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配食材 功效各不同
【www.cndadi.net - 夏季節(jié)氣養(yǎng)生各不同】
養(yǎng)生導(dǎo)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三經(jīng),功能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種子,祛瘀止痛,潤腸通便。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崩漏、慢性盆腔炎、子宮脫垂、心虛眩暈、貧血等病癥,常配以熟地、白芍、川芎、阿膠、黃芪等補氣血藥,加強當歸的補血作用,那么當歸怎樣吃才能發(fā)揮出最大功效呢。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本文導(dǎo)讀:飲茶能養(yǎng)生,對此人們已是公認。按照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學的說法,茶葉的因品種、產(chǎn)地不同,便有寒溫甘苦等茶性的不同,對人體的功效作用也各異。為了取得更佳的保健效果,人們春、夏、秋、冬四季飲茶,要根據(jù)茶葉的性能功效,隨季節(jié)變化選擇不同的品種為宜,以益于健康。
喝茶講究四季有別,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飲花茶,可以散發(fā)一冬積存在人體內(nèi)的寒邪,濃郁的香苛,能促進人體陽氣發(fā)生。夏季,以飲綠茶為佳。綠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為好。此茶不寒不熱,能消除體內(nèi)的余熱,恢復(fù)津液。冬季,飲紅茶最為理想。紅茶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能助消化,補身體,使人體強壯。
春飲花茶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極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風復(fù)蘇,陽氣生發(fā),給萬物帶來了生機,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現(xiàn)為春困現(xiàn)象。
人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于散發(fā)積聚在人體內(nèi)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nèi)陽氣生發(fā),令人神清氣爽,可使 春困 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于一體的茶中珍品。 花引茶香,相得益彰 ,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類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鮮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將茶葉和鮮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為有名。這是因為,茉莉花香氣清婉,入茶飲之濃醇爽口,馥郁宜人。
夏飲綠茶
夏日炎熱,驕陽似火,人在其中,揮汗如雨,人的體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這時以品綠茶為好。因綠茶屬未發(fā)酵茶,性寒, 寒可清熱 ,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而且它營養(yǎng)成分較高,還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藥用價值。這種茶沖泡后水色清冽,香氣清幽,滋味鮮爽,夏日常飲,清熱解暑,強身益體。
秋飲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風蕭瑟,花木凋落,氣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醫(yī)稱之 秋燥 ,這時宜飲用青茶。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介于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沖泡后可看到葉片中間呈青色,葉緣呈紅色,素有 青葉鑲邊 美稱,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nèi)積熱,讓機體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作用。
冬飲紅茶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yī)認為: 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于抑制狀態(tài)。,貴乎御寒保暖 ,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紅茶甘溫,可養(yǎng)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jīng)過充分發(fā)酵,使茶鞣質(zhì)氧化,故又稱全發(fā)酵茶。茶鮮葉經(jīng)過氧化后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chǎn)物 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
講究喝茶有量,每日飲茶2~6克。雖然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飲茶對于清油解膩,增強神經(jīng)興奮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飲茶。一般來說,每天1 2次,每次2 3克的飲量是比較適當?shù)模瑢τ诨加猩窠?jīng)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jié)核病、心臟病、胃病、腸潰瘍的病人都不適合飲茶,哺乳期及懷孕婦女和嬰幼兒也不宜飲茶。
