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這種白花蛇膏是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蛇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蛇膏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花蛇膏
【處方】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1兩,天麻2兩,狗脊2兩。
【制法】
上為細末,以銀盂盛無灰酒1升浸之,重湯煮稠如膏,銀匙攪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勻,瓶收。
【功能主治】
營衛(wèi)不和,陽少陰多,手足舉動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頭,用好酒或白湯化下,日2次。
【摘錄】
《本草綱目》卷四十三引《雞峰備急方》。
白虎湯
【處方】
龍骨(研)1兩,白石英(研)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桑根白皮(銼)1兩,百合1兩,磁石(煅,醋淬10遍)1兩,玄參半兩,大豆1合。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肺氣勞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取6分,更入酒半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花蛇膏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ys630.COm精選閱讀
白花蛇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這白花蛇酒的中藥方劑到底好在哪里呢?接下來趕緊來看看這白花蛇酒的處方和功能主治吧,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白花蛇酒
【處方】
白花蛇1條,烏梢蛇1條(去頭尾皮骨),升麻1兩,紫蘇1兩,枳實1兩,當(dāng)歸1兩,香附1兩,熟地1兩,黃耆1兩,天冬1兩,丹皮1兩,粟殼1兩,川芎1兩,茯苓1兩,厚樸1兩,枳殼1兩,三棱1兩,蒼術(shù)1兩,牛膝1兩,芍藥1兩,玄胡1兩,杏仁1兩,紅花1兩,肉桂1兩,逢術(shù)1兩,防風(fēng)1兩,草果1兩,杜仲1兩,木香1兩,陳皮1兩,青皮1兩,半夏1兩,桔梗1兩,荊芥1兩,藿香1兩,僵蠶2兩,麥冬2兩,人參2兩,白芷3兩,楓藤3兩,麻黃3兩,乳香5錢,沒藥5錢,核桃肉4錢,益智仁5錢。
【功能主治】
拓子風(fēng)。其形遍身如拓子,細突而起,久不出血,其痛難忍。
【用法用量】
上藥入在酒內(nèi)封口,晨煮至晚,取出埋土中,去火毒7日,分作4小瓶,半月開飲。先服《千金》托里散,或用加減天麻散,后用本方。如瘡口爛,外貼阿魏膏藥。
【摘錄】
《秘傳大麻瘋方》。
白虎湯
【處方】
知母2錢,石膏2錢,粳米半合。
【功能主治】
胃熱作渴,暑熱尤效;又治熱厥腹?jié)M,身難轉(zhuǎn)側(cè),面垢譫語,不時遺溺,手足厥冷,自汗,脈浮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這個治療拓子風(fēng)。其形遍身如拓子的中藥方劑--白花蛇酒。這種中藥方劑的治療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白花蛇煎是一種非常常見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應(yīng)用是非常的廣泛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蛇煎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蛇煎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花蛇煎
【處方】
白花蛇(二兩) 、烏蛇(二兩)、并用酒浸、去皮骨、焙干。白蜜(三十兩) 、生姜汁(六兩) 、薄荷汁(六兩) 、白僵蠶(炒 一兩) 、干蝎(炒一兩) 、苦參(一兩) 、白附子(炮.三分)。
【炮制】
上為末,先下蜜,并生姜汁薄荷汁,次下諸藥末,搗和勻,銀器中重湯熬成煎。
【功能主治】
治蠱風(fēng),身痛如刀劃。
【用法用量】
以無灰酒下半匙匕。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白虎湯
【處方】
石膏5錢,知母2錢,粳米1勺,甘草7分,人參1錢,五味子10粒,麥門冬(去心)1錢,山梔1錢。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陽明經(jīng)汗后脈洪大而渴,或身熱有汗不解。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秋感熱之疫癘,或陽明下后,大便不固,熱不退者,或濕溫證熱不退而大便溏者,依本方加蒼術(shù);若傷寒汗下后,自汗虛熱不退,加蒼術(shù)、人參。
【注意】
無汗脈浮,表未解而陰氣盛,雖渴不可用白虎湯;里有熱者方可用。
【摘錄】
《回春》卷二。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蛇煎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這白花膏是一種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花膏
【處方】
香油1斤,青槐枝百段,黃蠟1兩半,淀粉1兩半,凈乳香3錢,兒茶3錢,沒藥3錢,白花蛇3錢,潮腦1兩,麝香1錢。
【制法】
青槐枝入油熬枯,去枝,至滴水不散,入黃蠟、定粉,離火,溫時再下凈乳香、兒茶、沒藥、白花蛇、潮腦、麝香,同油攪勻成膏,浸水內(nèi)1宿。
【功能主治】
癰瘍癢極見骨者,臁瘡孔內(nèi)發(fā)癢者。
【用法用量】
攤貼。
【摘錄】
《外科全生集》卷四。
白虎湯
【處方】
知母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麻黃2兩(搗碎),粳米1合。
【制法】
上挫細。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渴,煩躁不解,脈洪大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煮米熟為度,去滓,分溫3服,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白花膏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藥物名稱: 白花蛇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baihuashe
