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成“小偷” 偷走肝腎健康
春季養(yǎng)腎補肝中醫(yī)養(yǎng)生。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如何避開有關養(yǎng)生保健的認識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抗生素成“小偷” 偷走肝腎健康》,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導讀:現(xiàn)在的人對抗生素并不陌生,都知道它能抵御一時的痛苦,它的誕生也曾讓全世界為之歡呼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至今還有不少人把它當成……
現(xiàn)在的人對抗生素并不陌生,都知道它能抵御一時的痛苦,它的誕生也曾讓全世界為之歡呼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至今還有不少人把它當成神藥一般的看待。然而抗生素在完成救星使命的同時,似乎也偷走了一些東西,你察覺了嗎?下面就來看使用抗生素的一些危害吧。
抗生素,你的面具有多深?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fā)育功能的化學物質。我們在醫(yī)療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病毒微生物的藥物,它的種類是相當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種大類。在臨床上常用的應該有一百多品種,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
1.抗生素偷走了白細胞?
白細胞作為免疫防線一部分,對身體有著不可磨滅的重大功勞。主要見于氯霉素、抗腫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鏈霉素、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青霉素、頭孢菌素等會減少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的數(shù)量。甚至造成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2.抗生素偷走了免疫力?
至于免疫,抗生素會對免疫系統(tǒng)造成一些影響,但幾乎不會損害免疫力。作為免疫防線一部分的白細胞減少之后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但是,這種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并不高,即使發(fā)生也多為輕度減少,不足以影響免疫力,而且停藥后就可以恢復。
3.抗生素偷走了肝和腎?
研究證明,不少抗生素的危害直接作用于肝和腎。通過直接損害或過敏機制導致肝細胞損害或膽汁郁滯的藥物主要有四環(huán)素、氯霉素、無味紅霉素、林可霉素等。大多數(shù)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謝物經(jīng)腎臟排泄,故腎臟最容易受其損害。主要有氨基貳類(慶大毒素等)、磺胺類、頭孢菌素類(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抗生素偷走了身體防線?
當身體防線被偷走,沒有了防御,我們處于感染的危險中。當用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的細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細菌或霉菌卻繼續(xù)生長繁殖,造成新的感染,這就是二重感染。這在長期濫用抗菌藥物的病人中很多見。因此治療困難,病死率高。
小編提醒: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抗生素是處方藥,需經(jīng)過醫(yī)生的判斷再使用。不要擅自使用。無論何時,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都是對付病菌的好方法。
推薦閱讀:
疑問:白發(fā)拔后是否真的越長越多
為什么女人一聽到香蕉就臉紅心跳
ys630.COm精選閱讀
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得了腸炎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狀,而且很難治愈?,F(xiàn)在一說到炎癥就會很自然的想到吃抗生素消炎,抗生素是常用的消炎藥,日常接觸到的抗生素種類也非常多,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療各類細菌感染引發(fā)的炎癥,效果非常顯著。那么腸炎可以吃抗生素嗎?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腸炎都要吃抗生素,相反很多情況下的腸炎不僅不需要吃抗生素,如果亂用了抗生素反而會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還會導致腸道內菌群紊亂,引起腸道功能進一步受損。
那什么樣的腸炎才適合吃抗生素呢?
腸炎大體上可以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腸炎。感染性腸炎根據(jù)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又可分為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蟲性腸炎。而非感染性腸炎大自身免疫性疾病,還有少數(shù)藥物引起,化學品腐蝕、物理損傷等引起的腸炎。
這么多腸炎,只有細菌性和少數(shù)寄生蟲性腸炎吃抗生素有效,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細菌性腸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時,根據(jù)感染的細菌不同,使用的類型和劑量也不盡相同。隨著人們對飲食衛(wèi)生的重視,寄生蟲性疾病已經(jīng)越來越少,絕大部分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的腸炎都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
細菌性腸炎通常都有什么表現(xiàn)?