蜂蜜甜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常服臉色紅潤、解除疲勞、滋陰壯陽、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蜂蜜內(nèi)服可治療心、肝、脾、腎、肺、腸等器官疾病。外用可治療燙傷、凍傷以及滋潤皮膚。
系列產(chǎn)品有:梅花冬蜜、桂花冬蜜、荔枝蜜、龍眼蜜、百花蜜、山花蜜、黨參蜜、枸杞蜜、益母草蜜、野菊花蜜(排毒蜜)、苦丁花蜜等。
梅花冬蜜:梅花冬蜜氣味芳香,對舒肝除煩,高血壓、和胃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口干咽燥、潤膚養(yǎng)顏等有療效。
桂花冬蜜:《本草綱目》記載桂花蜜能散冷氣,消瘀血,止腸風血病。對調(diào)節(jié)血壓、心肌虛弱、胃十二指腸胃潰瘍、肝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療效。
荔枝蜜:荔枝被譽為嶺南佳果果中王后,其蜜芳香可口,營養(yǎng)豐富,有蜂蜜之清潤無荔枝之燥熱,適用于氣虛血虧,小便頻繁、皮膚干燥等癥狀。
龍眼蜜: 具有龍眼特有的香味,可補心脾、益氣的作用,對心脾血虛引起的心悸不安,失眠和記憶力減退有一定的幫助。
黨參蜜:采用名貴中藥材黨參花蜜釀造而成。味甘平,色澤呈琥珀色,其除有蜂蜜之特性外,更益于補中、益氣生津、對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婦女血崩、貧血有輔助療效,適于體虛,胃冷、慢性胃炎、貧血者的保健食用。
枸杞蜜:中藥蜜種。色澤略深,味甘甜,略有中藥香氣,具有解毒、止腹瀉、殺菌及收斂作用,對肺腎雙虛脾腎虛寒、氣促喘乏、痰火郁肺有良好輔療效果。特別適合虛法、肺虛、腎虛、久瀉久痢、痔血、便血等人士日常食療保健作用。
桉樹蜜:特有蜜種。蜜色為淺琥珀色,具有濃郁的香味,本品有養(yǎng)胃補虛、清熱、補中、解毒、潤燥的功效,還有一定的鎮(zhèn)定作用。較受歐洲人喜歡,是難得的森林蜜種。
益母草蜜:來自我國西南高原無污染藥用益母草產(chǎn)區(qū)。本品有去瘀生新、調(diào)經(jīng)活血等作用,適合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血過多產(chǎn)前后女性食用,充分體現(xiàn)出對女性的呵護。對于男性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腎病等人士來說,益母草蜜同樣是理想的保健和輔助治療的健康食品。
苦丁花蜜:清熱散風、除煩解渴,對青春痘、祛油膩效果顯著。
野菊花蜜: (排毒蜜)排濃解毒、疏風清熱、利尿護肝、清肺化痰。
蜂蜜的民間療法
蜂蜜是蜜蜂釀造的蜂糖,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約占70%),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zhì)、維生素、活性酶及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蜂蜜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用,對于多種疾病具有治療和保健作用。本品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腸經(jīng)?!侗静菥V目》總結(jié)出蜂蜜功用有五: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并加以分析: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潤燥;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肉瘡瘍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diào)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民間主要將蜂蜜蜂用于肺燥咳嗽、才腸燥便秘、脘腹疼痛、燙傷、燒傷等病的治療,烏頭中毒、酒精中毒的解救及美容養(yǎng)顏等方面。由于用蜂蜜治病,簡便易行,且療效確切,在民間廣為流傳。現(xiàn)就民間用蜜蜂治病的單驗方作簡要介紹:
1.咳嗽:蜜蜂300g,加入川貝末20g拌勻,每次1小匙含服,每日3~4次,治療感冒咳嗽、小兒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等久咳不愈屬肺燥、肺虛者有良好療效。
2.便秘:將黑芝麻200g、核桃仁200g搗細,拌入蜜蜂1000g中,每次3小匙內(nèi)服,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津虧腸燥的便秘。也可用蜜煎導(dǎo)法外用。制作及使用方法如《傷寒論》所描述:煉蜜如飴,乘熱做成圓條狀頭銳尾鈍的栓劑,冷卻后當有便意時塞入肛門,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3.感冒:蜂蜜100g,加入1個檸檬榨汁,混合服用,治療流行性及普通感冒均有效。
4.咽痛:濃茶1杯,加蜂蜜1匙,攪動使蜂蜜溶解,頻頻含服,可減輕咽喉紅腫疼痛。
5.口瘡:大青葉50g煮水,加蜂蜜含服,或以蜜浸大青葉含服,治療口瘡。
6.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甘草50g、陳皮15g的濃煎液配入蜂蜜500g,日服2次,每次2匙,治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消除炎癥、促進潰瘍面愈合、緩解脘腹疼痛的作用。
7.貧血:對低色素性貧血有效。每日服80~100g深色蜂蜜,分3次服用。可使血球及血紅蛋白有顯著的增加,改善貧血癥狀。
8.肝臟?。悍涿?0g,每日早晚各1次,具有保護肝臟細胞、增加肝糖元的儲備、改善肝臟功能的作用。對因肝臟病引起的食欲不振、肝區(qū)疼痛、黃疸等病情可有明顯改善。
9.調(diào)節(jié)血壓、防止動脈硬化:每天早晚用蜂蜜60g,溫開水沖服,連服15~20天,可增強血壁的彈性,調(diào)節(jié)血壓,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如與三七粉同用,效果更佳。
