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可能與吃飯的速度有關
肥胖人群的中醫(yī)養(yǎng)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睆墓胖两瘢P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如何分辯關于運動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肥胖可能與吃飯的速度有關”,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日本曾經對東京都內340位20-60歲男女公司職員,進行肥胖和吃飯速度關系的調查。
以BMI=25以上為肥胖標準。
BMI是將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數值。如一個人體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
調查結果:吃飯速度快的(占總數40%)平均BMI23.5。
吃飯速度不快不慢的(占總數45%)平均BMI22.4。
吃飯速度慢的(占總數15%)平均BMI21.6。
接著又對9位20-50歲男性進行吃飯速度和滿腹感關系的調查。通常一頓飯工夫平均為17.2分鐘。如果使用節(jié)拍器使每分鐘咀嚼次數增加到88,即將吃飯時間延長到33.7分鐘,則試驗者的食量從平時的693克減少到528克。一天三頓日積月累,這一差值將變得相當巨大。據獅王齒科衛(wèi)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從開始吃飯15分鐘后上升,30分鐘后達到峰值。由于血糖值達到峰值給人滿腹感,約需30分鐘。所以通過仔細咀嚼延長就餐時間,就能使少量食物讓人獲得滿腹感,從而取得減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大阪市立大學曾根良昭教授證實,吃飯過快會給精神帶來較大負擔。他讓7位女學生在溫度、濕度恒定的人工氣候室內,分為二組,分別給5分鐘和10分鐘就餐時間。結果,5分鐘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鐘組餐前餐后幾乎沒有變化。他又做試驗,將咀嚼次數從通常的325次減少到快食時的214次。結果發(fā)現,通常吃飯時心率比飯前增加20%,快食時心率比飯前增加49%。通常飯后收縮期血壓比飯前增加8%,快食后收縮期血壓比飯前增加13%。
yS630.Com相關推薦
跑步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方式,跑步的速度究竟多快和自身的實際情況有很大關系,可以自己進行調劑,一般建議大家進行慢跑,這樣才不會出現太過疲累的感覺,每一天慢跑45分鐘左右就能夠達到很好的鍛煉身體作用,也可以起到必定減肥效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慢跑的速度多少合適,想要了解的人就一起來看一下。
一、慢跑的速度多少合適
每一天跑步的時間應該操作在三十分鐘左右,長時間堅持能夠達到很好的鍛煉身體作用,慢跑的速度以及距離必定要合理,對于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來說,應該要進行短距離的慢跑,可以先跑50米左右,然后再漸漸的增加到100米200米,大概每半分鐘的時間跑100米左右,運動的量和快走是差不多的,對于體力比較好的一些人來又說可以從300米開始,等到體力變好以后再漸漸的增加,可以增加到3000米到5000米左右,如果心肺功能比較差,那么應該要把走和跑相互配合在一起來做,一般慢跑30秒鐘,然后再步行60秒鐘,這樣反復進行,大概需要連續(xù)做半個小時,這樣可以防止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又能達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想要讓慢跑的鍛煉效果變得更強,那么在慢跑過程中可以進行高抬腿的練習,沒有時間限制以及距離限制,但是必定要從小開始漸漸增多,需要按部就班的增加,不要一次性就加很多,這樣身體會受不了。
二、老年人慢跑要領
老年人進行慢跑,跑鞋的挑選很重要,應該挑選緩沖力好,耐磨,底厚以及松緊合適的跑鞋,在鍛煉的時候如果鞋子隨便穿的話就輕易出現運動損傷,老人慢跑速度必定要掌握好,這樣才能操作心率,跑一段時間就測量一下心率,大概心率應該要操作在每分鐘120次左右,現在有很多的運動手表都有這樣的功能,可以在跑步的時候帶著,可以隨時觀看心率,鍛煉一段時間以后心率就能夠操作在很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下。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慢跑的速度多少合適,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慢跑的速度都應該掌握好,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年紀比較大的人堅持慢跑,能夠讓骨骼變得更加健康,能夠汲取更多鈣質,而且還可以讓肺活量增加,新陳代謝速度也可以變得更快,睡眠質量也是可以提高的。
