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艾灸的副作用
艾灸養(yǎng)生。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兒童艾灸的副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兒童艾灸的副作用
1、兒童艾灸的副作用
兒童保健艾灸效果極好,而且方法簡單方便容易操作,兒童沒有痛苦,無副作用,非常適用于家庭推廣使用。但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1、兒童保健艾灸可根據(jù)小孩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堅持1-6個月,直至兒童健壯為止。
1.2、兒童皮膚對溫熱疼痛感覺敏感度較差,加上小孩好動,不能配合,故在施灸時要格外小心,大人要將自己的手放在小孩施灸部位,以感知小孩灸溫的強弱,謹防燙傷。
1.3、最好在空氣流通,清潔干燥的房間中進行。
1.4、對不會說話的兒童要密切觀察,隔姜、蒜灸時,要輕輕移動姜片、蒜片,謹防燙傷。
2、兒童艾灸減肥方法
2.1、首先將艾條點燃后火頭向下插入頂管,然后找準穴位,選好部位,將雙股橡皮帶系在要熏的部位上,將灸盒底部罩在穴位上面,把橡皮帶套在灸架兩邊的底袢上即可。
2.2、艾灸時需要升降艾條調(diào)節(jié)火力,以微燙而不疼痛為適中,因為火力過小的話,穴位刺激不到位,會造成減肥效果不佳。而隨身灸是一種特制的金屬圓筒,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筒體上下各有多數(shù)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內(nèi)另有小筒一個,可置艾或藥物燃燒。
3、艾灸的好處
3.1、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于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癥,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說明凡出現(xiàn)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颊?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于艾葉有純陽的性質(zhì),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于中風脫癥、腹痛吐瀉、痢疾等。
3.2、升陽舉陷由于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靈樞·經(jīng)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癥多用灸療。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jīng)等作用,對衛(wèi)陽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哪些孩子出生就可以艾灸
1、臍疝、拉稀
臍疝,寶寶用艾灸會有很好的效果。還有寶寶的拉稀,用艾灸也是很好的。
2、先天不足
有些寶寶,先天不足,比如媽媽體質(zhì)不好,媽媽常常愛生病,寶寶就容易遺傳媽媽的體質(zhì)。所以對于先天不足的還有愛生病的寶寶,艾灸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掌握艾灸的量和艾灸的時間,應該以循序漸進為主。
艾灸之后吃什么
1、薏米
薏米的祛濕效果非常好,艾灸之后可以吃薏米粥。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是和紅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將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沖泡來飲用,都是不錯的方法。
2、紅豆
紅豆有利尿解毒、強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腫,排出毒素,祛除濕氣,所以,艾灸之后可以吃一些紅豆配合治療;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點紅豆湯,或和薏米一起熬制,還可加些紅棗、百合等。
3、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藥,夏季艾灸之后可以吃綠豆;也可以有效去除體內(nèi)的濕邪,可以熬綠豆湯,當做解暑飲品。
4、冬瓜
冬瓜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胃降火之功效,艾灸之后吃可減脂祛濕,可見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做法:可以熬制冬瓜排骨湯、冬瓜老鴨薏米湯,祛除濕氣,也可以清炒冬瓜片。
5、芹菜
芹菜味甘苦,又纖體瘦身、排毒敗火、祛除濕氣的功效,是富含營養(yǎng)的蔬菜,可以選擇常用的炒制方法;也可以榨汁來喝,尤其在盛夏,飯后來杯芹菜汁是非常好的選擇。
ys630.coM延伸閱讀
艾灸這種方法是在中醫(yī)上經(jīng)常被使用的一種手段,它主要是將曬干的艾葉制成長條形狀再用火熏制人體,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作用。而很多人在艾灸的時候明顯會感覺到一股不適癥狀因為艾灸的味道非常大,所以在使用艾灸的時候對人的手法也是十分注重的。但是在艾灸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怎樣的副作用以及它的注意事項是什么呢?
