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禁忌_大年初一有什么禁忌
有哪些健康養(yǎng)生的禁忌。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就四季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年初一的禁忌_大年初一有什么禁忌”,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哪些?農(nóng)歷春節(jié)連假即將到來,歡歡喜喜過節(jié)之余可不是百無禁忌,其中更以初一當天的禁忌最多,那么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哪些呢?下面為您總結(jié)了大年初一的禁忌,看看吧。
1、早餐不能吃稀飯。有些習慣吃中式早餐的家庭,早餐一定要來一碗熱騰騰的稀飯,但在初一這天還是改吃一次干飯吧。因為古人認為只有窮人才吃稀飯,如果吃稀飯的會窮一整年,反之吃干飯就代表一整年都會很富有!
2、初一時記得不能喊著對方的名字叫人起床,因為這樣代表對方一整年都會被人催促做事情。
3、不能和在睡覺的人拜年。記得一定要等對方起床后才拜年,不然有一說是會害對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4、不可以煮新飯。古人認為初一要吃除夕夜剩下的飯菜,代表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都還有剩。
5、不可以在早上洗澡、洗頭、洗衣服。因為這樣才不會將財富和財運洗掉,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和初二,所以這兩天洗衣服的話會得罪水神。
6、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因為初一回娘家,代表會把娘家越吃越窮。
7、不可以拿掃把。習俗中初一是掃把的生日,如果拿掃把的話會招來霉運,如果一定得掃地的話也得從外面掃到里面。
8、不可以睡午覺或睡懶覺。如果在初一睡午覺不但會影響事業(yè)運,還會懶一整年。
9、不能吃藥。有一說是初一吃藥就會吃一整年,而且病痛也治不好,所以除非重病,不然盡量不要吃藥。
10、不能讓別人從自己口袋掏出東西。盡量避免讓別人直接伸手進自己口袋拿東西,因為這樣表示你未來一整年的錢財都會被別人掏走。
11、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俗以為打碎了器物,新的一年內(nèi)必有兇遇。一般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fā),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12、正月里忌遇殯葬事。遇之以為不吉,主是年有大災禍降臨。
13、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忌之兆,主有病災。
14、大年初一,俗忌拜年于床前。若受拜者臥床未起,必以為大不吉利,兆年內(nèi)將有病災。
15、婦女整日不許往別家拜年,又忌串門。俗稱之謂正月忌門。
16、刀、剪、斧之類,是有破壞作用的器具,初一日嚴禁動用。以避破、兇等事發(fā)生。否則,以為不吉,會有口舌或兇殺等禍事發(fā)生。忌動刀剪針線,恐有差錯,招致破、敗事,不吉。
17、正月初一,俗忌灑水、掃地、倒垃圾。謂之聚財。水、土為財氣,垃圾、糞便為肥水,灑掃、傾倒垃圾,恐把財氣掃走、倒掉,致使肥水外流。還將這一禁忌延長至初三、初四、初五。
18、大年初一,債主不許討債。俗以為這一天討債對信貸雙方均不吉利。
19、大年初一,忌給外人錢物。否則,以為這年會錢財外流,終至窮。
20、長輩給晚輩壓歲錢,金額必是偶數(shù),忌諱奇數(shù)。否則,以為不吉利。
21、忌外出購買食物。一般,也無人再售食品,俗以為是日購物,意味著其家窮苦而無儲蓄。
22、大年初一,忌諱六禽、牲畜闖入別人家門。
23、過年忌殺生。否則,以為會有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發(fā)生。
24、過年死人,為大不吉。一般雖是這天病故,也要謊稱是初二日死的。
25、忌說不吉利話。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
26、啼哭兆示疾病、兇禍,故忌之。
27、忌諱在別人家就餐。
28、大年初一有吃餃子的習俗。下餃子時忌下破。否則,以為不吉利。有下破餃子的,要說掙了,而忌說破了。
29、忌吃烤饃。否則,對眼睛不利,或會出火毒。元宵節(jié)后才吃。否則,以為會導致家貧。
30、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大年初一有什么禁忌,以上就是為您總結(jié)的內(nèi)容,供參考。
擴展閱讀
大年初一禁忌
1、大年初一禁忌有早餐忌吃稀飯和葷食
過去的傳統(tǒng)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2、大年初一禁忌有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起床以后還得走親戚拜年,如果你家有親朋好友喜歡睡懶覺,那就千萬別那么勤快去太早。因為又有一個忌諱說,如果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3、大年初一禁忌有不要說不吉利的話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因此,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說不吉利的話,要多說寫吉利的話,如“恭喜發(fā)財”、“財源廣進”“金榜題名”等。
4、大年初一禁忌有不要喝醉