我們想要在運動中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我們首先要糾正自己的不良跑步習慣,并且我們要提高注意力,減輕體力的消耗等,所以我們建議喜歡運動的你們應該要多去了解鍛煉速度的方法。一般對于跑步的姿勢,你們要減輕著地的沖擊力以及調整自己的腳步,調整呼吸頻率等方法。
跑姿:是指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中,為達到最高速度所用的合理、有效動作,雖然受個別差異的影響很大,但了解運動技術的一般原則,以獲得正確機械姿勢在教學或訓練上是必要的。
配速:是指有效分配身體有限能量以獲得較好成績的技術,如何避免因過度用力造成太緊張,而影響動作速度與范圍,跑者需于跑中有放松的能力,亦即需有良好的配速。
策略:是指在守規(guī)則的原則下,如何造成自己有效的作戰(zhàn)方法。如預賽、復賽、決賽中運用某些適當方法分配自己應戰(zhàn)的體力消耗。 短距離跑動作要領 短距離跑中的速度是各項運動的基礎。而跑的技術更是其他跑、跳項目的基礎。
短距離跑動作要領包括:一、起跑, 二、加速跑,三、最高速度的維持,四、沖線。 聞槍聲后,雙手迅速推離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擺臂, 前擺的手臂有肘關節(jié)向前上方擺的感覺;同時雙腿用力向起跑板推蹬伸直, 髖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不能完全伸直,只發(fā)生推進的力量,前腳快速伸直, 以較大的身體前傾姿勢把身體推向前方;而后腳向前抬膝蓋跨步,膝關節(jié)為銳角, 傾斜度要大,以便幫助前腿產生水平方向之推進力。后腿跨出之同時,雙臂之一前擺振。一后擺振,保持身體不左右扭轉,體角約與地面成 45 度角。
文章詳細的為我們介紹了跑步的鍛煉速度是怎么樣的,相信你們應該都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了吧。我們想要在生活中讓自己的跑步速度提高,我們不僅要調整跑步的姿勢,我們還需要控制跑步的呼吸頻率,提高自己的加速度。
走路對身體有好處,比如說可以減肥。這可能聽起來比較不可思議,但是如果方法得當,走路的確可以減肥。走路的時候步伐以及速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每次走路訓練可以在十分鐘左右,但是在走路減肥之前需要做五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走路減肥最好走直線,并且快走與慢走交替訓練。
線索一:走路速度很慢,預警:壽命短。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線索二:走路時手臂不搖,預警:后背下方存在問題。理學家認為,走路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臂也會隨之擺動。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么搖擺,可能意味著他后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傷。
糾正不良的走路姿勢,先從糾正站姿做起??梢栽诩依飳χ箸R子自我檢查。人在照鏡子時會不自禁地挺胸抬頭。然后在走路時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勢,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傾。走路時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著力點側重在跖趾關節(jié)內側。
如果我們每天走路十分鐘,則能夠避免消沉的意志,能緩解不良的情緒,能消除疲憊,還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走路能預防中風、關節(jié)炎、肥胖以及抑郁癥。其實走路是最廉價的健身運動之一。經常坐在辦公室上班的人多走路對身體好處更大。
增肌是大部分人去健身房練習的主要目的,想讓自己從外觀上看起來更加高大一些。但是增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天天要做抗阻力練習,其飲食方面也要多加注重。本文便總結了一些關于練習肌肉生長速度的方法,一起來學習下。
練習肌肉速度的方法
