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兒咳嗽怎樣治療 試試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夏季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冬天小兒咳嗽怎樣治療 試試小兒推拿,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yǎng)生導讀:冬天小兒咳嗽怎樣治療?試試小兒推拿。小兒咳嗽是小兒疾病常見的一個癥狀,一年四季均可以發(fā)病。冬天小兒咳嗽怎樣治療?試試小兒推拿,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由于呼吸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健全、體質和抵抗力較為低下,咳喘者更多。小兒咳嗽在治療同時,可以配合家庭自我推拿治療和保健。
小兒推拿是中醫(yī)推拿的一種,適用于6歲以下的兒童,通過對特定穴位和部位的刺激,既可以讓孩子氣血調和經(jīng)絡通暢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又可以在孩子得病后,防止發(fā)生并發(fā)癥以及向危急病癥轉變的可能,同時還可以保證孩子氣血充盈,胃腸通暢,促進體智發(fā)育等,可謂一舉數(shù)得。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
1、患兒俯臥,家長用小魚際按揉患兒背部的肺俞穴5分鐘。然后,向兩側分推肩胛骨100次。
2、患兒仰臥位,家長用拇指點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鐘。
3、按揉并彈撥患兒足三里、豐隆穴各1分鐘。
小兒推拿隨證加減
1、外感風寒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癢,或頭身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關300次。
②拿風池、合谷穴各10次。
③推太陽30次。
2、外感風熱型:咳嗽,痰黃咯吐不暢,咽于咽痛,甚則胸痛,或有發(fā)熱汗出,舌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經(jīng)、退六腑各300次。
②揉大椎30次。
③用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雙手拇指與食、中二指提拿肩井5次。
3、痰濕咳嗽型:痰多而嗽,屢咳痰而不絕,痰白胸悶,惡心,納呆,舌苔白膩。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jīng)300次,掐揉四橫紋5次。
②運內八卦100次。
4、火熱咳嗽型:干咳連聲,少痰,或痰稠夾雜血絲,胸脅脹痛,煩躁口苦,面紅目赤,舌邊紅,苔薄黃少津。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掌小橫紋100次。
②揉內勞宮50次。
③推涌泉穴200次,揉腎俞1分鐘。
止咳的穴位及指壓法
穴位按摩主要通過對穴位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作用,主要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兩鎖骨中點凹陷處)、胸部、兩手臂外側部(沿大魚際至肘關節(jié)部)、天宗穴(相當于肩胛骨中點處)、背部等。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患兒仰臥,家長位于其右側,家長右手五指稍分開,以五指指端螺紋面為著力點,在小兒胸部沿著患兒肋骨走向進行左右平推3~5分鐘,力量宜輕柔。
第二步:用中指尖點揉患兒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過重,以免造成嗆咳甚至窒息;家長左手握住患兒手部,分別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兒左右兩手臂外側部,至局部皮膚紅潤。可先涂少許粉或油劑防止擦破皮膚。
第三步:患兒俯臥,家長左手托住寶寶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膚紅潤,以兩側肩胛骨部為重點(肩胛骨部有兩肺葉所在),點揉兩天宗穴,具有潤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兒脊柱胸段(兩肩胛骨間脊柱部)3~5分鐘左右,可增強呼吸系統(tǒng)免疫力。
患兒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宜加強日常生活中的調理。首先要注意保暖,預防風寒侵襲,因為受涼常能加重病情;其次在秋冬季節(jié),患兒應少去公共場所,預防傳染病;再次要合理喂養(yǎng),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方法雖好,但也提醒家長朋友們,因為孩子的體質敏感,推拿的部位要準確,力度更要適中,千萬不要隨意學些皮毛,就在孩子身上施展,防止效果適得其反。
ys630.COm精選閱讀
小兒推拿治療咳嗽
1、小兒咳嗽按摩治療方法一
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時,我會建議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鐘后橫擦肺俞以熱透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鐘,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為清肺經(jīng)、補脾經(jīng)各200-300次。
