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
養(yǎng)生食療。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竹葉”,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藥物名稱: 竹葉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zhuye
藥物說明: 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征: 暫無
功能主治: 1,清熱除煩:主治心火內(nèi)盛,口舌生瘡,心煩不眠;熱病邪陷心包,高熱煩躁譫語;熱病后期,煩熱口渴;以及外感風熱,煩熱口渴。 2,利尿通淋:善治心火移熱于小腸,小便熱淋澀痛,口舌生瘡,及實熱黃疸。
用法用量: 6-15g
不良反應(yīng): 暫無
注意事項: 暫無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導讀:中藥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竹葉圖片、竹葉的藥用價值、竹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竹葉簡介竹葉圖片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竹葉的藥用價值竹葉的用法與用量竹葉的副作用竹葉煮水的功效與作用竹葉簡介
竹葉,入藥部分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葉。隨時采鮮者入藥。
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cè)較平滑,另一側(cè)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zhì)薄而較脆。氣弱,味淡。以色綠、完整、無枝梗者為佳。
竹葉圖片
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驚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用于熱病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1、《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2、《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止消渴。
3、《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除煩熱。
4、《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并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5、《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6、《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熱驚癇。
7、《重慶堂隨筆》:內(nèi)息肝膽之風,外清溫署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8、《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竹葉的藥用價值
1、療熱渴:淡竹葉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兩,小麥三升,栝樓二兩。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八升,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分溫服。(《外臺秘要方》竹葉湯)
2、治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參二兩,麥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3、治霍亂利后,煩熱躁渴,臥不安:濃煮竹葉汁,飲五、六合。(《圣濟總錄》竹葉湯)
4、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煮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葉粥)
5、治產(chǎn)后中風發(fā)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一兩,桔梗、甘草各一兩,桂枝一兩,人參一兩,附子(炮)一枚,大棗十五枚,生姜五兩。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金匱要略》竹葉湯)
6、治諸淋:淡竹葉、車前子、大棗、烏豆(炒,去殼)、燈心、甘草各一錢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奇效良方》淡竹葉湯)
7、治心移熱于小腸,口糜淋痛:淡竹葉二錢,木通一錢,生甘草八分,車前子(炒)三錢,生地黃六錢,水煎服。(《醫(yī)力簡義》導赤散)
8、治產(chǎn)后血氣暴虛,汗出:淡竹葉,煎湯三合,微溫服之,須臾再服。(《經(jīng)效產(chǎn)寶》)
竹葉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熬膏或燒灰研末調(diào)涂煎水洗或搗敷。
竹葉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及便溏者禁用。
竹葉煮水的功效與作用
1、竹葉是一種性質(zhì)平和的天然物質(zhì),最大的功效不是清熱解毒與利尿消腫,人們把它煮水以后飲用可以起到治療小便不利和咽喉腫痛的作用。
2、竹葉煮水可以治療肺炎和高燒,具體用法是把六錢的竹葉加水煎制,煎出藥汁后加入適量的蜂蜜進行調(diào)服,每天食用兩次,三天以后肺炎和高熱就有明顯的減輕。
3、竹葉煮水可以治療腸熱下痢,大家可以用鮮竹葉五十克煎水后服用,在煎水以前把鮮竹葉清洗一下,煎好以后可以加入矢量的烏糖,然后每天食用一次,連用七天,腸熱下痢的癥狀就會消失。
4、竹葉煮水有治療小便不利的作用,具體做法是把一百克的鮮竹葉和三十克的冰糖一起加水煎制,煎成藥汁后每天飲用,早晚各一次。連用十天以上的時間,小便無力的癥狀就有明顯的緩解,甚至全部消失。