1、漸進式超負荷練習:這個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在練習的杠鈴重量上多下功夫,可以適當的隨著練習時間的推移來增加杠鈴的重量以及練習頻率等。而且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更換練習動作,這樣能更好的刺激肌肉群體,長此以往會讓肌肉有了練習的習性。
2、代謝壓力練習:代謝壓力會很大程度的讓人感到高興,主假如因為很多人在利用重量練習時會任務輕重量沒法讓肌肉生長,而代謝壓力的話會讓肌肉有不適感,但這也是練習的開始階段,等熬過這個階段就能很好的關心肌肉生長。
3、離心收縮練習:離心收縮的肌肉有能承擔張力的負荷,很有可能會讓肌肉受損,而肌肉恢復時,可以借助蛋白質來修復肌肉。離心收縮練習和代謝壓力一樣,在練習過程中的感受都不太好,所以要很好的克服這個狀況才能達到更好的練習。
練習肌肉速度的注重事項
1、飲食:如果練習時吃的食物很一般,沒有很刻意的補充一些蛋白質,這樣在練習時不建議采納高強度的練習方法,這樣會導致營養(yǎng)跟不上。如果想要高強度的練習,可以采納練習一天休息一天的方式,則要鍛煉也會更健康。
2、練習計劃:天天采納不同的運動方式來練習不同位置的肌肉,且運動的強度要達到身體剛好能承擔的極限,差不多一周練習七天就可以。
3、練習心態(tài):對于多數人來說運動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很少有人會能感受到到運動的快感,所以想要有很好的練習效果就要保證好練習心態(tài),不能因為練習過于疲憊而就舍棄。
上述就是本文針對怎么增加肌肉生長速度的練習方法,通過本文可以看出練習肌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按部就班,長期下來才能有比較顯著的效果。另外在進行力量練習的時候也可以搭配一些有氧運動,能有助于鞏固心肺能力,練習效果會更佳。
乒乓球如何提高速度?如何提高發(fā)球質量?這是很多乒乓球喜好者都想要了解的事情,速度是乒乓球技巧中復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必定要復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于乒乓球的相關學問,告知大家乒乓球如何提高速度。
乒乓球如何提高速度
大家知道打乒乓需要注復什么嗎?在乒乓球的速度、旋轉、力量、落點和弧線中,速度是致命的要素。乒乓球的速度是一個廣泛的時間概念,并不僅僅是乒乓球的絕對飛行速度,其中包括四個時間段和大家介紹下。
彈擊
第一給大家介紹下彈擊,彈擊是球從本方球臺彈起到本方球拍觸球的第一時段。這一段時間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球的運行路程長短,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上升期、高點期和下落期。要縮短路程,就要在上升期擊球。二是對方的球的絕對飛行速度,我們沒有方法去操作,但我們可以去利用對方的球速。從這兩個因素看到,高復心擊球,上升期擊球是提高乒乓球速度的第一步。
脫板
球在本方球拍上的停留時間,俗稱脫板速度,是第二時段。也有兩個因素:一是擊球的力量和方式相關,力量大,撞擊多,脫板的時間就短。二是與球板、套膠和快速膠水相關;底板越是OFF+,套膠越是硬,快速膠水越是使用,脫板的時間越短。
二跳
球脫板至落到對方球臺的第三時段。同樣有兩個因素:一是球的運行路程長短,路程越短,所需時間就越少,這就是為什么直線球速度快、威逼大的原因之一。二是乒乓球的絕對飛行速度,這是正宗的球速,也與擊球的力量和方式相關。
觸球
球從對方球臺彈起到對方球拍觸球的第四時段。這一時段有三個因素:一是乒乓球飛行絕對速度的連續(xù)。二是旋轉球觸對方球臺后的作用力的加速,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前沖。三是打開落點。
如何提高球速呢
1、上升期擊球
主要的要害是步法,非常是步伐速度;只有步法到位,才有可能在上升期發(fā)力擊球。
所以說步伐速度在乒乓球的速度中是非常復要的,可以說是決策性的;打到后,大家的絕對飛行速度都差不多,誰的步伐速度快,誰的步法到位,就能在上升期擊球。
2、利用對方的球速
對方的球速慢,你可以加大動作,有利于擊球力量,同時能保證在上升期擊球;對方的球速快,你必須減小動作,保證上升期擊球或高點期擊球。
3、加大擊球力量,撞擊和摩擦結合
目的是為了速度。扭轉爆發(fā)鞭沖技術和打摩式弧圈擊球力量大,且將撞擊和摩擦有機的結合起來,不但有速度,還有很強的旋轉。
訓練動作速度快慢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論。門澤爾強調健美訓練應以較慢的速度進行,8屆奧林匹亞先生李哈尼認為應是爆發(fā)式的動作與慢速動作相結合,而超級訓練法創(chuàng)始人則堅信訓練動作應以較快的速度完成。
許多人認為訓練動作應以較慢的速度來做,但我認為有時候人們提出的訓練理論是為他們生產的設備服務的。
如果在機器上做練習太快會使機器很快磨損,他們很快就會規(guī)定:使用這些器械時慢速做效果最好。報刊上不久也會見到宣傳慢速訓練的文章,說那種在避速訓練中感受到的肌肉燒灼感是生長所必需的,這全都是騙人的謊言!
