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怎么學 肺結核患者如何練氣功
肺結核患者吃什么食物。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如何避開有關運動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氣功怎么學 肺結核患者如何練氣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具體練法:
初愈期療法應緊密配合意念進行,用自身的意念活動逐步把呼吸運動練得深、柔、緩、勻,意氣相隨。在練功中精神高度集中,排除一切雜念,運用意念默想身體丹田和涌泉穴,也可挑選其他穴位。練功時,前將氣緩引至丹田,稍停。腹部立便隆凸、吸氣,而后將氣緩慢吐出,用意念使腹肌松縮,腹部緩向內凹。共2~3組,每組練習8~10次,間息1~1.5分鐘。
拿示:
練功前,解除大、小便,服飾寬松舒暢,松解腰帶和衣領;練功時,應堅持意守身體意念部位,禁忌各種幻覺;練功后,緩慢展開兩眼,兩手熱擦臉蛋,隨后緩慢起家,放松緩步行行。
飲食指導:
主要以適應肺結核患者飲食為主指導病人增加營養(yǎng),進食富含動物蛋白 的雞、魚、瘦肉、蛋、奶、豆制品和新奇蔬菜、生果,優(yōu)質的動物蛋白食品占進食蛋白度的50%。合理的飲食既能保證肺結核患者康復的需要,又可防止因營養(yǎng)物質的過度攝入,增加 肝臟負擔。對因抗結核藥物副作用致藥物性肝病患者,指導其應防止進食過高熱度的食品,如煎、炸食物、巧克力等,以防肝臟脂肪變性,阻礙肝細胞的修復。進食度少的病人則給予 靜脈補充適度白蛋白、肝安、氨基酸、葡萄糖和維生素。
相關閱讀
慢性肝炎,是病程在六個月以上的肝炎病變。慢性肝炎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迄今尚未查明,除可由病毒引起外,可能與自身免疫和某些藥物相關。常見癥狀是乏力、右脅部不適或隱痛、食欲不振。其次有腹脹、低熱、頭昏、失眠、小便黃等。
應用氣功治療慢性肝炎,從50年代起各地都進行了不少臨床和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表明,慢性肝炎病人練功后食欲好轉,食量增加,腹脹腹瀉減輕,大便通暢,噯氣減少,肝區(qū)疼痛減輕或消逝,乏力好轉,頭腦清醒,精神愉快。氣功不但治療慢性肝炎有用,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及肝硬化亦有關心。尤其與藥物配合,能促使肝硬化腹水排除,肝質地變軟,腫大的肝臟縮小,澳抗轉陰,肝功能好轉或恢復正常。對氣功治療慢性肝炎的實驗研究發(fā)覺,患者在練功過程中膽汁分泌活動明顯增加,對蛋白質代謝、膽色素排泄及代謝機能等均有調節(jié)作用。采用同位素肝血流量測定表明,氣功對肝臟血液循環(huán)有促進作用,從而調整肝內外側支循環(huán)的異常,改善了肝臟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
慢性肝炎雖屬傳染性疾病,但其發(fā)病與情志因素有很大關系。中醫(yī)認為七情過于動搖或連續(xù)過久,能使氣機發(fā)生紊亂,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jīng)脈堵塞,臟腑功能失調而患病。現(xiàn)代心理免疫學研究表明,異常的心理活動如消極的情緒會在一定條件下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引起機體生理機能失調,導致功能性甚至實質性病變。情緒在人的健康與疾病中占有非凡的地位,在一定的內外界的刺激作用下,相伴著情緒體驗,人體內部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在氣功鍛煉中,第一應重視調整精神活動,維持愉快的心情和優(yōu)良的心境,在日常生活中也盡量維持在氣功入靜中體驗到的那種愉快而愉快的心情。注重精神修養(yǎng),陶冶性情??酥撇⒅鸩礁牡裟欠N急躁易怒的習慣,維持笑口常開。這種優(yōu)良的情緒狀態(tài),對本病的康復和整個心身健康都會帶來很大益處。其次,由于慢性肝炎病程長,治療時間也較長,切勿求速效而操之過急。選好適合自己的功種后,按部就班,堅持下去,自然會收到優(yōu)良的效果。功法挑選上,可以按照辯證施功的原則,挑選一些調通肝膽的有針對性的動靜功法,并可依季節(jié)時辰主臟原則,加強春季和子時練功,療效會更好些。
神經(jīng)衰弱是由于大腦神經(jīng)活動長期連續(xù)性過度緊張,導致大腦的興奮抑制功能失調而產(chǎn)生的。其主要表現(xiàn)為:興奮性增高,如易激蕩,易傷感,感覺器官對機體內部及外界刺激過敏,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腦力體力均易疲憊,工作學習效率低,植物神經(jīng)機能障礙,焦慮不安及多疑等。
