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女性養(yǎng)生保健食療方】
膿皰瘡食療方精選
膿皰瘡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之一,又稱黃水瘡,系接觸傳染,兒童多見。致病菌是化膿性球菌。本病好發(fā)于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為紅斑或水皰,很快變成膿皰,周圍有紅暈。膿皰一般為綠豆到指頭大小,容易破損,流出黃水,結成黃色或灰黃色痂,可互相融合,有的中央自愈而邊緣擴展呈環(huán)狀,一般無全身癥狀,重者可有發(fā)熱及附近淋巴結腫痛等。
中醫(yī)辨證治療膿皰瘡
濕熱型
[臨床表現(xiàn)]膿皰較密集,分布頭面及上肢為多,色黃,周圍紅暈,破后糜爛面鮮紅,附近淋巴結腫大或伴有輕度發(fā)熱、口干、尿短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食療藥膳]
1.苦瓜豬瘦肉湯:苦瓜300克,豬瘦肉100克,上等魚露、味精適量,同煮湯,熟時食用,每日2次。
2.絲瓜白菜豬瘦肉湯:絲瓜1條,白菜100克,豬瘦肉50克。同煲煮湯,熟時調味食用,每日1-2次。
3.綠豆冰糖粥:綠豆50克,薏苡仁25克,冰糖25克,粳米50克,煮粥食,每日1-2次。
脾虛型
[臨床表現(xiàn)]膿瘡稀疏,分布軀干與下肢為多,膿皰色淡白或淡黃,周圍紅暈不顯,破后糜爛面淡紅不鮮;面色蒼白,胃納欠佳,大便溏,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緩。
[食療藥膳]
1.淮山苡仁田雞粥:淮山20克,薏苡仁20克,大田雞1只,粳米50克,冰糖25克。將大田雞剝皮,除去頭、腳、內臟,切碎,入淮山、薏苡仁、粳米煮粥,將熟時入冰糖調服。每日1-2次。
2.加味淮山扁豆粥:淮山20克,扁豆10克,苡仁15克,防風6克,金蟬5克,淡竹10克,銀花10克,荊芥10克,粳米50克,將上8味中藥煎水2次,取濃汁300毫升和粳米煮粥食,每日1-2次。
延伸閱讀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小兒一種最常見的化膿球菌傳染性皮膚病,系接觸傳染,蔓延迅速。那么,這種病癥應該如何治療,治療的偏方又有哪些?患有這種病癥應該怎樣護理呢?趕緊來看看吧!
蜜糖銀花露
原料:水煎金銀花。
做法:飲前分次加適量蜂蜜,攪勻。可清熱解毒。用治小兒夏天長暑癤、膿皰瘡及痱子合并感染。
豬膽治膿皰瘡
原料:枯礬粉30克裝入豬膽內曬干。
做法:研粉與蛋黃油調糊外涂,日2~3次,治膿皰瘡。
葡萄藤治膿皰瘡
原料:葡萄藤嫩枝(帶葉)2000克切碎。
做法:水煎將藥汁濃縮為糊,待略溫時加入枯礬末50克及冰片末10克,攪勻。淡鹽水清洗后外敷,日2次。
二豆茶
原料:馬料豆、赤小豆各10克。
做法:水煎湯。代茶飲。可清熱解毒。用治小兒瘡癤、膿皰瘡。
膿包瘡護理方法
修平指甲,告知搔抓的危害,若病人年幼,則囑其家人守護,或將手指用紗布稍作包扎,避免抓破皮膚。
膿皰完整時可遵囑外用爐甘石洗劑。
遵醫(yī)囑內服抗組胺綠色療法。
穿寬松棉質內衣,防止衣物磨擦。
衣著不宜過厚、過暖,以免皮膚溫度增高加重癢感。
患者在出現(xiàn)以上情況后,要及時果斷的做出處理方法,不要用手胡亂的抓,以免感染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關于介紹治療膿胞瘡偏方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膿皰瘡初期癥狀
1、膿皰瘡初期癥狀
紅斑或粟粒到豌豆大血皰疹,迅速變?yōu)榫G豆至豌豆大小的膿皰,周圍繞以紅暈,逐漸擴大、加深,并形成潰瘍。潰瘍邊緣整齊、陡隘。表面覆有污褐色膿痂。重癥者。由于潰瘍不斷擴大,痂皮厚積呈蠣殼狀。剝離痂皮,可見潰瘍底面有灰綠色膿苔及肉芽組織增生。
2、膿皰瘡要如何護理
2.1、護理膿皰瘡要隔離消毒嬰兒室、托兒所、幼兒園如發(fā)現(xiàn)患病兒童,應立即隔離,膿皰瘡患兒衣被用具等應及時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觸傳播,并對居住環(huán)境進行消毒。
2.2、膿皰瘡流行于夏秋季節(jié),多見于兒童及幼兒,易傳染,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是注意皮膚衛(wèi)生,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對患病兒童應隔離,防止接觸傳染,已污染的衣服用具應行消毒處理。平時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并及時治療痱子、蟲咬皮炎等瘙癢性皮膚病及各種皮膚損傷。
