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養(yǎng)生:牢記躲過感冒的8個常識
【www.cndadi.net - 寒冬養(yǎng)生常識】
導讀:冬天來了,在大雪時節(jié),由于室內溫度高,室外的空氣溫度低。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人很容易感冒的。如果一不小心患了感冒會很難受,……
冬天來了,在大雪時節(jié),由于室內溫度高,室外的空氣溫度低。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人很容易感冒的。如果一不小心患了感冒會很難受,想要預防感冒?8招就能讓你輕松躲開感冒。
1.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2.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3.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幾乎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fā)紅,可預防感冒。
4.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5.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余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后減輕鼻塞癥狀。
6.勤洗手
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因此,經(jīng)常洗手的人能遠離感冒。另外,不要養(yǎng)成揉鼻子、摳鼻孔的壞習慣,這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帶到最易被傳染的部位。
7.多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身體中帶走,防止脫水癥(脫水癥是感冒的并發(fā)癥之一)。
8.有氧運動
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煉,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Ys630.com相關知識
冬季,最易損人陽氣。所以,此時的養(yǎng)生要特別重視陽氣潛藏、斂陰護陽,從而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1.早睡晚起
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jié),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意志安靜,陽氣不受外界干擾。
2.避寒就溫
冬日氣候寒冷,避室應溫暖防風,一般宜保持在18℃以上。氣溫驟降與寒流過境時,老年人與體弱多病者,最好減少外出。若要外出則應做好保暖防護。
3.頭背宜暖
中醫(yī)認為,頭部與背部為督脈經(jīng)循行之部位,更是陽中之陽。冬季風寒最易通過頭部和背部侵入人體,誘發(fā)感冒、肺部感染等疾病。所以要特別重視頭和背部的保暖,以免陽氣受損。
4.固密心志
冬為閉藏之季,要重視保養(yǎng)精神,固密心志。精神應含而不露,勿使情志過極,以免擾陽。嚴冬季節(jié),草木凋零,有些老年人會抑郁寡歡,身心處于低落狀態(tài)。而改變情志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活動,在陽光明媚的天氣里,最好到室外運動活動,吹拉彈唱、會親訪友,均有益于精神振奮,激起生活熱情。
5.傍晚鍛煉
經(jīng)常鍛煉可增強體質并提高防寒抗病能力。研究表明,人體化解血栓的能力早晨最低,傍晚最高,如將健身運動安排在傍晚,可使人的免疫能力達到最佳狀態(tài)。
6.飲食宜溫
冬季飲食宜溫熱,早晨外出時,宜先喝些牛奶、豆?jié){、紅棗粥等以暖和身體。冬季飲食應多選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與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類與豆制品等。
我們知道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只要掌握健康飲食知識,就可以幫我們有效預防疾病,讓身體更健康。牢記以下十個飲食小常識,就可以幫你杜絕疾病健康滿分。
1、櫻桃、番茄美容抗癌圣品
櫻桃、番茄中維生素pp的含量居果蔬之首,維生素pp的作用是保護皮膚,維護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對肝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櫻桃、番茄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瓜的10倍,由于其中有機酸可保護維生素C在煮食時不受或少受破壞,所以對多種癌癥都有預防作用。
2、晚上睡不著喝杯蜂蜜奶經(jīng)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身體能量消耗大而進食較少,因而在氣溫漸低的秋天,就有必要調補一下身體,也為寒冬的到來蓄好能量。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蜂蜜加熱牛奶是最好的誘睡飲品。
專家認為,很多食物能起到安眠作用:食用桑葚、龍眼、大棗、蓮子、蘋果等能幫入睡,晚飯喝點小米粥也對睡眠有幫助,但添加了蜂蜜的熱牛奶一直被視為最好的誘睡飲品。
3、醋煮雞蛋可治療沙啞的聲音經(jīng)常會有人因為用嗓過度或者勞累而出現(xiàn)嗓子喑啞的狀況,聲音嘶啞,喉部干燥,伴有咳嗽、咯痰。這時候,吃點醋煮雞蛋可以有效地緩解,尤其是對血虛、陰虛體質的人尤為有效。
中醫(yī)認為雞蛋味甘,性平,具有滋陰養(yǎng)血、潤燥的作用,可從根本上改善患者血虛、陰虛的癥狀;醋性溫、味酸苦,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解毒殺蟲之功效,而喑啞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咽喉黏膜及聲帶的充血、腫脹、疼痛,醋可有效減輕患者的上述不適,且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醋能理諸藥,醋與雞蛋共同煮食,在功效方面可起到協(xié)同作用。
4、熬夜人群須多吃胡蘿卜、韭菜
男人保健養(yǎng)生的15個必須牢記在心的常識:
1、多喝水
體內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感冒病毒難以迅速繁殖。營養(yǎng)科學家建議:每日飲水量按體重算為40毫升,兒童需飲更多的水。最佳飲料為:水、混合飲料(礦泉水或蘇打水和蘋果汁混合而成的飲料)、果茶或藥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飲料和酒。運動營養(yǎng)學專家指出喝水的原則是渴了再喝。
2、服用靈芝
