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重怎么解決 腳上十個穴位祛胃火管用
胃養(yǎng)生知識胃脹氣。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從古至今,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胃火重怎么解決 腳上十個穴位祛胃火管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照海穴:緩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鳖櫭剂x,指腎經(jīng)的經(jīng)水在此大量蒸發(fā),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2.內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對手腳發(fā)冷,體虛多汗,臉部神經(jīng)比如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3.太溪穴:補養(yǎng)腎臟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jīng)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癥。
4.大敦穴:清醒頭腦
足厥陰肝經(jīng),此穴在大拇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關節(jié)的外側趾背上。主治肋脹痛、胸滿、嘔吐、腹瀉、疝氣、尿閉、腰痛、婦女小腹痛等。腳拇趾是一般所說“肝經(jīng)”的起始處,肝經(jīng)由此到生殖器、肝臟、腦、眼等依序。因此指壓“大敦”的話,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就寢前重復10此左右。指壓大敦有速效性。因此遲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壓。
5.豐隆穴:祛濕化痰
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6.隱白穴:健脾回陽
足太陰脾經(jīng),此穴在大腳趾內側,距指甲跟腳一分處。主治舌本強、食則嘔,善意、倦怠乏力、身體困重、食不下、脘腹脹痛、大便溏泄、下肢內側腫痛或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黃疸等。以拇指指尖或棒狀物壓迫此穴,或是以拇指與食指捏住腳趾兩側,加以揉捏,間接刺激穴位。
7.涌泉穴:滋陰降火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饵S帝內經(jīng)》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8.竅陰穴:治療偏頭痛
足少陽膽經(jīng),此穴在四腳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距趾甲根腳一分處。主治往來寒熱、口苦、肋痛、偏頭痛、瘰疬(老鼠倉)、瘧疾,股、膝、小腿外側、四腳趾等處疼痛、運動性障礙等。
9.厲兌穴:通調腸胃
專家說,厲兌穴在第二腳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腳趾側,點壓該穴,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點壓腳趾上的厲兌穴,力度可漸漸增大,以有疼痛感為好,2分鐘為好,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掐壓另一只腳上的厲兌穴。
10.至陰穴:清熱散風
至陰穴,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在小趾外側,趾甲角外約一分處。濕熱過盛易引起小便黃臊臭、尿頻、尿急、尿澀痛。點按去火點至陰穴,可在15點到17點,此時是膀胱經(jīng)最旺盛的時候,用大拇指按壓此處,并堅持1~2分鐘,然后再換另一只腳,每日2次。有清熱散風、通利下焦的作用,對尿黃澀痛等癥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ys630.COm精選閱讀
胃火和肺火重的人怎么調理?
一般情況下,胃火旺的人,嘴唇一般發(fā)白或紫,口臭等情況。胃火清除可以有快慢的辦法或者養(yǎng)的辦法,在這里我介紹一下我自己平時胃火調理的辦法:
1、胃火旺,口干舌燥,這是表里的反應,由表及里的解決是早上起來先涑口后再刷牙,最好用鹽水涑口。這樣解決口腔細菌的增長,減少口腔氧化的因素,降低胃部氧化細菌的增加從而減少胃部不適。
2、飲茶,茶多酚對清火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人們有常用茶水洗東西或茶膏做燙傷就是這個道理。
3、少飲碳酸類飲料
4、少吃辛辣食物
5、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降肺火胃火的水果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肺火太旺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出現(xiàn)過度暴躁或者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食用太多熱氣的食物導致的,所以對于肺火比較旺盛的你們來說,我們建議大家可以食用一些降肺火的水果,比如你們可以食用雪梨以及西瓜等涼性水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降肺火的水果有哪些吧。
火旺的人不妨適當吃一點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楊桃,批把。同時,要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 深呼吸和主動咳嗽都能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強人體免疫力。有肺火的人可選擇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反復進行吸氣呼氣,盡量排出肺內氣體。
另外,每天主動咳嗽,也是積極的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潔肺部。肺火旺的人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羅漢果,火龍果,等等。降火食方: 豬肝枸杞菜,羅漢果豬肺湯 ,枸杞菜性涼,可以清肝腎,降肺火,吃豬肝也可以去肺火。 中醫(yī)認為,羅漢果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清肺止咳,清腸通便的作用,還可以知了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癥。吃煮沸也可以清肺熱,養(yǎng)肺陰。
川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藥護眼的藥材,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干澀有較好的療效。
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水果,如黃瓜、橙子、苦瓜、無花果、豌豆苗、韭菜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胡蘿卜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可以口服各類清涼沖劑,如夏桑菊沖劑、金菊沖劑等對“清火”也很有效。中醫(yī)也認為,養(yǎng)肝可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適合頭暈腦漲、眼赤目干、經(jīng)常用腦者。
人體三大去火穴位:肝火 、胃火、肺火通通趕走!