細菌性腸炎一般發(fā)病較急,多在夏秋季突然發(fā)病,其發(fā)生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有呈暴發(fā)性流行的特點,病人多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次,甚至數(shù)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fā)熱、全身酸痛等癥狀。大便常規(guī)檢查及糞便培養(yǎng),血白細胞計數(shù)可正?;虍惓?,病人以惡心、嘔吐為表現(xiàn)者稱急性胃炎;以腹痛、腹瀉為表現(xiàn)者常稱為急性腸炎;臨床上往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并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
急性腸炎應該怎么治療呢?
首先,要防止脫水,中、重度的病人由于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可使胃腸道丟失大量液體,出現(xiàn)水及電解質平衡紊亂,如等滲或高滲性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及低鉀血癥,并出現(xiàn)全身中毒癥狀,所以應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飲水時注意要適量飲用淡鹽水,防止低鈉血癥的發(fā)生。癥狀較嚴重時應及時就醫(yī)。
其次,嘔吐較嚴重時,應及時到附近醫(yī)院就診,可以應用胃復安等止吐藥進行治療,防止劇烈嘔吐造成急性胃粘膜病變
第三,腹痛劇烈難忍時可以暫時應用阿托品類止痛,但是其會抑制腸蠕動,增加毒素的吸收和致病菌的排出,因此在耐受范圍內應盡量避免應用。
第四,慎用止瀉藥,腹瀉在排出大量水分的同時也將很多致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盲目止瀉會延緩致病菌在體內的清除,較為安全的是吸附劑類的止瀉藥如蒙脫石散等,其可以吸附腸道內致病菌和毒素,并緩解腹瀉的癥狀。
第五,適當使用益生菌制劑,感染性腸炎根本的機制是外來細菌侵襲或者腸道內原有菌群平衡被打破,合理的應用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活菌制劑、枯草芽孢桿菌活菌等,可以調理腸道微生態(tài),促進腸道平衡的恢復。
第六,合理應用抗生素,癥狀較輕的患者并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后,隨著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反應逐漸增強癥狀會逐漸的消失。但是當出現(xiàn)劇烈的嘔吐、腹瀉,并出現(xiàn)脫水癥狀和體征,腹痛劇烈,高燒不退時應該及時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首先應應用光譜抗生素如頭孢類、喹諾酮類抗生素,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糞便培養(yǎng),明確了致病菌后選用相應的抗生素加以治療。
抗生素其實很多人們都不是很陌生,甚至是非常熟悉,有許多人們在患上疾病以后第一反應就是會給自己服用一些抗生素,這樣見效就會變得相當快,可以讓自己減輕疾病的痛苦,但是在服用以后往往是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并發(fā)癥產生,所以這是一種對于人們身體健康細胞傷害最大的藥物。
什么是抗生素藥
作用機制
抗生素殺菌作用主要有4種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與細胞膜相互作用、干擾蛋白質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
作用過程
(1)抑制細胞壁的合成
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會導致細菌細胞破裂死亡,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菌藥物包括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哺乳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不受這些藥物的影響。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肽聚糖,而合成肽鏈的細胞器為核糖體,核糖體是細菌的唯一細胞器。但是使用頻繁會導致細菌的抗藥性增強。
這一作用的達成依賴于細菌細胞壁的一種蛋白,通常稱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β內酰胺類抗生素能和這種蛋白結合從而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所以pBps也是這類藥物的作用靶點。
(2)與細胞膜相互作用
一些抗菌素與細胞的細胞膜相互作用而影響膜的滲透性,這對細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桿菌素。
(3)干擾蛋白質的合成
干擾蛋白質的合成意味著細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線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四環(huán)素類和氯霉素。
(4)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
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細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
抗生素的使用,原則上應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生素對敏感性的結果來選用。
1.預防用藥
(1)清潔手術術前應用通常只用一次,通常在麻醉誘導時用。如果手術時間長或出血量大,可在手術中給予第二劑。
2.治療用藥