大年初一,全家人團圓在一起,不免要喝酒助興,但千萬禁忌喝醉啊。喝醉后胡言亂語、酒后失態(tài),還有可能酒后嘔吐,把屋里弄臟,給新年的氣氛帶來不好的印象。加之,春節(jié)親戚來往多,被別人知道了影響不好啊。
春節(jié)后排毒吃什么食物
1、春節(jié)后排毒吃海帶
海帶的碘化物被人體吸收后,能加速病變和炎癥滲出物的排除,有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促進有害物質(zhì)排泄的作用。同時,海帶中還含有一種叫硫酸多糖的物質(zhì),能夠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并把它們排出體外,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正常含量。
2、春節(jié)后排毒吃蘋果
蘋果含有豐富的果膠,這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從人體系統(tǒng)中去除食品添加劑和金屬殘留物。
3、春節(jié)后排毒吃甜菜
甜菜有助于肝臟的解毒功能,緩解膽汁類疾病(如黃疸、肝炎、食物中毒、腹瀉和嘔吐)。甜菜也被稱為“血液凈化器”和“血液建筑工”,因為它有助于紅血球的再生和恢復,并向人體供應新鮮的氧氣。
4、春節(jié)后排毒吃木瓜
木瓜的熱量低木瓜的熱量低,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所含的木瓜酵素不僅可分解蛋白質(zhì)、糖類,更可分解脂肪。木瓜能促進新陳代謝,整腸助消化,讓你的小肚子越來越平坦哦,而且木瓜還有神奇的豐胸功效呢。
春節(jié)飲食原則
1、春節(jié)飲食原則有肉食可選擇兔肉
逢年過節(jié),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繽紛、琳瑯滿目,卻難覓主食的蹤影。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說,這種飲食結(jié)構(gòu)是不合理的,應該注意主食的攝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簡單化、定量化和雜糧化。
2、春節(jié)飲食原則有零食以開胃降火為主
零食豐富是節(jié)日后生活的另一突出特點。由于正餐食物多以油膩為主,所以應選擇開胃、降火、祛燥的零食,如話梅、薄荷等,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
3、春節(jié)飲食原則有飲品喝茶更有益
節(jié)日期間少不了飲酒助興,但是切不可開懷暢飲,因為飲酒過度容易誘發(fā)疾病,甚至釀成悲劇。飲茶可以增味添趣,益于身心。尤其是吃了豐盛的佳肴之后,喝一杯茶,可以促進消化,讓口爽心暢。
4、蔬菜顏色越深越好
春節(jié)后,市民如果攝取的新鮮蔬果類不足,再加上運動量減少,會有便秘或排便不順的情況發(fā)生。所以,在享受美食與團圓氣氛的同時,請記得多吃蔬菜和水果。至于蔬菜的選購原則,則是顏色愈深愈好。
大年初一怎么迎財神
1、大年初一怎么迎財神
可以在家中的神位前或客廳擺好香案。 吉時打開大門,點燃香燭、焚化元寶,向著神案一字一字口念疏文,讀畢,手持五枝檀香出大門外,向正西方三拜奉請,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將疏文連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上)。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2、迎財神的注意事項
人有誠心,神靈感應,感而不應,是為有病。人有誠心,神靈感應,至誠感神,精誠必應。接財神應該很靈驗的,之所以財神接不來、不靈驗,皆因沒有做好注意事項。
財神忌污。財神要保持神位及香案整潔接,應該沐浴凈身,穿上整齊的新衣。財神不入暗堂。環(huán)境要燈火通明,等吉時一到,便開始燃燭點香,誠心參拜。 注意接財神疏文的規(guī)范性。疏文的焚化必須從文首開始向著尾端焚化。
3、迎財神的概述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同時財神分為2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道教賜封并不稱為財神,而是在所官職上加封神明。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
佛教里也有財神: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F(xiàn)代,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還推出了網(wǎng)絡財神和電子財神等。目前,我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七位,分別是:端木賜(子貢: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晉商)、關公(關帝閣)、比干(文財神、冀商之祖)、趙公明。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迎財神的傳說
據(jù)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
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里想連香燭都舍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么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
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fā)發(fā)善心給這叫花子一點施舍??韶斏駹敳焕聿?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么好將錢賜給叫花子呢?
