓜:具有清熱解毒、益腎利尿的功效,還能滋潤白皙、鎮(zhèn)靜、保濕肌膚。
6.芹菜:具有清肝熱、養(yǎng)血的功效,適合體內(nèi)熱盛、疲倦無力的濕熱體質(zhì)者。
抗痘花茶:銀花蜜茶
材料:金銀花10克,黃耆3克,甘草3克、適量蜂蜜。
作法:放入材料并加水1000c.c.煮開后,再滾5分鐘,加適量蜂蜜調(diào)味。
功效:清熱解毒,益衛(wèi)固表、托瘡生肌。
治療青春痘,中醫(yī)分別以清熱利濕、活血涼血等法則,依照臉部五臟的經(jīng)脈分區(qū),再加上中醫(yī)辯證論治來治療。至于經(jīng)前癥候群的痘痘臉則須疏肝理氣,給予加味逍遙散,中年及更年期婦女下巴、嘴唇四週的痘痘則須調(diào)理肝腎,給予知柏地黃丸緩解癥狀。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祛痘的一些食療方法,易長痘人群要注意少吃油膩、上火的食物,日常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良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