人的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細胞具有較強的耐受性,在通常整日緊張的腦力活動以后,雖產(chǎn)生疲憊,但通過適當?shù)男菹⒒蛩呒纯苫謴?。凡是能引起連續(xù)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沖突的一些因素,如親人亡故,學習負擔過重,工作不順心,人際關系不和諧,家庭不和或長期思想矛盾等,使神經(jīng)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地處于緊張狀態(tài),超過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能承受的限度,即可發(fā)生神經(jīng)衰弱。而腦力勞動過于緊張繁忙并伴有情緒性的連續(xù)緊張,或者工作按排不當,忙亂而無秩序,缺乏勞逸結合,經(jīng)常改變生活與睡眠規(guī)律,從而引起大腦機能的過度緊張,也能導致神經(jīng)衰弱。從性格上講,那些偏于可怕、自卑、敏感、多疑、依靠性強、缺乏自信,或過于主觀任性,急躁好強,自制力差的人易患神經(jīng)衰弱。
對神經(jīng)衰弱的治療,主要原則是消除引起緊張的原因,調整緊張引起的大腦機能失調。在這方面,氣功有其獨特之處。首先,氣功要求練功人在練功時要做到松靜自然。松是指精神和形體共同的放松。靜是指精神的寧靜,是精神在主動放松的基礎上,意識進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非凡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使大腦皮層功能主動性地休息調整,有益于緩解和消除大腦的連續(xù)緊張狀態(tài),起到治療神經(jīng)衰弱的作用。其次,練氣功達到入靜狀態(tài)時,機體不僅在客觀上發(fā)生各種有益的調整變化,而且在主觀上也可感受到心情極其愉快、心胸非常開闊。從而處在一種優(yōu)良的情緒狀態(tài)中。這對消除神經(jīng)衰弱常伴有的負性情緒,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通過長期氣功鍛煉,修心養(yǎng)性,陶冶情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氣質性格,也是氣功能預防和治療神經(jīng)衰弱的重要因素。
在通過氣功治療神經(jīng)衰弱的同時,應認清病因并熟悉到本病是可以治愈的。樹立信心,消除緊張和疑慮,維持心情愉快愉快,用心理衛(wèi)生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發(fā)揚主觀能動性,了解氣功對神經(jīng)衰弱的作用和療效,持之以恒,堅持練功,并采取有用措施,消除致病的環(huán)境因素,為練好氣功制造條件。
氣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方法,練習氣功對于老年人來說會比較感喜好,老年人天天抽出必定的時間進行氣功的練習,對身體健康方面的關心還是特別大的,氣功是武術里面的一種,練習必定要有耐心,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練氣功。
一、怎么練氣功
真正的氣功包括動功,靜功和內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一樣的改變,如果沒有學習完整的話,那么就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練習氣功必定是動靜相互結合的,絕對不可能出現(xiàn)少靜的情況,剛開始的時候必定不能夠有意念方面的引導,可以領會到真正做人的道理,剛剛開始探索氣功的人最好能夠找專業(yè)的人員帶領,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練氣功的竅門以及方法,可以少走一些彎路,有專業(yè)人士的帶領也可以更好的堅持下去。練習氣功需要打坐,打坐的時間究竟多少,其實沒有硬性規(guī)定,天天打坐的時間要在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對于剛剛練習的人來又說20多分鐘已經(jīng)足夠了,練習氣功的次數(shù)以及時機也很重要,天天大概練習兩次左右就可以,等到熟練以后次數(shù)上面的掌控自己就會知道,練習氣功也有一些輔助的方法,像丹田處氣功以及九次呼吸方法等等,應該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性,很多人練習氣功的時候,因為沒有方法轉過彎來,最后就練得不像樣子,練習氣功也是急不來的,即便急也沒有什么作用。
