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湯
養(yǎng)生湯煲湯。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三草湯”,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血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食療方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食療治療高血壓的方劑有哪些吧?
方名
三草湯。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平肝降壓。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
處方組成
夏枯草12克、龍膽草6克、益母草9克、芍藥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1例典型病例,對緩解高血壓病頭痛諸癥效果頗為顯著,且血壓也有所下降。
處方來源
北京中醫(yī)學(xué)院劉渡舟。
方名
復(fù)方夏枯草湯。
功能主治
功能清肝平肝。主治高血壓病。
處方組成
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決明子15克、鉤藤15克,水煎服。服藥1周后,再每日以決明子30克水煎,分2次服。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66例,痊愈18例 ,顯效17例,有效19例,無效12例,有效率8l.82%。
處方來源
劉奇效。(何立人)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高血壓的藥膳食療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藥補不如食補,藥膳食療雖然需要堅持才能見效,但是它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紹的藥膳食療方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ys630.COm精選閱讀
三白草的藥用價值
三白草,剛生長出時并不白。進(jìn)入夏季,葉尖兒上才開始發(fā)白。農(nóng)人等到這個時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蒔弄。三個葉發(fā)白時,就全都抽穗開花了。它的葉子很像署預(yù)。本品根莖呈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節(jié)及縱皺紋,節(jié)上有須根,呈環(huán)節(jié)狀,節(jié)間長約2cm;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莖呈圓柱形,有縱溝4條,一條較寬廣;斷面黃色,纖維性,中空。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寬2~10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基出脈5條;葉柄較長,有縱皺紋??偁罨ㄐ蛴谥斉c葉對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氣微,味淡。
三白草主治:清利濕熱,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淋濁,帶下,癰腫,療毒。
三白草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白帶,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外治瘡瘍腫毒,濕疹。
三白草的用法用量: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三白草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忌服三白草。
三白草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三白草的醫(yī)學(xué)記載
《唐本草》: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
《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熱痰,亦主瘧及小兒痞滿。
《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及婦人調(diào)經(jīng)多用之。
《嶺南采藥錄》:治淋濁,利小便,消熱毒。
《廣西中藥志》:治婦女白帶及痧氣。
《本草推陳》:治火淋,虛淋,黃疸。
《湖南藥物志》:治痢疾,蛇咬傷。
三白草的醫(yī)學(xué)附方
1、三白草治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兩,豬前腳一只,水煎,服湯食肉,每日一劑。
2、三白草治白帶:三白草根二至三兩,豬瘦肉四兩,水煎,服湯食肉,每日一劑。
3、三白草治附骨疽:三百草根一兩,米酒煎服,每日一劑。
4、三白草治風(fēng)濕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錢,水煎服,紅糖、米酒為引。
5、三白草治腳氣腫脹(腳氣病):三白草一兩,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膿腫初起。
6、三白草治血淋:三百草根二兩,海金砂藤葉一兩,仙鶴草三錢,水煎,每日一劑。
三角草的藥用價值
始載于《廣西藥植名錄》。為百合科植物三角草的全草或根。原植物系三角草Chlorophytum laxum R.Br.多年生草本。葉基出,線形,長20一30厘米,寬約0.3—0.6厘米,有一條明顯的中脈,基部擴大抱莖,膜質(zhì),半透明??偁罨ㄐ驈娜~叢抽出,長于葉;花小,長3—5毫米,淡紫色,有柄,花被6裂;雄蕊6;子房無柄,3室,每室有胚珠多顆。蒴果三角狀,直徑6—8毫米,開裂,有種子3或2粒。種子圓形,直徑2—3毫米。生于濕潤肥沃的草地、庭園。分布廣東、廣西等地。夏、秋采收。
1、別名:山韭菜(《廣西藥植名錄》),土青冬(《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2、來源:百合科吊蘭屬植物疏花吊蘭Chlorophytum laxum R. Brown,以全草入藥。夏季采收,曬干。
3、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涼。有毒。
4、功效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5、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大劑1~2兩)。外用:搗敷;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蛇咬傷敷傷口周圍。
三角草的副作用
三角草根毒性較大。用藥不宜過量;孕婦忌服。
不良反應(yīng)機制:三角草有毒,主要含黃酮苷、酚類等,大量內(nèi)服能夠麻醉呼吸中樞。
不良反應(yīng):主要為毒性反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心悸、呼吸困難、脈搏細(xì)弱,最后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致死。
三角草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廣西藥植名錄》:“根:治黃疸,內(nèi)傷。”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p>
3、《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乳腺炎、瘡癤腫毒、外傷出血、蛇咬傷、咳嗽、痔瘡出血。”
4、科學(xué)研究
成分:全草含黃酮甙、酚類、氨驀酸、皂甙。
5、附方:
5.1、咽喉炎:三角草、板藍(lán)根各10克,甘草3克,一枝黃花、韓信草各15克,水煎服。
5.2、跌打腫痛:鮮三角草適量,加酒搗爛外敷患處。
5.3、尿路感染:三角草10克,玉葉金花20克,釵子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3方出自《常用草藥圖集》)