1、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2、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3、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并且中醫(y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fā)熱、口干,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由于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shù),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胃火按摩什么穴位
1、按摩內庭穴治療胃火旺
中醫(yī)認為,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內庭穴位于足背,當?shù)?、第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2 跖趾關節(jié)前方,第2、第3趾縫間的紋頭處。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 分鐘,共2 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2、按摩勞宮穴治療胃火旺
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上的要穴,它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間,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指向的地方即是。之所以它能去熱除口臭,是因為它是心包經(jīng)上的滎穴,所以清熱瀉火也是它的一大功能。臨床上也常用它來治療由于身熱或者內熱引起的口瘡、口臭,效果突出。
3、胃火需要常喝溫水
除此之外,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回圈,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比較不會口臭。即使常呆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fā)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 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上火時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有胃火怎么辦?
1、多吃水果可以去胃火
比如菠蘿,梨,黃瓜,西紅柿,生菜,馬蹄。在北方的有些人可能沒有馬蹄,這樣的話就可以用吃另外幾種。注意西西紅柿不是那種很小的西紅柿,是大的那種蔬菜西紅柿。小西紅柿吃多了并不好。黃瓜也是蔬菜黃瓜,不是那種水果黃瓜。吃菠蘿的時候,把皮去掉,將菠蘿切成片,再放入鹽水中浸泡五六分鐘,這樣可以去除菠蘿的酸,吃起來也健康些。
2、喝粥也可以去胃火
但是粥不是白粥。是綠豆粥。在早上喝的話效果會好點。前一天晚上在睡覺之前把綠豆放在碗里泡。如果是三個人的家庭的話,大概泡15到30克的綠豆就可以。泡的水是涼水不是溫水也不是熱水。第二天早上早點起來,把大米洗干凈放在砂鍋里,導入綠豆,加水,水滿過鍋里那些料的五六公分就可以。再用慢火熬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最好熬到綠豆開口了為止。在喝粥的時候加點鹽在粥里喝起來更健康。
3、石膏,黃連,麥冬,苦丁都可以去胃火
這幾種東西回家中,平均得分好再熬成湯。但是不能太濃。小朋友太濃的東西是不喜歡的,所以要分成好幾次熬。大人的話就可以熬得濃點。這些東西整理好的時候放入砂鍋。熬的時候水可以多加點,但是不能過于多了。過于多會減少功效。慢火熬一個小時左右。在熬得途中可以加點冰糖。冰糖的量看自己的喜好。熬好的時候到出來,把殘渣過濾掉。涼一會就可以喝了,一天和兩碗就可以。
兒童有胃火怎么辦
1、兒童有胃火可以中醫(yī)治療,
首先我們可以飲用一些金銀花水或者喝一些菊花茶都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兩種物品都有著清熱去火,對于體內的熱具有很好的祛除效果,可以有效地解決胃熱,進而祛除胃火,保護身體健康
2、可以給寶寶喝點寶寶清火寶
寶寶可能是吃的太飽或者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的體內胃火,喝一些可以消除胃火。
3、兒童寶寶有胃火還可以用甘草泡水喝
甘草是中草藥配方,可以抵制胃火的癥狀。
注意事項:不要有胃火就隨便亂服用胃藥,可刺激胃部。室內在保持通風,不能太干燥,如果室內太干會引起寶寶身體上火,可以用加濕器緩解一下干燥的空氣。
胃火按什么穴位
1、胃火按什么穴位