艾灸注意事項
1、
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影響效果。對于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應找到適當?shù)闹吸c,使持艾條的手保持平穩(wěn),避免因手不穩(wěn),使燃燒的艾條碰觸并燙傷皮膚.2、
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jù)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3、
眼睛應避開艾灸產(chǎn)生的煙,以免使眼睛出現(xiàn)流淚等不適。實施艾灸的房間應通風,以便散煙霧,但人應避風而坐。4、
隨著艾條的燃燒,將產(chǎn)生灰燼,應及時將灰彈掉,以免掉到身上,灼傷皮膚。裝灰的容器應為不可燃的鐵、玻璃等制品,以防灰里火星復燃。5、
用艾條灸后,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nèi)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器內(nèi),以利于熄滅。當日或隔日如再施艾灸,可取新艾條。待數(shù)日用剩的艾條風干后,可再利用。6、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nèi)及時換取新鮮空氣。7、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8、
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后立即施灸。9、
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劑量,或灸的時間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艾灸有副作用嗎
1、艾灸有副作用嗎
艾灸是一種純天然自然療法,對人體一般不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所以說艾灸本身是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如果說艾灸有副作用,主要是錯誤的判斷了自己的體質(zhì),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穴位,從而造成了身體的不適。
2、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
2.1、在艾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馬上施灸。
2.2、施灸后,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diào)養(yǎng),戒色欲,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
2.3、使用灸法調(diào)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養(yǎng)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2.4、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癥在晚上灸比較好。
3、哪些人是不宜艾灸
3.1、過度勞累、饑餓或精神緊張患者不宜艾灸治療;此外,體質(zhì)虛弱者不宜艾灸過強。
3.2、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或皮膚感染、潰瘍、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區(qū)、項區(qū)、胸背部等慎灸。
3.3、孕婦及小兒囟門未閉合者,不宜艾灸。
3.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適于灸療的重癥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艾灸養(yǎng)生必知的幾大養(yǎng)生穴位
1、灸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jīng)。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實驗性關節(jié)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癥區(qū)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nèi)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xù)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2、灸氣海穴
氣海屬任脈,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灸氣海有延年益壽、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據(jù)們《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載,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輕便,當有人問其養(yǎng)生之術時,他說:“吾初無術,但未嘗以元氣作喜怒,氣海常溫耳。”灸氣海能生發(fā)和培補元氣,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保健強身,解除疲勞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jīng)、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敝Q。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zhì)、強壯全身的作用。
艾灸具有哪些作用
1、溫經(jīng)散寒
艾灸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jīng)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jīng)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jīng)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
經(jīng)絡分布于人體各部,內(nèi)聯(lián)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jīng)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jīng)絡受阻,即可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都很有效果。
