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藥膳養(yǎng)生】
藥膳不宜隨便吃
藥膳,顧名思義應當是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在四千余種常用的中藥中,有500種可作藥膳原料,其中使用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鮮的大約有60味。
對于藥膳的問題,現在不少人是盲目保健,該吃不該吃的東西都吃
其實,吃藥膳的學問可大了,不是每個人都會做,更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的。就拿黃芪燉雞、菠蘿雞片、冰糖蓮子這三道常見的藥膳來說,吃的講究就很大。黃芪燉雞春季食用,菠蘿雞片是夏季佳肴,冰糖蓮子秋季食用最佳。不論時節(jié),單論作用,這三道菜也很不同。菠蘿雞片、冰糖蓮子適于陰陽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黃芪燉雞則是增強免疫力的藥膳。
的確,中國傳統的藥膳絕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y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
家常藥膳相對安全
作為家庭常用中藥藥膳,即所謂藥食同源的,常用的有天麻、人參、杜仲、茯苓、當歸、沙參、陳皮、珍珠粉、冬蟲夏草、決明子、天冬、丁香、黃芪、白芍、黨參、枸杞子、甘草、麥冬、鹿茸、山藥、熟地、靈芝、首烏等,這些藥材以植物藥為主,可以在一些藥店中買到。
這些藥食同源的中藥,與食物配伍、應用時需要遵循中醫(yī)理論,否則也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
當然,也有一些藥膳早已進入百姓家,吃一些不會有什么害處,還特別有益健康。如素炒百合(清肺止咳)、菊花茶(清熱明目)、龍眼粥(健脾益腎)、山楂糕(消積養(yǎng)血)、紅豆粥(健脾解毒)、綠豆粥(清熱利尿)等等。這些藥膳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種疾病的人也能吃。
掌握藥膳基本原則
藥膳有別于普通飲食,應用時須注意食療中藥的性味、藥膳的宜忌、選料與加工、烹調技術等,并要掌握藥膳應用的基本原則。
1.注重整體,辨證施食一般來講,溫性、熱性的食療中藥,如生姜、大蔥、紅棗、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溫里、散寒、助陽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寒證、陰證;而涼性、寒性的食療中藥,如綠豆、藕、西瓜、梨、荸薺、馬齒莧、菊花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熱證、陽證。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療中藥(如烏梅、石榴等)能收斂、固澀;苦味食療中藥(如苦瓜、杏仁)能清熱、降氣、瀉火、燥濕;甘味食療中藥(如大棗、蜂蜜、飴糖)能補養(yǎng)、調和、緩急止痛;辛味食療中藥(如生姜、大蔥)有發(fā)散和行氣等作用;咸味食療中藥(如海藻、海帶等)則能軟堅散結;淡味食療中藥(如茯苓、薏苡仁等)能滲利小便。
2.良藥可口,服食方便藥膳的烹調,主要以燉、煮、煨、蒸為主,最后都可成為湯,這樣可使藥物和食物在較長時間的受熱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有效成分,增強功效。
3.優(yōu)選藥材,科學烹制選購藥材一定要新鮮優(yōu)質,凡是變質、發(fā)霉的均不能食用。
優(yōu)良的藥膳必須講究烹調技術。一般食用無不適氣味的中藥,可與食物一起烹制,若藥物較多或有明顯不適氣味,可用紗布將藥物包好,再與食物一起烹制,藥性即進入食物或湯里,服食時要將藥渣去除。
4.適量有恒,有的放矢飲食有節(jié)是中醫(yī)重要的養(yǎng)生保健原則,藥膳食療同樣應適量而有節(jié)制。短期內不宜進食過多,不可急于求成。應根據自身狀況,經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小編推薦
中國人歷來有保健養(yǎng)生、滋補強身的習慣,隨著《大長今》的熱播,藥膳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有些保健廠以及乘勢作了不少宣傳。因此在此將藥膳常見誤區(qū)作一提醒。
誤區(qū)之一 藥膳等同于滋補
當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紛紛為健康投資,盲目進補之風尤盛。實際上中醫(yī)傳統治療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補、瀉,而補法不過其中之一。因此養(yǎng)生保健也必須辨體質、辨證象,而后才定虛實,確定是否需要滋補。至于藥膳,根據所用食物、藥物的不同,也有溫、清、補、瀉等區(qū)別。所以藥膳絕不等同于滋補。至于某些的藥膳隨意亂放滋補藥,一桌人不管老少是否需要進補都圍著吃,簡直是拿消費者的健康開玩笑。
誤區(qū)之二 自己選購制作藥膳
