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yǎng)心的五項措施
夏季養(yǎng)生之養(yǎng)心。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您是否正在關注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夏季養(yǎng)心的五項措施》,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認為,心之陽氣是能動的,它不停的推動氣血運行,才能維持人體各項生理活動的進行,夏季五行屬火,與心相對應,所以夏季是養(yǎng)心的重要季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認為,夏季氣候濕熱,容易導致血壓波動,是心血管疾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人們在夏季要注重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預防工作,有助于夏季養(yǎng)心,促進人體健康。
調節(jié)好心理情緒
夏季炎熱,人們容易產生煩燥、易怒、苦悶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不僅會讓人感到更加燥熱,還會引起血壓升高,嚴重的會誘發(fā)心臟病發(fā)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夏季要善于自我調節(jié)心理情緒,讓自己躁動的心安靜下來,始終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態(tài),有助于養(yǎng)護心氣。
保證充足睡眠
夏季白天時間長,人們起床較早,而睡得較晚,容易存在睡眠不足的問題,夜間睡得太晚,陽不能有效的收斂,會導致?lián)p耗嚴重,會損傷心陽,所以夏季要注意早睡早起,夜間11時前一定要入睡。中午時間古人稱午時,五行屬火,適當午睡可以起到養(yǎng)心的作用,也可彌補夏季的睡眠不足,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至50分鐘為宜。
科學運動
夏季是萬物生機旺盛的季節(jié),人體應當注意科學的運動,來助長身體陽氣的升發(fā),讓氣血更加的活躍,有利于心氣的旺盛,而不應當靜止不動,阻礙陽氣的運行。但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消耗較大,所以運動不宜太劇烈,最適宜的運動是打太極拳、練習瑜伽等舒緩輕柔的活動,散步、練書法、做家務等也是不錯的活動方式。
多曬太陽
《黃帝內經》指出,人在夏季要“無厭于日”,就是說夏季不要躲避太陽,夏季多曬太陽,有利于增強陽氣,為心陽增加充足的動力,現(xiàn)代醫(yī)學也認為多曬太陽可以增強鈣的合成,有助于血壓的穩(wěn)定。夏季曬太陽要避開過于強烈的陽光,以早晨、傍晚時為宜。
適當出汗
夏季出汗可以降低體溫,還可以排除身體的垃圾和毒素,但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會損害心陽,影響心臟功能。夏季不出汗,體內濕熱散發(fā)不出去,會影響其它的內臟器官,引起脾胃疾病和中暑,所以夏季既不能呆在空調間中不出汗,又不宜在高溫環(huán)境中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擴展閱讀
夏季氣候炎熱,人們容易感到煩躁不安,胃口和睡眠都會受到影響,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認為,夏季屬火,是心經當令的季節(jié),心火旺盛,容易上炎,會擾亂人的心神,使人出現(xiàn)不適的癥狀。在夏季注重養(yǎng)心,有助于增強人體健康,消除一些不適癥狀。
食養(yǎng)可清心
夏季人們應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水分的蔬菜和水果,既能夠補充人體因炎熱而大量流失的水分,又可以滋陰以降心火,夏季很多盛產的蔬菜水果,比如小白菜、苦瓜、西瓜、豆角、南瓜、桃、橘子、香蕉等都可以用來消除暑熱,降心火,助睡眠。
但夏季的水果蔬菜大多性味寒涼,脾胃不好的朋友不可過量食用,以免影響腸胃消化功能。
靜養(yǎng)可息心火
中醫(yī)認為,心主神明,是人的第二大腦,夏季心火上沖,容易影響人的心神,導致心神不寧。反過來考慮,如果在夏季能夠保持平和的心境和穩(wěn)定的情緒,則可以起到平息心火的作用,消除夏季身體的一些不適癥狀。
夏季靜養(yǎng),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來靜坐,集中注意力于呼吸,平息自己的雜念,也可以通過書法、垂釣、圍棋等活動來安定心神。
按摩穴位助養(yǎng)心
在夏季,按摩心經和胃經上的穴位,有助于消除心火旺盛的問題,起到養(yǎng)心的作用。心經是沿著人的上肢內側循行的,在夏季,按摩兩手臂內側一線,能夠調整心經的氣血平衡,減少心火上炎的狀況,常用的穴位有極泉、內關、勞宮等。
