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豆蒸臘肉怎么做
臘七臘八養(yǎng)生常識。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進行四季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豆蒸臘肉怎么做”,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二、臘八豆的功效與禁忌三、臘八豆的吃法臘八豆蒸臘肉怎么做
1、臘八豆蒸臘肉怎么做
主料:臘肉250克,臘魚250克,臘鴨150克,油尖椒50克,臘八豆150克,蒸熟的豆豉15克。調料:色拉油750克,干椒末10克,雞精6克,料酒 10克,蔥花2克。
做法:
1.1、臘肉、臘鴨洗凈,上籠大火蒸50分鐘,切成0.2厘米厚的片。
1.2、臘魚去鱗,砍成2.5厘米見方的塊,溫水泡30分鐘,瀝干水分。
1.3、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熱,將臘魚小火炸至皮酥,倒入漏勺瀝油,同肉、鴨一起放入蒸碗。鍋中留油燒五成熱,將臘八豆中火煸至金黃,放干椒末大火煸香,倒入蒸碗撒上雞精、料酒,上籠大火蒸40分鐘,取出倒扣入盤中。
1.4、鍋放底油燒至六成熱,下入油尖椒和黑豆豉大火翻炒1分鐘,倒入盤上,撒蔥花上桌。
小訣竅:
三種臘味合蒸,臘肉油滲透到魚、鴨、豆中,香辣味濃鮮美。
小編要提醒大家,老年人,以及腸胃不好的人盡量不要吃臘肉。在大家購買臘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買一些色澤光亮,這些一般是新鮮的肉,一些色澤暗黃則會是放了許久的。
2、臘八豆的來由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tǒng)食品之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3、臘八豆的制作方法
3.1、黃豆提前泡得完全漲發(fā)。
3.2、黃豆在電飯鍋里煮熟。
3.3、黃豆涼涼之后,放在一個密封的盒里或是灌里進行頭一次發(fā)酵。
3.4、十幾天之后,上面成如圖所示,有點黏涎
3.5、黏涎的黃豆放入一個干凈的大碗里
3.6、姜剁碎
3.7、加入食鹽
3.8、加入剁好的生姜。
3.9、加入辣椒碎末。
3.10、拌勻,燒一壺開水涼涼,倒進去,據(jù)蘭姐說這是臘水:臘月的涼開水準備幾個干凈無水的瓶,把拌好的臘八豆放進瓶里,涼開水要沒過豆子,然后在上面再加些鹽或是涼熟油做隔離層。
小貼士:
煮好的豆子攤涼,裝入容器,自然發(fā)酵;等豆子出涎發(fā)粘時,即可加入調料拌好。由于今年溫度較低,沒有額外的加溫,發(fā)酵的時間稍長一些,自然發(fā)酵用了10天。
二次發(fā)酵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壇邊的水是否干涸,隨時添加。以免做出來的臘八豆品質欠佳。
制作好的臘八豆可裝入玻璃瓶中,把它密封好,避免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最好是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冰箱里貯藏。
臘八豆的功效與禁忌
1、臘八豆的營養(yǎng)價值
臘八豆中的各種豆類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有消食化瘀、開胃的功效。做臘八豆過臘八,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的美好祝福,也增添了過節(jié)的氣氛。作出的臘八豆易于保存,可以吃很久,非常下飯。
2、臘八豆的食用禁忌
脂肪肝,肝硬化,消化性潰瘍,腎病綜合征,腎功能衰竭,患有嚴重肝病、腎病、痛風、消化性潰瘍、低碘者應禁食。
3、臘八豆的適合體質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臘八豆的吃法
1、臘八豆炒五花肉
做法:五花肉洗凈切成薄片;青尖椒洗凈切圈,蒜苗洗凈斜切成片,生姜切絲;熱鍋放油,下入五花肉,大火翻炒至五花肉變色出油,下入兩小勺料酒,炒勻;下入青尖椒、生姜、鹽、蠔油、雞粉,炒勻;放入臘八豆,翻炒均勻;最后放入蒜苗與生抽,炒勻即可。
2、鴨翅炒臘八豆
