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浸酒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花蛇浸酒的中藥方劑”,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白花蛇浸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一定要盡早的進行治療。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蛇浸酒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蛇浸酒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花蛇浸酒
【處方】
白花蛇1條(重半斤者,去皮骨,炙黃),虎脛骨1條(涂酥炙微黃),當歸1兩半,芎藭1兩半,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桂心2兩,熟干地黃2兩,防風2兩(去蘆頭),山茱萸2兩,萆薢2兩,石斛2兩(去根),牛膝2兩(去苗),獨活3兩,細辛2兩,黃耆2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麻2兩,肉蓯蓉2兩半(酒浸1宿,刮去皺皮用)。
【制法】
上銼細,以生絹袋盛,以好酒3斗,于瓷甕子內(nèi)密封。
【功能主治】
風,骨髓及腰腳疼痛,行步稍難,急風毒攻注皮膚,癢痛不知。
【用法用量】
浸7日后,隨性暖飲。常令熏熏,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稍薄即換藥。
【注意】
忌生冷、粘滑、動風物。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五。
白虎湯
【處方】
熟石膏、金斛、知母、連翹、竹葉、粳米、玄參、山梔、淡芩、生甘草。
【功能主治】
疹已出而煩渴者。
【摘錄】
《顧氏醫(yī)徑》卷五。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蛇浸酒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花蛇浸酒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擴展閱讀
這種白花蛇膏是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蛇膏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花蛇膏
【處方】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1兩,天麻2兩,狗脊2兩。
【制法】
上為細末,以銀盂盛無灰酒1升浸之,重湯煮稠如膏,銀匙攪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勻,瓶收。
【功能主治】
營衛(wèi)不和,陽少陰多,手足舉動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頭,用好酒或白湯化下,日2次。
【摘錄】
《本草綱目》卷四十三引《雞峰備急方》。
白虎湯
【處方】
龍骨(研)1兩,白石英(研)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桑根白皮(銼)1兩,百合1兩,磁石(煅,醋淬10遍)1兩,玄參半兩,大豆1合。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肺氣勞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取6分,更入酒半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花蛇膏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白花蛇煎是一種非常常見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應(yīng)用是非常的廣泛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蛇煎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蛇煎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花蛇煎
【處方】
白花蛇(二兩) 、烏蛇(二兩)、并用酒浸、去皮骨、焙干。白蜜(三十兩) 、生姜汁(六兩) 、薄荷汁(六兩) 、白僵蠶(炒 一兩) 、干蝎(炒一兩) 、苦參(一兩) 、白附子(炮.三分)。
【炮制】
上為末,先下蜜,并生姜汁薄荷汁,次下諸藥末,搗和勻,銀器中重湯熬成煎。
【功能主治】
治蠱風,身痛如刀劃。
【用法用量】
以無灰酒下半匙匕。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白虎湯
【處方】
石膏5錢,知母2錢,粳米1勺,甘草7分,人參1錢,五味子10粒,麥門冬(去心)1錢,山梔1錢。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陽明經(jīng)汗后脈洪大而渴,或身熱有汗不解。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秋感熱之疫癘,或陽明下后,大便不固,熱不退者,或濕溫證熱不退而大便溏者,依本方加蒼術(shù);若傷寒汗下后,自汗虛熱不退,加蒼術(shù)、人參。
【注意】
無汗脈浮,表未解而陰氣盛,雖渴不可用白虎湯;里有熱者方可用。
【摘錄】
《回春》卷二。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蛇煎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藥物名稱: 白花蛇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baihuashe
藥物說明: 甘,咸,溫;有毒。歸肝經(jīng)。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征: 暫無
功能主治: 1,祛風通絡(luò):主治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及麻風,疥癬等證。 2,定驚搐:適用于小兒驚風,破傷風等證。 附:烏梢蛇,蛇蛻 1,烏梢蛇:為游蛇科定為烏梢蛇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全體。性味甘平,無毒。本品功用與白花蛇相似而藥力較弱。用量5-10g;研末每次2-3g。 2,蛇蛻:為游蛇科定為黑眉錦蛇,錦蛇或烏梢蛇等蛻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甘咸平。功用祛風定驚,止癢退翳。用于小兒驚風,皮膚瘙癢,目生翳障。用量2-3g;研末服0.3-0.6g。