靈芝含有抗癌效力的多糖體,還含有豐富的鍺元素,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延緩細胞的衰老,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梢杂渺`芝煮粥,將靈芝切成1~3毫米薄片,用水煎后,取汁與大米同煮,或待粥熟后調入靈芝粉5g服食。MH推薦靈芝孢子粉,每天1~2勺,再配合其他食品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更佳。靈芝孢子粉已經(jīng)成為健康專家公認的提升免疫力的補品。
3、按摩3個穴位
通過對3個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秋冬季節(jié)容易出現(xiàn)的上火、炎癥,提高免疫力。這3個穴位分別是大椎穴(低頭時,頸后最突出的椎骨下方)、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橫紋外端,再向外移1.5寸處)、風門穴(大椎穴向下移兩個骨節(jié),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處),可以用中指指腹對各穴位按揉2~3分鐘。
4、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一種可以提升免疫力絕對好的方法。它是最好的免疫刺激興奮劑,可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免疫細胞捕獲病毒的效力。根據(jù)以往的相關數(shù)據(jù),接種流感疫苗后,抗體提高到保護水平(即有效抗擊病毒)的人在90%以上。除了流感疫苗之外,還可注射傷風病毒預防針。最好每年都注射。
5、經(jīng)常進行溫和的運動
寒冷天氣的易患疾病都和心肺有關,心肺健康可以降低秋冬的發(fā)病率。適宜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溫和運動指在運動中心率達到最大心率(220減去自己年齡)的60%~70%,例如25歲的人最大心率是220-25=195,他鍛煉時心率要控制在19560%至19570%之間,即117至137之間。健身專家推薦的運動是健走、游泳、慢跑。
6、每天一個洋蔥
服用添加糖的洋蔥濃汁,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洋蔥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殺滅和抑制作用。科學試驗表明,生洋蔥比熟洋蔥的抗免疫效果好。如果嚼生洋蔥3分鐘,就能把口腔內的細菌全部殺滅。當然,服用后吃一塊口香糖還是很必要的。
7、奇異果防止便秘
腸道疾病被視做對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長期便秘預示著身體潛在病患。惡果之一就是免疫力降低。解決便秘的方法很多,MH推薦奇異果療法每天兩顆奇異果。香港大學醫(yī)學院副教授陳安安博士近期針對奇異果中膳食纖維改善中國便秘病患腸道效應進行專項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食用兩顆奇異果,連續(xù)四周,約54.5%的受試者整體排便狀況明顯改善,包括每周自然完全排便次數(shù)由平均每周2.2次增至4.4次,同時糞便停留于腸道的時間縮短,幅度達27%。秘密在于奇異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產(chǎn)生較軟糞便并幫助排泄。
8、每天洗手上限8次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小時,在硬質物體表面能存活72小時。感冒的人摸鼻子時,手上便沾上了感冒病毒,它們隨手被帶到任何地方。經(jīng)常洗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風險,但不能指望用肥皂洗一次手,就能一勞永逸地將細菌滅殺,只能逐次地沖洗掉。不過,洗手次數(shù)也不能太多,否則皮膚會變得干燥。洗手次數(shù)的上限是一天8次。
9、常喝胡蘿卜奶
胡蘿卜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但它只在脂肪的環(huán)境下被身體吸收,牛奶可以提供脂肪,而且自身也有增強免疫的作用,因此胡蘿卜和牛奶就是免疫戰(zhàn)線上的黃金搭檔。胡蘿卜奶制作時要將胡蘿卜蒸熟,再加入牛奶和蜂蜜,在攪碎機中粉碎后即可飲用。
10、呼吸新鮮空氣
新鮮空氣可以幫助血液暢行,促進肺活量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煥發(fā)精神活力和促進免疫系統(tǒng)的妙方。所以秋冬季節(jié)要每天早晚半小時開窗通風,或經(jīng)常到室外走走。讓呼吸道黏膜接受一些冷空氣的刺激,也是對呼吸道抗病能力的鍛煉,可以提高免疫力。
11、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身體抵抗外來侵害時各類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活力都和維生素有關。因此,秋冬感冒流行季節(jié),別忘記每日服用維生素C片劑,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獼猴桃、橙子。為使呼吸道黏膜經(jīng)常保持濕潤,還要補充維生素A,最佳來源是茴香、胡蘿卜和甘藍。此外,經(jīng)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們富含維生素E。
許多人以為多運動、少吃油膩食品、戒煙戒酒就可躲過心臟病的魔爪。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完全,因為還有些日常忽視的生活細節(jié)也會謀殺你的心臟。
1.霧天在戶外運動。在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霧天里進行戶外鍛煉會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從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結。
2.陪著別人吸煙。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別人吸煙時吐出的煙霧30分鐘,那么他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很少被動吸煙的要高26%。
3.怒斥會對心臟造成巨大的沖擊。
4.事業(yè)至上,忽視減壓。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壓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壓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鐘會減少你25%以上的焦慮和抑郁。