做法:先將鴨翅清理干凈剁成小塊,用鹽、醬油、料酒使勁抓勻;姜切小片,青蒜切成段;坐鍋燒油將臘八豆炸成一粒粒金黃色盛出備用;另外燒油,放姜片炒出香味,倒入腌好味的鴨翅下鍋大火爆炒至金黃色,撒辣椒粉,加入炸好的臘八豆,最后放青蒜撒雞精拌勻即可。
相關知識
臘八面怎么做
1、臘八面的做法一
面粉中加入鹽,攪勻后打入雞蛋。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小心攪拌面粉。攪拌至面粉呈大塊雪片狀。用手揉成面團,此時面團粗糙一些沒有關系。蓋上面盆,餳15分鐘,重新揉面團,如此反復2到3次。揉過3次的面團,已經變得非常光滑。最后餳好的面團搟成0.5厘米厚的面片。撒足量面粉,切成10厘米寬,疊在一起。切成菱形塊。用雙手拉住菱形塊的兩端,慢慢抻長、抻薄。所有干貨提前用溫水泡發(fā),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鍋燒熱,放少許油,加入一大勺辣椒醬,炒勻后放入肉丁。待肉丁變色后,放入浸泡后的黃豆。加入木耳碎、黃花菜碎、香菇丁。加入豆腐干,再加入少許醬油,少許水。全部材料翻炒均勻,炒至收汁,盛出待用。鍋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辣椒醬,加入胡蘿卜丁和白蘿卜丁。水開后下入寬面,水再次燒開后繼續(xù)煮3分鐘,撈出面,拌上臊子即可。
2、臘八面的做法二
面粉、豬肉或羊肉、豆腐干、白蘿卜、胡蘿卜、大蔥、黃豆、小米、粉條、木耳、黃花菜。醬油、食鹽、醋、花椒、油。和面、泡黃豆備用。把豬肉或羊肉切丁,豆腐干、白蘿卜、胡蘿卜等食材切成丁;把肉丁放進熱油鍋炒到快熟時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備用。將和好的面搟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長條;鍋里水燒開后,先把洗泡過的豆子等下入,煮至快熟時下面,最后再把準備好的肉放進去,加入鹽、花椒等調料,一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就做好了。
3、臘八面的做法三
豆腐、白蘿卜、紅蘿卜、大蔥、黃豆、小米、粉條、木耳、黃花菜。醬油、食鹽、醋、花椒、油。先將面粉炒熟,和好面。把新鮮的豬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等蔬菜切成丁;把肉丁放進熱油鍋炒到快熟時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備用。將和好的面搟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長條;鍋里水燒開后,先把洗泡過的等下入,煮至快熟時,下入面,最后再把準備好的肉調進去,加入鹽、花椒等調料,這樣,一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就做好啦。
臘八為什么吃臘八面
臘八面是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qū)的一種地方傳統(tǒng)面食,是一年一度臘八節(jié)的節(jié)令食品。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qū),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jié)早上一般是不喝粥的,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臘八面最傳統(tǒng)的做法是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主)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面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后將蔥花油潑入鍋中。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入臘八面的食材也越來越豐富了。
臘八還吃什么
1、腌制翡翠碧玉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2、臘八飯