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內庭穴:去胃火。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2、小孩胃火旺的癥狀
胃腸道癥狀表現(xiàn)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干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胃火還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稍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胃火,即是胃熱。對于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美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y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同時,火氣也因飲食的量、質和時間三大原因而引起。稍微胃火盛者,似乎永遠吃不飽,實在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xiàn)發(fā)炎現(xiàn)象,就會變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
3、胃火旺喝什么茶好呢
金銀花茶。金銀花性寒味甘氣芳香,清熱而不傷胃,非常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取一茶匙干燥的金銀花茶,用一杯滾燙的開水沖泡,燜約10分鐘即可,可酌情加入冰糖或蜂蜜調味飲用。金銀花還可以搭配薄荷、桔梗、竹葉或者甘草沖泡,滋味都很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以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竹葉茶。注意是竹葉茶而不是竹葉青茶,它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種茶,竹屬于禾本科植物。取鮮竹葉50-100克,用水煎茶飲用。竹葉茶滋味清香醇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的作用。
去胃火的中藥有哪些呢
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yōu)點,對熱癥、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癥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苦瓜100克,開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后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姜,略煮即可。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以上就是去胃火的中藥。中藥對我們的腸胃的副作用比較小,傳統(tǒng)的中藥調理方法,可以起到根治疾病的作用。如果您也出現(xiàn)了口渴、頭痛、嘔吐等胃火的狀況。也可以喝一些敗火的茶水。很多的茶葉也是傳統(tǒng)的中藥制劑。
胃火重有哪些癥狀有哪些
癥狀。胃熱,即是胃火。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或因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郁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其病理表現(xiàn)是,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于亢進,可出現(xiàn)胃中嘈雜,消谷善饑等癥,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 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癥。甚則耗傷陰液而致胃陰虛。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癥。胃火循經(jīng)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伴腹瀉、發(fā)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藥物。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yī)院靜脈輸液治療,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胃火重喝什么茶