二、練習氣功的注重要點
想要練習氣功的人耐心必定要足夠,如果還沒練幾天就不想練了,或者已經(jīng)超過了三天以上但是加起來的打坐時間都沒有120分鐘,那么就不要再感覺似乎自己很努力,但就是找不到感覺,即便真的感覺強烈,但也不代表精氣充足,想要練習氣功還要注重欲望方面的問題,不要總是想著一口吃成大胖子,氣功本來就是需要沉下心來練習的,必定要有耐心,天天堅持進行,這樣才能達到練習氣功的目的。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怎么練氣功,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必定了解,練氣功的正確方法特別重要,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看到效果的,需要長時間堅持,必定不能三心兩意的,練幾天就舍棄了,這樣是沒方法練成功的。
練氣功長壽
通過調身來調和營衛(wèi),疏通氣血,使經(jīng)絡暢通,功能復原,人體各器卒相互和諧,機能趨于正常,以達治愈疾病,健身長壽的目的。
本功法分為:
準備功;揉發(fā)梳頭;雙喊天鼓;旋指搗耳;運目養(yǎng)神;刮眼亮目;捋鼻防感;浴面生華;叩齒固腎;攪海吞津;豎推肩井;橫摩胸肋;正反揉腹;背搓腰際;敲打命門;按摩上肢;按摩停肢;按摩涌泉;全身拍打和收功等。
其具體操作方法為:
①準備功:兩手置于小腹前,兩手臂微屈,手心向上,手指尖相對,從頭至腳依次放松后意念集中于停丹田。自然喚吸,逐步達來輕、軟、勻。
②豎推肩井功:用兩掌心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圍,同時腰部隨上肢的擺動而自由轉折。對治療肩背痛、落枕、舉臂困難、甲亢等均有必定療效。
③敲打命門功:雙手握拳,通過自由轉腰時用左右拳輪換敲打前后命門。擁有強腰壯腎,抵消化細碎疾病亦有必定療效。
④全身拍打功: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背部、肩部、頭部、上肢、停肢作輕松而富有彈性的拍打。擁有舒筋活絡,祛風濕,強筋健骨之功。
無論學習什么事情都有一個基本的過程,即從不懂到懂,從懂得少到懂得多,從不熟練到熟練。對于一個想學氣功的人來說,面對繁多的氣功功法以及各功法對呼吸、姿勢、意念的不同要求,經(jīng)常不知從何入手。或雖學練氣功很長時間,但進展不大。更有甚者,還有人走火入魔,練出偏差。究其原因,往往是沒有很好地掌握練功要領造成的。
俗語講: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想學好氣功,也必須掌握好相應的規(guī)矩。這個規(guī)矩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練功要領,其內容包括松靜自然、意感相依、動靜結合、上虛下實、練養(yǎng)結合、按部就班等。
掌握好練功要領的必要性在于,可以關心學功人透過現(xiàn)象,抓住實質。常言說:道家有三千六百道法,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而與醫(yī)、儒、道、佛、武等各
家有淵源關系的氣功,門派與方法之多,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流傳下來的各派功法外,近年來相伴氣功熱的興起,又涌現(xiàn)出很多新創(chuàng)編的功法。表面上看,每一功法都有各自的練功要求,可謂法無定法。但從實質上看,每一功法都由呼吸、姿勢、意念三要素組成,表面的不同只不過是三要素的具體要求上有所差異而已。各種功法都必須遵循總的練功要領來進行,所謂萬法歸宗。了解這一點,就可以透過紛雜的表面現(xiàn)象,抓住實質來熟悉氣功,并以此指導練功實踐。
掌握好練功要領還可以關心學功人鑒別所學功法在創(chuàng)編上是否合理,有助于防止反常效應和挑選正確的功法。在近年來新創(chuàng)編的眾多功法中,有不少功法在設計上存在問題。按照這些不合理的功法要求練功,輕易出現(xiàn)反常效應。例如有的功法要求意想兩腳如踩棉花,或無論病情怎樣,一律要求意守鼻尖,這都違反了練功時必須做到上虛下實的基本要領,會使人出現(xiàn)頭重腳輕,上實下虛的反應。掌握好練功要領,就具備了功法鑒別能力,可以防止因功法不當引起的偏差。