以上就是一些竹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在日常生活中竹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而竹葉分為很多種類型,每一種竹葉都有不同的功效與作用,而淡竹葉和竹葉是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淡竹葉和竹葉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淡竹葉是屬于性寒食物,可以清熱解毒,而竹葉可以起到生津的功效,對身體非常好。
淡竹葉和竹葉的區(qū)別
竹葉
藥性:清熱藥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葉,其卷而未放的幼葉稱竹葉卷心或竹葉心。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于燥莖葉。
淡竹葉
藥性味皆甘淡而寒,同歸心、胃和小腸經(jīng),皆為清熱藥,都能清熱瀉火除煩,通利小便,用于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心火亢盛,口舌生瘡,以及心移熱于小腸之尿赤澀痛。因兩者功能十分相似,故臨床常互相替代使用。
1、
竹葉長于清心瀉火除煩,且能生津,尤其是竹葉卷心清心瀉火之力更強,“肅清氣分,涼心胃邪熱之藥也”,故多用于熱病煩渴之證;竹葉卷心還善治溫病熱人心包,高熱神昏者。淡竹葉長于清熱利尿,謂其“去煩熱,利小便,清心”,認為其有“清心火,利小便”的作用,故多用于心經(jīng)有熱下移小腸而見心煩口瘡,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2、
竹葉輕清,味且兼辛,可涼散上焦風熱,除胸中痰熱以止咳逆?!兜は昼R》謂其“味苦大寒,主咳逆嘔吐,胸中煩熱”,亦謂其“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淡竹葉引熱下行之力為勝,故更宜于治療鼻衄、牙齦腫痛,使上部之熱邪下行隨尿而排出。
竹有很多種類,可能有上百種的竹,譬如說成都的望江公園里面竹的類很多的,上百種的,什么樣的竹都有,那么其中有一種竹,它就叫淡竹,前人使用竹葉的時候,淡竹是很常用的一種品種,所以把淡竹的葉片,叫做淡竹葉,所以這樣來,在本草學里面,就有了同名異物,同樣都叫淡竹葉。
因為竹葉在南方,尤其南方隨處可見,往往可以作為一個引子藥,在用竹葉的時候它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譬如說我們都見過的竹,有很多葉片,它不用其它的,只用沒有展開的一片葉片,葉片是卷成筒狀的、針狀的,那么由于溫病學派以后,展開了的竹葉很少有人用,都用竹葉卷心,其實它也是竹葉,那么這樣子一來,真正的以前的竹葉很少用了,要用都是引子藥,患者自己去加。
淡竹葉味甘、淡,性寒。能清熱,利尿。具有清心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熱病心煩口渴,神疲乏力,小便赤澀,口舌生瘡等癥。民間驗方頗多,如治口舌生瘡,可采用鮮淡竹葉煎湯當茶飲有良效;夏日消暑也可用淡竹葉適量水煎,作涼茶飲用,民間將它的根苗采來搗汁,與米作酒曲,有濃烈的芳香。
導讀:中藥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竹葉椒圖片、竹葉椒的藥用價值、竹葉椒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竹葉椒簡介竹葉椒圖片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竹葉椒的藥用價值竹葉椒的用法與用量竹葉椒的副作用竹葉椒醫(yī)書記載竹葉椒簡介
竹葉椒,入藥部分為蕓香科植物竹葉椒的果實。其根、樹皮、葉、及種子也可以入藥。全年采根、樹皮,秋季采果,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球形小分果1-2,直徑4-5mm,頂端具細小喙尖,基都無末發(fā)育離生心皮,距基部約0.7mm處小果柄頂部具節(jié),稍膨大。外表面紅棕色至褐紅色,稀疏散布明顯凸出成瘤狀的油腺點。內(nèi)果皮光滑,淡黃色,薄革質(zhì)。果柄被疏短毛。種子圓珠形,直徑約3mm,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點,種臍圓形,種脊明顯。果實成熟時珠柄與內(nèi)果皮基部相連,果皮質(zhì)較脆。氣香,味麻而涼。以色紅棕、味麻有涼感者為佳。
竹葉椒圖片
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
1、竹葉椒可以作為調(diào)料
說道竹葉椒,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哪辣辣的、麻麻的口感。竹葉椒經(jīng)常被灑在菜肴中,作為鹽、味精等一樣用的佐料,對于愛吃辣的人們來說,竹葉椒絕對可以給你帶來火辣辣的燃燒感。
2、竹葉椒的藥用價值
竹葉椒還有很好的藥用功效,這是因為竹葉椒屬于一種溫性的刺激性的食物,所以可以溫中理氣,活血通絡(luò),對于風濕病患者來說有不錯的療效。我們都知道為了防止?jié)駳猓枰m量的吃一些辣椒,就是這個道理。竹葉椒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研碎后最為一種外用的藥材食用,能夠有效治療皮膚瘙癢或者皮膚腫痛的情況,可以達到消炎止癢去腫的效果。
3、竹葉椒的果皮也有作用
竹葉椒的果皮在我國不怎么吃辣的江蘇、浙江一帶,往往作為土花膠食用,沒有花椒那么麻辣的口感,但是也能帶來一定的味覺刺激,對于美食愛好者們來說,不容錯過哦。
竹葉椒的藥用價值
溫中燥溫;散寒止痛;驅(qū)蟲止癢。主脘腹冷痛;寒濕吐瀉;蛔厥腹痛;齲齒牙痛;濕疹;疥癬癢瘡。治胃寒及蛔蟲腹痛,牙痛,濕瘡。
根、果:胃腹冷痛,胃腸功能紊亂,蛔蟲病腹痛,感冒頭痛,風寒咳喘,風濕關(guān)節(jié)痛,毒蛇咬傷。
葉:外用治跌打腫痛,癰腫瘡毒,皮膚瘙癢。
1、治胃痛、牙痛:竹葉椒果一至二錢,山姜根三錢。研末,溫開水送服。(《江西草藥》)
2、治痧癥腹痛:竹葉椒果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末,每次五分至一錢,黃酒送服。(《江西草藥》)
竹葉椒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酒精浸泡外搽;或研末粉塞入齲齒洞中,或鮮品搗敷。
竹葉椒的副作用