(1)通過培養(yǎng)、涂片、血清學檢查、X線等盡可能明確病原體后開始治療。如系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
(2)在培養(yǎng)結果未出來時,可根據(jù)癥狀、體征、血常規(guī)生化和影像學結果判斷經(jīng)驗性用藥,但用抗生素前必須送痰、血或無菌分泌物做培養(yǎng)。
(3)抗生素種類根據(jù)病情,輕者口服或肌注,病情較重者可靜脈用藥,危重患者可聯(lián)合應用2種抗生素。
抗生素應用一般為3天,如不見好轉可改用其他抗生素;如培養(yǎng)陽性,藥敏對所用抗生素不敏感者,但臨床情況好轉可繼續(xù)用,如培養(yǎng)的細菌對藥物敏感,而臨床不見改善,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
抗生素吃多了其實是不會變胖的。人們常常將抗生素與激素的概念混淆。其實,抗生素是抑制細菌生長的一種藥物,但是如果抗生素服用過多,會導致體內對這類抗生素產生抗體,從而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但是并不會使得人們變胖。服用激素才會使得人們變胖,并且是快速的脂肪在臉部,腹部等地方堆積。
抗生素類似于消炎藥具有抑制某些細菌的生長,比如受到病毒的感染后如果不采取辦法,細菌就會生長導致疾病的產生而抗生素就是抑制病毒的生長的辦法。
而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就會導致病毒對藥物的耐受性,就像打架第一次抗生素以過多的數(shù)量戰(zhàn)勝了病毒。但是這時候病毒已有了一定的免疫在下一次中病毒時就必須用更多的藥物,依此類推久了就會形成耐受體質。
當形成耐受體質之后,生較大的病時就會出現(xiàn)藥物不起作用。造成機體的受損,嚴重的時候會有生命危險,并不會使人變胖。
會使人變胖的是激素,但激素要過量使用才會導致變胖。長期服用激素會導致頭頸部及軀干(尤其是腹部)的脂肪聚集,使身體的脂肪增加從而導致肥胖。
抗生素的生產根據(jù)其種類的不同有多種方式,如青霉素由微生物發(fā)酵法進行生物合成,磺胺、喹諾酮類等,可用化學合成法生產;還有半合成抗生素,是將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學、生物或生化方法進行分子結構改造而制成的各種衍生物。按照化學結構可以分為:喹諾酮類抗生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大環(huán)內酯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抗細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腫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農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藥物(如麥角菌產生的具有藥理活性的麥角堿類,有收縮子宮的作用)等。
過量使用是不妥,但由此而排斥它,有適應癥時療程不夠,用量不足也是一種濫用,也會引起嚴重后果。
排斥服藥拖成肺炎
季節(jié)變換之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時期。一些氣管炎、肺炎患者,竟是因感冒后抗生素用量不足導致病情持續(xù)不愈所致。
由于醫(yī)療常識的普及,很多家長認識到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因此找醫(yī)生看病時,有的家長就要求醫(yī)生不用抗生素,把抗生素的副作用看得很大,其實這是對抗生素的認識不足的表現(xiàn)。單純感冒時作為病毒感染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但如果已經(jīng)出現(xiàn)濃痰,那多半已經(jīng)出現(xiàn)細菌感染,是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是否使用抗生素的,而且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服用,否則病情極易發(fā)展。
有些年輕人仗著自己身體好,即使感冒也不肯隨便服藥,結果拖成肺炎和氣管炎。
有的老年患者與小患者本身身體就弱,出現(xiàn)感冒時更容易并發(fā)細菌感染,這時治療更要及時就醫(yī),合理用藥,不要一味拒絕抗生素。
抗生素是很有效的藥物
雖然現(xiàn)在抗生素的名聲不是太好,但這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抗生素本身是很有效的一種藥物,它可是為人類的健康立下大功的。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殺滅感染我們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體殺滅,控制疾病,最終治療疾病。它的種類是相當多的。在臨床上常用的應該有一百多個品種。雖然能夠殺死細菌的物質是比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東西也能殺滅生細菌的但只能叫消毒劑,這種消毒劑不能內服,只能用在體外的環(huán)境消毒使用。
但我們必須明白一點,抗生素的敵人,只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微生物,如細菌等,是殺滅微生物的,但是現(xiàn)在有的人把抗生素的作用無限擴大,不管任何外來入侵者都由抗生素來對付,那就會造成濫用了。比如上呼吸道感染,80%~90%都是由病毒感染的,不需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有適應癥時少用也不對
現(xiàn)在抗生素的濫用表現(xiàn)為兩方面,一種是多、濫,不該用的也用,而且一用就用太多,見效后不停藥;一種卻恰恰相反,聞抗生素色變。有適應癥,拒用或者少用,都是不對的。
導讀:抗生素是現(xiàn)在許多人都習慣吃的保健品,但是它真的能夠保健身體嗎?其實不是的,由于人們素質的低下,現(xiàn)在許多的抗生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并非天然有效的,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一款超級抗生素,其保健效果是非常好的,趕快看看下文的詳細介紹吧。