除功法不當可以引起偏差外,有時功法合理,但練功人沒掌握好練功要領,也可造成偏差。這類人往往片面地或錯誤地理解練功要領,不能全面正確地處理好練功時心與身、松與緊、意與氣、動與靜、上與下、虛與實、養(yǎng)與練等關系,掌握不好分寸火候,從而出現(xiàn)練功偏差。如果開始練功時就先掌握好練功要領,按照練功要領進行鍛煉,就可以處理好各種關系,防止出現(xiàn)練功偏差。
總之,練功要領是每一位初學氣功的人都必須第一學習和掌握好的氣功理論內容。理論上有了正確的熟悉,等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在指導具體的練功實踐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并打好堅固的基本功。反之,學功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僅因不得要領而進展緩慢,事倍功半,而且也輕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
氣功壯陽五步法 練氣功怎么壯陽
早在戰(zhàn)國初期的《行氣玉佩銘》中已有真氣運動的記載,內中指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無,無幾樁在上,地幾樁在下,順則生,逆則死?!苯?jīng)會陰、尾閭、命門向后竄動,夾脊向上,透玉枕直達腦海,繼而又下行丹田,稱為小周天。茲將壯陽氣功練功法介紹如下:
第一步:呼氣注重心窩部
方法:取站、坐、臥式,口唇微閉,舌舐上腭,雙目微閉,排除雜念。先注重觀鼻尖片刻,隨即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使其別發(fā)粗聲,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假如仍然夾念紛擾,可用“數(shù)息法”。即呼氣默數(shù)一,再呼氣默數(shù)二,這樣一直數(shù)到十數(shù),再從一反復操作,直到雜念不再興起,即可放棄數(shù)息法。入靜后,呼氣時真氣要入丹田,不要在呼聲上打攪。時間:天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鐘,一般認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應:練功到3-5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5-10天,每次呼氣時都感到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xiàn)。
效果:開始幾天由于不習慣,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這是自然現(xiàn)象,不要有顧慮,只要堅持鍛煉就會變得自然。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方法:當?shù)谝徊焦Ψ蚓毜矫恳缓魵猓锤行母C發(fā)熱后,就可以意息相隨,呼氣時應延伸下沉的過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進。不可操之過急,假如用力過大可產(chǎn)生不舒適的感覺。 時間:依法每日3次,每次25-35分鐘,10天就可氣沉丹田。
反應:每次呼聲都感到一股熱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時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現(xiàn)象增多。這是真氣運到小腹,腸功能發(fā)生改變,驅逐邪氣的表現(xiàn)。
效果:由于真氣已通過胃區(qū),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后,四周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fā)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欲增進,大小便異常有改善等。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當?shù)诙焦Φ降ぬ镉辛嗣黠@的感覺時,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過分注重呼氣往下送,以免發(fā)熱太過,耗傷陰液??扇魏粑匀?,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時間: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在丹田培養(yǎng)實力階段,所需時間較長,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反應:基于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fā)熱明顯,十數(shù)日后小腹內形成氣流,隨著功夫的加深,氣流也越來越大,小腹力量充實。待力量蓄足后,即可向下游動,此刻練功者有時會感到陰部作癢,會陰跳動,腰部發(fā)熱等,以上感覺出現(xiàn)的遲早可因人而異。
