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毛豆芋艿
為什么夏季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怎么才能作好四季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毛豆芋艿”,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毛豆芋艿
1、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毛豆芋艿
吃芋艿和毛豆寓意多子多孫,中秋是團圓的日子。芋艿,江浙一帶中秋節(jié)有吃芋艿的習俗,農歷八月正好是芋艿上市時節(jié),而且江南方言念芋艿諧音“運來”。所以,中秋吃芋艿,不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運連連。毛豆,又稱“毛豆莢”,“莢”音諧“吉”,表示吉祥如意。
2、中秋的由來
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短茣ぬ谟洝酚涊d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3、中秋的其他別稱
中秋節(jié)有許多別稱:因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jié)”、“八月半”;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中秋節(jié)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jié)”。在唐朝,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
秋天吃毛豆有什么好處
毛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多種有益的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其中蛋白質不但含量高,且品質優(yōu),可以與肉、蛋中的蛋白質相媲美,易于被人體吸收利用,為植物食物中惟一含有完全蛋白質的食物。
毛豆中的脂肪含量明顯高于其它種類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如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它們可以改善脂肪代謝,有助于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腦發(fā)育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之一,有助于改善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毛豆中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不僅能改善便秘,還有利于血壓和膽固醇的降低。毛豆中的鉀含量很高,夏天常吃,可以幫助彌補因出汗過多而導致的鉀流失,從而緩解由于鉀的流失而引起的疲乏無力和食欲下降。毛豆中的鐵易于吸收,可以作為兒童補充鐵的食物之一。
吃芋艿有什么好處
1、潔齒防齲
氟的含量較高,因此芋艿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功效。
2、增強免疫力
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對于癌癥手術后放射化療以及康復,有輔助治療作用。
3、排除體內多余的鈉
芋艿含有大量的鉀,能調節(jié)機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幫助機體排除多余的鈉,并促進血壓的降低,對高血壓患者來說,芋艿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
4、美容烏發(fā)
芋艿為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協調人體的酸堿平衡,達到美容養(yǎng)顏,烏黑頭發(fā)的效果,還可以用來防治胃酸過多。
5、補中益氣
芋艿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故中醫(yī)認為芋艿可補中益氣。
6、解毒防癌
芋艿中含有一種粘液蛋白,在被人體吸收后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因此芋艿可以解毒,對人體的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以用來防治腫瘤等疾病。
相關推薦
導讀:很多人只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而對于中秋節(jié)為什么叫中秋節(jié),知之者少。中秋一詞,最早于《周禮》,而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歷有三種說法。小編為您介紹中秋節(jié)為什么叫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為什么叫中秋節(jié)?
中秋一詞,最早于《周禮》: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從字意上說,陰歷的春夏秋冬,也是以三個月為一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季,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八月正好是在秋季的當中間,八月十五又正好是仲秋的中間心里,所以叫中秋,又因為這天子的月亮是又亮、又圓、又滿,有圓滿的意思,所以又把中秋節(jié)叫團圓節(jié)。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抖Y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熱的夏天過后,天朗氣清,萬里無云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jié)的起源。
中秋節(jié)正式成為歲時節(jié)日,應起于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jié),以后就成為年中節(jié)日,至宋代更為普遍,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義。
中秋有二種算法,一是依據四季算,因四季之中,七、八、九為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稱中秋;另一種算法則依據節(jié)氣,按照二十四節(jié)氣,一季共六個節(jié)氣,秋季的六節(jié)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百露、秋分、寒露、霜降,而秋分則是秋季之中;而秋天正是人人辛苦耕耘之后的五谷豐收、團聚慶祝的季節(jié),因此,家家拜祀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于是出現一系列儀式和風尚活動,此外加上我國古代即有拜月習俗,因此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賞月之風。
中秋節(jié)原分為三部份:八月十四日為迎接,八月十五日為正節(jié),八月十六日則叫余節(jié)。今天,大家在八月十五日正節(jié)吃月餅、過中秋。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歷有三種說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嫦娥奔月的傳說