肌肉是為速度而設計的。你移動重量的速度越快,施加在肌肉上的壓力就越大,這與避速訓練的做法恰好相反。慢速訓練時肌肉的燒灼感是乳酸堆積的結果,而不是因為壓力的提高,刺激肌肉生長的兩個因素是負荷和肌肉收縮的速度。當你慢速做動作時,你只能使用比通常小的重量,并要防止肌肉收縮太快。實際上你所做的與最大肌肉生長所需的恰好背道而馳。
以最大速度訓練的惟一問題是可能導致“犯規(guī)”動作以及增加受傷的危險性。此外,速度太快,慣性的作用也將減少施加在肌肉上的壓力。這就是為什么說,最好的做法是盡可能快地做每一次動作而仍然保持動作的規(guī)范和對重量的控制,因為這會在產生最大壓力的同時把受傷的危險降到最小。
最新研究表明快速動作是增大肌肉塊的最佳選擇研究發(fā)現,爆發(fā)力訓練能較好地增大肌纖維體積。實驗是讓運動員進行8周下肢的爆發(fā)力訓練,每周3次,結果慢速和快速肌纖維體積增大了4%-8%。
研究人員還對比了爆發(fā)力訓練與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效果。一組運動員進行14周訓練后,證明爆發(fā)力訓練比傳統(tǒng)力量訓練優(yōu)越,他們最大臥推重量的程度為9.8%比3.8%。
你也許會說,重量大了就無法快速做動作。是的,但你的動作趨勢應該是盡可能的移動重物。著名運動神經生理學家曾建議,正是這個趨勢而不是實際運動的速度對產生高壓力是極為重要的。即使大重量移動得較慢,但你試圖盡可能快地移動它卻是刺激最多數量肌纖維的關鍵。
一、大肌群先練
這是應當遵守的一條訓練原則。不可由著性子,拿起器械就隨意練。腿部、胸部、和背部的肌群屬于大肌群,這些肌群的練習需要使用較重的負荷,否則難于取得效果。所以,當你精力充沛、能夠克服較重的負荷時,就要先練這些肌群。若等到訓練課快結束時再練這些肌群,那就力不從心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出現傷害事故。
例如,某人常以三組90公斤杠鈴的臥推練習開始訓練,課的后半部是用30公斤杠鈴做三組三頭肌下推練習。一天,他顛倒了訓練順序,先用34公斤的杠鈴做三頭肌下推練習,到練臥推時,最多只能推起79公斤的杠鈴了。這是因為三頭肌在下推練習中已經受到了一定負荷的訓練,疲勞了,無力再完成三組90公斤杠鈴的臥推了。在這種情況下,對疲勞的三頭肌來說,79公斤的重量已接近極限負荷,但對發(fā)展胸和肩帶肌肉來說卻遠遠不夠。顯然,先完成有較多肌肉群參加的練習,再完成單一肌肉的練習,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單一肌肉練習時使用較小的重量并不影響其它肌群,而單一肌肉本身卻能獲得大的應力刺激。
二、肌肉要輪流交替訓練
這也一條訓練原則。所謂“輪流交替”訓練,是指同一塊肌肉不要連續(xù)進行練習。交替練習的肌群在每一次練習后能得到一定的恢復,因而在每二次練習時能相對承受更大的負荷。由于肌肉力量與體積的發(fā)展與訓練強度緊密相關,所以交替練習更有利于肌肉體積和力量的增長。
例如,在臥推和三頭肌下推練習中,三頭肌是原動肌。練習者做完臥推后立即做三頭肌下推練習,能克服30公斤的阻力。若在兩組練習間完成一組站立肘屈伸練習,那他在做下推練習時就能克服34公斤的阻力,因為疲勞的三頭肌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訓練者若有意對同塊肌肉進行連續(xù)刺激,那就要注意,恢復間歇必須足夠
我們都知道慢跑這種做法對于鍛煉身體是很好的,它不會導致大腿產生太多的乳酸,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臟供血能力,所以我們建議老年人最好是通過慢跑的方法來健身。一般我們在生活中想要通過慢跑的方法來健身,我們選擇合適的場地以及鞋子,并且邊跑邊聽音樂等,這樣可以緩解你們跑步的情緒。
有氧運動的好處是:可以提升氧氣的攝取量,能更好地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tài)。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jié)奏、持續(xù)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于1小時,每周堅持3到5次。通過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調節(jié)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慢跑無論何時開始,都有效果,起初可以少跑一些,或隔一天跑一次,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再逐漸增加至每天跑3000至4000米。慢跑時,動作要自然放松,呼吸應深長而有節(jié)奏,不要憋氣。跑的速度不宜太快,不要快跑或沖刺。要保持均勻的速度,以主觀上不覺得難受、不喘粗氣、不面紅耳赤,能邊跑邊說話的輕松氣氛為宜。
