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降壓湯
養(yǎng)生湯煲湯。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萵苣降壓湯”,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高血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食療方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食療治療高血壓的方劑有哪些吧?
方名
萵苣降壓湯。
功能主治
功能苦降利水。主治高血壓病。
處方組成
萵苣子25克,將其粉碎,以破開為主,煎煮后制成糖漿30毫升。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Ⅰ、Ⅱ期高血壓病157例,有效率為99% 。
處方來源
申鑫待等。
方名
遠(yuǎn)菊二天散。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化痰,安神定驚。主治高血壓病。
處方組成
生遠(yuǎn)志15克、菊花15克、天麻15克、川芎15克、天竺黃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0克、僵蠶10克。上藥研末裝入膠囊。餐前半小時服,每次20克,每日3次。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151例,顯效99例(占65.56%),有效41例(占27.15%),無效11例(占7.28%)。療效優(yōu)于復(fù)方降壓片)。
處方來源
王致優(yōu)。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高血壓的藥膳食療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藥補(bǔ)不如食補(bǔ),藥膳食療雖然需要堅持才能見效,但是它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紹的藥膳食療方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ys630.COm精選閱讀
八款降壓美味湯
高血壓患者除堅持服藥治療外,平時亦可自制一些美味湯飲用,既是生活享受,亦有輔助療效。
紫菜降壓五味湯紫菜1塊,芹菜2棵,番茄1個,馬蹄10個,洋蔥半個。芹菜切段,番茄切片,馬蹄切塊,洋蔥切絲。以上同煮為湯,調(diào)味食用。
海帶決明湯海帶30克,草決明15克。海帶入砂鍋煎1小時后,再入草決明煎1小時。飲湯食海帶。
海帶燕窩降壓湯海帶25克(切絲),燕窩25克,紫菜25克,豆腐3塊。以上煮湯入蔥姜鹽調(diào)味,最后放豆腐小塊稍煮即成。
參貝湯海參2條,干貝2個,海帶20克,夏枯草20克。海參干貝浸泡一夜,海參放姜蔥煮軟。將干貝海帶切細(xì)燉湯,7碗水燉至3碗半,再將夏枯草煎取汁倒入?yún)⒇悳{(diào)味即成。
海蜇鉤藤湯海蜇250克,嫩鉤藤20克,同煮為湯,每日早晚服食。
海蜇牛膝降壓湯海蜇250克,淡菜50克,懷牛膝50克,以上同煎服用。
雙耳湯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以上同做為湯,食木耳飲湯,1日3次。
豬腰安眩湯鹵豬腰2個,海帶25克,一起煮湯食用??芍胃哐獕侯^眩頭痛。
服用以上8款藥膳,切不可擅自停藥,要經(jīng)常檢測血壓,找出藥膳與藥物合用的恒定值來。
山萵苣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山萵苣,學(xué)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屬菊目,山萵苣 (《救荒本草》),野生菜(《廣州植物志》)、土萵苣(中山植物園《栽培植物名錄》)、鴨子食(《東北植物檢索表》)、苦芥菜、苦菜(《中國藥植圖鑒》)、野萵苣(《杭州藥植志》)、驢干糧、苦馬菜、野大煙(《河南中草藥手冊》)、白龍頭(《南京民間草藥》)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山萵苣喜溫、抗旱、怕澇,肥沃且適度適宜的地塊生長良好。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在水肥條件充足的情況下,6月~8月生長旺盛,再生力強(qiáng)。山萵苣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dá)盟、錫林郭勒盟、大青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歐洲、俄羅斯(歐洲部分、西伯利亞、遠(yuǎn)東地區(qū))及日本、蒙古也有分布。其幼苗和嫩莖、葉適于食用,是一種有開發(fā)價值野菜,具藥用價值。山窩芭全草均可入藥,夏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療闌尾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宿食不消、產(chǎn)后瘀血。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主咽喉腫痛;腸癰;瘡癤腫毒;子宮頸炎;產(chǎn)后瘀血腥痛;疣瘤;崩漏;痔瘡出血,《中國藥植圖鑒》:莖、葉煎服,可以解熱;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山萵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顯降低小雞血中膽固醇,而對心和肼無明顯影響。