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讓侍女在月光下擺上供桌,上面放著嫦娥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鄰里鄉(xiāng)親也在自家院內擺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麗善良的嫦娥。
從此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jié)。
2、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在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
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jié),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jié)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jié)就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演化而來。
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jié)。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jié)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yè)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fā)明月餅,并廣發(fā)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jié)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了解更多中秋節(jié)的習俗。
導讀: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廣東人中秋節(jié)有一樣東西是必吃的,那就是田螺,那么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呢?中秋節(jié)吃田螺有五種寓意,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
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更說小孩子中秋吃田螺,會明目。炒田螺前,田螺底部會弄掉,吃的時候,先把田螺蓋拿走,把螺肉吃掉。那么,在月光之下吃田螺,田螺殼從頭到尾都通了。且田螺蓋與眼睛相似,因而吃田螺寓意明目。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廣東人家中秋節(jié)的壓軸食品,一來民間認為吃田螺可明目,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來認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來田螺有殼,剝殼食肉為食心(新)轉運之兆義,以求去邪氣,晦氣。
另一方面,螺字與粵語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夜吃田螺,有豐收之意,代表五谷豐登。
據資料記載,中秋吮石螺習俗源于古代一個窮秀才,因沒錢買肉過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來煮,邊賞月邊吃,田螺俗稱攀桂,后來秀才中舉,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為風俗。
中秋前后,本來就是田螺和石螺當道的季節(jié),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風俗。中秋佳節(jié)近如何,餅餌家家饋贈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頭啖過又香螺。
民間早有田螺可以明目的說法,顧名思義是因為螺肉營養(yǎng)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那么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前后食之呢。因為這時候,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吃田螺的最佳時節(jié)。
中秋吃田螺的方法
按田螺產地不同,其種類有薄殼田螺、咸水螺、塘螺、花螺等。其中尤以薄殼田螺豐腴細膩,味道鮮美,是螺中上乘之選。
田螺含有大量細菌,也讓很多人望螺興嘆,當然,偶爾過一次嘴癮也未嘗不可??梢园奄I來的田螺放在清水中飼養(yǎng)兩三天,讓其吐凈體內的淤泥污物。食用前要剪去田螺的尾部殼尖,去掉黑腸。烹飪時,應高溫加熱,最好用高壓鍋蒸上幾分鐘。
田螺的烹法一般就是炒和煮。酒樓多用煮的方法,調料、佐料較少,不過因為蒸煮時間長,濃郁多汁。而大排檔和家庭一般用生炒,方法都一樣:先將田螺飛水,再燒鑊落油,放蒜蓉、豆豉、紫蘇葉絲、自己所要的風味醬料,接著放田螺和紹酒等調味料,加蓋燜至熟,打芡,加包尾油即可,主要取螺肉的鮮甜味美。無論什么樣的風味,生炒田螺必下紫蘇葉,它本身有特殊的清香,可以在炒的過程中快速去除腥味、泥味。
廣東人吃田螺的方法,亦堪稱一絕。準確地說,粵人田螺的吃法是一吮或嘬。最完美的吃法是,先用牙簽輕輕挑開螺蓋,再輕含螺口用力一嘬,細嫩肥美的螺肉便順著氣流滑落嘴中。嘬田螺的前提是,螺尾殼尖必需在烹制前剪開,吮吸才能形成氣流把螺肉推出,否則只能用牙簽挑出螺肉了。
田螺美味好吃,但也不是人人能肆無忌憚地亂吃。田螺性寒,所以風寒感冒期間、脾胃虛寒的人還是少吃為妙。
導讀: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菱角?江南一帶中秋節(jié)有吃菱角的習俗,一般用水煮,也有人做成菱角粥,那么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菱角呢?中秋吃菱角有聰明伶俐的寓意!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菱角?
聽老一輩說,每到中秋節(jié),街市上到處是賣菱角和買菱角的人,給小孩子吃菱角更寄托著大人們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菱角長成于七月,但它最好的時節(jié)是中秋。中秋,正是菱角最為飽滿成熟之時,甘甜,清脆。
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后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菱角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葡萄糖、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C,胡蘿卜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所謂輕身,就是有減肥健美作用,因為菱角不含使人發(fā)胖的脂肪。《本草綱目》中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菱粉粥有益胃腸,可解內熱,老年人常食有益。
八月中秋起菱角,最佳品種是紅菱。菱角是蘇州特產水八仙之一,在菱角類果鮮中蘇州水紅菱名聞全國。水紅菱鮮嫩、殼薄、肉厚、微甜,加上外觀色澤鮮紅,討人歡喜,為時令熱銷果品。和江南常見的粉嫩紅菱不同,廣州的菱角是紫菱。