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時,(有時候咳嗽有痰音會出現(xiàn)的非常快),中醫(yī)認為脾虛則生痰,所以脾為生痰之器,而肺為儲痰之器。所以我們聽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時候,要想到這不光是肺系統(tǒng)的問題,脾系統(tǒng)也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在治療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講的穴位以外,要加上運內八卦300次、揉掌小橫紋300次,揉中脘穴2分鐘。豐隆穴1分鐘。
如果寶寶綿綿不斷的咳嗽了很久,這是在治療的原則上,中醫(yī)則認為久咳肺虛、脾虛、腎虛,還指腎不納氣,所以久咳不止。在治療的方法上,我會建議大家,補肺經(jīng)、補脾經(jīng)、補腎經(jīng)各200-300次,揉膻中穴1-2分鐘、揉關元300次,分推肩胛骨200次,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5遍,點按腎俞50次,按揉足三里1分鐘。
2、小兒咳嗽按摩治療方法二
2.1、治療原則:宣肺理氣,調理肺脾,化痰止咳。
2.2、手法處方:清肺經(jīng),調脾經(jīng),運內八卦,揉掌小橫紋,推揉膻中,揉乳根,揉乳旁,揉肺俞。
2.3、方義:清肺經(jīng),揉肺俞,調脾經(jīng)??調理脾肺,調脾以化痰,調肺以理氣。推揉膻中,揉掌小橫紋,揉乳根,揉乳旁,寬胸理氣,止咳化痰。運內八卦,調理氣機,并有加強及調和其他手法的作用。
2.4、加減治療
2.4.1、風寒咳嗽:加治外感四大手法,掐揉風池以疏風散寒,解表止咳。
2.4.2、風熱咳嗽:加推天柱骨,清天河水以清熱解表降逆止咳。
2.4.3、陰虛咳嗽:加揉二人上馬,水底撈明月,改調脾經(jīng)為補脾經(jīng)以滋陰潤肺。
2.4.4、痰濕咳嗽:加摩腹,按弦走搓摩,揉豐隆,捏脊,改調脾經(jīng)為補脾經(jīng)以健脾助運,化痰止咳。
2.4.5、肺熱咳嗽:加清大腸,退六腑,推脊柱,按弦走搓摩以清肺瀉火,降氣止咳。
2.4.6、肺虛咳嗽:加推三關,捏脊,改清肺經(jīng)及調脾經(jīng)為補肺經(jīng)及補脾經(jīng)以補益肺氣,宣肺止咳。
小兒咳嗽的食療方
1、蘿卜蔥白治風寒咳嗽
做法:蘿卜1根,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次服。
適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做法: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適用: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chǎn)后受寒腹瀉,惡陰等。
3、芫荽湯平傷風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適用:發(fā)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卜蜂蜜治風寒咳嗽
做法: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
適用:發(fā)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5、蒸貝母甲魚滋陰補肺
做法:川貝母5克,甲魚1只(約500克),雞清湯1公斤,蔥,姜,花椒,料酒,鹽各適量。將甲魚宰殺,去頭及內臟,切塊備用。將甲魚塊放蒸盆內,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蔥、姜,上籠蒸1小時許。趁熱服食。
適用: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退熱。治陰虛咳喘,低熱,盜汗等。
小兒咳嗽的飲食禁忌
1、忌寒涼食物??人詴r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中醫(y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就是說身體一旦受了寒,飲入寒涼之品,均可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發(fā)的肺氣不宣、肺氣上逆所致。此時如飲食過涼,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
2、忌肥甘厚味食物。中醫(y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產(chǎn)生內熱,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對于哮喘的患兒,過食肥甘可致痰熱互結,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難以痊愈。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孩子咳嗽時胃腸功能比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腸負擔,且助濕助熱,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3、忌魚腥蝦蟹。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發(fā)物”,不宜吃魚腥,魚腥對“風熱咳嗽”影響最大??人曰純涸谶M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對某些魚、蛋過敏的小孩子更應注意,其中以白鰱、帶魚影響最大。
4、忌甜酸食物。酸食常斂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難愈。咳嗽嚴重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等都不宜吃,吃甜食也會助熱,使炎癥不易治愈。民間有“生梨燉冰糖”治療咳嗽的習慣,這種吃法對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當?shù)摹?/p>