2、用法用量
2.1、來源:藥材基源:山萵苣為菊科植物山萵苣的全草或根。
2.2、性味:山萵苣味苦;性寒。
2.3、性狀:性狀鑒別,山萵苣根呈圓錐形,多自頂部分枝。長5-15cm,直徑0.7-1.7cm。頂端有圓盤形的芽或芽痕。
2.4、藥理作用:山萵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顯降低小雞血中膽固醇,而對心和肼無明顯影響。
2.5、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山萵苣適量,鮮品搗敷。
山萵苣的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食用山萵苣。
山萵苣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中國藥植圖鑒》:莖、葉煎服,可以解熱;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高血壓可以說是現(xiàn)在比較常見的問題,給我們的健康會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尤其是中老年,以及比較肥胖的人,都可能會面對這種問題,所以對降血壓的工作,大家都必須注重,而除了一些藥物降血壓治外,生活當(dāng)中也需要注重一些飲食,因為這樣才可以起到降血壓的功效, 比如說以下所介紹的清神降壓湯,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壓效果。
藥物組成
竹茹10克,茯苓15克,龍膽草10克,川芎6克,天麻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菖蒲10克,龍骨12克,牡蠣15克,黑梔子10克,桑寄生10克,夏枯草10克。
適用證:
血壓過高,眩暈迷亂。證見目眩而黑,視物皆轉(zhuǎn)動,嘔吐黃綠苦水或痰涎,甚至跌仆,不省人事。
方中以黃芩、黃連、黑梔子、夏枯草、龍膽草等大量苦寒藥,降氣火逆上;竹茹、茯苓、菖蒲化痰開竅,降痰濁逆上;天麻、龍骨、牡蠣平肝潛陽息風(fēng);川芎理血;桑寄生養(yǎng)肝益腎。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夏枯草、黃連、黃芩、梔子、茯苓、川芎、桑寄生均有隆血壓作用,天麻既可降血壓又有抗驚厥作用。故本方對高血壓痰火上擾,陽亢化風(fēng),欲成中風(fēng)閉脫者取效最佳?;颊叻幦胨?,一定不要驚擾,并且服藥期間應(yīng)忌煙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上面所介紹的清神降壓湯,就可以起到降血壓的功效,而且利用這些方法降壓,對保證我們的健康并預(yù)防一些疾病,都可以帶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都可以關(guān)注這些常識的了解,正確的減壓,才能夠幫助自己降低這些疾病問題的影響。
周某患痔瘡多年,常年服用藥物和外用痔瘡膏,療效不佳。嚴(yán)重時可發(fā)生大便帶血,痔核脫出、疼痛,嚴(yán)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偶然連續(xù)兩天生食萵苣后,感到痔瘡癥狀明顯減輕,肛門下墜感消失。以后周某常食萵苣,并且未再用藥,痔瘡也未再復(fù)發(fā)。
痔瘡是直腸末端黏膜下或/和肛管皮下的靜脈曲張所形成的小軟塊,多由各種原因的腹內(nèi)壓增高所致。常言道:十人九痔。由于人長時間坐著或站著,身體內(nèi)的血液受重力的作用大量灌注于下身,肛門周周的血量增多,血流減慢,發(fā)生淤滯,時間久之,即可形成痔瘡。便秘可促進(jìn)或加劇痔瘡的發(fā)展。
萵苣為菊科植物萵苣的莖。別名萵菜、千金菜、萵荀、香烏筍。性微寒,味甘苦,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開通、疏利、消積下氣、利尿通乳、增進(jìn)食欲、通便之功效,主治脘腹痞脹,食欲不振,大便秘結(jié),消化不良,食積停滯,消渴等病癥。萵苣富含維生素C、天然葉酸、鐵,還含糖類、鈣、磷、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成分。萵苣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jìn)食欲。增加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jìn)各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其通利二便、寬胸導(dǎo)滯的功效,對患消化功能減弱、消化不良、習(xí)慣性便秘、痔瘡的病人尤其有效。常食萵苣,促進(jìn)腸蠕動,預(yù)防便秘,減輕肛門局部血管的壓力,可有效預(yù)防和治療痔瘡。