1、竹葉茶
注意是竹葉茶而不是竹葉青茶,它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種茶,竹屬于禾本科植物。取鮮竹葉50-100克,用水煎茶飲用。竹葉茶滋味清香醇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的作用。
2、茉莉花茶
去胃火可飲茉莉花茶,茉莉味辛甘、性溫,能幫助胃的消化吸收、緩和胃痛,胃熱,對腹瀉腹痛有很好的療效。所以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護茶之稱。此外,茉莉還有安定精神的效果,可以讓人情緒鎮(zhèn)定、舒緩緊張、心情清新、舒暢。
3、金銀花茶
金銀花性寒味甘氣芳香,清熱而不傷胃,非常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取一茶匙干燥的金銀花茶,用一杯滾燙的開水沖泡,燜約10分鐘即可,可酌情加入冰糖或蜂蜜調味飲用。金銀花還可以搭配薄荷、桔梗、竹葉或者甘草沖泡,滋味都很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以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4、石斛麥冬茶
石斛、麥冬各10克。將麥冬、石斛一起放入大杯中,用滾水沖泡,加蓋等10分鐘即可當茶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
5、菊花茶
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之一。據(jù)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疾病均有不錯的療效。
6、陳皮茶
橘子皮曬干之后,具有很好的去火效果。橘子皮越陳越好,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陳皮,一般曬干后應放置隔年后再用效果才比較好。陳皮作為一味常用的中藥,可以理氣、健胃、化痰,用其泡茶飲用,能清熱化痰,而且味道清新,讓人神清氣爽。
7、大黃茶
取生大黃3-9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可。每日少量服用,可以達到健胃、助消化、瀉胃火、增進食欲、調和氣血的作用。
8、麥冬茶
麥冬茶是一款非常好的去胃火的茶。麥冬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作用。取5-8粒麥冬置于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濕,再加入足夠的開水沖泡。也可以煎水代茶飲用,效果同樣很好。麥冬除了可以單獨沖泡外,還能和玉米須、桑葉、綠茶搭配。
胃火重宜吃的食物
1、綠豆
綠豆是一種常見的谷類,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胃火旺盛的朋友可以通過喝綠豆粥達到清除胃火的作用。但是要避開與鯉魚同吃,不然會造成肝黃,引起渴病。
1.1、綠豆粥
古籍記載,綠豆味甘性寒,入心、胃經(jīng),消腫下氣,壓熱解毒。在炎炎酷暑,人們就喜歡在晚上煮一鍋綠豆粥,放涼之后食用,清涼解暑,即使在三伏天也讓人感覺舒服很多。感覺胃火大的朋友,不妨為自己熬一碗甘涼可口的綠豆粥吧。綠豆粥的升級版,有綠豆荷葉粥、綠豆薏米粥等,都屬于寒性食物,對減輕胃火很有幫助。
1.2、百合綠豆粥
百合與綠豆的清熱解毒和降火能力是得到大家公認的,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常食百合有潤肺、清心之效,可止咳、止血、開胃。做起來也比較簡單。將綠豆和百合煮15分鐘后,再放入大米煮開后轉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適后即可,適當加入冰糖。
2、西瓜
西瓜是祛胃火的最簡單有效的食物。感到體內有熱的時候 ,一下片西瓜下肚,沁人心脾,炎熱感消除殆盡的同時,胃火也去了大半。西瓜含有充足的水分,正好能補充胃液的流失。對于胃火過于旺盛,除了吃西瓜瓤外,還可以吃點西瓜皮,這里的西瓜皮指的是去除最西瓜表面那層青衣的白色瓜皮??梢园盐鞴掀は磧艉笄谐尚K,加點食鹽調味。
3、海帶
海帶具有清熱軟堅的功效,胃火旺盛的人可以嘗試著做一個涼拌海帶絲或者海帶湯,營養(yǎng)又美味。但注意海帶不宜與茶、酸味的水果同食,產(chǎn)婦與哺乳期婦女也不能多吃海帶,否則會對胎兒和嬰兒不利。
4、小米
《名醫(yī)別錄》和《本草綱目》中都有提到過小米具有降胃火、去脾胃中熱的功效。胃熱比較旺盛的人平時可以多喝一些小米粥,最好配上一些黃豆或豆制品,以彌補小米中賴氨酸的不足。
5、銀耳
銀耳滋陰養(yǎng)胃的功效,對于胃火旺盛導致的胃陰虛十分有效。以銀耳蓮子湯作甜品十分美味可口,蓮子還能去心火,對于心煩失眠也十分有效,女性朋友們常喝一些銀耳蓮子湯還可以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保養(yǎng)品!