5、忌食用橘子。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讓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實際上,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熱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6、忌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上述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7、忌食用補品。不少家長給體質虛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補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使咳嗽難愈。
小兒咳嗽臨床多見,推拿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
病因病機
中醫(yī)認為小兒肺常不足,腠理疏薄,六淫之邪侵襲肌表,肺失宜肅,氣逆痰動發(fā)為咳嗽;或臟腑內傷;痰濁內生,阻礙肺司肅降之職,導致咳嗽,即所謂咳嗽不止于肺,亦不離乎肺。
咳嗽見于多種疾病,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胸膜炎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多由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引起。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
該病的治療原則為宣肺止咳。風寒咳嗽輔以祛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風熱咳嗽佐以疏風解表,清熱止咳;內傷咳嗽則宜健脾益肺,化痰止咳。
2.基本操作
(1)患兒取仰臥位:清肺經(jīng)300次,全運內八卦30次;按揉天突50次,雙指揉乳根和乳旁50次,揉膻中100次或開璇璣各50次;按揉雙側足三里、豐隆,每穴約半分鐘。
(2)患兒取俯臥位:雙指揉雙側風門100次,揉雙側肺俞200次。從上而下輕摩脊柱5~10遍。
3.辨證施治
(1)風寒咳嗽:開天門100次,推坎宮50次,揉太陽100次;拿風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門3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熱為度。
(2)風熱咳嗽:開天門50次,推坎宮30次,運太陽50次,運耳后高骨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推五經(jīng)50次;分推膻中50次,揉豐隆100次。
(3)痰熱咳嗽:清胃經(jīng)100次,清大腸經(jīng)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開璇璣各100次;分背陰陽和腹陰陽各100次。
(4)痰濕咳嗽:補脾土300次,清胃經(jīng)100次,揉板門100次;按天突50次,擦膻中100次;三指摩中脘兩分鐘;揉臍及丹田100次;按揉足三里、豐隆,每穴約半分鐘。
(5)陰虛燥咳:補肺經(jīng)100次,補脾土300次,補腎水100次;揉腎頂100次,揉二人上馬50次;清天河水100次,運內勞宮50次;推涌泉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腎俞,每穴約半分鐘。
(6)脾肺氣虛:補肺經(jīng)100次,補脾土30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50次,全運內八卦5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足三里,每穴約半分鐘。
適宜技術
(1)中藥:風寒咳嗽用杏蘇散加減;風熱咳嗽用桑菊飲加減;痰熱者用清金化痰湯加減;偏痰濕者用二陳湯加減;偏氣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陰虛者用沙參麥冬湯加減。
(2)針刺:采用淺刺疾出不留針,捻轉而不提插的方法進行治療。主穴包括大椎、天突、合谷。風寒咳嗽者加風池、尺澤、風門、大杼;風熱咳嗽者加曲池、外關;痰濁內生者加足三里、豐隆、陰陵泉;氣虛者加氣海、太淵、太白、足三里、肺俞;陰虛者補復溜、太淵,瀉尺澤、內庭。
(3)耳針:術者用耳針淺刺神門、上屏尖、下屏尖、氣管穴,每次選3~4穴,左右交替。
注意事項
(1)由于小兒呼吸道生理解剖特點、過敏因素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常易誘發(fā)咳嗽,治療時應注意排除誘因。推拿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但若繼發(fā)細菌感染需配合抗菌治療;若伴營養(yǎng)不良、貧血及佝僂病等應合理喂養(yǎng),積極防治原發(fā)病。
(2)推拿應排除結核、腫瘤引起的咳嗽。
(3)積極治療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注意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油氣等刺激。
寶寶感冒的4種推拿方法
1、開天門
一般用兩手拇指交替從兩眉中點向上推至前發(fā)際,推24次或3~5分鐘?!伴_天門”是推拿的起式,小兒出現(xiàn)各種不適,都可以先做開天門,有天人相應之意。此手法可以開經(jīng)絡,活氣血,調陰陽;同時還有祛風解表,醒腦明目的功效,可與其他穴位配伍治療風寒、風熱感冒,緩解外感風邪所致的惡風發(fā)熱、頭痛、身痛等癥狀。
2、推坎宮
從眉心到兩側眉稍所成的橫線為坎宮。具體推法為:用兩拇指指腹從眉心向兩側眉梢分向推動30~50次。此法可疏風解表,止頭痛,醒腦明目,適用于風寒感冒,有惡寒發(fā)熱、無汗、身痛、頭痛等癥狀者。
3、揉太陽
兩眉后凹陷處為太陽穴,可用兩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處揉動30~50次。此手法可疏風解表,止頭痛,清熱明目,適用于外感發(fā)熱,有頭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癥狀者。
4、揉耳后高骨