◎萵苣
性涼,味甘苦,通乳汁,助發(fā)育,消水腫。
【中醫(yī)分析】
可以增進(jìn)骨骼、毛發(fā)、皮膚的發(fā)育,以利于人的生長。
萵苣中含有一種芳香烴化脂,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防止癌細(xì)胞的形成,對于消化系統(tǒng)的肝癌、胃癌等有一定的預(yù)防作用,也可緩解癌癥患者放療或化療的反應(yīng)。
萵苣中含有較多的葉酸,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中醫(yī)提示】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孕婦在懷孕期間多吃萵苣有助于胎兒脊髓的正常形成,并可以減少嬰兒所謂神經(jīng)管缺陷的危險。
【營養(yǎng)含量】
每100克萵苣中含鈣23毫克,鐵0.9毫克,磷48毫克,鉀212毫克,鈉36.5毫克,銅0.07毫克.鎂19毫克,鋅0.33毫克,硒0.54毫克,錳0.19毫克,維生素A 25微克,維生素81 0.02毫克,維生素B2 0.02毫克,維生素86 0.05毫克,維生素C 4毫克,維生素E 0.19毫克,維生素K 54微克,胡蘿b素0.15毫克,葉酸120微克,煙酸0.5毫克,蛋白質(zhì)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2克。
【營養(yǎng)食譜】
萵苣炒肉絲
【原料】萵苣100克,沙參30克,麥冬20克,鮮肉(牛、羊、豬、雞肉均可)150克,蔥絲、姜絲、蒜片、精鹽、味精、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
【制法】將萵苣去皮洗凈,切成細(xì)絲;將鮮肉洗凈.切絲;將沙參、麥冬用清水洗凈,再用溫水浸泡,待泡軟后切成細(xì)絲,用沸水焯一下,撈出,放進(jìn)冷水中過涼;將炒鍋置旺火上,加入花生油燒熱,先炒肉絲,再加蔥、姜絲翻炒,至肉絲八成熟時放入沙參、麥冬、萵苣、精鹽、醬油翻炒至熟,再放入味精、醋、蒜片,炒勻即成。
涼拌萵苣
【原料】萵苣250克,姜、鹽、黃酒、米醋、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萵苣去皮,去葉,洗凈,切成細(xì)絲,用少許鹽腌制后去汁待用;將生姜洗凈切細(xì)絲;將適量姜絲和黃酒、米醋、味精與筍絲拌勻即可。
萵苣粥
【原料】粳米100克,萵苣25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將萵苣沖洗干凈,削去外皮,切成小塊,備用;將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燒沸,加入萵苣,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然后用鹽、味精拌勻,再略煮片刻,調(diào)入香油即成。
櫻桃香菇萵苣
【原料】水發(fā)香菇80克,鮮櫻桃50克,萵苣100克,黃酒、味精、精鹽、醬油、白糖、姜末、濕淀粉、熟菜油、香油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fā)香菇洗凈。切成薄片;將萵苣去皮,洗凈,切成薄片;將櫻桃洗凈;將炒鍋內(nèi)加油燒熱,放入香菇片煸炒,加入姜末、黃酒、醬油、白糖、精鹽和水煮沸后改文火煨燒10分鐘,再將萵苣片入鍋翻炒幾下,加入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最后放入櫻桃,淋入香油即可。
【中醫(yī)警惕】
萵苣肉質(zhì)脆嫩,清甜鮮美,在烹調(diào)中應(yīng)用較為廣泛。其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一般,萵苣適于炒、熗、燒、拌等方法,而且還可以制作泡菜。
由于萵苣怕咸,所以在烹調(diào)時要少放鹽才好吃。
萵苣中的某種物質(zhì)對視神經(jīng)有刺激作用,患有眼疾者不宜多食。
萵苣性寒,產(chǎn)褥期婦女應(yīng)慎食。
高血壓患者除堅持服藥治療外,平時亦可自制一些美味湯飲用,既是生活享受,亦有輔助療效。
紫菜降壓五味湯:紫菜1塊,芹菜2棵,番茄1個,馬蹄10個,洋蔥半個。芹菜切段,番茄切片,馬蹄切塊,洋蔥切絲。以上同煮為湯,調(diào)味食用。
海帶決明湯:海帶30克,草決明15克。海帶入砂鍋煎1小時后,再入草決明煎1小時。飲湯食海帶。
海帶燕窩降壓湯:海帶25克(切絲),燕窩25克,紫菜25克,豆腐3塊。以上煮湯入蔥姜鹽調(diào)味,最后放豆腐小塊稍煮即成。
