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葉委陵菜
養(yǎng)生食療。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莓葉委陵菜,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莓葉委陵菜
(英)Dewberryleaf CinquefoiI Root
別名 雉子筵、滿山紅、毛猴子、菜飄子。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莓葉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 帶根莖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極多,簇生。莖直立或傾斜,有長柔毛?;~為奇數羽狀復葉,葉柄被開展疏柔毛;小葉5~9,上部較下部的為大,橢圓形至倒卵形,長0.5~7cm,0.4~3cm,兩面綠色,散生長柔毛,下面較密;莖生葉小,有3小葉,葉柄短或無。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多,松散,總花梗和花梗具長柔毛,花黃色,直徑1~1.7cm;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長圓狀披針形;花瓣倒卵形,頂端圓鈍或微凹;花柱近頂生,上部大,下部小。瘦果近腎形,表面有脈紋?;ㄆ?~6月,果期6~8月。
生于溝邊、草地、灌叢及疏林下。主產江西、江蘇、浙江、山東。
采制 一般多在秋季采集,挖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曬干。
性狀 根莖短圓柱狀或塊狀,有的略彎曲。表面棕竭色,粗糙,周圍著生多數須根或圓形根痕。質堅硬,斷面皮部較薄,黃棕色至棕色,木部導管群黃色,中心有髓。根細長,彎曲,長5~10cm,直徑0.1~0.4cm,表面具縱溝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黃棕色至棕色。氣微,味澀。
化學成分 含- 兒茶素(- catechin)。
性味 性溫,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補陰虛,止血。用于治疝氣、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后出血。
擴展閱讀
西方醫(yī)學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寒莓葉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寒莓 的 葉 或 全草 。
【原形態(tài)】寒莓(《本草會編》),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號刺波。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坡樹蔭下及山路邊。分布浙江、江蘇、湖北、四川、福建、臺灣等地。
【性味】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能補陰益精,用作強壯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
【注意】感冒咳嗽忌用。
【附方】①治肺(結核)病咳血:鮮寒莓葉一兩(干者五錢),冰糖一兩。開水燉服,日兩次。(性味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本文介紹了藥材寒莓葉的一些基本常識,寒莓葉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寒莓葉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導讀:中藥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委陵菜圖片、委陵菜的藥用價值、委陵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委陵菜簡介委陵菜圖片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委陵菜的藥用價值委陵菜的用法與用量委陵菜的副作用委陵菜的食用方法委陵菜簡介
委陵菜,入藥部分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帶根全草。春季未抽莖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干。
本品根呈圓柱形或類圓錐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長5~17cm,直徑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紅色,有縱紋,粗皮易成片狀剝落;根頭部稍膨大;質硬,易折斷,斷面皮部薄,暗棕色,常與木部分離,射線呈放射狀排列。葉基生,單數羽狀復葉,有柄;小葉狹長橢圓形,邊緣羽狀深裂,下表面及葉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氣微,味澀、微苦。
委陵菜圖片
委陵菜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痢,清熱解毒。主久痢不止,赤痢腹痛,痔瘡出血,瘡癰腫毒。治痢疾,風濕筋骨疼痛,癱瘓,癲癇,瘡疥。
1、《中國藥植志》:治阿米巴痢。
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痢疾,母豬瘋,羊癲瘋。
3、《東北藥植志》:煎湯洗疥瘡。
4、《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治赤白痢下,風濕疼痛,癱瘓。
委陵菜的藥用價值
1、治痢疾:天青地白根五錢。煎水服,一日三、四次,服二、三日。
2、治久痢不止:天青地白、白木槿花各五錢,煎水吃。
3、治赤痢腹痛:天青地白細末五分。開水吞服,飯前服用。
4、治風濕麻木癱瘓,筋骨久痛:天青地白、大風藤、五香血藤、兔耳風各半斤,泡酒連續(xù)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兩。
5、治風癱:天青地白(鮮)一斤。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二兩。第二次用量同樣。另加何首烏一兩(痛加指甲花根二兩)。
6、治疔瘡初起:天青地白根一兩。煎水服。
7、刀傷止血生肌:天青地白葉(干)研末外擻;或鮮根搗爛外敷。