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huán),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huán),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fā)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花子,氣得大發(fā)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后,數(shù)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fā)財?shù)摹?/p>
迎財神的由來
農(nóng)歷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習俗,盛行于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接的這位“財神”多指趙公明。因其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diào)遣。沾光于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他便成了盼望發(fā)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傳說中,趙公明常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在舊時人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搶在前頭迎接他。舊時,一般商店除夕做完生意便放年假,至初五接過財神,才開門營業(yè),稱為開頭盤。
此外,有人打聽到這位尊神的生日是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軋初五的“鬧猛”,而是改在“財神誕日”悄悄備辦盛祭,指望他從后門進來享用。在道教傳說中,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為三月十五日(亦有稱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于神誕之日到道觀中奉祀財神,祈求五谷豐登,財源亨通。
導讀:廣西大年初一吃什么?廣西壯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到節(jié)日都會隆重慶祝一番。春節(jié)更是他們的大節(jié)日。廣西春節(jié)吃什么?小編給您介紹,廣西大年初一吃什么。
甜食必不可少
廣西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廣西的飲食文化異彩紛呈,每個地方春節(jié)都有各自特色的菜色。
油炸粑粑
油炸粑粑,俗稱麻圓粑粑,色香味俱全的麻圓是用上等糯米碾細,加入水淀粉、砂糖、伴均發(fā)酵,然后揉成小團置入糖油中炸至金黃色,出鍋后淋上芝麻,串成糖丸子而成。入口松香酥軟,甜而不膩;其外硬內(nèi)軟,外脆內(nèi)粘的極性反差,還有油炸食品的清香再加上芝麻的天然香味混在一起,甜甜的,香香的。桂林人特別喜歡在春節(jié)吃油炸粑粑。
年糕
南寧人制作年糕要先將浸透的糯米加水磨成漿,濾成濕米粉,把紅糖熬成糖水與濕米粉攪拌成較稠的粉漿,盛入抹過生油的銅托或銻托(蒸年糕用的盛器),放入沸水鍋中蒸熟,取出后再在糕面刷上一層生油。年糕寓意節(jié)節(jié)高,長輩在春節(jié)都會讓孩子吃年糕,希望他們學習進步。
粽子
廣西的粽子無論從外觀還是口感都非常獨特。每個粽子少說都有一兩斤,像嬰兒的小枕頭,面一層一層地裹著糯米、綠豆、豬肉,打開棕葉,粽子的香味彌漫著整個屋子,讓人哈喇子直流。橫縣枕頭大粽最有名氣,有板栗肉粽、綠豆肉粽、飯豆肉粽、蝦米粽、蟹肉粽、臘腸粽、牛肉粽等等。蒸著吃、煎著吃、炸著吃調(diào)配不同口味的醬料,就能輕松滿足全家人的喜好。
除了以上甜食,廣西人大年初一還會吃到以下菜色。
白切雞
過年雞不可失,春節(jié)永遠少不了雞肉的身影,無論冷盆里的白斬雞、醬油雞、油蔥雞在南寧,光是一只雞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菜式。
炒粉利
粉利是將浸透的大米加水磨成漿,濾成濕米粉,蒸熟后搓成各種形狀再揉搓至有韌性。蒸熟的粉利晾干后,用冷水浸泡以防干裂。食用時切成片,配以各種肉類制成炒粉利、粉利湯,或下火鍋燙粉利,粉韌爽口,味道鮮美,是過年時家人聚餐的美味食品。
紅燒肉圓
過年吃肉丸,寓意著團團圓圓。肉丸以瘦豬肉和豆腐為主料,輔之以生姜、蔥花、麻辣鮮等佐料,將豬肉剁碎,混合豆腐揉成球狀,然后放進油鍋油炸即可。外脆里嫩,吃完口留余香。
冰糖蹄髈
每逢年關的時候,豬蹄兒都特別好賣。小編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過年要啃豬蹄兒,聽老一輩人說:過年了,啃豬蹄兒是要給來年有個撓頭(撓是指往回賺錢的意思)。買豬蹄兒還有一規(guī)矩,就是一定要買豬的前蹄,因為前蹄是往回撓,后蹄是往后蹬。熱騰騰、軟乎乎的蹄髈一上桌,筷子就從四面八方戳了過來,鹵汁紅亮,軟糯如膠。
香芋扣肉
大年初一,廣西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就是香芋扣肉了。芋頭要用廣西特產(chǎn)的荔浦芋,春節(jié)期間正是吃荔浦芋頭的好季節(jié);扣肉要選肥瘦兼半的五花肉,用醬汁蒸得軟香四溢。吃完扣肉,一家人團團圓圓,富富貴貴。
素爆炒漓江蝦
素爆炒漓江蝦是桂林典型的風味菜。以桂林漓江里的河蝦為原料加入少許桂林三花酒爆炒而成。由于漓江水清冽,漓江蝦肉質(zhì)細嫩純正,原汁原味,使本菜肴色澤鮮紅如寶石,口感穌脆嫩爽,香而不濃,從中尚可品嘗出漓江水的清純與甘甜。
禾花魚
全州縣的禾花魚是把它用酸水、鹽煮過,放在火爐上烘干,吃時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咸辣適宜,肉質(zhì)細膩,魚刺松軟、味道濃厚。
以上是為您整理的臺灣大年初一吃什么,供您參考。
導讀:大年初一早上吃什么?作為春節(jié)的第一餐,很多地方的習俗不一樣。相信你也很好奇大年初一早上吃什么,一起來看看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食物吧!
大年初一早上吃什么?
1、餃子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2、湯圓
