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寒型痛經紅糖中藥治
痛經運動養(yǎng)生。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虛寒型痛經紅糖中藥治,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虛寒型痛經對于女朋友們來說不是太陌生的,那么,這個虛寒型痛經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治療虛寒型痛經的偏方。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中醫(yī)認為,紅糖味甘,性溫,人脾經,《本草綱目》記載:砂糖(紅糖)具有和脾緩肝、補血、活血、通瘀以及排泄惡露的功效。
部分女性經期胞宮虛寒,瘀血阻滯,經行腹痛,經血量少,血塊較多,經行不暢,對于痛經偏于寒性者,還常伴有畏寒肢冷,面色少華,神疲乏力,甚至吐瀉等癥狀。
中醫(yī)一般常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品,因勢利導,促進經血順利排出。而紅糖既性溫,又兼具活血之功,故常作為使藥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可加強方藥的溫通功效。
一、山楂桂枝紅糖飲
山楂15克,桂枝lO克,紅糖30~50克。
山楂、桂枝加水同煮,加入紅糖調勻,煮沸飲用。此方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
二、姜棗紅糖水
干姜10克,紅棗、紅糖各30克。
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紅棗去核,加紅糖煎水。喝湯,吃紅棗。此方具有溫經散寒、緩急止痛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兼嘔吐者。
三、黑豆紅花紅糖飲
黑豆50克,紅花6克,紅糖30克。
前兩味先水煎,煎好后加入紅糖,熱服。此方具有補益肝。腎、活血調經功效,適用于肝腎不足型經量過少、經血色黯兼痛經者。
四、桂圓山藥紅糖粥
干桂圓肉10克,山藥30克,紅糖1匙。
將前兩味同煮成粥,加紅糖1匙,即可食用,每日1次。此方可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之月經量少、痛經者。
五、烏梅紅糖飲
烏梅15克,紅糖30克。將烏梅、紅糖一起人鍋煮沸15分鐘,去渣溫服。
此方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的功效,適用于少女氣血兩虛、月經過多色淡,或功能性子宮出血偏虛寒者。
因紅糖性溫,原有內熱者,服用紅糖有化熱動血之弊,因此經量過多、色紅、心煩燥熱、舌苔黃膩者,不可隨意服用。其次,紅糖滋膩礙胃,消化不良和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
結語:通過這篇文章的仔細閱讀,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這個虛寒型痛經的治療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里推薦的幾種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請在醫(yī)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服用!
擴展閱讀
痛經是指在婦女在行經前、后或行經期間,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劇痛難忍的癥狀。那么,這種癥狀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yī)辨證為虛寒型
中醫(yī)認為
小茴香為溫里藥,功能溫中散寒行氣,乃小腹至陰之要品。
生姜亦為溫里藥,能祛寒濕,治療腰下冷痛,溫經散寒,故可用于虛寒型痛經。
采用小茴香、生姜治療本病,療效滿意。
方法
取小茴香、生姜各10克。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連服3~5劑,月經前3日及經期服用。
每次月經來潮均按此法治療,可連續(xù)服用3個月經周期。
經期忌食生冷食物,避免受涼。
痛經的治療
痛經在女性中是常見的癥狀,未婚前痛經長大后特別是婚后生育過后,痛經自然會消失,可不必治療。個別情況除外。但是痛經的疼痛時間長達3天者應當予以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以止痛,鎮(zhèn)靜為主,近年來都采用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針灸治療。
1.一般治療
(1)重視心理治療,消除緊張和顧慮。
(2)足夠的休息和睡眠,規(guī)律而適度的鍛煉,戒煙。
(3)疼痛不能忍受時輔以藥物治療。
2.藥物治療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雙氯芬酸等。
(2)口服避孕藥適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經婦女,有效率達90%以上。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關于介紹治療痛經的偏方以及這個痛經的治療方法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痛經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治療痛經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給自己用一些中藥來進行調理,讓自己獲得中藥的治療,那么痛經的現(xiàn)象也是可以很快就康復的,痛經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很痛苦的,很多人的痛經現(xiàn)象不亞于很多女人生孩子的時候,這個足以見證痛經是多么嚴重的事情,并且痛經長期不管的話,那么還有可能會誘發(fā)其他的婦科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治療痛經的中藥到底有哪些呢?