10.解毒:對烏頭中毒或酒精中毒者,用蜂蜜100g,開水沖服,嘔吐頻繁者可少少頻服,嘔吐停止后則頓服,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要說皰疹的類型,在臨床上可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膿皰疹就十分常見,那么,膿皰疹的癥狀表現(xiàn)有哪些呢?請看本文接下來所做的介紹。
1、大皰型膿皰病
大皰型膿皰病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初起為粟粒大水皰,迅速增大到花生米大或更大些。開始水皰內(nèi)容清澈,約1日后,皰液變渾,膿汁沉于皰底,淺層液體仍清亮,呈半月形的積膿現(xiàn)象,是為本型的特征之一。
皰破后成為糜爛面,其上有膿痂。其周圍可發(fā)生新的水皰。皮損好發(fā)于面部及四肢等露出部位。病理變化為表皮角質(zhì)層下膿皰,皰內(nèi)可見多數(shù)嗜中性細胞。
2、膿痂性膿皰病
膿痂性膿皰病由溶血性鏈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在紅斑的基礎(chǔ)上發(fā)生水皰,迅速變?yōu)槟摪挘捯灼贫Y(jié)成密黃色厚痂,并不斷向四周擴展。好發(fā)于面部、口周、鼻孔周圍以及四肢外露部位。病理變化同大皰型。此型可伴發(fā)急性腎小球腎炎。新生兒膿皰病屬此型。
不同季節(jié)孕媽媽的飲食護理也會不同,如果能恰當?shù)淖龊梅雷o,孕媽媽就能有一個合適的孕期。
春季飲食應(yīng)注重提高免疫力。春天萬物生長,病菌也跟著滋長,飲食的重點是增強免疫力,要預(yù)防風疹、感冒等。首先,春天應(yīng)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肉、魚肉、蛋類和奶類等食物,可以提高身體的機能,有利于預(yù)防疾病的發(fā)生。其次,要食用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食物,豐富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孕媽媽抗病毒和保護呼吸道上皮的功能,抵御各種致病因素的入侵。維生素E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經(jīng)常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E的核桃、芝麻等。要特別指出,春天里的韭菜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幫助人體抗病的能力也非常強,如果孕媽媽喜歡的話,可以每天吃100-200克。
夏季飲食要注重消暑。夏季天氣炎熱,加之孕媽媽的身體本身燥熱,很容易出現(xiàn)缺水、中暑等癥狀,需要特別防止中暑。但孕媽媽切忌貪圖涼快,大量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冰牛奶、雪糕等,這些生冷食物會影響消化或引起血管收縮,影響胎盤供血。一般冷飲都要放到室溫才可以食用。孕媽媽最好的降溫食物就是白開水,注意多喝白開水,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秋季飲食應(yīng)清淡、潤燥。秋季氣候干燥,孕媽媽最容易發(fā)生便秘,此時不要急著進補。最好吃些瓜果蔬菜,并且多喝水。秋季瓜果豐收,孕媽媽要警惕不能過量食用,這個時候往往早晚溫差大,瓜果吃多了容易發(fā)生腹瀉。另外,適合常人秋季進補的大閘蟹、甲魚等食物孕媽媽要少吃,這些東西性寒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吃了可能會導(dǎo)致流產(chǎn)。
冬季御寒食物不可多吃。冬季天氣寒冷,人們會選擇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來抵御嚴寒,如:羊肉、桂圓、葡萄干、巧克力等。這些食物準媽媽飲不能過量食用,以免造成體重超標或血糖過高。
本文導(dǎo)讀:阿膠是女性補血圣品,但是,很多女性不知道怎么吃阿膠,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了阿膠的9種吃法。
阿膠對女性有很好的滋補保健效果,很多女性都會現(xiàn)在阿膠來食用,阿膠最簡單的方法吃法就是砸碎成末后加糖用開水沖泡來喝,其實,阿膠有很多的吃法,而且吃法不同有不同的功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了幾種阿膠的吃法。
阿膠的吃法
1、阿膠金絲棗
阿膠最好搭配的就是紅棗了,阿膠金絲棗是即美味又養(yǎng)血健脾,可治療失眠。做法就是在鍋中煮上10枚大棗,煮熟后,加入搗碎的阿膠6g,等阿膠都溶化開了,在加些紅糖調(diào)味。
2、阿膠粥
阿膠與糯米一起煮,做成阿膠粥來吃。這種吃法可有利于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肺,如果孕婦吃阿膠粥還可保胎安胎。
3、阿膠黃酒
阿膠250克,黃酒30毫升置鍋內(nèi),隔水加蓋蒸約兩至三小時,待其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一至兩次,每次服兩匙,此法適用于一般血虛癥。
先用水煮幾片蔥白,然后在煮過蔥白的水中加少量阿膠,適當加點蜂蜜,阿膠的這種吃法可以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非常適合老年易便秘的人群。
5、芝麻、核桃阿膠膏
阿膠150克,砸碎,黃酒350毫升,浸泡一周。
待阿膠呈海綿狀,略加水燉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適量,加上冰糖250克,蒸1小時,不斷攪拌,冷卻即成凍膏。每天早晚各一至兩匙,溫開水沖服。此法對患腰酸怕冷、耳鳴和陰虛或腎虧等癥有特效。
6、阿膠雞蛋湯
阿膠小碎塊5-10克用開水一碗化開,雞蛋調(diào)勻后加入阿膠液煮成蛋花,加入蜂蜜適量調(diào)味服用。
每日晨起服用一次,治陰血不足,胎動不安,煩燥不寧,虛勞咳嗽等。
7、人參、桂圓阿膠膏
阿膠150克,黃酒350毫升,浸泡呈海綿狀,略加水燉化,加入適量人參煎液或人參粉,配入桂圓肉拌勻,加冰糖蒸1小時許。冷卻成凍膏,每天早晚各一至兩匙服用。適用于氣虛疲乏無力,兼有心悸畏寒等癥。
8、蜂蜜雞蛋阿膠膏