中醫(yī)認為,心屬火,胃屬土,火生土,為土之母,心火過強可以瀉其子,所以使用瀉的手法來按摩胃經,也能夠促進心火下降,對養(yǎng)心起到幫助作用,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按摩胃經注意要用力按壓和頻率快一些,以起到瀉的功效。
分清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差別
普通流感:突然感到頭痛、畏寒、發(fā)熱,體溫在數(shù)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39-40℃甚至更高??赡芤l(fā)咽痛、流涕、流淚、咳嗽、食欲減退,或是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
甲流:人體潛伏7天后才表現(xiàn)出病征。最初癥狀類似普通流感,但體溫會突然超過39攝氏度,肌肉酸痛感明顯增強,伴隨有眩暈、頭疼、腹瀉、嘔吐等癥狀或其中部分癥狀。
預防患甲型流注感意12點
1、盡量少與病源或病源相關的事物接觸
這段時間父母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過多的地方玩,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如果確實需要帶寶寶出入人多的場所,最好給寶寶戴上口罩。家長盡量不要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包括握手、親吻等,也不要到醫(yī)院探視患傳染病的病人,不與病人共餐。
2、多參加戶外運動,講究衛(wèi)生,室內要定時通風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室內要定時通風換氣。多參加戶外體育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感覺難受時,不要揉眼睛和鼻口。
3、勤洗手、漱口,出門可戴上口罩
預防甲型HlNl流感的第一要務是勤洗手。注意個人衛(wèi)生,要經常使用消毒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此外,與手、口經常接觸的用品也是清潔消毒的重點對象,比如對電話機、水杯、餐具、玩具等都要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從外面回來以后要記得洗手,用涼開水漱口,最好能患上家居服,不穿著外出時的服裝在室內。
4、保證睡眠,多吃水果蔬菜
應保證睡眠每天在10小時左右,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 的水果、蔬菜和適度的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可有效增強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抵抗力。同時多喝開水,也是促進機體的代謝功能,抵御病毒入侵的好辦法。6個月以下的母乳喂養(yǎng)寶寶要,母親可在醫(yī)生的知道下注射甲流疫苗。
5、根據天氣冷暖變化勤添減衣服
近期晝夜溫差大,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加減衣物,但也注意不要加衣過多,汗捂在衣服里面,到戶外冷風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6、個人生活用品要專用
不要與其他人共享或交換使用毛巾、牙刷、牙膏等個人專用物品。注意餐(飲)具、食物、空氣消毒。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15~30分鐘,也可用0.1% 過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2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寶寶的玩具也要經常進行清洗和消毒。
7、不要帶病堅持上課
據統(tǒng)計聚集性疫情96.4% 發(fā)生在學校,所以學校的防控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但從目前的監(jiān)測結果來看,學校暴發(fā)的疫情絕大多數(shù)都是輕癥,不用特意治療就會自我康復。需要提醒廣大師生,不要帶病堅持上課,包括老師。
8、已患甲流的兒童,應避免感染他人
在首次出現(xiàn)發(fā)燒后5-7天內以及體溫恢復正常(未使用退燒藥物)后24小時內留在家中,暫停上學或工作,僅在去醫(yī)療服務機構就診時出門。
9、睡覺前燒上一壺熱水,泡個腳,邊泡邊倒熱水,半個小時后身體會微微出汗,即可。泡腳可去除體內的寒氣,對健康很有好處。
10、注意保暖加衣。最外層的衣服應具有防風性,可選呢絨、毛皮或皮革質地的衣服;羽絨服內可形成相對不流動的空氣層,保暖性很好,是冬季的首選服裝。
11、鼻子的重要性: 在冬季到來時,我們會用厚厚的冬衣驅寒保暖,但卻常常將自己的鼻子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如果一個人已經明顯感到寒意的話,那么其鼻子內的血管會發(fā)生明顯的收縮,此舉可阻斷那些攜帶有白血球的溫暖血液的前進道路,從而使得白血球無法及時投入與感冒病毒作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從而延緩了對那些病毒的清除。此外,預防晨起時鼻塞,可在起床前先在被窩里多加件衣物,起床前或起床后喝杯熱開水,戴口罩預防冷空氣直接進入鼻腔,更能直接預防鼻過敏、鼻塞發(fā)作。