1、寒證
溫腎扶陽湯,治胞中虛寒型痛經,婦女經期小腹隱痛,喜溫喜按,經色清稀,腰酸腿軟,四肢不溫,尿頻,白帶下注,面色淡白,舌質淡潤,脈象沉緩無力。人參9克 山藥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吳茱萸6克 菟絲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補骨脂9克 白術9克《百靈婦科》
治療之法,以通為主,多用溫經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湯獨擅勝場,每于經前投此,多應手而效。曾以治痛經達十余年纏綿不愈者,或痛甚則厥,或劇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頑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沒藥6克(炒)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黃9克(生) 靈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經來潮前連服5~7劑,一般連續(xù)治療3個月即獲痊愈。
臨床所見以寒凝血瘀為多見,治宜溫通為主。我曾以下方為主加減治愈了不少痛經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陳皮各9克 阿膠9克 艾葉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沒各4.5克
2、熱證
婦人有經前腹疼數(shù)日,而后經水行者,其經來多是紫黑塊。方用宣郁通經湯。白芍15克(酒炒) 當歸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梔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黃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連服4劑,下月斷不先腹疼而后行經矣。此方補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氣,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如果自己痛經嚴重的話,那么就給自己選擇這些方法來治療,一定要注意了,痛經的話必須要檢查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出現(xiàn)的痛經是因為生理性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痛經嚴重的話就要算是病理性的因素了,有很多疾病都會引發(fā)痛經的現(xiàn)象,建議大家最好是檢查清楚后治療。
緩解痛經,最重要的還是根據(jù)癥狀產生的原因進行,此方特別針對宮寒引起的痛經癥狀。宮寒是女性痛經最常見的原因,除先天體質虛寒,過食生冷、腹部受寒等很容易胞宮失養(yǎng),引發(fā)痛經。宮寒型痛經者在家自療的方法,首推中藥炒鹽熨敷療法。準備粗鹽粒500克左右(可選用粗海鹽),加入紅花15~30克、莪術15~30克,放入鐵鍋內干炒約10分鐘,待海鹽發(fā)黃發(fā)熱后,把中藥鹽鏟起,放入厚一點的棉布做成的口袋里,并系好。把布袋放置在腹部正中的神厥穴及腹部兩邊的子宮穴,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功效。炒鹽的溫熱刺激能夠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速,提高局部新陳代謝,有消炎止痛、緩解疼痛的效果;紅花、莪術活血化瘀的功效較強,對于經血中經常出現(xiàn)血塊的證屬寒凝胞宮的痛經患者效果更好。中藥炒鹽熨敷療法可在月經來臨前一周開始施行,每次熨敷30分鐘左右,每日2~3次。中藥鹽可反復炒或用微波爐加熱,但還是以鐵鍋干炒為最好。重復使用加熱時,如果中藥的發(fā)散味已經明顯減少或者消失時,應重新加入新的藥物,粗鹽使用多次顆粒變細時應予更換。在熨敷時若局部出現(xiàn)紅、癢、皮疹等現(xiàn)象應立即停用。如果痛經癥狀較重或經上述治療無改善時應到醫(yī)院治療。
許多女性都被痛經所困擾。如果你嘗試過多種治療都沒好轉,不妨試試在家用中藥泡腳,但不同體質或不同的辨證類型,在用藥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
氣滯血淤型
癥狀: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
適宜方劑: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陽虛寒盛型
癥狀: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fā)冷。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因為中醫(y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
適宜方劑: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香、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
癥狀: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yǎng)血調經。中醫(yī)上稱作脾統(tǒng)血,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
適宜方劑: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泡腳的方法雖然很簡單,但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xù)3個月才能有很好的效果。盆中藥液量應浸沒踝關節(jié),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滲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顒?,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大腳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復利用幾次。
所有的適齡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但不同體質或者不同的辨證類型,在用藥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