胃火重宜喝的湯
1、荸薺藕汁湯
選荸薺和鮮藕各250克,一起煎湯后,加入適量冰糖。分三天吃完,有潤胃涼血降火的功效。
2、紅棗石斛瘦肉湯
紅棗3枚,石斛15克,瘦肉250克,食鹽適量。將石斛、紅棗洗凈備用,然后把瘦肉洗凈,切塊。接著將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中,加入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小時,最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胃火重口氣大怎么辦
現(xiàn)代人的生活都很不規(guī)律,伴隨著比較大的生活壓力,作息時間不太規(guī)律已經(jīng)成為了很多人存在的問題,再加上飲食口味重,喜愛辛辣食品,很容易導致胃火的發(fā)生,那到底有胃火口臭怎么辦呢。胃火大的人很容易犯餓,而且還容易吃不飽,但是吃完還容易消化不良,才會由于廢物堆積造成口臭現(xiàn)象發(fā)生。
1、規(guī)律作息飲食,如果再加上熬夜的話會很容易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紊亂的現(xiàn)象,火大,內分泌失調。晚上23::0-1:00,中午12:00-13:00是休息的黃金時間。
2、不要吃辛辣刺激、肥厚油膩及難于消化的食物,熱性飲料諸如咖啡等也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胃火及消化系統(tǒng)不適。
3、節(jié)欲乃。如飲食方面,吃飯前喝一小杯水或湯可以稀釋胃液,降低食欲。而吃飯時候細嚼慢咽比較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從而避免胃火大而過食。另外,吃飯吃七八成飽較健康,晚上陽氣減弱,就不要多吃樂,特別21點以后,再吃夜宵就會傷胃了。
4、多吃蔬果,要多吃一些維生素,特別清熱去火,利于消化的水果,如蘋果、柚子、西紅柿、檸檬等。
5、可以去胃火的食物包括綠豆、蓮藕、綠茶等。特別飯后1小時喝茶,可以幫助很好的調節(jié)身體。
6、避免負面情緒,諸如緊張、焦慮、生氣等。氣生火,上火的人往往也容易情緒激動,反過來,如果一直處于平靜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調整身體趨于良性循環(huán)。
很多人不清楚有胃火口臭怎么辦,一般在生活中選擇一個口香糖,殊不知,這并不是從根本上得意解決的一種方法,想要改善這種情況,還應該要找準病因,做好日常保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胃火旺的癥狀
1、胃火,也就是我們的胃上火了,胃上火主要是因邪熱犯胃或者是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導致的助火生熱。還有就是因為內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郁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2、胃熱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熱犯胃,或氣郁化火所致?;馃醿葻?胃腑脈絡氣血壅滯,故脘部灼熱疼痛,熱邪傷津,則口渴喜冷飲,火能消谷,則消谷善饑。
3、若肝火犯胃,則吞酸嘈雜?;鹦把?jīng)上炎,則口臭,牙齦腫痛,衄血等。陽明熱或傷津,則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4、其病理表現(xiàn)是,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于亢進,可出現(xiàn)胃中嘈雜,消谷善饑等癥,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癥。
5、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癥。胃火循經(jīng)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中醫(yī)認為胃火調節(jié)就要根據(jù)清熱、清滯的原則,飲食要清淡,不要辛辣。另外太熱的食物要少吃。甜膩的、過咸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吃。
胃火旺的食療
1、甘草蘋果飲
原料:甘草30片,蘋果1個,香菜20棵,蜂蜜適量
做法:將蘋果切塊,和甘草、香菜一起下鍋(砂鍋),放兩碗半水煎成一碗左右。棄渣取其汁,稍涼后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一天1次,連服5天。
2、荔枝粥
原料:荔枝5枚,糯米50克
做法:將荔枝和糯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為稀粥,3-5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具有溫陽益氣、生津養(yǎng)血功效。能夠有效去除口臭。
3、薄荷粥
薄荷葉25克,粳米適量
做法:將薄荷葉加適量水熬,棄渣取汁待用。將粳米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葉汁,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薄荷是清潔口腔的最佳食品,做成粥,同樣能夠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4、黃瓜粥
原料:黃瓜50克,大米100克。
做法:黃瓜去皮切片,與大米同煮粥,隨意服食。
功效:專治肝火盛或內濕引致的舌干口臭。
5、麥門冬粥
原料:麥門冬25克,粳米、冰糖各適量
做法:將麥門冬煎熬成汁,棄渣取藥汁待用。將粳米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再將麥門冬汁和冰糖適量同入鍋內,用大火燒沸,用小火煮熟即成。
