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由來及傳說
夏季的季節(jié)特征及養(yǎng)生方法。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xué)是健康的法寶!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如何分辯關(guān)于四季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年夜飯的由來及傳說”,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導(dǎo)讀:除夕夜每家每戶都要吃年夜飯,但為什么要吃年夜飯,你知道嗎?年夜飯的由來一定要了解,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年夜飯的由來及傳說,帶你了解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年夜飯!
年夜飯的由來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稱年夜飯,也叫團圓飯。這時家庭成員要盡可能地齊全,許多遠在外地的家庭成員也總要在年夜飯之前趕回家中,因此這頓年夜飯又稱團年。
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xí)俗。舊時,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zhì)量和內(nèi)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yù)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關(guān)于年夜飯來歷的傳說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guān)于人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兇惡怪獸,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驚恐,村村不安。大伙兒只得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的傷害。時間長了,人們發(fā)現(xiàn)年雖兇猛,卻也害怕三樣?xùn)|西:一是鮮紅的顏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聲響。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備這三樣?xùn)|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
到了冬天,兇惡的年快要出山進村侵擾了,村里的人相互約定,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涂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覺,在家里敲敲打打,到處發(fā)出巨大的聲響。夜深了,年竄到村口,只見處處紅色,處處光亮,兼之巨響遍傳,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里,從此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qū)逐兇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這是一個多么不易得來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們總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進村侵襲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xí)俗就形成了,為了慶祝過年,過年吃年夜飯的習(xí)俗也就流傳下來了。
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qū)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吃年夜飯為什么要閉門?
江南每年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大門關(guān)起來,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飯后,就要將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凈,再打開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這規(guī)矩習(xí)俗據(jù)說是為了哄騙鐵拐李而傳下來的。
原來吃年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開著大門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間疾苦,于是派鐵拐李在此時下凡查看。鐵拐李是個跛腳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間吃年飯的時候,提著籃子跛著腳沿街到各家乞討。討完飯,他把討來的東西提給玉皇大帝看,誰家窮,誰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據(jù)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關(guān)神仙讓他一年遭幾次災(zāi),不要太富;窮的,則讓他發(fā)幾次財,不要太窮了。
這事兒慢慢傳到了人間,有一戶人家,比別人都奸,很快想到了應(yīng)對之策。吃年飯時,把大門關(guān)得緊緊的,家人誰也不準(zhǔn)大聲說話,等鐵拐李來討飯時,他家年飯已經(jīng)吃過,打開大門時,桌上空空蕩蕩的,無以施舍給鐵拐李,鐵拐李一看,這家夠窮了,連年飯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門口放上幾個元寶就走了。
這下,這戶人家便發(fā)了,但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別家也看出了他家發(fā)財?shù)脑?,便都跟著學(xué)起來。誰知道鐵拐李見家家都關(guān)著門吃年飯,便知人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他的任務(wù),就不再到人間來討飯察貧富了??墒顷P(guān)著大門吃年飯的習(xí)慣,卻從此流傳下來。
延伸閱讀
導(dǎo)讀:年夜飯是什么?農(nóng)歷除夕的晚上,全家人都會坐在一起吃年夜飯。那么年夜飯是什么?年夜飯的來歷,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年夜飯是什么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nóng)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這一天人們準(zhǔn)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親密。
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緊密。在除夕的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 ,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 ,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guān)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
我們對年夜飯的重視,也就是對傳統(tǒng)的重視,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xí)俗。舊時,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zhì)量和內(nèi)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yù)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爾雅釋天》中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把年當(dāng)作收獲的象征,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這種慶祝的活動也就成了年夜飯。
除夕之夜的大街流光溢彩,千姿百態(tài)的禮花在節(jié)目的夜空綻放,家家懸掛著火紅的對聯(lián),戶戶都飄出年夜飯的香味。 吃年夜飯時,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魚,取年年有余之意。在我國南方,魚是整個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來擺擺樣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
年夜飯菜譜主要講究名稱吉祥如意,菜做出來要色香味俱全。在人們眼中的年夜飯是團圓飯,預(yù)示著新一年的開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點馬虎。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大門關(guān)起來,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飯后,就要將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凈,再打開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