效果:由于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寧靜。通過練功不斷地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對陽痿有一定療效,對女子月經(jīng)不調也有一定療效。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助
方法: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時,即沿脊柱上行,上行時,意識應伴隨著真氣(勿忘),假如真氣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導引(勿助)。這種上行速度的快慢是由丹田之力來決定的。若實力尚不足,它就會停下來不動。待丹田力量充實后,自然繼續(xù)上行。若急于通關,努力導引,會和丹田力量脫節(jié),這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須任其自然,真氣的活動情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假如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項就可以通過了。
時間:天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數(shù),每次時間也應延長到40分鐘或一小時左右。至于通關時間則因人而異,有的人瞬間間就通過了,這樣通過力量很猛,震動也很大。有人須經(jīng)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才能通過。大多數(shù)是在一周左右。
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練功者自覺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后腰發(fā)熱,命門處真氣活躍(即“腎間動氣”)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在督脈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撥的感覺,頭部則有箍緊之感,這是通督前必有的現(xiàn)象。有些人碰到此種情況,常產(chǎn)生懼怕心理,不敢再練,前功盡棄,殊為惋惜。這一階段必須堅持練功,一旦督脈通過后自然輕松愉快,通督是一個飛躍,故稱為“積氣沖天”。
效果:督脈通暢后,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環(huán)。這時才能體會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真諦。精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強。凡腎精虧損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等癥狀都會逐步消逝。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氣
方法:一般仍意守丹田。通督以后,各個經(jīng)脈都相繼開通。如頭項百會穴處出現(xiàn)的活動力量,可意守頭項。靈活掌握,所謂“有欲觀竅,無欲觀妙”也就是練功不同階段的處理方法。
時間:每日3次,每次1小時以上,時間越長效果越好。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各種觸動現(xiàn)象才能逐步消逝,只余下丹田與上丹田之力顯得更加集中旺盛。
反應:在通督脈的前后數(shù)十天內,全身常似有流竄動、皮膚發(fā)癢似蟲爬等感覺,這都是經(jīng)絡通暢,真氣旺盛的表現(xiàn)。碰到這種情況,既不要刻意追求,也不要驚慌失措,安心坐下就會自然平復。坐到極靜時,以上現(xiàn)象消逝,鼻息微微,若存若無,內部真氣則更加集中旺盛。
效果:真氣越充足,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就越充分,因而使人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增強,大大減少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痼疾,堅持鍛煉就可以身心健康,益壽延年。