藥物說明: 甘,咸,溫;有毒。歸肝經(jīng)。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征: 暫無
功能主治: 1,祛風(fēng)通絡(luò):主治風(fēng)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fēng)口歪及麻風(fēng),疥癬等證。 2,定驚搐:適用于小兒驚風(fēng),破傷風(fēng)等證。 附:烏梢蛇,蛇蛻 1,烏梢蛇:為游蛇科定為烏梢蛇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全體。性味甘平,無毒。本品功用與白花蛇相似而藥力較弱。用量5-10g;研末每次2-3g。 2,蛇蛻:為游蛇科定為黑眉錦蛇,錦蛇或烏梢蛇等蛻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甘咸平。功用祛風(fēng)定驚,止癢退翳。用于小兒驚風(fēng),皮膚瘙癢,目生翳障。用量2-3g;研末服0.3-0.6g。
用法用量: 蘄蛇入湯劑3~10g,研末服1~1.5g;金錢白花蛇大多研末服,每次0.5~1g,亦可浸酒。
不良反應(yīng): 暫無
注意事項: 暫無
白花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飲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飲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花飲
【處方】
白術(shù)5錢,苡仁1兩,茯苓1兩,甘草5分,天花粉3錢,柴胡1錢,枳殼5分。
【功能主治】
胃氣壅滯,痰涎流溢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吐痰靡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辨證錄》卷九。
白虎湯
【處方】
石膏4兩,知母1兩半,人參4兩,甘草(炙)2兩。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溫?zé)峒爸惺顭┛?并治小兒痘皰、麩疹、癍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熱。
【用法用量】
糯米煎,米熟為度,子母同服,但加生姜、大棗煎。渴盛者,更加干葛,春冬秋寒有證亦服,但加棗煎。小兒減半。
【摘錄】
《普濟方》卷四〇三。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花飲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花飲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白花蛇膏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方劑,因為其良好的治療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類人群都非常喜愛。今天就來看看白花蛇膏的功效作用等。
【處方】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1兩,天麻2兩,狗脊2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銀盂盛無灰酒1升浸之,重湯煮稠如膏,銀匙攪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勻,瓶收。
【功能主治】營衛(wèi)不和,陽少陰多,手足舉動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頭,用好酒或白湯化下,日2次。
【摘錄】《本草綱目》卷四十三引《雞峰備急方》
【處方】白花蛇5寸(酒浸,去皮骨,炙干),雄黃1兩(水飛,研勻),白沙蜜1斤,杏仁1斤(去皮,研爛)。
【制法】同煉為膏。
【功能主治】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酒化下,日3次。須先服通天再造散,下去蟲物,乃服此除根。
【摘錄】《本草綱目》卷四十三引《三因》
通過上面對白花蛇膏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白花蛇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散氣軟堅,消炎退腫,凈血祛毒,祛濕健肌,恢復(fù)膚色。風(fēng)濕癱瘓,骨節(jié)疼痛,麻風(fēng),疥癩,小兒驚風(fēng)搐搦,破傷風(fēng),楊梅瘡,瘰疬惡瘡。
2、用于什么病癥
風(fēng)濕癱瘓,骨節(jié)疼痛,麻風(fēng),疥癩,小兒驚風(fēng)搐搦,破傷風(fēng),楊梅瘡,瘰疬惡瘡。
3、用法用量
內(nèi)服:3~4.5克。 研粉吞服1~1.5克?;?~2g。外用:適量??扇朊鄹唷⑿⊥鑴?、散劑等;可入軟膏、浸劑等制劑。
白花蛇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白花蛇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用量過多、久用對腦有害,并引起多汗、中毒等。若量多久用,應(yīng)配牛乳、蛋清、肉湯和解毒劑。
2、人群禁忌
白花蛇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陰虛內(nèi)熱者及孕婦忌用白花蛇。
3、飲食禁忌
3.1、白花蛇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白花蛇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出自:《本草圖經(jīng)》。
【別名】:諸蛇鼻向下,獨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金錢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節(jié)蛇、銀環(huán)蛇、金錢蛇、金錢蘄蛇、銀報應(yīng)、寸白蛇、白菊花、斷肌甲、多條金甲帶、百 節(jié)蛇、白節(jié)蛇、手巾蛇。
【藥材來源】: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體。
【生境分布】: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歸經(jīng)】:味甘咸,性溫;有毒;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采收和儲藏】:多為泡酒,或磨粉服用。
【功能主治】:散氣軟堅,消炎退腫,凈血祛毒,祛濕健肌,恢復(fù)膚色。
【用法用量】:3~4.5克。 研粉吞服1~1.5克?;騼?nèi)服:1~2g。外用:適量??扇朊鄹?、小丸劑、散劑等;可入軟膏、浸劑等制劑。