5.終日愁眉苦臉。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觀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長達十年,最后發(fā)現(xiàn),在這次試驗一開始態(tài)度就非常樂觀的人得心臟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態(tài)度比較悲觀的人要小一半。
6.做運動,一定要時間長。任何經(jīng)常性的身體活動都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便每次只運動5到10分鐘。
7.吃燒烤。高溫燒烤的食物會產(chǎn)生一種稱為晚期糖化終產(chǎn)物的血液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會減少細胞的彈性,并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記錄了八萬名女性長達十四年的鍛煉及營養(yǎng)習慣。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心臟病關系最大的是攝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轉脂肪酸,它是一種降低HDL膽固醇含量并增加對人體有害的LDL膽固醇含量的變異脂肪,而罪魁禍首就是炸薯條。
9.壓抑憤怒。壓抑憤怒會加大對心臟的壓力,如果發(fā)泄出來,會使心臟感到更舒適,降低心律不齊、心絞痛的幾率。
10.終日懶洋洋。研究發(fā)現(xiàn),終日渾身懶洋洋的人比經(jīng)常強迫自己做劇烈鍛煉的男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28%。
11.狂熱一時的節(jié)食計劃。體重波動非常大的人與體重緩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臟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12.三餐進食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臟代謝增加,容易誘發(fā)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過飽,一般七八成即可。
13.遠離朋友。在工作中結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壓指數(shù)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時期也是如此。
14.臨時的婚外性關系會增加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倫敦圣托馬斯醫(yī)院的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75%在性交的過程中突然死亡的病例都與婚外情有關,同許多年輕女性有親密關系的男性的死亡風險最大。
在調查與配偶保持長期忠貞的男性中,醫(yī)生們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
15.尚未起床就盤算著當日的工作計劃。血壓在早上會激增。不過聽音樂可以幫助控制血壓,從而使早上心臟病發(fā)作的可能性降低。
16.打呼嚕不礙事。半數(shù)男性有睡眠窒息癥(人們在睡眠時一度出現(xiàn)呼吸暫停長達一分鐘的情況),還有高血壓癥,通常是由體內含量高的荷爾蒙醛固酮引起的。要消除睡眠窒息癥,也要降低血壓。
17.感冒發(fā)燒隨它去。感冒發(fā)熱時,對心臟功能的直接影響,如感冒發(fā)熱,全身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心臟在相對缺氧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易誘發(fā)心律失常。
18.胸前口袋放手機。男士習慣把手機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緊貼著心臟。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jù)證明手機輻射對心臟有多大的影響,但手機最好不要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手機開啟的瞬間,也最好遠離身體。
秋季,正是養(yǎng)生保健的絕好時期。再加上秋季時節(jié)天干物燥,很容易滋生各種疾病,一些秋季養(yǎng)生小常識需要切記,以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中醫(yī)提醒,秋季養(yǎng)生10大保健小常識,要想安度秋季,一定要牢記。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準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
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wèi)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jié)制冷食、冷飲,以免引發(fā)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jié)。在此季節(jié)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干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干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yǎng)心神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jié);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xiàn)衰敗景象的季節(jié)。在此時節(jié)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yǎng)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jīng)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yǎng)花、垂釣,這些都有益于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jié),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jié)只要不是過于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于涼爽狀態(tài),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御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jié),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fā)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