參貝湯:海參2條,干貝2個,海帶20克,夏枯草20克。海參干貝浸泡一夜,海參放姜蔥煮軟。將干貝海帶切細(xì)燉湯,7碗水燉至3碗半,再將夏枯草煎取汁倒入?yún)⒇悳{(diào)味即成。
海蜇鉤藤湯:海蜇250克,嫩鉤藤20克,同煮為湯,每日早晚服食。
海蜇牛膝降壓湯:海蜇250克,淡菜50克,懷牛膝50克,以上同煎服用。
雙耳湯: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以上同做為湯,食木耳飲湯,1日3次。
豬腰安眩湯:鹵豬腰2個,海帶25克,一起煮湯食用??芍胃哐獕侯^眩頭痛。
服用以上8款藥膳,切不可擅自停藥,要經(jīng)常檢測血壓,找出藥膳與藥物合用的恒定值來。
山萵苣的簡介
山萵苣,學(xué)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屬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生于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莖、葉適于食用,是一種有開發(fā)價值野菜,具藥用價值。山萵苣喜溫、抗旱、怕澇,肥沃且適度適宜的地塊生長良好。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在水肥條件充足的情況下,6月~8月生長旺盛,再生力強(qiáng)。
山萵苣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全草含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偽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計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
2、功效作用
為菊科植物山萵苣的全草。《中國藥植圖鑒》:莖、葉煎服,可以解熱;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3、臨床應(yīng)用
山窩芭全草均可入藥,夏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療闌尾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宿食不消、產(chǎn)后瘀血。
4、科學(xué)研究
根橫切面:最外層偶見呈切延長的表皮細(xì)胞,黃棕色。皮層很窄,由3-10數(shù)列切微延長的薄壁細(xì)胞組成;內(nèi)皮層明顯,細(xì)胞徑向壁上有時可見凱氏點。韌皮部薄壁細(xì)胞靠近內(nèi)皮層處赤呈切向延長,向內(nèi)側(cè)為類圓形;篩管群與乳管群交錯呈放射狀,排列成一狹行,乳管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約至24μm。形成層明顯。
山萵苣的市場信息
1、山萵苣的價格
山萵苣的價格暫未知。
2、山萵苣的選購方法
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
3、山萵苣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說起巖萵苣,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巖萵苣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銹草、巖枇杷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 巖萵苣 的 全草 。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生葉4~6枚,有肉質(zhì)葉柄,長3~6厘米;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質(zhì)厚,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淺鋸齒,下面有白斑?;ㄇo頂端單生1花,或上部分成兩枝,每枝頂生1花。蒴果線形,長3.5厘米,2瓣裂。種子紡錘形,淡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巖石上。分布貴州等地。
【性味】性溫,味苦。
【功能主治】強(qiáng)筋壯骨,補(bǔ)虛,止咳,生肌,止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泡酒服,3~5錢,外用:搗緘包敷或泡酒擦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刀傷:巖萵苣葉捶絨,包敷傷口,干則再換。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巖萵苣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巖萵苣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