用法用量: 蘄蛇入湯劑3~10g,研末服1~1.5g;金錢白花蛇大多研末服,每次0.5~1g,亦可浸酒。
不良反應(yīng): 暫無
注意事項: 暫無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白花蛇浸酒。
【處方】白花蛇1條(重半斤者,去皮骨,炙黃),虎脛骨1條(涂酥炙微黃),當歸1兩半,芎藭1兩半,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桂心2兩,熟干地黃2兩,防風2兩(去蘆頭),山茱萸2兩,萆薢2兩,石斛2兩(去根),牛膝2兩(去苗),獨活3兩,細辛2兩,黃耆2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麻2兩,肉蓯蓉2兩半(酒浸1宿,刮去皺皮用)。
【制法】上銼細,以生絹袋盛,以好酒3斗,于瓷甕子內(nèi)密封。
【功能主治】風,骨髓及腰腳疼痛,行步稍難,急風毒攻注皮膚,癢痛不知。
【用法用量】浸7日后,隨性暖飲。常令熏熏,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稍薄即換藥。
【注意】忌生冷、粘滑、動風物。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以上就是對白花蛇浸酒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很多人對于中醫(yī)的相關(guān)知識了解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中藥方劑相關(guān)的知識。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白蛇浸酒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蛇浸酒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蛇浸酒
【處方】
白花蛇1條(半斤重者),虎脛骨1條,當歸1兩半,川芎1兩半,附子2兩,桂心2兩,熟地黃2兩,山茱萸2兩,萆薢2兩,石斛2兩,細辛2兩,黃耆2兩,天麻2兩,獨活3兩,枳殼1兩,肉蓯蓉2兩半。
【制法】
上銼細,以生絹袋盛,好酒3斗于瓷甕子內(nèi)密封,浸7日后開。
【功能主治】
風痹,骨髓及腰腳疼痛,行步稍難;兼風毒走注,皮膚癢痛不知。
【用法用量】
隨性暖飲,常令醺醺,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薄即換藥。
【摘錄】
《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可用方》。
白芍藥丸
【處方】
白芍藥1兩,川芎1兩,白術(shù)1兩,阿膠1兩,當歸1兩,干姜3分,人參3分。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氣血虛弱,沖任久虛,風冷客滯于內(nèi),以致懷孕不牢;或妊娠久不能產(chǎn),飲食進退,肢體倦怠,頭眩項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
《雞峰》卷十七。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蛇浸酒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白蛇浸酒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白花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飲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飲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花飲
【處方】
白術(shù)5錢,苡仁1兩,茯苓1兩,甘草5分,天花粉3錢,柴胡1錢,枳殼5分。
【功能主治】
胃氣壅滯,痰涎流溢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吐痰靡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辨證錄》卷九。
白虎湯
【處方】
石膏4兩,知母1兩半,人參4兩,甘草(炙)2兩。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溫熱及中暑煩渴;并治小兒痘皰、麩疹、癍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熱。
【用法用量】
糯米煎,米熟為度,子母同服,但加生姜、大棗煎。渴盛者,更加干葛,春冬秋寒有證亦服,但加棗煎。小兒減半。
【摘錄】
《普濟方》卷四〇三。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花飲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花飲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這白花膏是一種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花膏
【處方】
香油1斤,青槐枝百段,黃蠟1兩半,淀粉1兩半,凈乳香3錢,兒茶3錢,沒藥3錢,白花蛇3錢,潮腦1兩,麝香1錢。
【制法】
青槐枝入油熬枯,去枝,至滴水不散,入黃蠟、定粉,離火,溫時再下凈乳香、兒茶、沒藥、白花蛇、潮腦、麝香,同油攪勻成膏,浸水內(nèi)1宿。
【功能主治】
癰瘍癢極見骨者,臁瘡孔內(nèi)發(fā)癢者。
【用法用量】
攤貼。
【摘錄】
《外科全生集》卷四。
白虎湯
【處方】
知母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麻黃2兩(搗碎),粳米1合。
【制法】
上挫細。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渴,煩躁不解,脈洪大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煮米熟為度,去滓,分溫3服,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白花膏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