以上五步功夫是按部就班的,在整個真氣運行過程中,身體會有三種不同變化。第一、二、三步是調整呼吸推動真氣。體內真氣集中于丹田,這個階段古稱為“練精化氣”,這是第一階段;第四步運用丹田積攢的真氣,沖通督脈,直達腦海,這一段叫做“練氣化神”,這是第二階段;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熟練,由于經(jīng)絡暢通無阻,真氣在而運行自如,此為高級階段,稱“練神還虛”,掌握真氣運行的五步、三階段,才能收效顯著。
搓手
兩手立式合掌,用力快速摩擦發(fā)熱,并搓手背、手腕,直至雙手發(fā)熱為止。
原理:中醫(yī)認為人手上有三條陽經(jīng)、三條陰經(jīng),搓手可增強手部的氣血循環(huán),改善手發(fā)涼、發(fā)麻的癥狀。
干洗臉
雙手貼面沿鼻兩側依次上搓,至前額后雙手分開沿左右臉蛋向下,至下頜。重復16次。
原理:刺激面部穴位,加強面部血液循環(huán),有提神、美容的成效。對于因中風引起的面癱等癥狀,有必定的改善作用。
搓鼻根和印堂穴
雙手中指從迎香穴(鼻翼兩側)為起點,快速搓至鼻根(雙眉中間),重復16次。再沿眉宇間印堂穴部位,快速上下摩擦,重復16次。
原理:對感冒有必定的預防作用,提神醒腦。
搓耳根
雙手中指和食指夾住耳根,快速上下摩擦,重復16次。
原理:通過刺激耳部的耳門、聽會等穴位,減輕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也有必定的預防感冒作用。
擺腰
豎立身體,左右擺腰各16次,力度可依據(jù)自身情形掌握。
原理:通過錘煉腰部力量,調理脾胃。
上肢擺臂(振臂)
雙臂一上一下,同時向身后擺動,交替進行16次。
原理:活動上肢關節(jié),提高靈活度,預防肩周炎。
雙手拍大椎
提胸抬頭,雙手揚起拍打頸后椎骨第七節(jié)(大椎穴,俗稱大椎骨),共16次。
原理:加強頸椎血液循環(huán)、暢通氣血,減輕頸椎病。
拍打云門中府
手握成穴拳(空心拳),左右手分別擊打胸前的云門、中府兩穴位(胸大肌部位),各16次。
原理:疏通心肺經(jīng)脈
實拳擊打岡上肌
握緊拳頭,左右手分別擊打雙肩上部岡上?。绮空戏剑?,共16次。
原理:使頸肩肌肉群放松,對緩解頸肩痛有療效。
左右腿弓步
保持身體正前方姿勢,使左右腿先后進行弓步練習,前弓之后保持膝關節(jié)與腳尖對齊(膝關節(jié)務必保持90度角,不足或小于90度角都會損壞膝關節(jié))。左右腿各8次。
原理:弓步是太極拳、五禽戲等健身功法的基本動作,練好弓步能加強膝關節(jié)的靈活性,防止練功后膝蓋疼。
下肢后彎曲(后踢臀)
雙腿略為彎曲,并用左右腳后跟交替踢左右臀部,左腳踢右臀,右腳踢左臀各8下。
原理:錘煉下肢靈活程度,同時加強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功能。老年人如果起初不適應,可豎立踢打。
下蹲練習
雙腳與肩同寬,下蹲至半蹲狀態(tài),一起一蹲16次。
原理:此練習是健身氣功中的基本功,能加強大腿肌肉力量和耐力,同時也能消耗腿部脂肪。
金雞獨立
右腳離地,放在左腿膝關節(jié)內側,左腿輕輕下蹲,至左膝關節(jié)90度時再輕輕豎立,右腳回到地面,然后左腳離地,重復上述動作。站立的單腳應用五趾用力抓地,同時雙目平視前方,保持身體平穩(wěn),如立不穩(wěn)可張開雙臂或扶墻壁。左右腳交替進行各8次。
原理:此練習能強化大腦中樞神經(jīng)操作平穩(wěn)的能力,同時也是五禽戲“鳥戲”中的基本功。老年人如做起來有困難,可減小下蹲的角度。
顛腳跟(提踵顛跟)
豎立身體,雙腳與肩同寬。輕輕抬起腳后跟,腳尖點地,然后猛然落下。重復32次。
原理:顛腳跟能強化身體骨骼、放松背部肌肉群,加強氣血循環(huán),提振陽氣,達到“背后七顛百病消”的目的。
三聲“嘿”
雙手五指張開,雙臂下垂,重復上一節(jié)顛腳跟的動作,顛到第25下左右時深吸一口氣,當?shù)降?2下用爆發(fā)力大喊一聲“嘿!”。喊聲必定要響亮、鏗鏘有力又果斷干脆,不能拉長音。
原理:此動作能提振精神、放松心情,改善肺部功能。
現(xiàn)在喜歡練習氣功的人非常地多,而且練習氣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身體的體質,調整陰陽,和暢氣血還能夠幫助疏通經(jīng)脈,增益真氣等等,讓我們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地旺盛。對于一些體弱多病或者正常康復的病患者而來說,練習氣功之后效果真的很不錯哦。那么現(xiàn)在練氣功注意什么比較合適呢?