以上就是一些年夜飯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年夜飯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
年夜飯的風(fēng)俗
1、年夜飯的風(fēng)俗之吃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xí)慣已經(jīng)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qū)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2、年夜飯的風(fēng)俗之吃餛飩
新年吃餛飩?cè)∑溟_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jié)束了混沌狀態(tài),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年夜飯的風(fēng)俗之吃長面
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yù)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搟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開始用案板搟面,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干面、素面、葷面、掛面。
4、年夜飯的風(fēng)俗之各地習(xí)俗
如四川、重慶地區(qū)的人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湯圓。用自制的湯圓粉或市場上出售的干湯圓粉制成各種餡心的湯圓,潤甜可口。
湖南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jié)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豐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節(jié)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xué)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dāng)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荊州、沙市一帶,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年夜飯的美食食譜
1、松仁玉米
材料:玉米一根,紅蘿卜1/3根,松仁60克,牛奶3湯匙。
做法:玉米取粒,紅蘿卜切和玉米大小差不多的丁,下開水焯熟后撈出備用;松仁炒香,我喜歡炒到有點焦黃色,這樣的松仁很香,不過就是顏色沒那么好看,童鞋們輕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炒到自己喜歡的成色即可。
備好所有材料準(zhǔn)備開炒,鍋里放入半湯匙油,倒入紅蘿卜玉米,然后倒入松仁,炒勻后,倒入牛奶,同時撒入一點點鹽,翻炒至牛奶變干即可。
2、蘿卜燉牛腩
材料:牛腩,白蘿卜,鹽 ,花椒,八角,姜片。
做法:牛腩用水泡去血污清洗干凈,切成大塊,加點蔥段與姜片焯水后撈出備用。準(zhǔn)備配料,老姜切成大片,八角兩枚,花椒少許,白蘿卜去皮切滾刀塊備用。砂鍋注入足量水,放入牛腩、姜、蔥、花椒、八角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煲3小時,放入白蘿卜塊煮開,轉(zhuǎn)小火30分鐘,調(diào)入鹽關(guān)火即可。
春節(jié)吃年夜飯的由來
年夜飯來歷的說法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xí)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年夜飯來歷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辭歲之風(fēng)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dāng)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接著就是守歲。西晉周處的《風(fēng)土志》說:“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痹S多詩人都有吟詠守歲的詩句。孟浩然寫道:“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倍鸥σ苍?“守歲阿戎家,椒盤以頌花?!钡募丫?把守歲的樂趣寫得活靈活現(xiàn)。
除夕的來歷及年夜飯的意義
1、除夕的來歷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jù)《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qū)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jié)令的由來。據(jù)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撰著的《風(fēng)土記》等史籍。
2、年夜飯的意義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zhǔn)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jiān)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xiàn)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guān)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3、年夜飯怎么吃才健康
多樣選擇均衡膳食,針對在飯店吃年夜飯時,如何點好菜品,吃出營養(yǎng)健康的問題,大家可以按照一個比較簡單的原則進行搭配,即盡量選擇顏色豐富多彩的食材進行搭配,因為五彩繽紛的食材擁有各自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可以讓我們的餐桌色、香、味俱全。
由于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營養(yǎng)過剩的問題,再加上節(jié)前聚會不斷,不少營養(yǎng)專家都建議,年夜飯和春節(jié)期間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不妨選擇一些素食。素食并不代表寡淡無味、品種單一,而是包含著很多豐富的種類。大家可以在節(jié)日期間品嘗一些滋補養(yǎng)生的菌菇、清熱去火的水生植物、富含纖維的新鮮筍類、豆以及豆制品、種類繁多的葉類菜、根莖類和谷物,從每一大類中選擇幾種,就可以吃到既營養(yǎng)豐富又均衡的膳食。
年夜飯的健康飲食原則
少油膩,減熱量。
葷素1:2搭配比較恰當(dāng)。葷菜應(yīng)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魚、兔肉、羊肉、鵝肉、鴨肉等;素菜應(yīng)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芥菜、菠菜、鮮菇類、藻類等。這類蔬菜有利于消除體內(nèi)的自由基,增加腸胃蠕動,將動物蛋白在體內(nèi)代謝所產(chǎn)生的廢物排出。少用油炸、油煎,多用汆、煮、拌、烤或清蒸,這樣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更可減少食物的油膩感和重口味。
少調(diào)味,現(xiàn)原味。
自己熬的高湯,其鮮味和營養(yǎng)是各種人工調(diào)味品所不能取代的。通常作為高湯的材料有豬骨、雞骨和魚骨。豬骨熬湯汁較濃,適合做濃湯。魚骨熬湯汁帶腥,只宜料理海鮮。只有雞骨頭熬湯可濃可淡,色清味鮮,最適合用于做菜。高湯無論是用來煮火鍋,還是炒菜用的調(diào)味料,都很方便,而且健康又天然,甚至不必再用人工調(diào)味料。
過年的傳統(tǒng)美食有哪些
麻糖,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jù)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米餅,農(nóng)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xí)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jīng)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fēng)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餃子,北方小年晚上習(xí)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fēng)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yīng)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導(dǎo)讀:福建年夜飯吃什么?福建人很懂吃,而且每個地方的特色都不一樣,年夜飯是福建各地的美食展覽會。跟著小編,看看福建年夜飯食譜吧。流口水了都!