功效:可有效地清新口腔。
6、生蘆根粥
原料:蘆根30克,大米50克
做法:蘆根洗凈后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15分鐘,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劑,宜每早空腹服用,約5劑見效。
功效:專治因舌干或牙齦腫爛造成的口臭。
7、藿香粥
原料:藿香20克,粳米適量,蜂蜜適量
做法:藿香洗凈,放人鍋內(一定要用鋁鍋),加水煎5分鐘,棄渣取汁待用。再將粳米人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能夠有效保持口腔的清新。
8、咸魚頭豆腐湯
原料:咸魚頭1個,豆腐數(shù)塊,生姜1片
做法:洗凈所有材料,咸魚頭斬件稍煎后與生姜同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滾約半小時,放入豆腐再滾20分鐘便可。
功效:咸魚頭味甘兼具清熱作用,而豆腐性涼,有清熱解毒之效,對于口腔潰爛、牙齦腫痛、口臭及便秘等都甚有功效。
胃火怎么推拿
1、胃火怎么推拿:推拿內庭穴
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皽睢庇腥殉尚×鞯囊馑?。《靈樞·本輸》中說:“內庭,次趾外間也,為滎。”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熱證、上火的克星?!峨y經(jīng)六十八難》中指出:“滎主身熱?!闭f明滎穴主要應用于發(fā)熱病癥。
中醫(yī)認為,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內庭穴位于足背,當?shù)?、第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2跖趾關節(jié)前方,第2、第3趾縫間的紋頭處。
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2、胃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胃火,即是胃熱。對于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美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y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同時,火氣也因飲食的量、質和時間三大原因而引起。稍微胃火盛者,似乎永遠吃不飽,實在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xiàn)發(fā)炎現(xiàn)象,就會變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
3、胃火吃什么藥
胃火旺盛者,除了口臭,常伴有口渴飲冷、唇舌生瘡潰爛或牙齦赤爛腫痛、糞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等,醫(yī)治上應清胃瀉熱,可用清胃散加減,藥用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藿香、蘇梗、甘草。
胃火旺的癥狀
1、胃灼痛
胃火旺盛的人往往容易出現(xiàn)胃灼痛的癥狀,這主要是因為患病后,患者體內的邪熱會壅滯于胃腑氣罐內,長久如此便會使胃功能下降,繼而導致胃氣壅滯不暢。我過中醫(yī)認為“不通則痛”,所以胃火旺的人其脘部大都會因此而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此外,由于胃火旺盛會導致灼傷津液,所以疼痛感也多為燒灼樣疼痛。
2、牙疼
胃火旺盛的人平時極容易出現(xiàn)牙痛的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平時經(jīng)常使用辛辣食物,以至于胃腸熱邪循經(jīng)上蒸,繼而殃及牙床,嚴重時患者便會出現(xiàn)牙齒痛痛以及牙齦腫痛等癥。此外,由于胃火旺盛會循經(jīng)上炎,所以牙齦部位也會出現(xiàn)氣滯血瘀的情況,而如果牙齦腫痛的癥狀不及時處理,嚴重時就會導致局部化膿或潰瘍,最終便會出現(xiàn)牙齦出血的癥狀。
3、口臭
口臭也是胃火旺盛的一種典型癥狀表現(xiàn)。這是因為胃火旺盛會使胃臟中的濁氣上沖,如果不及時改善,最終就會引發(fā)口臭。不僅如此,因胃火熾盛,患者的胃臟也會出現(xiàn)消化功能亢盛的情況,此時病人會出現(xiàn)容易饑餓的情況,加之胃火熱盛會灼傷津液,所以患者也會出現(xiàn)小便赤黃以及便秘等癥狀。
胃火旺吃什么好
綠豆
綠豆是一種常見的谷類,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胃火旺盛的朋友可以通過喝綠豆粥達到清除胃火的作用。但是要避開與鯉魚同吃,不然會造成肝黃,引起渴病。
西瓜
西瓜含有充足的水分,正好能補充胃液的流失。對于胃火過于旺盛,除了吃西瓜瓤外,還可以吃點西瓜皮,這里的西瓜皮指的是去除最西瓜表面那層“青衣”的白色瓜皮??梢园盐鞴掀は磧艉笄谐尚K,加點食鹽調味。
海帶
海帶具有清熱軟堅的功效,胃火旺盛的人可以嘗試著做一個涼拌海帶絲或者海帶湯,營養(yǎng)又美味。但注意海帶不宜與茶、酸味的水果同食,產(chǎn)婦與哺乳期婦女也不能多吃海帶,否則會對胎兒和嬰兒不利。
胃火的表現(xiàn)癥狀 胃腸道癥狀表現(xiàn)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干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胃火還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如果你同時存在口臭、胃酸、便秘這幾個問題,就可以確定是有胃火了。胃火怎么冶?