3、扶陽固脫
凡出現(xiàn)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颊?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于艾葉有純陽的性質(zhì),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艾灸肚臍的副作用嗎
1、古時有不少“灸臍”使人健康長壽的記錄。保健灸可用“艾卷”或“艾炷”施行。其中用艾條灸肚臍,是日常一種實用性很強的保健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把艾條(中藥店有售)的一端點燃,放在距離肚臍處皮膚2~3厘米處懸灸,持續(xù)時間為10~15分鐘。因為艾條本身就有溫通經(jīng)脈、理氣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闕,可發(fā)揮刺激穴位和燃艾溫熱刺激的雙重作用。
2、“艾炷”灸是用艾絨做成的一個蠶豆大“寶塔”狀艾粒,放在皮膚穴位上點燃,或在“寶塔”下面墊上姜片或鹽末等,稱為隔姜灸、隔鹽灸。神闕穴的隔鹽、隔姜保健灸法,可間隔進行,每月10次左右,以每晚9點灸之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點燃3~5個小“寶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溫熱舒適、稍有紅暈為度。
3、灸此穴可以提高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達到抗病強身保健的作用,具有溫陽固脫,蘇厥救逆,補中理氣之功效?!夺t(yī)學入門》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高血壓患者或容易上火生瘡、饑餓狀態(tài)的人,以及飯后2小時內(nèi)最好不要灸。
4、灸神闕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可能會燙傷局部皮膚,所以我們還可以用熱水袋熱敷來代替艾灸。但水溫不宜太高,感覺溫熱舒適即可,熱敷期間若水袋溫度降低就應立即更換。
5、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6、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7、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fā)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由此可見,艾灸肚臍,具有良好的祛病養(yǎng)生功效,可促長壽。然而鳳凰中醫(yī)再次提醒大家,此項操作并非人人適宜,以上提到的禁忌人群,一定要禁用或慎用。
艾灸肚臍的方法步驟
1、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以感到溫熱為宜,固定不動。
2、回旋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做順時針或逆時針往復熏灸。
3、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像麻雀啄食一樣,上下來回熏灸。
4、以上三種灸法可循環(huán)反復施灸。每天施灸15-30分鐘,皮膚泛紅為度。每天灸一會兒對身體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灸完后喝一杯白開水。
艾灸肚臍的作用
1、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內(nèi)臟及組織的生理及病理活動,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特別對體質(zhì)較弱、失眠多夢、寒性胃痛、腹瀉者有極好的改善作用。
2、養(yǎng)生方面:微熱的氣流從臍部擴散到整個腹部,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nèi)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使人精神身體都有無比的輕松、舒適、精力充沛。
3、美容方面: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能改善面部蒼白、暗啞的現(xiàn)象,預防和淡化因循環(huán)不暢引起的色斑、暗黃等皮膚問題。
4、治療方面:特殊的給藥方式,使患者氣血充盈,顏容光彩,諸疾不生,體健身輕,延年益壽。
中醫(yī)稱肚臍為神闕,虛癥患者可以在這個穴位上進行隔鹽灸,提升元氣。我們曉得,母體里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tài)。人體的百脈氣血就可隨時得以調(diào)節(jié),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常常對神闕穴進行保健灸療,可以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
艾灸會有副作用嗎
1、艾灸會有副作用嗎
艾灸會有副作用。
艾灸的副作用有上火:很多人在艾灸之后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的情況,這其實就是艾灸后引起火氣的一種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艾灸后會出現(xiàn)火氣的人說明體內(nèi)陰陽正在調(diào)和,出現(xiàn)了陽不勝陰的情況,此時多喝一點白開水就可以緩解口渴、上火的癥狀了。
過敏:艾灸之后為何在艾灸部位會出現(xiàn)紅疹呢?其實這是艾灸引起的皮膚過敏,但也有專家表示,艾灸后出現(xiàn)紅疹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xiàn),一般來說,無需在紅疹涂抹藥物,過兩天即可自行消散。
失眠:有一些朋友在初次艾灸之后出現(xiàn)了失眠的情況,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專家認為,艾灸后有人會失眠,也有人反而出現(xiàn)了精力充沛的情況,如果艾灸后睡不著,也不用過于擔心,隔個1、2天,生物鐘就會恢復過來了。
2、不要艾灸的人有哪些
2.1、沒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長期堅持,哪怕是每天10分鐘,定時定量最好,尤其是溫灸法,不再需要嚴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來選擇穴位;
2.2、沒有恒心的人,見到自己某些癥狀有所好轉就放棄,對牌、麻將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記;