竹葉椒有一定的毒性,雖然很低,但是不宜多吃。另外,辛辣的食物本身對身體的許多疾病具有刺激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量食用竹葉椒,不要過量食用。
竹葉椒醫(yī)書記載
1、《廣西藥植名錄》:行氣消腫,祛風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2、《江西草藥》:散寒止痛,解蛇毒。
3、《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行氣,殺蟲,祛風。治胸腹冷痛,蛔蟲肚痛,風寒牙痛,濕毒癢瘡。
以上就是一些竹葉椒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用竹葉青來泡酒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藥酒,泡的時候最少要泡三個月左右,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喝得過多反而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屬于陰虛火旺的體質(zhì)應(yīng)該不喝或者是少喝,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自己亂泡藥酒,避免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是確有必要,可以到當?shù)氐恼?guī)藥房或者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喝藥酒。
竹葉青蛇泡酒的方法有三種
在民間認為最好的泡酒方法是活蛇泡酒,就是把活蛇洗干凈直接投入高濃度的酒中,這樣竹葉青蛇毒液在酒中,能有效的提高竹葉青蛇酒的功效;其次是死蛇泡酒,就是殺死竹葉青蛇,然后去掉內(nèi)臟,泡入酒中;而中醫(yī)要求患者泡酒是用竹葉青蛇干來炮制蛇酒,會和一些中藥材一起炮制,達到協(xié)同治療疾病的作用。 比較科學的炮制竹葉青蛇酒的方法,還是綜合炮制的方法,就是先把竹葉青蛇毒排入酒中,然后把竹葉青蛇洗干凈,并且扎住泄殖腔,然把竹葉青蛇放入酒缸中醉死,等竹葉青醉死以后,撈出竹葉青蛇,然后去掉內(nèi)臟,再放入酒中浸泡,還可以根據(jù)炮制竹葉青蛇酒的功效需要,合理的加入中藥材,這樣可以提高竹葉青蛇酒的療效。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兩種毒蛇 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蝮亞科的一種,屬于竹葉青蛇屬。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葉青蛇是一種美麗的毒蛇!全身翠綠,眼睛多數(shù)為黃色或者紅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條線,有點像貓的眼睛,尾巴焦紅色,觀賞價值極高。 頭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qū)分明顯。頭頂具細鱗;左右鼻間鱗不相切,由細鱗分開;背鱗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鱗,中段19-21(偶有23)行。除少數(shù)為卵生外,絕大部分品種為卵胎生。 蝮蛇(Agkistrodonhalys),別名“土公蛇”、“草上飛”、七寸子“土公公”,爬行綱,蝰科。是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種的小型毒蛇,蝮蛇的學名“Agkistrodon”源自希臘語,當中“Ancistro”意思是“鉤”,而“odon”則代表“牙”,兩者合指蝮蛇最為人所知的鉤形毒牙。除食用外,有很高的醫(yī)藥價值。它種源易得,養(yǎng)殖方法不難,是群眾致富的一項新型養(yǎng)殖業(yè)。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cè)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于平原、丘陵地帶、樹叢、田邊和路旁扥發(fā)、等接近水源 的地方。
孕婦如果要喝竹葉茶一定要少喝,因為竹葉茶里面含有一些咖啡堿,容易導致孕婦出現(xiàn)興奮,引起失眠的情況,另外竹葉茶屬于偏寒的一種茶葉,飲用不當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寒,引起消化不良等情況,這對于孕婦的調(diào)養(yǎng)是不利的,所以說如果要是喝的話,一定要少喝,比如說肝火旺盛的時候,出現(xiàn)上火的時候可以少量喝一點。
孕婦可以喝竹葉茶嗎孕婦少喝茶為妙。茶葉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喝多了也會影響孕婦的健康。一般濃茶中含帶的咖啡堿濃度高達10%,會增加孕婦的尿和心跳次數(shù)與頻率,以及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更可能會導致妊娠中毒癥。孕婦將要臨產(chǎn)前也不宜喝太多茶。因產(chǎn)前若喝太多濃茶的話,茶中的咖啡堿會產(chǎn)生興奮作用而引起失眠,倘若孕婦在產(chǎn)前睡眠不夠,那可能會導致分娩的時候筋疲力竭,甚至還會造成難產(chǎn)的情況出現(xiàn),剛生產(chǎn)完之后想親自哺乳的產(chǎn)婦也不宜喝太多茶。因為這段期間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則茶中含有高濃度的鞣酸會被粘膜給吸收,進而影響乳腺的血液循環(huán),會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媽媽喝下茶之后,茶中的咖啡堿會可滲入乳汁并間接影響嬰兒,對嬰兒身體的健康不利。孕婦如果喝茶太多、太濃,特別是飲用濃紅茶,對胎兒會造成危害。竹葉青茶的保健作用 1、強心解痙作用咖啡堿具有強心、解痙、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huán)、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2、興奮作用竹葉青茶的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3、利尿作用竹葉青茶中的咖啡堿和茶堿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4、抑制動脈硬化竹葉青茶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jīng)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較低。