8、治癲癇:天青地白根(去心)一兩,白礬三錢。加酒浸泡,溫熱內服,連發(fā)連服,服后再服白礬粉一錢。(選方出《貴陽民間藥草》)
委陵菜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委陵菜的副作用
慢性腹瀉伴體虛者慎用。
委陵菜的食用方法
食用部位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嫩莖葉,4~6月采嫩幼苗,沸水焯1~2分鐘,換清水浸泡后,除去苦味,炒食。4~6月間或8~10月問挖取塊根,生食、煮食或磨面摻入主食。常見以委陵菜為原料制作的菜肴及其食療作用如下:
1、清炒委陵菜
做法:委陵菜嫩莖葉500克,蔥花、味精、精鹽、豬油各適量。將委陵菜擇洗干凈,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擠干水,切段;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委陵榮煸炒,加入精鹽,炒至入味,點入味精即成。
功效:常食此菜可提高防病之抗病性,強身健體。
2、委陵菜炒豬肝
做法:委陵菜嫩莖葉250克,豬肝250克,蔥、姜、精鹽、味精、料酒、豬油各適量。將委陵菜擇洗干凈,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切段;豬肝洗凈切片。油鍋燒熱,入蔥、姜煸香,投入豬肝煸炒,烹入料酒,炒至豬肝熟而入味,投入委陵菜炒至入味,點入味精即成。
功效:提高食欲、悅顏美膚、健身祛病。
3、委陵菜蜜棗湯
做法:委陵菜嫩莖葉50克,紅棗10顆,適量的紅糖。將委陵榮擇洗干凈,紅棗洗凈后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至棗熟,投入委陵菜煮沸20分鐘,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功效:補脾益胃,適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種出血、赤白痢疾、崩漏帶下等病。
4、涼拌委陵菜
委陵菜400克,精鹽、味精、醬油、香油各適量。將委陵榮擇洗干凈,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適量精鹽、味精、醬油、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
以上就是一些委陵菜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白毛委陵菜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常吃白毛委陵菜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食用白毛委陵菜呢,食用白毛委陵菜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白毛委陵菜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英文名】Lanrgecalyx Cinquefoil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大萼委陵菜的根。
【原形態(tài)】大萼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木質化?;ㄇo被短柔毛及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毛長可達3-4mm?;~為羽狀復生葉,小葉3-6對,對生或互生;葉柄被短柔毛及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托葉膜質,褐色,外被疏柔毛,有時脫落;小葉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5cm,寬0.5-2cm,先端圓鈍或呈舌形,基部常擴大,葉緣羽狀中裂或深裂,但不達中脈,裂片三角形、三角披針形或帶狀長圓形,邊緣微向下反卷或有時不明顯,上面綠色,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絨毛,沿脈被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小葉對數較少,托葉草質,常齒牙狀分裂或不分裂,先端漸尖?;▋尚裕痪蹅慊ㄐ?,花梗被短柔毛;花直徑1.2-1.5cm;萼片5,三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5,披針表或長圓披針形,先端圓鈍或急尖,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長,果時顯著增大;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鈍或微凹,比萼片稍長,黃色;花柱圓錐形,基部膨大。瘦果卵形或半球形,直徑約1mm,具皺紋,稀不明顯。花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耕地邊、山坡草地、溝谷、草甸及灌叢中。
【性味】苦;酸;涼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主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3-6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酸,性涼。有止血、涼血的功能。用于子宮功能性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白毛委陵菜,我們知道白毛委陵菜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白毛委陵菜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太平莓的藥用價值
主治婦女產后腹痛,發(fā)熱。太平莓是常綠矮小灌木,單葉,革質,寬卵形至長卵形,長8-16厘米,寬5-1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色絨毛,基部具掌狀5出脈,側脈2-3對,下面葉脈突起,棕褐色,邊緣不明顯淺裂,有不整齊而具突尖頭的銳鋸齒;葉柄長4-8厘米,幼時具柔毛,老時脫落,疏生小皮刺;托葉大,棕色,葉狀,長圓形,長達2.5厘米,具柔毛,近頂端較寬并缺刻狀條裂,裂片披針形。