寧夏、河南等地的習俗是吃臘八飯。寧夏人做臘八飯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河南的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谷豐登。
導讀:臘八豆也是臘八節(jié)要吃的食物之一,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臘八豆嗎?湖南人愛吃臘八豆,它有消食化瘀、開胃的功效。到底為什么要吃臘八豆?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為什么要吃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tǒng)食品之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農村里做臘八豆只在冬天,為什么不能一年四季做臘八豆呢?家庭小作坊自做臘八豆只能選在冬天,因為只有在冬天氣溫低時,空氣中的某些致腐細菌少,才能在豆子發(fā)酵時不至于腐敗。臘八豆發(fā)酵環(huán)境一定要干凈,否則生不成白毛霉,會生出黑霉、黃霉,這也是為什么在一些人眼里,臘八豆臟的原因。
《楚辭招魂》里有豆豉,大苦咸酸的記載,可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臘八豆。民間制作臘八豆的方法,是在入冬以后選用上好黃豆,煮熟后,自然發(fā)酵,加鹽、酒、香料,再入壇腌制。一般在農歷臘月初八后開壇食用,故稱臘八豆。
臘八豆中的各種豆類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有消食化瘀、開胃的功效。做臘八豆過臘八,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的美好祝福,也增添了過節(jié)的氣氛。作出的臘八豆易于保存,可以吃很久,非常下飯。
臘八豆的做法
原料:黃豆、鹽、花椒、生姜。
做法:
1、將黃豆洗凈,并撇除空皮殘粒,用涼水泡脹,撈出,加水下鍋(煮水要蓋過黃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爛。把豆從水中撈出(煮豆水中放點鹽,保存?zhèn)溆茫?,攤涼放在布袋內?/p>
2、把布袋放在草編袋子里或其它容器里,用稻草或棉絮圍裹保溫,放在2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約2-3天后,黃豆發(fā)燙,發(fā)酵長出白霉,取出晾涼。
3、然后把豆子裝在缽子(陶盆)里,加入原來的煮豆水;再加適量配料,按每斤黃豆加食鹽50克,花椒2錢,適量加入鮮生姜碎,愛食辣者加辣椒粉5錢一起拌勻;拌時如咸味不夠,可以添加些食鹽,最后加點白酒,拌勻。
4、拿一個壇子,用白酒將壇內擦一下,把拌勻的豆料裝入壇內,封嚴壇口,10天后即可取食。臘八豆可配做多種菜肴,蒸、煮、炒炸均可;葷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臘八豆的吃法
1、臘八豆炒五花肉
做法:五花肉洗凈切成薄片;青尖椒洗凈切圈,蒜苗洗凈斜切成片,生姜切絲;熱鍋放油,下入五花肉,大火翻炒至五花肉變色出油,下入兩小勺料酒,炒勻;下入青尖椒、生姜、鹽、蠔油、雞粉,炒勻;放入臘八豆,翻炒均勻;最后放入蒜苗與生抽,炒勻即可。
2、鴨翅炒臘八豆
做法:先將鴨翅清理干凈剁成小塊,用鹽、醬油、料酒使勁抓勻;姜切小片,青蒜切成段;坐鍋燒油將臘八豆炸成一粒粒金黃色盛出備用;另外燒油,放姜片炒出香味,倒入腌好味的鴨翅下鍋大火爆炒至金黃色,撒辣椒粉,加入炸好的臘八豆,最后放青蒜撒雞精拌勻即可。
孕婦可以吃臘八豆嗎
1、孕婦要少吃臘八豆
雖然說臘八豆的營養(yǎng)成分很多,對我們的養(yǎng)生保健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臘八豆其實是經過腌制風干之后形成的,而腌制的食物吃太多不利于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希望孕婦在這方面還是要注意這些飲食問題。
2、制作臘八豆的方法有什么