比辛:超級抗生素駕到
如果說添加劑讓許多消費者肝顫,那么抗生素則讓社會各界都愛恨交加。這個亦敵亦友的活性次級代謝產物正由藥物領域蔓延至健康產業(yè),抗生素牛奶、抗生素化妝品等等。更讓人心寒的是,因為產量和效率的缺陷,天然抗生素的應用往往處于劣勢,于是,人工合成又成了抗生素的N宗罪之一。還好,比辛的出現(xiàn),讓我們得以長長的舒一口氣:科技進步就是好啊。
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新聞,該校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系教授丹奧沙利文及其學生,發(fā)現(xiàn)一種高效安全的天然抗生素,成為比辛,目前已經(jīng)獲得專利。據(jù)介紹,比辛是一種來自于雙歧桿菌的羊毛硫抗生素。雙歧桿菌是一種著名的益生菌,也就是人體腸道內通過殺滅壞細菌或者分泌有益成分促進人體健康的英雄細菌。作為益生菌,它有助于腸道健康。不過,根據(jù)目前的實驗結果,它尚不能在人體的腸道中安營扎寨,而只能千里不留行。所以,要發(fā)揮它的益生作用,就得不停的補充。
奧沙利文和他的學生分離出來了比辛,并測定出它的氨基酸序列。他們還發(fā)現(xiàn),與尼生素相比,比辛更具有超級英雄的潛質。首先,不管是革蘭陰性菌還是陽性菌,比辛一律通殺。食品引發(fā)安全事故最多的沙門菌和大腸桿菌都是革蘭陰性菌,比辛對其有強烈的打擊能力。此外,作為食品防腐劑,其穩(wěn)定性也非常重要,比辛能夠在沸水中存活10分鐘不失活,在常溫下被胰蛋白酶攻擊24小時也依然強勁。
目前的問題是,比辛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據(jù)了解,比辛與尼生素的氨基酸序列與殺菌特性都有實質差別,美國FDA是否會認為尼生素的安全性也同樣適用與比辛還不得而知。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令人欣喜的發(fā)現(xiàn)。它最終會像媒體期待的那樣成為終極舊時代的超級英雄,還是跟這個家族中的許多前輩一樣最后泯然眾人矣?只能說:讓我們耐心等待。
小貼士:
革蘭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稱為革蘭陰性細菌,代表細菌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肺炎桿菌等。與之相對的革蘭陽性細菌則在染色反應中呈現(xiàn)紫色,常見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破傷風桿菌等。
專家談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是什么?抗生素的合理應用要怎么做?抗生素大家實際上不陌生了,嚴格意義上講,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濃度下對所有的生命物質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比如說我們針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甚至抗腫瘤的藥物都屬于抗生素的范疇。但我們在日常生活和醫(yī)療當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病毒微生物的藥物它的種類是相當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種大類。在臨床上常用的應該有一百多品種,比如我們常用的青霉素一類有很多的品種。頭孢菌素、紅霉素類也有很多種。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在使用時針對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細菌等,所以應該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來予以適當?shù)剡x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義講,是在很低的濃度下面能夠殺滅生命體,比如細菌和病毒。能夠殺滅生命體的東西是比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東西也能殺滅生命體但只能叫消毒劑,這種消毒劑不能用在人體里面,只能用在體外的環(huán)境消毒使用??股厥窃诤艿蜐舛认虏⑶夷軌蛟谌梭w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較低安全性比較高的藥物??股氐淖饔镁褪菤绺腥疚覀兊奈⑸铮康氖前巡≡w殺滅,控制疾病,以最終治療疾病。
抗生素與抗菌藥和消炎藥的區(qū)別
抗生素的品種繁多使用廣泛,在普通人群中間的知名度很高,這樣就造成了它在名稱方面比較混亂的狀態(tài)。長期以來,不光在普通民眾,甚至在一些專業(yè)人員對嚴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藥估計就是抗生素,但實際上嚴格意義上講消炎藥和抗生素應該是不同的兩類藥物。我們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針對炎癥來發(fā)揮作用的,而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而消炎藥是針對炎癥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咕幒涂股厥鞘裁搓P系呢?他們是大范圍和小范圍的關系。抗生素是針對所有能夠醫(yī)治殺滅的生命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腫瘤細胞等,抗菌藥物主要是殺滅細菌的。因為能引起人體感染的,除了細菌以外還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藥物,抗病毒和抗細菌的藥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疇里面去??股厥潜容^廣義的,而抗菌藥物是比較專一的。
我國抗生素的使用現(xiàn)狀