2.3、沒有時間的人,不管有錢無錢,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在忙些啥的尤甚;
2.4、膽子小的人,灸后見到以前的癥狀顯現(xiàn)馬上就上醫(yī)院打吊針,吃藥輸液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的;
2.5、高血壓患者,雖然在各種專業(yè)書籍上都有灸法介紹,但是要視嚴重程度來定,比較穩(wěn)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壓,再辨證取穴;
2.6、良性腫瘤,需要嚴格辨證;
2.7、惡性腫瘤,不建議艾灸,艾灸會導致熱血妄行;
2.8、體內(nèi)有金屬埋件者,謹慎艾灸,簡單的物理原理,不再細說;
3、三伏灸飲食禁忌
貼藥的當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鮮、辛辣食物,還有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治療的同時應戒食如牛肉、鴨肉、鵝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貼期間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fā)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艾灸后可以吃什么
1、薏米
薏米的祛濕效果非常好,艾灸之后可以吃薏米粥。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是和紅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將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沖泡來飲用,都是不錯的方法。
2、紅豆
紅豆有利尿解毒、強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腫,排出毒素,祛除濕氣,所以,艾灸之后可以吃一些紅豆配合治療;
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點紅豆湯,或和薏米一起熬制,還可加些紅棗、百合等。
注意: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會影響祛濕效果。
3、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藥,夏季艾灸之后可以吃綠豆;也可以有效去除體內(nèi)的濕邪,可以熬綠豆湯,當做解暑飲品。
4、冬瓜
冬瓜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胃降火之功效,艾灸之后吃可減脂祛濕,可見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
5、芹菜
芹菜味甘苦,又纖體瘦身、排毒敗火、祛除濕氣的功效,是富含營養(yǎng)的蔬菜,可以選擇常用的炒制方法;也可以榨汁來喝,尤其在盛夏,飯后來杯芹菜汁是非常好的選擇。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燙嘴的溫開水;加2~3個紅棗更好。一些氣虛的女性艾灸時或者之后會頭暈,這樣就不會了。
2、艾灸結束2個小時以后才能洗澡。用濕熱的毛巾擦拭艾灸過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說,可以用熱水洗澡,那是錯誤的。
熱水也是水濕,如果要洗菜做飯,一定要戴上橡膠手套,用熱水洗。
3、出現(xiàn)艾灸副作用我們同時可以減少艾灸的時間,也可以泡泡腳后艾灸涌泉穴、太沖穴。
4、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進食的時候氣血會集中在胃部,影響艾灸的治療效果;再就是對胃氣也是一個挑戰(zhàn)。
5、如果你的月經(jīng)量不大,特別是有痛經(jīng)的女性在經(jīng)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時的艾灸時間短一點。
地塞米松,是指對抗炎癥和抗過敏的藥物,別名為德沙米松。由于地塞米松用于各重大疾病和各種炎癥的治療,導致地塞米松在醫(yī)用方便頻頻出現(xiàn)。但是,人們對地塞米松的使用方法并不了解,尤其當兒童使用地塞米松時我們應當十分注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兒童地塞米松的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醫(yī)源性庫欣綜合征面容和體態(tài)【即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下肢浮腫、紫紋、易出血傾向、創(chuàng)口愈合不良、痤瘡、月經(jīng)紊亂、肱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質(zhì)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壓縮性骨折、長骨病理性骨折)、肌無力、肌萎縮、低血鉀綜合征、胃腸道刺激(惡心、嘔吐)、胰腺炎、消化性潰瘍或穿孔,兒童生長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內(nèi)障、良性顱內(nèi)壓升高綜合征、糖耐量減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現(xiàn)精神癥狀:欣快感、激動、譫妄、不安、定向力障礙,也可表現(xiàn)為抑制。精神癥狀由易發(fā)生與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過精神不正常者。
3.并發(fā)感染為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主要不良反應。以真菌、結核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和各種皰疹病毒為主。
4.糖皮質(zhì)激素停藥綜合征。有時患者在停藥后出現(xiàn)頭暈、昏厥傾向、腹痛或背痛、低熱、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肌肉或關節(jié)疼痛、頭疼、乏力、軟弱,經(jīng)仔細檢查如能排除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和原來疾病的復燃,則可考慮為對糖皮質(zhì)激素的依賴綜合征。
可見,藥品并不能隨便亂用亂吃。比如,地塞米松就是一種激素藥品,長期服用就會產(chǎn)生依賴性并且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在兒童服用地塞米松時,大人應該遵從醫(yī)師的建議,不要將藥物變成傷害身體的利器。小編建議,大家應該謹慎服用任何藥品,因為是藥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