將阿膠、蜂蜜、雞蛋配合服用,東阿阿膠適量燉化,加入雞蛋一個,蜂蜜一匙,每日空腹服一次,對于虛疲咳嗽癥療效較好;可以滋陰潤肺止渴,用于肺燥咳嗽、久病多痰。
9、阿膠羹(即食阿膠)
取250克阿膠砸碎后,加入黃酒250mL浸泡1-2天,加入冰糖250克,水200克,蒸1-2小時,加入黑芝麻和核桃仁(黑芝麻先炒香,核桃仁炒熟后碎成豆粒狀),攪拌均勻,再蒸0.5-1小時入涼成凍后置于冰箱內(nèi)保存。每天服用早晚各服用一匙,服用時將阿膠羹一匙放入碗中加入開水后,連吃帶喝,口味又香又甜。
此種服用的方法可以補血益腎,益智烏發(fā),養(yǎng)顏益壽,潤腸通便。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阿膠的9種吃法,阿膠雖好,也要注意自己是否適合吃阿膠,如果你處在感冒期、經(jīng)期是不適合吃阿膠的,脾胃很差的話也不適宜吃阿膠,另外,吃阿膠的時候注意不要喝茶水。
隨著天氣的變化,秋季的干燥讓我們有些不適。秋季養(yǎng)生是最關(guān)鍵的,今天小編告訴你們不同體質(zhì)的人,配合不同的食療。效果倍增。
秋季養(yǎng)生看五行 五行人相生的5類食療
隨著天氣的轉(zhuǎn)化,不少人都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皮膚緊繃等問題。因此,秋季養(yǎng)生是關(guān)鍵。根據(jù)不同體質(zhì)進食相應(yīng)的養(yǎng)生食療,不但生津潤燥、益氣補肺,還能讓營養(yǎng)翻倍。下面推薦五行人相對應(yīng)的5種營養(yǎng)食療?!√と肓⑶镆詠?,不少人都意識到身體發(fā)生微妙的變化,開始出現(xiàn)口干唇裂、脾氣暴躁等問題。養(yǎng)生看體質(zhì),不同體質(zhì)的人應(yīng)該進食相應(yīng)的食療,通過食療養(yǎng)生,讓你在秋季收獲健康的生活。
木形人:
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
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火形人:
清熱祛暑別放松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yǎng)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粉葛、鴨子、蕨菜等。
藥膳可選擇“葛根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鮮葛根250克,鮮荷葉15克,精鹽適量。豬瘦肉洗凈,切小塊,葛根去皮洗凈,切塊。荷葉洗凈。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diào)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
土形人:
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姜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姜粉拌擦后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nèi)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nèi),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時,調(diào)味后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形人:
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diào)養(yǎng):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yǎng)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卜、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
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nèi),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水形人:
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diào)養(yǎng):多吃益氣養(yǎng)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藥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用料洗凈。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diào)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秋季養(yǎng)生話食療
進入秋季,燥氣過盛,與風相合形成風燥之邪,燥邪為病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易傷肺,因肺喜清肅濡潤,主呼吸與大氣相通,外合皮毛,故外界燥邪極易傷肺和肺所主之地。二是燥盛則干,燥邪耗傷津液,人體會出現(xiàn)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膚干燥皺裂,大便干燥、艱澀等等。故應(yīng)遵循“秋季養(yǎng)陰”的法則,選擇滋陰潤燥、滋補潤肺、清熱降火的膳食。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jié){、藕、核桃、花生、鴨蛋、菠菜、蘿卜、橄欖、梨、甘蔗、飴糖等。
根據(jù)秋季的氣候特點和易生疾病,向諸君推薦幾種方便、經(jīng)濟的藥膳。
(一)粥類
1,薏苡仁粥。
取薏苡仁30~60克,粳米100克。將薏苡仁與粳米同放入鍋中,水煮,熬成粥即可。此方健脾止瀉、利水滲濕、祛濕除痹。適用于脾失健運、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瀉泄、濕阻經(jīng)絡(luò)引起的四肢拘急、風濕痹痛,濕熱壅滯之肺癰、腸癰等癥。
2、核桃粥。