花3-6朵成頂生短總狀或傘房狀花序,或單生于葉腋;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絨毛狀柔毛;花梗長1-3厘米;苞片與托葉相似,惟稍小;花大,直徑1.5-2 厘米;萼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外萼片頂端常條裂,內萼片全緣,在果期常反折,稀直立;花瓣近圓形,白色,頂端微缺刻狀,基部具短爪,稍長于萼片;雄蕊多數,花絲寬扁,花藥具長柔毛;雌蕊很多,無毛,稍長于雄蕊。果實球形,直徑1.2-1.6厘米,紅色,無毛;核具皺紋?;ㄆ?-7月,果期8-9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地路旁或雜木林內。
地理分布產于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
太平莓的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每個人體質不同,因此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太平莓,應該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更多的去了解太平莓,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太平莓的價值。請仔細閱讀太平莓的作用說明,并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太平莓,為薔薇科常綠矮小灌木植物。高40-100厘米,枝細,圓柱形,微拱曲,幼時具柔毛,老時脫落,疏生細小皮刺。花白色,徑3-6朵成總狀花序或單生于葉腋。此種耐干旱,有固砂作用。全株入藥,有清熱活血之效。
太平莓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婦女產后腹痛,發(fā)熱?!?/p>
2、《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83(3):“清熱,活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附方】治婦人產后腹痛,發(fā)熱: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枇杷葉
Folium Eriobotryae
(英)Loquat Leaf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的葉。
植物形態(tài)常綠喬木或灌木。葉互生,長橢圓或倒卵形,邊緣上部有疏鋸齒,基部楔形,上面多皺,下面及葉柄密被銹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具淡黃色絨毛,花芳香;萼征5;花瓣5,白色;雄蕊20;子房下位,2~5室,每室胚珠2,花柱2~5,基部合生,有毛。梨果卵形,扁卵形或長卵形,橙黃色,肉甜。種子1至數粒,棕褐色,有光澤?;ㄆ?~11月,果期次年4~5月。
種于村邊、平地、坡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
采制全年可采,曬至七八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干。
性狀葉長圓形、倒卵形,長12~30cm,寬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下表面密被黃色絨毛,主脈明顯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絨毛。革質而脆,易折斷。無臭、味微苦。
化學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熊果酸、齊墩果酸、維生素B1、和C、鞣質、有機酸、糖類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紫蘇葉
Folium perillae
(英)perilla Leaf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葉或帶嫩枝。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圓形,長3~9.5cm,寬2~8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呈紫紅色,淡紅色,有腺點。輪傘花序2花,組成偏向一側的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形,頂端急尖或呈尾狀;花萼鐘狀,外有柔毛及腺點;花冠紫紅色或淡紅色,花冠筒內有環(huán)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堅果近球形,黃褐色,有網紋?;ㄆ?~8月,果期9~10月。
全國有栽培。
采制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嫩枝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化學成分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紫蘇醛(l-perillaldehyde)、紫蘇醇(I-perilla-alcohol)、檸檬烯、芳樟醇、薄荷腦、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蘇酮、丁香酚等。
性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附注紫蘇梗理氣寬中,紫蘇子降氣消痰。
黃花夾竹桃葉
Folium Thevetiae
(英)Yellow Oleander Leaf
別名黃花狀元竹、酒杯花。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黃花夾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pers.) K.Schum.的葉。
植物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有乳汁。葉互生,線形或狹披針形,長10~15cm,寬6~12mm,光亮無毛,邊緣稍反卷,無柄。聚傘花序頂生;花萼5深裂;花冠色,漏斗狀,裂片5,左旋,喉部有5枚被毛鱗片;雄蕊5,著生于花冠喉部;子房2室,柱頭盤狀,花盤黃綠色,5淺裂。核果扁三角狀球形,直徑3~4cm,熟時淺黃色,內有種子3~4粒。種子兩面凸起,堅硬?;ㄆ?~12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臺灣、江蘇、河北有栽培。
采制全年可采,曬干。
性狀葉線形或狹披針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多向下表面反卷成筒狀或槽狀,上表面深綠色或灰綠色,下表面淡黃綠或灰黃綠色,具密集白色小點,側脈羽狀平行。
