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封穴取穴竅門,如何按摩?
春季養(yǎng)生穴。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神封穴取穴竅門,如何按摩?”,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神封穴:止咳豐胸 ,該穴名意指腎經吸熱上行至此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步廊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本穴后,水濕風氣勢弱緩行并散熱冷縮,大部分冷縮之氣不能循經上行,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位置
位于胸部,在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取穴技巧
將四指并攏,掌心朝內,使中指第2指間關節(jié)處乳頭上方,中指指腹所在之處即是
功能
宣降肺氣,和胃降逆
主治
咳嗽、氣喘、嘔吐、無食欲
此穴具有降濁升清的作用。長期按摩此穴,對咳嗽、氣喘、嘔吐、不思飲食、乳腺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按摩
兩只手的四指并攏,輕輕按揉兩側胸部邊沿的神封穴,一按一放,持續(xù)1-3分鐘。
Ys630.com相關知識
許多上班族現(xiàn)在都是朝九晚五,頻繁加班,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有些人又覺得沒什么大毛病,不必去醫(yī)院,但身體卻總是不舒服,這該怎么辦呢?可以試試穴位療法哦。今天就傳授大家神封穴這個神奇的穴位,趕緊來看看吧!
按摩神封穴位的作用
[名解]神,與鬼相對,指該穴內的物質為天部之氣。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吸熱上行至此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步廊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本穴后,水濕風氣勢弱緩行并散熱冷縮,大部分冷縮之氣不能循經上行,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定位]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四肋間神經。
[主治]咳嗽,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乳癰。
[配伍]配陽陵泉、支溝治胸脅脹痛;配鷹窗,治乳癰寒熱,短氣臥不安。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穴義]腎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guī)律]大部分散熱冷縮后循經下行,少部分吸熱上行。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泄針出氣。
99健康網推薦閱讀:
按摩神堂穴位的作用
按摩屋翳穴位的作用
現(xiàn)在穴位養(yǎng)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大家也都懂得了許多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希望今天關于神封穴的內容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中醫(yī)穴位的神奇。
生活中有些小的疾病往往我們會忽略,但有可能天長日久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穴位按摩就可以有效的預防慢性疾病,下面來看一下按摩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神封穴可以避免哪些疾病,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神封穴的作用又有哪些。
神封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神封穴的作用
神封穴 Shén fēng解析:
神,與鬼相對,指穴內的物質為天部之氣。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吸熱上行至此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步廊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本穴后,水濕風氣勢弱緩行并散熱冷縮,大部分冷縮之氣不能循經上行,如被封堵一般,由此得名。
神封穴意義:腎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
取穴方法:神封穴位于人體的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guī)律:大部分散熱冷縮后循腎經下行,少部分吸熱上行。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主治疾?。嚎人?,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乳癰。
人體穴位配伍:配陽陵泉穴、支溝穴治胸脅脹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四肋間神經。?
今天和大家總結了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神封穴這個穴位的各種知識,大家是否都了解了呢?不同的穴位對人體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據身體的情況自行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穴位進行養(yǎng)生。
取穴方法
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于人體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四分之三點的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大巨穴。
按壓大巨穴可豐胸美胸
大巨穴離人體胞宮非常近,胞宮是人體儲藏生命遺傳物質的場所,蘊涵人體精華。刺激大巨穴,可間接起到刺激胞宮的作用,對女性而言,有利于加速雌激素的分泌,而雌激素的分泌對乳腺又將產生刺激作用,促進乳房的再發(fā)育,讓女性擁有堅挺的乳房和傲人的胸部曲線,增強女性魅力。具體手法如下:先將單手拇指置于大巨穴上,然后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吐出,在吐氣的過程中,用拇指壓下穴位并保持6秒鐘,吸氣時再松開。如此再做5次即可。
按摩大巨穴,消解腹部脂肪