氣滯血淤型
其癥狀表現(xiàn)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jié),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泡腳方法介紹:
泡腳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xù)3個月。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滲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腳大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復利用幾次。
陽虛寒盛型
其癥狀表現(xiàn)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fā)冷。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因為中醫(y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
其癥狀表現(xiàn)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yǎng)血調經。中醫(yī)上稱作脾統(tǒng)血,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摘要:治療時間及療程。隔物灸法共治療3個療程(即3個月經周期),第1個療程于月經來潮疼痛時開始治療,1日1次,連續(xù)治療3天;第2、3個療程均于月經前3天開始治療,1日1次,6天為1個療程;若經第1個療程治療后不再疼痛屬于鞏固治療,第2、3個療程仍于月經前3天開始治療,1日1次,6天為1個療程。6.掌握統(tǒng)一的治療時間及療程。
原發(fā)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在行經前后或在行經期出現(xiàn)腹痛、腰酸、下腹墜脹或其他不適,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好發(fā)于月經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輕婦女。
中醫(yī)認為原發(fā)性痛經的病機主要在于瘀和虛。氣滯血瘀、寒凝胞宮可導致沖任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氣血虛弱,肝腎虧損可使沖任胞脈失于濡養(yǎng)而不榮則痛。
應用隔物灸治寒濕凝滯型原發(fā)性痛經是在臨床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改進而創(chuàng)立的治療方法,療效確切、簡便易行、價廉實用、安全有效。
診斷標準
1.經期前后或在行經期間發(fā)生腹痛或其他不適。
2.B超、婦科檢查生殖器無器質性病變。
3.月經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輕婦女。
適應證
隔物灸法適應于治療寒濕凝滯型原發(fā)性痛經患者。
1.原發(fā)性痛經,月經初潮后2~ 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輕婦女;
2.在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xiàn)小腹冷痛,痛及腰骶,得熱則舒,有時伴發(fā)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甚者出現(xiàn)面色蒼白、肢冷汗出、昏厥。經量少,色紫黯有塊。苔白,脈細或沉緊。
3.B超、婦科檢查生殖器無器質性病變。
禁忌證
1.經檢查證實有生殖器官器質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宮頸狹窄、子宮腫瘤等所致的痛經;
2.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中醫(yī)辨證屬氣滯血瘀、肝郁濕熱、肝腎虧損等證型;
4.不適應本療法者(發(fā)熱者、身體震顫者等)。
俗話說:三分醫(yī),七分養(yǎng),十分防??梢婐B(yǎng)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只有老人才需要養(yǎng)生,其實不然,養(yǎng)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
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少喝一些碳酸飲料,多泡些茶水喝。對身體好,而且還能治療身體的疾病。例如下面我們要談的紅糖姜水,說起紅糖姜水的功效,女性朋友們都比較熟悉。因為紅糖姜水的作用對女性比較明顯,那么正確的紅糖姜水泡法應該是什么樣呢?
生姜歸肺、脾、胃三經,有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等功效。紅糖含多種單糖和多糖,可以加速皮膚細胞的代謝。紅糖姜水的功效與作用結合了二者的長處,具有祛寒解表、止腹瀉、調月經等功效。紅糖姜水獨具風味,是適合北方嚴寒、南方雨濕之季的飲料。
紅糖姜水的功效和作用
止腹瀉
有網友曾經患有經常腹瀉的毛病,但在化驗時各項指標都很正常。于是,該網友聽從母親的建議,在腹瀉比較嚴重的時候便嘗試喝紅糖姜水,收到了很好的止瀉效果。
方法是用大約20克的紅糖,用開水將紅糖化開后,將切成細末的生姜放入紅糖水中,趁熱喝下。
治痛經
痛經是一種慢性婦科病,目前并沒有特別的根治方法。而紅糖姜水是能夠緩解痛經現(xiàn)象的。紅糖姜水的制作方法為,每月經期來臨的前后三天,每天取生姜2克(搗碎),紅糖50克,混合后置于藥罐中,加適量水,先用旺火煮沸,繼而改用文火小煎一刻鐘左右即可,待姜糖汁微冷即可服用。之所以紅糖姜水有這樣的功效與作用,這是因為生姜具有解毒祛邪,紅糖具有養(yǎng)血、活血碉經的妙用。
治療因吃螃蟹引起的嘔吐
螃蟹因其美味營養(yǎng)而受到許多朋友的喜愛。但是有些人在吃蟹后仍然會出現(xiàn)嘔吐等不適癥狀。如果吃蟹時喝些生姜紅糖水,可能就不會有上述癥狀了。生姜與具有暖胃、驅寒作用的紅糖搭配,對于治療嘔吐的效果會很好。首先,將姜皮去掉(姜皮性涼,不去會降低紅糖姜水的藥用價值),切成極細的絲,加水大火燒開,然后再加入紅糖,改以文火煨,待姜汁溶入糖水中便可。一定要趁熱喝下,發(fā)一身汗。
紅糖姜水飲用禁忌
