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食療養(yǎng)生】
一歲以下的嬰兒,血色素在11克以下算貧血;一歲以上的幼兒,血色素在11.5克以下的算貧血。但是嬰兒在6-10個月之間會經(jīng)歷一段血色素下降的不穩(wěn)定期,如果孩子沒有出現(xiàn)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睡眠不安、臉色指甲蒼白等癥狀,就不一定判斷為貧血。不要盲目給孩子吃補鐵劑,因為它刺激腸胃。吃了鐵劑的嬰兒,一般都會影響進(jìn)食,得不償失。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否是奶粉喂養(yǎng),因為一般奶粉喂養(yǎng)的比較會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如果已經(jīng)給孩子添加副食了??梢陨晕⒍嘣黾狱c新鮮蔬菜和水果,蛋黃、瘦肉、動物肝、腎、心、蝦皮,要一點點的加,邊加邊觀察孩子的反映看是否能吸收,然后漸漸增加。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多吃點上面那些東西,就可以了。不用太擔(dān)心,就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孩子一般都沒問題的。
一、每天保證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物父母不僅要了解食物的含鐵量,還要知道其吸收率。
植物性食品中,每100克食物中含鐵10毫克以上的有黑木耳、海帶、紫菜、桂圓、銀耳、番茄、黑豆、大豆等等;含鐵近10毫克的食品有芹菜、薺菜、油菜、莧菜、豆腐干、蠶豆、豇豆等等。在動物性食物中,每100克食品中含鐵10毫克以上的有豬肝、豬血、蝦、海帶、豬腎、上黃魚等等。
1、菠菜和雞蛋含鐵量雖高(100克中各含2.5毫克和3毫克),但吸收率僅為1.3-3%,而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豬肉含鐵2.4毫克、牛肉含鐵3.2毫克,吸收率均為22%。豆類中,大豆每100克含鐵11毫克,吸收率為7%。人乳中鐵的吸收率可達(dá)50-70%,而牛奶僅10%。
2、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是血紅素,吸收好,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磷酸等物質(zhì),會妨礙鐵的溶解和吸收。
二、注重烹調(diào)方法提高鐵質(zhì)的吸收率果蔬搭配,能提高植物性食物內(nèi)鐵的吸收率,而且新鮮水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C,也可以增加鐵的吸收。如黑木耳炒肉末,可提高黑木耳的鐵吸收率;將西紅柿、肉末、豆腐一塊燒,豬血與豆腐加醋做成酸味湯,血和醋均使豆腐中的鐵吸收率增加。用鐵鍋、鐵鏟烹調(diào)食品,可以使脫落下來的鐵粉與食物結(jié)合,增加鐵的攝入及吸收率。在用鐵鍋爐炒菜時,可適當(dāng)加些醋,使鐵成為二價鐵,促進(jìn)鐵的吸收利用。用鐵鍋、鐵鏟烹調(diào)食品,可以使脫落下來的鐵粉與食物結(jié)合,增加鐵的攝入及吸收率。在用鐵鍋爐炒菜時,可適當(dāng)加些醋,使鐵成為二價鐵,促進(jìn)鐵的吸收利用。三、重視貧血的家庭食療嬰兒貧血導(dǎo)致脾胃虛弱,為此以益氣養(yǎng)血、健補脾胃為原則:桂圓大棗湯(桂圓20克,大棗10個,去核,洗凈后加水適量共煮20分鐘,取湯飲用)。
三、豆三糖粥(紅豆、綠豆、花生仁各30克,紅糖、白糖、冰糖各10克,先加水適量,將三豆煮成粥狀,再加入三糖,溶化后飲用)。一點貧血也不要太在意,如果寶寶小的話,可以用紅棗,紅豆,紅糖熬些稀飯給寶寶吃!我家寶寶也是這樣的!