臨床上基本每一個科室,每一個專業(yè)的醫(yī)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對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細菌的感染,寄生蟲的感染,支原體、衣原體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們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確實屬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膚的感染,但他們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們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細菌感染就要用抗細菌的抗生素。在醫(yī)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總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屬于不合理使用。除了醫(yī)院,老百姓的家里都會有抗生素存在,藥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國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這就需要進行嚴格的、科學的指導管理。
在歐美的發(fā)達國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藥品的10%左右。而我國最低的醫(yī)院是占到30%,基層醫(yī)院可能高達50%??股貫E用是我們不可回避的問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由于處于社會初步發(fā)展階段,國家的研究能力、原創(chuàng)能力不強,藥品以仿制為主,眾多的藥廠都在生產抗生素。第二,同一種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藥廠家生產,這樣市場銷售就可能存在惡性競爭,這種競爭會導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況出現(xiàn)。第三,醫(yī)學發(fā)展專業(yè)分工越來越細,每個醫(yī)生都有自己專業(yè)方面的問題,抗生素是常用藥專業(yè)性不如本專業(yè)那么強,這樣就會存在誤用或者濫用的情況。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屬習慣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醫(yī)學的觀點,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感染,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但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第五,我們國家藥品規(guī)定方面的問題,很早以前就分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抗生素應該屬于處方藥,但在藥品銷售過程中,大家去買藥的時候有人需要出示處方嗎?除了中藥的藥劑,西藥只要講出名字就可以買到,甚至有醫(yī)藥超市讓自己選藥,這樣準確性會高嗎?無疑會導致抗生素的濫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業(yè)的大量使用。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我國出口的食物被檢測出一些抗生素的殘留而拒絕在海關之外的報道。
據(jù)我了解,在畜牧業(yè)使用抗生素的量遠遠超過人類使用量的總和。在環(huán)境中有比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環(huán)境中的細菌早已接受過抗生素,已經(jīng)產生耐藥性了,人體如果再獲得耐藥菌的感染治療就比較困難。這不光是我們國家的問題,也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抗生素的不規(guī)范使用,一個方面是引起細菌耐藥,細菌耐藥產生的速度遠遠快于我們新藥開發(fā)的速度。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狀態(tài),沒有抗生素使用,人類將再一次面臨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脅。比如,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覺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現(xiàn)在耐藥的結核菌非常多,治療起來就很困難。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療耐藥性結核花費的社會資源是治療一個非耐藥結核的十倍以上,造成的社會負擔是非常重的。第二個方面,抗生素也是藥物,進入人體以后發(fā)揮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引起很多的不良反應。用的藥物越多,引起不良反應的機會越高
由于超級細菌的出現(xiàn),人們對濫用抗生素產生的負面作用越來越重視,對濫用抗生素行為嚴加治理勢在必行。然而,抗生素在治療疾病方面又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抗生素并非只有通過注射或者服用藥物才能獲得,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抗生素成分,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既能抵抗體內病菌又不至于破壞人體內的有益菌群,這些天然抗生素應該受到人們重視。
生姜 生姜可以參與人體細胞調節(jié)免疫,提升溶菌酶活性,對女性陰道滴蟲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有效去除人體皮膚、指甲中所感染的部分細菌。