2、《開寶本草》:“白花蛇,白花者良。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九月、十月采捕之,火干?!?。
3、《本草圖經(jīng)》;“白花蛇,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具文作方勝白花,喜螫人足。治風(fēng)速于諸蛇,然有大毒,頭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
4、《本草衍義》: “諸蛇鼻向下,獨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
5、《本經(jīng)逢原》:“凡疬風(fēng)曾服過大風(fēng)子仁者,服白花蛇無效。”。
巴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化腐生肌。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膏的中藥方劑以及巴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巴膏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巴膏
【處方】
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山梔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6克,人頭發(fā)36克,血竭(另研極細末)3克,硇砂(另研極細末)9克,黃丹(飛)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米。
【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一切癰疽,發(fā)背,惡瘡。
【用法用量】
用香油2千克,將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發(fā),炸化;再入山梔子燥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香油復(fù)入鍋內(nèi)煎滾,離火少頃。每500克香油入黃丹180克,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一盆,將膏藥傾入水內(nèi),用手扯藥千余遍,換水?dāng)?shù)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用時不宜見火,須以銀杓盛之,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摘錄】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
巴膏
【處方】
硇砂6兩,穿甲26兩,兒茶3兩,桃枝21兩,柳枝21兩,山梔5斤,血余12兩,乳香10兩,槐枝21兩,杏枝21兩,血竭3兩,桑枝21兩。
【制法】
麻油40斤,每斤用緯丹4兩煎成。
【功能主治】
瘰疬未潰者。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瘍科捷徑》卷上。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獨到的了解了吧!這巴膏中藥方劑雖然效果不錯,但還是請到醫(yī)院就收正規(guī)的治療哦!
這白金膏是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的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金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金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金膏
【處方】
桑根白皮90克、柳白皮60克、槐白皮60克、蔥白1把(切)、白芷30克、當(dāng)歸30克、乳香30克、黃丹390克、羌活30克。
【制法】
上藥各細銼。
【功能主治】
傷折疼痛。(骨折)。
【用法用量】
用麻油1千克,以慢火煎油,次下三般白皮并蔥,煎令焦黃色,去滓;再下諸藥,煎半日,又去滓;次下黃丹,以柳枝子攪令黑色成膏,以瓷盒貯。臨用時,以故帛攤貼于疼痛損處。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白蒺藜散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白鮮皮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子芩1兩,玄參1兩,赤芍藥1兩,梔子仁1兩,桔梗1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1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熱毒瘡瘙癢,心神壅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后煎薄荷湯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六十四。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金膏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金膏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白龍膏這種中藥方劑是非常好用的,它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yīng)用,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龍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龍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龍膏
【處方】
膩粉1分,乳香半兩(細研),濕百合根1兩(爛研)。
【制法】
上藥相和研令勻熟。
【功能主治】
諸惡瘡腫,人不識者。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鹽漿水凈洗瘡,以厚紙涂藥于上,日2次。
【摘錄】
《圣惠》卷六十五。
白蘞膏
【處方】
白蘞1兩,白及1兩,白芷1兩,突厥子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用牛酥5兩煎為膏。
【功能主治】
風(fēng)牽瞼出外障。
【用法用量】
早晨涂在眼睛內(nèi);夜半涂亦得。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龍膏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