菱角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作為水果生食,能清熱生津,消暑解熱,周末秋游時不妨帶點嫩的紅菱角;熟食則能益氣健脾,祛病強身。除了單獨吃,菱角還可以做成很多菜品,登上餐桌。比如和蓮藕一起炒,和瘦肉一起燒湯等。
嫩的菱角炒來吃最能體現那份脆爽,而老菱的肉質是最為粉軟。菱角雖美卻是瘦物,最適合和豐腴肥美的豬肉、排骨搭檔。最家常也最為廣州人所熟悉的,就是那一道菱角燜排骨,菱角加點醬料一起燜,充分吸收了肉汁和油分,那才叫美味。
告訴大家挑選菱角的訣竅,有個直觀的方法,把菱角放在水里,浮起來的就比較新鮮。如果喜歡煮來吃,建議你買老一些的,沉在水底的那部分就是了。
菱角除了吃,還可以用菱角殼做成菱角車。菱角車怎么做?菱角上下各有一個小孔,通過小孔把菱角肉挑出來,菱角就成為一個空殼了。再找來一粗一細兩根竹子,套在一起。再用竹子把兩個菱角殼相對著串起來。一人拿著小竹子,一人用繩一拉粗竹子,粗竹子就轉了起來,同時帶動菱角殼也轉了起來。轉著轉著,菱角就離開竹子,飛了出來!寓意小孩子聰明厲害到一飛沖天。
秋食菱角要防止食入姜片蟲
許多人吃生菱角用嘴啃皮,而不經消毒殺菌,很易感染上姜片蟲病。菱角生長在水中,易受到姜片蟲的侵染。姜片蟲蟲體肥厚,在顯微鏡下觀察極似切下的姜片,入人體后寄生于小腸內,導致營養(yǎng)不良、消瘦和貧血等,對小兒危害更大。姜片蟲有很強的吸附力,能牢固地吸附在腸壁上,使腸黏膜發(fā)炎、水腫,形成潰瘍。
當人們生吃菱角后,附在菱角表面的姜片蟲幼蟲容易一同被食入人體。幼蟲在人的腸內發(fā)育為成蟲,引起癥狀?;颊弑憩F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大便稀薄和惡臭。兒童患者還有浮腫、貧血、腹脹等,久之影響生長發(fā)育。預防感染姜片蟲的方法是,不要生吃,煮熟食用防止感染姜片蟲。
需要指出的是,菱角性寒滑,不宜多食;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腎陽不足者均不宜食用。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
1、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
相傳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詩句?!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后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游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睎|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贊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jié)日的禮品。
2、有關月餅的歷史傳說
2.1、嫦娥奔月。有了嫦娥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夫君后羿,以及后羿射日。有點死腦筋的后羿,太陽都能射下來,老婆卻沒能看住,被不屑之惡徒給逼到了月亮上,從此過上了兩地分居、永無相聚的非人道日子。于是,月餅便成了寂寞嫦娥與夫君后羿彼此思念,夢想團圓,寄情喻意的物品,當然還少不了白兔和桂花樹,民間也就有了中秋節(jié)的時候做月餅,吃月餅來懷念他們的習慣。
2.2、吳剛折桂。倒霉的吳剛,運氣不濟,犯了錯誤被罰做無用功,每日里砍樹不止,卻愈砍愈結實,這里砍斷,那里便已經又愈合了。他哪里知道所謂的五百丈高的桂花樹原本就是用來懲罰他的,怎么可能被他輕易砍斷。小人物和大人物斗,總是斗不過的,天界里也是一樣的。
3、中秋如何吃月餅不上火
3.1、吃月餅要控制好量:想要吃月餅不上火,首要最關鍵的還是要控制食用量,成年人最多吃1個200克大小的月餅,幼兒、老年人及孕婦則不宜超過100克。還有,月餅不宜天天吃,只適合偶爾作為點心食用。
3.2、吃月餅前后多喝水:月餅比較干燥,所以吃月餅前后建議喝點水潤潤喉,月餅會更容易下咽,而且還可以避免吃完月餅后咽喉不適。一般來說,吃一個200克的月餅最好能喝200毫升的水。當然,喝水自然是喝熱水,切莫喝涼水,不然容易拉肚子的。
3.3、月餅最好配水果吃:為了避免吃月餅上火,月餅最好配水果吃。水果水分足,多是寒涼性食物,有下火的作用。而且水果含維生素較多,剛好可以彌補月餅缺乏維生素的弊端。常見可搭配的降火水果有香蕉、梨、柚子等水果。
3.4、吃完月餅喝點涼茶:如果你怕上火的話,可以自己備些星群夏桑菊涼茶,比較有效地降火,讓你吃起月餅來無后顧之憂。
禁忌吃月餅的人群
1、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宜吃月餅: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多吃了月餅會引起疾病的發(fā)作。而且如果吃了過多的月餅可能會產生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急,甚至可能導致短期內死亡。
2、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不宜吃月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定不能多吃月餅,否則會因為月餅中的糖分和豐富的油脂增加血液的濃度,導致心臟嚴重缺血,嚴重可能會誘發(fā)心肌梗塞。
3、腎炎患者不宜吃月餅:腎炎患者不能吃咸食,而如果吃了咸月餅,會感到口干舌燥,然后就會多喝水,導致腎臟負擔加重,腎性高血壓加重,出現水腫。
4、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月餅;月餅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吃多了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使病情加重。
5、肥胖者不宜吃月餅:月餅本為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肥胖者真的不可多食。
中秋節(jié)各地的飲食習俗
1、山東即墨吃麥箭:山東即墨中秋節(jié)吃一種應節(jié)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jié)吃的一種應節(jié)食品。它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2、江浙一帶吃大閘蟹: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jié)。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
3、廣東吃田螺: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jié)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jié)。而且螺肉營養(yǎng)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4、南京吃桂花鴨:南京人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其中桂花鴨(又名鹽水鴨)以八月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最為味美,由于在桂花盛開季節(jié)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鴨”。
導讀: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藕?江浙人中秋節(jié)要吃蓮藕,尤其是吃藕盒子。中秋節(jié)是蓮藕上市的季節(jié),但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藕,你知道由來嗎?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藕?