擴展閱讀
中醫(yī)學(xué)按其臨床主要癥狀將咳嗽分為兩大類,一般繼發(fā)于感冒之后的稱為外感咳嗽,沒有明顯感冒癥癥的稱為內(nèi)傷咳嗽。今天中醫(yī)專家給你推薦:小兒咳嗽的辨證食療法,希望對家長朋友有所幫助。
一、風(fēng)寒咳嗽:特點是咳嗽,咽癢,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療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蘇粥:紫蘇葉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蘇葉、生姜、大棗,趁熱服用。
2、蔥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連須蔥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適量煮粥,趁熱飲用。
3、杏仁蘿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核桃生姜飲:核桃肉5枚搗爛,生姜汁適量送服。
5、家庭常備中成藥:通宣理肺丸。橘紅丸、橘紅痰咳液等。
二、風(fēng)熱咳嗽:特點是咳嗽,痰黃黏稠,鼻流濁涕,咽紅口干等。治宜疏風(fēng)清熱,化痰止咳。
1、二汁飲:鮮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蘿卜冰糖汁:白蘿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適量隔水燉化,睡前1次飲完,連用3~5 次。
3、蔥白梨汁:蔥白連須7根,梨1個,冰糖適量,水煎服。
4、絲瓜花蜜飲:潔凈絲瓜花10克,放入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蓋燜浸10分鐘,再調(diào)入蜂蜜適量,趁熱頓服。
5、橄欖蘿卜飲:橄欖400克,蘿卜500~1000克,煎湯代茶飲。
6、蜂蜜蘿卜汁:白皮蘿卜1個,洗凈,挖空中心,將蜂蜜100克裝入,置大碗內(nèi),加水蒸熟 服。
7、蘿卜汁:紅皮蘿卜洗凈(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麥芽糖2~3匙,擱置一夜,將溶成的蘿卜糖水頻頻飲服。
8、牛蒡粥:鮮牛蒡根研碎濾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熱服。
9、家庭常備中成藥:急支糖漿、復(fù)方甘草合劑、銀黃口服液等。
三、痰溫咳嗽:特點是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較多等癥。治宜燥濕化痰。
1、橘皮粥:鮮橘皮30克,洗凈,切絲,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2、薏仁粥: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共煮成粥,常飲服。
3、二陳二仁粥:陳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仁15克,冬瓜仁15克,粳米100克。前五料水煎,沸后約10分鐘,去滓取汁。加粳米及適量水,同煮為粥。
4、薏米杏仁粥:薏米50克,杏仁(去皮尖)10克。薏米洗凈,加水煮成半熟,放入杏仁,粥成加少許白糖。
5、柚皮飲:柚子皮適量,水煎服。
6、常備中成藥:橘紅丸、橘紅痰咳液等。
四、痰熱咳嗽:咳嗽,吐黃痰,伴口渴、唇紅、尿黃、便干等癥。治宜清熱化痰。
1、荸薺海蜇飲:荸薺200克,海蜇皮100克,水煎,分服。
2、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節(jié),各等量,切碎,取汁,頻服。
3、蘆根粥: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藥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時加生姜,稍煮即可。
4、杏仁糖:帶皮苦杏仁、冰糖各等份,研碎混合,刺成杏仁糖,早服各沖服3克。
5、核桃汁:核桃仁150克,冰糖200克,山楂50克。先將核桃仁水浸糜成漿,再將山楂熬成汁,去滓,入冰糖及核桃漿同煮熟。隨意食。
6、冬瓜湯:冬瓜子15克,加紅糖少許,搗爛后開水沖服,一日2次。
7、常備中成藥:急支糖漿、先聲咳喘寧、復(fù)方鮮竹瀝、鮮竹瀝等。
五、氣虛咳嗽:特點是咳嗽日久不愈,咳聲無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治宜健脾益氣,補肺止咳。
1、豆腐煲:豆腐250克,紅糖50克,生姜5片,慢火煲1小時,每晚睡前食用,連服1周。
2、杏仁、蘿卜、豬肺湯:豬肺、白蘿卜各1個(切塊),杏仁9克,共燉爛熟食。
3、海帶湯:海帶根500克,生姜75克,紅糖適量。加水熬成450毫升的濃縮糖漿,每次15毫升,日3次,10在為一療程。
4、黃芪粥:黃芪20克,粳米50克。黃芪加水500毫升,煮至200毫升,去滓。入淘凈粳米,加水煮至粥成。溫?zé)犷D服。
5、豬肺薏仁粥:薏米150克,豬肺1個,切丁,共煮成粥。
6、花生紅棗湯:花生米、大棗、蜂蜜各30克,水煎。食花生、棗,喝湯。日2次。
7、常備中成藥:兒康寧、四君子合劑。
六、陰虛咳嗽:特點是干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體消瘦、口干咽燥、手足心熱等癥。治 宜滋陰潤肺止咳。
1、門冬粥:天門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許。先煎天門冬取汁去滓,入粳米同煮為粥、粥成加入冰糖。每日早起空腹服用。
2、銀耳粥:銀耳2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銀耳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米共煮成粥,直鍋前加冰糖。
3、百合粳米粥:百合50克,粳米100克,紅棗5~10枚,赤子豆30克,白糖適量,先將紅小豆煮至半熟,入粳米、百合、紅棗同煮為粥,粥成后加入白糖。
4、川貝釀梨:川貝母12克,雪梨6個,冬瓜條100克,冰糖100克,糯米100克,白礬3克。先將糯米蒸熟,冬瓜條切成小顆粒,川貝研成末,白礬溶于水;再將雪梨去皮,切下蓋,挖出梨核,浸入白礬溶液中以防變色;制作時取出梨,在沸水中燙一下,沖涼,放碗內(nèi),將糯米飯、冬瓜條粒、冰糖拌勻,和入川貝粉,裝雪梨內(nèi),蓋好,蒸1小時至爛即成;另將剩下的冰糖溶水,收濃汁,淋在剛出籠的梨上。每早晚各吃梨1個。
5、川貝冰糖梨:川貝粉3克,大梨1個,冰糖6克。將梨去皮,挖去梨心,填入川貝粉、冰糖,蒸熟食之。
6、蜂蜜蒸梨(蘿卜):梨或白蘿卜1個,挖空心,蜂蜜30克裝入梨或蘿卜內(nèi),蒸熟食用,每日 2個。
7、芝麻糊:黑芝麻60克,核桃仁60克,冰糖50克,共搗爛,開水沖服,每次10~15克,早晚空腹服。尤其適用于伴陰虛腸燥便秘者。