化學成分含黃夾甙B、白堅皮醇[Ⅰ-(d)-bornesitol]。
性味性溫,味辛;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用于蛇頭癤。
附注種子亦入藥,有大毒,有強心作用。
臭梧桐葉
Folium Clerodendri Trichotomi
(英)Harlequin Glorybower Leaf
別名八角梧桐、臭牡丹。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的葉。
植物形態(tài)灌木?;ê腿~揉碎有臭氣;幼枝和葉柄有黃褐色短柔毛,枝內髓部有淡黃色薄片橫隔。葉片闊卵形、卵形、三角狀卵形、卵狀橢圓形,長5~16cm,寬3~14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闊楔形,全緣或有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8cm。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紫紅色,5裂幾達基部;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紫色?;ㄆ?~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路旁、村邊。主產江蘇、浙江。
采制夏季結果前采摘,曬干。
性狀葉多皺縮,灰綠色或黃棕色,兩面均被毛茸,尤以下表面葉脈處為多;葉柄具縱溝,密被毛茸。氣清香,味苦、澀。
化學成分含海常山苦素(clerodendrin)、刺槐素--二葡萄糖醛酸甙(acacetin-7-di-glucuronide)、消旋肌醇、海州常山素A、B。
性味性平,味甘、苦。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降血壓。用于風濕痹痛、高血壓。
烏蘞莓的藥用價值
烏蘞莓治咽喉腫痛、乳癰、熱癤瘡腫及皮膚創(chuàng)傷發(fā)炎紅腫等癥,烏蘞莓可單用該品一兩,煎服;烏蘞莓也可配合蒲公英、鴨拓草等同用。烏蘞莓對熱癤瘡癰初起及蛇蟲咬傷,可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也可用該品焙干研細,用麻油或凡士林適量,調勻,外敷患處。烏蘞莓治小便不暢、尿中帶血、尿道澀痛等癥,可單用該品一兩,煎服;烏蘞莓也可配合車前草、馬蘭根或連錢草、扁蓄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浸酒或搗汁。外用:搗敷。
烏蘞莓的副作用
《唐本草》:“味酸苦,寒,無毒?!?/p>
《履?巖本草》:“甘,寒,無毒?!?/p>
《貴陽民間藥草》:“苦辛,平,無毒?!?/p>
烏蘞莓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烏蘞莓治乳癰、惡瘡初起。用烏蘞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塊。一起搗爛,加好酒一碗,絞取汁,熱服令發(fā)汗,同時以藥渣敷患處。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2、烏蘞莓治跌打損傷。用烏蘞莓搗汁,加童便,以熱酒送服。
3、烏蘞莓治一切腫毒,發(fā)背、乳癰、便毒、惡瘡初起者:五葉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塊。搗爛,入好酒一盞,絞汁熱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壽域神方》)
4、烏蘞莓治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丹溪纂要》)
5、烏蘞莓小便尿血。用烏蘞莓陰干,研為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6、項下熱腫(俗名蛤蟆瘟)。用烏蘞莓搗爛敷涂。
7、治臁瘡:鮮烏蘞莓葉,搗爛敷患處,寬布條扎護,每日換一次?;驎裱心?每藥末一兩,同生豬脂三兩,搗成膏,將膏攤紙上,貼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8、烏蘞莓治喉痹:馬蘭菊、五爪龍草、車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飲之。(《醫(yī)學正傳》)
9、烏蘞莓治風濕關節(jié)疼痛:烏蘞莓根一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10、烏蘞莓治小便尿血:五葉藤陰干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衛(wèi)生易簡方》)
11、治跌打損傷:五爪龍搗汁,和童尿熱酒服之,取汗。(《簡便單方》)
12、烏蘞莓治蜂螫傷:五爪龍鮮葉,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13、烏蘞莓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曬干,研細,用開水調紅糖包患處。(《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14、烏蘞莓治九子濫癢:母豬藤、九子連環(huán)草、何首烏。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15、烏蘞莓治肺勞咳血:烏蘞莓根三至四錢,煎服。或加側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錢,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蔓越莓的簡介
蔓越莓,又稱蔓越橘、小紅莓、酸果蔓。因蔓越莓的花朵很像鶴的頭和嘴而得名。此亞屬的物種均為常綠灌木,主要生長在北半球的涼爽地帶酸性泥炭土壤中?;ㄉ罘奂t色,總狀花序。紅色漿果可做水果食用。
蔓越莓的食用處理方法
蔓越莓雖然小,但是不可低估其營養(yǎng)含量,它之所以能夠成為保健食品是因為它含有許多種榮登蔬果界當中含量最高寶座的營養(yǎng)素。由于蔓越莓不易保存,多以調和果汁、果乾為主。
先用清水清洗蔓越莓,不需要去殼,隨即可以使用蔓越莓。蔓越莓不僅富含維他命C,更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包含花青素、前花青素、鞣花酸等等,可說是超級抗氧化劑。將蔓越莓置于袋中,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二到三周。
蔓越莓的吃法(做法)大全
1、蔓越莓咀嚼片
含純天然蔓越莓及藍莓濃縮物,另添加維生素C、果寡糖、甘草萃取物、木糖醇等,抑菌效果更加倍,風味佳、熱量低。效果最好!