刺竹葉是一種對大家來說還算比較熟悉的中藥,對我們身體的有很多的好處,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它,需要對刺竹葉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車簡竹的葉。
【原形態(tài)】高大竹類。竿高15-24m,直徑8-15cm,尾梢略彎;節(jié)間長20-26cm,常光滑無毛,惟其基部1、2節(jié)常于節(jié)下環(huán)生1圈灰白色絹毛;節(jié)處稍突起,解籜后在其籜環(huán)上暫時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2節(jié)上即開始,竿下部的為高大竹類。竿高15-24cm,直徑8-15cm,尾梢略彎;節(jié)間長20-26cm,常光滑無毛,惟其基部1、2節(jié)常于節(jié)下環(huán)生1圈灰白色絹毛;節(jié)處稍突起,解籜后在其籜環(huán)上暫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2節(jié)上即開始,竿下部的為單技,向下彎供,其上的小枝多短縮為硬刺,且相互交織而成密刺叢,竿中上部分枝為3至數(shù)枚叢生?;X鞘遲落,革質(zhì),近底緣處密生暗棕色刺毛,先端近截形;籜耳近相等,長圓形至倒卵形,有波狀皺褶,腹面密被糙硬毛,邊緣具繸毛;像舌高3-5mm,邊緣齒裂并被流蘇狀毛;籜片直立或外展,卵形。葉鞘近無毛,邊緣一側(cè)被短纖毛;耳葉不甚發(fā)達,卵形至狹卵形,邊緣具數(shù)條波曲狀或勁直的繸毛;葉舌高約0.5mm,先端斜截形,全線,被極短的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7-17cm,寬12-16m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假小穗線狀披外形,長達4cm,單生或數(shù)枚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先出葉先端鈍,脊上密被短纖毛;具芽胞片3-5片,狹三角形或近卵形,無毛;小穗含兩性小花6-12朵;小穗軸節(jié)間長2-4mm,遠離內(nèi)稃的一面圓拱而被白毛,另一面則扁平而無毛,先端被短纖毛;穎常缺;外稃卵狀長圓形,長5-9.5mm,先端鈍急尖,多脈;內(nèi)停通常稍長于外稃,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脊間3-5脈;鱗被3,不相等,倒卵形,長約1.4mm,邊緣密生纖毛;花絲分離,花藥先端鈍;子房狹窄,先端增厚而被短硬毛,花柱細長,被短硬毛,柱頭3分,羽毛狀。筍期5-6月,花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河流兩岸或村落附近。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止血。主小兒風熱感冒;高熱;尿路感染;鼻衄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刺竹葉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yīng)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竹葉榕,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竹葉榕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別名】狹葉榕、水稻清、竹葉牛奶樹
【來源】桑科榕屬植物 竹葉榕 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 根、莖 及 全株 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甘、苦,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腫痛,腎炎,風濕骨痛,乳少。
【用法用量】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竹葉榕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竹葉子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竹葉子的用途越來越多,關(guān)于竹葉子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水百步還魂、大葉竹菜、豬鼻孔、酸豬草、小竹葉菜、筍殼萊、葉上花、小青竹標
【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竹葉子的全草。
【原形態(tài)】竹葉子 纏繞草本,長3-6m。莖細,直徑1-2mm,有縱條紋。常無毛或葉鞘疏被白色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15cm;葉片心形,長4-14cm,寬3-1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上面近無毛,下面多少被疏柔毛,邊緣密被睫毛。蝎尾狀聚傘花序常數(shù)個組成圓錐花序,生于穿鞘而出的側(cè)枝上,有花1-4朵;總梗長7-10cm,花序長約5cm,多少被短柔毛;苞片葉狀,上部的變小而呈卵狀被針形;下部花序的花兩性,上部花序的花常為雄花;花無梗或具短梗;萼片舟狀,頂端急尖;花瓣白色,條形,比萼片稍長;雄蕊6,花絲密被綿毛;子房無毛或被疏毛。蒴果卵狀三棱形,長4-5mm,被疏長毛,先端喙長約3mm,縱裂;每室有疊生種子2顆,多角形?;ㄆ?-9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3000m的山谷、灌叢、密林下或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解毒;化瘀。