大年初一,全家人要一起吃湯圓。用薺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四種餡料做成的四喜湯圓是揚州人大年初一早上最喜愛的,取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
3、乾飯
過去的傳統(tǒng)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
4、萬年糧
廣東部分地區(qū)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jié)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芡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5、湯果
寧波人都知道正月初一要吃湯圓,其實,老寧波人在正月初一的第一餐早飯吃的并不是湯圓,而是湯果。湯果是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圓球,寧波常常將其做成漿板湯果,簡而言之,湯果就是類似于沒有餡的湯圓。
6、蒸年糕
湖南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據(jù)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jié)食品。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7、糖水
在寧德,大年初一早上是吃素的。全家人要早起,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杯用紅棗、花生等泡好的糖水,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而春節(jié)期間,如果你到寧德人家中做客,他們一定會熱情地為你泡上一杯糖水,讓你新的一年也甜甜蜜蜜。
8、雞湯
湖北有的地方春節(jié)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9、長壽面
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早餐要吃長壽面,討年有長頭,人能長壽之彩。面以手工做的土面為佳,下面再臥兩個雞蛋,也叫雞子索面。
10、羹和粽子
在農(nóng)村,人們還有吃羹和粽子的習慣,所謂羹粽里頭吃,羹、粽是耕、種的諧音,吃年羹是年年有羹,耕作順利的象征,吃粽子,是為了討年年年有種,有種有收的吉兆。
大年初一是什么生肖
1、大年初一是什么生肖
根據(jù)六十甲子納音,2017年丁酉年生(1957、2017)大年初一五行屬山下火命。獨立之雞。
為人好春風,多情重恩,利官近貴,除年勞碌,身閑心苦,晚景家道興隆,女人具清秀命格,伴夫伴財,老歲吉昌。
2、生肖是什么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屬相,是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jù)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tǒng)存在。最早記載與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xiàn)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tǒng),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F(xiàn)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jié)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
3、生肖的來歷
天乾地刊,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采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shù)。
十二生肖的產(chǎn)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huán)往復。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年又有觀天者發(fā)現(xiàn)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fā)現(xiàn)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fā)現(xiàn),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shù)。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大年初一的來源
《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chǎn)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
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xù)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nóng)時和便于統(tǒng)計,規(guī)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jié)[1]。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俗稱陰歷年。
大年初一的習俗
1、開門炮仗。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拜神。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
3、吃齋。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后,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fā)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