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女性調(diào)理脾虛的養(yǎng)生食療方法】
冬天天氣是越來越冷了,那些身體不好的人就顯得更加虛弱了。那么脾虛怎么辦?脾虛吃什么好?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虛的癥狀呢?今天小編的小編就來推薦給你10款食療方幫你補脾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香菇牛肉湯
首先將香菇泡發(fā)好,然后用粉面將瘦牛肉的外層裹好,在鍋里面煮湯,待煮沸沸后放入香菇,然后再將牛肉片放進去,最后加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之后就可以了。
3、炒牛肚土豆絲
熟牛肚50克切絲,土豆(馬鈴薯)80克,切絲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鍋熱后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并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味精,土豆絲丸成熟即可。
4、扁豆餡包子
鮮扁豆兩份,雞肉一份,剁碎后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
5、百合粥
做法很簡單,首先準備好百合、蓮子和薏米各適量,然后把它們一起放到鍋里面同煮成粥,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白糖調(diào)味就可以食用了。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diào)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適量食用。
8、荔枝淮山蓮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煮軟,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白果苡米水
將白果的殼去掉,然后準備適量的苡米,一起放到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煮爛,加入冰糖或者白糖調(diào)味就可以食用了。
10、白果蒸雞蛋
將雞蛋1只開1小孔,放入去殼白果2枚,用紙貼封小孔,放碟中隔水蒸熟內(nèi)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次。
脾虛的人別吃這8種食物
1、梨子
生梨性涼,脾虛切忌。正如《飲食須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損脾,生食多成冷痢。因此,凡脾虛之人,尤其是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切勿食用。
2、山楂
又叫棠株、山里紅。能開胃消食,但有損害脾胃之弊。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絕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因此,脾虛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3、甜菜
又叫君達菜。其性涼,有損脾氣。如《本草求真》中指出:脾虛人服之,則有腹痛之患,氣虛人服之,則有動氣之憂,滑腸人服之,則有泄瀉之虞。由此可見,對脾氣虛弱,尤其是脾虛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
4、枸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醫(yī)家也有認為,枸杞性寒。對平素脾胃虛弱,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皆當忌之,正如《本草經(jīng)疏》中告誡: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
5、鴨肉
性涼之物。《飲食須知》中曾說: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fā)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為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6、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于清補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當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7、田螺
性寒,味甘咸,有清熱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質(zhì)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8、螺螄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作用,但對脾胃虛寒之體則不相宜。正如《本草匯言》中指出: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虛者,法當忌食之。
總結(jié):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脾虛怎么辦了嗎?你知道小編推薦的有哪10款食療方可以幫助你補脾虛了嗎?那些脾虛的人在日常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那不能吃的8種食物,這樣才能有效的調(diào)理脾虛的癥狀。
延伸閱讀:
脾虛怎么調(diào)理 5款膳食方有效調(diào)理脾虛脾虛的癥狀有哪些 眼袋大原來竟是脾虛脾虛怎么辦 中醫(yī)秘方巧治男人脾虛飲食禁忌 脾虛之人要忌口的8種食物脾虛怎么調(diào)理 這四個小動作幫助你養(yǎng)脾脾虛的癥狀有哪些 警惕5個嚴重脾虛癥狀編輯推薦
脾胃在人的身體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人體內(nèi)所有食物的吸收、營養(yǎng)的生成都靠它。如果脾胃出現(xiàn)問題,對人的生活會造成不小的麻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用那些方法能夠治療脾虛吧。
脾虛怎么調(diào)理
辨證施食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diào)料。
一、脾氣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食少納呆,食后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副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腫。
舌脈: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弱。
【藥膳】參苓粥
組成:人參(或黨參),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將人參(或黨參)、生姜切為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煎取藥汁,后再煎取汁,將一、二煎藥汁合并,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氣虛體弱,脾胃不足,倦怠無力,面色蒼白,飲食減少,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大便稀薄等癥。