可用兩拇指或兩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處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風解表,鎮(zhèn)驚除煩,可以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高熱驚厥等癥狀。
寶寶感冒咳嗽的推拿方法
1、風寒感冒
主要癥狀是:發(fā)熱輕,惡寒重,無汗,頭痛,肢體疼痛,鼻塞流涕,鼻涕是清水,咳嗽,喉癢,口不渴,咽不紅,舌苔薄白,脈浮緊。
可以按以下幾個穴位
按開天門300次;推坎宮300次;揉太陽穴300次;揉耳后高骨300次;推三關300次;清補肺經(jīng)100次,補脾經(jīng)100次,補腎100次,揉板門50次,揉肺俞5分鐘,向上搓脊20次,如果鼻塞加揉迎香200次,按揉風池30次。
2、風熱感冒
主要癥狀是:發(fā)熱重,惡寒輕,惡風,有汗或無汗,頭痛,鼻塞流膿涕,噴啶,咳嗽,痰稠色白,咽紅,口渴干,舌質紅,苔白薄或薄黃,脈浮數(shù),大便干澀。
可以按以下穴位
清肺經(jīng)300次;清肝經(jīng)300次;清心經(jīng)300次;揉小橫紋200次;開天門300次;推坎宮300次;揉太陽穴300次;清天河水100次;推六腑200次;向下捏脊100次;推天柱骨50次,擦肺俞2分鐘。
注意事項
1、給孩子按摩時,要特別強調輕快柔和、平穩(wěn)著實。
2、按摩的時候,可以借助滑石粉、水、嬰兒油等介質,以潤滑皮膚,增強療效。
3、給寶寶按摩,一天一次就夠了。
4、如果遇上高熱的孩子,可以一天2次;慢性病孩子可以2天一次。
5、按摩時間,在10-15分鐘,一般不超過20分鐘。
小兒感冒的護理方法
小兒感冒是常見的幼兒疾病,有些寶寶還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小兒感冒的情況,病后反復。這是大多數(shù)是因為小兒感冒的護理方法不當。那么小兒感冒的護理方法應該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兒感冒的護理方法,以避免頻發(fā)地患上小兒感冒。
1、忌寒涼食物: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中醫(yī)認為身體一旦受了寒,就會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此時如果再吃冷飲,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同時,痰的多少還跟脾有關。過多進食寒涼食物,還會傷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
2、忌肥甘厚味:中醫(y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會產(chǎn)生內熱,加重咳嗽。此外,油炸食物也不宜多吃。因為油炸食品會加重胃腸負擔,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3、忌魚腥蝦蟹:咳嗽患兒在進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會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尤其是對某些魚、蛋過敏的孩子更應注意避免這類食物。
4、忌甜酸食物:酸食會斂痰,使痰不易咳出,導致咳嗽難愈。多吃甜食會使炎癥難以痊愈。
5、忌食用橘子: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其實,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會生熱生痰。
小兒推拿治療慢性咳嗽
小兒推拿不僅能夠快速緩解癥狀,而且能夠通過調節(jié)身體機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減少發(fā)病,減輕發(fā)病程度。常用穴位及操作:
1、一窩蜂:位于手掌背橫紋中點,有散寒解表之功。按揉3分鐘。
2、迎香:位于鼻翼兩旁,有通鼻竅,減輕鼻塞、流涕的功效,按揉2分鐘。
3、捏脊:自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雙手用捏法自下而上操作。能夠理氣血、和臟腑、通經(jīng)絡、培元氣、壯身體,也是小兒保健主要手法之一。每次操作3-5遍。
小兒推拿治療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間。
手法:用雙手沿雙肩胛骨骨縫作彎月形從上向下推動操作:建議用八字形分推法,從肩井穴開始,沿著肩胛骨內側緣,從上往下往、往兩側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內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風門穴、肺俞穴等治療咳嗽的大穴。時間次數(shù)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針對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氣管炎、肺炎等則需要按摩的時間會更多5-10分鐘。中間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時間,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有宣肺、鎮(zhèn)咳作用。
主治:用來鎮(zhèn)咳與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2、按揉肺腧1分鐘
位置: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先找到頸項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頸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個觸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就是肺俞穴。