腹部是平時運動時極容易被忽略的部位,因此,脂肪易聚集于此,形成肚腩,影響體形。大巨穴是胃經經水傳輸的門戶,刺激該穴位,可增強胃動力,促進腸道蠕動,使胃腸氣血通暢,新陳代謝加快,加速脂肪的消解和排出。以肚臍為中心,配合腹部其他穴位做圓周按摩,重點按摩大巨穴消脂效果更佳。
按摩大巨穴,改善營養(yǎng)不良性面黃
食欲不振常常導致營養(yǎng)不良,從而引發(fā)皮膚暗淡無光、面色發(fā)黃等一系列面部問題。大巨穴是腹部的重要穴位,刺激它,可增強胃部消化能力,加強腸道蠕動。人體消化功能增強,便容易產生食欲,消除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各種面部問題。具體方法如下:將食指和中指并攏,雙手交疊于穴位上,按揉即可。
按摩大巨穴,調節(jié)胃腸固腎氣
大巨穴具有調節(jié)腸胃、固腎氣的作用,臨床上,大巨穴主要被應用于治療食欲不振、腰痛、泄瀉、痛經、便秘、闌尾炎、腸炎、腸梗阻、腹痛、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睪丸炎、遺精、陽痿、疝氣、失眠等癥。
頭部穴位在哪?頭部穴位取穴竅門
穴道療法最難的,就是穴道的找法。沒有什么比穴道療法更適宜為家庭療法的,但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尋找穴道的訣竅,自然因找穴道困難,而不被廣泛使用,真是可惜。
1、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健腦醒神,安神定志,明目開竅。適用于前頭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壓等病癥。
感覺:按壓有酸脹感。
2、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開5分,鼻唇溝內。
主治: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適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覺不靈、口眼歪斜等病癥。
感覺:局部按壓有脹感。鼻子不聞香臭,經按壓有“通氣”感。
3、水溝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點處。
主治:常用于小兒驚風、中暑、中風、面神經麻痹、急性腰扭傷的治療與急救。
4、睛明穴
位置:目內眥旁上方0.1寸處。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5、攢竹穴
位置:在眉頭,當眶上切跡處。
主治:常用于頭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流淚、口眼歪斜等病癥的治療與保健。
頭部穴位取穴竅門
若找到人體穴位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若出現(xiàn)痛、硬結、感覺敏感、色素沉淀、溫度變化等反應,即可判斷有穴道在。
“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是指食指與中指并列,第二關節(jié)(指尖算起的第二關節(jié))部分所量的寬度。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有極大的不同。
【學位釋義】
肝經風氣在此勢弱緩行并化為涼性水氣。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肝經風氣在此勢弱緩行并化為涼性水氣。本穴物質為太沖穴傳來的急勁風氣,由于本穴位處足背之轉折處,急勁風氣行至本穴后因經脈通道的彎曲而受挫,急行的風氣變得緩行勢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操作要點】
直刺0.5~0.8寸。
【定位】
位于人體的足背側,當足內踝前,商丘穴與解溪穴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
【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臥位。拇趾上蹺,足背內側上可見以一大筋,其內側于足內踝前下方可觸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主治】
疝氣,陰莖痛,遺精,小便不利,黃疸,胸腹脹滿,腰痛,足冷,內踝腫痛。
【保健養(yǎng)生】
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中封穴(內踝前1寸),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足中封穴。可清泄肝膽,通利下焦,舒筋通絡。
針灸是傳統(tǒng)中醫(yī)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運用針刺、艾灸及其他方法,刺激人體的一定部位,達到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的目的。針灸具有、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yōu)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
【腳氣】足三里(灸) 絕骨(灸) 公孫 沖陽(并宜針)
【夢遺】中極 曲骨 膏肓 腎俞(并宜灸)
【喘證】中府 膻中 云門 天府 華蓋 肺俞 天突
【咳嗽】肺俞(灸) 少商 行間 廉泉(宜灸) 脾俞 肝俞 上腕 隱白(宜刺)
【鼻衄】上星 百會 百勞(并宜灸)
【夢遺】中極 曲骨 膏肓 腎俞(并宜灸)
【牙齒痛】有風寒濕熱,可灸刺。頰車 合谷 內庭 浮白 三間 陽白 肩陽溪
【短氣而喘】大椎 肺俞 臍中(并宜灸)
【痿證】足三里 肺俞(并宜灸) 中瀆 環(huán)跳(并宜針)
【腳氣】足三里(灸) 絕骨(灸) 公孫 沖陽(并宜針)
【喘證】中府 膻中 云門 天府 華蓋 肺俞 天突
【中風證】 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偏風半身不遂:肩 曲池 合谷 列缺 陽陵泉 環(huán)跳 足三里 絕骨 風市
風痹:天井 尺澤 陽輔 少海 委中
癱瘓:曲池 陽谷 合谷 中渚 三里 陽輔
【傷寒證】
身熱而喘:三間
身熱汗不出:曲池 合谷 厲兌 解溪
小腹?jié)M:委中 奪命穴 關元(灸)
頭痛(有風、有熱、有痰):腕骨 京骨(刺) 風池(灸)
惡風:風池 風府(宜剌)
四逆(宜灸):氣海 腎俞 肝俞
惡寒:關元(灸)
腹痛:委中(刺) 關元(灸) 太沖 大淵(俱刺之,以瀉實)
心痛:太溪 然谷 尺澤 行間 建里 大都 通谷
腰痛(有風寒、濕熱,血虛,皆宜灸):腎俞 命門
中醫(yī),中藥,針灸,按摩,推拿
乳癖針灸取穴
1、乳癖針灸取穴
處方:取厥陰經、陽明經腧穴為主。穴取膺窗、乳根、內關、膻中。
方義:膺窗、乳根屬陽明穴,為近部取穴,針尖直達病所,能直接疏通病灶部的氣血,起到通絡行滯,化瘀消腫的功能。氣會膻中,配陰維脈會穴內關,寬中理氣,與膺窗、乳根相配,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療效。
