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要如何預防頸椎病
我們?yōu)槭裁匆B(yǎng)生。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如何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日常要如何預防頸椎病”,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治療頸椎病,我們要先來看看頸椎病到底是怎么來的。下面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頸椎病的發(fā)病,那肯定是頸椎的功能降低了。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頸椎除了問題。因此,頸椎病的由來,也就由此得出。頭頸老,固定于某一姿勢時。你就屬于頸椎病的高危人群了。其中,長期低頭,是頸椎病的罪魁禍首。頭頸始終,處于一個固定的姿勢。一次低頭,持續(xù)時間長,頸椎病就出來了。
當我們的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時。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頸部肌肉,處于非協(xié)調受力狀態(tài)。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而損傷。椎體前緣相互摩擦,容易增生,出現頸椎病的癥狀。
另外,頸椎病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不良生活習慣,是誘發(fā)頸椎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平時我們在學習和工作1小時后要抬抬頭、轉轉脖子和擴擴胸等。再做一些仰望、遠視練習;多進行腹式呼吸;睡覺時最好用低枕枕在頸部進行仰臥睡眠,少側臥。
ys630.coM延伸閱讀
辦公室工作人員首先在坐姿上應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后展,兩肩連線與桌緣平行,脊柱正直,兩足著地。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tài),使目光平視電腦屏幕,雙肩放松。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或過度后仰,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頸部疲勞。
1. 坐姿正確 :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 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后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準。使得頸椎關節(jié)疲勞得到緩解。
3.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fā)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后,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于頸椎的保健。
4. 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懸空。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 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6. 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辦公室工作人員首先在坐姿上應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后展,兩肩連線與桌緣平行,脊柱正直,兩足著地。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tài),使目光平視電腦屏幕,雙肩放松。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或過度后仰,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頸部疲勞。
1. 坐姿正確 :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 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后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準。使得頸椎關節(jié)疲勞得到緩解。
3.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fā)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后,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于頸椎的保健。
4. 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懸空。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 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6. 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現在患上頸椎病的人群是越來越多了,導致我們患者頸椎病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想要很好的治療頸椎病就需要對著下藥,很好的了解頸椎病的病因,下面就來看看頸椎病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1、在家上網、看電視時間增多