二、脾陽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腰膝冷痛,經(jīng)久泄瀉,面浮肢腫。
副癥: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瀉,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脹如鼓。
舌脈:舌質(zhì)淡胖,苔白滑,脈沉細遲弱,或脈微細。
【藥膳】附片狗肉湯
組成:附片,狗肉,鹽適量。
方法:將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然后加進狗肉,煮熟放鹽食
功效:回陽補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之功,煮時用開水,嚴禁冷水,否則會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著冷風和接觸冷水。
三、中氣下陷
【臨床表現(xiàn)】
精神倦怠,少氣懶言,納谷不香,面色白,腹脹便溏。重則見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癥。
【藥膳】綠豆糯米豬腸
組成:綠豆60g,糯米30g,豬大腸300g。
方法:先將豬大腸徹底清洗凈,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后把綠豆、糯米放人豬大腸內(nèi)并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扎緊,放沙鍋內(nèi)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連服7~8日為1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于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癥。
4、脾不統(tǒng)血
【臨床表現(xiàn)】
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常伴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癥。
【藥膳】山藥苡仁粥
組成:山藥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將薏苡仁洗凈水煮,將熟時,調(diào)入山藥粉,用文火繼續(xù)煮至粥熟。早晚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滲濕止瀉。適用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等證。
其他藥膳粥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芡實粉粥
芡實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稀粥,芡實粉加水調(diào)成糊,入粳米粥中,攪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
3、益脾粥
熟棗仁250克,雞內(nèi)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術(shù)120克,先將白術(shù)、雞內(nèi)金文火焙干,碾成細末,共入干姜粉和棗肉搗為泥,制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干,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點心食用(應細嚼慢咽)。
4、茯苓栗面粥
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茯苓及栗子碾碎成細面狀,與糯米、小米同煮成粥,每日2~3次。
5、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diào)味食用。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diào)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適量食用。
8、荔枝淮山蓮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煮軟,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薏苡仁粥
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煮粥,每日分2次服用。薏苡仁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zhì),可健脾利濕,適用于慢性腹瀉。
10、黨參茯苓生姜粥
黨參、茯苓各6克,生姜5片,加水煎汁,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于中老年人因脾胃虛寒所致腹瀉。
脾虛怎么辦
一、食物調(diào)理
脾胃虛寒者應多吃溫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棗、黑豆、老姜、狗肉、豬肚等。而且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早晚喝點姜糖水,也有助御寒胃。也可以服用 胃用中藥蜜漿 進行調(diào)理治療,效果明顯,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綠色安全無副作用,可治愈脾虛胃寒。平時不要吃寒冷性涼的食品,多運動。
二、茶療調(diào)理
脾虛胃寒的調(diào)養(yǎng)還可選用鮮姜紅茶,鮮姜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鮮姜紅茶主要由鮮姜、白糖,與紅茶一起沖飲,可治療受涼引起的寒癥。鮮姜發(fā)暖,紅茶也是發(fā)暖之物,長期服用可以驅(qū)散體內(nèi)寒氣,從而使胃寒癥狀緩解。此外,胡椒砸碎加以紅糖水沖服,治胃寒且有一定的療養(yǎng)溫胃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療對脾虛胃寒也有很好的療養(yǎng)作用。
三、酵素調(diào)理
脾虛胃寒一般以脾陽虛為主,因此要治療脾虛胃寒還要從調(diào)理脾、胃開始,食物調(diào)理和茶療不僅可以治療胃寒,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長生酵素含有蛋白酵素,可以補脾養(yǎng)胃,促進細胞循環(huán),對驅(qū)散體內(nèi)寒氣,增加體內(nèi)氣血,從而緩解緩解脾虛胃寒癥狀,俗話說“冬病夏治”,因此夏季是治療脾虛胃寒的好時機,在酵素調(diào)理的基礎上,要多運動,注意食物的進補。
四、飲食注意
合理的膳食,定時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謹防過酸、過甜、過咸、過苦、過辛,過熱、過涼的食物。
中醫(yī)認為“脾在志為思”,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xiàn)食欲不振、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癥狀。大家想必都曾有過思慮多了、食欲減退的現(xiàn)象。 脾的保養(yǎng)保健重點在于避免思慮過多,要勞逸結(jié)合。