慢跑可以活動身體,按摩內臟,如果再有適當的速度,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快跑對肌肉力量有鍛煉效果,但是如果都單純鍛煉肌肉的話,去健身房效果會更好。如果出于鍛煉身體的目的去跑步,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定速度的長袍,維持心跳120次/分鐘的運動負荷,跑30分鐘以上。
文章詳細的告訴我們慢跑的鍛煉速度是多少,相信你們都知道慢跑的速度最好是保持在心跳在120次/每分鐘,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應該要正確利用慢跑的方法。我們在生活中進行慢跑有助于我們提高身體抵抗力以及提高肺活量。
慢跑的速度是多少,慢跑多長時間才能夠快速的燃燒掉自己的脂肪,成為社會當中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我們時常會發(fā)現,無論是在跑步機上,還是在跑步的運動操場里面,其實跑步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是不是同樣也是可以消耗掉自己身體的脂肪呢,那么來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總結。
方法/步驟
首先關于跑步多久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需要從人體的三大供能系統(tǒng)說起。人體三大供能系統(tǒng)為ATp-Cp系統(tǒng),Cp(乳酸)系統(tǒng)和有氧供能系統(tǒng)。這三種供能系統(tǒng)中只有有氧供能系統(tǒng)會消耗更多的脂肪來給身體供能。
不過運動中要想動用有氧供能系統(tǒng)給身體供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每次運動堅持至少20分鐘以上。
2、運動強度保持在自身最大運動強度的75%左右。
3、運動過程中需要連續(xù)不間斷的進行。
滿足以上三點就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所以關于跑步多久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就有答案了,需要減肥者連續(xù)不斷的堅持跑步至少20分鐘以上。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在跑步機上跑步需要多少速度能夠更多的消耗脂肪,同樣可以看上文的有氧供能系統(tǒng)第2點,運動強度保持在自身最大運動強度的75%左右。那怎樣來衡量這個75%的運動強度呢?
這里給出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可以通過測量自己每分鐘的脈搏數,計算公式為(220—年齡)*75%即為練習者在跑步過程中需要保持的脈搏數,跑步者可以根據這個脈搏來選擇適當的速度。
第二個方法可以通過自我感覺來確定這個75%的強度,跑步者在跑步的過程中感覺累和不累之間即為75%的強度。最后這里再給男女跑步速度在75%強度的一個參考數值,男性的跑步速度控制在8到10千米/小時,女性的跑步速度控制在6到8千米/小時。
以上兩個問題已經回答,結尾還是告訴減肥的朋友們,能不能堅持下來是減肥成功與否的關鍵。
以上的文章當中為大家介紹了慢跑的速度是多少,如何來解決自己的脂肪,首先運動操場上的跑步措施和運動機上的跑步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起到了減肥作用也是不一樣的,男女的跑步控制量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來進行調節(jié)。
跳繩是一種對身體特別好的運動,而且在生活當中喜歡跳繩的朋友也特別多,跳繩的同時我們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同時有肥胖情況的朋友也可以通過跳繩來進行減肥,不過在跳繩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好多朋友想跳繩的速度加快,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怎樣提高跳繩的速度?