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進行一些戶外運動,更是愿意待在室內上網、看電視,我們活動的時間大大的減少了,所以頸椎病也會乘虛而入,建議即使在室內時,大家也不妨多安排一些就地取材的“運動”,比如仰臥起坐、擦擦窗戶、遠眺等,充分運動頸部、背部肌肉,保持頸部血液暢通。
2、夜生活豐富,睡眠減少
現在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都會在夜間進行娛樂,所以睡眠的時間就會大大的減少,白天頸椎就非常疲勞,而且在晚上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恢復,所以日積月累導致很多年輕人頸椎病。
3、午休不良姿勢傷頸椎
我們在中午如果沒有條件在床上進行午睡,我們最好不要枕著胳膊埋頭趴在辦公桌睡覺。因為這樣會導致我們的頸椎曲度和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我們的肩頸部的肌肉也會因長時間保持一個非常態(tài)的姿勢而僵硬,所以很容易患頸椎病。而且長期壓迫手臂和臉部,會影響正常血液循環(huán),使兩臂、臉部發(fā)麻甚至酸痛。
4、椎間盤突出
頸椎病患者的鉤椎關節(jié)、后關節(jié)增生,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引起相應癥狀。也有可能是因為椎間盤變薄,會引起頸椎不穩(wěn),周圍的韌帶也會受異常應力的牽扯,導致附著點損傷是會引起骨贅增生。
5、睡眠中翻身次數增多,導致落枕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頻繁的翻身,相信很多人都會在早上醒來的時候發(fā)現自己睡到了床的另一邊,在頻繁翻身的過程在,是很容易導致我們出現落枕,容易帶來頸椎病。
在平時的生活中這些習慣是容易導致我們患上頸椎病,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這些習慣,養(yǎng)成好的習慣,做好預防的工作,這樣就可以減少這種疾病的發(fā)病。
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對于預防頸椎病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長期從事會計、寫作、編輯、打字、排版等職業(yè)的人。
由于長期工作的體位和姿勢的關系,長期低頭使頸椎處于長時間的屈曲位,這樣不僅使得頸椎間盤內所承受的壓力比正常位要高,也容易對頸后部的韌帶和肌肉造成牽拉勞損,久而久之,加重頸椎的損傷。
因此,對于辦公室工作人員,為防止頸椎病就應該及時采取以下措施:
(1)糾正不良體位預防頸椎病
首先在坐姿上要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頭部保持略微前傾,調節(jié)桌椅的高度比例,以免頭頸部過度后仰或避免前傾前屈,使頭、頸、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線為準。對于描圖繪圖等職業(yè)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調整工作臺的傾斜度來達到目的。
(2)定時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者,即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覺疲勞。為此,每當伏案過后,應抬頭遠視半分鐘左右,待眼睛疲勞消退后再繼續(xù)工作。
(3)不應長時間固定某一姿勢
坐位亦然,應該至少兩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左右,每人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活動方法,包括工間操、散步等。此法不僅針對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而且對全身關節(jié)都有利。
頸椎病的預后
無論何種證型,在發(fā)病早期,病情較輕,相關的病理改變不嚴重時,經過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多可痊愈或癥狀明顯改善。
特別是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單純性頸椎不穩(wěn)、頸椎間盤及髓核突出或脫出所致者、鉤椎關節(jié)增生的早期,脊髓型頸椎病中的椎間盤脫出所致者及中央型者,椎動脈型頸椎病因椎節(jié)不穩(wěn)所致者,食道壓迫型頸椎病中的單純型,效果較為明顯。
對于病程較長,相關的病理變化比較嚴重,混合型者,預后不容樂觀,經保守治療無效或不適宜保守治療者,宜手術治療。
對于頸椎病藥膳的選擇,應根據類型、病情輕重、病程長短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來選擇膳食。
(1) 頸型:采用核風除濕、舒筋活絡之法,選用《實用骨傷藥膳療法》中的“胡椒根婉蛇肉”之膳。具體內容:①主料:胡椒根 100g ,蛇肉 250g 。②配料:黃酒、蔥、姜、花椒、鹽各適量。③制法:將胡椒根洗凈,切成 3cm 的段,將蛇剖腹除去內臟洗凈,切成 2cm 長的段;將蛇肉、胡椒根放人鍋內,加蔥、姜、鹽、黃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燒熬至蛇肉熟透即成。④用法:分次服食。
(2) 神經根型:采用溫經通絡、活血核瘀之法,選用《中藥制劑匯編》中的“復方紅花藥酒”。具體內容:①主料:紅花 100g ,當歸 50g ,赤芍 50g ,桂皮 50g , 40 %乙醇適量。②制法:將上藥干燥粉碎成粗末,用 40 %乙醇 1000ml ,浸漬 10 ~ 15 天,過濾,補充一些溶劑繼續(xù)浸漬藥渣 3 ~ 5 天,過濾,添加至 1000ml 即得。③用法:口服每次 10 ~ 20ml ,每日 3 ~ 4 次。