8、百合豬肺湯:百合30克,豬肺250克。共慢火燉熟,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豬肺。
9、銀耳鴨蛋:銀耳9克,先煮;鴨蛋1枚,打入銀耳湯,加入適量冰糖調(diào)味食用。
10、家庭常備中成藥:養(yǎng)陰清肺丸、念慈庵川貝枇杷膏等。
以上有關(guān)小兒咳嗽的辨證食療法,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原理,對小兒咳嗽的輔助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
我國兒童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率偏高,有喂養(yǎng)方式、生活習(xí)慣、衛(wèi)生保健乃至疾病、經(jīng)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治療除使用包括鐵劑在內(nèi)的藥物外,食療不失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動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較高,可達(dá)10%~20%左右。常用的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豬心、豬肚、瘦肉、雞蛋黃、木耳、蘑菇、黑豆、黃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紅棗、橘子、柚子、無花果等。另外,橘子、廣柑、酸棗、獼猴桃、番茄、紅棗等干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jìn)鐵的吸收,故應(yīng)經(jīng)常食用。此外,不妨選用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與藥物配成藥膳,即便于吸收,患兒又易于接受。
參棗蓮子粥
黨參15克,紅棗20克(去核),蓮子30克,粳米30克,共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粥及紅棗。有健脾益氣、益血補虛之功,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病后體質(zhì)虛弱者。
豬肝菠菜湯
豬肝100克切片,菠菜200克去根洗凈切段;鍋內(nèi)水燒開放少許姜片及鹽,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即可喝湯食豬肝及菠菜。有健脾補血之功,適宜缺鐵性貧血癥狀較輕者。
烏雞參芪湯
烏雞肉150克,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切塊;黨參、北黃芪各30克,洗凈后用紗布包好,加調(diào)料與雞肉置燉盅內(nèi),隔水清燉,飲湯食肉??梢鏆庋a血、填精滋腎,但患感冒發(fā)熱及皮膚濕毒時不宜服用。
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鍋加油及調(diào)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可益肝溫腎、養(yǎng)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皰疹、皮癬、奶癬的小兒不宜選食。
木耳紅棗湯
黑木耳3克,紅棗15枚(去核)煮熟后加少許紅糖,1歲內(nèi)嬰兒服湯,1歲以上者同時服食黑木耳及紅棗。有補血安神作用,黑木耳含鐵豐富,為補血佳品,可防治小兒缺鐵性貧血。
麻花糊黑芝麻、花生仁(連衣)分別洗凈,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開水120~150毫升,調(diào)成糊狀,再加入白糖適量調(diào)味,即可,趁溫食用。有潤腸通便、養(yǎng)血補血之功,但出現(xiàn)腹瀉時停用。
豬肝瘦肉粥
鮮豬肝、鮮豬瘦肉各50克,大米50克,食油15毫升,精鹽少許。將豬肝、豬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將大米淘洗凈,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時即可。每日1劑或隔日1劑,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長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于缺鐵性貧血、佝僂病及夜盲癥。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病,多發(fā)生于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可出現(xiàn)煩躁不安、精神差、不愛活動、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及口唇、眼結(jié)膜、指甲、手掌蒼白等。血象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和紅細(xì)胞偏低,做血清鐵蛋白、血清鐵生化檢查即可確診。
我國兒童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率偏高,有喂養(yǎng)方式、生活習(xí)慣、衛(wèi)生保健乃至疾病、經(jīng)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治療除使用包括鐵劑在內(nèi)的藥物外,食療不失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動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較高,可達(dá)10%~20%左右。常用的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豬心、豬肚、瘦肉、雞蛋黃、木耳、蘑菇、黑豆、黃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紅棗、橘子、柚子、無花果等。另外,橘子、廣柑、酸棗、獼猴桃、番茄、紅棗等干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jìn)鐵的吸收,故應(yīng)經(jīng)常食用。此外,不妨選用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與藥物配成藥膳,即便于吸收,患兒又易于接受。