主感冒發(fā)熱;肺癆咳嗽;口渴心煩;水腫;熱淋;白帶;咽喉疼痛;癰瘡腫毒;跌打勞傷;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竹葉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竹葉蘭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竹葉蘭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竹葉蘭的記載,竹葉蘭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黃竹參(《貴州藥植目錄》),竹葉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種植物 紫背鹿銜草 的 根 或 全株 。秋、冬采挖,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多條,叢生。莖直立或傾斜,單生或2莖叢生,節(jié)膨大,有棱線。單葉互生;葉片狹長,長7~12厘米,寬10~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全緣,上面被白長毛,下面無毛,葉鞘邊緣處密被毛茸?;ㄐ?,紫色,為圓錐花序頂生,有分叉,分叉處均有線狀披針形苞片1對;花梗細,長3~7毫米;花瓣3,倒卵形;發(fā)育雄蕊3,花絲禿凈;子房無柄,3室。蒴果闊卵形,長約7毫米;有種子數(shù)枚,呈不規(guī)則片狀,深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廣西、云南、貴州等東南至西南地區(qū)。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根: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根:補肺,健脾,益腎。治氣虛咳嗽,頭暈耳鳴,吐血,外傷骨折;全株:清肺,解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附方】治頭暈耳鳴:竹葉參一兩,萬丈深一兩,威靈仙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藥植目錄》
上面對竹葉蘭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竹葉蘭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竹葉蘭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導讀:竹葉柳蒡湯的功效?竹葉柳蒡湯是一種中藥方劑,那么竹葉柳蒡湯的功效有哪些?竹葉柳蒡湯的功效,一起來看看。
【方劑名】
竹葉柳蒡湯
【出處】
《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
【組成】
西河柳15克,荊芥穗3克,干葛4.5克,蟬蛻3克,薄荷葉3克,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參6克,甘草3克,麥門冬(去心)9克,竹葉(三十片)3克。
【用法】
水煎服。
【方歌】
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疹急投莫延遲。
【方解】
升麻葛根湯、竹葉柳蒡湯都有透疹清熱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發(fā)不出。但前方專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熱之力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發(fā)的基礎(chǔ)方;后方不僅透疹清熱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發(fā)不出,熱毒內(nèi)蘊兼有津傷的常用方。
【功效與作用】
透疹解表,清熱生津。
【主治】
痧疹初起,透發(fā)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惡寒輕,發(fā)熱重,煩悶躁亂,咽喉腫痛,唇干口渴,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
【使用注意】
斟酌。
以上就是竹葉柳蒡湯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大家知道竹葉參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竹葉參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竹葉參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黃竹參
【來源】鴨跖草科 紫背鹿銜草 Murdannia pergens (C. B. Clarke)Bruckn.[Aneilema pergens C. B. Clarke],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云南。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補肺腎,鎮(zhèn)咳,健胃止血。主治氣虛頭暈,耳鳴虛咳,病后食欲不振,吐血。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竹葉參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竹葉蕉。竹葉蕉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竹葉蕉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戈燕[傣名]
【來源】竹芋科 竹葉蕉 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 塊根 或 莖 入藥。
【生境分布】臺灣、廣東、云南。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主治肺結(jié)核,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用法用量】2~4錢,水煎或干粉3~5分,開水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竹葉蕉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竹葉蕉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