蔥白與大蒜 這兩種食物含有大量的大蒜新素,這一物質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皮膚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痢疾、腸炎等疾病,在沒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多吃一些蔥白和大蒜對恢復健康有著積極意義。
馬齒莧 這種很尋常的野菜含有豐富的天然抗生素,可以抑制并殺死消化道黏膜的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改善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同時,還能夠有效減輕皮膚紅腫、毛囊感染等癥狀。
平菇 平菇中含有大量的蘑菇核糖酸,能夠有效抑制細菌合成與繁殖。同時,平菇中的營養(yǎng)成分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人的體質,對于肝炎、病毒性感冒、慢性胃炎等疾病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茴香 茴香醚是茴香中非常活躍的一種成分,它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以及變形桿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預防、治療多種感染性腹瀉。以茴香為餡做包子、餃子吃,還能讓人的腸胃抵抗力更強。
蘿卜 蘿卜中含有大量干擾素誘生劑,這是一種抗病毒性的物質,能刺激人體產生干擾素,對病毒性皰疹等疾病有著較好的防治作用。值得提醒的是,蘿卜生吃最好,因為在咀嚼過程中能夠促進有效成分較大程度地釋放。
中藥安全性較高,較少有細菌對中藥產生耐藥性,加之價格也相對低廉,因而,適當使用中藥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是目前日常治療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
中藥抗生素不能代替抗生素
抗生素原稱抗菌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等)產生的化學物質,在低濃度下具有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例如,最早發(fā)現(xiàn)的青霉素,就是在青霉菌培養(yǎng)液中提取出來的。
細菌的適應能力極強,它會對所使用的抗生素慢慢產生耐藥性,從而導致抗生素的抗菌能力下降,最終對該細菌失去作用。
由于耐藥現(xiàn)象普遍,而且抗生素本身有不少的不良反應。嚴重的可以致殘或致死,因而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為中藥的安全性較高,較少有細菌對中藥產生耐藥,因此,臨床上常使用中藥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是目前治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
那么,中藥抗生素能不能替代抗生素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多為植物,本身并不是從微生物中提取出來的,所以它與抗生素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另外,雖然部分中藥具有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但其作用仍遜于抗生素,加上中藥的作用機制不甚明確,因而中藥抗生素并不能替代抗生素。
家庭小藥箱應適當備點中藥抗生素
在臨床上,具有抗生素作用的中藥非常多,因而目前市場上抗菌中成藥種類也是紛繁復雜。那么,大家在進行自我藥療時,需要準備哪些中藥抗生素呢?一般來講,應該準備治療常見感染的中成藥,如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婦女生殖系統(tǒng)感染等,家庭小藥箱可酌情準備能治療這些系統(tǒng)感染的中藥抗生素。以下介紹幾種這類藥品:
雙黃連口服液類:主要由金銀花、連翹、黃芩等中藥組成,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等。由于組成該藥的中藥性質比較寒涼,因而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伴有發(fā)熱、出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等外感風熱癥狀者適用。
感冒清熱顆粒類:主要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等藥物組成,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功效。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體炎等,尤適用于具有頭痛發(fā)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風寒感冒癥狀者。
穿心蓮膠囊類: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適用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泄瀉痢疾、熱淋澀痛、腫痛瘡瘍等。對急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鼻竇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消炎利膽片類:由穿心蓮、苦木、溪黃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消炎利膽,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急、慢性膽囊炎及肝膽結石并發(fā)感染者。
三金片類:由菝葜、積雪草、金沙藤、金櫻根、羊開口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益腎的功效。主治下焦?jié)駸?、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適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屬腎虛濕熱下注證者。