說起三蕊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三蕊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三蕊草 草本,高5-15cm。莖纖細(xì),略四棱形,棱上具狹翅,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葉柄長1-3mm,被腺毛;葉片膜質(zhì),狹橢圓形至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長(5-)10-25mm;寬(3-)4-7mm,邊緣具細(xì)鋸齒,齒尖有刺毛,葉面被星散的長粗毛,中、側(cè)脈微隆起,背面僅脈上具星散的長粗毛,其余無毛或具糠秕,中、側(cè)脈隆起,側(cè)脈2對,其中1對基出。蝎尾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2-5朵,長1-2.5cm,被平展的腺毛;總花梗長8-15mm,花梗長1-5mm,被疏腺毛,略三棱形;花萼鐘狀管形,長約4mm,略具三棱,具6脈,常僅脈上被疏腺毛,裂片極短,廣卵狀三角形;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淺藍(lán)色,長圓狀橢圓形,頂端急尖,1側(cè)偏斜,外面中脈具疏腺毛;雄蕊3,等長,花絲與花藥近等長,花藥小,廣卵形,長約1.8mm,基部叉開,藥隔不延長;子房瓶形,先端膜質(zhì)冠微3裂。蒴果柱狀圓錐形,略具3棱,長約4mm,寬2mm,與宿存萼貼生;宿存萼被疏腺毛,具6脈。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林間空地、林緣路邊草叢中及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主血虛萎黃;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三蕊草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雞骨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苦澀,性狀偏涼,基本上隨處可見,主要功效作用是清熱解毒、保肝護(hù)肝,主要用于肝炎,乳腺炎,胃病,乳房疼痛等相關(guān)疾病。一般被人們用來煲湯,如:薏米雞骨草茯苓煲、雞骨草靈芝湯等,本文簡單介紹下雞骨草靈芝湯功效作用。
此湯也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 靈芝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較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對于神經(jīng)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備佳品,同時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tǒng)的“護(hù)肝”藥物療效還好;
雞骨草具有清熱利濕、祛瘀、解毒、止痛、舒肝散瘀、清肝明目之功效; 豬橫脷即豬胰,性味甘、平,功能補脾、潤燥、養(yǎng)肺、澤顏。
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排毒功效可想而知了。
保肝解毒:靈芝對多種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hù)作用。無論在肝臟損害發(fā)生前還是發(fā)生后,服用靈芝都可保護(hù)肝臟,減輕肝損傷。靈芝還能促進(jìn)肝臟對藥物、毒物的代謝,對于中毒性肝炎有確切的療效。尤其是慢性肝炎,靈芝可明顯消除頭暈、乏力、惡心、肝區(qū)不適等癥狀,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項指標(biāo)趨于正常。所以,靈芝可用于治療慢性中毒、各類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礙。
治療糖尿病:靈芝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進(jìn)組織對糖的利用。服用靈芝后可取代胰島素抑制脂肪酸的釋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癥狀。靈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減輕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程度。
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均表明,靈芝可有效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增強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給,因此,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hù)作用,可廣泛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等的治療和預(yù)防。對高血脂病患者,靈芝可明顯降低血膽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對于粥樣硬化斑塊已經(jīng)形成者,則有降低動脈壁膽固醇含量、軟化血管、防止進(jìn)一步損傷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阻止血小板聚集。這些功效對于多種類型的中風(fēng)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肌膚美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指出靈芝有“增智慧,好顏色”,靈芝是一種具有抗皺、消炎、清除色斑、保護(hù)皮膚。靈芝含有抑制黑色素的成分及多種對皮膚有益的微量元素等,這些成分能夠通過減少人體自由基,加速細(xì)胞的再生,增加皮膚的厚度并增加膠原質(zhì),達(dá)到豐潤皮膚、消除細(xì)紋與皺紋的效果。其中的多糖成分能夠通過保持和調(diào)節(jié)皮膚水性,恢復(fù)皮膚彈性,使皮膚濕潤、細(xì)膩。
三菱草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三棱草其實是莎草科植物有喙紅根的帶根全草。它主要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各地。三菱草有很多功效,有書籍介紹說它“催生,解表。治婦人難產(chǎn),小兒痧疹不出?!彼且环N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藥材,那么它究竟是長啥樣的,又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一、形態(tài)特癥
塊莖圓球形,直徑1-2厘米,具須根。葉2-5枚,有時1枚。葉柄長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內(nèi)、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葉柄頂頭)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fā)或落地后萌發(fā);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為全緣單葉,長2-3厘米,寬2-2.5厘米;老株葉片3全裂,裂片綠色,背淡,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兩頭銳尖,中裂片長3-10厘米,寬1-3厘米;側(cè)裂片稍短;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淺波狀圓齒,側(cè)脈8-10對,細(xì)弱,細(xì)脈網(wǎng)狀,密集,集合脈2圈。
花序柄長25-30(-35)厘米,長于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狹圓柱形,長1.5-2厘米;檐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長4-5厘米,寬1.5厘米,鈍或銳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厘米,雄花序長5-7毫米,其中間隔3毫米;附屬器綠色變青紫色,長6-10厘米,直立,有時S形彎曲。漿果卵圓形,黃綠色,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高可達(dá)1.5米,莖三棱型,輪生長矛狀葉,頂端生棕色花,結(jié)果后逐漸變黃;生長于各地的水地帶。剝皮后沸煮其堅硬的塊根,或者將塊根干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二、原生形態(tài)
有喙紅苞薹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橫生。稈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葉片線形,常與稈等長,寬約6毫米;有葉鞘。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長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頂生,稍纖弱,長2~5厘米;雌性小穗側(cè)生,圓柱形,長2.5~5厘米;鱗片覆瓦狀排列,雌花的鱗片卵形,淡褐色,有脈3條,脊延伸成一長尖頭;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堅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生于山坡草叢中。
三、主治功能
催生,解表。治婦人難產(chǎn),小兒痧疹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