3、引起新生兒膿皰瘡的原因
3.1、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不完備,洗擦時很容易破損,為細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機會。
3.2、新生兒穿的衣服、衣領及扣紐過厚過硬,擦損皮膚;或穿著存放已久的衣服,或舊的未消毒衣物。
3.3、新生兒膿皮疹多見于與鼻腔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護理人員接觸者,如果發(fā)現(xiàn)有這種情況,例如母親鼻部帶菌,應給隔離或滴鼻消滅帶菌狀態(tài),戴口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
3.4、新生兒皮膚皺褶的地方,容易潮濕積垢,為細菌繁殖提供方便。因此,護理新生兒時不可不注意。
膿皰瘡的癥狀分類
1、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fā)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為散在的水皰,1~2天后水皰迅速增大,皰液由清亮變渾濁,膿液沉積于皰底部,呈半月形積膿現(xiàn)象,為本型膿皰瘡的特征之一。皰壁薄而松弛,破潰后顯露糜爛面,干燥后結黃色膿痂。有時在痂的四周發(fā)生新的水皰,排列呈環(huán)狀,稱為環(huán)狀膿皰瘡。患者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癥狀。
2、非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fā)于顏面、口周、鼻孔周圍、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現(xiàn)為在紅斑基礎上發(fā)生薄壁水皰,迅速轉變?yōu)槟摪?周圍有明顯紅暈。膿皰破后,膿液干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向四周擴張,可相互融合。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將細菌接種到其他部位,發(fā)生新的皮疹。結痂一周左右自行脫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癥患者可并發(fā)淋巴結炎,發(fā)熱等。
得了膿皰瘡該如何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1、全身治療:對于皮損廣泛,伴有發(fā)熱或淋巴結炎者,可給予磺胺藥或抗生素制劑。
1.2、局部治療:以殺菌、消炎、止癢、干燥為原則。皰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腦、10%硫黃爐甘石洗劑,每日數(shù)次。皰壁已破形成糜爛面或結痂者,可先以O.1%利凡諾溶液濕敷,敷后外用O.5%新霉素軟膏或百多邦軟膏、環(huán)丙沙星軟膏等,亦可用2%龍膽紫溶液。
2、中醫(yī)藥治療
2.1、內治法:癥見膿皰周圍有炎性紅暈,破后糜爛結膿痂,可伴發(fā)熱、口渴、納呆、便干尿黃,舌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癥屬肺胃濕熱,外感毒邪。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藥: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野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黃芩10克、生地10克、澤瀉10克、滑石30克1.包煎、、生甘草6克。
2.2、外治法
2.2.1、如意金黃散以涼茶調后外搽患處。
2.2.2、馬齒莧30克、苦參30克,水煎濕敷患處。
2.2.3、顛倒散(大黃、硫黃各等份)洗劑外搽。
膿皰瘡治療方法
1、膿皰瘡治療方法之西藥
1.1、甲硝唑凝膠:具有抗厭氧菌作用,機理為組織細菌代謝、促其死亡。清洗患處后涂抹,早晚各一次。
1.2、桿菌肽軟膏:對大多數(shù)革蘭陰性菌、陽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用于化膿性皮膚,每日2~3次。
1.3、紅霉素軟膏:對于大多數(shù)革蘭陰、陽性菌有抗菌活性。用于化膿皮膚、小面積燒傷和糜爛面處理。