取核桃肉15克,粳米100克。將粳米洗凈,與核桃肉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白糖適量、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轉(zhuǎn)用文火熬煮至熟即可。此方具有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肺燥咳喘、腎虛咳喘、腰膝酸軟、陽萎遺精、小便頻數(shù)、大便燥結(jié)等癥。
3、麥門冬粥。
取麥門冬1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適量。先將麥門冬用水煎,去渣留汁,再將粳米放入汁中,煮成粥,加適量冰糖即可。此方能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適用于肺陰不足之干咳燥咳、勞嗽咯血、胃陰不足之口干、口渴,及心煩失眠、陰虛有熱、身熱夜甚等。
總結(jié):秋季注重養(yǎng)生保健,男性女性你做好保養(yǎng)了嗎。如果還沒有,就千萬不要錯過我們的食療啦。
本文導(dǎo)讀:補腎,冬季要如何補腎呢?補腎吃什么好呢?適合補腎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冬季補腎的最佳食材。
冬季是滋補的一個季節(jié),補腎是滋補的一個話題。那么冬季如何補腎呢?補腎的食材有哪些呢?一起來瞧瞧看。
芝麻
芝麻,甘平,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所以,冬季想要補腎,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補腎食物。
淡菜
淡菜,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對于腎虛羸瘦、眩暈盜汗、腰痛陽痿的人來說,是非常適合吃的。
栗子
栗子是秋冬常見的食物,栗子性溫、味甘。具有補脾健胃的作用外,還有補腎壯腰的功效。腎虛腰痛的人,適合吃。
山藥
山藥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山藥性平,味甘。山藥不僅可以補肺、健脾,還能益腎填精。所以,山藥是補腎少不了的一種食物。
枸杞子
本文導(dǎo)讀:秋季煲湯來喝是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方法,煲湯所選的食材很重要,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最適合秋季煲湯的13種食材。
秋季是養(yǎng)生的季節(jié),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jié),而煲湯是進補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想要煲一個好燙,食材的選擇很重要,想要進補中藥材是少不了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秋季煲湯的中藥材及蔬菜都有哪些。
適合秋季煲湯的7種中藥材
1、百合
百合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經(jīng)。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yǎng)肺、養(yǎng)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jié)核、口舌生瘡、口干、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另外,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于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2、杏仁
這里說的杏仁,并非我們?nèi)粘3缘膱怨撬追Q的南北杏。杏仁苦、微溫、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nèi)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fā)病危險。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皮膚微循環(huán),使皮膚紅潤光澤。而杏仁的毒都存在于皮里面,而且僅僅是微毒,但建議食用時最好先去皮。
3、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歸肺、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適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參、麥冬等藥材搭配。玉竹味甘多脂,質(zhì)柔而潤,是一味養(yǎng)陰生津的良藥。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對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4、麥冬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梢责B(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但是由于麥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虛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5、川貝
川貝其性涼,甘平,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幾乎是人盡皆知。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 型的咳嗽。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yǎng)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 咳痰喘的良藥。如秋梨膏、川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貝。