如果想提高跳繩的速度,我建議從改進跳繩技術和練習方法入手。
跳繩技術:
1.跳的時候用前腳掌跳,腳后跟并不接觸地面、膝蓋只微微彎一點。
2.前腳掌落地后立即跳起,跳的不要太高,只要能過去繩就可以,因為跳的太高在空中時間長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3.輪繩的時候用手腕發(fā)力,這樣不但輪的快,而且不容易跳壞。
練習方法:
練習的時候不追求總個數,要盡可能的快,不要怕跳壞,因為比賽比的是速度,而不是比的總個數。所以練習時必須以快為中心,在快的前提下減少跳壞的次數。
正確的跳繩方法:
1)跳繩方法是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jié)奏。
2)握繩的方法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3)搖繩的方法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fā)力作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經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回旋越快。
4)停繩的方法向前搖時,一腳伸出,前腳掌離地,腳跟著地使繩停在腳掌下,向后搖時,則一腳后出,腳跟離地,腳掌著地,使繩停在腳底。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怎樣提高跳繩的速度,這也是在平時跳繩的時候我們熟能生巧的一種情況,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后,慢慢速度就會加快,只是在跳繩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正確的運動和方法,這對健身特別重要。
雖然每個人對跳繩減肥這個方法都比較熟悉,但是也有些人使用這種方法根本沒有達到自己所理想的減肥效果,事實上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的時候,那么你就需要注重考慮一下,自己所使用的這種跳繩的方法以及跳繩的速度,對于減肥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現在我們?yōu)榇蠹曳治鼋榻B一下,跳繩減肥的速度問題。
跳繩減肥必不可少的暖身活動
盡管有人認為跳繩很容易傷害膝蓋的運動,但根據專家研究報告指出,跳繩對膝蓋的沖擊力量只有跑步的1/7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繩的技巧,用腳底的前端著地,就能降低對身體的沖擊。跳繩不但能強化你的心肺功能,以及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還可訓練平衡感和身體的敏捷度。最誘人的是只要你能保證每分鐘120-140次的速度,一個小時就可燃燒掉600-1000卡的熱量。
跳繩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運動,練習前一定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運動,如肩膀、手臂、手腕、腳踝的活動。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難。一開始每次運動時間5-10分鐘即可,再慢慢增加到10-15分鐘,中間可以稍事休息,之后接著再跳。
選一副好跳繩
跳繩運動只需要很少的活動空間,但活動進行的地面必須平坦,最好在上面鋪上地毯和軟墊,而且要穿上抗震力強的運動鞋,這樣可以緩和膝蓋和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沖撞,否則跳動時的反作用力,可能會影響脊椎、腦部,造成運動傷害。值得注意的是,在跳繩時,最好穿上運動內衣,或是選擇支撐力較好的棉質內衣,可以保護胸肌,避免拉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跳繩運動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跳繩,在選擇時只要長度和重量感覺舒適,無論哪種質地做的都可以。但因為材質的不同,會有太粗、太重或太輕的情形,因此還是選擇適當材質做的繩子比較好。建議初學者可以選擇較長一點的繩子,擺動的幅度較大、速度較慢,之后再慢慢提高要求,縮短繩子的長度,同時也增加運動的強度。
跳繩這個方法減肥可以有效的擺脫身體上的肥肉,但是對于跳繩的速度時間以及量問題都應該格外的注重,只有這樣子才可以讓我們的減肥,而且我們知道通過這種跳繩運動的方法減肥的話,也是比較安全健康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