黃豆提前泡得完全漲發(fā),黃豆在電飯鍋里煮熟,黃豆涼涼之后,放在一個密封的盒里或是灌里進行頭一次發(fā)酵,十幾天之后,上面成這樣的,有點黏涎,姜剁碎,黏涎的黃豆放入一個干凈的大碗里,加入食鹽,加入剁好的生姜,加入辣椒碎末,拌勻,燒一壺開水涼涼,倒進去,據(jù)蘭姐說這是臘水:臘月的涼開水,準備幾個干凈無水的瓶,把拌好的臘八豆放進瓶里,涼開水要沒過豆子,然后在上面再加些鹽或是涼熟油做隔離層,用保鮮膜扎緊瓶口,我放了十五天之后,非常的好吃,自己腌的小菜,很有成就感,煮好的豆子攤涼,裝入容器,自然發(fā)酵;等豆子出涎發(fā)粘時,即可加入調料拌好。由于今年溫度較低,沒有額外的加溫,發(fā)酵的時間稍長一些,自然發(fā)酵用了10天。二次發(fā)酵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壇邊的水是否干涸,隨時添加。以免做出來的臘八豆品質欠佳。制作好的臘八豆可裝入玻璃瓶中,把它密封好,避免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最好是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冰箱里貯藏。
3、臘八豆是什么
臘八豆是湖南省漢族傳統(tǒng)小吃之一,臘八節(jié)節(jié)日食俗。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臘八豆怎么吃好吃
1、臘八豆炒茄片
材料:茄子1根,臘八豆50克,大蒜,鹽,油10毫升,生抽5毫升做法:茄子洗凈切薄片,蒜成粒備用;茄片下鍋,加入少量鹽,將水分炒干,盛出;鍋里放入油,倒入蒜粒和臘八豆,再加入茄片翻炒,最后淋上生抽即可。茄子不用去皮,因為茄子皮處有維生素p;茄子事先炒干水分,是為了令它少吸油;臘八豆是煮熟的黃豆加入調味料經過發(fā)酵制作而成,風味獨特。
2、臘八豆拌金針菇
材料:金針菇,臘八豆,蔥花,蒜茸,紅辣椒(或剁辣椒),芝麻油,鹽,生抽。金針菇洗凈切除根部,在滾水里焯一焯,撈出控干備用;油鍋內倒入麻油,將蔥花,蒜茸,以及臘八豆倒入鍋內爆香,加入適量鹽,倒入生抽拌勻成為調味汁;將調味汁澆在金針菇上,拌勻即可食用。
臘八節(jié)的來歷
臘八節(jié)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臘八菜怎么做好吃
1、臘八菜怎么做好吃
材料:
肥腸300克、臘八蒜20個、蔥姜、八角、花椒、干辣椒適量、鹽2克、醬油2湯匙、蠔油2湯匙、料酒2湯匙、胡椒粉少許、黃豆醬1湯匙、淀粉、香油、醋適量。
做法:
1.1、先準備好原材料。
1.2、去除大腸的臟氣味,買回的大腸,先用淡鹽水加醋,泡1小時,然后再用淘米水,泡30分鐘。
1.3、將大腸洗凈,涼水入鍋,焯水1分鐘,撈出備用。
1.4、鍋中放油,爆香花椒、八角、干辣椒、蔥姜塊,然后烹入料酒1湯匙、醬油1湯匙、黃豆醬1湯匙、蠔油1湯匙,轉小火蓋蓋鹵制40分鐘。
1.5、蔥姜的量要大一些,分別切大片,臘八蒜適量。
1.6、鍋中放油,爆香蔥姜片,再放入臘八蒜,烹入清水,調入鹽2克、蠔油1湯匙、料酒1湯匙、醬油1湯匙、胡椒粉少許。
1.8、小火將湯汁收濃稠,勾芡;淋香油出鍋。
2、傳統(tǒng)臘八菜的做法
材料:
胡蘿卜,白蘿卜,姜米,黃燜牛腩,由大米,大麥,青稞,燕麥,小米,薏米,黑麥,紅米,紫糯米,苦蕎麥等配成,胡蘿卜,南瓜,紫心紅薯,娃娃菜。
做法:
2.1、配料先放鍋里略炒。
2.2、米用水清洗,然后加上一倍的水和配料放電壓力鍋里攪拌均勻,然后壓十分鐘,解壓后即可食用。
2.3、先把材料略炒,鍋內加水燒開,然后加入炒好的雜菜熬成濃湯,最后放鹽調味即可。
3、其他臘八菜的做法
材料
金針菇,臘八豆,蔥花,蒜茸,紅辣椒(或剁辣椒),芝麻油,鹽,生抽。
做法
3.1、金針菇洗凈切除根部,在滾水里焯一焯,撈出控干備用。
3.2、油鍋內倒入麻油,將蔥花,蒜茸,以及臘八豆倒入鍋內爆香,加入適量鹽,倒入生抽拌勻成為調味汁。
3.3、將調味汁澆在金針菇上,拌勻即可食用。小訣竅簡單易做,鮮香爽口,健康低脂。
臘八節(jié)的由來
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后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qū)很隆重。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jié)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jié)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所以,在臘八節(jié)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臘八還可以吃什么