雖然紅糖姜水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但是紅糖姜水飲用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飲用,也不是喝得越多就越好。生姜性辣,在炎熱的天氣里,人們易出現(xiàn)口渴、口干、咽痛、汗多等熱癥,所以適當吃點姜是有好處的,但不可貪多,吃多了會適得其反。另外,凡有糖尿病、痔瘡、便秘、胃潰瘍等病的人,都不能飲用紅糖姜水。
紅糖姜水的泡法
蜜棗紅糖姜水
材料
蜜棗(無核)50克、姜10克,水1000克、紅糖3大勺。
做法
1、將姜去皮,切成長絲。
2、煮鍋中添入冷水,大火燒開,放入姜絲,轉小火,加蓋煮約10分鐘。
3、放入蜜棗和紅糖。
4、用勺子攪勻,繼續(xù)加蓋煮約15分鐘即可。
結語:有關紅糖姜水的功效,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紅糖姜水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粗燃t糖姜水的好處這么多,很多人應該都心動了?;厝ブ筅s快自己泡些來喝吧!而且其中還可以加些其他的東西,味道更好喲。
本文導讀:脾胃虛寒型胃痛主要表現(xiàn)為喜歡吃溫熱食物、空腹胃痛,進食后疼痛緩解,下面我們來看看脾胃虛寒型胃痛中醫(yī)治療偏方。
胃痛是日常常見的小疾病,中醫(yī)認為,胃痛多見于病邪阻滯、氣機不利和營血凝澀,嗜生冷食物、飲食不規(guī)律、肚子有蛔蟲等都會引起胃痛。另外,胃痛和精神、脾胃虛寒、氣滯等也有關系。
中醫(yī)認為,氣滯、脾胃虛寒、血瘀類型的胃痛多屬于慢性胃痛,而上面介紹的嗜冰冷食物、飲食不規(guī)律、肚子有蛔蟲引起的胃痛多為急性胃痛,急性胃痛應該說比較好調理,只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飲食衛(wèi)生,給肚子驅蛔蟲就可以了,但是,慢性胃痛則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調理。
脾胃虛寒性胃痛,主要表現(xiàn)為空腹時疼痛,進食后疼痛緩解,喜歡吃溫熱的食物,手腳冰涼、舌淡,大便稀。這種類型的胃痛要溫胃健脾,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脾胃虛寒型胃痛的治療偏方。
一、二寶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實和淮山各15克,陳皮1/4個
做法:先將芡實和淮山搗碎,然后與陳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補脾健胃、祛濕止瀉。
二、胡椒綠豆豬肚湯
材料:紅棗12顆,白胡椒20粒,豬肚1個,綠豆1湯匙
做法:材料洗凈,把紅棗、綠豆、白胡椒都放進豬肚里,加適量水,文火燉到爛熟后加鹽,調勻即可食用。
功效:對虛寒型胃痛有較好治療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橫指、脛骨邊緣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鹽。彎曲小腿,這個時候可以看到膝關節(jié)外側有個突顯的骨頭,骨頭上方的凹陷處就是外膝眼。然后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進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約5-10分鐘,按壓時應該有發(fā)熱酸脹的感覺。
功效:能行氣活血,改善腸胃不適的癥狀。(99健康網(.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引起痛經的原因多種多樣,有輕微的,有很重的疼痛。一般中醫(yī)上習慣把痛經者分為氣血虛弱者和腎虛者。不論是哪種都應該及時的治療,喝中藥治療效果是最好的,除病一定要除根,切不可這時好了就又不治療了。還有經期注意不要有性生活,一定要等月經徹底干凈了之后才可以同房。
痛經的女性通過中醫(yī)辨證分型方法治療能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比如痛經患者辨證屬于腎氣虧損型,在治療時應采用補腎填精,養(yǎng)血止痛等作用的藥物,推薦患者使用的方劑是益腎調經湯或調肝湯。屬于氣血虛弱型的痛經患者,在治療時應該采用具有和中止痛、補氣養(yǎng)血等作用的藥物。
痛經指的是女性月經期出現(xiàn)的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癥狀,輕度痛經患者可能只是在月經第一天小腹隱痛,嚴重痛經的女性在整個月經期都被痛經癥狀困擾,甚至因為小腹劇痛而嘔吐、昏厥,對于痛經的女性來說,通過中醫(yī)辨證分型的方法治療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痛經中醫(yī)辨證論治分型方法:
1、中醫(yī)認為,痛經患者辨證屬于腎氣虧損型,在平時出現(xiàn)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是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按揉后可以緩解,月經量比較少、色淡質稀,同時可伴隨著腰膝酸軟、面色晦暗、頭暈耳鳴、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等癥狀。在治療時應采用補腎填精,養(yǎng)血止痛等作用的藥物,推薦患者使用的方劑是益腎調經湯或調肝湯。
(2)氣血虛弱型的痛經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按揉后可以緩解,經血量比較少、經血顏色暗淡質稀,同時可伴隨著失眠多夢、頭暈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等癥狀。在治療時應該采用具有和中止痛、補氣養(yǎng)血等作用的藥物,具有這些作用的方劑為黃芪建中湯加黨參、當歸。
(3)氣滯血瘀型的痛經患者主要表現(xiàn)是經前或經期小腹出現(xiàn)脹痛癥狀,經血顏色為暗紫色、夾雜著血塊,血塊流出或得熱后痛經癥狀可緩解,伴隨著胸脅、乳房脹痛、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等癥狀。在治療時應該使用具有行氣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的藥物,中醫(yī)推薦患者使用的方劑名為膈下逐瘀湯或痛經方。
痛經中醫(yī)辨證論治分型方法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女性朋友們看完后對痛經的中醫(yī)治療方法有新的認識,同時對此病的治療有所幫助。在具體治療時不僅要經過專業(yè)醫(yī)生指導用藥,還應該注意做好自我護理措施,才能幫助身體加快恢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