中秋將到,正是鮮藕應市之時。和蓮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迥異,蓮藕便是斷開亦是絲連,千纏百結欲離還連,如同少女相思入骨難舍。加上藕字與偶同音,它也成了少女中秋時節(jié)祈禱愛情開花結果的賄賂嫦娥必備供品。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合肥人在中秋節(jié)除吃月餅外,還要吃包河無私藕。傳說包拯晚年,仁宗封賞功臣要把半個合肥城封給包公。包公要他的后代自食其力,拒絕皇上的村賞。但仁宗一定要封賜,最后把一段護城河封給他?;噬辖鹂谟裱裕俨活I封,便有抗旨之罪。
包公萬般無奈,只好領封,但心里很不安。看到護城河里的藕荷,經過再三考慮、對藕荷作了規(guī)定;河藕能吃不能賣,包拯鐵而藕無絲(私)。說也怪,別地的藕是藕斷絲連,但包河藕無絲。從此,合肥地區(qū)便留下一句歇后語包河藕無絲(私)。包拯后人恪守包公這一遺訓,并在中秋這天品嘗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無私。包河里的藕也只是送給鄉(xiāng)鄰吃,從不賣錢。這一美德,人們競相效法,遂成風俗。
中秋節(jié)前,是蓮藕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味甘,無毒。中醫(yī)認為,生藕性寒,能清熱除煩、涼血止血散淤;熟藕性溫,能補心生血、滋養(yǎng)強壯、健脾胃,農歷八月初是吃藕的最佳季節(jié)。
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yōu)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y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后,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yǎng)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挑選蓮藕時,以修整干凈、不帶外傷、不蔫不爛為佳。有些不法商販為使蓮藕脆白好看,用化學劑來漂白出售。因此市民購買時最好聞一下蓮藕的切面,鮮蓮藕有清香味,摻了化學劑的聞起來有些發(fā)酸。
中秋必吃之蓮藕美食
1、桂花糯米藕
桂花糯米藕是一道經典的中秋美食,藕和糯米皆為中秋祝福的食材,八月桂花香,用桂花點綴,更寓意中秋的來臨。而這道桂花糯米藕在口味上酸酸甜甜。一半為香橙味,一半則為桂花味。藕與糯米交融,香糯適口,還透著桂花隱隱淡淡的清香呢。
材料:藕兩節(jié),糯米四兩,桂花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凈后擦干,從一端切下2厘米長左右的一節(jié)作為帽蓋;糯米洗凈后塞入蓮藕孔內,塞滿后將蓮藕帽蓋蓋上,以牙簽扎牢,上蒸籠蒸透(約需2小時);蓮藕取出,泡水刮皮,去掉帽蓋,分切為厘米厚片狀后,放入大碗中,加桂花,再以玻璃紙封住碗口,上蒸籠以小火蒸上一個半小時后取出,倒扣入盤中,即可。
2、藕盒子
炸藕盒是很多人愛吃的一道菜,香酥的外皮里面裹著脆中帶糯的蓮藕,蓮藕里夾著香香的肉餡。一口咬下去,可以體會到很多種味道和口感,絕對是大大的享受。
材料:豬肉、藕半截、雞蛋2個,食用油、面粉、老抽、鹽、蔥、姜適量。
做法:把藕削去皮,洗凈,從正面切片不要切斷,再切一刀切斷成為一個夾子。把蔥、姜切成末,豬肉剁成末,把豬肉里放入老抽、鹽、蔥、姜、少量的蛋清,拌勻,把攪拌好的肉夾在切的藕夾子里備用。面粉里放入一個雞蛋和少量的鹽,加適量的水攪拌成稀面糊,把夾好的藕夾子均勻在里面打滾,掛上面糊。鍋燒熱放油,燒熱放入藕,煎至金黃色即可撈出。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藕?中秋節(jié)吃藕有團圓的寓意,蓮藕也是最當季的美食,所以在中秋節(jié),不妨來道蓮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