1、2020夏季如何養(yǎng)心
第一,心靜必須清心寡欲。因為少一分貪念,就會少一分心煩。還要善于調節(jié)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中醫(yī)有過喜傷心之說。
第二,多閉目養(yǎng)神。有空就經常閉目養(yǎng)神,可幫助我們排除心煩雜念。
第三,多靜坐。因為靜則神安,哪怕五分鐘都會見效。每次可在陰涼處或屋內靜坐15~30分鐘即可。也可采取聽音樂、看書、釣魚、打太極拳等入靜。
慢養(yǎng)心人體的五臟中,腎有兩個,一個壞了還有一個。肝臟、肺臟也都有兩葉,唯獨心只有一個,所以心至為寶貴,同時因它晝夜不停地工作,又被視為“人體最累的器官”.夏天,天氣炎熱,血液循環(huán)加速,心臟容易負擔過重,所以夏天慢養(yǎng)心要講究不能累心。因為只有心先慢下來、呼吸頻率降低,心臟才能得到休息,方利2020夏季養(yǎng)生。
2、2020夏季養(yǎng)心應戒怒
宜養(yǎng)心戒怒。人們應順應2020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夜臥早起,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避免疲勞,充足睡眠,加強對心臟的保養(yǎng)。建議“戒燥戒怒”,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閑,心情愉悅,笑口常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2020夏季心火較盛,飲食上應以清淡少鹽的蒸煮類食品為主,多吃果蔬,及時補水,低脂低鹽。此外,還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山藥、小麥、玉米、海產品、蛋類,這些食物既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
3、2020夏季療心的合理飲食
3.1、“三多三少原則”:即植物蛋白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脂肪少、糖少、鹽少。
3.2、多吃瓜類蔬菜:黃瓜、絲瓜、南瓜、西瓜等,都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
3.3、2020夏季容易缺鉀,人會感到倦怠乏力??沙韵憬?、柑橘、土豆、芹菜、綠豆、海帶、牛奶、蕎麥等含鉀豐富的食品。
3.4、適當吃些苦、酸味食品。
3.5、多飲水、喝湯、食粥。
3.6、合理選擇心臟營養(yǎng)補充劑,比如輔酶Q10.
2020夏季養(yǎng)心吃什么
1、桃養(yǎng)陰生津,鮮桃養(yǎng)人
西瓜、桃子、蘋果、香蕉等水果,含有大量的鉀、鈣、鎂,有一定的控制血壓、防止血液凝結、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因而2020夏季多吃這些水果,可達到養(yǎng)心功效。
而桃子味甘酸性平,入肝、大腸經,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平喘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腸道燥熱、大便干結難解。
2、內熱上火、嬰幼兒少吃桃
桃子雖好,卻不宜多吃。中醫(yī)認為桃子味甘性溫,具有生津、潤腸、活血、止喘的作用。桃子雖然具有通便的作用,但僅適用于老年體虛與腸燥便秘者。對于實熱體質因上火而導致便秘的人,大量食用桃子后不但不會緩解,反而會“火上加油”.這是因為桃子性溫,熱性體質者食用后,會誘發(fā)或加重上火癥狀,因此,凡是受舌質紅、舌苔黃、口干、口渴、便秘、咽喉疼痛等“上火”癥狀困擾的朋友,最好少吃或不吃桃子。由此可見,雖然有“桃養(yǎng)人”的說法,但吃起來也還需因人而異。
2020夏季適合喝的養(yǎng)心茶
1、刺五加強心茶
材料:刺五加5、桂圓各5錢,玉竹3錢。
功效:刺五加活血去瘀、益智安神;桂圓補心血、安心神;玉竹滋陰生津、潤肺養(yǎng)胃。
適合對象:疲倦無力、頭暈嗜睡、動則易喘、臉色蒼白、唇色淡白、頭暈目眩、健忘、記憶力減退等氣血虛弱者。
2、東洋參溫暖茶
材料:東洋參2錢,當歸1.5錢,桑椹2錢,葛根、黃耆各3錢。
功效:東洋參補元氣、補益肺脾、安定神志;黃耆補中益氣、利水退腫、降血糖;當歸活血;桑椹涼補肝腎、滋補陰血;葛根可發(fā)汗解熱、降血壓。
適合對象:畏寒怕冷、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胸悶等心陽虛弱者。
3、麥冬滋陰茶
材料:麥冬5錢,五味子1錢、百合、枸杞各3錢。
功效:麥冬清熱養(yǎng)陰、潤肺養(yǎng)胃;五味子收斂元氣、寧心安神;百合滋陰、避免口干舌燥;枸杞補陰、補精血、益腎養(yǎng)肝。
適合對象:心跳過快、心悸失眠、口瘡口破、大便干結、小便量少色黃等心陰不足者。
1、2020夏季養(yǎng)心喝蓮心神飲