由于藥膳所用原料既是藥物,也是食物,寓藥于食,因此不少人認為藥膳不必醫(yī)生處方可以自己選購制作。其實藥膳應用的關鍵是辨證,應該請中醫(yī)師辨別體質與證候的類型,然后選擇合適的藥膳,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否則無益而有害。而且,雖說藥膳所用多是亦藥亦食之品,但既有藥物的作用,就必然會有藥物的偏性。用之得當,藥物的偏性可以治病,用之不當,藥物的偏性就會致病。
誤區(qū)之三 老人進補,應多吃藥膳
老人和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宜盲目進補。因為老人和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體內多有瘀血和痰濁等一些應排出體外的廢物。盡管他們也有“虛”的一面,如心慌、面白、肢冷、氣短、乏力等不同表現,但他們的“虛”是因為體內先有瘀與痰這些病理產物,造成氣血流通受阻,從而導致的正氣虛衰。正確的方法是祛瘀化痰,清除這些致病因子,而后方可達到氣通血活、臟腑功能正常的目的。
誤區(qū)之四 男子不育,應多吃藥膳
時下,男子陽痿、不育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各種媒體防治陽痿不育的也是鋪天蓋地。不少人陷入了服用壯陽藥膳的誤區(qū)。以鹿茸、人參、牛鞭制作的藥膳吸引了不少男性病患者。傳統的治療方法確以補腎為主,但是療效并不盡如人意。采用疏泄肝經氣血、調達患者情志的方法卻多能中的。因此建議陽痿不育患者不要輕信壯陽藥膳,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以獲取正確的治療。
總之,藥膳源于中華文化,與中醫(yī)藥學密切相關,服用藥膳必須具有一定的中醫(yī)藥學知識。在正確辨證、掌握一些中藥和疾病知識的前提下才能走出藥膳的誤區(qū),獲得強身益壽、防治疾病的效果。
本文導讀:隨著《大長今》的熱播,藥膳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有些保健食品廠以及酒店乘勢作了不少宣傳廣告。因此在此將藥膳常見誤區(qū)作一提醒。
誤區(qū)之一藥膳等同于滋補食品
當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紛紛為健康投資,盲目進補之風尤盛。實際上中醫(yī)傳統治療有 八法 ,即汗、吐、下、和、溫、清、補、瀉,而補法不過其中之一。因此養(yǎng)生保健也必須辨體質、辨證象,而后才定虛實,確定是否需要滋補。至于藥膳,根據所用食物、藥物的不同,也有溫、清、補、瀉等區(qū)別。所以藥膳絕不等同于滋補食品。至于某些酒店的藥膳隨意亂放滋補藥,一桌人不管男女老少是否需要進補都圍著吃,簡直是拿消費者的健康開玩笑。
誤區(qū)之二自己選購制作藥膳
由于藥膳所用原料既是藥物,也是食物,寓藥于食,因此不少人認為藥膳不必醫(yī)生處方可以自己選購制作。其實藥膳應用的關鍵是辨證,應該請中醫(yī)師辨別體質與證候的類型,然后選擇合適的藥膳,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否則無益而有害。而且,雖說藥膳所用多是亦藥亦食之品,但既有藥物的作用,就必然會有藥物的偏性。用之得當,藥物的偏性可以治病,用之不當,藥物的偏性就會致病。
誤區(qū)之三老人進補,應多吃藥膳
老人和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宜盲目進補。因為老人和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體內多有瘀血和痰濁等一些應排出體外的廢物。盡管他們也有 虛 的一面,如心慌、面白、肢冷、氣短、乏力等不同表現,但他們的 虛 是因為體內先有瘀與痰這些病理產物,造成氣血流通受阻,從而導致的正氣虛衰。正確的方法是祛瘀化痰,清除這些致病因子,而后方可達到氣通血活、臟腑功能正常的目的。
時下,男子陽痿、不育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各種媒體防治陽痿不育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不少人陷入了服用壯陽藥膳的誤區(qū)。以鹿茸、人參、牛鞭制作的藥膳吸引了不少男性病患者。傳統的治療方法確以補腎為主,但是療效并不盡如人意。采用疏泄肝經氣血、調達患者情志的方法卻多能中的。因此建議陽痿不育患者不要輕信壯陽藥膳,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以獲取正確的治療。
總之,藥膳源于中華文化,與中醫(yī)藥學密切相關,服用藥膳必須具有一定的中醫(yī)藥學知識。在正確辨證、掌握一些中藥和疾病知識的前提下才能走出藥膳的誤區(qū),獲得強身益壽、防治疾病的效果。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食用藥膳不當而致病者大有人在》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aoshanyangsheng/">藥膳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