工作時就認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要順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強求。避免“飲食所傷”,一是飲食沒有節(jié)制,包括饑飽失常和飲食規(guī)律失常;二是飲食偏嗜,包括偏食、過寒或過熱、過于肥膩或味大、嗜酒;三是飲食不潔方法是不要暴飲暴食、過饑過飽,吃飯要定時,飲食清淡,不吸煙酗酒,要講衛(wèi)生。
五、專家觀點
胃寒脾虛者,在調(diào)養(yǎng)中可選用中性溫性的紅茶作為日常飲品,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中醫(yī)認為:“時屆寒冬,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于抑制狀態(tài)。養(yǎng)生之道,貴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總結(jié):文中給大家介紹的食療調(diào)理脾虛的方法,親們都記住啦,會做飯的親們,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給家人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不會做飯的也沒關(guān)系,都是一些簡單的粥,相信你們可以的。一起行動起來吧。
脾胃在人的身體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人體內(nèi)所有食物的吸收、營養(yǎng)的生成都靠它。如果脾胃出現(xiàn)問題,對人的生活會造成不小的麻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用那些方法能夠治療脾虛吧。
脾虛怎么調(diào)理
辨證施食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diào)料。
一、脾氣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食少納呆,食后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副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腫。
舌脈: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弱。
【藥膳】參苓粥
組成:人參(或黨參),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將人參(或黨參)、生姜切為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煎取藥汁,后再煎取汁,將一、二煎藥汁合并,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氣虛體弱,脾胃不足,倦怠無力,面色蒼白,飲食減少,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大便稀薄等癥。
二、脾陽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腰膝冷痛,經(jīng)久泄瀉,面浮肢腫。
副癥: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瀉,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脹如鼓。
舌脈:舌質(zhì)淡胖,苔白滑,脈沉細遲弱,或脈微細。
【藥膳】附片狗肉湯
組成:附片,狗肉,鹽適量。
方法:將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然后加進狗肉,煮熟放鹽食
功效:回陽補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之功,煮時用開水,嚴禁冷水,否則會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著冷風和接觸冷水。
三、中氣下陷
【臨床表現(xiàn)】
精神倦怠,少氣懶言,納谷不香,面色白,腹脹便溏。重則見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癥。
【藥膳】綠豆糯米豬腸
組成:綠豆60g,糯米30g,豬大腸300g。
方法:先將豬大腸徹底清洗凈,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后把綠豆、糯米放人豬大腸內(nèi)并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扎緊,放沙鍋內(nèi)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連服7~8日為1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于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癥。
4、脾不統(tǒng)血
【臨床表現(xiàn)】
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常伴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癥。
【藥膳】山藥苡仁粥
組成:山藥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將薏苡仁洗凈水煮,將熟時,調(diào)入山藥粉,用文火繼續(xù)煮至粥熟。早晚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滲濕止瀉。適用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等證。
其他藥膳粥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芡實粉粥
芡實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稀粥,芡實粉加水調(diào)成糊,入粳米粥中,攪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
3、益脾粥
熟棗仁250克,雞內(nèi)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術(shù)120克,先將白術(shù)、雞內(nèi)金文火焙干,碾成細末,共入干姜粉和棗肉搗為泥,制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干,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點心食用(應細嚼慢咽)。
4、茯苓栗面粥
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茯苓及栗子碾碎成細面狀,與糯米、小米同煮成粥,每日2~3次。
5、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diào)味食用。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diào)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適量食用。