1.4、鹽酸金霉素軟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淺表化膿,每日涂抹2~3次。
2、膿皰瘡治療方法之中成藥
2.1、如意金黃散:黃色粉末,消腫止痛。用于瘡瘍初期、紅腫熱痛。直接涂于患處或攤于紗布之上貼于患處。
2.2、小敗毒膏:棕褐色粘稠半流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3、瀉毒散:棕黃色粉末,用蜂蜜或醋調和敷于患處。
2.4、其他常用中成藥:消炎解毒丸、龍珠軟膏、瘡炎靈軟膏、紫草膏等等。
3、膿皰瘡治療方法之偏方
3.1、三黃苡仁湯
原料:取黃連、黃芩、黃柏、蚤休各10克,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各15克,蒲公英、生苡仁各20克,木通6克,竹葉3克。
做法:用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本方具有清熱祛濕解毒的作用。
3.2、生地土苓瘦肉湯
原料:生地30g,土伏苓60g,豬瘦肉120g,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肉洗凈、切絲、勾芡,余藥布包。先將諸藥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肉絲,待沸后,調入蔥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藥包,凋入豬油、食鹽、味精適量服食??汕鍩峤舛?。
3.3、赤小豆桑皮湯
原料:赤小豆60g,桑皮15g,紫蘇葉10g,生姜2片。
做法:將桑皮、蘇葉,生姜布包,同赤豆加水同煮,待煮至豆熟后,去藥包,飲湯食豆。可清熱利濕。
膿皰瘡的注意事項
生活中,如果孩子患上了這種病,作為家長應助患兒保持愉快、良好心態(tài)。本病有反復不愈傾向,有時還會進一步擴散,家長要幫助患兒減輕心理壓力,避生焦慮、恐懼、憂郁、自卑等不良情緒。
同時,還應該要適當補充蛋白質?;純喝矸喊l(fā)水皰,組織液喪失,加上口腔黏膜損害,妨礙進食,使蛋白質攝入減少。故患兒應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如豆?jié){、牛奶、水果、蔬菜汁等,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注意皮膚衛(wèi)生,大量出汗后要洗澡更衣。不要過多使用堿性肥皂,以防去脂過多,減低皮膚的屏障功能。浴后撲痱子粉,保持皮膚清潔、干爽。被蚊子叮咬或患有濕疹者,要避免搔抓。勤洗手、勤剪指甲,戒除摳鼻等不良習慣。
總之,如果生活中注意到了這些,并且也認真的去做了,那么對于膿皰瘡的治療肯定會是非常的有利的,反之則有著不利的影響。
膿皰瘡的癥狀
膿皰瘡常發(fā)于炎熱季節(jié)尤以7~9月份發(fā)病較高,家長在此期間應多注意孩子皮膚暴露部位,如頭面部、頸部、四肢及臀部為膿皰瘡的好發(fā)部位。
膿皰瘡與痱子有密切的關系,兒童皮膚柔嫩、皮脂少,對細菌的抵抗力低,如不注意皮膚衛(wèi)生,聚集汗垢最易引起痱子。由于搔抓表皮易破,細菌由此侵入,生長繁殖發(fā)生為膿胞瘡。
膿皰瘡的初期皮膚上可有散在米粒或黃豆大小的紅斑有瘙癢或灼熱感,很快發(fā)展為水皰,晶瑩透亮以后逐漸變混濁、增大形成膿皰,由于重力關系膿液常沉積在膿皰下部,使膿皰形成上清下濁,上扁下鼓象一只裝了半袋水的透明塑料袋。
如膿皰破潰常流黃狀液,待表面膿液干燥后形成黃色結痂。痂下膿液向周圍溢出又可形成新的膿皰。脫痂后不留疤痕。細菌毒力較強可造成孩子發(fā)燒、疲倦乏力、食欲差等全身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急性腎炎,所以患膿皰瘡的兒童應及時到醫(yī)院診治。
膿皰瘡這是人體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皮膚疾病,引起有這種疾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有可能是人們沒有好好的注重皮膚部位的衛(wèi)生而引起的、有可能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從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受到了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的。許多人對于膿皰瘡是否會傳染存在疑問,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膿皰瘡傳染嗎?