材料:蓮心3克,桂枝3克,生甘草3克,白術5克,茯神5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開水浸泡代茶,每劑泡20分鐘后,徐徐飲用,次數(shù)不拘。
功效:清心安神、降壓利水。適用于治療心悸怔忡、心胸煩悶、氣短乏力、頭暈目眩、形寒腹冷、呼吸困難、小便短少,甚至渴不欲飲、食欲不佳、惡心嘔吐、上肢浮腫等癥。
2、2020夏季養(yǎng)心喝鎖陽油茶
材料:鎖陽60克,植物油50克。
做法:把油加熱,油炸鎖陽,炸酥后將鎖陽碾為末。然后每天喝水的時候加上幾克,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每天以10克左右為宜。
功效:具有補心益氣的作用。適合心氣虛弱的人飲用。
3、2020夏季養(yǎng)心喝紅棗養(yǎng)心茶
材料:紅棗10枚、紅糖適量、紅茶包一個。
做法:先將紅棗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煮爛,取汁備用。再將紅茶包放入杯中,加入10毫升沸水沖泡,加蓋悶約5分鐘待用。最后,將紅棗汁倒入紅茶中,加入紅糖調勻即可。
功效:養(yǎng)護心肌、補血、養(yǎng)顏、潤腸。
4、2020夏季養(yǎng)心喝寧心安神茶
材料:茯苓10克、遠志10克、浮小麥15克、甘草4克、大棗4枚。
做法:將藥一起放在鍋中,用水煮30分鐘后,去掉藥渣,用壺裝起,用作茶和,一天3到5次。
功效:適用于工作忙碌或學業(yè)壓力較大的人群,能有效幫助舒緩壓力,安心凝神。
5、2020夏季養(yǎng)心喝麥冬滋陰茶
材料:麥冬5錢,五味子1錢、百合、枸杞各3錢。
做法:將藥材洗干凈后裝進較大的茶壺中,加開水沖泡,代以茶飲,每天數(shù)次。
功效:收斂元氣,寧神安心,滋陰護肝,能治療口干,心慌等癥狀。
6、2020夏季養(yǎng)心喝丹參活血茶
材料:桂枝2錢,何首烏3錢,玉竹5錢,丹參1錢,川七1錢。
做法:將藥材加3碗水放進鍋里共煮,3碗水煮成1碗水,溫服,三天一次。
功效:針對治療胸悶胸痛,口干發(fā)力,嘴唇紫黑等患者有特出療效,同時能滋陰養(yǎng)心,鎮(zhèn)痛活血,潤肺補腎。
2020夏季養(yǎng)心吃什么好
1、菠菜:菠菜中富含葉酸。有研究表明,服用葉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會阻礙鈣的吸收,食用前最好用水焯一下。
2、燕麥:燕麥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B族維生素,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粥樣斑塊形成。此外,由于燕麥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纖維素,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因此,經常食用燕麥,可以平衡膳食、均衡營養(yǎng),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燕麥可用水或牛奶來煮,還可加入果仁或新鮮水果,既營養(yǎng)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麥面包也有同樣的功效。
3、胡蘿卜: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保持血管暢通從而防止中風。胡蘿卜需用油炒,才能使胡蘿卜素真正被人體吸收。
4、黃豆:黃豆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食用時,除將黃豆加工成豆?jié){、豆腐、豆豉外,還可做成黃豆米飯。
2020夏季養(yǎng)心的食療食譜
1、紫菜豬心湯:紫菜能化痰軟堅,清熱利尿,治癭瘤、腳氣、水腫。豬心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功能安神定驚、益心補血。二物合成此湯補心作用加強,對治療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癭瘤等患者有一定作用。健康人食之能益心補血、秀發(fā)。
做法:將紫菜用清水泡發(fā),去雜洗凈。將豬心剖開洗凈,下沸水鍋焯去血水,撈出洗凈切片;把鍋燒熱加入豬油、煸香蔥姜,放豬心,烹料酒煸炒至水干;加入清水、精鹽燒煮至豬心熟爛,加入紫菜燒沸后即成。
2、蓮子百合綠豆湯:綠豆湯是2020夏季清火祛暑的第一甜品。綠豆清熱解毒,消暑開胃,搭配蓮子心熬煮,還能清心火、除雀斑。
做法:將綠豆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蓮子洗凈備用,百合洗凈后掰成片備用;將泡好的綠豆加水用大火煮沸,直至煮到綠豆炸開后轉小火,加水并加入蓮子繼續(xù)熬煮;小火煮約10分鐘后加入冰糖和百合瓣調味,一邊煮一邊攪拌,冰糖完全化開后即可關火,放涼后即可食用。
中醫(yī)上有春季養(yǎng)肝,夏季養(yǎng)心的說法。其實這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那么,夏季為什么要養(yǎng)心呢?夏季又應該如何正確養(yǎng)心?一起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這些知識吧。
夏季為什么要養(yǎng)心?
