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說蔬菜 田間話耕耘
清明時節(jié)養(yǎng)生常識。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如何分辯關于四季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清明說蔬菜 田間話耕耘”,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根據(jù)清明節(jié)氣期間的氣候特點,應抓緊做好瓜豆類蔬菜的育苗定植和大棚蔬菜的田間管理。
播種、育苗:黃瓜、甜瓜、晚熟瓠瓜、菜瓜、豇豆、扁豆、蔓性菜豆、空心菜、莧菜、芹菜、豆薯、小白菜等露地直播;生姜催芽;晚辣椒、夏萵筍、夏甘蘭露地育苗。
栽植:露地栽植的蔬菜有黃瓜、西瓜、甜瓜、菜瓜、冬瓜、南瓜、西葫蘆、苦瓜、晚瓠瓜、絲瓜、番茄、茄子、辣椒、矮菜豆、豇豆、豆薯、茭白(雙晚茭)夏萵筍、空心菜等。
田間管理:塑料大中棚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西葫蘆,4月中下旬后棚內(nèi)要晝夜通風,春甘蘭、春萵筍,越冬蘿卜要清溝排漬;洋蔥、大蔥、大蒜應追化肥和及時摘苔;胡蘿卜、蘿卜間苗、追肥;冬播花菜在花球生長期保持10-20℃,噴灑硼砂液;春大白菜噴灑磷酸二氫鉀液;露地春黃瓜深中耕、排濕、增溫;塑料大棚春西瓜通風降溫、澆水保果、摘心、人工授粉;豇豆防漚根、整枝摘心;菜豆施肥、中耕松土;馬鈴薯追肥培土。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止茄果類猝倒病、疫病、灰霉病,春大白菜霜霉病、軟腐病、炭疽病,瓜類霜霉病及黃守瓜,瓜蚜、黃曲條跳甲等;豆類角斑病及美洲斑潛蠅、蠶豆象、菜蚜、地下蟲等;防止老鼠咬食所播的種子。
采收:采收萵筍、甘蘭、菠菜、芹菜、白菜苔、小白菜、花菜、韭菜、蒜苔、豌豆;塑料大棚早熟栽培采收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西葫蘆。
延伸閱讀
中秋是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加大,人體新陳代謝漸緩,容易引起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會有皮膚干燥、腹瀉、便秘、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那么,
中秋有哪些基本原則呢?
飲食宜忌
中秋節(jié)前后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汽,在飲食上,應少食辣椒、蔥、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同時應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食品。體弱的老人還可以多喝一些粥來益胃生津。
中秋節(jié)期間,應注重飲食平衡,以保證營養(yǎng)全面。專家提示,不宜過量食用寒涼瓜果,以免造成腹瀉,同時,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防造成大便干結等癥。
咋吃月餅
螃蟹和月餅是節(jié)日期間的經(jīng)典美食,但食用不當會有害健康。專家指出,普通人吃月餅應有所節(jié)制,若暴食過量,有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出現(xiàn)劇烈腹痛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不超過半塊月餅,兒童和老人酌情削減。
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喜食的佳品。但螃蟹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動物,蟹的體表、鰓部和胃腸道均沾滿了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食用時一定要認真對待,如果吃蟹不注意衛(wèi)生,會使人致病甚至中毒。所以,吃
螃蟹要注意:
忌吃生蟹:
螃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吃蟹要蒸熟、煮透,一般開鍋后再加熱30分鐘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忌吃死蟹:
死蟹體內(nèi)的細菌會迅速繁殖,擴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產(chǎn)生大量有害物質,吃死蟹可能誘發(fā)嘔吐、腹瀉。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不宜購買。
忌吃久存熟蟹:
存放的熟螃蟹極易被細菌污染,因此,螃蟹宜現(xiàn)燒現(xiàn)吃。萬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凈、通風的地方(最好是冰箱中),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忌吃太多:
蟹肉性寒,不宜多吃。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瀉。一般吃蟹一至兩個即可,吃完蟹后最好喝上一杯姜茶祛寒。
春季氣候變化多端,因時制宜地進行預防保健,可有效地減少春季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
1、著裝適宜
因為春季氣候時冷時熱,氣候變化極為頻繁,因此應當避寒風,天氣稍暖時不要急于脫掉棉衣,要著裝適宜,注意保暖,以防外邪的侵襲。
2、早睡早起
春天宜早睡早起,不要戀床,以免久睡越發(fā)困倦,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春眠太久,容易加速腦血栓的形成。
3、控制房事
春季來臨時,萬物復蘇,對于人來說,**能力也有增強趨勢,因此,切忌因房事而興奮過度,否則,對身體健康不利。
4、防止瘟疫
春季萬物蘇醒,生機無限,種種病毒、微生物的活力也增強,是春季呼吸道疾病的好發(fā)季節(jié),要注意開窗通風,注意防寒,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抵抗春季呼吸道傳染病的能力。
5、調理飲食
春季的飲食調理至關重要,宜甘甜少酸,飯不宜過飽,酒不可過量,年糕米團不宜多食。春日進補以補肝為主,當歸豬肝湯、枸杞豬肝湯、韭黃炒羊肝等,均可根據(jù)各人喜好選用。
6、適時外出
春季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空氣新鮮,萬象更新,宜多到戶外活動,到山青水秀的郊外旅游,心情舒暢,心胸開朗,肝氣條達,有利于身體健康。
風俗: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禾谷開始成熟。諺云:“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泵耖g則有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
起居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豆茏印分杏涊d:“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立秋時,天氣仍然很熱,但是已沒有夏天的溫度高,秋天的氣候特點為干燥。按照中醫(yī)理論,立秋后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在這個節(jié)氣,要注意內(nèi)心平和寧靜,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起居應早臥早起。早睡可調養(yǎng)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立秋后的早晨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不冷不熱,氣溫宜人,天高氣爽,使人精神爽快。
飲食《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fā)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备兄鲝埲肭镆耸成刂?,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jié),可適當食用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不知不覺我們即將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氣,同時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那么關于清明時節(jié)都有哪些有趣的諺語呢?不要著急,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jié)諺語究竟有哪些吧!
清明節(jié)氣的陰晴雨雪與對未來天氣及年景有一定預示,那么究竟有哪些諺語預示著天氣呢?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jié),斷斷續(xù)續(xù)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jié)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