1、練氣功不可對各種功法都感興趣,想練這種放不下那種,想練那種舍不得這種,結果每天早、中、晚分練幾種功法,自以為可以一箭雙雕或廣種博收,其實是互相干擾,一事無成。
2、練氣功禁忌隨心所欲綜臺各種功法,如姿勢甲式,呼吸乙式,動作丁式,自以為能夠集各家之長,其實是五花八門、不倫不類,本來很好的氣功弄得面目全非。
3、多人練氣功時,不認真研究功法中的行功原則,只希望迅速見到效果,對各種功法都相信又都懷疑,企圖通過幾次試驗,就得出某種功法靈不靈,或是不是適用于我的結論。結果可想而知,今天試試這種,明天試試那種,甚至一次練功試驗好幾種,見異思遷,周而復始。最后,前功盡棄。
4、練氣功時也要講究時辰,夜12個時辰中有些并不適宜練功,應予避忌。
5、忌蹲坐休息: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產(chǎn)生重力休克。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后應調整呼吸節(jié)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調整活動,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臟,以利還清“氧債”,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
很多人練習完氣功之后做出來的一些舉動是非常不恰當?shù)?,練習完了之后應該兩手擦面,而且輕輕地揉一下眼睛,然后再慢慢地起立,手腳稍微進行活動一下。注意的是如果太飽或者太餓的情況下都不可以練習氣功,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好。
氣功是很多老年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鍛煉身體方式,氣功對于意念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特別嚴格,只要掌握好動作要領,配合正確的呼吸,就能夠達到很好的鍛煉作用。練習氣功除了可以達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以外,對于一些疾病也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練氣功的要領有哪些。
一、練氣功的要領
練習氣功呼吸特別重要,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進行腹式呼吸,也應該要深呼吸。練習氣功比較常見的呼吸方法就是鼻息呼,鼻吸口呼法以及停閉呼吸法,自然呼吸法等等,應該要不斷的練習,不要急于求成,練習時候的姿勢也很重要,比較常用到的姿勢有站式,側臥,仰臥,自由盤膝以及平坐等等,動作一定要放輕松,要做得自然,這樣才能讓身體放松,精神放松,不一樣的姿勢特點也不同,能夠達到的治療疾病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練習氣功也應該要處在一種穩(wěn)固寧靜的狀態(tài)之下,所以學會怎么樣讓自己進入到寧靜的狀態(tài)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一般可以使用默念法,數(shù)吸法,讓自己快速的進入到寧靜的狀態(tài)之中,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究竟挑選哪種方法可以自己自由挑選。
二、練習氣功的注重事項
想要練習氣功的人一定要注重,好好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的情緒,這樣才能夠讓疾病得到排除,可以起到促進身體健康作用,在練習氣功以后也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加的舒服,練習氣功肯定不能急于求成,應該采納按部就班的方式來達到好的效果,雖然練習氣功并不是特別復雜的運動方式,但是想要掌握的比較熟練,也應該有一段時間的堅持練習,這樣才能夠達到熟練的程度,練習器氣功也應該注重合理的休養(yǎng),這樣身體也可以更加健康。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練氣功的要領有哪些,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一定了解,氣功這種鍛煉方法一定要好好的自己摸索,按照規(guī)定的動作進行不斷的練習,很多人在練習的過程當中,因為急于求成而出現(xiàn)了精神緊張,頭痛頭暈以及胸悶氣短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