臘八豆
原料:黃豆、鹽、花椒、生姜。
做法:
將黃豆洗凈,并撇除空皮殘粒,用涼水泡脹,撈出,加水下鍋(煮水要蓋過黃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爛。
把豆從水中撈出(煮豆水中放點鹽,保存?zhèn)溆?,攤涼放在布袋內,把布袋放在草編袋子里或其它容器里,用稻草或棉絮圍裹保溫,放在2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約2-3天后,黃豆發(fā)燙,發(fā)酵長出白霉,取出晾涼;然后把豆子裝在缽子(陶盆)里,加入原來的煮豆水;再加適量配料,按每斤黃豆加食鹽50克,花椒2錢,適量加入鮮生姜碎,愛食辣者加辣椒粉5錢一起拌勻;拌時如咸味不夠,可以添加些食鹽,最后加點白酒,拌勻。
拿一個壇子,用白酒將壇內擦一下,把拌勻的豆料裝入壇內,封嚴壇口,10天后即可取食。臘八豆可配做多種菜肴,蒸、煮、炒炸均可;葷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哪些人不宜食用臘八豆
1、什么人不能吃臘八豆
脂肪肝,肝硬化,消化性潰瘍,腎病綜合征,腎功能衰竭,低碘者應禁食臘八豆。飲食雖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引起重視,否則飲食不當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痛苦,了解了哪些人不適合吃臘八豆之后,我們最好能夠結合身體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2、臘八豆是什么
它是我國湖南省傳統(tǒng)食品之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臘月八日開始煮豆腌制,直到來年才吃。因一般在臘月八日腌制,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3、怎么制作臘八豆
黃豆提前泡得完全漲發(fā),黃豆在電飯鍋里煮熟,黃豆涼涼之后,放在一個密封的盒里或是灌里進行頭一次發(fā)酵臘八豆的做法步驟44.十幾天之后,上面成這樣的,有點黏涎臘八豆的姜剁碎,黏涎的黃豆放入一個干凈的大碗里,加入食鹽,加入剁好的生姜,加入辣椒碎末,拌勻,燒一壺開水涼涼,倒進去,據(jù)蘭姐說這是臘水:臘月的涼開水。準備幾個干凈無水的瓶,把拌好的臘八豆放進瓶里,涼開水要沒過豆子,然后在上面再加些鹽或是涼熟油做隔離層。用保鮮膜扎緊瓶口。煮好的豆子攤涼,裝入容器,自然發(fā)酵;等豆子出涎發(fā)粘時,即可加入調料拌好。由于今年溫度較低,沒有額外的加溫,發(fā)酵的時間稍長一些,自然發(fā)酵用了10天。二次發(fā)酵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壇邊的水是否干涸,隨時添加。以免做出來的臘八豆品質欠佳。制作好的臘八豆可裝入玻璃瓶中,把它密封好,避免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最好是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冰箱里貯藏。
臘八豆可以怎么吃
1、臘魚臘肉蒸臘八豆
主料:臘肉250克,臘魚250克,臘鴨150克,油尖椒50克,臘八豆150克,蒸熟的豆豉15克。調料:色拉油750克,干椒末10克,雞精6克,料酒10克,蔥花2克。臘肉、臘鴨洗凈,上籠大火蒸50分鐘,切成0.2厘米厚的片。臘魚去鱗,砍成2.5厘米見方的塊,溫水泡30分鐘,瀝干水分。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熱,將臘魚小火炸至皮酥,倒入漏勺瀝油,同肉、鴨一起放入蒸碗。鍋中留油燒五成熱,將臘八豆中火煸至金黃,放干椒末大火煸香,倒入蒸碗撒上雞精、料酒,上籠大火蒸40分鐘,取出倒扣入盤中。鍋放底油燒至六成熱,下入油尖椒和黑豆豉大火翻炒1分鐘,倒入盤上,撒蔥花上桌。
2、臘八豆炒茄片
材料:茄子1根,臘八豆50克,大蒜,鹽,油10毫升,生抽5毫升。茄子洗凈切薄片,蒜成粒備用;茄片下鍋,加入少量鹽,將水分炒干,盛出;鍋里放入油,倒入蒜粒和臘八豆,再加入茄片翻炒,最后淋上生抽即可。
臘八的來歷
臘八節(jié)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