婦科千金片類:由千斤拔、單面針、金櫻根、穿心蓮、功勞木、黨參、當歸、雞血藤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除濕、補益氣血之功效。主治帶下病、濕熱下注、氣血不足癥,適用于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宮頸炎見上述證候者。另外,慢性前列腺炎、男子免疫不育癥、慢性淋病、慢性腎盂腎炎、牙周炎等癥亦適合使用。
談到抗生素,許多的朋友們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熟悉不代表了解,大家多數(shù)都只是聽說過抗生素這種藥物,但是大家對于抗生素的具體知識還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抗生素的分類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其主要是從微生物的培養(yǎng)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β-內酰胺類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的分子結構中含有β-內酰胺環(huán)。近年來抗生素又有了較大發(fā)展了,如硫酶素類、單內酰環(huán)類、β-內酰酶抑制劑以及甲氧青霉素類等等這些抗生素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越來越常見了。
(二)氨基糖甙類包括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諾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環(huán)素類包括四環(huán)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強力霉素等。
(四)其實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氯霉素也是抗生素的一大類別哦,氯霉素中包括有氯霉素、甲砜霉素等這些抗生素。
(五)大環(huán)內脂類臨床常用的有紅霉素、白霉素、無味紅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麥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細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萬古霉素、桿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環(huán)絲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黃霉素。
(九)抗腫瘤抗生素如絲裂霉素、放線菌素D、博萊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環(huán)孢霉素。
抗生素的分類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通過上面的這些介紹以后,也是可以知道了,抗生素的分類也是非常多的哦,根據(jù)抗生素的藥性以及一些功效作用的不同,抗生素的類別也是特別多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抗生素來使用了哦。
現(xiàn)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自備一個家庭小藥箱,買一些常用藥品備用。然而因為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所以出現(xiàn)了一系列亂買藥、亂吃藥的情況。其中,最常見的是濫用副作用較大的抗生素,如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及氨基糖苷類的藥。
可以說在西藥中最大的品種就是抗生素了,也正是有了抗生素所以人類有了可以同死亡進行抗爭的一大武器。因此,人們一旦生病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它,將它看成是“萬能藥”。
感冒、發(fā)燒用抗生素治療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共識”。但各種感冒的致病原,大多是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而事實上,抗生素只適用于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病毒無任何效果。專家指出,抗生素對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藥物性皮炎、接觸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等都不適用。
另外,抗生素強大的副作用會使身體器官受損,而濫用抗生素將會破壞機體內正常的細菌群落,反而可能導致新的細菌感染。
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每年的死于藥品不良反應的19.2萬人中,有2/3以上是因服用抗生素造成的。因此,有專家發(fā)出瞥告:若人類不停止濫用抗生素,將會導致某些細菌對所有抗生素藥品都耐藥,人類在嚴重感染細菌面前將再次無藥可治。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時,必須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
能用一種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的,就不要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
生素。
能用窄譜抗生素的就不用廣譜抗生素。
對發(fā)熱原因不明的病人,除非病情特別嚴重、并懷疑有感染存在,否則不可輕易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