操作:患者取舒適俯臥位,操作者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chǎn)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大魚際緊貼于穴位,稍用力下壓,來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熱感、皮膚微紅為度,再輕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復操作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刺激肺俞穴可增強呼吸功能,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顯減低氣道阻力,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鐘
位置:胸骨切跡上緣,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時,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于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功效:理氣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嘔。
主治:咳喘胸悶,痰壅氣急,惡心嘔吐,咽喉腫痛。
4、按揉膻中1分鐘
位置: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小孩慢性咳嗽的病因
1、首先是咳嗽變異性哮喘。這是最為常見的病因,這類咳嗽患兒通常不喘,只是咳,而且以干咳為主,有的可能會吐白泡痰,常在夜間和凌晨發(fā)作,或只在凌晨發(fā)作,通常會在運動后咳嗽加重。這種咳嗽的臨床特征一般還有過敏性鼻炎或濕疹。有條件的患者最好進行肺功能等檢查,以進一步確診。
2、其次是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比如,各種鼻炎、鼻竇炎、扁桃體和(或)腺樣體肥大等上氣道疾病,都可能引起慢性咳嗽。這種咳嗽的特征是早上咳嗽,部分可以咳痰,痰出則其余時間少咳或不咳,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異物感和反復清咽等癥狀。此外,患兒的咽后壁有時可能會出現(xiàn)鵝卵石樣的改變,或者會有黏液樣或膿性分泌物附著。
3、第三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能導致兒童慢性咳嗽。這種咳嗽往往是在餐后加重,年幼的孩子通常會在吐后咳嗽停止;年長的孩子往往會說腹痛、噯氣,如果用手觸按上腹部時,孩子有壓痛。
4、第四是過敏性咳嗽,這也是常見病因之一。這種咳嗽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通常是在某種環(huán)境下,或進食某種食物,或接觸某種氣味時咳嗽發(fā)作,如果離開這種環(huán)境、食物或氣味,咳嗽會減輕或不咳。最常見的可能會是屋塵螨、粉塵滿、牛奶、蛋清以及家居裝修氣味等。
小兒推拿治療咳嗽的手法
1、治以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推拿手法
處方:運內八卦10分鐘,揉二扇門100次,推三關100次,開天門30次,推坎宮30次,揉太陽30次,揉迎香3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中50次,摩腹5分鐘,按揉足三里50次、揉肺腧50次,捏脊3次。
方義: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疏風解表;揉迎香宣肺氣、通鼻竅;揉乳根、乳旁、膻中、肺腧宣肺止咳化痰;揉二扇門、推三關發(fā)汗解表;運內八卦寬胸理氣、行滯消食;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助運,強健體質,增強小兒抵抗力。1次/天,2次后諸癥好轉,5次后癥狀消失。
2、治以健脾養(yǎng)肺,止咳化痰的推拿手法
處方:運內八卦10分鐘,補脾經(jīng)100次,補肺經(jīng)100次,推小橫紋100次,揉掌小橫紋100次、揉天突1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中50次,揉中脘100次,摩腹5分鐘,按揉足三里50次,揉豐隆50次,擦肺腧以透熱為度,捏脊3次。
方義:補脾經(jīng)、補肺經(jīng)補脾肺氣虛;揉天突、乳根、乳旁、膻中,寬胸理氣、止咳化痰;運內八卦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益氣、除濕化痰、強壯身體;揉豐隆化痰祛濕;擦肺腧補益氣;推小橫紋、揉掌小橫紋治療肺部干、濕性羅音。1次/天,3次后癥狀開始好轉,10次后癥狀消失,鞏固治療1周。
3、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小兒的推拿手法是跟大人的差不多的,但是操作的時候力度和時間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推拿可以有效的促進寶寶身體的發(fā)育和成長,推拿的時候是順著體液回流相反的方向進行,應該從寶寶的頭部開始按摩,然后慢慢的到四肢,一定要注意控制力度,因為寶寶的皮膚非常的嬌嫩和脆弱的,太使勁以后是會傷害到寶寶,同時注意一定要把寶寶放到比較安全的地方。
小兒咳嗽的外治法
敷足:
石膏6克,枳實10克,瓜蔞12克,明礬、冰片各3克。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凡士林調為糊狀,外敷患兒雙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換,連敷5~7天。此法可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吳茱萸10克,法半夏6克,研成細末,加醋適量調為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時一換,連敷3~5次,伴喉間痰鳴者,可加風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足浴:
將生姜30克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次一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xù)2~3天。此法可溫肺散寒。
麻黃、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將上述藥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2~3次,每日一劑,連續(xù)3~5天。此法可清熱宣肺,止咳化痰,適用于肺熱咳嗽。
治療小兒咳嗽的偏方
1、蘿卜蔥白風寒咳嗽
蘿卜1個、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chǎn)后受寒腹瀉;惡陰等。
3、蕪荽湯平傷風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發(fā)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卜蜂蜜治風寒咳嗽
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發(fā)汗散寒、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一、小兒推拿治療咳嗽有痰的方法
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時,建議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鐘后橫擦肺俞以熱透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鐘,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為清肺經(jīng)、補脾經(jīng)各200-300次。
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時,(有時候咳嗽有痰音會出現(xiàn)的非???,中醫(yī)認為脾虛則生痰,所以脾為生痰之器,而肺為儲痰之器。所以我們聽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時候,要想到這不光是肺系統(tǒng)的問題,脾系統(tǒng)也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在治療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講的穴位以外,要加上運內八卦300次、揉掌小橫紋300次,揉中脘穴2分鐘。豐隆穴1分鐘。
如果寶寶綿綿不斷的咳嗽了N久,這是在治療的原則上,中醫(yī)則認為久咳肺虛、脾虛、腎虛,還指腎不納氣,所以久咳不止。在治療的方法上,我會建議大家,補肺經(jīng)、補脾經(jīng)、補腎經(jīng)各200-300次,揉膻中穴1-2分鐘、揉關元300次,分推肩胛骨200次,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5遍,點按腎俞50次,按揉足三里1分鐘。
二、中醫(yī)推拿治療小兒咳嗽
1、清胃經(jīng)
胃經(jīng)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節(jié),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胃經(jīng)。
2、順推內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在此圓上順時針推運一周,叫做順推內八卦。
3、清肝經(jīng)
肝經(jīng)位于食指末節(jié)羅紋面,用搦指羅紋面著力,從指尖方向向指節(jié)方向直推,稱為清肝經(jīng)。
4、清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成一直線,用食指中指指面向腕推向肘,稱清天河水。
三、小兒推拿手法
1、脾經(jīng)
位置:拇指螺紋面;拇指橈側緣。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橈側緣直推約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約300次。
2、肺經(jīng)
位置:無名指螺紋面。
主治:胸悶、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約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3、小腸
位置:小指尺側緣。
主治:遺尿、尿赤。
操作:從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4、六府
位置:前臂尺側緣(神門到少海)。
主治:發(fā)熱、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300次。
5、二人上馬
位置:手背側小指與無名指指關節(jié)后陷中。
主治:牙痛、驚、腹痛、脫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6、虎口
位置:手背側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7、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脹、食積、嘔吐、腹瀉、疳積。
操作:指摩、掌摩約5—10分鐘;沿季肋向外分推。
8、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主治:發(fā)熱、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內緣自上而下分推30次。
9、龜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門之間(即長強穴)。
主治:腹瀉、脫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