膿皰瘡可以傳染。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
膿皰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并且可以通過一些接觸傳染的淺表皮膚感染性疾病,膿皰瘡疾病一般都以發(fā)生水皰、膿皰,以及比較容易發(fā)生破潰結膿痂為主要特征。長了膿皰瘡之后,大家不用過于著急憂慮,只要正確用藥即可讓皮膚炎癥消失。
膿皰瘡的外用藥物治療一般都以殺菌、消炎、干燥為原則。對于膿皰瘡膿皰還未破損的患者可以外用濃度為l0%的硫黃爐甘石洗劑進行調整,膿皰比較大的時候應該抽取皰液,而膿皰破潰的患者則可以用1:5000高錳酸鉀液或者是0.5%濃度的新霉素溶液來進行清洗以及濕敷,然后再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針對膿皰瘡疾病的治療治療應該要加強眼、口腔以及外陰部位的護理,注意保持膿皰瘡創(chuàng)面的清潔和干燥。
對于膿皰瘡這種皮膚科問題,用藥治療雖然十分有效,但是藥物治療也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很多生活當中的小妙招也有不錯的療效。要想緩解治療膿皰瘡,大家可以將干凈的山藥蛋,進行刨絲處理之后再搗爛,敷于膿皰瘡患處,用紗布進行包扎,每日換藥1次,堅持5—6日即可得到治愈。如果無效,可以選用甘草粉以及香油進行調敷,效果一般都很不錯的。
小兒出現(xiàn)的膿皰瘡疾病是一種功能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由于病毒引起的肌膚疾病。小兒出現(xiàn)的膿皰瘡你知道應該如何去調理的嗎,下面的這些食療方法可以試試,可以很好的清熱解毒的,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本病無全身癥狀者,單純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癥狀及并發(fā)癥者,須予全身治療。對反復發(fā)作者,應注意增強體質,可選用下列藥膳食療方。
生地土苓瘦肉湯:生地30g,土伏苓60g,豬瘦肉120g,調味品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絲、勾芡,余藥布包。先將諸藥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肉絲,待沸后,調入蔥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藥包,凋入豬油、食鹽、味精適量服食。可清熱解毒。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去火的作用,對于促進代謝有幫助,還可以有緩解上火的作用。
龍菊魚肚:龍爪菊花50g,黃魚肚150g,調料適量。將菊花洗凈備剛,魚肚發(fā)開,鍋內放豬油適量,燒至六成熱時,下魚肚劃后撈出,改刀切塊,而后在汕溫七成熱時,放入魚肚塊炸5分鐘;將炸好的魚肚塊洗凈,切為薄片,放人雞湯中煨20分鐘。鍋內放奶湯適最煮沸后,放入魚肚片、菊花、精鹽、紹酒、味精等,煮沸3~5分鐘后,淋上雞汕即成??墒栾L清熱。這樣的食物相互搭配可以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祛濕的作用,對于出現(xiàn)的小兒膿皰瘡有調理的效果。
上面介紹了小兒膿皰瘡適合的一些食療方法,小編給大家介紹了相關的內容了。我們不難看出的是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很高的,不僅可以補充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而且還可以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可以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祛濕的效果,大家不妨經常食用吧。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膿皰瘡食療方》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nyuxingyangshengbaojianshiliaofang/">女性養(yǎng)生保健食療方”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