參棗蓮子粥黨參15克,紅棗20克(去核),蓮子30克,粳米30克,共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粥及紅棗。有健脾益氣、益血補虛之功,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病后體質(zhì)虛弱者。
豬肝菠菜湯豬肝100克切片,菠菜200克去根洗凈切段;鍋內(nèi)水燒開放少許
姜片及鹽,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即可喝湯食豬肝及菠菜。有健脾補血之功,適宜缺鐵性貧血癥狀較輕者。
烏雞參芪湯烏雞肉150克,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切塊;黨參、北黃芪各30克,洗凈后用紗布包好,加調(diào)料與雞肉置燉盅內(nèi),隔水清燉,飲湯食肉??梢鏆庋a血、填精滋腎,但患感冒發(fā)熱及皮膚濕毒時不宜服用。
韭菜炒羊肝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鍋加油及調(diào)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梢娓螠啬I、養(yǎng)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皰疹、皮癬、奶癬的小兒不宜選食。
木耳紅棗湯黑木耳3克,紅棗15枚(去核)煮熟后加少許紅糖,1歲內(nèi)嬰兒服湯,1歲以上者同時服食黑木耳及紅棗。有補血安神作用,黑木耳含鐵豐富,為補血佳品,可防治小兒缺鐵性貧血。
麻花糊黑芝麻、花生仁(連衣)分別洗凈,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開水120~150毫升,調(diào)成糊狀,再加入白糖適量調(diào)味,即可,趁溫食用。有潤腸通便、養(yǎng)血補血之功,但出現(xiàn)腹瀉時停用。
豬肝瘦肉粥鮮豬肝、鮮豬瘦肉各50克,大米50克,食油15毫升,精鹽少許。將豬肝、豬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將大米淘洗凈,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時即可。每日1劑或隔日1劑,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長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于缺鐵性貧血、佝僂病及夜盲癥。
我國兒童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率偏高,有喂養(yǎng)方式、生活習(xí)慣、衛(wèi)生保健乃至疾病、經(jīng)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治療除使用包括鐵劑在內(nèi)的藥物外,食療不失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動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較高,可達(dá)10%~20%左右。常用的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豬心、豬肚、瘦肉、雞蛋黃、木耳、蘑菇、黑豆、黃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紅棗、橘子、柚子、無花果等。另外,橘子、廣柑、酸棗、獼猴桃、番茄、紅棗等干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jìn)鐵的吸收,故應(yīng)經(jīng)常食用。此外,不妨選用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與藥物配成藥膳,即便于吸收,患兒又易于接受。
參棗蓮子粥
黨參15克,紅棗20克(去核),蓮子30克,粳米30克,共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粥及紅棗。有健脾益氣、益血補虛之功,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病后體質(zhì)虛弱者。
豬肝菠菜湯
豬肝100克切片,菠菜200克去根洗凈切段;鍋內(nèi)水燒開放少許姜片及鹽,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即可喝湯食豬肝及菠菜。有健脾補血之功,適宜缺鐵性貧血癥狀較輕者。
烏雞參芪湯
烏雞肉150克,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切塊;黨參、北黃芪各30克,洗凈后用紗布包好,加調(diào)料與雞肉置燉盅內(nèi),隔水清燉,飲湯食肉??梢鏆庋a血、填精滋腎,但患感冒發(fā)熱及皮膚濕毒時不宜服用。
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鍋加油及調(diào)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梢娓螠啬I、養(yǎng)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皰疹、皮癬、奶癬的小兒不宜選食。
木耳紅棗湯
黑木耳3克,紅棗15枚(去核)煮熟后加少許紅糖,1歲內(nèi)嬰兒服湯,1歲以上者同時服食黑木耳及紅棗。有補血安神作用,黑木耳含鐵豐富,為補血佳品,可防治小兒缺鐵性貧血。
麻花糊黑芝麻、花生仁(連衣)分別洗凈,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開水120~150毫升,調(diào)成糊狀,再加入白糖適量調(diào)味,即可,趁溫食用。有潤腸通便、養(yǎng)血補血之功,但出現(xiàn)腹瀉時停用。
豬肝瘦肉粥
鮮豬肝、鮮豬瘦肉各50克,大米50克,食油15毫升,精鹽少許。將豬肝、豬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將大米淘洗凈,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時即可。每日1劑或隔日1劑,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長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于缺鐵性貧血、佝僂病及夜盲癥。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小兒貧血食療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食療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