(3) 交感型:采用清肝疏風、活血化瘀之法,選用《實用骨傷藥膳療法》中的“菊植決明飲”。①主料:菊花 10g ,生山檀 15g ,草決明 15g ( 打碎 ) ,冰糖適量。②制法:三藥同煮,去渣取汁,調入冰糖。③用法:代茶飲。
(4) 脊髓型:采用益氣活血、通絡起癱之法,選用《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中的:“地龍?zhí)一灐?。具體內容:①主料:黃蓖 100g ,干地龍 ( 酒浸 ) 30g ,紅花、赤芍各 20g ,當歸 50g ,川芎 10g ,桃仁 ( 去皮尖,略炒 ) 15g ,玉米面 400g ,小麥面 100g ,白糖適量。②制法:將地龍烘干研粉,黃蓖、紅花、當歸、赤芍、川芎濃煎取汁;將地龍粉、白糖、玉米面、小麥面混勻,并以藥汁調和成面團,分制成 20 個小餅;將桃仁勻布餅上,人籠中蒸熟 ( 或用烤箱烤熟 ) 。③用法:每次食餅 l ~ 2 枚,每日 2 次。
(5) 椎動脈型:采用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之法大智若愚,選用《百病中醫(yī)藥膳療法》中的“冰糖蛤士螟”。具體內容:①主料:蛤士螟油 45g ,罐頭青豆 15g ,把子 10g 。②配料:姜、蔥。③制法:將蛤士螟油盛人瓦缽里,加清水 500g 、甜酒汁 15g 、蔥節(jié)、姜片,蒸 2 小時,使其初步脹發(fā),取出,去掉姜、蔥,瀝盡水;除去油上面的黑色筋膜,大的成數塊,盛于缽內,加清水 500g 甜酒汁 15g ,蒸 2 小時,使其完全脹發(fā),撈人大湯碗中;拘把子洗凈,將清水 180g ,冰糖 50g ,盛人大碗內蒸 l 小時,待冰糖溶化時棄去沉淀物倒人盛蛤士螟油的碗內,撤人構棍子、青豆即可。④用法:佐餐食用。
(6) 混合型:視證型的偏重而選擇用膳。
隨著歲月的流逝,老年人因為年紀大了,健康指數下降,免疫力逐漸減少,一些疾病總會圍繞著他打轉,例如肩周炎、頸椎病、老寒腿等癥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戆茨︻A防頸椎病,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推拿按摩來幫你
頸椎病是現在社會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勞損性疾病,頸椎病復發(fā)的時候經常會引起人們頭暈眼花,頸部酸疼,甚至是疲憊不堪,手腳無力等癥狀。那么這個冬季該如何預防脊椎病的復發(fā)呢?頸椎病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會有的疾病,頸椎病是復發(fā)頻率比較高的病,經常性工作勞累,脖子不動就會有這種疾病。對于這個病情我們應該如何控制呢?為了不在有頸椎病,我們應該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使用按摩的方法來試一下吧。
按摩推拿百會穴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用力由按壓10~30次。
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對按頭部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
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后兩側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zhèn)痛。
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按揉缺盆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對側耳下翳風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處)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活絡,解痙止痛。
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斜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對按內、外關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掐揉合谷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梳摩頭頂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fā)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
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zhèn)痛。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寫的推拿按摩治療脊椎病,按摩幾乎沒有副作用,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選擇按摩絕對不會錯喲。但是在按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盡量不要在有風的地方,按摩也要請專業(yè)人士,這樣才能把按摩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
按摩是我國古代流傳到現在的養(yǎng)生方法之一,按摩主要是利用按壓的力道來刺激人們的身體穴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調節(jié)身體神經的作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戆茨ψ屇銚碛忻利惿聿牡闹R,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窈窕身材可以通過按摩達到
窈窕性感的身材是每個愛美的女孩子都想要的,每天單靠節(jié)食還有運動來減肥保持身材是不行的,那么如何讓自己達到窈窕性感的身材呢?中醫(yī)們常說按摩可以減肥,這是真的嗎?