2、蔓越莓膠囊
蔓越莓膠囊選材引進北美濕地產量極少的純蔓越莓果實,先進生產設備提取高濃縮活性成分,保留果實的營養(yǎng),是受女性喜愛的健康養(yǎng)品。
3、蔓越莓干
蔓越莓干保留了蔓越莓90%的營養(yǎng)物質,口感接近蔓越莓果,口感好,熱量低!
4、蔓越莓烤雞肉三明治配蔓越莓迷迭香蛋黃醬
首先,將蔓越莓果醬、鹽、油、花椒面和切碎的迷迭香、入碗,拌勻,將雞肉泡入腌料汁中備用;接著,將冷凍蔓越莓和植物油置入碗中,搗碎拌勻。加入蛋黃醬,從中間開始輕攪,直至蔓越莓油混合物呈乳狀,加入迷迭香和切碎的蔓越莓干、鹽、花椒面,混合均勻;大火加熱烤架或鐵鍋,將雞肉烤至全熟或者烤至插入雞胸最后部分的溫度計讀數為165°F/74℃,充分放涼后切片;最后,將黃油包烤至金黃色,在烤好的面包上撒上一層厚厚的蛋黃醬,將芝麻菜、奶酪、烤雞和美國蔓越莓干層疊在三明治的一側,蓋住另一側。
哪些人不能吃蔓越莓、蔓越莓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蔓越莓
1.1、長時間是身體狀態(tài)的身體虛弱的人不適合吃蔓越莓。
1.2、氣郁體質,陽虛體質,瘀血體質。
1.3、脾胃久虛者少食。
1.4、痢疾,腸炎,膽石癥,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腦炎,中風,腎功能衰竭,痛風,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男性疾病,婦科疾病,傳染性疾病,五官疾病。
2、蔓越莓的適用人群
蔓越莓的營養(yǎng)成分極高,一般人均可食用,比如母嬰,兒童青少年,老人,職業(yè)人群,更年期婦女。尤其適合患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婦女,蔓越莓富含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能抑制多種致病細菌生長和繁殖,阻止這些致病菌與體內細胞(如泌尿道上皮細胞)發(fā)生黏附,幫助保持膀胱壁的完整性并維持尿道正常的pH值。此外,也十分適合患胃潰瘍的患者或者老年人食用,因為蔓越莓能抑制細菌黏附在胃中,提供人體如抗生素般的保護能力;同時又能保護心血管健康,減少老化病,抗衰老,避免老年癡呆。
蔓越莓中含有一種“原花青素”的物質,可抑制細菌(包括大腸桿菌)黏附在尿道上皮細胞,降低感染機率,減輕患者不適。歐洲人稱花青素為“皮膚維生素”,因為它能恢復膠原蛋白活力,使皮膚平滑而有彈性?;ㄇ嗨剡€保護人體免受陽光傷害,促進治愈牛皮癬和壽斑。
3、蔓越莓的食用禁忌
最好吃新鮮的蔓越莓,可以做成果汁吃喝,最好不要放大量的糖分和香料,否則會起不到食用它的功效。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Bi Sū Y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perilla
【別名】荏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蘇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pilla frutescens (L.) Britt.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置通風處陰干?;蜻B嫩莖采收,切成小段,晾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0.5-2m。莖直立,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對生;地柄長3-5cm,背腹扁平,密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兩面綠色,或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cm,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外被紅褐色腺點,邊緣膜質;花梗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huán),結果實增大,萼桅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皮針形;花冠通常白色,冠筒短,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藥2室;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具網紋?;ㄆ?-11月,果期8-12月。
【化學成份】含紫蘇醛(perillaldhyde),紫蘇酮(perillake-tone),香需酮(elsholtziaketone),左旋檸檬烯(limonene),蒎烯(pin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蒔蘿油腦(dillapiol)[1,2,豆甾醇(stigmasterol)。
【藥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tǒng)作用 小鼠灌服白蘇葉甲醇提取物2g/kg,可使腹腔注射環(huán)已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延長84%。揮發(fā)油主要有效成分系紫蘇醛和豆甾醇[1。葉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紫蘇醛,左旋檸檬烯,紫蘇酮,香薷酮,肉豆蔻醚和蒔蘿油腦化學類型化合物,各以要當于提取物2g/kg的量給小鼠口服,也有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作用,其中含蒔羅油腦和肉豆蔻醚型化合物的葉提取物作用最強[2。