1、忌辛辣食物:俗話說的好預防勝于治療,胃火大多半是由于飲食不當導致,例如辛辣食物,酗酒,都會助火生熱,使得胃火旺盛,平時我們盡量避免使用辛辣食物,這樣就可能降低胃火。
2、食療去火:有些食物會導致胃火上升,同樣有些食物一樣可以幫助我們降低胃火,例如綠豆粥就能幫我們降低胃火,綠豆含有豐富營養(yǎng)元素,有增進食欲、降血脂、降低膽固等作用,夏日喝綠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體虛寒者不要多食。
3、補充水分:俗話說的好,水火不容,可見水對火是有克制作用的,當你感覺自己胃火大的時候,可以多喝水,喝水不但能夠解決胃火大的問題,還能解決其他很多問題,要不怎么有“白開水治百病”的說法。
4、保證睡眠質量:身體過度疲勞會導致上火,再加上睡眠質量不好,更會火上加火,每天要注意睡覺時間,身體在休息的時候也是排毒的時候,如果此時休息不好影響身體排毒,會使得毒素殘留體內,導致身體上火,所以保證睡眠質量很重要。
5、中藥調理:可以到當?shù)氐哪抢锵蛩枋瞿愕陌Y狀,讓他對癥給你開副去火的方劑,定時服用即可,網(wǎng)上去胃火的中藥方子很多,但不一定適合自己,最好親自確診下為好。
去胃火按什么穴位
1、去胃火按什么穴位
三陰交穴。位置:腳踝的內側往上大約4指寬之處。
足三里穴。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大敦穴。位置:大腳趾的內側、靠攏指甲底部處。
太沖穴。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按摩此穴對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
2、胃火大怎么調理
隨時補充水分。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回圈,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比較不會口臭。即使常呆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fā)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毫升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上火時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飲食要清淡。建議大家還是少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這類食物會提供一定的火氣,同時,上火時建議不要吃太多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類、堅果、餅干和燒烤類,建議改以蔬菜和清湯等低熱量飲食對于我們的身體大有裨益。
3、吃什么食物去胃火
荸薺。荸薺是甘寒之物,能清胃熱。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后食用。
石斛。石斛又名萬丈須、吊蘭、林蘭、金釵華等。長于滋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干苔黑之證,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
喝什么茶能降胃火
菊花茶。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之一。據(jù)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疾病均有不錯的療效。
竹葉茶。泡法:取鮮竹葉50~100克,用水煎茶飲用。
功效:竹葉茶滋味清香醇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的作用。另外,注意是竹葉茶而不是竹葉青茶,它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種茶,竹屬于禾本科植物。
麥冬茶。泡法:取5~8粒麥冬置于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濕,再加入足夠的開水沖泡。也可以煎水代茶飲用,效果同樣很好。麥冬除了可以單獨沖泡外,還能和玉米須、桑葉、綠茶搭配。
功效:麥冬茶是一款非常好的去胃火的茶。麥冬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作用。
去胃火的中藥有哪些呢
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yōu)點,對熱癥、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癥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苦瓜100克,開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后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姜,略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