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機穴:糖友的降糖穴,女人的解痛穴
春季養(yǎng)生穴。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地機穴:糖友的降糖穴,女人的解痛穴”,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機穴
地機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
地機穴是足太陰脾經的郄(xì)穴。中醫(yī)學認為,脾有生血和統(tǒng)血的作用,郄穴為氣血深藏聚積之處。
降糖穴
中醫(yī)認為糖尿病的病因是陰虛為本,病變涉及三焦、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而經常刺激地機穴可滋陰補血、緩解消渴癥狀,就是有助緩解糖尿病癥狀的意思。
找地機穴時最好取坐位,在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4橫指處即是該穴,可早晚按摩5~10分鐘,但不宜艾灸此穴,一是易生內熱,二是糖友對溫度不敏感,易燙傷皮膚,增加感染風險。www.cndadi.net
解痛穴
地機穴除了是糖友的降糖穴,還是女人的解痛穴。
每個女性一生中平均會有400次月經,每次經期按5天來算,那么女性一生中要有67個月,也就是5年半以上的時間處于經期,如果痛經的話,就意味著一生要忍受5年半的疼痛!
一旦發(fā)生痛經,又不方便或不愿去醫(yī)院,有什么辦法可以自己在家治療呢?那就是按摩地機穴。
有痛經毛病的女性,在月經前幾天和月經期間,自己用力點按地機穴,并且維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緩解痛經啦!
Ys630.com相關知識
神庭穴的位置與作用
神庭穴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神處其中則靈,靈則應,應則保身。和現實生活中一樣,越是位高權重的人,對民眾的影響力越大。人體的穴位也這樣,作為腦神居住的地方,神庭保身護身的功力當然也更強。尤其是對于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獨門絕技,如驚悸不安、頭痛、癲狂、癇癥等,非神庭莫能治。 神庭穴的作用主要在于調控神經系統(tǒng)。所以,按揉此穴,可以降低痛風患者患肢疼痛的感覺。如果家里有人在神智和情緒上存在著一些不是很對勁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注意,多多關愛,勤于按摩,幫他通過經絡來調理。如果自己時常感覺頭腦不是很清楚,昏昏沉沉,或者情緒波動很大,也可以每天按摩此穴50100次。該穴和上星穴的功效很接近,二者所處的位置也很近,我們用一個大拇指,基本就將兩個穴同時刺激到。當人身體遇到問題時,上星穴是指點迷途的一顆指示燈,而神庭穴則是回歸健康的方向。 神庭穴的的來歷 《西游記》人們都知道,玉皇大帝住的地方叫天庭。中醫(yī)里神庭和天庭意思差不多,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神是指元神,庭就是宮廷、庭堂。中醫(yī)說腦為元神之府,意思就是說人的精神、智慧等是從大腦生發(fā)出來的。而神庭呢?是這個府里面最中心的地方。人的智慧源泉就從這里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 中國武術里身體有個丹田部位,就是要意守丹田穴。它是滋養(yǎng)全身的重要部位,號稱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其中,神庭穴就是上丹田,擔負著調控神經系統(tǒng)的任務。【準確位置】
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1/3與中1/3交點處。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在神庭旁1.5寸,入發(fā)際0.5寸,當神庭與頭維(胃經)連線的中1/3與內1/3的連接點取穴。
【主治疾病】
曲差穴主治頭痛,目眩,鼻塞,鼻衄等。
曲差穴主治頭、目、鼻部等疾患:如偏正頭風、巔頂痛、目眩、鼻塞、鼽衄、噼、心中煩滿、熱病汗不出、喘息不利、頭部瘡癤等。
現代又多用曲差穴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鼻息肉等。
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侯^痛,眩暈,癲癇,三叉神經痛;
五官科系統(tǒng)疾病:鼻炎,鼻竇炎,眼瞼痙攣,結膜炎。
【穴位配伍】
曲差穴配合谷穴治頭痛、鼻塞。
曲差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有平肝熄風鎮(zhèn)痛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
【艾灸方法】
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艾條溫灸5~10分鐘。
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近視、鼻炎等。
角孫穴屬于手少陽三焦經,是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經的交會穴;
角孫穴的準確位置
位于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
角孫穴的功效與作用
角孫穴具有清熱消腫散風止痛的功效
角孫穴有清頭明目、疏風活絡作用。
角孫穴有清熱散風作用,系三焦、小腸和膽三經之會穴,主治耳嗚,目赤腫痛,齦腫,齒痛,痄腮。