8、荔枝淮山蓮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煮軟,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薏苡仁粥
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煮粥,每日分2次服用。薏苡仁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zhì),可健脾利濕,適用于慢性腹瀉。
10、黨參茯苓生姜粥
黨參、茯苓各6克,生姜5片,加水煎汁,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于中老年人因脾胃虛寒所致腹瀉。
脾虛怎么辦
一、食物調(diào)理
脾胃虛寒者應多吃溫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棗、黑豆、老姜、狗肉、豬肚等。而且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早晚喝點姜糖水,也有助御寒胃。也可以服用 胃用中藥蜜漿 進行調(diào)理治療,效果明顯,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綠色安全無副作用,可治愈脾虛胃寒。平時不要吃寒冷性涼的食品,多運動。
二、茶療調(diào)理
脾虛胃寒的調(diào)養(yǎng)還可選用鮮姜紅茶,鮮姜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鮮姜紅茶主要由鮮姜、白糖,與紅茶一起沖飲,可治療受涼引起的寒癥。鮮姜發(fā)暖,紅茶也是發(fā)暖之物,長期服用可以驅(qū)散體內(nèi)寒氣,從而使胃寒癥狀緩解。此外,胡椒砸碎加以紅糖水沖服,治胃寒且有一定的療養(yǎng)溫胃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療對脾虛胃寒也有很好的療養(yǎng)作用。
三、酵素調(diào)理
脾虛胃寒一般以脾陽虛為主,因此要治療脾虛胃寒還要從調(diào)理脾、胃開始,食物調(diào)理和茶療不僅可以治療胃寒,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長生酵素含有蛋白酵素,可以補脾養(yǎng)胃,促進細胞循環(huán),對驅(qū)散體內(nèi)寒氣,增加體內(nèi)氣血,從而緩解緩解脾虛胃寒癥狀,俗話說冬病夏治,因此夏季是治療脾虛胃寒的好時機,在酵素調(diào)理的基礎上,要多運動,注意食物的進補。
四、飲食注意
合理的膳食,定時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謹防過酸、過甜、過咸、過苦、過辛,過熱、過涼的食物。
中醫(yī)認為脾在志為思,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xiàn)食欲不振、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癥狀。大家想必都曾有過思慮多了、食欲減退的現(xiàn)象。 脾的保養(yǎng)保健重點在于避免思慮過多,要勞逸結(jié)合。
工作時就認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要順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強求。避免飲食所傷,一是飲食沒有節(jié)制,包括饑飽失常和飲食規(guī)律失常;二是飲食偏嗜,包括偏食、過寒或過熱、過于肥膩或味大、嗜酒;三是飲食不潔方法是不要暴飲暴食、過饑過飽,吃飯要定時,飲食清淡,不吸煙酗酒,要講衛(wèi)生。
五、專家觀點
胃寒脾虛者,在調(diào)養(yǎng)中可選用中性溫性的紅茶作為日常飲品,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zhì)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中醫(yī)認為:時屆寒冬,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于抑制狀態(tài)。,貴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總結(jié):文中給大家介紹的食療調(diào)理脾虛的方法,親們都記住啦,會做飯的親們,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給家人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不會做飯的也沒關(guān)系,都是一些簡單的粥,相信你們可以的。一起行動起來吧。
脾虛怎么調(diào)理?脾虛是常見的疾病之一,脾胃虛弱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開始全身酸軟,舌苔厚重黃膩,氣色較差,腰膝酸軟,睡眠質(zhì)量差。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很多,那么脾虛怎么辦?脾虛怎么調(diào)理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十款食療方,一起來看看。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香菇牛肉湯
香菇10克泡好,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湯沸后入香菇,再撥進牛肉片,同時點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后即可。
3、炒牛肚土豆絲
熟牛肚50克切絲,土豆(馬鈴薯)80克,切絲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鍋熱后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并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味精,土豆絲丸成熟即可。
4、扁豆餡包子
鮮扁豆兩份,雞肉一份,剁碎后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
5、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diào)味食用。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diào)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適量食用。
8、荔枝淮山蓮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煮軟,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白果苡米水
去殼白果仁8~12粒,苡米60克,加水適量煮爛,加冰糖或白糖調(diào)味服用。
10、白果蒸雞蛋
將雞蛋1只開1小孔,放入去殼白果2枚,用紙貼封小孔,放碟中隔水蒸熟內(nèi)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次。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脾虛怎么辦 推薦10款食療方幫你補脾虛》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nyuxingtiaolipixudeyangshengshiliaofangfa/">女性調(diào)理脾虛的養(yǎng)生食療方法”專題。