2.輕瀉作用 含紫蘇酮型物質(pK)的葉提取物1g/kg口服,可能性顯著促進小鼠小腸內容物推進,0.25g/kg劑量即有此作用。將pK類物質繼續(xù)分離得到的紫蘇酮19mg/kg促進小腸內容物推進率可達138%,在3.8-15mg/kg劑量依賴性試驗中,口服15mg/kg時作用達峰值,口服的ED50為11.0mg/kg。將pK15mg/kg、60mg/kg注入十二指腸,也可使小腸內容物推進增國中。在體外空腸縱行肌孵育液中加入10-6g/kg、10-5g/ml、和10-4g-ml的pK,有劑量依賴性松弛作用。而10-5g/kg的pK劑,它可刺激環(huán)形肌蠕動,松弛縱行肌[3。
3.對逸疫系統(tǒng)的影響 白蘇葉汁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腹腔滲出液中中性粒細胞聚積。葉汁還可使造模而升的高小鼠血清腫瘤壞死因子水平下降。白蘇葉的抗過敏物質在體外有直接抑制巨噬細胞產生TNF的能力。白蘇提取物還能抑制IgE產生[4。
4.抑菌作用 白蘇葉中得到的白蘇油對接種和自然瀉染的細菌(變形桿菌)、真菌(酵母菌、黑曲霉菌和青霉)均有抑制醛、蒎烯、檸檬烯成分的提取液口服可延長感染綠膿桿菌的小鼠存活率[6。
5.其他作用 從白蘇中得到的化合物有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治療痛風[7。白蘇子全草熱水提取物100g/ml對牛心磷酸二酯酶的抑制活性平均為36.2%,其中的三氯甲烷(CHCI3)可溶性組分抑制活性為62.6%,不溶于CHCI3組分幾乎無抑制活性[8。
6.毒副反應 紫蘇酮小鼠口服的LD50為78.9mg/kg,腹腔注射的LD50為13.6kmg-kg。另有報道紫蘇酮給小鼠腹腔注射,雄性小鼠LD50為6mg-kg,雌性小鼠為2.5mg/kg。給母牛靜脈注射約30mg的紫蘇酮10h后可引起呼吸系統(tǒng)癥狀,3d后死亡。19mg/kg劑量給綿綿羊靜注,也會有呼吸系統(tǒng)不良反應,但5d后有所恢復[9。紫蘇酮給綿羊灌服40mg/kg,仍可存活。小鼠腹腔注射10mg/kg,24h內死亡,并可見廣泛肺水腫和腹腔滲出物[10。15mg/kg、20km/kg、25mg/kg的紫蘇酮給在體羊肺血液灌流,可增加肺微血管滲透作用,使肺血管外分泌物增多,出現(xiàn)嚴重肺水腫[11。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疏風宣肺;理氣消食,解魚蟹毒。主感冒風寒;咳嗽氣喘;脘腹脹悶;食積不化;吐瀉;冷痢;中魚蟹毒;男子陰腫;肢氣腫毒;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外用:適量,和醋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調中,去臭氣。
2.《本草拾遺》:搗敷蟲咬。
3.《日華子本草》:調氣,潤心肺,長肌膚,益顏色,消宿食,止上氣咳嗽,去狐臭,敷蛇咬。
4.《滇南本草》:治傷寒發(fā)熱、無汗、頭疼,一切風寒痰涌而結,霍亂轉筋,咳嗽吐痰,小兒風癥。定痛,止喘。
5.《生草藥性備要》:下氣,除風濕。
6.《福建民間草藥》:消冷氣,止冷痢,祛風解熱,驅蟲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羅布麻葉
Folium Apocyni Veneti
(英)Dogbane Leaf
別名茶葉花、澤漆麻、野茶葉、紅根草。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葉。
植物形態(tài)半灌木,高1~1.5m,有乳汗,無毛。枝紫紅色或淡紅色。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8cm,寬0.5~2.2cm,先端鈍圓,有小芒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鋸齒。聚傘花序頂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紅色、淺紫紅色,鐘形,先端5裂,兩面具顆粒狀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離生。骨突果叉生。種子頂端簇生白色細長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河岸沙質地、山溝砂地、多石的山坡、鹽堿地。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性狀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淡綠色或灰綠色,邊緣具細齒,常反卷,葉脈于下表面突起。葉柄細,長約4mm。質脆。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含蕓香甙(rutin)、兒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纈氨酸、氯化鉀等。
性味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熱利水。用于肝陽眩暈、心悸失眠、浮腫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