角孫穴主治病證
角孫穴主要用于口齒、耳目疾患等:如齒齦腫痛、耳腫痛、目痛、目翳等。
角孫穴主治頰腫、目翳、齒痛、項強。
角孫穴主治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齦腫痛,唇燥,唇吻強,頰腫,項強,頭痛
角孫穴主治耳部紅腫,目赤腫痛,目翳,頰腫,齒痛等。
現代又多用角孫穴治療腮腺炎、視神經炎、視網膜出血及偏頭痛等。
頭面五官科疾病:腮腺炎,牙齦炎,視神經炎,視網膜出血,眼疾目痛,頭痛項強。
金津穴 Yuye 解析
津,指唾液;金,比喻貴重。穴位在左舌下腺開口近處,唾液進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本穴《內經》,《醫(yī)經小學》定名金津 金津穴的功效 清瀉熱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腫脹,難言,黃疸,口舌生瘡,喉咽諸熱,嘔吐,急腹痛,中風后遺癥,頑固性嘔吐。 主治病癥:1、急性扁挑體炎,口腔潰瘍,舌炎,咽炎。2、消渴。用刺灸法點刺出血。 穴位配伍: 中風語蹇: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聚泉穴或廉泉穴(深刺至舌根)、風池穴、曲池穴、內關穴、足三里穴、太沖穴等。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內關穴、少府穴、魚際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氣海穴、命門穴、身柱穴、背俞穴等,分組隔姜艾炷灸。慢性口腔潰瘍: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三陰交穴、足三里穴(平補平瀉)、潰瘍周圍(點刺)。急腹痛:金津穴、玉液穴。重舌腫脹,熱極難言:十宣穴,海泉穴在舌理中,金津穴在舌下左邊,玉液穴在舌下右邊。雙蛾風,喉閉不通:少商穴、金津玉液穴、十宣穴??趦壬?,臭穢不可近:十宣穴、人中穴、金津玉液穴、承漿穴、合谷穴。三焦熱極,口舌生瘡:關沖穴、外關穴、人中穴、迎香穴、金津玉液穴、地倉穴。口氣沖人,臭不可近:少沖穴、通里穴、人中穴、十宣穴、金津玉液穴。消渴:水溝穴、承漿穴、金津玉液穴、曲池穴、勞宮穴、太沖穴、行間穴、商丘穴、然谷穴、隱白穴。刺灸法: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金津穴怎么找 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張口時,金津穴在口腔內,當舌下系帶左側的靜脈上?!狙ㄎ唤馄省垦ㄏ掠姓衬?、粘膜下組織和舌肌。分布有下頜神經的頜神經和面神經鼓索的神經纖維及舌動脈的分支舌深動脈,舌靜脈的屬支舌深靜脈。在頦舌肌及基突舌肌中;有舌靜脈及舌下神經和舌神經。完骨穴解析:
完:完全、全部也。骨:腎主之水也。該穴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完全冷降為地部水液。本穴物質為頭竅陰穴傳來的寒濕水氣,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濕水氣全部冷降為地部的水液,以此得名。
附注:足太陽、少陽之會。
完骨穴意義:膽經氣血在此完全冷降為地部水液。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水液。
運行規(guī)律:由地部向頸項下部散流。
功能作用:疏導水液。
主治病癥:
完骨穴的主治病癥為:失眠、三叉神經痛、偏頭痛、頸部酸痛等。該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位刺激療法有:治療落枕、治療失眠、治療頭痛等(如頭痛,頸項強痛,頰腫,喉痹,齲齒,口眼歪斜,癲癇,瘧疾)。
〖人體穴位配伍〗 配風池穴、大杼治瘧疾;配風池穴治癲疾僵仆;配風池穴、合谷穴治風熱上犯喉痹、牙痛、痄腮、口歪。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瀉之灸之,熱則補之或水針。
取穴方法:
完骨穴找法:觸摸耳垂后面,有稱為乳突的凸骨,從此骨下方沿后緣,觸摸上方的骨頭,有一淺凹。一壓,即有震動感,這就是此穴?!冀馄饰恢谩皆谛劓i乳突肌附著部上方,有耳后動、靜脈之支;布有枕小神經本干。
迎香穴(別名:沖陽穴)解析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
(2)沖陽穴。沖,直上也。陽,陽氣也。沖陽穴名意指大腸經陽氣由本穴上沖并交于陽明胃經。本穴為大腸經諸穴的最高穴位,大腸經循經上行的陽氣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與陽明胃經的氣血物質所處層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陽氣向上直沖交于陽明胃經,故名。
(3)手足陽明之會。理同迎香、沖陽之名解。
附注:(l)手、足陽明經交會穴。(2)《外臺》:不宜灸。
迎香穴:手足陽明之會。
迎香穴意義:接收陽明胃經的五谷濁氣并向胃經輸送大腸經的清陽之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guī)律:大腸經上行的陽氣在此交于胃經,而胃經的下行濁氣則在此交于大腸經。
功能作用:交換大腸經與胃經的天部之氣。
主治疾?。?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癥。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尋找方法:
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解剖位置〗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