夏天天氣炎熱,晝長夜短,氣候干燥,根據中醫(yī)的說法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因此,夏季養(yǎng)生的一大關鍵就是養(yǎng)“心”,但中醫(yī)所說的“心”并非僅僅指“心臟”,而是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tǒng)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熱到來,出汗量遠遠大于其他節(jié)氣。夏季中醫(yī)認為汗液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說,而血液為心所主,故又有“汗為心之液”之言。夏至與心氣相通,夏季多汗則易使心氣渙散,因而中醫(yī)有“春養(yǎng)肝、夏調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四季養(yǎng)生學說。
所謂“心通于夏氣”,是說人的心臟與夏季相應,心臟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較旺盛,具體表現(xiàn)在心主血脈,氣血旺盛,運行暢達;汗液排泄增加;陽氣充,浮于外,功能活動亦加強,精力充沛,因此為更好地從夏季飲食養(yǎng)生,必須把握時令與臟腑的關系,有目的地補充心臟所消耗的能量,以保護心氣。
“養(yǎng)心”除了能順應中醫(yī)理論夏季養(yǎng)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顯的實際意義。因為在夏季,氣溫過高本來就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現(xiàn)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現(xiàn)情緒暴躁等現(xiàn)象。所以養(yǎng)心也是防止情緒起伏,甚至預防疾病發(fā)生的好辦法。
現(xiàn)代醫(yī)學也發(fā)現(xiàn),當氣溫超過33℃時,人體新陳代謝會顯著提高,從而加重心臟的工作量。同時,天熱,汗腺開張散熱,汗出過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臟泵血時會更加吃力。夏季,心臟很勞累,本身的營養(yǎng)供應又相對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毛病。因此,夏季養(yǎng)生重養(yǎng)心。
夏季如何養(yǎng)心?
中醫(yī)認為“心主神明”,即人的精神活動由心來主管。而心對應“夏”,炎炎夏日人也比較容易煩躁、發(fā)怒,脾氣不好,因此夏季養(yǎng)生要重視“靜養(yǎng)”,保持心情舒暢,切忌大喜大怒。
可以做一些相對平和的運動,例如太極拳、散步、慢跑、繪畫、釣魚、書法等。在運動時也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適當補充水分。
夏季出汗可以降低體溫,還可以排除身體的垃圾和毒素,但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會損害心陽,影響心臟功能。夏季不出汗,體內濕熱散發(fā)不出去,會影響其它的內臟器官,引起脾胃疾病和中暑,所以夏季既不能呆在空調間中不出汗,又不宜在高溫環(huán)境中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夏季飲食原則是“春夏養(yǎng)陽”,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心,養(yǎng)心可以多吃蔬果、粗糧、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受高溫高濕所困,夏季人體脾胃功能減弱,應少食多餐,減少腸胃負擔。多吃一些去火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梨、紅小豆、綠豆等,少食肥甘厚膩之物,清淡飲食。
充足的睡眠也能保證心神寧靜。因此,夏季應早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同時適當午睡以補充睡眠不足,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fā)生。要學會睡“子午覺”,就是子時(23時)之前入眠,午時(11時~13時)再補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