隨證配穴:肝郁氣滯者加行間;痰凝氣滯者加中脘、豐隆;肝腎陰虛者去內關,加曲泉、水泉;腎陽不足者加腎俞,配用灸法。
2、乳癖的病因
乳癖又稱為纖維囊性乳腺病或乳腺囊腫。乳腺小葉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囊性腺病、乳腺結構不良癥、乳癖病等都屬于乳癖類疾病。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fā)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發(fā)病率超過70%以上。近些年來該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中年婦女多見,絕大多數與體內內分泌平衡失調有關。但它既不是炎癥,也不是腫瘤,而是機體對內分泌不平衡所起的生理性反應,是乳腺正常結構的錯亂。除了可能出現(xiàn)乳房脹痛、刺痛或隱痛等感覺外,還可能捫及片狀、顆粒狀或結節(jié)狀“腫塊”,質韌或硬。當捫及類似“腫塊”的硬結時,應高度引起重視,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尚腥榉坎噬獴超或鉬靶片等進行鑒別診斷。
3、乳癖中醫(yī)治療
3.1、肝郁痰凝多見于青壯年婦女。乳房脹痛或刺痛,乳房腫塊隨喜怒消長;伴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和細澀。
辨證分析:情志不暢,肝郁氣滯,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氣血瘀滯,肝郁痰凝瘀血阻于乳絡,故致乳房腫塊,伴疼痛;肝郁不舒,故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弦脈主肝病,細澀為脾虛痰瘀郁阻之象。
方藥:逍遙蔞貝散加減。
3.2、沖任失調多見于中年婦女。乳房腫塊或脹痛,經前加重,經后緩減;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頭暈,月經先后失調,量少色淡,甚或經閉;舌淡,苔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沖任失調,上則乳房痰濁凝結,故乳房腫塊伴脹痛;下則經水逆亂,故月經周期紊亂,量少色淡,甚或閉經;脾失健運,氣血虧虛,故神疲乏力,頭暈;;沖為血海,隸屬肝腎,沖任失調,肝氣不舒,故經前加重,經水一行,肝氣得舒,故經后緩減;肝腎不足,故腰酸乏力;舌淡、脈沉細為沖任失調之象。
方藥:加味二仙湯加減。
如何預防乳癖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暢,有樂觀、豁達的精神、堅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懼,只有這樣,才能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適當的營養(yǎng)供給,在如今的生活條件下,不宜過多強調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及低脂肪飲食。但營養(yǎng)的搭配要平衡,葷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類、蛋奶類等。
乳癖吃什么好
1、白菜
對于乳癖的患者來說,吃一些白菜是很不錯的,因為白菜的里面含有的一種物質是可以分解雌性激素的,對于有乳腺疾病的患者是很好的。
2、魚類
有乳腺疾病的患者多吃一些魚類也是很好的選擇的,因為魚類中含有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脂肪酸的含量的。
3、海帶
海帶含有大量的碘,碘可以刺激垂體前葉黃體生成素,促進卵巢濾泡黃體化,從而使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復卵巢的正常機能,糾正內分泌失調,消除乳癖的隱患。
4、紅薯
紅薯中含有抗癌物質去氫表雄酮,可以抑制乳腺癌的滋長。此外,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也有類似的作用。乳癖的原因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在攝入高膳食纖維時,由于纖維可以影響胃的排空、小腸的吸收速度以及食物經過消化道的時間,促使脂肪吸收減少,脂肪合成受到抑制,就會使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可以有利于乳癖疾病的恢復。
命門穴歸屬督脈,位于腰部,有緩解治療腰痛、腎臟疾病、夜啼哭、精力減退等作用;命門穴的位置: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詳見本文圖解命門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1、穴位圖
3、位置
命門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間。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取一線過臍水平繞腰腹一周,該線與后正中線交點處,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此穴。
3、功效
溫腎助陽、鎮(zhèn)靜止痛。
4、主調病癥
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泄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腎臟疾病,夜啼哭,精力減退,疲勞,老人斑,青春痘等。
大椎穴是督脈上的一個穴位,同時也是足三陽經、手三陽經以及背部正中的督脈會合的地方,是身體陽氣的匯合點,平時應避免受寒。我們可用手心來回擦熱大椎穴或兩手搓熱后敷在大椎穴位上來預防受寒。
大椎穴取穴方法一
我們低頭時最高起的骨頭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在最高起骨頭下方的凹陷中取大椎穴。如果一低頭有兩個高起的骨頭,可以把手指放到兩塊高起骨頭的部位,重復做低頭抬頭的動作,固定不動的頸椎,會前后移動的是胸椎,在頸椎骨下方的凹陷處取大椎穴。
大椎穴取穴方法二
尋找肩膀兩側肩井穴的連線,脊柱與連線上側的凹陷處取大椎穴。
大椎穴按摩方法
1、按法:深呼吸,用食指緩緩用力按壓大椎穴,緩緩吐氣,持續(xù)數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復操作10~15次
2、搓擦法:用食、中、無名指壓力均勻地放在大椎穴上,左右搓擦,反復10~15次
3、揉法: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于大椎穴上,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旋揉動,反復10~15次
4、推法:用拇指指腹沿后正中線在大椎穴上作上下推動,反復10~15次
5、拍打法:用食、中、無名指及小指并攏后拍打大椎穴,反復10~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