6、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癥,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干結(jié)等。
7、西洋參
西洋參,其實又叫做洋參、花旗參。中醫(y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jīng),有補肺降火、養(yǎng)胃生津之功?!侗静輳男隆费云洌?補肺降 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除此之外,西洋參有助于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 胃燥津傷、咽干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日常生活中西洋參的食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煲湯還是泡水,可謂藥食相宜。
秋季適合用來煲湯的6種蔬菜
1、白蘿卜
白蘿卜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它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nèi)廢物的排出。因此,白蘿卜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不但補氣順氣,還能減輕油膩感。如果不想白蘿卜的辣味太重,煲湯時蓋子別蓋嚴。
2、土豆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素,吃后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秘。新鮮土豆煮后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感很面,所以適合做湯。最常見的就是西餐中的紅菜湯,也叫羅宋湯,把土豆、胡蘿卜、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起煲煮,酸甜開胃。此外,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jīng)典的搭配之一,其鮮味十足,還能健脾養(yǎng)胃。
3、山藥
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zhì),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不但能使肉湯營養(yǎng)加倍,還有利于肉湯中營養(yǎng)素的吸收。常跟山藥搭配的肉類有排骨、牛肉、鴨肉、羊肉等。
4、蓮藕
中醫(y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后由涼變溫,有養(yǎng)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蕓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zhì)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yǎng)生。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5、海帶
海帶含褐藻膠、海藻酸等物質(zhì),可以降壓降脂,對動脈出血也有止血作用。此外,海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碘、鐵和鈣等。海帶可分別和豆腐、蝦仁、排骨、花生、豬蹄等搭配煲湯,或者不搭配任何材料,直接用海帶煲湯也是非常鮮美的。
6、冬瓜
冬瓜性寒,有潤肺生津、清熱利尿的功效。其中所含的丙二醇能有效抑制糖類轉(zhuǎn)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水分多,是適合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蔬菜。適宜跟冬瓜一起煲湯的食材有很多,如排骨、老鴨、海米、蘑菇等。需要提醒是,冬瓜煲湯最好要帶皮,因為皮中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還含多種揮發(fā)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等保健功效。
秋季養(yǎng)生第一湯 白銀湯
原料:白蘿卜、銀耳、鴨湯適量。
做法:將蘿卜切絲,銀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提示:該湯不可與參類同食,脾胃虛寒者少食。
功效:
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yī)也認為其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jīng),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 蔬中最有利者 。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性平,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yǎng)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 延年益壽之品 、 長生不老良藥 。鴨湯滋陰,具有清熱去火、潤腸通便的作用。
老鴨湯同時適宜營養(yǎng)不良,產(chǎn)后病后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jīng)少、咽干口渴者食用;對于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jié)核、慢性腎炎浮腫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三者合一,能有效緩解 秋燥 等秋后不適,是較好的清補佳品。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適合秋季煲湯的7種中藥材及6種蔬菜,也為大家介紹了一款秋季養(yǎng)生湯,如果你想煲湯的話就可以用上面的食材,也可以煲白銀湯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