福建年夜飯菜譜
福 州:太平燕和年糕
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眾多祭品中最常見的就是馬蹄和年糕。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后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
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這說的就是太平燕。以肉燕加鴨蛋烹調(diào),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有平安之意。
年夜飯,老福州吃起來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菜肴中則第一筷要吃俗稱為皇帝菜的菠菜,以表示青嘴平安,第二筷喝豆腐湯,因為豆腐越吃越有,表示一家生產(chǎn)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夾魚,表示年年有余。
廈門:吃血蚶堆蚶殼
血蚶是廈門的年夜飯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事實上,吃血蚶與中國古代的貨幣有關(guān)系。古代的時候,貝殼就是貨幣,就是錢的象征,廈門人將血蚶作為年夜飯席上的一道必備菜肴,正是因為這個象征意義。 但是,單單把血蚶吃下肚子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殼。一般情況下,吃完的血蚶,殼不會扔掉,都會把它們掃成一堆,一起放進床底下。如此這般,一直到大年初五,再收拾起來這代表著來年會旺財。
血蚶肉味甘咸、性溫,入脾、胃、肝經(jīng);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散結(jié)消痰之功效;用于癥瘕痞塊、老痰積結(jié)等癥;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癥。
冬季正是血蚶最肥美的時候,吃血蚶,配以三參醬(即辣椒醬、梅膏醬、酸醋),再加糖和香菜等物,實在是十分可口的時鮮。
泉州:圍爐不可少了海蠣
海蠣于泉州人來講,就像東北人飯桌上的酸菜,四川人飯桌上的辣子,普通,日常,卻不可缺少。閩南人過年,有圍爐的習(xí)俗,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火鍋?,F(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好了,火鍋食材也五花八門,但無論花樣有多少,海蠣一定是不可缺少的一樣食材。
海蠣干可以用來煮鍋底,入味提鮮;鮮海蠣則直接下鍋,由于海蠣富含鋅,有海中牛奶之稱,煮過之后,火鍋湯變得白嫩鮮香,還帶著一絲微微的甜味,是當(dāng)?shù)貗D女坐月子的必備補品。
漳州:菜不可切斷
漳州除夕宴席上的佳肴,數(shù)字要吉祥,一般是十二樣,而每道萊都要有好的涵義。如魚象征生活富余,豬肝表示官運亨通,豆腐說會發(fā)家致富,韭菜是韭菜春,長久幸福。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鮮菠菜、芥菜、或厚皮菜,也叫做長年菜,不許切斷,撕成一條條,燙熟了,囫圇吃,可長命百歲,也含有不忘本之意。
莆 田:開席第一道菜 燜豆腐
在莆田,燜豆腐是年夜飯開席的第一道菜。豆腐營養(yǎng)豐富,莆田人愛吃燜豆腐,特別是離鄉(xiāng)的游子,回鄉(xiāng)時對這道莆田特色美食更是情有獨鐘。
做燜豆腐,要先將鹽鹵豆腐捏成豆腐泥。其配料:素料主要是包菜、芹菜、香菇、筍(冬筍或萼筍)、蔥、芫荽、胡蘿卜等,要切細,以及適量植物油、醬油、精鹽、味精和碾碎的炸花生等。葷料來源較廣,如瘦豬肉、干蝦肉、蟶、海蠣、干貝等。
南 平:好彩頭菜肴不可缺
南平一桌年夜飯,一般有16道或18道菜,這是根據(jù)閩北人的習(xí)慣而設(shè),16意指要順,18就是要發(fā)。十幾道菜式中,年糕、太平燕、湯圓、魚等這些好彩頭的傳統(tǒng)菜肴不可或缺。
此外,更為特別的是,在閩北農(nóng)家,每年都會自家釀糯米紅酒,且山鄉(xiāng)特色更為明顯:冬筍、野菌、泥鰍、野菜煲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編也是南方人,離福建也不遠,是不是得交一個福建朋友蹭頓飯吃呢!太誘人了這些菜!
導(dǎo)讀:上海年夜飯吃什么?上海是個時尚的大城市,但是,對于傳統(tǒng)的年夜飯習(xí)俗,還是被代代傳承。小編帶大家了解,上海年夜飯吃什么。
上海年夜飯吃什么?
