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禁忌
做完養(yǎng)生的禁忌。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如何在四季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除夕的禁忌”,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除夕的禁忌
1、除夕的禁忌之“大年三十晚上忌人”
三十晚上,普通人家都要“大團圓”,出遠門的親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風冒雪往家里趕,回來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團圓餃子。這頓晚餐在南方叫“年夜飯”,北方人食面,就吃餃子,民謠說:“三十,合家歡樂吃扁食?!比砩?一家團圓,外面揚風飄雪,屋里燈火通明、熱氣騰騰。玻璃窗擦得干干凈凈,水珠還從玻璃上面往下滾。時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家家享受著天倫之樂,其樂融融。為了保證自家人歡樂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說話、串門以至討債,都一樣會起著干擾一個家庭內(nèi)部歡樂的團圓,所以除夕之夜,對“家韃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2、除夕的禁忌之“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燈”
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兒不能看娘家燈,看娘家燈會死娘家人”,這一條夠厲害的,但“師出有名”。因為舊社會是以男性為主的;出嫁的女兒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為“人婦”的女子(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盡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團圓了。為了保證婆婆家一家團聚,所以傳衍了這一條民俗,目的是好的,形式是“莫須有”的。既無法律規(guī)定,又不見經(jīng)傳,卻起了凝聚與和諧的作用。
3、除夕的禁忌之“忌打碎器物”
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并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shù)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除夕的由來
除夕是春節(jié)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lián),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除夕習俗之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發(fā)菜、蠔豉等,因為“發(fā)菜蠔豉”與“發(fā)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tǒng)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擴展閱讀
佛山除夕有什么禁忌
1、佛山除夕有什么禁忌
1.1、忌倒污水、倒垃圾
據(jù)說,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1.2、忌剩下漿糊
臘月里貼窗花、對聯(lián)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涂。
1.3、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2、除夕過年有哪些講究
2.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么,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2.3、家中破損的家具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晃的椅子上。
2.4、檢查家中所有燈泡,不亮的燈泡要換新。晚上所有的燈要打開,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2.5、晚上12點之前要在家或者其他適合的地方燒香拜佛。
2.6、要穿紅衣裳、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2.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3、除夕的風俗習慣
3.1、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xiàn)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
3.2、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壓歲錢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fā)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
南方人除夕吃什么食物
1、除夕當天吃年糕
在除夕這天里,在中國的一些南方地區(qū)都是會在過年的時候而吃年糕的哦,而對于吃年糕也是會有著一年比一年的高的意思。而在過年的時候吃年糕,其實也是會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了,而對于在古代人都是會在米糕的執(zhí)著方面里都是會從米粒方面里而到了做成粉膏的過程中都是會有著一大過年的制作方法,而這些也是在最后通過上糖就可以使用了。
2、吃火鍋
其實對于在中國的年夜飯都是會有著魚和火鍋的哦,而且對于在過年的時候,都是會很多人喜歡火鍋,而對于火鍋的象征也是會有著紅紅火火的意思,也是會是讓一家人能夠感覺到了暖意融融,而且氣氛也是很不錯的哦。
3、吃魚
在過年吃魚的習俗,在南方地區(qū)的人們是宴席上最后的一道菜的哦,而對于吃魚的寓意上其實也是會有著年年有余的說法,所以也是一個很好的寓意的哦。
除夕為什么要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后,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關于守歲,有三個不同的傳說。一個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從臘月23開始,“灶王奶奶”便開始收集年夜飯所需東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齊,為了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連夜趕回人間,人們守歲就是為了迎接她。
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說。傳說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天津除夕有什么禁忌
1、天津除夕有什么禁忌
1.1、“正月不剃頭”。老天津,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
1.2、“不許摔壞東西”。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1.3、“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燈”?!叭砩?出嫁的女兒不能看娘家燈,看娘家燈會死娘家人”,這一條夠厲害的,但“師出有名”。
2、除夕的來歷
關于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fā)現(xiàn),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這天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3、除夕的傳統(tǒng)美食
3.1、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tài),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2、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jīng)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qū)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除夕的習俗
1、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2、貼年畫: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3、掛燈籠:中國的燈籠又統(tǒng)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夜怎樣熬夜守歲不傷身
1、熬夜前
1.1、晚餐要清淡
打算熬夜時,晚餐不要吃得太油膩,應該清淡一些,多吃蔬菜,保證有足夠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無機鹽和維生素。
1.2、卸妝、洗臉
為免厚厚的粉或一天積累下來的油漬,讓俏臉經(jīng)過熬夜的煎熬而長滿痘痘,熬夜前一定要先卸妝,把臉洗干凈。
1.3、補充維他命B群
維他命B能夠解除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
2、熬夜時
2.1、多喝綠茶
綠茶既能提神,又可消除體內(nèi)多余的自由基,讓人神清氣爽。但對于喝綠茶腸胃不舒服的,還是改喝枸杞茶或菊花茶,能去火,還能明目。
2.2、吃水果當夜宵
此時絕不能食用高熱量或油炸食品,不宜吃泡面來填飽肚子,以免火氣太大;也不宜吃過咸的食物,否則熬夜后臉與身體會浮腫得厲害,最好以水果、粥、面包來充饑。
新疆除夕有什么禁忌