腿部
目的:消除羅圈腿,緊實大腿曲線。
用雙手由足跟拿捏到尾中穴處,由下道上共捏10次。用拳頭在小腿處由下往上不停的滾揉,要滾19次。雙手握住腳脕,向上做緊衣松的扼手法,一直到膝蓋,共做4次。
腰腹部
目的:消除腰腹部贅肉,使腰腹更平坦。
坐姿,以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從胃部開始向左下方搓揉,經小腹、右腹還原于胃部為一次,共按摩36次。然后,以右手叉腰,左手按摩36次,方法同上,方向相反。按摩時自然放松,輕重適度,過飽、過饑、極度疲乏或情緒不穩(wěn)定時都不宜進行按摩。
手臂
目的:消除手臂上贅肉,跟蝴蝶袖說byebye!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將雙手置于身體兩側并扶在椅子的旁邊。
將雙手手肘伸直并將臀部緩慢離開椅子。彎曲手肘但確保臀部不要接觸椅子,保持3秒鐘左右回復到1的姿勢。重復約5到10次。
胸部
目的:緊實胸部肌肉,加強支撐力,讓您的胸部越來越挺。
把雙手放在腋下,沿著乳房外圍作圓形按摩。雙手從乳房下面分別向左右兩方往上提拉,直到鎖骨的位置。把手放在乳暈上方,往上作螺旋狀按摩。
臀部
目的:防止臀部下垂,提高臀線。
赤腳放松站立。雙手置于腰后,四個手指合攏,手指用力向下推至大腿根部,再由下至上推到腰部。反復進行36次。手掌面置于臀部上方,按順時針方向分別在左、右臀部劃圈36次。雙手握拳,以拳心叩擊臀部,注意要用力均勻,有節(jié)奏地擊打2分鐘以上。五指自然并攏,指關節(jié)微屈,有節(jié)奏地用力拍打臀部,直至臀部放松為止。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寫的按摩讓你擁有美麗身材的知識,對于愛美的你是不是很有作用啊,相信只要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你一定知道了按摩的好處。按摩幾乎沒有副作用,這個冬天選擇按摩絕對不會錯呦。
冬天的氣溫比較低,人們的手腳也很涼,那么這么冷的天一定注意保暖,那么面對冬季手腳冰涼,我們應該怎么面對呢?大家又有什么小竅門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矶绢A防手腳冰涼的問題,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按摩腳部預防冬季冰涼
冬天寒氣十足,雖然已經穿的很多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女生常常感覺到手腳冰涼,常被小伙伴們嘲笑為冷血人士。中醫(yī)認為容易怕冷的人大多數都是陽氣不足的人,體內的陰氣大于身體里面的陽氣導致的。冬天的到來寒氣來襲,就會阻通經絡暢通,陽氣不足導致手腳冰涼,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全身畏懼寒冷。
穴位按摩
冬日手腳冰涼,可以試試自我按摩、熱熨穴位或叩擊經絡的方法,以助快速驅寒。
1)搓擦勞宮穴
勞宮穴位于手心部,雙手對搓,擦到手心微熱。
2)搓擦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腳底部,用手掌快速搓擦涌泉穴,直到有熱感為佳。
3)按壓氣沖穴
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此穴深層有一股動脈。按壓氣沖穴,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部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4)搓擦命門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因此,此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捎檬终普聘鶃砘啬Σ?,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每次3分鐘。
5)熱熨神闕穴
神闕穴在肚臍中,臍乃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可將雙手掌相對搓擦至發(fā)熱,相疊掌心對準并貼在神闕穴,每次5~10分鐘,每日1次。
6)熱熨關元穴
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它是人體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并且能大補元陽,故名關元。關元穴具有溫腎、散寒、益氣的作用。操作方法同熱熨神闕穴。
身體的不健康,多半是因為缺乏運動的關系,古時候的人們整日赤腳在田中勞作,腳底直接接觸地面,因而受到刺激,促進循環(huán),然后流汗喝水,完成了一個新陳代謝的正常循環(huán),發(fā)揮人體的治愈功能。所以,古代人的身體比我們現代人健康許多。
腳底按摩,就是依照刺激穴位的原理,來做治療的。
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者腺體的反射區(qū)帶,使其恢復原有功能,達到治療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醫(yī)學的一門傳統(tǒng)醫(yī)療方法。
我們的身體借著新陳代謝的作用,達到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的功能,散布在全身的淋巴系統(tǒng)、腎臟、大小腸、皮膚等,都是排除新陳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的主要器官,如果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則體內的廢物與毒素無法排除,身體自然就會不健康。
腳底按摩,能顯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qū),使得血液循環(huán)暢通,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和毒素,能夠使得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最終達到治療效果。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介紹的按摩預防冬季手腳冰涼的方法,相信大家只要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你一定對預防這個寒冷的冬天有了自己的小竅門,若果你身邊的小伙伴還不知道,那么抓緊時間告訴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