小編一直覺得,上海是個精致的城市,對什么事情都做得講究,傳統(tǒng)的年夜飯也不例外,來看看上海人的年夜飯多講究吧。
四喜烤麩
所謂烤麩即是靠夫,寓意家里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上海人最常做的就是四喜烤麩,烤麩、香菇、木耳、花生米,就是四喜,菜色濃郁,醬香入味,口感層次豐富。不過如今配料也是越來越隨意,也可以加上筍子或者豆芽、茶樹菇之類的,做成雙喜八喜等等,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素菜。
八寶鴨
八寶鴨是上海地區(qū)的經(jīng)典菜,屬于滬菜、蘇菜。八寶鴨是用帶骨鴨開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里,再以玻璃紙蒸熟,鴨形豐腴飽滿,原汁濃香突出,出籠時再澆上用蒸鴨原鹵調(diào)制的蝦仁和青豆,靈的來。
蔥油海蜇頭
上海人年夜飯中的必備冷菜,用蔥、油熬出來香氣四溢的蔥油,再放入提前泡好的海蜇,雖然做法簡單,但是熬制蔥油可是并不容易,必須控制好火候才能熬制出好吃的蔥油。
原料:海蜇頭150克,香蔥末25克,醬油15克,白糖適量,味精2克,香麻油10克,精制油15克。
做法:
1.選用隔年腌制的海蜇頭,洗去泥沙,放清水里浸泡5-6小時,再沖洗干凈泥沙,順著蜇瓣切成小片,用沙濾水沖數(shù)小時備用。
2.蔥末放小碗內(nèi),精制油入鍋燒熱,沖入蔥末碗內(nèi),使蔥末發(fā)出香味,即成蔥油。
3.將海蜇頭濾去水,放大碗內(nèi),注入80℃的沸水燙一下,立即將沸水潷干,趁熱加醬油、白糖、味精拌勻,再淋入香麻油、蔥油裝盤。
熏魚
上海人年夜飯菜單中,熏魚少不了。上海人習(xí)慣用青魚中段來做熏魚,去頭去尾,片成1cm厚的薄片,入滾油炸透,至金黃出鍋,放入調(diào)好的醬油中浸幾秒,待味道吃進魚肉中即可撈出,口味兼具鮮、甜、香、濃、脆。
全家福
在上海小孩的記憶里,年夜飯里少不了還有一碗全家福。里面的食材多得不可思議:肉圓、肉皮、冬筍、熏魚、黃芽菜、線粉雖然每家人放的東西多少會有些不同,但有樣?xùn)|西一定會有--那就是蛋餃。因為蛋餃形似元寶,顏色金黃,所以也有著發(fā)財?shù)拿酪狻?/p>
八寶飯
上海人過年必吃八寶飯。各地的配方大同小異,上海的標(biāo)配有糯米、桂花、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再佐以糖、油等調(diào)味,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寓意圓滿美好。
年糕
上海人平時本就喜好吃年糕,過年更是不例外。寓意年年高(糕)的年糕適應(yīng)了各式各樣的烹飪手法,排骨年糕、年糕湯、炒年糕,每一道都老有腔調(diào)啦!
蛋餃
蛋餃?zhǔn)巧虾H诉^年必吃的,年夜飯最后一大鍋的湯里必有蛋餃,取它長得像元寶的好彩頭。正宗的上海蛋餃,是在灶批間里,用鐵勺做出來的。小年夜,昏黃的燈光下,一只煤餅爐子,風(fēng)門關(guān)得很小,爐口的火只見一點暗紅。
先用火將鐵勺燒熱,放入板油熬一會,第一次熬,要讓鐵勺吃透油,往后,就方便了。等鐵勺燒熱,熬出油后,將板油取出。臽一調(diào)羹蛋液,倒入勺內(nèi),隨著滋滋的聲響,輕輕地轉(zhuǎn)動手腕,讓蛋液鋪滿勺底。然后,不用等到蛋液完全凝固,即可挾起一小團肉糜,放在勺子中央,等到邊上的蛋液凝固,用尖筷子小心地挑起一邊的蛋皮,掀起后,蓋上肉糜,同時順勢側(cè)翻鐵勺,讓尚末凝固的蛋液流到蛋餃邊上,合攏兩面,凝固即可。
春卷
過年的餐桌上如果有肉絲薺菜春卷應(yīng)景,似乎是很有面子的事。一般都包薺菜肉絲或黃芽菜肉絲餡,包成一只只小枕頭的模樣,入鍋油炸至金黃色,跟醋上桌,吃得吱溜吱溜,這是上海人年夜飯上覺得很幸福的事。
鰻鲞
鰻影高懸,鲞味四溢,是上海人春節(jié)最有味道的寫真,鰻鲞本是江浙沿海一帶的風(fēng)味,卻因早期大批江浙移民在上海的定居,逐漸成為上海人過年餐桌上根深蒂固的 一道美食,凌厲西風(fēng)吹過的鰻鲞,上鍋清蒸25分鐘,不需任何調(diào)味,鮮味渾然天成;取出冷卻后,手撕成寸條,即成一道極其惹味的佳肴。
每道年菜都飽含著上海人對過年的美好期盼,有機會小編也要去上海體驗這精致的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