1、除夕有什么禁忌: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2、除夕有什么禁忌: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3、除夕有什么禁忌:不可說不敬之語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
4、除夕有什么禁忌:忌開箱柜
不少地方講究從除夕這天的太陽落山到第二天春節(jié)太陽升起之前,忌開箱柜,以守住財物。
5、除夕有什么禁忌:忌吃藥
正在服藥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暫時停藥,家里年前煎過的藥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據(jù)說這樣才有利于來年的身體健康。
6、除夕有什么禁忌:忌曬衣
在除夕洗衣服晾衣服就是一大禁忌,據(jù)說鬼神會在除夕夜纏身在晾衣繩上,從而會帶來厄運。
除夕的來歷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焙汀澳昴暧杏唷?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關于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fā)現(xiàn),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除夕的習俗
1、除夕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眰髡f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松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p>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2、除夕給壓歲錢
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余”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qū)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壓歲錢”更為直接純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紅包裝上紅紅的票子,然后分給孩子,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蘇州除夕有什么禁忌
1、蘇州除夕有什么禁忌
1.1、“正月不剃頭”。老天津,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wèi)生工作。
1.2、“不許摔壞東西”。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小心翼翼、以求吉利,是一種心理暗示、沒別的意思。
2、除夕吃什么食物
2.1、吃年糕
一些地方過春節(jié)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國人過春節(jié),或稱過農(nóng)歷新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調(diào)味品中,喜歡放一點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2.2、過年吃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很多火鍋餐廳特意在春節(jié)期間推出春節(jié)套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特色火鍋,暖意融融,氣氛也不錯。
3、除夕的來歷
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除夕夜有一只一角四足,形貌猙獰,生性兇殘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里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非常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
除夕的習俗
1、除夕的習俗:貼春聯(lián)
除夕的一大習俗是貼春聯(lián),除夕貼春聯(lián)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2、除夕的習俗:貼窗花
貼窗花也是除夕的習俗之一,其中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而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3、除夕的習俗:貼福字
除夕的習俗有貼福字,不過貼福字也是很有講究的,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人們還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帧!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另外,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老人飲食注意事項
1、忌暴飲暴食。老年對自己比較喜歡的食物會像小孩子一樣一直吃個不停,所以我們給老人食物的時候尤其是零食一定要適量,不能讓老人們吃的太多,吃太多的話胃部負擔加重,老人們的消化功能本來就不是很好,這樣的話會更加有害于他們的身體健康。
2、少食甜食。很多老人們都有高血壓,冠心病或者是高血脂之類的,這些病一般醫(yī)生都不怎么建議患者吃甜食的,所以說過年的時候尤其是對老人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他們吃太多的甜食,甜食對胃負擔的加重最大。
3、食物以松軟為佳,不要偏食。老人們一般牙口都不太好,所以在給老人們選擇食物的時候最后選擇一些松軟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讓老人吃太多堅硬的東西,這樣會影響老人們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但同時,也不能單純以偏愛與口味作取舍,不合理的飲食有礙身體健康。
導讀:說起除夕夜的禁忌,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其實除夕夜的禁忌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除夕夜的15個禁忌,在除夕夜可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除夕夜的禁忌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因此,人們的除夕禁忌,是源于傳統(tǒng)對年的特殊認識。除夕的禁忌極多,也極其重要,集中地體現(xiàn)了人們趨吉避兇、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于地等。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忌倒污水、倒垃圾
據(jù)說,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2、忌剩下漿糊
臘月里貼窗花、對聯(lián)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涂。
3、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4、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5、忌過早睡覺
守歲,其實就是在除夕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守歲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6、零點必須回家
團圓的年夜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一到零點,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歲,當鐘表的指針走過12點后,人們就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7、燈長開不關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不論是否守歲,屋里的燈都不要關,要徹夜不滅,寓意來年前途光明。
8、禁止大小便
很多人都不會在意啥時候上廁所,其實除夕夜是不能大小便的。切記要見到陽光后才能大小便。
9、吃餃子不能說話
到晚上11點左右,開始下餃子。第一鍋餃子出鍋之后,卻不能吃。餃子一出鍋,還是和小年夜一樣,先得擺供臺。與此同時,由長房長孫挑鞭,次子點火,在自家的大門外燃放爆竹。一掛鞭放完,全家進門,按照大小依次給長輩磕頭,然后開始吃餃子。吃餃子的時候不許說話,不許??曜?,即使自己已經(jīng)吃完了也不能隨便站起來離開。
10、忌開箱柜
不少地方講究從除夕這天的太陽落山到第二天春節(jié)太陽升起之前,忌開箱柜,以守住財物。
11、忌吃藥
正在服藥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暫時停藥,家里年前煎過的藥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據(jù)說這樣才有利于來年的身體健康。
12、忌曬衣
在除夕洗衣服晾衣服就是一大禁忌,據(jù)說鬼神會在除夕夜纏身在晾衣繩上,從而會帶來厄運。
13、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開蓋復用。
14、不可說不敬之語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
15、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并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shù)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